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5839A - 一种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5839A
CN101425839A CNA2007101766592A CN200710176659A CN101425839A CN 101425839 A CN101425839 A CN 101425839A CN A2007101766592 A CNA2007101766592 A CN A2007101766592A CN 200710176659 A CN200710176659 A CN 200710176659A CN 101425839 A CN101425839 A CN 1014258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ot
tdd system
play amount
tdd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766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5839B (zh
Inventor
索士强
潘学明
王映民
孙韶辉
谢永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7665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25839B/zh
Priority to US12/740,506 priority patent/US8483103B2/en
Priority to PCT/CN2008/001823 priority patent/WO200906239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425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5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5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5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6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using measurement of signal travel time
    • H04W56/007Open loop measurement
    • H04W56/0075Open loop measurement based on arrival time vs. expected arrival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方法,包括:对第一时分双工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进行同步匹配;在所述第二TDD系统在上行同步建立过程中,根据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时刻与期望时刻之间的偏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提前量;根据所述第一TDD系统和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将确定的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分别与所述提前量相加,得到的数值作为该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两个TDD系统邻频共址组网时,会产生严重的系统间干扰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同时公开了一种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系统及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采用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ddressing,CDMA)方式,支持多媒体业务。目前,3GPP启动了3G无线接口技术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从而可以降低时延、提高用户数据速率、改善系统容量以及覆盖、并且降低运营商的成本。
其中,时分同步CDMA(Time Division Synchroniz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TD-SCDMA)系统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三种国际标准中唯一采用时分双工(TDD)方式的系统。TD-SCDMA系统支持上下行非对称业务传输,在频谱利用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该系统综合采用了智能天线、上行同步、联合检测和软件无线电等无线通信中的先进技术,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和频谱利用率。
如图1A所示,TD-SCDMA系统的帧结构示意图中,一个10ms的无线帧中有两个5ms的半帧,每个半帧中又包括8个时隙。其中,TS1-TS6:业务时隙,TS0:下行广播时隙,DwPTS:下行导频时隙,GP:保护时隙,UpPTS:上行导频时隙。
在TD-SCDMA的长期演进方案中,LTE系统存在两种帧结构:
1.第一种帧结构适用于频分双工(FDD)和TDD系统,如图1B所示,
第一类无线帧的帧长为10ms,由20个时隙组成,每时隙长度为0.5ms,标记从0到19。两个连续的时隙定义为一个子帧。
对于FDD系统,每10ms时间内,上下行都有10个子帧可用,因为上下行是在频域上分开的;而对于TDD系统,每10ms时间内,上下行共有10个子帧可用,每个子帧或者分配给上行或者分配给下行。其中,子帧0和子帧5总是分配为下行传输。
2.第二类帧结构,仅适用于TDD系统,如图1C所示,
第二类无线帧的帧长也为10ms,每个无线帧分为2个5ms的半帧。每个半帧由7个业务时隙(标记为0~6)和3个特殊时隙(下行导频,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组成。每个子帧定义为一个业务时隙。其中,子帧0和下行导频时隙总是用于下行传输,而上行导频时隙和子帧1总是用于上行传输。
为了与TD-SCDMA系统兼容长期演进时分双工(LTE-TDD)系统会选择第二类帧结构。
对于TDD系统来说,为避免上下行时隙间的干扰,其下行时隙至上行时隙的切换点需要保护间隔(GP)。
为了提高基于第二类帧结构的LTE-TDD系统的传输效率,增加特殊时隙配置的灵活性,并灵活支持不同的覆盖范围,目前的解决方案:
将现有LTE-TDD系统第二类帧结构中的每个OFDM符号的CP长度缩短,长CP和短CP都相应缩短,具体的常规时隙参数如表1所示。每个常规时隙长度为20736Ts(0.675ms),由长度为19744Ts(0.6427ms)的数据部分和长度为992Ts(32.29us)的用于时隙间切换的保护间隔部分(Guard Interval,GI)构成。在短CP配置下,每个常规时隙的数据部分由9个OFDM符号构成,其中,第一个OFDM符号的CP长度为160Ts(5.21us),其他8个OFDM符号的CP长度为144Ts(4.69us),这与FDD第一类帧结构保持一致。在长CP配置下,每个常规时隙的数据部分由8个OFDM符号构成,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OFDM符号的CP长度为432Ts(14.06us),其他6个OFDM符号的CP长度为416Ts(13.54us)。
其中,Ts为采样点时间单位,1Ts=1/(15000*2048)秒
表1  方案1调整后的LTE-TDD帧结构参数
每个时隙的GI部分与相邻时隙的数据部分重叠,将多出的时长用于扩展特殊时隙。
如图2A所示,GI部分位于每个常规时隙的数据部分之前时,通过将GI与相邻时隙的数据部分重叠扩展特殊时隙的帧结构。
如图2B所示,GI部分位于每个常规时隙的数据部分之后时,通过将GI与相邻时隙的数据部分重叠扩展特殊时隙的帧结构。
同时,TS0中的GI也可以不与相邻时隙的数据部分重叠,如图2C和图2D所示。
将每个常规时隙的GI部分与相邻时隙的数据部分重叠后,实际上每个时隙数据之间并没有GI,形成的等效帧结构如图2E所示,每个常规时隙的数据部分长度为642.7us,特殊时隙区域长度为501.04us,特殊时隙区域由DwPTS,GP,UpPTS三部分构成,DwPTS时隙发送主同步信号,UpPTS时隙用于随机接入。
在特殊时隙区域总长度501.04us不变的前提下,DwPTS,GP和UpPTS三部分的时隙长度均可灵活调整,其中DwPTS的最小长度为一个长CP的OFDM符号,即80.73us,UpPTS用于随机接入时,其最小长度为2个OFDM符号,即133.33us。通过调整特殊时隙区域中三部分的长度,可以灵活支持不同的覆盖范围要求,并提高传输效率。
虽然上述的LTE-TDD帧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LTE-TDD系统的传输效率,并灵活支持不同等级的覆盖要求,但由于变化后的帧结构与TD-SCDMA帧结构时隙不对齐,在LTE-TDD系统与TD-SCDMA系统邻频共址时,会产生严重的系统间干扰。如图2F所示,以LTE-TDD系统的帧结构为例,两系统时隙比例配置相同,上行至下行切换点都配置在TS3和TS4之间,则LTE-TDD系统的TS3上行时隙的一部分落在了TD-SCDMA系统TS4下行时隙中,导致TD-SCDMA基站能够直接接收到LTE-TDD基站的发射信号,造成严重的系统间干扰。
综上所述,目前在LTE-TDD系统与TD-SCDMA系统邻频共址组网时,会产生严重的系统间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方法、系统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两个TDD系统邻频共址组网时,会产生严重的系统间干扰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方法包括:
对第一时分双工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进行同步匹配;
在所述第二TDD系统在上行同步建立过程中,根据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时刻与期望时刻之间的偏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提前量;
根据所述第一TDD系统和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
将确定的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分别与所述提前量相加,得到的数值作为该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系统,包括第一时分双工TDD系统所在的第一TDD基站和用户终端,该系统还包括:
第二TDD系统所在的第二TDD基站,用于对第一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进行同步匹配;在所述第二TDD系统在上行同步建立过程中,根据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时刻与期望时刻之间的偏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提前量;根据所述第一TDD系统和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将确定的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分别与所述提前量相加,得到的数值作为该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包括:
匹配模块,用于对第一时分双工TDD基站的第一TDD系统和自身的第二TDD系统进行同步匹配;
提前量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TDD系统在上行同步建立过程中,根据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时刻与期望时刻之间的偏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提前量;
偏移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TDD系统和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
计算模块,用于将确定的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分别与所述提前量相加,得到的数值作为该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第一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的时隙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每个时隙的偏移量使得两个TDD系统的上下行切换点对齐,从而保证了两个TDD系统的切换点相互对齐,消除了两个TDD系统邻频共址时的系统间干扰。
附图说明
图1A为TD-SCDMA系统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1B为LTE系统的第一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1C为LTE系统的第二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2A为GI部分位于每个常规时隙的数据部分之前的LTE系统的第二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2B为GI部分位于每个常规时隙的数据部分之后的LTE系统的第二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2C为GI部分位于每个常规时隙的数据部分之前,且TSO的GI不与相邻时隙重叠的LTE系统的第二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2D为GI部分位于每个常规时隙的数据部分之后,且TSO的GI不与相邻时隙重叠的LTE系统的第二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2E为每个常规时隙的GI部分与相邻时隙的数据部分重叠后的等效帧结构;
图2F为LTE-TDD系统与TD-SCDMA系统邻频共址干扰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8个常规时隙和1个特殊时隙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第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第二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相同的第一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相同的第二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相同的第三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6D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相同的第四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相同的第五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上行时隙的偏移量相同的第一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上行时隙的偏移量相同的第二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8C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上行时隙的偏移量相同的第三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8D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上行时隙的偏移量相同的第四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不同的第一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不同的第二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9C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不同的第三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9D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不同的第四种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第一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的时隙时间差值,确定第二TDD系统的每个时隙的偏移量,并于用户终端的提前量相加得到数据发送偏移量,从而确保了两个TDD系统的切换点相互对齐,消除了共存引起的干扰。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系统包括:第一TDD系统所在的第一TDD基站10、第二TDD系统所在的第二TDD基站20和用户终端30。
第二TDD基站20,与第一TDD基站10和用户终端30无线连接,用于对第一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进行同步匹配;在第二TDD系统在上行同步建立过程中,根据用户终端30随机接入的时刻与期望时刻之间的偏差,确定用户终端30的提前量;根据第一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的时隙时间差值,确定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将确定的时隙的偏移量分别与确定的提前量相加,得到的数值作为该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
其中,第二TDD基站20将确定的上行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向用户终端30发送;
则用户终端30根据收到的来自第二TDD基站20的上行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通过第二TDD系统的上行时隙,向第二TDD基站20发送数据。
其中,第二TDD基站20根据确定的下行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通过第二TDD系统的下行时隙,向用户终端30发送数据。
如图4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包括:匹配模块100、提前量确定模块110、偏移量确定模块120和计算模块130。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中的第二TDD系统与第一TDD基站中的第一TDD系统共存。
匹配模块100,与偏移量确定模块120连接,用于对第一TDD基站的第一TDD系统和自身所在的基站中的的第二TDD系统进行同步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系统中的一种:
LTE-TDD系统、TD-SCDMA系统、高码片速率时分双工(HCR-TDD)系统、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iMAX)系统等等。
其中,匹配模块1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获取模块1000和分配模块1010。
获取模块1000,用于获取第一TDD系统的定时时钟和时隙分配比例信息。
获取定时时钟和时隙分配比例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种:
比如:与第一TDD基站进行连接后,直接从第一TDD基站中获取第一TDD系统的定时时钟和时隙分配比例信息;
还可以向第一TDD基站发送获取定时时钟和时隙分配比例信息的消息,则第一TDD基站收到该消息后,返回定时时钟和时隙分配比例信息。
分配模块1010,用于根据获取模块1000获取到的定时时钟确定第二TDD系统的起始时刻,根据获取模块1000获取到的时隙分配比例信息,对第二TDD系统的时隙进行分配。
为了确保第一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共存,根据第一TDD系统的时隙分配比例信息,对第二TDD系统的时隙进行分配。
为了保证对计算的偏移量的准确性,必须根据第一TDD基站的定时时钟确定第二TDD系统的起始时刻。
提前量确定模块110,与计算模块130连接,用于在第二TDD系统在上行同步建立过程中,根据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时刻与期望时刻之间的偏差,确定用户终端的提前量。
偏移量确定模块120,与匹配模块100和计算模块130连接,用于根据第一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的时隙时间差值,确定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
确定每个时隙的偏移量是为了使两个TDD系统的上下行切换点对齐,这样可以避免系统共存中出现的干扰。
确定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有三种方式:
其中,方式1可以将每个时隙都偏移相同的时间,只要保证两个TDD系统的上下行切换点对齐即可。这种方式下,偏移量确定模块12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切换点确定模块1200、第二切换点确定模块1210和第一处理模块1220。
第一切换点确定模块1200,用于确定第一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一切换点。
第二切换点确定模块1210,用于确定第二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二切换点。
第一处理模块1220,用于计算第一切换点确定模块1200确定的第一切换点和第二切换点确定模块1210确定的第二切换点的时间差值,将计算的结果作为每个时隙的偏移量。
其中,方式2可以将每个上行时隙都偏移相同的时间,从而保证两个TDD系统的上下行切换点对齐。这种方式下,偏移量确定模块12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切换点确定模块1230、第四切换点确定模块1240和第二处理模块1250。
第三切换点确定模块1230,用于确定所述第一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一切换点。
第四切换点确定模块1240,用于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二切换点。
第二处理模块1250,用于将第三切换点确定模块1230确定的第一切换点和第四切换点确定模块1240确定的第二切换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每个上行时隙的偏移量,其他时隙的偏移量为零。
其中,方式3还可以将两个TDD系统中的每个时隙对齐,这样就可以保证两个TDD系统的上下行切换点对齐而每个时隙的偏移量是不相同的。这种方式下,偏移量确定模块12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模块1260、第二模块1270和第三处理模块1280。
第一模块1260,用于确定第一TDD系统的每个业务时隙和下行导频时隙的第一起始点,以及上行导频时隙的第一结束点。
第二模块1270,用于确定第二TDD系统的每个业务时隙和下行导频时隙的第二起始点,以及上行导频时隙的第二结束点。
第三处理模块1280,用于计算第一模块1260和第二模块1270确定的相同时隙标识对应的业务时隙的第一起始点和第二起始点的时间差值,将计算结果作为第二TDD系统的该业务时隙的偏移量;
计算第一模块1260和第二模块1270确定的下行导频时隙的第一起始点和第二起始点的时间差值,将计算结果作为第二TDD系统的下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
计算第一模块1260和第二模块1270确定的上行导频时隙的第一结束点和第二结束点的时间差值,将计算结果作为第二TDD系统的上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
计算模块130,与提前量确定模块110和偏移量确定模块120连接,用于将偏移量确定模块120确定的每个时隙的偏移量分别与提前量确定模块110确定的提前量相加,得到的数值作为每个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
上面的3种方式有可能出现两个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保护间隔在时域上没有重叠的部分,即下上行切换点处出现干扰,这时还需要对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上行导频时隙和/或下行导频时隙进行调整,所以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比较模块160和广播模块170。
比较模块160,与偏移量确定模块120和广播模块170连接,用于若根据偏移量确定模块120确定的偏移量,偏移后的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保护间隔和第一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保护间隔没有重叠部分,则调整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上行导频时隙和/或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比较模块160可以根据需要对上行导频时隙和/或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进行调整,保证调整后的第二TDD系统的保护间隔和第一TDD系统的保护间隔有重叠部分,当然,如果调整后的第二TDD系统的保护间隔全都与第一TDD系统的保护间隔重叠,则可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
如果想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则可以通过调整导频时隙,将第二TDD系统的保护间隔的中间时间点与第一TDD系统的保护间隔的中间时间点对齐。
对于方式3还有一种更优的实施方式:将上行导频时隙和下行导频时隙的长度都配置成最小的长度,即上行导频时隙为133.33us,下行导频时隙为80.37us,这样可以保证调整后的第二TDD系统的保护间隔和第一TDD系统的保护间隔有重叠部分。
广播模块170,与比较模块160连接,用于将比较模块160调整后的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配置信息通过广播发送。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40。
第一发送模块140,与计算模块130连接,用于将计算模块130确定的上行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向用户终端发送。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发送模块150。
第二发送模块150,与计算模块130连接,用于根据计算模块130确定的下行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通过第二TDD系统的下行时隙,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
TDD系统有两种帧结构,一种是上面提到的每个5ms半帧含有7个业务时隙和1个特殊区域的帧结构,还有一种是每个半帧含有8个业务时隙和1个特殊区域的帧结构,如图4B所示,
一个10ms无线帧中包括两个5ms半帧,每个5ms半帧划分为8个常规时隙和1个特殊时隙区域,8个常规时隙长度相等,为0.5ms,特殊时隙区域长度为1ms,两个连续的常规时隙构成一个子帧,每个子帧的长度为1ms。其中特殊时隙区域的结构可以灵活配置,即DwPTS,GP,UpPTS时隙的长度均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可支持不同等级的覆盖范围需求,并提高传输效率,具体的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TDD帧结构参数
如图5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第一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其中,第一TDD系统与第二TDD系统共存。
步骤a500、对第一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进行同步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系统中的一种:
LTE-TDD系统、TD-SCDMA系统、HCR-TDD系统、WiMAX系统等等。
其中,步骤a5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获取第一TDD系统的定时时钟和时隙分配比例信息;
根据获取的定时时钟确定第二TDD系统的起始时刻;
根据获取的时隙分配比例信息,对第二TDD系统的时隙进行分配。
获取定时时钟和时隙分配比例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种:
比如:与第一TDD系统所在的第一TDD基站进行连接后,直接从第一TDD基站中获取第一TDD系统的定时时钟和时隙分配比例信息;
还可以向第一TDD系统所在的第一TDD基站发送获取定时时钟和时隙分配比例信息的消息,则第一TDD基站收到该消息后,返回定时时钟和时隙分配比例信息。
为了确保第一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共存,根据第一TDD系统的时隙分配比例信息,对第二TDD系统的时隙进行分配。
为了保证对计算的偏移量的准确性,必须根据第一TDD基站的定时时钟确定第二TDD系统的起始时刻。
步骤a501、在第二TDD系统在上行同步建立过程中,根据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时刻与期望时刻之间的偏差,确定该用户终端的提前量。
步骤a502、根据第一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的时隙时间差值,确定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
确定每个时隙的偏移量是为了使两个TDD系统的上下行切换点对齐,这样可以避免系统共存中出现的干扰。
确定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可以有三种方式:
其中,方式1可以将每个时隙都偏移相同的时间,只要保证两个TDD系统的上下行切换点对齐即可。这种方式下,步骤a5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确定第一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一切换点;
确定第二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二切换点;
将第一切换点和第二切换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每个时隙的偏移量。
由于TDD系统有两种帧结构,一种是每个5ms半帧含有7个业务时隙和1个特殊区域的帧结构,还有一种是每个半帧含有8个业务时隙和1个特殊区域的帧结构。
对于含有7个业务时隙和1个特殊时隙的帧结构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见下面的对于图6A-图6D的说明。
对于含有8个业务时隙和1个特殊时隙的帧结构,可以根据表3确定每个时隙的偏移量:
 
TD-SCDMA时隙比例分配方式(DL:UL) LTE TDD时隙提前量ATs(us)
1:6 0
2:5 0.675
3:4 0.3
4:3 1.025
5:2 0.7
6:1 0.375
表3
其中,DL:UL表示下行时隙和上行时隙的分配比例。
当然,对于含有7个业务时隙和1个特殊时隙的帧结构的偏移量,也可以设置一个表,将每种情况下的偏移量计算后填入表中,从而避免了每次都要计算的过程,节省了资源。
其中,方式2可以将每个上行时隙都偏移相同的时间,其他时隙的偏移量为零,从而保证两个TDD系统的上下行切换点对齐即可。这种方式下,步骤a5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确定第一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一切换点;
确定第二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二切换点;
将第一切换点和第二切换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每个上行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其他时隙的偏移量为零。
方式2的上行时隙的偏移量的计算可以参见下面的对于图8A-图8D的说明,而方式2只适用含有7个业务时隙和1个特殊时隙的帧结构。
其中,方式3可以将两个TDD系统中的每个时隙对齐,这样就可以保证两个TDD系统的上下行切换点对齐而每个时隙的偏移量是不相同的。这种方式下,步骤a5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确定第一TDD系统的每个业务时隙和下行导频时隙的第一起始点,以及上行导频时隙的第一结束点;
确定第二TDD系统的每个业务时隙和下行导频时隙的第二起始点,以及上行导频时隙的第二结束点;
将相同时隙标识对应的业务时隙的第一起始点和第二起始点的时间差值,作为第二TDD系统的该业务时隙的偏移量;
将下行导频时隙的第一起始点和第二起始点的时间差值,作为第二TDD系统的下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
将上行导频时隙的第一结束点和第二结束点的时间差值,作为第二TDD系统的上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
这种方式实际上是通过缩小特殊时隙中的间隔时隙,来实现两个TDD系统中的每个时隙对齐的,并且这种方式同样只适用含有7个业务时隙和1个特殊时隙的帧结构。
对于这种方式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公式计算出每个时隙的偏移量,具体的方法参见下面的对于图9A-图9D的说明。
上面的3种方式有可能出现两个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保护间隔在时域上没有重叠的部分,即下上行切换点处出现干扰,这时还需要对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上行导频时隙和/或下行导频时隙进行调整,所以步骤a502和步骤a503之间还可以进一步还包括:
查看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保护间隔,若偏移后的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保护间隔和第一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保护间隔没有重叠部分,则调整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上行导频时隙和/或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并将调整后的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配置信息通过广播发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对上行导频时隙和/或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进行调整,保证调整后的第二TDD系统的保护间隔和第一TDD系统的保护间隔有重叠部分,当然,如果调整后的第二TDD系统的保护间隔全都与第一TDD系统的保护间隔重叠,则可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
如果想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则可以通过调整导频时隙,将第二TDD系统的保护间隔的中间时间点与第一TDD系统的保护间隔的中间时间点对齐。
对于方式3还有一种更优的实施方式:将上行导频时隙和下行导频时隙的长度都配置成最小的长度,即上行导频时隙为133.33us,下行导频时隙为80.37us,这样可以保证调整后的第二TDD系统的保护间隔和第一TDD系统的保护间隔有重叠部分。
步骤a503、将确定的时隙的偏移量分别与提前量相加,得到的数值作为该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
其中,步骤a500和步骤a501之间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将获取的第一TDD系统的时隙分配比例信息向用户终端发送。
而下行时隙的定时时刻,用户终端可以根据时隙比例分配信息和上行时隙之间关系获得。
其中,步骤a503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将确定的上行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向用户终端发送。
则用户终端根据该上行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在指定时刻通过第二TDD系统的上行时隙发送数据。
其中,步骤a503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根据确定的下行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在指定时刻通过第二TDD系统的下行时隙,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
如图5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第二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b500、建立时隙分配比例信息、偏移量和特殊时隙调整量的对应关系。
其中,偏移量根据图5A所示的方法确定。
步骤b501、对第一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进行同步匹配,确定时隙分配比例信息。
步骤b502、在第二TDD系统在上行同步建立过程中,根据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时刻与期望时刻之间的偏差,确定该用户终端的提前量。
步骤b503、根据建立的时隙分配比例信息、偏移量和特殊时隙调整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步骤b502中的时隙分配比例信息的偏移量和特殊时隙调整量。
步骤b504、将确定的时隙的偏移量分别与提前量相加,得到的数值作为该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
步骤b505、将时隙分配比例信息、特殊时隙调整量和上行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通过广播发送,并根据确定的下行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在指定时刻通过第二TDD系统的下行时隙,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
步骤b506、用户终端根据收到的信息,进行自身时隙比例和特殊时隙区域的配置。
步骤b507、用户终端根据上行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在指定时间通过第二TDD系统的上行时隙发送数据。
下面以第一TDD系统为TD-SCDMA系统,第二TDD系统为LTE-TDD系统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TD-SCDMA系统和LTE-TDD系统,任何TDD系统都适用本发明。
如图6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相同的第一种帧结构示意图中,
如果每个业务时隙的GI部分相同,则可以采用下列公式确定每个时隙的偏移量:
S=(6—i)×T
其中,S为每个时隙的偏移量(包括7个业务时隙和1个特殊时隙,每个时隙的偏移量都相同);上下行切换点位于第i个时隙和第i+1个时隙之间(i的取值为:1≤i≤6);T为每个业务时隙中的GI长度。
假设上下行切换点在第3时隙和第4时隙之间,GI的长度为32.29us。
图中偏移前的LTE-TDD系统的半帧结构的位置为与TD-SCDMA系统进行同步匹配后的位置,由于GI位于每个时隙前,并且TS0的GI与相邻的时隙重叠,则TDD系统中的TS0的GI部分不与TD-SCDMA系统中的TS0对齐。
通过公式计算后的偏移量为3×32.29us=96.87us
则根据计算后的偏移量,偏移后的LTE-TDD系统中,能够保证上下行切换点与TD-SCDMA系统的上下行切换点对齐。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通过提前一定的时间发送数据,保证两个TDD系统的上下行切换点对齐。
对于GI位于每个时隙前,还有一种情况是TS0的GI与相邻的时隙不重叠,如图6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相同的第二种帧结构示意图中,
GI位于每个时隙前,并且TS0的GI与相邻的时隙不重叠,则需要缩小特殊时隙中的GP的长度,使偏移前的LTE-TDD系统中的TS0的GI部分与TD-SCDMA系统中的TS0对齐。
具体的偏移量的计算与图6A类似,不再赘述。
对于GI位于每个时隙后的帧结构同样有两种,如图6C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相同的第三种帧结构示意图中,
GI位于每个时隙后,并且TS0的GI与相邻的时隙重叠,则偏移前的LTE-TDD系统中的TS0与TD-SCDMA系统中的TS0对齐,而LTE-TDD系统中的TS6的GI部分不与TD-SCDMA系统中的TS6对齐。
具体的偏移量的计算与图6A类似,不再赘述。
对于GI位于每个时隙后,并且TS0的GI与相邻的时隙不重叠的帧结构,如图6D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相同的第四种帧结构示意图中,
GI位于每个时隙后,并且TS0的GI与相邻的时隙不重叠,为了使偏移前的LTE-TDD系统中的TS0与TD-SCDMA系统中的TS0对齐,而LTE-TDD系统中的TS6的其它部分(除GI部分)与TD-SCDMA系统中的TS6对齐,需要缩小特殊时隙中的GP的长度。
具体的偏移量的计算与图6A类似,不再赘述。
如果每个业务时隙的GI部分不相等,即Ti≠Tj(0≤i≤6,0≤j≤6),则对于图6A-图6D所示的情况,有以下两种处理方法:
方法一:上面的公式中的T为所有业务时隙中长度最短的GI;
方法二:采用下列公式确定每个时隙的偏移量:
S=Ti+Ti+1+Ti+2......
其中,上行至下行时隙切换点位于第i-1个常规时隙和第i个常规时隙之间(i的取值为:1≤i≤6);T为对应的业务时隙的GI的长度。
对于含有8个业务时隙和1个特殊时隙的帧结构,按照表2确定的时隙的提前量,具体的实现过程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相同的第五种帧结构示意图中,
偏移前的LTE-TDD系统与TD-SCDMA系统首尾对齐,对于不同时隙的分配比例,偏移量可以通过表2获得。
图中可以看出,偏移后的LTE-TDD系统中,能够保证上下行切换点与TD-SCDMA系统的上下行切换点对齐。
其中,图6A-图6D每个时隙都采用相同的偏移量,还有一种情况是采用与图6A-图6D相同的方法计算偏移量,但只有上行时隙采用计算的偏移量,其他时隙的偏移量为零,同样可以保证两个系统的上下行切换点对齐,参见图8A-图8D,具体的方法分别与图6A-图6D类似,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中还有一种偏移方式,即每个时隙的偏移量不相同,如图9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不同的第一种帧结构示意图中,
每个GI位于每个时隙前,并且TS0的GI与相邻的时隙重叠,则图中所示的偏移前的LTE-TDD系统的半帧结构的位置为与TD-SCDMA系统进行同步匹配后的位置,由于GI位于每个时隙前,并且TS0的GI与相邻的时隙重叠,则TDD系统中的TS0的GI部分不与TD-SCDMA系统中的TS0对齐。
其中,如果每个业务时隙的GI部分相同,则计算每个业务时隙的偏移量的公式为:
TSi=(6—i)×T
其中,TSi为第i个业务时隙的偏移量;上下行切换点位于第i个时隙和第i+1个时隙之间(i的取值为:1≤i≤5);T为每个业务时隙中的GI长度。
计算特殊时隙中的上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的公式为:
UPPTS=6×T
特殊时隙中的下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与TS0的偏移量相同为:
TS0=DwPTS=-T(负值表示时隙位置推后)
按照图9A的时隙配置比例,通过上面的公式计算每个时隙的偏移量:
TSO=DwPTS=-32.29us,UPPTS=6×32.29us=193.74us,TS1=5×32.29us=161.45us,TS2=4×32.29us=129.16us,TS3=3×32.29us=96.87us,TS4=2×32.29us=64.58us,TS5=1×32.29us=32.29us,TS6=0×32.29us=0。
则每个时隙根据对应的偏移量进行偏移后,LTE-TDD系统中的每个时隙都与TD-SCDMA系统中的对应的时隙对齐,即两个TDD系统中的上下行切换点对齐。
对于每个GI位于每个时隙前,并且TS0的GI与相邻的时隙不重叠的帧结构,如图9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不同的第二种帧结构示意图中,
GI位于每个时隙前,并且TS0的GI与相邻的时隙不重叠,则需要缩小特殊时隙中的GP的长度,使偏移前的LTE-TDD系统中的TS0的GI部分与TD-SCDMA系统中的TS0对齐。
而计算业务时隙中的TS1-TS6的偏移量以及特殊时隙中的上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的公式与图9A中的计算业务时隙中的TS1-TS6的偏移量以及特殊时隙中的上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的公式相同,不再赘述。
TS0和下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为:
TS0=DwPTS=0(既不需要偏移)
对于GI位于每个时隙后的帧结构同样有两种,如图9C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不同的第三种帧结构示意图中,
GI位于每个时隙后,并且TSO的GI与相邻的时隙重叠,则偏移前的LTE-TDD系统中的TS0与TD-SCDMA系统中的TS0对齐,而LTE-TDD系统中的TS6的GI部分不与TD-SCDMA系统中的TS6对齐。
其中,计算每个业务时隙的偏移量的公式为:
TSi=(6+1—i)×T
其中,TSi为第i个业务时隙的偏移量;上下行切换点位于第i个时隙和第i+1个时隙之间(i的取值为:1≤i≤6);T为每个业务时隙中的GI长度。
计算特殊时隙中的上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的公式为:
UPPTS=(6+1)×T
TS0的偏移量为:
TS0=0
特殊时隙中的下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为:
DwPTS=-T(负值表示时隙位置推后)
按照图9C的时隙配置比例,通过上面的公式计算每个时隙的偏移量:
TS0=0,DwPTS=-32.29us,UpPTS=7×32.29us=226.03us,TS1=6×32.29us=193.74us,TS2=5×32.29us=161.45us,TS3=4×32.29us=129.16us,TS4=3×32.29us=96.87us,TS5=2×32.29us=64.58us,TS6=1×32.29us=32.29us。
则每个时隙根据对应的偏移量进行偏移后,LTE-TDD系统中的每个时隙都与TD-SCDMA系统中的对应的时隙对齐,即两个TDD系统中的上下行切换点对齐。
对于每个GI位于每个时隙后,并且TS0的GI与相邻的时隙不重叠的帧结构,如图9D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时隙的偏移量不同的第四种帧结构示意图中,
GI位于每个时隙后,并且TS0的GI与相邻的时隙不重叠,为了使偏移前的LTE-TDD系统中的TS0与TD-SCDMA系统中的TS0对齐,而LTE-TDD系统中的TS6的其它部分(除GI部分)与TD-SCDMA系统中的TS6对齐,需要缩小特殊时隙中的GP的长度。
而计算业务时隙中的TS1-TS6的偏移量以及特殊时隙中的上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的公式与图9C中的计算业务时隙中的TS1-TS6的偏移量以及特殊时隙中的上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的公式相同,不再赘述。
TS0和下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为:
TS0=DwPTS=0(既不需要偏移)
从图9A-图9D可以看出,通过缩小特殊时隙中的GP长度,保证两个TDD系统中的每个时隙相互对齐,从而消除了两个TDD系统之间的干扰。
如果每个业务时隙的GI部分不相等,即Ti≠Ti(0≤i≤6,0≤j≤6),则对于图9A-图9D所示的情况,有以下两种处理方法:
方法一:上面的公式中的T为所有业务时隙中长度最短的GI;
方法二:图9A中每个时隙偏移量计算方式可以采用下列公式确定:
TS6=0
TS5=T6
TS4=T6+T5
TS3=T6+T5+T4
TS2=T6+T5+T4+T3
TS1=T6+T5+T4+T3+T2
TSUpPTS=T6+T5+T4+T3+T2+T1
TS0=TSDwPTS=T0
其中,TSi为第i个业务时隙的偏移量;Ti为第i个业务时隙的GI的长度。
图9B中TS1到TS6以及上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计算方法与图9A相同,而TS0和下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TS0=TSDwPTS=0
图9C中每个时隙偏移量计算方式可以采用下列公式确定:
TS6=T6
TS5=T6+T5
TS4=T6+T5+T4
TS3=T6+T5+T4+T3
TS2=T6+T5+T4+T3+T2
TS1=T6+T5+T4+T3+T2+T1
TSUpPTS=T6+T5+T4+T3+T2+T1
TS0=0
TSDwPTS=T0
其中,TSi为第i个业务时隙的偏移量;Ti为第i个业务时隙的GI的长度。
图9D中TS0到TS6以及上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计算方法与图9A相同,而下行导频时隙的偏移量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TSDwPTs=0
对于图6A-图9D的情况,有可能出现偏移后的LTE-TDD系统中的GP与TD-SCDMA系统中的GP在时域上不重叠,即没有重叠的部分,则需要调整LTE-TDD系统中的上行导频时隙和/或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偏移后的LTE-TDD系统中的GP与TD-SCDMA系统中的GP在时域上重叠。
图6A-图9D调整上行导频时隙和/或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方式很灵活,只要能够保证偏移后的LTE-TDD系统中的GP与TD-SCDMA系统中的GP在时域上重叠即可;
其中,图9A-图9D还有一种更优的调整方式:将上行导频时隙和下行导频时隙的长度都配置成最小的长度,即上行导频时隙为133.33us,下行导频时隙为80.37us,这样可以保证调整后的LTE-TDD系统中的GP和TD-SCDMA系统中的GP有重叠部分。
从上述实施例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时分双工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进行同步匹配;在所述第二TDD系统在上行同步建立过程中,根据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时刻与期望时刻之间的偏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提前量;根据所述第一TDD系统和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将确定的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分别与所述提前量相加,得到的数值作为该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从而保证了两个TDD系统的切换点相互对齐,消除了两个TDD系统邻频共址时的系统间干扰,提高了系统的利用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5)

1、一种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对第一时分双工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进行同步匹配;
在所述第二TDD系统在上行同步建立过程中,根据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时刻与期望时刻之间的偏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提前量;
根据所述第一TDD系统和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
将确定的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分别与所述提前量相加,得到的数值作为该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确定的每个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分别与所述提前量相加,得到的数值作为该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之后还包括:
将确定的上行时隙的所述数据发送偏移量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
所述用户终端根据上行时隙的所述数据发送偏移量,通过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上行时隙发送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确定的每个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分别与所述提前量相加,得到的数值作为每个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偏移量之后还包括:
根据确定的下行时隙的所述数据发送偏移量,通过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下行时隙,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进行同步匹配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TDD系统的定时时钟和时隙分配比例信息;
根据所述定时时钟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起始时刻;
根据所述时隙分配比例信息,对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进行分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TDD系统和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一切换点;
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二切换点;
将所述第一切换点和所述第二切换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每个时隙的所述偏移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TDD系统和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一切换点;
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二切换点;
将所述第一切换点和所述第二切换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每个上行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其他时隙的偏移量为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TDD系统和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TDD系统的每个业务时隙和下行导频时隙的第一起始点,以及上行导频时隙的第一结束点;
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每个业务时隙和下行导频时隙的第二起始点,以及上行导频时隙的第二结束点;
将相同时隙标识对应的业务时隙的所述第一起始点和所述第二起始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第二TDD系统的该业务时隙的所述偏移量;
将下行导频时隙的所述第一起始点和所述第二起始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上行导频时隙的所述偏移量;
将上行导频时隙的所述第一结束点和所述第二结束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下行导频时隙的所述偏移量。
8、如权利要求5、6或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TDD系统和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之后还包括:
若偏移后的所述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保护间隔和所述第一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保护间隔没有重叠的部分,则调整所述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上行导频时隙和/或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并将调整后的所述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配置信息通过广播发送。
9、一种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系统,包括第一时分双工TDD系统所在的第一TDD基站和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第二TDD系统所在的第二TDD基站,用于对第一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进行同步匹配;在所述第二TDD系统在上行同步建立过程中,根据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时刻与期望时刻之间的偏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提前量;根据所述第一TDD系统和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将确定的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分别与所述提前量相加,得到的数值作为该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TDD基站包括:
匹配模块,用于对第一TDD系统和第二TDD系统进行同步匹配;
提前量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TDD系统在上行同步建立过程中,根据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时刻与期望时刻之间的偏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提前量;
偏移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TDD系统和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
计算模块,用于将确定的每个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分别与所述提前量相加,得到的数值作为该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TDD基站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确定的上行时隙的所述数据发送偏移量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
则所述用户终端用于:
根据上行时隙的所述数据发送偏移量,通过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上行时隙发送数据。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TDD基站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下行时隙的所述数据发送偏移量,通过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下行时隙,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模块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TDD系统的定时时钟和时隙分配比例信息;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定时时钟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起始时刻,根据所述时隙分配比例信息,对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进行分配。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切换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一切换点;
第二切换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二切换点;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切换点和所述第二切换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每个时隙的所述偏移量。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切换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一切换点;
第四切换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二切换点;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切换点和所述第二切换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每个上行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其他时隙的偏移量为零。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TDD系统的每个业务时隙和下行导频时隙的第一起始点,以及上行导频时隙的第一结束点;
第二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每个业务时隙和下行导频时隙的第二起始点,以及上行导频时隙的第二结束点;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相同时隙标识对应的业务时隙的所述第一起始点和所述第二起始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第二TDD系统的该业务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将下行导频时隙的所述第一起始点和所述第二起始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上行导频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将上行导频时隙的所述第一结束点和所述第二结束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下行导频时隙的所述偏移量。
17、如权利要求14、15或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TDD基站还包括:
比较模块,用于若偏移后的所述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保护间隔和所述第一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保护间隔没有重叠的部分,则调整所述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上行导频时隙和/或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
广播模块,用于将调整后的所述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配置信息通过广播发送。
1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匹配模块,用于对第一时分双工TDD基站的第一TDD系统和自身的第二TDD系统进行同步匹配;
提前量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TDD系统在上行同步建立过程中,根据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时刻与期望时刻之间的偏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提前量;
偏移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TDD系统和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的偏移量;
计算模块,用于将确定的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分别与所述提前量相加,得到的数值作为该时隙的数据发送偏移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确定的上行时隙的所述数据发送偏移量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
则所述用户终端用于:
根据上行时隙的所述数据发送偏移量,通过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上行时隙发送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下行时隙的所述数据发送偏移量,通过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下行时隙,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模块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TDD系统的定时时钟和时隙分配比例信息;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定时时钟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起始时刻,根据所述时隙分配比例信息,对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时隙进行分配。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切换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一切换点;
第二切换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二切换点;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切换点和所述第二切换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每个时隙的所述偏移量。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切换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一切换点;
第四切换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第二切换点;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切换点和所述第二切换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每个上行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其他时隙的偏移量为零。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TDD系统的每个业务时隙和下行导频时隙的第一起始点,以及上行导频时隙的第一结束点;
第二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TDD系统的每个业务时隙和下行导频时隙的第二起始点,以及上行导频时隙的第二结束点;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相同时隙标识对应的业务时隙的所述第一起始点和所述第二起始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第二TDD系统的该业务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将下行导频时隙的所述第一起始点和所述第二起始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下行导频时隙的所述偏移量,将上行导频时隙的所述第一结束点和所述第二结束点的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第二TDD系统的上行导频时隙的所述偏移量。
25、如权利要求22、23或2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TDD基站还包括:
比较模块,用于若偏移后的所述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保护间隔和所述第一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保护间隔没有重叠的部分,则调整所述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中的上行导频时隙和/或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
广播模块,用于将调整后的所述第二TDD系统的特殊时隙配置信息通过广播发送。
CN2007101766592A 2007-10-31 2007-10-31 一种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Active CN101425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66592A CN101425839B (zh) 2007-10-31 2007-10-31 一种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US12/740,506 US8483103B2 (en) 2007-10-31 2008-10-30 Method,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for determining data transmission offsets
PCT/CN2008/001823 WO2009062395A1 (fr) 2007-10-31 2008-10-30 Procédé, système et station de base pour déterminer les décalages de la transmission de donné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66592A CN101425839B (zh) 2007-10-31 2007-10-31 一种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5839A true CN101425839A (zh) 2009-05-06
CN101425839B CN101425839B (zh) 2011-09-14

Family

ID=40616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766592A Active CN101425839B (zh) 2007-10-31 2007-10-31 一种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83103B2 (zh)
CN (1) CN101425839B (zh)
WO (1) WO2009062395A1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19327A1 (en) * 2010-08-13 2012-0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guard period adjustment in a base station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2695280A (zh) * 2012-06-26 2012-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制式兼容的数据帧转换方法和装置
CN103210598A (zh) * 2010-08-13 2013-07-17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基站中用于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的自动保护期调整
WO2014075506A1 (zh) * 2012-11-19 2014-05-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码偏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301526A (zh) * 2015-05-19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反向信号的方法及端站
CN106559737A (zh) * 2015-09-28 2017-04-0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工作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936493A (zh) * 2015-12-29 2017-07-07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自适应匹配网络时隙格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33270A (zh) * 2016-04-28 2017-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相关设备
WO2018045984A1 (zh) * 2016-09-09 2018-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889230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接收发送及装置
CN109803371A (zh) * 2017-11-17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113122A (zh) * 2018-02-01 2019-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65631A (zh) * 2020-06-01 2021-12-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跨频段载波聚合的方法及基站
WO2022027654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Apple Inc. Applying time gap offsets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WO2023029058A1 (zh) * 2021-09-06 2023-03-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偏移量的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37688B2 (en) * 2007-02-23 2013-09-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enhanced performance in a cellular wireless TDD system
US8948126B2 (en) * 2010-12-23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TDD-LTE measurement in TD-SCDMA systems
CN103597900B (zh) * 2011-06-12 2017-04-12 阿尔戴尔半导体有限公司 Td‑lte中的通信终端之间的干扰的减轻
US8711740B2 (en) * 2011-06-23 2014-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radio coexistence
KR101557252B1 (ko) * 2011-12-19 2015-10-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Tdd 기반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기기
EP2850895B1 (en) * 2012-05-14 2021-01-1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abling provision of an additional special subframe configuration
WO2014012231A1 (zh) * 2012-07-18 2014-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频谱分配方法和设备
KR101644922B1 (ko) * 2012-09-19 2016-08-02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Tdd 통신에서의 시그널링
US9397796B2 (en) * 2013-03-13 2016-07-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uting and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daptively configured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50085834A1 (en) * 2013-09-26 2015-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 (td-lte) frame structure modification
US9253745B2 (en) * 2013-10-04 2016-02-02 Cambium Networks Limited Mechanis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974057B2 (en) 2013-10-30 2018-05-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HARQ ACK/NACK from user equipment simultaneously accessing multiple cells
AU2013404287B2 (en) 2013-10-30 2018-06-21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Switching sub-system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using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JP6385676B2 (ja) * 2014-01-14 2018-09-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5846975B (zh) * 2015-01-13 2019-02-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及设备
CN106330373B (zh) * 2015-07-03 2020-01-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干扰器中的同步方法及装置、干扰器
KR101880523B1 (ko) * 2016-12-01 2018-07-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CN108832965B (zh) * 2017-05-04 2019-11-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上行同步定时偏差的方法及装置
US11533719B2 (en) * 2019-11-01 2022-12-20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uplink and downlink throughput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61674A1 (de) * 1999-12-21 2001-06-28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Synchrones TDD System
US6873662B2 (en) * 2002-02-14 2005-03-2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adaptive threshold for timing deviation measurement and method
KR101042813B1 (ko) * 2004-02-17 2011-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분할 듀플렉싱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방향 전송증대를 위한 데이터 수신 여부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CN100401656C (zh) * 2004-09-27 2008-07-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多天线系统利用训练序列传递码道信息的方法
CN100534027C (zh) * 2005-08-17 2009-08-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传输方法
GB2431073B (en) * 2005-10-10 2008-05-14 Ipwireless Inc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existence of dissimilar systems
CN1960210B (zh) * 2005-11-04 2011-06-22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降低不同帧结构的时分双工系统共存干扰的方法及应用
CN101001231B (zh) * 2006-01-12 2011-11-30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宽带时分双工蜂窝系统的频偏校正方法及小区初搜方法
KR100951382B1 (ko) * 2006-09-07 2010-04-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분할 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수신신호의 간섭 제거방법 및 장치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0598B (zh) * 2010-08-13 2017-03-22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基站中用于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的自动保护期调整
CN103210598A (zh) * 2010-08-13 2013-07-17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基站中用于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的自动保护期调整
WO2012019327A1 (en) * 2010-08-13 2012-0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guard period adjustment in a base station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982892B2 (en) 2010-08-13 2015-03-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guard period adjustment in a base station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204455B2 (en) 2010-08-13 2015-1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guard period adjustment in time division duple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357556B2 (en) 2010-08-13 2016-05-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guard period adjustment in a base station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2695280A (zh) * 2012-06-26 2012-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制式兼容的数据帧转换方法和装置
WO2014075506A1 (zh) * 2012-11-19 2014-05-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码偏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301526A (zh) * 2015-05-19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反向信号的方法及端站
CN106559737A (zh) * 2015-09-28 2017-04-0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工作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559737B (zh) * 2015-09-28 2019-11-0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工作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936493A (zh) * 2015-12-29 2017-07-07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自适应匹配网络时隙格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36493B (zh) * 2015-12-29 2018-12-28 辰芯科技有限公司 自适应匹配网络时隙格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33270A (zh) * 2016-04-28 2017-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相关设备
WO2018045984A1 (zh) * 2016-09-09 2018-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889230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接收发送及装置
CN107889230B (zh) * 2016-09-29 2022-1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接收发送及装置
CN109803371A (zh) * 2017-11-17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803371B (zh) * 2017-11-17 2023-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113122A (zh) * 2018-02-01 2019-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13122B (zh) * 2018-02-01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的方法及装置
US11564184B2 (en) 2018-02-01 2023-01-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i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765631A (zh) * 2020-06-01 2021-12-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跨频段载波聚合的方法及基站
WO2022027654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Apple Inc. Applying time gap offsets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WO2023029058A1 (zh) * 2021-09-06 2023-03-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偏移量的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84289A1 (en) 2010-11-11
WO2009062395A1 (fr) 2009-05-22
CN101425839B (zh) 2011-09-14
US8483103B2 (en) 2013-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5839B (zh) 一种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118801B (zh) 多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上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281626B (zh) 一种上行定时提前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1483511B (zh) 适用于多tdd系统共存的方法
CN101741710B (zh) 一种tdd系统载波聚合的上下行配置和接收方法
CN101431362B (zh) 时分双工系统的子帧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1448833B (zh) 上行传输定时提前量的获取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01425845A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1415189B (zh) 一种lte tdd系统与td-scdma系统共存的方法
EP3886352B1 (en) Concept for reducing latency in data transmission
CN100502282C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同步信号发送方法
CN101159483A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信号的传输方法及其采用的帧结构
CN101431808A (zh) 时分双工系统的共存方法及装置
CN101621324A (zh) 一种通信资源的协调方法及蓝牙通信终端
CN101841906B (zh) 帧同步发射的方法和基站
CN101621843B (zh) 上行同步方法、网络侧设备、用户设备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01374016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同步方法和分配频率资源的方法
CN101212270A (zh) 一种同步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3516453B (zh) 一种采用时分多址接入模式的多时隙的帧结构及其应用
CN101388718A (zh) Tdd系统共存的帧滑动和/或上下行发送时隙比例的方法
CN101159526B (zh) 数据传输方法
CN101431365B (zh) 时分双工系统数据传输方法
CN102547967B (zh) 时分双工长期演进系统实现同步的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
CN101159484B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信号的发送方法及帧结构
CN101159485B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信号的传输方法及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22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