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0722B - 液体热机循环动力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热机循环动力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40722B CN101440722B CN2008101849797A CN200810184979A CN101440722B CN 101440722 B CN101440722 B CN 101440722B CN 2008101849797 A CN2008101849797 A CN 2008101849797A CN 200810184979 A CN200810184979 A CN 200810184979A CN 101440722 B CN101440722 B CN 1014407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cooling
- heat
- cylinder
- pist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热机循环动力驱动装置,它是由供热装置、管道、热交换装置、冷却装置、活塞装置构成,活塞装置由进液口、出液口、气缸、活塞、活塞连轴,气缸的进液口供热装置中的加热管连接,在活塞装置的进液管与加热管之间连接供热稳压储备装置;在供热装置内部设有加热管,气缸的出液口通过冷却管与冷却装置连接,在气缸的出液口与冷却装置之间的冷却管上还连通有冷却稳压储备装置,在冷却装置的出液口设有增压泵,增压泵的输出端与供热装置内的加热管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可采用太阳能、地热、内燃机的余热甚至制冷设备排出的余热等,它没有“三废”的排放,管道中液体可以在体系中循环使用。它能使废热得到重新利用,效率高,有利节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热机循环动力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主要驱动装置一般采用汽油、柴油的化学反应作为动力源,效率低下,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节能减排已成为全人类的首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变化的体积功为动力源,效率高,同时 “三废”排放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它是由供热装置、管道、冷却装置、活塞装置构成,活塞装置由进液口、出液口、气缸、活塞、活塞连轴等构成,其特征在于:气缸的进液口通过进液管与设置于供热装置中的加热管连接,在气缸的进液口与供热装置之间的进液管上还连通有起液体缓冲作用的供热稳压储备装置;气缸的出液口通过出液管与设置于冷却装置中的冷却管连接,在气缸的出液口与冷却装置之间的出液管上还连通有冷却稳压储备装置、热交换装置,在冷却装置的出液端设有增压泵,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热交换装置与供热装置内的加热管的输入端连接,由供热装置、供热稳压储备装置、活塞装置、热交换装置、冷却稳压装置、冷却装置、增压泵再到供热装置形成一个循环的管道连通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供热装置加热方式多样,可采用太阳能,地热、内燃机的余热甚至制冷设备排出的余热或其它各种供热方式等。(2)该新型没有“三废”的排放,管道中液体可以在体系中循环使用。(3)该装置通过简单的热交换系统,使得废热得到重新利用,效率极高有利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活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供热装置、2加热管、3进液管、4供热稳压储备装置、5-1活塞连轴、5-2进液连杆、5-3出液连杆、5-4进液口、5-5出液口、5-6气缸、5-7活塞、6冷却稳压储备装置、7冷却装置、8增压泵、9热交换装置、10冷却管、11出液管、12预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它是由供热装置1、加热管2、冷却装置7、冷却管10、供热稳压储备装置4、冷却稳压储备装置6、增压泵8、活塞装置5构成,活塞装置由活塞连轴5-1、进液连杆5-2、出液连杆5-3、进液口5-4、出液口5-5、气缸5-6、活塞5-7构成,其特征在于:气缸的进液口5-4设有只能进液不能出液的单向进阀,在单向进阀上设有进液连杆5-2,进液量受进液连杆控制,阀口通过进液管3与设置于供热装置中的加热管2连接,液体可在加热管2中受热膨胀,在气缸5-6的进液口5-4与供热装置之间的进液管3上还连接有用于起液体缓冲作用的供热稳压储备装置4;气缸的出液口5-5位于进液口5-4的下方,气缸的出液口5-5设有只能出液不能进液的单向出阀,在单向出阀上设有出液连杆5-3,阀口通过出液管11与冷却装置7中的冷却管11连接,在气缸的出液口与冷却装置之间的出液管上还连通有冷却稳压储备装置6,在冷却装置7的出液端设有增压泵8,增压泵8的输出端通过预热管12与供热装置内的加热管2的输入端连接,预热管12套于冷却稳压储备装置与冷却装置之间的冷却管10内,以便于冷却管10中的液体废热能有效地传递给预热管中的液体。由供热装置、供热稳压储备装置、活塞装置、冷却稳压装置、热交换装置、冷却装置、增压泵再到供热装置形成一个循环的管道连通系统。在本发明的循环装置中,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始终保持着液体循环,因此在系统中应保持相当大的压强。
如图2所示,现有的活塞装置,能保证当图1中的活塞向左移动时,进液连杆5-2能通过图2中装置的控制,只允许出液口的单向出阀被打开,而进液口的单向进阀不被打开。同理,当图1中的活塞向右移动时,出液连杆5-3能通过图2中装置的控制,只允许进液口的单向进阀被打开,而出液口的单向出阀不能被打开。进液数量受进液连杆5—2控制。
为了提高供热装置中的热效率,将供热装置中的加热管设计成螺旋式,从而增加了液体在管道中停留的时间以及与热能的接触面积。同理,为了提高冷却管与预热管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也可将冷却管设计成盘绕在预热管外的螺旋管。
为了不造成能源浪费,可在暴露于空气中的管道外面设有保温层。
Claims (1)
1.一种液体热机循环动力驱动装置,它是由供热装置、管道、热交换装置,冷却装置、活塞装置构成,活塞装置由进液口、出液口、气缸、活塞、活塞连轴构成,其特征在于:气缸的进液口通过进液管与设置于供热装置中的加热管连接,在气缸的进液口与供热装置之间的进液管上还连通有起液体缓冲作用的供热稳压储备装置;气缸的出液口通过出液管与设置于冷却装置中的冷却管连接,在气缸的出液口与冷却装置之间的出液管上还连通有冷却稳压储备装置,热交换装置,在冷却装置的出液端设有增压泵,增压泵的输出端与供热装置内的加热管的输入端连接,由供热装置、供热稳压储备装置、活塞装置、冷却稳压装置、热交换装置、冷却装置、增压泵再到供热装置形成一个循环的管道连通系统;
所述气缸的进液口设有只能进液不能出液的单向进阀,在单向进阀上设有进液连杆,进液量受进液连杆控制,进液管与设置于供热装置中的加热管连接;气缸的出液口设有只能出液不能进液的单向出阀,在单向阀上设有出液连杆,阀口通过出液管与冷却装置中的冷却管连接,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热交换装置再与供热装置内的加热管的输入端连接;以液体为工作介质;所述的冷却管为盘绕在预热管外的螺旋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849797A CN101440722B (zh) | 2008-07-25 | 2008-12-19 | 液体热机循环动力驱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20103136 | 2008-07-25 | ||
CN200820103136.5 | 2008-07-25 | ||
CN2008101849797A CN101440722B (zh) | 2008-07-25 | 2008-12-19 | 液体热机循环动力驱动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40722A CN101440722A (zh) | 2009-05-27 |
CN101440722B true CN101440722B (zh) | 2011-08-03 |
Family
ID=40725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8497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0722B (zh) | 2008-07-25 | 2008-12-19 | 液体热机循环动力驱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4072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5566B (zh) * | 2010-06-24 | 2012-01-04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一种太阳能驱动的vm循环热泵系统 |
CN102207345B (zh) * | 2011-07-07 | 2012-08-01 | 邹国富 | 节能回热型制热或制冷装置 |
CN102364290B (zh) * | 2011-10-13 | 2012-10-31 | 北京德能恒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过冷装置的地源热交换器 |
CN103306750A (zh) * | 2012-06-07 | 2013-09-18 |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汽液操作单元 |
CN105428010A (zh) * | 2015-11-30 | 2016-03-23 | 宁国市睿普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高散热性变压器 |
CN108859808B (zh) * | 2018-05-09 | 2020-07-03 | 连云港新集冷藏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便于添加冷却液的冷却装置 |
-
2008
- 2008-12-19 CN CN2008101849797A patent/CN10144072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40722A (zh) | 2009-05-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64422B (zh) | 内燃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 |
CN101440722B (zh) | 液体热机循环动力驱动装置 | |
CN201032254Y (zh) | 一种节能冷、热水器 | |
CN102094690A (zh) | 基于单螺杆膨胀机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系统 | |
CN201547497U (zh) | 一种采用空温式换热器的压缩天然气调压供气装置 | |
CN101655294A (zh) | 回收隧道风热量的地源热泵系统 | |
CN203629364U (zh) | 一种用热设备乏汽回收装置 | |
CN103743108B (zh) | 热水器节水装置 | |
CN103398011A (zh) | 喷油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 |
CN201003434Y (zh) | 一种内燃机余热回收转换动力装置 | |
CN103423125A (zh) | 空压机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 |
CN101864926A (zh) | 油田采出水热泵加热外输原油设备及工艺 | |
CN201891524U (zh) | 基于单螺杆膨胀机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系统 | |
CN206668483U (zh) | 一种温度差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泵组 | |
CN202914140U (zh) | 用于空气动力发动机的加热装置 | |
CN104675763A (zh) | 一种可用于供暖的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及运行方法 | |
CN101532726A (zh) | 车载油罐快速卸放加热装置 | |
CN202581269U (zh) | 锅炉余热超导换热系统 | |
CN103954149B (zh) | 一种利用柴油机废气的热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1637110U (zh) | 污泥余热回收装置 | |
CN106837660B (zh) | 一种多级热力压水堆循环发电装置及方法 | |
CN205977690U (zh) | 空压机的输气管道系统 | |
CN201225171Y (zh) | 一种低温流体能量回收发电系统 | |
CN104236162A (zh) | 一种机车制冷/制热装置 | |
CN217173539U (zh) | 一种ic反应器的进水预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3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