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9096B - 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9096B
CN102149096B CN 201010107250 CN201010107250A CN102149096B CN 102149096 B CN102149096 B CN 102149096B CN 201010107250 CN201010107250 CN 201010107250 CN 201010107250 A CN201010107250 A CN 201010107250A CN 102149096 B CN102149096 B CN 1021490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disturbed
remote
interference
channel inter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072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9096A (zh
Inventor
曲嘉杰
李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10725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90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49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9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9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9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在确定出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后,确定产生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与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以及获得受扰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所用的扰码信息,并根据确定出的距离值和获得的扰码信息,确定产生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确定出的施扰基站即为受扰基站的远距离同频干扰源。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还没有提出对基站所受到的远距离同频干扰的干扰源进行定位的方法的问题。

Description

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和时分双工的长期演进(TDD-LTE,Time DivisionDuplex-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都为TDD系统,在TDD系统中,不同基站间需要保持严格的时间同步,在保持时间同步的前提下,TDD系统近距离同频干扰通常发生在相邻基站之间或者越区的情况下,具体表现为相邻基站/越区基站的下行信号对受扰基站的下行信号所造成的干扰,即下行同频干扰,或者相邻基站/越区基站的上行信号对受扰基站的上行信号所造成的干扰,即上行同频干扰,图1A和图1B为现有技术中TDD系统近距离同频干扰示意图,其中,与受扰基站相邻的基站称为受扰基站的邻基站,也就是说受扰基站外一圈的基站为该受扰基站的邻基站,该受扰基站的邻基站的外一圈基站为该受扰基站的越区基站。 
在某些特殊的气候效应下,电磁波传播损耗很小,可以绕过地平面,实现超视距传输,因此在TDD系统中,相距很远的基站之间可能存在远距离同频干扰,当远处基站达到一定的基站高度时,在发生某些特殊的气候效应的情况下,远处基站的下行信号可以远距离传输到达近处基站,由于远距离传输时间超过TDD系统的上下行保护间隔,远处基站的下行信号在近处基站的接收时隙被近处基站收到,干扰近处基站的上行信号,如图2A和图2B所示,从而产生了TDD系统的远距离同频干扰。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实际测试的方法 确定基站受到了远距离同频干扰,但是还不能进一步确定远距离同频干扰的干扰源,即现有技术还没有提出对基站所受到的远距离同频干扰的干扰源进行定位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还没有提出对基站所受到的远距离同频干扰的干扰源进行定位的方法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在确定出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后,确定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与所述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以及获得所述受扰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所用的扰码信息;并根据确定出的距离值和获得的扰码信息,确定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 
一种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是否为远距离同频干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确定单元确定出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后,确定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与所述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受扰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所用的扰码信息;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二确定单元确定出的距离值和获得单元获得的扰码信息,确定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在确定出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后,确定产生该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与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以及获得受扰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所用的扰码信息,并根据确定出的距离值和获得的扰码信息,确定产生该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确定出的施扰基站即为受扰基站的远距离同频干扰源,这就实现了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目 的,从而后续可以利用定位的干扰源进行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消除等处理。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近距离同频干扰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中,近距离同频干扰示意图; 
图2A为现有技术中,远距离同频干扰示意图; 
图2B为现有技术中,远距离同频干扰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受扰基站获得相邻基站和越区基站的PRACH的分配信息和上行调度信息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受扰基站和相邻基站和越区基站交互PRACH的分配信息和上行调度信息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的天线下倾角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个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阐述。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流程图,其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31,确定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要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首先需要确定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实际测试的方法确定远距离同频干扰,过程漫长而且复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可以简单直观的确定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包含下述四种实施情况: 
第一种实施情况,通过受扰基站的受扰资源块(RB,Resources Block)中 未受干扰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符号确定:若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近距离同频干扰,由于基站上行资源的分配最小以RB为单位,那么受扰基站的上行受扰RB中的全部OFDM符号均受到干扰,若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那么受扰基站的受扰RB并不一定是全部OFDM符号受到干扰,也就是说若判断出受扰基站的受扰RB中存在未受到干扰的OFDM符号,则确定受扰基站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第二种实施情况,通过受扰基站的受扰RB中受扰OFDM符号的受扰强度确定:由于产生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对受扰基站受扰RB中的各受扰OFDM符号的受扰强度与施扰基站和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受扰强度越大,且远距离同频干扰信号传播到达受扰基站的时域位置也和上述距离有关,距离越近,时域位置越靠左,因此可以首先获得受扰基站的受扰RB中各受扰OFDM符号的受扰强度,若根据获得的受扰强度,确定出受扰RB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生成的各受扰OFDM符号的受扰强度依次减弱,则确定受扰基站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第三种实施情况,通过相邻基站和越区基站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的分配信息和上行调度信息确定:受扰基站通过X2接口获得与该受扰基站相邻的各基站以及各越区基站的PRACH的分配信息和上行调度信息,如图4所示,若受扰基站通过获得的信息确定出所有相邻的基站以及各越区基站,均未在其受扰时隙分配受扰频段的资源,即所有相邻的基站以及各越区基站均未将受扰基站的受扰RB分配给用户,那么就表明所有相邻的基站以及越区基站均未对受扰基站的受扰RB造成干扰,则确定受扰基站的所受到的干扰不为近距离同频干扰,从而可以确定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此外,受扰基站也可以通过X2接口和相邻基站以及越区基站交互PRACH的分配信息和上行调度信息,如图5所示,也就是说受扰基站也将自身的PRACH的分配信息和上行调度信息告知相 邻基站和越区基站,那么各基站在后续受到干扰时,就可以根据交互得到的PRACH分配信息和上行调度信息,确定受到的干扰是近距离同频干扰还是远距离同频干扰; 
第四种实施情况,通过受扰基站预设频率区域内的受扰情况确定: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距离受扰基站足够远,那么施扰基站的主同步信道P-SCH、辅同步信道S-SCH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传输的下行信号就对受扰基站的上行信号造成了干扰,此时受扰基站的预设频率范围内就受到恒定干扰,因此若判断受扰基站受到的干扰是否为远距离同频干扰,可以首先判断受扰基站的预设频率区域内是否受到恒定干扰,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受扰基站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其中上述预设频率区域的中心频率为该受扰基站的中心频率,且带宽为1.08兆赫兹。 
步骤32,确定产生该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与该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但不限于通过下述过程确定产生该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与该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 
首先确定受扰基站的时域最后一个受扰RB中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据确定出的OFDM符号,确定受扰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从产生该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传输至该受扰基站所需的传输时间长度,以及根据确定出的传输时间长度,确定产生该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和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 
其中:产生该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和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米)=确定出的时间长度(秒)×(3×108)(米/每秒)。 
例如,远距离同频干扰多发生在施扰基站的保护间隔(GP,Guard Period)配置为了2个OFDM符号的情况,因此若施扰基站干扰到受扰基站上行导频时隙(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后第一个下行时隙的第N个OFDM符号,那么再加上GP的长度和UpPTS的长度,传输时间长度为(N+2+2)个 OFDM符号的时域长度。 
步骤33,获得受扰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所用的扰码信息; 
其中,可以根据受扰基站所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基于预设的确定规则,确定干扰信号所用的扰码信息,该预设的确定规则可以但不限于为相关检测算法。 
步骤34,根据步骤32确定出的距离值和步骤33获得的扰码信息,确定产生该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 
根据步骤32确定出的距离值合步骤33获得的扰码信息,选取满足上述距离值和扰码信息的各待选基站,即选取与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为确定出的距离值,且发送下行信号时所用的扰码信息为获得的扰码信息的各基站为待选基站,获得选取的各待选基站的属性信息,根据获得的属性信息,在各待选基站中,确定产生该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 
其中,可以预先存储网络内各基站的基站信息列表,该列表包括各基站的位置点信息、小区ID信息和扰码信息等,根据步骤32确定出的距离值,先确定施扰基站的位置区域,然后在列表中选择在上述位置区域内的基站,根据步骤13获得的扰码信息,在选择的各基站中,选择扰码信息为获得的扰码信息的基站,并将选择出的各基站确定为待选基站。 
其中,获得的属性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含待选基站的天线的高度值、待选基站的天线的下倾角和待选基站的天线方向,天线下倾角如图6所示,针对每个待选基站,判断获得的该待选基站的属性信息中包含的天线的高度值是否大于第一规定阈值、天线的下倾角是否小于第二规定阈值、且天线方向是否指向上述受扰基站的方向,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该待选基站为产生上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 
第一规定阈值可以设置为30米,第二规定阈值可以设置为5度。 
受扰基站可以但不限于通过X2接口和待选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来获得属性信息,若受扰基站已经获得了待选基站的属性信息,则不需要通过X2接口各 待选基站进行信息交互。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在定位出远距离同频干扰源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消除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步骤。 
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将受扰基站的UpPTS位置后移来消除远距离同频干扰,但是当子帧结构中上下行时隙的配比为2:4时,若将UpPTS位置后移2个时隙,则受扰基站的主频点就没有可用的上行时隙。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可以但不限于通过下述三种方法消除远距离同频干扰: 
第一种消除方法:将受扰基站的PRACH格式由Format4格式更改为非Format4格式,从而避免了上行随机接入受到干扰,在远距离同频干扰多发地区,也可以固定在非UpPTS时隙传输PRACH信号,此时PRACH格式为非Format4格式,也就是说将受扰基站的PRACH移到不会受到干扰的其它上行时隙; 
第二种消除方法:在施扰基站的下行导频时隙(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的用于传输数据的OFDM符号中,从最后一个OFDM符号开始,依次关闭规定数目的OFDM符号,这些OFDM符号不分配给用户,也不用于发送下行参考信号,上述规定数目可以但不限于为施扰基站的特殊时隙中发送下行数据的所有OFDM符号的数目,此外,也可以直接增大施扰基站的GP的时域长度; 
第三种消除方法:通过下述调整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来消除上述受扰基站受到的远距离同频干扰:减小施扰基站的天线的高度值;增大施扰基站的天线的下倾角;调整施扰基站的天线方向;减小受扰基站的天线的高度值;增大受扰基站的天线的下倾角;调整受扰基站的天线方向,其中,可以但不限于将施扰基站或受扰基站的天线的下倾角至少增大10度,将施扰基站或受扰基站的天线的高度值减小至少30米,将施扰基站的天线方向不再指向受扰基站,或将受扰基站的天线方位不再指向施扰基站。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在受扰基站确定出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 频干扰后,可以采用预设的算法,在受扰信号中确定出干扰信号,并将干扰信号去除,这就消除了远距离同频干扰,其中预设的算法可以但不限于为零限算法。 
由上述处理过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在确定出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后,确定产生该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与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以及获得受扰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所用的扰码信息,并根据确定出的距离值和获得的扰码信息,确定产生该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确定出的施扰基站即为受扰基站的远距离同频干扰源,这就实现了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目的,从而后续可以利用定位的干扰源进行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消除等处理。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装置,其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第一确定单元71、第二确定单元72、获得单元73和第三确定单元74,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71,用于确定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是否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第二确定单元72,用于在第一确定单元71确定出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后,确定产生上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与上述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 
获得单元73,用于获得上述受扰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所用的扰码信息; 
第三确定单元74,用于根据第二确定单元72确定出的距离值和获得单元73获得的扰码信息,确定产生上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 
较佳地,第一确定单元71具体包括第一判断子单元和第一确定子单元,其中: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上述受扰基站的受扰RB中是否存在未受到干扰的OFDM符号;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第一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上述受 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较佳地,第一确定单元71具体包括第一获得子单元、第二确定子单元和第三确定子单元,其中: 
第一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受扰基站的受扰RB中各受扰OFDM符号的受扰强度;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获得子单元获得的受扰强度,确定受扰RB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生成的各受扰OFDM符号的受扰强度是否依次减弱;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第二确定子单元的确定结果为是时,确定受扰基站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较佳地,第一确定单元71具体包括第二获得子单元、第四确定子单元和第五确定子单元,其中: 
第二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与上述受扰基站相邻的基站以及所述受扰基站的越区基站的PRACH的分配信息和上行调度信息;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二获得子单元获得的PRACH的分配信息和上行调度信息,确定与上述受扰基站相邻的基站以及所述受扰基站的越区基站,是否均未将上述受扰基站的受扰RB分配给用户;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第四确定子单元的确定结果为是时,确定受扰基站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较佳地,第一确定单元71具体包括第二判断子单元和第六确定子单元,其中: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受扰基站的预设频率区域内是否受到恒定干扰; 
第六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第二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受扰基站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较佳地,第二确定单元72具体包括第七确定子单元、第八确定子单元和 第九确定子单元,其中: 
第七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上述受扰基站的时域最后一个受扰RB中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 
第八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七确定子单元确定出的OFDM符号,确定上述受扰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从产生上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传输至上述受扰基站所需的传输时间长度; 
第九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八确定子单元确定出的传输时间长度,确定产生上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和上述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 
较佳地,第三确定单元74具体包括选取子单元、第三获得子单元和第十确定子单元,其中: 
选取子单元,用于选取与上述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为第二确定单元72确定出的距离值,且发送下行信号时所用的扰码信息为获得单元73获得的扰码信息的各基站为待选基站; 
第三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选取子单元选取的各待选基站的属性信息; 
第十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三获得子单元获得的属性信息,在各待选基站中,确定产生上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 
更佳地,第三获得子单元获得的属性信息包含待选基站的天线的高度值、待选基站的天线的下倾角和待选基站的天线方向; 
更佳地,第十确定子单元具体包括判断模块和确定模块,其中: 
判断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待选基站,判断获得的该待选基站的属性信息中包含的天线的高度值是否大于第一规定阈值、天线的下倾角是否小于第二规定阈值、且天线方向是否指向上述受扰基站的方向; 
确定模块,若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该待选基站为产生上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 
较佳地,上述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装置还包括干扰消除单元,用于消除上述远距离同频干扰。 
更佳地,上述干扰消除单元将上述受扰基站的PRACH格式由Format4格式更改为非Format4格式。 
更佳地,干扰消除单元在上述施扰基站的DwPTS的用于传输数据的OFDM符号中,从最后一个OFDM符号开始,依次关闭规定数目的OFDM符号,或增大施扰基站的GP的时域长度。 
更佳地,上述干扰消除单元通过下述调整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来消除上述受扰基站受到的远距离同频干扰: 
减小施扰基站的天线的高度值; 
增大施扰基站的天线的下倾角; 
调整施扰基站的天线方向; 
减小受扰基站的天线的高度值; 
增大受扰基站的天线的下倾角; 
调整受扰基站的天线方向。 
上述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装置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置于受扰基站内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5)

1.一种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确定出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后,确定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与所述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以及
获得所述受扰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所用的扰码信息;并
根据确定出的距离值和获得的扰码信息,确定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具体为:
若判断出所述受扰基站的受扰资源块RB中存在未受到干扰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则确定所述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具体包括:
获得受扰基站的受扰RB中各受扰OFDM符号的受扰强度;
若根据获得的受扰强度,确定出受扰RB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生成的各受扰OFDM符号的受扰强度依次减弱,则确定受扰基站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具体包括:
获得与所述受扰基站相邻的基站以及所述受扰基站的越区基站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分配信息和上行调度信息;
若根据获得的PRACH的分配信息和上行调度信息,确定出与所述受扰基站相邻的基站以及所述受扰基站的越区基站,均未将所述受扰基站的受扰RB分配给用户,则确定受扰基站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具体包括:
若判断出受扰基站的预设频率区域内受到恒定干扰,则确定受扰基站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频率区域的中心频率为所述受扰基站的中心频率,且所述预设频率区域的带宽为1.08兆赫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与所述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受扰基站的最后一个受扰RB中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
根据确定出的OFDM符号,确定所述受扰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从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传输至所述受扰基站所需的传输时间长度;以及
根据确定出的传输时间长度,确定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和所述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确定出的距离值和获得的扰码信息,确定产成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具体包括:
选取与所述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为确定出的距离值,且发送下行信号时所用的扰码信息为获得的扰码信息的各基站为待选基站;
获得选取的各待选基站的属性信息;
根据获得的属性信息,在各待选基站中,确定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的属性信息包含待选基站的天线的高度值、待选基站的天线的下倾角和待选基站的天线方向;
根据获得的属性信息,在各待选基站中,确定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具体包括:
针对每个待选基站,判断获得的该待选基站的属性信息中包含的天线的高度值是否大于第一规定阈值、天线的下倾角是否小于第二规定阈值、且天线方向是否指向所述受扰基站的方向;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该待选基站为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除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步骤。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消除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受扰基站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格式由Format4格式更改为非Format4格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消除所述受扰基站受到的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施扰基站的下行导频时隙DwPTS的用于传输数据的OFDM符号中,从最后一个OFDM符号开始,依次关闭规定数目的OFDM符号;或
增大施扰基站的保护间隔GP的时域长度。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调整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来消除所述受扰基站受到的远距离同频干扰:
减小施扰基站的天线的高度值;
增大施扰基站的天线的下倾角;
调整施扰基站的天线方向;
减小受扰基站的天线的高度值;
增大受扰基站的天线的下倾角;
调整受扰基站的天线方向。
14.一种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是否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确定单元确定出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后,确定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与所述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受扰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所用的扰码信息;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二确定单元确定出的距离值和获得单元获得的扰码信息,确定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受扰基站的受扰资源块RB中是否存在未受到干扰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第一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受扰基站所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受扰基站的受扰RB中各受扰OFDM符号的受扰强度;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获得子单元获得的受扰强度,确定受扰RB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生成的各受扰OFDM符号的受扰强度是否依次减弱;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第二确定子单元的确定结果为是时,确定受扰基站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二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与所述受扰基站相邻的基站以及所述受扰基站的越区基站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分配信息和上行调度信息;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二获得子单元获得的PRACH的分配信息和上行调度信息,确定与所述受扰基站相邻的基站以及所述受扰基站的越区基站,是否均未将所述受扰基站的受扰RB分配给用户;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第四确定子单元的确定结果为是时,确定受扰基站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受扰基站的预设频率区域内是否受到恒定干扰;
第六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第二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受扰基站受到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七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受扰基站的最后一个受扰RB中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
第八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七确定子单元确定出的OFDM符号,确定所述受扰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从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传输至所述受扰基站所需的传输时间长度;
第九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八确定子单元确定出的传输时间长度,确定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产生地点和所述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选取子单元,用于选取与所述受扰基站之间的距离值为第二确定单元确定出的距离值,且发送下行信号时所用的扰码信息为获得单元获得的扰码信息的各基站为待选基站;
第三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选取子单元选取的各待选基站的属性信息;
第十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三获得子单元获得的属性信息,在各待选基站中,确定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获得子单元获得的属性信息包含待选基站的天线的高度值、待选基站的天线的下倾角和待选基站的天线方向;
第十确定子单元具体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待选基站,判断获得的该待选基站的属性信息中包含的天线的高度值是否大于第一规定阈值、天线的下倾角是否小于第二规定阈值、且天线方向是否指向所述受扰基站的方向;
确定模块,若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该待选基站为产生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施扰基站。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干扰消除单元,用于消除所述远距离同频干扰。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消除单元将所述受扰基站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格式由Format4格式更改为非Format4格式。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干扰消除单元在所述施扰基站的下行导频时隙DwPTS的用于传输数据的OFDM符号中,从最后一个OFDM符号开始,依次关闭规定数目的OFDM符号,或增大施扰基站的保护间隔GP的时域长度。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消除单元通过下述调整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来消除所述受扰基站受到的远距离同频干扰:
减小施扰基站的天线的高度值;
增大施扰基站的天线的下倾角;
调整施扰基站的天线方向;
减小受扰基站的天线的高度值;
增大受扰基站的天线的下倾角;
调整受扰基站的天线方向。
CN 201010107250 2010-02-05 2010-02-05 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1490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07250 CN102149096B (zh) 2010-02-05 2010-02-05 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07250 CN102149096B (zh) 2010-02-05 2010-02-05 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9096A CN102149096A (zh) 2011-08-10
CN102149096B true CN102149096B (zh) 2013-11-06

Family

ID=44423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07250 Active CN102149096B (zh) 2010-02-05 2010-02-05 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490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9813A (zh) * 2011-11-23 2013-06-05 同济大学 一种用于td-lte系统的干扰源定位方法
CN102655650B (zh) * 2012-01-05 2015-05-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远端干扰基站的定位方法和设备
CN102573044B (zh) * 2012-01-09 2014-09-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定位干扰源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95471B (zh) * 2012-01-10 2015-05-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3379653B (zh) * 2012-04-27 2016-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指示td-lte终端接收下行导频时隙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67098B (zh) * 2012-12-04 2015-04-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源位置的查找方法和系统
CN103974280A (zh) * 2013-02-05 2014-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干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5828349B (zh) * 2015-01-04 2019-04-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td-lte系统的远端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16192590A1 (en) * 2015-05-29 2016-12-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source of interference propagated via atmospheric duct
CN106470437B (zh) * 2015-08-19 2019-09-1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频混合组网下的干扰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5530701B (zh) * 2015-12-11 2018-12-18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7018530B (zh) * 2016-01-28 2020-05-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535250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抑制方法和装置
CN106792793B (zh) * 2016-11-11 2020-05-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特殊子帧配置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6772456B (zh) * 2017-01-12 2019-05-10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多用户协作的转发式欺骗源的定位方法
CN109040947B (zh) * 2017-06-08 2021-07-2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定位远距离干扰源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87497A1 (en) * 2018-11-02 2020-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mplicit base station identification for 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CN111435858B (zh) * 2019-01-11 2022-08-02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侧设备及其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
CN111565445B (zh) * 2019-02-13 2021-06-04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对终端进行资源调度及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8029A (zh) * 2006-08-18 2008-02-20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dd通信系统中终端的接入方法
CN101132223A (zh) * 2006-08-23 2008-02-27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32200A (zh) * 2006-08-23 2008-02-27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保护时隙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8029A (zh) * 2006-08-18 2008-02-20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dd通信系统中终端的接入方法
CN101132223A (zh) * 2006-08-23 2008-02-27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tdd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随机接入时隙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32200A (zh) * 2006-08-23 2008-02-27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保护时隙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9096A (zh) 201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9096B (zh) 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71790B (zh) 适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协作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KR101349830B1 (ko) 간섭 측정 방법
US85204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RS in LTE TDD system
CN104158619B (zh) 一种基于crs的lte信号屏蔽方法和系统
CN102195917B (zh) 协作通信中站点共用和确定站点小区标识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98415B (zh) Td-lte系统干扰自避免的基站选址方法
CN111149300A (zh) 用于参考信号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5637969A (zh) 用于发送和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0546990B (zh) 速率匹配的指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4436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基站
CN103796219A (zh) Td-lte系统的远距离同频干扰源检测及定位方法
CN107733829A (zh) 一种发送和检测同步信号的方法、设备
CN107733828A (zh) 一种确定基带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KR20200017711A (ko) 5g 중계 시스템의 동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06793068A (zh) 一种srs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6412957B (zh) 基于WiFi芯片电视白频谱通信系统频谱分配方法
CN111629385B (zh) 全双工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7210879A (zh) 一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JP5530507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10519838A (zh) 分布式天线系统的时分双工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JP6517299B2 (ja) HetNet配置における座標インディケータの使用
CN103687013A (zh) 一种tdd模式下采用动态时隙配比的选择方法
Peralta et al.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5G new radio
CN104519501A (zh) 一种同频干扰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