CN101451588B - 阀门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可变阻尼避震器 - Google Patents

阀门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可变阻尼避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1588B
CN101451588B CN2007101954924A CN200710195492A CN101451588B CN 101451588 B CN101451588 B CN 101451588B CN 2007101954924 A CN2007101954924 A CN 2007101954924A CN 200710195492 A CN200710195492 A CN 200710195492A CN 101451588 B CN101451588 B CN 1014515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wingle
rotary valve
valve mechanism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954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1588A (zh
Inventor
周欣锋
林启琛
田庆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to CN2007101954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1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1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1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1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15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阀门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可变阻尼避震器,该阀门机构具有一对旋转阀,每一旋转阀的外阀壁上开设有一导流道;一控制阀,其设置于该对旋转阀之间与该对旋转阀的端面相抵靠,该控制阀与该对旋转阀抵靠的端部壁面上分别具有一导流口;以及一对旋转杆,其分别与该对旋转阀相连接,该对旋转杆可分别调整所连接的旋转阀转动,调整该导流道与该导流口的相对位置。因此,本发明的阀门机构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调整阀体上的流道相对应的位置,以控制流道口的大小。另外,利用该阀门机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变阻尼的避震器,其通过旋转方式调整设置于活塞杆内的阀门机构流道口径大小,以调整避震器的阻尼,进而改变避震器的避震效果。

Description

阀门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可变阻尼避震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机构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整流道开口大小进而控制避震器的避震效果的一种阀门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可变阻尼的避震器。
背景技术
一般四轮或两轮车辆行驶于路面,车辆的悬吊系统无论于压缩行程或拉伸行程时,需具备有吸收地面入力及将该入力所生成的振动释放消除的能力,而悬吊系统元件中的避震器为主要的吸振及消振元件。一般可调式避震器阻尼力变化控制方式是由避震器主阀门搭配旁通油路所达成,而该旁通油路具有可变阀口大小的构造,使阻尼力产生变化。
可调式避震器阻尼力有压缩及拉伸侧二方向独立变化与压缩及拉伸侧二方向同时变化二类。车辆行经不同路面与不同的驾驶操控行为,其悬吊系统所能提供振动释放消除能力及所对应的阻尼力也就会随之改变。因此,若无法随路面状态改变或者通过驾驶操控行为做改变,必定使乘坐于车室内的人员感觉到不舒适,进而也会导致车辆的操控性能无法提升。
而以上述方式达到可调阻尼力的阀门构造如Tokico美国专利号US.Pat.No.4,953,671所揭露的技术,其阀门结构为有段式设计,且仅有单向拉伸行程侧可以产生大差异性的阻尼力改变。在该技术中以活塞将避震器筒身区隔为上下二个压力室,以流道作为压缩侧及拉伸侧的压力室泄压流道,并搭配活塞杆内设计一个旁通油路,做为阻尼力调整的辅助油路,该类型的旁通油路阻尼力调整必须通过调整活塞杆于某一角度时,才能使旁通油路导通。并在调整活塞杆于特定位置时,造成压缩侧及拉伸侧的同时改变。
其它又如Koni B.V美国专利号US.Pat.No.5,566,796所揭露的技术,其阀门结构具有双向拉伸行程及压缩行程都可独立调整的特色。其技术主要以一对中心调整轴通过调整旋钮的转动,当旋钮有不同的旋转位置时,造成开口的孔口大小不同,而达到压缩侧与拉伸侧不同阻尼力产生。该类型阀门虽可双向 独立调整,但构造复杂且加工制造不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阀门机构,其具有多个相互组合且具有流道的阀体。通过旋转的方式调整阀体上的流道相对应的位置,以控制流道口的大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变阻尼的避震器,其于一活塞杆内设置阻尼调整阀门结构。通过该阻尼调整结构调整流道口的大小,改变避震器在压缩与拉伸的过程中流体流量,进而使避震器产生不同的阻尼变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阀门机构,包括:一对旋转阀,每一旋转阀的外阀壁上开设有一导流道;一控制阀,其设置于该对旋转阀之间与该对旋转阀的端面相抵靠,该控制阀与该对旋转阀抵靠的端部壁面上分别具有一导流口;以及一对旋转杆,其分别与该对旋转阀相连接,该对旋转杆可分别调整所连接的旋转阀转动,调整该导流道与该导流口的相对位置。
而且,为实现上述目的,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变阻尼的避震器,包括:一中空筒体、一活塞杆、一阀体组、一阀门机构及一固定部,该中空筒体内容置有一工作液体;该活塞杆设置于该中空筒体内,该活塞杆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且该活塞杆的一端外壁上具有多个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通孔;该阀体组设置于该中空筒体内且套设于具有该多个通孔的活塞杆外壁上,该阀体组更具有一主阀以及一对辅助阀,其分别设置于该主阀的一侧,该主阀更具有一主阀本体以及一对弹片,该主阀本体套设于该活塞杆对应该容置空间的外壁上,该主阀本体上开通有多个液体通道且其上下两侧各具有一凸环,该凸环上开设有多个通道,该一对弹片分别抵靠于该主阀本体的上下两侧的凸环上;每一辅助阀更具有一辅助阀本体、一弹片以及一盖片,该辅助阀本体套设于该活塞杆对应该容置空间的外壁上,该辅助阀本体的一侧面上具有一凸环,该凸环上开设有多个通道,该弹片抵靠于该凸环上,该盖片抵靠于该弹片上;该阀门机构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对应于该活塞杆的一端外壁上具有多个通孔的位置处,该阀门机构还具有:一对旋转阀,每一旋转阀的外阀壁上开设有一导流道;一控制阀,其设置于该对旋转阀之间与该对旋转阀的端面相抵靠,该 控制阀与该对旋转阀抵靠的端部壁面上分别具有一导流口;以及一对旋转杆,其分别与该对旋转阀相连接,该对旋转杆可分别调整所连接的旋转阀转动,以调整该导流道与该导流口的相对位置;该固定部设置于该活塞杆的端部以固定该阀体组于该中空筒体内以及固定该阀门机构于该容置空间内。
本发明的阀门机构具有多个相互组合且具有流道的阀体,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调整阀体上的流道相对应的位置,以控制流道口的大小。另外,利用该阀门机构,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变阻尼的避震器,其通过旋转方式调整设置于活塞杆内的阀门机构流道口径大小,以调整避震器的阻尼,进而改变避震器的避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以及图1B分别为本发明阀门机构的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以及组合示意图;
图2A为旋转阀底视示意图;
图2B图为控制阀俯视示意图;
图3A至图3C分别为本发明的阀门机构动作示意图;
图4为利用本发明的阀门机构的可变阻尼避震器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活塞杆、阀体组以及阀门机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A为主阀的阀本体立体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的辅助阀的阀本体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避震器进行压缩动作时,工作液体流向示意图;
图8A至图8C为图7的AA’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避震器进行拉伸动作时,工作液体流向示意图;
图10A至图10C为图9的BB’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旋转杆配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阀门机构
10a、10b-旋转阀
100-穿孔
101-凹槽
102-卡槽
11-控制阀
110-穿孔
111-缺槽
112-固定孔
113-环形凹部
12、13-旋转杆
120-通道
121、131-端部
122、132-凸部
133-杆体
134-凹部结构
14、16-液封元件
15-固定销
2-可变阻尼避震器
20-中空筒体
201-容置空间
2010-上空间
2011-下空间
21-承载板
22-压板
23-弹性体
24-阀门装置
25-活塞杆
250-容置空间
251-凹部区域
252、253、254、255-通孔
256-固定孔
26-主阀
260-阀本体
2600-液体通道
2601-凸环
2602-通道
261-弹片
27a、27b-辅助阀
270-阀本体
2700-凸环
2801-通道
271-弹片
272-盖片
28-固定部
280-弹性体
281-锁固元件
29-弹片刚性调整元件
90、900、901-工作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对本发明的特征、目的及功能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与了解,下文特将本发明的装置的相关细部结构以及设计的理念缘由进行说明,以使得审查委员可以了解本发明的特点,详细说明陈述如下:
请参阅图1A以及图1B所示,该图分别为本发明阀门机构的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以及组合示意图。该阀门机构1具有一对旋转阀10a与10b、一控制阀11以及一对旋转杆12与13。每一个旋转阀10a与10b内具有一穿孔100,且其外壁设置有至少一流道,在本实施例中,该流道由一组凹槽101所构成。如图2A所示,该图为旋转阀底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以旋转阀10a为例,该凹槽101的开口角度θ为90度且该组凹槽101相间隔的角度为180度。不过,该凹槽101开口的角度或者是相间隔的角度或者是数量,可根据需求而定,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再回到图1A以及图1B所示,该控制阀11设置于该对旋转阀10a与10b之间,该控制阀11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该对旋转阀10a与10b的端面相抵靠。 该控制阀11具有一穿孔110且其与该对旋转阀10a与10b抵靠的端部壁面上分别具有一导流口。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阀11的上下两端的该导流口分别由一组缺槽111所构成。如图2B所示,该图为控制阀俯视示意图。每一个缺槽111的开口角度为70度,且该组缺槽111相间隔的角度为180度。不过该缺槽111的开口的角度或者是相间隔的角度或者是数量,可根据需求而定,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再回到图1A与图1B所示,该对旋转杆12与13,其分别与该对旋转阀10a与10b相连接,该对旋转杆12与13可分别调整所连接的旋转阀10a与10b的转动位置,以调整该导流道与该导流口的相对位置,也即图1B中的缺槽111与凹槽101相对应的位置。接下来说明该旋转杆12及13与对应的旋转阀10a及10b的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其中的一旋转杆12内开设有一通道120可提供另一旋转杆13的杆体通过,使得该对旋转杆12及13的未与旋转阀10a与10b连接的端部位于同一侧(如图1B所示)。
该对旋转杆12与13的端部121与131分别具有多个凸部122与132。而在该对旋转杆12与13所对应的旋转阀10a与10b一端具有多个卡槽102,该多个凸部122与132可分别与旋转阀10a与10b的多个卡槽102相嵌合使该对旋转杆12与13分别与该对旋转阀10a与10b结合。旋转杆12与上方的旋转阀10a相连接,另一旋转杆13与下方的旋转阀10b连接后,旋转杆13的杆体133可通过对旋转阀10a与10b的穿孔100、控制阀11的穿孔110以及旋转杆12的通道120,使得该对旋转阀10a与10b以及控制阀11整合成如图1B的机构。至于该对旋转杆12与13与该对旋转阀10a与10b的连接方式也可以利用其它现有的技术来达成,并不以本发明的实施例为限。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阀门机构的动作,请参阅图3A至图3C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的阀门机构动作示意图。其中,图3A描述为全闭的状态,所谓全闭的状态即为该对旋转阀10a与10b的流道,也即该组凹槽101与该控制阀11的缺槽111呈现未连通的状态。也就是在图3A中控制阀11的上下两端的缺槽111与该旋转阀10a与10b的侧壁相对应,而不是与该对旋转阀10a与10b的凹槽101相对应。当该对旋转杆12与13旋转的时候,可以同时控制该对旋转阀10a与10b转动。当该旋转阀10a转动时,该对旋转阀10a与10b上的凹槽101便会向该控制阀11的缺槽111逐渐接近,而呈现如图3B的半开状态。如 果持续控制该对旋转杆12与13转动,该对旋转阀10a与10b便会持续的改变位置而逐渐使凹槽101与该缺槽111呈现完全连通的状态,如图3C所示。
通过本发明的该对旋转杆12与13的转动,可以进行无段控制该凹槽101以及该缺槽111的相对应位置,以控制凹槽101与缺槽111相连通的开口大小。另外,在图3A至图3C的动作图示中,针对该对旋转杆12与13同时转动时所造成的凹槽101与缺槽111不同情况的对应状态。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个别对其中的一旋转杆12或13进行转动的控制。例如:如果单纯对旋转杆12进行转动时,就只有对该控制阀11上方的旋转阀10a进行转向的控制;反之,如果单纯对旋转杆13进行转动,则只会带动控制阀11下方的旋转阀10b转动。至于要同时转动该对旋转阀10a与10b或者是个别控制单一旋转阀10a或10b,则可视控制需求而定。
请参阅图4以及图5所示,其中图4为利用本发明的阀门机构的可变阻尼避震器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活塞杆、阀体组以及阀门机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可变阻尼避震器2的结构具有一中空筒体20,其内具有一容置空间201。该容置空间201内具有工作液体,一般而言,该工作液体为具有粘滞性的液体,如:油体等。在该中空筒体20的一端部具有一承载板21以及一压板22。该承载板21与该压板22间具有一弹性体23,例如:弹簧。该承载板21、压板22以及该弹性体23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为现有的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该避震器2内具有一阀门装置24,其具有一活塞杆25、一阀体组以及一阀门机构1。该活塞杆25,设置于该中空筒体20内,且其一端延伸出该中空筒体20而穿过该压板22。在该活塞杆25的一端延伸有一凹部区域251,整个活塞杆25的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250以提供容置该阀门机构1。该凹部区域251的外壁上具有多个通孔与该容置空间250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通孔分成两组,每一组具有两对通孔。在图5中显示其中一组通孔252、253与254、255。该阀体组,其套设于该凹部区域251的外壁上。在本实施例中,该阀体组还具有一主阀26以一对辅助阀27a与27b。该对辅助阀27a与27b其设置于该主阀26的上下两侧。该阀体组将容置空间201区分成上空间2010以及下空间2011。
在图5中,可以更进一步了解,该主阀26主要具有一阀本体260以及一对弹片261。该阀本体260,其套设于该凹部区域251的外壁上。如图6A所示, 该图为主阀的阀本体立体示意图。该阀本体260之上开通有多个液体通道2600,其贯通整个阀本体260(如图4所示)。此外,在该阀本体260的上下两侧还具有一凸环2601(图中仅显示一侧面),该凸环2601上开设有多个通道2602,其可在该活塞杆25进行压缩或者是拉伸时提供中空筒体20内的工作液体由该凹部区域251上的通孔252与254进出阀门机构1。
再回到图5所示,该对弹片261,其分别抵靠于该阀本体260的上下两侧的凸环2601上。另外,每一个辅助阀27a与27b还具有一阀本体270、一弹片271以及一盖片272。该阀本体270其分别设置于该主阀26的上下两侧且套设于活塞杆25的凹部区域251上。请参阅图6B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的辅助阀的阀本体立体示意图。阀本体270的一侧面上还具有一凸环2700,该凸环2700上开设有多个通道2701。如图5以及图6B所示,每一个辅助阀27a与27b的阀本体270上的通道2701可在该活塞杆25进行压缩或者是拉伸时提供在该中空筒体20内的工作液体由该凹部区域251上的通孔253与255流出。另外,在图5中,该主阀26与该对辅助阀27a与27b之间还具有一弹片刚性调整元件29,用以调整弹片261的刚性设定。
在图4与图5中,该阀门机构1,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250,该阀门机构的元件结构如图1所述,在此不作赘述。其中,阀门机构1的控制阀11容置于对应该凹部区域251的容置空间内,而该控制阀11的上下两端的凹槽111位置与通孔252以及254相对应。一对固定销15嵌入于该活塞杆25上的固定孔256以及该控制阀11上的固定孔112使该控制阀11可以被固定于容置空间内。该阀门机构1上的旋转杆12与13由该容置空间250一直延伸而凸出该避震器2的盖板22。凸出该盖板22的目的可以提供手动直接旋转该对旋转杆12与13或者是利用驱动装置偶接至该对旋转杆12与13以转动该对旋转杆12与13,进而调整该旋转阀10a与10b与该控制阀11的相对位置。该驱动装置的结构可利用现有的技术达成,并非本发明的焦点,在此不作赘述。
另外,该对旋转阀10a与10b设置于对应该凹部区域251的容置空间内且分别设置于该控制阀11上下两端。其中,在该控制阀11上方的旋转阀10a的凹槽101可通过旋转杆12的转动而移动至与通孔253对应的位置;在该控制阀11下方的旋转阀10b的凹槽101可通过旋转杆13的转动移动至与通孔255相对应的位置。为了避免工作液体溢流,在该控制阀11上以及该对旋转 阀10a与10b上分别具有一环形凹槽113与103,以提供容置一液封元件14,例如:O形环。该液封元件14可与该活塞杆25的内壁以及该阀门机构1间呈现密封状态,以防止活塞杆25在拉伸与压缩的过程中工作液体渗入至缺槽111与凹槽101以外的位置。另外,由于旋转杆13容置于旋转杆12的通道120内,为了维持旋转杆12与13间的密封状态,该旋转杆13的侧壁上具有一凹部结构134,其可以提供容置一密封元件16,以防止活塞杆25在拉伸与压缩的过程中,工作液体由空间2011通过旋转杆12与13的间隙而流出至避震器2以外的区域。
该固定部28,其设置于该活塞杆25的端部以提供固定该阀体组以及该阀门机构1。该固定部28还具有一弹性体280以及一锁固元件281。该弹性体280套设于该活塞杆25的端部外壁,该弹性体280的一端抵靠于辅助阀27b的底部上。该锁固元件281,其抵靠于该弹性体280的另一端以提供固定该阀体组。该固锁元件还具有一凸柱2801,其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并抵靠于下方的旋转阀10b上。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可变阻尼的避震器调整压缩侧阻尼大小动作示意图。请参阅图7所示以及图8A至图8C所示,其中图7为本发明的避震器进行压缩动作时,工作液体流向示意图;图8A至图8C所示,该图为图7的AA’截面示意图。其中图8A代表阀门机构全开的状态,也就是代表避震器阻尼最小的状态。因为在图8A中,控制阀11的缺槽111一直对应通孔252,而旋转阀10a的凹槽101则完全与该缺槽111相对应。如图7与图8A所示,在避震器2为压缩行程(也即向下移动时)的过程中,于下空间2011工作液体90便可以通过阀本体260上的液体通道2600向上空间2010流动,出了AA’截面的工作液体分成两部分,一部份的工作液体900通过通道2602直接流入至上空间2010,另一部份的工作液体901则进入通孔252,然后再流入到缺槽111,经由凹槽101,通过通孔253,最后从该辅助阀27a的通道2701流出至上空间2010。由于该旋转阀10a的凹槽101与该缺槽111完全对应,因此所形成的流道截面积为最大,所以经由主阀26流至上空间2010的工作液体也是最大,因此避震器2所产生的阻尼力会是最小的状态。
如图8B所示,该图为代表阀门机构半开的状态。也就是通过旋转杆12的旋转控制,调整上方的旋转阀10a的凹槽101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使得仅 剩下二分之一的凹槽101开口与缺槽111对应。同样如图7所示,由于该旋转阀10a的凹槽101与该缺槽111仅剩下一半的开口相互对应,因此所形成的流道截面积减半,所以流至上空间2010的工作液体相对也减半,因此造成避震器2在压缩行程的过程中阻力会增加。所以在图8B的阀门机构状态下,避震器2于压缩行程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尼力会比图8A的状态还要大。
如图8C所示,该图为代表阀门机构全闭的状态。也就是通过旋转杆12的旋转控制,调整上方的旋转阀10a的凹槽101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使得该凹槽101完全离开缺槽111。由于该旋转阀10a的凹槽101并没有与缺槽111相对应,因此该凹槽101与该缺槽111并无法形成流道,所以从通孔252流入的工作流体并无法经由原先凹槽101与缺槽111所形成的流道流至辅助阀27a,因此造成避震器2在压缩行程的过程中阻力增加。所以在图8C的阀门机构完全封闭的状态下,避震器2所产生的阻尼力是处于最大状态。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可变阻尼的避震器调整拉伸侧阻尼大小动作示意图。请参阅图9所示以及图10A至图10C所示,其中,图9为本发明的避震器进行拉伸动作时,工作液体流向示意图;图10A至图10C所示,该图为图9的BB’截面示意图。其中图10A代表阀门机构全开的状态,也就是代表避震器阻尼最小的状态。因为在图10A中,控制阀11的缺槽111一直对应通孔254,而旋转阀10b的凹槽101则完全与该缺槽111相对应。
如图9以及图10A所示,避震器2在拉伸行程的过程中从上空间2010的工作流体90会从主阀26的流道2600向下空间2011流动,流出了BB’截面的工作液体分成两部分,一部份的工作液体900通过通道2602直接流入至下空间2011,另一部份的工作液体901则进入通孔254,然后再流入到缺槽111,经由凹槽101,通过通孔255,最后从该辅助阀27b的通道2701流出至下空间2011。由于该旋转阀10b的凹槽101与该缺槽111完全对应,因此所形成的流道截面积为最大,所以由该辅助阀27b流出的工作液体也是最大,因此避震器2所产生的阻尼力会最小的状态。至于图10B至图10C则分别代表阀门机构半开以及全闭的状态,其中的工作原理如图8B至图8C所述,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的限制本发明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及修饰,仍将不失本发明的要义所在,也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故都应视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状况,在本发明 权利要求的保护之内。例如:图1B中的该对旋转杆12与13的旋转端位于同侧,但也可以如图11所示,该对旋转杆12与13位于相对的两侧。

Claims (15)

1.一种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旋转阀,每一旋转阀的外阀壁上开设有一导流道;
一控制阀,其设置于该对旋转阀之间与该对旋转阀的端面相抵靠,该控制阀与该对旋转阀抵靠的端部壁面上分别具有一导流口;以及
一对旋转杆,其分别与该对旋转阀相连接,该对旋转杆可分别调整所连接的旋转阀转动,调整该导流道与该导流口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对旋转杆中的一旋转杆内具有一通道可提供容置该对旋转杆中的另一旋转杆,且该对旋转阀以及该控制阀内还开设有一通孔以提供该对旋转杆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对旋转阀一端分别具有多个卡槽,而该对旋转杆的一端分别具有多个凸部以与该多个卡槽相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导流道由至少一凹槽所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导流道由一组凹槽所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组凹槽沿该旋转阀壁面的间隔为1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导流口由至少一缺槽所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导流口由一组缺槽所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组缺槽沿该控制阀壁面的间隔为18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对旋转杆未与该对旋转阀耦接的一端位于同侧或者是相对的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导流道由至少一凹槽所构成,该导流口由至少一缺槽所构成,该凹槽的开口角度大于该缺槽的开口角度。
12.一种可变阻尼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中空筒体,其内容置有一工作液体;
一活塞杆,其设置于该中空筒体内,该活塞杆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且该活塞杆的一端外壁上具有多个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通孔;
一阀体组,其设置于该中空筒体内且套设于具有该多个通孔的活塞杆外壁上,该阀体组更具有一主阀以及一对辅助阀,其分别设置于该主阀的一侧,该主阀更具有一主阀本体以及一对弹片,该主阀本体套设于该活塞杆对应该容置空间的外壁上,该主阀本体上开通有多个液体通道且其上下两侧各具有一凸环,该凸环上开设有多个通道,该一对弹片分别抵靠于该主阀本体的上下两侧的凸环上;每一辅助阀更具有一辅助阀本体、一弹片以及一盖片,该辅助阀本体套设于该活塞杆对应该容置空间的外壁上,该辅助阀本体的一侧面上具有一凸环,该凸环上开设有多个通道,该弹片抵靠于该凸环上,该盖片抵靠于该弹片上;
一阀门机构,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对应于该活塞杆的一端外壁上具有多个通孔的位置处,该阀门机构还具有:一对旋转阀,每一旋转阀的外阀壁上开设有一导流道;一控制阀,其设置于该对旋转阀之间与该对旋转阀的端面相抵靠,该控制阀与该对旋转阀抵靠的端部壁面上分别具有一导流口;一对旋转杆,其分别与该对旋转阀相连接,该对旋转杆可分别调整所连接的旋转阀转动,以调整该导流道与该导流口的相对位置;
一固定部,其设置于该活塞杆的端部以固定该阀体组于该中空筒体内以及固定该阀门机构于该容置空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变阻尼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对旋转杆中的一旋转杆内具有一通道可提供容置该对旋转杆中的另一旋转杆,且该对旋转阀以及该控制阀内还开设有一通孔以提供该对旋转杆通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变阻尼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对旋转阀一端分别具有多个卡槽,而该对旋转杆的一端分别具有多个凸部以与该多个卡槽相嵌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变阻尼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导流道由至少一凹槽所构成。
CN2007101954924A 2007-11-30 2007-11-30 阀门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可变阻尼避震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1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954924A CN101451588B (zh) 2007-11-30 2007-11-30 阀门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可变阻尼避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954924A CN101451588B (zh) 2007-11-30 2007-11-30 阀门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可变阻尼避震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1588A CN101451588A (zh) 2009-06-10
CN101451588B true CN101451588B (zh) 2011-08-03

Family

ID=40734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549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1588B (zh) 2007-11-30 2007-11-30 阀门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可变阻尼避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15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1074A (zh) * 2010-04-07 2011-10-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镀膜旋转装置及镀膜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8706A (en) * 1988-11-14 1990-09-25 Richardson Donald G Adjustable shock absorbers
US5566796A (en) * 1993-02-19 1996-10-22 Koni B.V. One-pipe shock absorber
FR2796613B3 (fr) * 1999-07-19 2001-06-22 Chin Sung Tsai Amortisseur de choc pneumatique ajustable destine a etre utilise avec la fourche avant d'une bicyclette
US6499572B2 (en) * 1996-04-10 2002-12-31 Kayab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amping force generator
CN1475681A (zh) * 1999-08-05 2004-02-18 ��ʽ�����ḻ�� 回转的圆筒形油阻尼器
US6883650B2 (en) * 2002-11-15 2005-04-26 Arvinmeritor Technology, Llc. Adjustable shock absorber
CN1769734A (zh) * 2005-09-19 2006-05-10 浙江森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力可调的减振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8706A (en) * 1988-11-14 1990-09-25 Richardson Donald G Adjustable shock absorbers
US5566796A (en) * 1993-02-19 1996-10-22 Koni B.V. One-pipe shock absorber
US6499572B2 (en) * 1996-04-10 2002-12-31 Kayab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amping force generator
FR2796613B3 (fr) * 1999-07-19 2001-06-22 Chin Sung Tsai Amortisseur de choc pneumatique ajustable destine a etre utilise avec la fourche avant d'une bicyclette
CN1475681A (zh) * 1999-08-05 2004-02-18 ��ʽ�����ḻ�� 回转的圆筒形油阻尼器
US6883650B2 (en) * 2002-11-15 2005-04-26 Arvinmeritor Technology, Llc. Adjustable shock absorber
CN1769734A (zh) * 2005-09-19 2006-05-10 浙江森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力可调的减振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153066A 2006.06.1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1588A (zh) 2009-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2215220A (ja)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CN101619753B (zh) 低噪声减振器
JPH07233840A (ja) 減衰力可変型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JP6373966B2 (ja) バルブ装置
KR20110100164A (ko) 완충기
JP5883362B2 (ja) バルブおよび緩衝器
US20170313355A1 (en) Controllable shock absorber for motor vehicles
CN108713110B (zh) 频率可选阻尼阀及具有该阀的减震器和活塞
CN101451588B (zh) 阀门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可变阻尼避震器
US5409090A (en) Damping force control typ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JP2014092181A (ja) 圧力緩衝装置
BR112021012377A2 (pt) Amortecedor
US9038790B2 (en) Frequency sensitive shock absorber
CN101451587B (zh) 避震器阻尼调整机构及其控制装置
JP2010196798A (ja) バルブ構造
US10239376B2 (en) Hydraulic damper with an x-flow piston assembly
CN219176860U (zh) 用于减震器的流量调节阀、减震器以及车辆
JP2014047875A (ja) 減衰バルブ
CN106536966B (zh) 缓冲器
KR101716831B1 (ko) 쇽업소버의 피스톤 밸브 어셈블리
JPH0545809B2 (zh)
KR0154871B1 (ko) 자동차용 쇽업소오버의 가변감쇠댐퍼
CN208221451U (zh) 一种多级流速式节流阻尼阀
JPH06235436A (ja) 減衰バルブ
US20190249743A1 (en) Regressive hydraulic damp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