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0116A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0116A
CN101430116A CNA2008101308599A CN200810130859A CN101430116A CN 101430116 A CN101430116 A CN 101430116A CN A2008101308599 A CNA2008101308599 A CN A2008101308599A CN 200810130859 A CN200810130859 A CN 200810130859A CN 101430116 A CN101430116 A CN 101430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entioned
water
coldplat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308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0116B (zh
Inventor
滨田进
丝井川高穗
时田悟己
井本勉
宫崎则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430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0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0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01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搭载静电雾化装置并使室内环境舒适且适于节省资源、轻量、节能的空调机。本发明的空调机具备:将室内空气输送至热交换器的送风风扇,静电雾化装置,生成向该静电雾化装置的雾化部供给的雾化用水的水生成部,构成该水生成部且使空气中的水分结露的冷却板,冷却该冷却板的珀尔帖元件,将由上述水生成部得到的结露水引导到上述雾化部的导水路径,通过上述送风风扇的运转形成从空气吸入口流向吹出口的主气流的流道,以及形成从在形成该主气流的流道的外部所形成的空气流入用的开口直到形成于上述主气流的风道壁上的开口的副气流的流道;设置于上述珀尔帖元件的散热面上的散热板和设置于冷却面上的冷却板依次配置在形成上述副气流的流道中。

Description

空调机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搭载了静电雾化装置的空调机,尤其涉及雾化用水的供给机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空调机是使室内空气在热交换器中循环,通过利用加热、冷却、除湿功能等对室内空气进行调整,再把它吹到室内来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此时,在温度及湿度的调节以外还附加各种功能,使得室内成为清洁舒适的空间。
在室内随着生活产生各种臭味的发生源,其中的成分刺激鼻子的嗅觉细胞,感觉到臭味。这些臭味的发生源是气体、小液滴、极小的尘埃等,放置不管的话,都会与被宇宙线等电离了的空气中的离子等冲撞而带电,因重力而沉降,或因气流而与墙壁冲撞,吸附在室内的墙壁、家具、地面、天花板等固定物上,并从室内的空气中去除,或者,遭遇活性物质而分解,变质,臭味被消除。但是,因没有被分解而吸附并沉降在屋内的墙壁或地面等上的臭味发生源在温度上升、或遇到风、或在扫除中飞扬的话,就又会在室内空气中浮游,从而感觉到臭味。
这样,为了分解因吸附等而附着在室内的墙壁等上的臭味发生源并使起变质,进行了把OH游离基等活性物质给与微小的水滴而使其长寿命化,并使之与臭味发生源遭遇而脱臭的尝试。
作为其中之一,考虑了将通过静电雾化方式而带电的微细颗粒的水释放到吹出到室内的空气中而对室内进行脱臭的方法,为了使之具体化,作出了种种努力。
作为这种现有技术,已知的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5420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3728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31549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17297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实公平07-028496号公报,以及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3980051号公报。
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静电雾化装置,即,其具有:设有将由空调器所配备的热交换器产生的结露水进行供水的供水机构的贮水部,输送贮水部的水的输送部,在输送部的前端侧配置的相对电极,对输送部的水施加电压的施加电极,在相对电极和施加电极之间产生高压的电压施加部;并且在由多孔的陶瓷材料构成的输送部的前端使水雾化。通过供给由空调器的热交换器产生的结露水,从而抑制在输送部前端的杂质的析出附着,避免陶瓷材料的微小空隙的堵塞,实现输送部的长寿命化而提高使用便利性。
专利文献2叙述了如下空调装置,即,在空调单元设置的通道内的弯曲吹出口附近配置静电雾化装置,在该静电雾化装置中设置帕尔帖元件,在该帕尔帖元件的低温部使空调风中所含的水分结露而得到结露水。向该结露水施加高压而得到纳米尺寸的微细的水粒子,同时使该粒子带电。使该带电的水粒子随着空调风来到车室内,不需要水的补给作业就能够简便地实现舒适的空调空间。
专利文献3公开的静电雾化装置的结构为,具有利用毛细管现象输送水的电极(输水部),和作为向该电极(输水部)供水的供水机构而冷却帕尔帖元件等的吸热面并使空气中的水分结露的机构,并且对电极(输水部)施加电压而使水雾化。这样,不会增加使用者补给水的劳力和时间,并且,水中的杂质不会析出而附着到电极(输水部)上,从而免维护。
专利文献4公开了在用于空气净化器等的放电装置中,具有电极为点状的放电部,该放电部利用毛细管现象把水等导电性液体供给其表面,以及利用帕尔帖元件等冷却机构来冷却放电部并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表面,以做成免维护的结构。
专利文献5公开了一种调湿器,它使用两组帕尔帖元件,冷却一个热交换面而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用吸湿性部件把该凝结水送到另一个热交换面并进行加热加湿,做成不需要水的补给的免维护的结构。
专利文献6的静电雾化装置做成,具备用帕尔帖元件的冷却面冷却的吸热面,使空气中的水分在该吸热面结露的空气的流道,以及吸收帕尔帖元件的散热面的热的空气的流道,使这两个空气的流道为不同的流道。这样,由上述散热面加热的空气不会使吸热面变暖,空气中的水分易于在吸热面结露而能够连续地使用静电雾化装置。
现在,家庭用的空调机要求考虑到环境,强烈地要求省资源、省能源。此外,还要求在使用时不使室内的环境恶化,为舒适的产品。
专利文献1中,如图8所示,由于将散热部、水生成部分放置在吹出风道上,因而吹出气流紊乱,导致风量的减少,或成为产生噪音的原因。此外,在冷气运转时,因气流的紊乱有可能产生局部的带露,而污染空调机的周围。再有,由于暖气运转时水生成部暴露于暖气运转时的暖风中,水生成部的冷却不充分而难以结露,不能确保结露水。
专利文献2中,如图9所示,由于在帕尔帖元件的散热部具备散热用的风扇,需要多余的零部件,装置的重量增加,空调机的安装和操作时的负担增加,还与节省资源背道而驰。此外,驱动它还需要电力,这与节省能源不符,由于重量也增加,消耗费用也增加。
此外,如图8所示,由于把散热部、水生成部放置在吹出风道上,与专利文献1同样,有各种不足之处。
在专利文献3~6中,同样地,由于在帕尔帖元件的散热部、吸热部具备专用的风扇,所以需要电动机等部件,装置的重量增加,装置的安装和操作时的负担增加。此外,驱动它还需要电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搭载静电雾化装置并使室内环境舒适且满足节省资源、重量轻、节能要求的空调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本发明的空调机具备:将室内空气输送至热交换器的送风风扇,静电雾化装置,生成向该静电雾化装置的雾化部供给的雾化用水的水生成部,构成该水生成部且使空气中的水分结露的冷却板,冷却该冷却板的珀尔帖元件,将由上述水生成部得到的结露水引导到上述雾化部的导水路径,通过上述送风风扇的运转形成从空气吸入口流向吹出口的主气流的流道,以及形成从在形成该主气流的流道的外部所形成的空气流入用的开口直到形成于上述主气流的风道壁上的开口的副气流的流道;设置于上述珀尔帖元件的散热面上的散热板和设置于冷却面上的冷却板依次配置在形成上述副气流的流道中而成。
本发明第二方案的空调机,具备配置了冷却与上述散热板进行了热交换的气流的上述冷却板的冷却空间,以及用于气流流入该冷却空间的冷却空间开口。
本发明第三方案的空调机,采用的结构是,形成冷却空间,面对该冷却空间并与铅直方向平行地设置上述冷却板的面,在该冷却板的下方留有间隔地配置构成上述导水路径的一部分的吸水性输水部件,使在上述冷却板上结露了的结露水滴到或流到上述吸水性输水部件上。
本发明第四方案的空调机,具备:将室内空气输送至热交换器的送风风扇,静电雾化装置,生成向该静电雾化装置的雾化部供给的雾化用水的水生成部,装于该水生成部内且使空气中的水分结露的冷却板,冷却该冷却板的珀尔帖元件,将由该水生成部得到的结露水引导到上述雾化部的导水路径,通过上述送风风扇的运转形成从吸入口流向吹出口的主气流的流道,以及在从该吹出口的上述珀尔帖元件侧的端部直到机箱的该珀尔帖元件的端部之间的机箱的上下分别设置的开口;通过不对上述送风风扇或者珀尔帖元件的吸热散热用的送风机通电,而是对上述珀尔帖元件通电,从而生成与主气流不同的、形成以上述多个开口为流入口、流出口的流道的副气流,使安装在上述珀尔帖元件的高温部的散热板位于该副气流的流道中,并且面临该副气流形成沿上下具有长的冷却空间开口的冷却空间,面对该冷却空间并与铅直方向平行地设置上述冷却板的面。
本发明第五方案的空调机是,在第一或第四方案的空调机的基础上,设置在上述机箱上的开口之一在背面下部开口。
本发明第六方案的空调机是,在第一方案的空调机的基础上,形成于上述风道壁上的开口在过滤器和热交换器之间的风道上开口。
本发明第七方案的空调机是,在第一方案的空调机的基础上,设置在上述机箱上的开口之一在机箱上面开口。
本发明第八方案的空调机是,在第一或第四方案的空调机的基础上,在上述散热板上具备散热片,使散热片的方向与铅直方向平行。
本发明第九方案的空调机是,在第一或第四方案的空调机的基础上,在上述水生成部的上方,设置檐状的开口限制部件。
本发明第十方案的空调机是,在第一或第四方案的空调机的基础上,采用的结构是,形成连通配置了冷却板的冷却空间和配置了雾化部的空气吹出口的通道,使冷却空间内的空气从空气吹出口输送到室内。
另外,在雾化外壳431上形成将配置有冷却板425的冷却空间425c和主气流的空气吹出口29连通的通道。这样,如实线箭头那样,冷却空间425c内的空气受到从空气吹出口29输送的气流的吸引而流出到雾化外壳431内,从空气吹出口29向室内送风。通过该冷却空间425c内的空气向雾化外壳431内流出,容纳有水生成部440的机箱内部空间的空气从冷却空间开口425d有效地流入冷却空间425c内。上述机箱内部空间的空气的气流利用散热板338、散热片338a在短时间内被加热。由于该加热后的空气流入冷却空间425c内,所以,在冬季等用空调机开始暖气运转之后,即使在室内的壁面温度及空气温度低的场合,也能够抑制在珀尔帖元件441的吸热面侧的冷却板425表面上结露了的露水冻结。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通过搭载静电雾化装置,具有低噪音的室内舒适环境且适于节省资源、轻量、节能。
另外,根据第一方案、第二方案,由于用散热片加热的空气流入冷却板,所以即使温差大、空气流少,结露量也增多,在室内空气的温度及湿度低时也能够确保足够的结露量。
另外,根据第三方案,减小无助于冷却板结露的部分,可将冷却板的整个面有效地用于结露,并且能够抑制无助于结露的散热。
另外,根据第四方案的空调机,不需要用于水生成部的专用的风扇,节约资源,实现了轻量化。而且,也不需要用于运转水生成部风扇的能量。
根据第五方案~第七方案,能无损外观地可靠地进行雾化用水的供给。
根据第八方案,可有效率地进行散热,充分地冷却水生成部,顺利地进行结露,能可靠地进行雾化用水的供给。
根据第九方案,能够在水生成部可靠地生成雾化用水。
根据第十方案,由于被散热板、散热片加热的机箱内部空间的空气有效地流入冷却空间,因此,即使在室内的壁面温度及空气温度低的场合,也能够抑制在冷却板表面结露了的水分冻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空调机的一个例子的构成图。
图2是该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侧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的室内机的静电雾化装置的构成模式图。
图4是表示该雾化装置的水生成部的左侧剖视图。
图5是表示该室内机的水生成部的立体图。
图6是从室内机的正面观察该水生成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该水生成部的后视图。
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
图9是图7的B部的局部向视图。
图10是该室内机的清扫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从室内机的正面观察到的与图6不同的例子的水生成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从室内机的正面观察到的与图6、图11不同的例子的水生成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从室内机的正面观察到的与图6、图11、图12不同的例子的水生成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
1—空调机,2—室内机,5—遥控器,6—室外机,8—连接配管,20—机箱,21—机箱底座,23—装饰框,25—前面板,27—空气吸入口,27a—机箱背面开口,27b—机箱背面辅助开口,27c—风道壁开口,29—空气吹出口,33—室内热交换器,35—露水托盘,37—排水配管,42—静电雾化装置,230、230’—空气吸入部,231、231’—过滤器,251—活动面板,262、262’—刷毛支撑框,267、267’—扫除用毛刷,270、270’—除尘刷,281—去除尘埃漏斗,281e—集尘箱容纳部,284—集尘箱,284c—把手部,290—吹出风道,290c—吹出风道侧壁,291—上下风向板,295—左右风向板,311—送风风扇,313—送风马达,338—散热板,338a—散热片,340—内部流动空间,341—水源内气风道,343—水源内气风道壁,396—受光部,397—显示部,422—雾化电极,422a—雾化部,422b—导水部,423—吸水性输水部件,423a—吸水性输水构件,424—雾化连接部,425—冷却板,425a—冷却半弯曲部,425b—开口限制部件,425c—冷却空间,425d—冷却空间开口,428—离子电极,429—导电体,430—放出部,431—雾化外壳,439—导电部,440—水生成部,441—珀尔帖元件,442—低温部,443—绝缘薄片,444—高温部,447—结露水承接部件,450—高电压发生装置,451—高电压端子,452—接地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中同一符号表示同一物或相当物。
实施例1
使用图1、图2对空调机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空调机的一个例子的构成图。图2是该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侧剖视图。
空调机1用连接配管8连接室内机2和室外机6。室内机2在机箱底座21的中央部位设置室内热交换器33,在热交换器33的下方配置与长度热交换器33的宽度大致相等的横流风扇方式的送风风扇311,安装露水托盘35等。用装饰框23覆盖这些,并在装饰框23的前面安装前面板25。在该装饰框23上,上下配置有吸入室内空气的空气吸入口27,和将调整了温湿度的空气吹出的空气吹出口29。在吹出风道290中途具备使气流向左右方向偏向的左右风向板295,在吹出口29上具备使气流向上下方向偏向的上下风向板291。
若利用风扇马达使上述送风风扇311旋转,则室内空气从设置在室内机2上的空气吸入口27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3、送风风扇311从空气吹出口29吹出。
在机箱底座21上安装有送风风扇311、过滤器231、231’、室内热交换器33、露水托盘35、上下风向板291、左右风向板295等的基本的内部构造件。并且,这些基本的构造件装于由机箱底座21、装饰框23、前面板25构成的机箱20内而构成室内机2。
另外,在前面板25的下部,配置有显示运转状况的显示部397、以及接收来自遥控器5的操作信号的受光部396。
形成于装饰框23的下面的空气吹出口29与吹出风道290连通,并具备两块上下风向板291、左右风向板295。
活动面板251构成为以设置在下部的转动轴为支点利用驱动马达转动,在空调机1运转时打开前侧空气吸入部230’。
通过上述结构形成了经空气调节的室内空气流动的主风道。即通过运转送风风扇311,室内空气从空气吸入口27吸入并通过过滤器231、231’由室内热交换器33进行热交换后从空气吹出口29向室内吹出。
其次,使用图3~图9对实施例的静电雾化装置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实施例的室内机的静电雾化装置的构成模式图,图4是表示该静电雾化装置的水生成部的左侧剖视图,图5是卸下了该室内机的前面板和装饰框的立体图,图6是从正面观察到的该水生成部的剖视图,图7是该水生成部的后视图,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图9是图7的B部的局部向视图。
静电雾化装置42包括:高电压发生装置450、从高电压发生装置450的高电压端子451伸出的导电体429、用雾化连接部424在吸水时与导电体429电接触的雾化电极422以及离子电极428、供给雾化电极422的水的水生成部440等。
将由该高电压发生装置450发生的-3kV~-6kV的高电压施加到雾化电极422及离子电极428上,使从水生成部440供给的水分从雾化电极422前端成为细微颗粒且带电地放出。另外,从离子电极428放出离子。
实施例设置使其从室内机2的吹出风道侧壁290c向吹出风道290突出,并容纳上述的雾化电极422及离子电极428的放出部430。
上述水生成部440是利用珀尔帖效应使水分由空气中凝结的方式。在珀尔帖元件441的低温部442上安装冷却板425,在高温部444上安装散热板338。冷却板425如图3及图6所示,隔着电绝缘薄片443紧贴在珀尔帖元件441的低温部442上,冷却周围的空气中的水分并使其凝结。水生成部440由上述构成部件构成。
在冷却板425的下方,如图6所示借助于空间设有吸水性输水部件423,承接并保持在冷却板425的表面结露的结露水滴下。吸水性输水部件423由多孔或纤维性质的材料构成以便结露的水因毛细管现象而移动。在吸水性输水部件423的适当部位设有孔,在该孔中插入上述雾化电极422的导水部422b的端部。这样,保持在吸水性输水部件423中的水分因毛细管现象通过导水部422b供给雾化部422a。承接并保持在冷却板425的表面上结露的水。上述吸水性输水部件423和雾化电极422的导水部422b构成将结露水引导上述雾化部422a的导水路径。
冷却板425的面设置成面对冷却空间425c并且与铅直方向平行。就冷却空间425c而言,为了形成背部开口了的冷却空间开口425d,由结露水承接部件447覆盖下方、由露水托盘35的底部的凹处覆盖上部以及冷却板425的对面、由集尘箱容纳部281e覆盖前部。但是,由于冷却空间开口425d几乎没有空气的流动,结露水不足,所以在下方设置可确保气流的间隙。除了下方以外,还形成有为便于进行组装的间隙,但若与背面及下方比较,间隙尺寸要小。尤其是冷却板425上方的间隙很小。
驱动送风风扇311并且运转静电雾化装置42的场合,利用高电压发生装置450对雾化电极422和离子电极428施加负的高电压。
此时,从离子电极428向周边的空气产生电晕放电,放出电子且产生离子。另外,从雾化电极422放出带电了的微细颗粒的水,该离子及带电了的微细颗粒的水放出到吹出风道290中,随吹出气流向室内吹出,发挥使室内空气的质量提高等的效果。
此时,如图2、图3所示,受到因送风风扇311的运转而从吸入口27流到吹出口29的主气流的吸引,产生从设置在与珀尔帖元件441周围的空气连通的机箱20的背面下部的背面开口27a向形成于主气流的风扇上游的风道壁上的风道壁开口27c的副气流。通过该副气流和因珀尔帖元件441的散热板338的散热而产生的上升气流的合成气流,在珀尔帖元件441的周围形成构成副气流的一部分的气流。通过该副气流从珀尔帖元件441的高温部444进行散热。因散热而温度上升了的副气流通过形成于主气流的风道壁上的风道壁开口27c与主气流合流,从吹出口29吹出到室内。此时,为了良好地进行从珀尔帖元件441的散热,在安装于高温部444上的散热板338上设有散热片338a。通过将该散热片338a的长度方向设置成与铅直方向大致平行,可使接受从珀尔帖元件441的散热而上升的副气流的流动会更快。这样一来,即使是小的空间也可进行有效的散热。
在图3至图9中,空心箭头表示从吸入口27或机箱背面开口27a流入的空气的流动,虚线箭头及实线箭头表示由静电雾化装置42的水生成部440形成的气流的流动。
另外,利用向珀尔帖元件441的通电,珀尔帖元件441的低温部442成为低温,冷却板425被冷却。该温度若低于冷却空间425c的露点温度,则冷却空间425c的空气中的水分将在冷却板425的表面结露。利用该冷却板425冷却的冷却空间425c内的空气变重,如用图3、图4、图7、图9的箭头图示的那样,沿着冷却板425产生下降气流。在上述散热片338a的下部背面一侧变暖的空气的一部分通过该下降气流从冷却空间开口425d流入到冷却空间425c内。
为了不让在上述散热片338a的下部背面一侧变暖的空气原样上升,将设置在机箱20的背面下部的背面开口27a的上部部分如图4、图7所示那样做成以散热片338a的下部背面露出于空气的面的正上方阻碍暖气的上升的构造以便流入冷却空间425c。
另外,通过下降气流而流到冷却板425的下部的冷空气,如用图3、图4、图7、图9的箭头所示的那样通过结露水承接部件447和其他零件的间隙流出到冷却空间425c的下方外部,受到在上述散热片338a内上升的副气流吸引而合流并向风道壁开口27c流动。
另外,若由上述冷却板425冷却了的冷却空间425c内的空气产生下降气流,由于在上述散热片338a的下部背面一侧变暖的空气的一部分从冷却空间开口425d流入到冷却空间425c内,所以温度差大,即使空气流少,结露量也会增多,在室内空气的温度及湿度低时也能够确保足够的结露量。若流入冷却空间425c内的空气的流量过多,由于冷却板425的温度不能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因而空气流量少,最好如上所述像在散热片338a的下部背面一侧变暖的空气那样流入适当高的温度的空气。
通过做成这种构造,空气中的水分能够移动到冷却板425而引起连续地结露,可充分地确保水的供给。上述已结露的水逐渐变大,在与铅直方向平行地设置的冷却板425的表面流下,从下端的冷却板弯曲部425a滴落到设置在下方的吸水性输水部件423上。滴下的水滴被吸水性输水部件423吸收,通过毛细管现象达到雾化电极422的导水部422b并被送到雾化部422a。若由高电压发生装置450对雾化电极422施加高电压,则带电了的微细颗粒的水从雾化部422a雾化并随气流吹出到室内空间。雾化了的带电微细颗粒的水随气流充满室内,如上所述对室内的空气和墙壁、窗帘、家具等的臭气成分发挥脱臭效果。
这样,通过送风风扇311的运转,产生通过机箱20的背面下部的背面开口27a而流向形成于主气流的风道壁上的风道壁开口27c的副气流。因此,散热板338被副气流冷却,能够将冷却板425可靠地控制在周边的空气的露点温度以下。
另外,若由上述冷却板425冷却的冷却空间425c内的空气产生下降气流,则如用图4、图7、图8、图9的箭头所示,在上述散热片338a的下部背面一侧变暖的空气的一部分从冷却空间开口425d流入到冷却空间425c内,所以温度差大,即使空气流少结露量也会增多,在室内空气的温度及湿度低时也能够确保足够的结露量。
但是,若冷却空间开口425d的尺寸过大,则冷却空间425c外的空气向冷却空间425c内的流入变得过剩,冷却板425的温度上升而不能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不能促成结露。再有,若是在冷却板425的上方形成流动的气流的结构,例如若在冷却空间425c的上部有较大的开口,由于产生直接向风道壁开口27c上升的流量大的气流,所以必须做成不能形成流向冷却板425的上方的流道。
但是,最近多功能且小型化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因此,必须将很多零部件组装到小的空间中,成为复杂的部件形状,需要比过去加大为组装的部件间的间隙尺寸。因此,为了靠近风道开口27c而减小影响最大的冷却板425的上方的间隙尺寸,设置檐状的开口限制部件425b,以免对结露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用实验确定其大小的同时决定为尽量大。因此,不会对结露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可抑制对组装性的影响。
其次,使用图4、图5、图10对实施例的自动清扫装置进行说明。图10是该室内机的清扫装置的立体图。
在室内热交换器33的上游侧形成有上面空气吸入部230以及前面空气吸入口230’。上面空气吸入部230大致水平地配置,前面空气吸入口230’与铅直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这些构成室内机2的正交的两个面。在上面空气吸入部230及前面空气吸入口230’设有平面状的过滤器231、231’。过滤器231、231’卡定在引导框234上。引导框234在上面后部和前面下部具备导轨235、235′,在过滤器231、231’的交叉部具备推进轴243。
还有,在上面过滤器231用、前面过滤器231’用存在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场合,对前面过滤器231’用的部分是在上面过滤器231用的部分的符号上附加[’]以示区别。
以下,对过滤器231、231’的清扫装置240的动作以前面的过滤器231’为例进行说明。
清扫过滤器231’时,使推进轴243旋转,并使滑架261沿推进轴243的轴向移动,通过固定在滑架261上的毛刷支撑框262’,用安装在毛刷支撑框262′上的软毛的扫除用毛刷267′扫除过滤器231′的整个面。扫掉了过滤器231’上的尘埃的扫除用毛刷267’再向左方移动,将尘埃擦到除尘刷270’上。
这样,过滤器231’上的尘埃用扫除用毛刷267’扫在一起,到达左端的除尘刷270’后用除尘刷270’刮取,从除尘漏斗281落下并集聚到集尘箱284中。这样,尘埃集聚到集尘箱284中而不会返回到外部。
此时,对清扫动作的开始设定条件,如果满足预先规定的过滤器的清扫动作的条件,例如送风风扇311的累计运转时间从进行上次的清扫时起超过30个小时,而且在之前的运转中送风风扇311的运转在10分钟以上等条件的话,则开始清扫动作。
通过这样进行控制,由于过滤器231’总是保持尘埃少的状态,所以能够防止源于过滤器231’的污垢引起的热交换器33的性能降低,而且可保持吹出的空气的清洁。另外,能够将由静电雾化装置42产生的已带电的微细颗粒的水随横流式风扇的径整流的气流输送到室内的远方,在室内的广阔范围内都能体现已带电的微细颗粒的水的脱臭作用。
在丢弃集尘箱284内的尘埃的场合,卸下集尘箱284,刮出内部的尘埃。
这样,通过具备这种过滤器的自动清扫装置240,与静电雾化装置42的改善空气的质量相结合,能够使室内保持舒适、清洁。
这样,实施例的空调机1具备:将室内空气输送至热交换器的送风风扇311,静电雾化装置,生成向该静电雾化装置供给的雾化用水的水生成部440,装于该水生成部440内且冷却使空气中的水分结露的冷却板425的珀尔帖元件,以及将由该水生成部440得到的结露水导入上述雾化电极422a的导水路径;利用上述送风风扇311的运转产生从吸入口流向吹出口的主气流,还产生以设置在从该吹出口的上述珀尔帖元件441侧的端部(上述主气流的风道壁)直到空调机1的机箱20端部之间的机箱20背面下部的开口27a为入口、以形成于上述主气流的风道壁的上部的开口27c为出口的形成流道的副气流;使安装于上述珀尔帖元件441的高温部444上的散热板338位于该副气流的流道中,并且面临该副气流形成沿上下具有长的冷却空间开口425d的冷却空间425c,并面对该冷却空间425c且与铅直方向平行地设置上述冷却板425。
通常知道,若因静电雾化而使微细颗粒的水带电并使其在室内浮游,则利用其电荷产生游离基等而显示脱臭作用。此时,即使被静电雾化的水的量极少,由于是纳米级的微细颗粒的水,其个数变得庞大,也呈现脱臭效果。
因此,供给静电雾化装置的雾化用水的量也可以很少,用于在珀尔帖元件441的冷却板425上结露的气流量也可以不多。
根据实施例的空调机,其具备:将室内空气输送至热交换器的送风风扇311,静电雾化装置,生成向该静电雾化装置供给的雾化用水的水生成部440,装于该水生成部440内且冷却使空气中的水分结露的冷却板425的珀尔帖元件,以及将由该水生成部440得到的结露水导入上述雾化电极422a的导水路径;利用上述送风风扇311的运转产生从吸入口流向吹出口的主气流,还产生以设置在从该吹出口的上述珀尔帖元件441侧的端部(上述主气流的风道壁)直到上述空调机1的机箱20的该珀尔帖元件441侧的端部之间的背面下方位置的开口27a为入口、以形成于上述主气流的风道壁的上方位置的开口27c为出口的形成流道的副气流;使安装于上述珀尔帖元件441的高温部444上的散热板338位于该副气流的流道中,并且面临该副气流形成沿上下具有长的冷却空间开口425d的冷却空间425c,并面对该冷却空间425c且与铅直方向平行地设置上述冷却板425。
这样,冷却板425由珀尔帖元件441冷却,冷却板425附近的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冷却板425上而产生结露。该冷却板425附近的空气被冷却后变重,沿着冷却板425产生下降气流。冷却空间425c的空气利用该下降气流入空气变得稀薄的冷却板425的上部并将其填满。另外,通过下降气流,停留在冷却板425的下部的变冷的空气被结露水承接部件447遮住,沿着冷却空间的壁上升,在冷却空间425c中引起自然对流。在冷却空间开口425d附近,冷却空间425c的自然对流和冷却空间425c外的副气流相互混合,在内外气流之间进行温度、湿度的交换。
这样一来,副气流的水分移动到冷却板425上而引起连续的结露,可实现雾化用水的供给。上述冷却空间内的进行自然对流的变冷的空气的一部分,相当于冷却空间425c的空气的流入量的量,从结露水承接部件和相邻的部件的间隙下降并流出到室内机的机箱下部空间。流出到该机箱下部空间的变冷的空气从设置在空调机1的机箱20的背面下方位置的开口27a与流入的空气的一部分混合,由散热板338加热后成为上升气流,成为副气流的一部分。
副气流是伴随向热交换器输送室内空气的送风风扇311的运转而产生的利用送风风扇311被在上游形成的负压吸引而引起的。从设置在从该吹出口的上述珀尔帖元件441侧的端部(上述主气流的风道壁)直到空调机1的机箱20的该珀尔帖元件441侧的端部之间的背面下方位置的开口27a流入的副气流,受到来自珀尔帖元件441的散热板338的热成为上升气流而上升,从空调机1上部的吸入口直到送风风扇311之间的开口流出并与主气流合流,被吸入送风风扇311,从空调机1吹出。此时,通过上述冷却空间开口425d的副气流与冷却空间的自然对流合流,其一部分与内部的自然对流替换。
该副气流的量不多,冷却空间的自然对流的量同样也很少。但是,如上所述,由于用于结露的气流的量也可以不多,所以利用静电雾化能够得到脱臭效果。还有,利用静电雾化产生微细颗粒的水,并利用所含的游离基等分解产生臭味的物质等,最终成为水蒸汽返回室内空气中,所以表面上看来还具有加湿效果,但实际上由于是从室内空气得到雾化用水,所以不产生加湿效果。
这样,由于通过运转空调机的送风风扇311,并对珀尔帖元件441通电而使冷却空间和冷却空间外的空气流动,所以不需要水生成部440用的专用风扇,实现了资源的节约及轻量化。而且,也不需要用于运转水生成部440专用的风扇的能量。
因此,能够提供搭载静电雾化装置,室内环境舒适而且适于节省资源、重量轻、节能的空调机1。
另外,实施例的空调机1,设置在上述机箱上的开口之一在背面下部开口。
这样,通过在使用者看不见的背面开口,可无损外观地设置副气流的入口,能利用珀尔帖元件441的散热顺利地形成上升气流。因此可充分地冷却水生成部440,顺利进行结露。
因此,能够提供无损外观且可靠地进行雾化用水的供给的空调机1。
另外,实施例的空调机1,形成于上述风道壁上的开口27c在过滤器和热交换器之间的风道中开口。
这样,通过在使用者看不见的内部开口,可无损外观地设置副气流的出口,与上述同样,能够提供可靠地进行雾化用水的供给的空调机1。
另外,实施例的空调机1在上述散热板338上具备散热片,并使散热片的长度方向与铅直方向大致平行。
这样,副气流的生成通过伴随送风风扇311的运转的吸引力以及伴随来自珀尔帖元件441的散热板338的散热的气流的热膨胀引起的上升力而产生。该副气流沿着散热片338a顺利地流向上方,从而顺利地进行散热。
因此,能够提供有效率地进行散热板338的冷却,充分冷却水生成部440,顺利地进行结露并可靠地进行雾化用水的供给的空调机1。
另外,实施例的空调机1在上述水生成部440的上方设有檐状的开口限制部件425b。
一般,珀尔帖元件441的冷却板425的温度由散热板338的散热是否良好、和冷却板425受到的热负荷的大小来决定。散热是否良好和热负荷的大小由每单位时间流经热交换部的气流的的量和气流与热交换部的温湿度之差来决定。
使冷却板425周围的空气中的水分结露的场合,需要使冷却板425的温度在露点温度以下。实施例的场合,进入热交换部的气流的温度与室内空气的温度大致相等,不能进行调整。另外,流经散热板338的气流越多散热就越良好,虽然为降低冷却板425的温度有效,但若流经冷却板425的气流过多,则冷却板425的热负荷过于增大,冷却板425的温度上升,超过露点温度而不产生结露。反之,若流经冷却板425的气流过少,尽管产生结露但结露的绝对量变少,则不能供给足够量的雾化用水。
另外,实施例的场合,流经冷却板425的气流的温度、湿度由冷却板425的吸热量、结露量,和在冷却空间开口425d与副气流的混合而进行交换的热量、水分量的平衡来决定,进行交换的热量、水分量随着冷却空间开口425d的形状、开口面积而增减。通过试验确认,当通过送风风扇311的运转或由散热板338形成的自然对流而产生的副气流变化时,则在冷却板425的结露量也发生变化。因此,需要确保在散热板338上流动的气流有足够的量,并能适当调整在冷却板425上流动的气流和副气流的混合量的装置,
根据实施例的空调机1,在上述水生成部440的上方设置檐状的开口限制部件425b。
这样,为了使流经冷却板425的气流和副气流的混合所导致的温湿度的交换处于适当的范围,可以通过改变开口限制部件425的大小来试验,确认效果的同时,决定开口限制部件425b的大小。该开口限制部件425b的大小做成尽量大则使水生成部440的上方间隙减小。但是,该开口限制部件425b的大小还考虑组装性来决定与邻接的部件的间隙尺寸。
通过这样设置开口限制部件425b,能够将冷却板425的温度控制在露点温度以下。因此能够提供可用水生成部440可靠地生成雾化用水的空调机1。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将副气流的出口位置从实施例1的形成于主气流的送风风扇311的上游的风道壁上的开口27c改变到机箱20的上面的例子。虽然省略了具体位置的图示,但是希望在设置于图10的机箱20的上面的除尘刷270的左侧的上面或者在除尘刷270和空气吸入部230之间的上面开口。
实施例2的副气流由伴随着珀尔帖元件441的驱动的来自高温部444的散热板338的散热形成的上升气流而生成。因此,即使是在不运转向空调机的热交换器输送室内空气的送风风扇311的状态下,通过运转静电雾化装置42并驱动珀尔帖元件441,也能够向室内放出带电了的微细颗粒的水而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这样,实施例的空调机具备:将室内空气输送至热交换器的送风风扇311,静电雾化装置,生成向该静电雾化装置供给的雾化用水的水生成部440,装在该水生成部440内且冷却使空气中的水分结露的冷却板425的珀尔帖元件441,将由该水生成部440得到的结露水引导到上述雾化电极422a的导水路径,通过上述送风风扇311的运转从吸入口流向吹出口的主气流,以及从上述吹出口的上述珀尔帖元件441侧的端部直到上述空调机的该珀尔帖元件441侧的端部之间的机箱的上下分别设置的开口;由于没有上述珀尔帖元件441的吸热散热用的送风机或通过不对送风风扇通电而对上述珀尔帖元件441通电,从而在以上述多个开口为流入口、流出口的流道上生成与主气流不同的副气流,使安装在上述珀尔帖元件441的高温部444的散热板338位于该副气流的流道中,并且面临该副气流形成沿上下具有长的冷却空间开口425d的冷却空间,面对该冷却空间且与铅直方向平行地设置上述冷却板425的面。
这样,通过珀尔帖元件441的驱动而在散热板338上产生的上升气流而引起副气流。从上述吹出口的上述珀尔帖元件441侧的端部直到空调机机箱的该珀尔帖元件441侧的端部之间的机箱下方的开口27a流入的副气流的大部分,受到来自珀尔帖元件441的散热板338的热而成为上升气流并上升,从设置在从该吹出口的端部直到空调机机箱的端部之间的上方的开口27c流出。
此时,通过冷却空间开口425d附近的副气流与上述冷却空间的自然对流混合,其一部分与内部的自然对流替换。
这样,通过对珀尔帖元件441通电,产生使冷却空间和冷却空间外的空气流动的副气流,所以不需要用于水生成部440的专用风扇,节约资源并实现了轻量化。而且也不需要运转水生成部440用的风扇的能量。
另外,由于没有水生成部440用的风扇,所以空调机即使在不进行冷气、暖气、除湿、送风等运转时也可只进行静电雾化装置的运转,从而能够以低噪音对室内除臭并维持高质量的环境。
因此,能够提供搭载静电雾化装置,并以低噪音保持室内环境舒适且适于节省资源、重量轻、节能的空调机。
另外,实施例的空调机,其设置于前面机箱上的开口之一在机箱上面开口。
这样,通过在使用者看不见的上面开口,可无损外观地设置副气流的出口,通过珀尔帖元件441的散热顺利地形成上升气流,因此可充分地冷却水生成部440,顺利地进行结露。
因此,能够提供无损外观且可靠地进行雾化用水的供给的空调机1。实施例3
利用图11、图12、图13说明改变图3、图6、图9所示的冷却板425的形状及尺寸的实施例。
图11、图12是从室内机的正面观察水生成部的局部剖视图,使用的是尺寸与珀尔帖元件441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平板形状的冷却板425。图13也是从室内机的正面观察水生成部的局部剖视图,使用的是图3、图6、图9所示的冷却板425没有弯曲部425a的平板形状。
在冷却板425上凝结的空气中的水分,经由吸水性输水部件423、吸水性输水部件423a等导水路径供给雾化电极422。在雾化电极422的雾化部422a雾化了的水分与吹出风道290的气流一起吹出到室内。上述吸水性输水部件423a补偿吸水性输水部件423和冷却板425的间隙,引导凝结在上述冷却板425上的水。
冷却板425的尺寸希望是与珀尔帖元件441的尺寸对应的大致同等程度的尺寸。与珀尔帖元件441的尺寸相比,若过小则结露面积减小。若过大则假设在远离珀尔帖元件441的部分没有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以下的情况。这样,若冷却板425的尺寸过大,则必须将空间扩大到需要以上或冷却到需要以上,存在消耗电力增多的情况。这在结露条件不好的地区或因季节而使结露的环境变化较大的地区有可能成为问题。在比较珀尔帖元件441的尺寸大的部分位于冷却板425的下部的场合,冷却板425的温度在露点温度以下的部分结露而流下的水滴,若到达比该下部的露点温度高的部分,则难以顺利地流下来。
因此,冷却板425的尺寸在过大到不与珀尔帖元件441的尺寸(或冷却能力)对应的程度的场合,将妨碍已结露的水滴流到或落到吸水性输水部件423a上。这是因为,在露点温度以下的部分,进行结露后水滴变大,因重力顺利流下,但由于在比露点温度高的部分不结露,所以水滴因表面张力而难以流下。特别是,如图6的冷却板425那样,在冷却板425的下端具有弯曲部425a,在结露条件不好的地域或环境下使用时不在弯曲部425a结露,而且必须沿弯曲部425的倾斜面流下,与铅直的面相比较难以流下,存在向吸水性输水部件423的供水不充分的可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虽然只要控制施加电力使得珀尔帖元件441的冷却量增多即可,但却需要多消耗相应部分的电力。
图11、图12所示的实施例做成没有图6所示的冷却板425的下端的弯曲部425a的结构。因此,没有未被珀尔帖元件441直接冷却的在弯曲部425的散热,与实施例1相比较,结露的部分的温度变低,结露量增多。再有,由于不在弯曲部425a即倾斜面流下,所以,已结露的水滴顺利地流下或落下,可以容易地向构成导水路径的一部分的吸水性输水部件423a供水。
另外,图12、图13所示的实施例在雾化外壳431上形成将配置有冷却板425的冷却空间425c和配置有雾化部422a的主气流的空气吹出口29连通的通路。这样,如实线箭头那样,冷却空间425c内的空气受到从空气吹出口29输送的气流的吸引而流出到雾化外壳431内,从空气吹出口29向室内送风。通过该冷却空间425c内的空气向雾化外壳431内流出,容纳有水生成部440的机箱内部空间的空气从冷却空间开口425d有效地流入冷却空间425c内。上述机箱内部空间的空气的气流利用散热板338、散热片338a在短时间内被加热。由于该加热后的空气流入冷却空间425c内,所以,在冬季等用空调机开始暖气运转之后,即使在室内的壁面温度及空气温度低的场合,也能够抑制在珀尔帖元件441的吸热面侧的冷却板425表面上结露了的露水冻结。
图13的实施例做成,使吸水性输水部件423a与超过珀尔帖元件441的尺寸的冷却板425的下部的部分接触,使结露水从冷却板425顺利流到吸水性输水部件423a上。但是,图13这种结构,虽然适合于在结露条件良好的地区或环境使用,但由于冷却板425的结露面的一部分由吸水性输水部件423a覆盖,所以冷却板425的一部分未有效地使用,或者,虽然不像第一实施例那样,但在超过珀尔帖元件441的尺寸的冷却板425的下部存在无助于结露的散热,所以在抑制电力消耗这方面,与图11、图12所示的实施例相比较的话是不充分的。
根据以上情况,在结露条件不好的地区使用的结构适合于以下结构,如图11、图12所示的实施例那样,减小无助于冷却板425的结露的部分,另外,将在图13中研究的吸水性输水部件423a接触的部分从冷却板425去除,将吸水性输水部件423a与冷却板425的下部分离而配置。图11、图12的结构,可将冷却板425的整个面有效地用于结露,并且可抑制无助于结露的散热。
如图11、图12所示,在上述冷却板425的下方留有间隔地设置的吸水性输水部件423a承接在冷却板425的表面结露后滴下或流下来的水。该吸水性输水部件423a、423构成导水路径的一部分,由多孔或纤维性质的材料构成,以便结露后的水通过毛细管现象移动。在吸水性输水部件423的适当部位设置孔,在该孔中插入上述雾化电极422的一端的导水部422b。这样,利用吸水性输水部件423的毛细管现象引导的水通过导水部422b供给雾化部442a。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第一至第三方案的空调机,通过运转空调机用的送风风扇并对珀尔帖元件通电,由于使冷却空间和冷却空间外的空气流动,因而不需要用于水生成的专用的风扇,可实现资源的节约以及轻量化。另外,也不需要用于运转水生成部专用风扇的能量。
因此,能够提供搭载静电雾化装置,室内环境舒适且适于节省资源、轻量、节能的空调机。
另外,根据第三方案,采用的结构是,形成冷却空间,面对该冷却空间并与铅直方向平行地设置上述冷却板的面,在该冷却板的下方留有间隔地配置构成上述导水路径的一部分的吸水性输水部件,使在上述冷却板上结露了的结露水滴到或流到上述吸水性输水部件上。这样,可减小无助于冷却板的结露的部分,可将冷却板的整个面有效地用于结露,并且能够抑制无助于结露的散热。
另外,根据第四方案的空调机,通过不对送风风扇或珀尔帖元件的吸热散热用的送风机通电而是对上述珀尔帖元件通电,从而在以上述多个开口为流入口、流出口的流道上产生与主气流不同的副气流,使安装在上述珀尔帖元件的高温部上的散热板位于该副气流的流道中,并且面临该副气流形成沿上下具有长的冷却空间开口的冷却空间,面对该冷却空间且与铅直方向平行地设置上述冷却板的面。
这样,由于使冷却空间和冷却空间外的空气流动,所以不需要用于水生成部的专用的风扇,节约资源并实现了轻量化。另外,也不需要用于运转水生成部风扇的能量。
另外,由于没有水生成部用的风扇,所以在空调机不进行冷气、暖气、除湿、送风等运转时也能只进行静电雾化装置的运转,从而能够以低噪音对室内进行脱臭并维持高质量的环境。
因此,能够得到搭载静电雾化装置并以低噪音保持室内环境舒适且适于节省资源、轻量、节能的空调机。
另外,根据第五方案的空调机,在第一方案或第四方案的空调机的基础上,设置于上述机箱上的开口之一在背面下部开口。
这样,通过在使用者看不见的背面开口,可无损外观地设置副气流的入口,通过珀尔帖元件的散热顺利地形成上升气流,可充分地冷却水生成部,顺利进行结露。
因此,能够得到无损外观且可靠地进行雾化用水的供给的空调机。
另外,根据第六方案的空调机,在第一方案的空调机的基础上,形成于上述风道壁上的开口在过滤器和热交换器之间的风道上开口。
这样,通过在使用者看不见的内部开口,可无损外观地设置副气流的出口,与上述同样,能够得到无损外观且可靠地进行雾化用水的供给的空调机。
另外,根据第七方案的空调机,在第四方案的空调机的基础上,上述开口之一在机箱上面开口。
这样,通过在使用者看不见的上面开口,能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空调机。
另外,根据第八方案的空调机,在第一方案或第四方案的空调机的基础上,在上述散热板上具备散热片,使散热片的长度方向与铅直方向大致平行(铅直)。
这样,副气流的生成通过伴随将室内空气输送到热交换器中的送风风扇的运转的吸引力,以及伴随来自上述散热板的散热的气流的热膨胀引起的上升力而产生,该副气流沿着散热片顺利地流向上方,顺利地进行散热。
因此,能够得到有效率地进行散热板的冷却,充分冷却水生成部,顺利地进行结露并可靠地进行雾化用水的供给的空调机。
另外,根据第九方案的空调机,在第一方案或第四方案的空调机的基础上,在上述水生成部的上方设置檐状的开口限制部件。
这样,为了使流经冷却板的气流与副气流的混合引起的温度湿度的交换在适当的范围内,可通过改变开口限制部件的大小来进行试验,确认效果的同时决定开口限制部件的大小。
因此,能够得到用水生成部就能可靠地生成雾化用水的空调机。
根据第十方案,在第一方案或第四方案的空调机的基础上,采用的结构是,形成将配置有冷却板的冷却空间和配置了雾化部的空气吹出口连通的通道,使冷却空间内的空气从空气吹出口输送到室内。这样,被散热板、散热片加热了的机箱内部空间的空气有效地流入冷却空间,因此,即使在室内的壁面温度及空气温度低的场合,也能够抑制在冷却板表面上结露了的水分冻结。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室内空气输送至热交换器的送风风扇,静电雾化装置,生成向该静电雾化装置的雾化部供给的雾化用水的水生成部,构成该水生成部且使空气中的水分结露的冷却板,冷却该冷却板的珀尔帖元件,将由上述水生成部得到的结露水引导到上述雾化部的导水路径,通过上述送风风扇的运转形成从空气吸入口流向吹出口的主气流的流道,以及形成从在形成该主气流的流道的外部所形成的空气流入用的开口直到形成于上述主气流的风道壁上的开口的副气流的流道;
设置于上述珀尔帖元件的散热面上的散热板和设置于冷却面上的冷却板依次配置在形成上述副气流的流道中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配置了冷却与上述散热板进行了热交换的气流的上述冷却板的冷却空间,以及用于气流流入该冷却空间的冷却空间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采用的结构是,形成冷却空间,面对该冷却空间并与铅直方向平行地设置上述冷却板的面,在该冷却板的下方留有间隔地配置构成上述导水路径的一部分的吸水性输水部件,使在上述冷却板上结露了的结露水滴到或流到上述吸水性输水部件上。
4.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室内空气输送至热交换器的送风风扇,静电雾化装置,生成向该静电雾化装置的雾化部供给的雾化用水的水生成部,装于该水生成部内且使空气中的水分结露的冷却板,冷却该冷却板的珀尔帖元件,将由该水生成部得到的结露水引导到上述雾化部的导水路径,通过上述送风风扇的运转形成从吸入口流向吹出口的主气流的流道,以及在从该吹出口的上述珀尔帖元件侧的端部直到机箱的该珀尔帖元件的端部之间的机箱的上下分别设置的开口;
通过不对上述送风风扇或者珀尔帖元件的吸热散热用的送风机通电,而是对上述珀尔帖元件通电,从而生成与主气流不同的、形成以上述多个开口为流入口、流出口的流道的副气流,使安装在上述珀尔帖元件的高温部的散热板位于该副气流的流道中,并且面临该副气流形成沿上下具有长的冷却空间开口的冷却空间,面对该冷却空间并与铅直方向平行地设置上述冷却板的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上述机箱上的开口之一在背面下部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风道壁上的开口在过滤器和热交换器之间的风道上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上述机箱上的开口之一在机箱上面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散热板上具备散热片,使散热片的方向与铅直方向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水生成部的上方,设置檐状的开口限制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采用的结构是,形成连通配置了冷却板的冷却空间和配置了雾化部的空气吹出口的通道,使冷却空间内的空气从空气吹出口输送到室内。
CN2008101308599A 2007-11-09 2008-08-19 空调机 Active CN1014301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91440 2007-11-09
JP2007-291440 2007-11-09
JP2007291440 2007-11-09
JP2008094460 2008-04-01
JP2008094460A JP5183274B2 (ja) 2007-11-09 2008-04-01 空気調和機
JP2008-094460 2008-04-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0116A true CN101430116A (zh) 2009-05-13
CN101430116B CN101430116B (zh) 2012-06-13

Family

ID=40645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08599A Active CN101430116B (zh) 2007-11-09 2008-08-19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83274B2 (zh)
CN (1) CN10143011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8377A (zh) * 2012-03-13 2013-09-18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试料冷却装置及采样装置
CN103300614A (zh) * 2012-03-13 2013-09-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气流产生装置、除臭装置、及垃圾收容体的收纳装置
CN103438505A (zh) * 2013-08-22 2013-12-11 厦门市湖里区宝丽科技节能研究所 加湿装置、空调室内机、空调及空调加湿方法
CN109395519A (zh) * 2018-11-28 2019-03-01 兰州大学 车载移动式城市空气净化装置
CN110567049A (zh) * 2019-08-20 2019-12-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内机的排水装置、空调内机及排水方法
CN110925118A (zh) * 2019-11-28 2020-03-27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Egr系统用过滤装置及采用过滤装置的egr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8399B2 (ja) 2009-06-15 2011-11-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静電霧化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JP5417289B2 (ja) * 2010-09-10 2014-02-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4841698B2 (ja) * 2011-02-19 2011-12-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静電霧化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JP4841699B2 (ja) * 2011-02-19 2011-12-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4841700B2 (ja) * 2011-03-11 2011-12-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静電霧化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JP4841701B2 (ja) * 2011-03-11 2011-12-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静電霧化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12021763A (ja) * 2011-08-22 2012-0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7490061A (zh) * 2017-08-21 2017-12-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08138A (ja) * 1986-10-24 1988-05-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H07204449A (ja) * 1994-01-24 1995-08-08 Aisin Seiki Co Ltd 保管庫
JP4123211B2 (ja) * 2004-09-24 2008-07-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6097954A (ja) * 2004-09-29 2006-04-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4925242B2 (ja) * 2005-04-25 2012-04-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消臭装置
JP4168085B1 (ja) * 2007-10-16 2008-10-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8377A (zh) * 2012-03-13 2013-09-18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试料冷却装置及采样装置
CN103300614A (zh) * 2012-03-13 2013-09-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气流产生装置、除臭装置、及垃圾收容体的收纳装置
CN103308377B (zh) * 2012-03-13 2015-10-28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试料冷却装置及采样装置
US9255742B2 (en) 2012-03-13 2016-02-09 Shimadzu Corporation Sample cooling device and sampling apparatus
CN103300614B (zh) * 2012-03-13 2016-10-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气流产生装置、除臭装置、及垃圾收容体的收纳装置
CN103438505A (zh) * 2013-08-22 2013-12-11 厦门市湖里区宝丽科技节能研究所 加湿装置、空调室内机、空调及空调加湿方法
CN103438505B (zh) * 2013-08-22 2016-01-20 厦门市湖里区宝丽科技节能研究所 加湿装置、空调室内机、空调及空调加湿方法
CN109395519A (zh) * 2018-11-28 2019-03-01 兰州大学 车载移动式城市空气净化装置
CN110567049A (zh) * 2019-08-20 2019-12-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内机的排水装置、空调内机及排水方法
CN110925118A (zh) * 2019-11-28 2020-03-27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Egr系统用过滤装置及采用过滤装置的egr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33603A (ja) 2009-06-18
CN101430116B (zh) 2012-06-13
JP5183274B2 (ja)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0116B (zh) 空调机
CN100572943C (zh) 空调机
CN101240912B (zh) 空调机
CN104641181B (zh) 加湿装置及具有加湿装置的空气调节器
US7370490B2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full heat recovery
CN103158730B (zh) 城际动车组用空调风道系统
EP1617153A2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full heat recovery
CN101076701A (zh) 冷却组件
CN202378885U (zh) 城际动车组用空调风道系统
CA2583276A1 (en) Cooling assembly
KR100996565B1 (ko) 공기 조화기
KR101690732B1 (ko) 기후 적응형 항온항습시스템 제어방법
CN2389308Y (zh) 可加湿空调器
CN110701717B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换新风空调室内机
CN102650454B (zh) 空调机
CN115371150A (zh) 一种具有下喷结构的空调
JP5216518B2 (ja) 空気調和機
JP5107202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8644951B (zh) 加湿装置
KR101081081B1 (ko) 공기 조화기
JP2010091194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8709275B (zh) 加湿模块
JP5331436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8758926A (zh) 一种空调
CN102138044B (zh) 空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7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Johnson Controls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Hongko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1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Johnson Controls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Hongko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