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6975B - 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6975B
CN105846975B CN201510017520.8A CN201510017520A CN105846975B CN 105846975 B CN105846975 B CN 105846975B CN 201510017520 A CN201510017520 A CN 201510017520A CN 105846975 B CN105846975 B CN 1058469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uplink
base station
downlink
sub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175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6975A (zh
Inventor
杜建凤
李长空
张翼
李智伟
韩志峰
吴茜
赵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175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469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46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6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6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69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目前在终端与基站距离较远时存在上下行时隙干扰较强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基站根据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终端间的距离是否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并在确定超过该预设门限后,判断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若是,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否则,为终端配置不相邻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这种技术方案中基站能够通过不调度DwPTS或是为终端分配不相邻的子帧来配置终端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增加了终端的上下行之间的保护间隔,从而降低了上下行时隙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TDD(Time-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系统上下行工作在同一频率,通过时分实现双工。由于TDD系统工作在同一频率,因此上下行时隙之间在转换时,存在交叉时隙干扰、覆盖距离受限、高速移动性能差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通过在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之间增加一个GP(GuardPeriod,保护时隙)来提高上下行之间的保护间隔解决上述问题。
TDD系统不同的时隙有不同的功能。如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e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有一个广播时隙TS0,三个特殊时隙DwPTS(The downlink part of the special subframe,下行导频时隙)、GP和UpPTS(The uplink part of the special subframe,上行导频时隙)以及6个业务时隙,如图2所示。
TD-SCDMA有两个上下行时间转换点,DwPTS和UpPTS之间为第一个转换点,TS1到TS6之间有一个上下行业务信道的转换点,为第二转换点。终端在上行时隙发射信号,基站接收;基站在下行时隙发射信号,终端接收。当终端距离基站比较远时,上行时隙发射的信号有可能会落在基站发射的时隙内,就会造成上下行干扰。为避免上下行时隙干扰,终端根据距离远近,距离远的终端会提前多一些时间发射信号,距离近的终端提前少一点时间发射信号,保证终端到达基站的时间基本相同,这就是TDD系统的上行同步技术。终端发射的时间位于第一个时间转换点和第一个时间转换点之间,其中第一个时间转换点之间有专门的GP,第二个时间转换点之间没有专门设计的GP。第一个转换点之间的GP避免了第一个转换点上上下行之间的干扰,上行同步技术利用第一个转换点之间的GP,保证第二个转换点之间干扰最小。因此,GP从物理位置只在第一个转换点上,但从作用上GP也保护了第二个时间转换点。
TD-SCDMA的设计中,TS0为广播信道,CCPCH(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公共控制信道)位于该时隙,DwPTS承载的是下行同步信道,UpPTS承载的是上行同步信道,所以终端必需在TS0和DwPTS时隙接收信号,必需在UpPTS上发射信号,上下行转换时间限制为GP。
与TD-SCDMA不同,TD-LTE(Time-Division-Long-Term Evolution,时分长期演进)的GP有9种选择,如表1所示:
表1
GP最长的占用10个符号,最短的占用1个符号,分别对应覆盖半径为107km和10.7km,当交叉时隙干扰比较严重时,可以选择GP为10,当干扰较小时,可以选择GP为1。
TD-SCDMA和TD-LTE规避上下行交叉时隙干扰的同时都多占用了业务时隙,牺牲了系统容量。
此外,与TD-SCDMA不同,TD-LTE的TS0和DwPTS都为普通业务时隙,只有使用该时隙的终端才使用TS0和DwPCH,接收机需要打开,而没有使用该时隙的终端的接收机可以不工作。特别的一点是,在小区初始接入的时候需要使用的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Signal,主同步信号)和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辅同步信号)占用了TS0的最后1个符号及DwPTS的第3个符号。在仅小区初始接入及失步期间需要接收,且只涉及中间72个子载波,如图3所示。
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UpPTS也不发任何控制信令和数据,长度分为2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符号和1个OFDM符号,2个符号时用于传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或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当为1个符号时只传输SRS。一般现网不使用UpPTS发送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而SRS主要用于测量除了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以外的信道。当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进入某些衰减较大的区域而导致通话质量变差时,eNodeB可以根据UE上传的SRS的信息重新进行调度,以保证通话不会中断。由于当不同的终端遇到不同的大调度时,上下行的转换时间是不一样的,因此,通过在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之间增加一个GP(Guard Period,保护时隙)并不能解决在终端与基站距离较远时进行上下行时隙之间的转换,存在上下行时隙干扰较强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在终端与基站距离较远时存在上下行时隙干扰较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终端与基站距离较远时存在上下行时隙干扰较强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包括:
基站根据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第一预设门限;
所述基站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后,判断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下行导频时隙DwPTS和保护时隙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
若是,则所述基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否则,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不相邻的子帧。
由于基站能够通过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或是通过为终端分配不相邻的子帧来配置终端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使得基站在不牺牲系统容量的前提下,增加了终端的上下行之间的保护间隔,从而降低了当基站与终端距离较远时,因上下行转换时间较大而导致的上下行时隙干扰。
较佳地,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包括:
若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所述基站根据子帧配对算法,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较佳地,所述基站根据下列方式判断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包括: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基站的覆盖半径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门限,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或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的信号到所述基站的最长时间是否超过第三预设门限,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
较佳地,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未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后,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时隙相邻的子帧或时隙不相邻的子帧。
较佳地,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测量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中的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包括:
终端将前导序列发送给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前导序列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距离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后,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下行导频时隙DwPTS和保护时隙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若是,则所述基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否则,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不相邻的子帧。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由于终端在与基站距离较远时,能够通过不调用DwPTS或是通过基站为终端分配不相邻的子帧来传输数据,增加了终端的上下行之间的保护间隔,从而降低了当基站与终端距离较远时,因上下行转换时间较大而导致的上下行时隙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基站,包括:
距离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第一预设门限;
时间判断模块,用于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后,判断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下行导频时隙DwPTS和保护时隙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
第一配置模块,用于在判断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后,若是,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否则,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不相邻的子帧。
较佳地,所述第一配置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根据子帧配对算法,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较佳地,所述时间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基站的覆盖半径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门限,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或
判断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的信号到所述基站的最长时间是否超过第三预设门限,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
较佳地,所述第一配置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之后,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未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后,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时隙相邻的子帧或时隙不相邻的子帧。
较佳地,所述距离判断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之前通过测量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中的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终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前导序列发送给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前导序列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距离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后,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下行导频时隙DwPTS和保护时隙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若是,则所述基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否则,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不相邻的子帧。
第二配置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附图说明
图1为TD-LTE中上下行子帧结构图;
图2为TD-SCDMA中上下行子帧结构图;
图3为TD-LTE中上下行子帧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配置上下行子帧的基站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配置上下行子帧的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根据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并在确定与终端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后,判断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若是,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否则,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为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不相邻的子帧。这种技术方案中由于基站能够通过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或是通过为终端分配不相邻的子帧来配置终端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使得基站在不牺牲系统容量的前提下,增加了终端的上下行之间的保护间隔,从而降低了当基站与终端距离较远时,因上下行转换时间较大而导致的上下行时隙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将前导序列发送给基站,以使基站根据前导序列在确定与终端之间距离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后,确定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若是,则基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否则,基站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为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不相邻的子帧,并确定基站为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这种技术方案中由于终端在与基站距离较远时,能够通过不调用DwPTS或是通过基站为终端分配不相邻的子帧来传输数据,增加了终端的上下行之间的保护间隔,从而降低了当基站与终端距离较远时,因上下行转换时间较大而导致的上下行时隙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适用于TD-LTE系统,以及需要进行上下行子帧配置的系统。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包括:
步骤400,基站根据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第一预设门限。
步骤401,基站在确定与终端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后,判断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402,否则,执行步骤403。
步骤402,基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本流程结束。
步骤403,基站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为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不相邻的子帧,本流程结束。
较佳地,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预设门限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测量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中的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
步骤400中的预设门限是根据场景确定的,其中,场景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基站的覆盖半径以及多径环境。基站的覆盖半径较小或多径环境简单时,传播路径对应的光传播的双向时间远小于GP保护时间时,可设置预定门限为1-2个OFDM符号时间对应的光传播距离;当基站的覆盖半径较大或多径环境复杂时,传播半径对应的光传播的双向时间接近或达到(考虑余量,甚至可以设为1/3)GP保护时间时,可设置预定门限为2-4个OFDM符号时间对应的光传播距离;当遇到覆盖半径很大时,传播半径对应的光传播的双向时间大于GP保护时间时,可设置预定门限为大于4个以上的OFDM符号时间对应的光传播距离。
步骤401中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也与基站所在的场景相关,其影响的因素也主要是基站的覆盖半径和多径环境。
较佳地,所述基站根据下列方式判断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包括: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基站的覆盖半径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门限,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或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的信号到所述基站的最长时间是否超过第三预设门限,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
其中,第二预设门限和第三预设门限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设置的。
当基站的覆盖半径未超过第二预设门限时,也就是说基站的覆盖半径较小,其基站所在的场景较为简单,其终端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则通过DwPTS+GP就是实现上下行的保护,远距离调度策略可简化为远距离终端不调度DwPTS。
也可以通过基站对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的信号到所述基站的最长时间是否超过第三预设门限,例如最长时间小于第二的预定门限4个OFDM对应的时间,判断基站所在的多径环境是否简单,当多径环境简单时,基站对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的信号到所述基站的最长时间不超过第三预设门限,也就是说基站所在的场景较为简单,其终端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则通过DwPTS+GP就是实现上下行的保护,远距离调度策略可简化为远距离终端不调度DwPTS。
当基站的覆盖半径较大时或是当基站所在的多径环境复杂,例如最长时间大于对应的预定门限4个OFDM的时候,其终端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因此需要为其配置不相邻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较佳地,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包括:
若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所述基站根据子帧配对算法,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下面我们将针对TD-LTE不同的时隙配置例举说明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
如图1所示,TD-LTE的无线帧长为10ms,每个10ms的无线帧长包含两个5ms的半帧。
TD-LTE上下行分配配置表如表2所示。
表2
根据TD-LTE的帧结构,子帧0为下行时隙,子帧1为特殊时隙,子帧2为上行时隙。当终端上下行分别使用子帧1的DwPTS和子帧2时,终端的上下行转换时间为GP,如果子帧0和子帧2同时调度给同一个终端,如使用子帧0的时候,下行使用子帧2,终端的上下行转换时间就不小于1个时隙。子帧配对算法的原则是上下行子帧不连续,通过子帧不连续,也就是子帧的不相邻,避免了上下行转换干扰。
例如,针对时隙配置为2:2的情况,以配置1为例进行说明,对于一个终端来说,当基站与终端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门限时,可根据子帧配对算法的原则,将子帧0用于传输下行链路的数据,将子帧2或者子帧3用于传输上行链路的数据,也就是说将子帧0和子帧2配对或子帧0和子帧3配对。
针对时隙配置为3:1的情况,以配置2为例进行说明,根据子帧配对算法的原则,将时隙0或时隙4配对。
此外,对于两个终端来说,当其中一个终端和基站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门限,另一个终端和基站间的距离不大于预设门限时,可为距离基站较远的终端配置时隙不相邻两个子帧,为距离基站较近的终端配置时隙相邻两个子帧,针对时隙配置为2:2的情况,以配置4为例进行相关说明,将子帧0和子帧2配对,分配给距离基站较远的终端,将子帧3和子帧4分配给距离基站较近的终端,从而使得在编译牺牲系统容量的情况下,避免了上下行时隙的干扰。
这是由于当基站和终端距离较远时,上下行转换的时间间隔较大,因此需要较大的保护时间隔,而将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不相邻,也就是说上下行子帧的时隙不连续,使得上下行子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一个时隙,相对现有技术中的GP保护时间间隔μs的级别,时隙的时间间隔为ms的级别,从而避免上下行时隙的干扰。
也就是说,当基站和终端距离较远时,基站根据帧配对算法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方式为远距离调度策略。
较佳地,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未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后,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时隙相邻的子帧或时隙不相邻的子帧。
针对时隙配置为3:1的情况,以配置2为例进行说明,对于一个终端来说,当基站与终端间的距离未超过预设门限时,可以将子帧0和子帧2分配给该终端进行传输数据,也可以将子帧2和子帧3分配给该终端进行传输数据,上述方式为普通调度策略。
针对时隙配置为2:2的情况,以配置1为例进行说明,对于一个终端来说,当基站与终端间的距离未超过预设门限时,可以将子帧3和子帧4分配给该终端进行传输数据,也可以将子帧0和子帧3分配给该终端进行传输数据。
由于当基站与终端间的距离未超过预设门限时,其上下行的转换时间较短,因此无需较大的保护时间间隔。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包括:
步骤500,终端将前导序列发送给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前导序列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距离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后,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下行导频时隙DwPTS和保护时隙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若是,则所述基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否则,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不相邻的子帧。
步骤501,终端确定基站为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其中,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下行导频时隙DwPTS和保护时隙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若是,则所述基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否则,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不相邻的子帧,该过程为执行远距离调度策略,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过程。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包括:
步骤600,终端向基站发送前导序列;
步骤601,基站通过测量终端的前导序列确定基站与终端间的距离。
步骤602,基站判断基站与终端间的距离是否超过预设门限,若超过则执行步骤603,否则执行步骤604。
步骤603,基站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可以为相邻的子帧,也可以为不相邻的子帧,且下行子帧也可以为DwPTS,在基站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后,执行步骤607。
步骤604,基站判断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605,否则,执行步骤606。
步骤605,基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后,执行步骤607。
步骤606,基站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为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不相邻的子帧。
步骤607,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基站为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确定用于传输数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图7中还提供了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基站,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图7中配置上下行子帧的基站对应的方法为本发明实施例图4的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基站,包括: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配置上下行子帧的基站,包括:
距离判断模块700,用于根据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第一预设门限;
时间判断模块701,用于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后,判断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下行导频时隙DwPTS和保护时隙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
第一配置模块702,用于在判断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后,若是,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否则,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不相邻的子帧。
较佳地,所述第一配置模块702具体用于:
若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根据子帧配对算法,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较佳地,所述时间判断模块701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基站的覆盖半径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门限,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或
判断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的信号到所述基站的最长时间是否超过第三预设门限,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
较佳地,所述第一配置模块702还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之后,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未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后,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时隙相邻的子帧或时隙不相邻的子帧。
较佳地,所述距离判断模块700还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之前通过测量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中的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配置上下行子帧的终端,包括:
发送模块800,用于将前导序列发送给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前导序列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距离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后,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下行导频时隙DwPTS和保护时隙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若是,则所述基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否则,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不相邻的子帧。
第二配置模块801,用于确定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根据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并在确定与终端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后,判断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若是,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否则,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为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不相邻的子帧。这种技术方案中由于基站能够通过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或是通过为终端分配不相邻的子帧来配置终端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使得基站在不牺牲系统容量的前提下,增加了终端的上下行之间的保护间隔,从而降低了当基站与终端距离较远时,因上下行转换时间较大而导致的上下行时隙干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基站根据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第一预设门限;
所述基站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后,判断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特殊子帧的下行导频时隙DwPTS和保护时隙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
若是,则所述基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否则,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不相邻的子帧;
所述基站根据下列方式判断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包括: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基站的覆盖半径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门限,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或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的信号到所述基站的最长时间是否超过第三预设门限,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包括:
若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所述基站根据子帧配对算法,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未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后,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时隙相邻的子帧或时隙不相邻的子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测量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中的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
5.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将前导序列发送给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前导序列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距离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后,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下行导频时隙DwPTS和保护时隙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若是,则所述基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否则,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不相邻的子帧;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所述基站根据下列方式判断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包括: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基站的覆盖半径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门限,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或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的信号到所述基站的最长时间是否超过第三预设门限,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
6.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距离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第一预设门限;
时间判断模块,用于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后,判断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特殊子帧的下行导频时隙DwPTS和保护时隙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
第一配置模块,用于在判断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后,若是,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否则,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不相邻的子帧;
所述时间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基站的覆盖半径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门限,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或
判断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的信号到所述基站的最长时间是否超过第三预设门限,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根据子帧配对算法,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之后,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未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后,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时隙相邻的子帧或时隙不相邻的子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判断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判断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之前通过测量所述终端的前导序列中的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
10.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前导序列发送给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前导序列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距离超过第一预设门限后,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下行导频时隙DwPTS和保护时隙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若是,则所述基站从除DwPTS之外的其他子帧中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否则,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其中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为不相邻的子帧;
第二配置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
所述基站根据下列方式判断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是否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包括: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基站的覆盖半径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门限,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或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的信号到所述基站的最长时间是否超过第三预设门限,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不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上下行转换的时间在DwPTS和GP的总帧长的范围内。
CN201510017520.8A 2015-01-13 2015-01-13 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58469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7520.8A CN105846975B (zh) 2015-01-13 2015-01-13 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7520.8A CN105846975B (zh) 2015-01-13 2015-01-13 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6975A CN105846975A (zh) 2016-08-10
CN105846975B true CN105846975B (zh) 2019-02-19

Family

ID=56579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7520.8A Active CN105846975B (zh) 2015-01-13 2015-01-13 一种配置上下行子帧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469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4246B (zh) * 2017-06-28 2019-01-29 福州智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d-lte上下行时隙配比检测方法
CN113133120A (zh) * 2021-04-22 2021-07-16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调度方法、系统及终端、基站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4749A (zh) * 2012-06-28 2012-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同步上下行帧的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3973420A (zh) * 2013-02-06 2014-08-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选择上下行子帧配置模式或处理重传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4902B (zh) * 2007-10-16 2010-05-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时分双工系统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425839B (zh) * 2007-10-31 2011-09-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数据发送偏移量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4749A (zh) * 2012-06-28 2012-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同步上下行帧的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3973420A (zh) * 2013-02-06 2014-08-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选择上下行子帧配置模式或处理重传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6975A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8952B2 (en) User apparatus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mapp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US20240039684A1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ultra-reliable communications
CN101765988B (zh)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2281638B (zh) 一种调度子帧的方法和设备
US9699781B2 (en) Communications node
CN102149096B (zh) 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71463B (zh) 一种发送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6021953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a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Power Control Parameter in a Time-Division Duplexing System
CN101686550B (zh) 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系统和基站、用户终端
CN112154699A (zh) 探测参考信号传输
CN105636223B (zh) 一种上行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5169397A1 (en)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465132B (zh) 用于协调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36231A (zh) 一种信道监听方法及设备
CN105517061A (zh) 一种非授权频谱上指示上行子帧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25673A (zh) 用于在无线接入系统中设置下行发射功率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8112076A (zh) 配置上行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91256B (zh)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控制、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64436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基站
CN108605314B (zh)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079483B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
CN110167173A (zh) 一种上行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8633009A (zh)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201700552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flexible subframe type in a lte-tdd system
CN112237047A (zh) 传输块大小的配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