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5471B - 一种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5471B
CN102595471B CN201210006435.8A CN201210006435A CN102595471B CN 102595471 B CN102595471 B CN 102595471B CN 201210006435 A CN201210006435 A CN 201210006435A CN 102595471 B CN102595471 B CN 1025954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
base station
represent
far
scor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64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5471A (zh
Inventor
董文佳
陈艳霞
李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2100064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95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95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5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5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5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基站设备获得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所述基站设备根据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远端干扰源与所述基站设备之间的远端干扰距离。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判断存在远端干扰的情况下,可以测量出远端干扰源与基站设备之间的远端干扰距离,继而可以辅助定位远端干扰小区簇,便于对干扰小区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远端干扰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了一种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TD-LTE(TD-SCDMA Long Term Evolution,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长期演进)系统采用时分双工模式,不同基站间需要保持同步。在远端基站达到一定的高度级别,且存在“低空大气波导”现象(此时近似于自由空间传播,信号可绕过地平面实现超视距传输)的情况下,干扰基站在常规下行子帧和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下行导频时隙)中大功率发射的下行信号,经过传播时延后可能在受扰基站的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上行导频时隙)到达,从而对受扰基站的UpPTS、甚至是对上行业务数据的接收产生影响。如图1所示,为TD-LTE远端干扰场景的示意图,在图1中仅用一个基站的下行信号表示了远端干扰,但在实际环境中远端干扰可能是位置相近的一簇基站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干扰信号可以是多个基站的下行信号的混叠。
如图2所示,为TD-LTE系统中采用TYPE2(类型2)的TDD(Time DivisionDuplexing,时分双工)帧结构(5ms转换间隔),该帧结构的特殊子帧包括三个特殊时隙:DwPTS、GP(保护时隙)和UpPTS;DwPTS传输小区下行同步信号中的PS 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主同步信号),PCFICH(Physical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ICH(Physical HARQIndication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UpPTS传输PRACH(Packet RandomAccess Channel,分组随机接入信道)以及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监测参考信号),不能传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及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GP是DwPTS和UpPTS之间的保护时间间隔,主要是为了避免由于多径延迟造成的DwPTS中的数据对UpPTS中数据的干扰。
为了支持不同尺寸的小区半径,TD-LTE系统中提供了多种特殊子帧的长度配置选项,即3个特殊时隙的长度是灵活可配的,如表1所示,为特殊子帧的配置格式;例如,在常规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下,对应于最短GP长度的特殊子帧配置为DwPTS∶GP∶UpPTS=11∶1∶2或DwPTS∶GP∶UpPTS=12∶1∶1;对应于最长GP长度的特殊子帧配置为DwPTS∶GP∶UpPTS=3∶10∶1。
表1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TD-LTE系统的应用初期,布网重点考虑的是热点覆盖,远端干扰现象不会很突出,因此,现有技术中还没有针对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和设备,以测量远端干扰源与基站设备之间的远端干扰距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包括:
基站设备获得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
所述基站设备根据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远端干扰源与所述基站设备之间的远端干扰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得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远端干扰源与基站设备之间的远端干扰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判断存在远端干扰的情况下,可以测量出远端干扰源与基站设备之间的远端干扰距离,继而可以辅助定位远端干扰小区簇,便于对干扰小区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远端干扰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TD-LTE远端干扰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TD-LTE系统中采用TYPE2的TDD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站设备根据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远端干扰距离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站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注意到:在同频组网情况下,多个蜂窝小区之间存在同频干扰是TDD系统的固有特性;TD-LTE系统的小区间同频干扰可分为:近距离同频干扰和远距离同频干扰。近距离同频干扰是:相近的两个或多个小区由于使用相同的时频资源而发生的上/下行干扰,包括:干扰小区终端对受扰小区基站的上行干扰、干扰小区基站对受扰小区终端的下行干扰;由于这种同频干扰发生在相隔距离较近的小区之间,因此将这种同频干扰称为近距离同频干扰(近端干扰)。远距离同频干扰是:基站之间的干扰,具体是指远距离干扰基站的常规下行子帧和DwPTS对受扰基站UpPTS和常规上行子帧的干扰;此时,由于干扰基站和受扰基站在距离上一般相隔较远,因此将这种基站间的同频干扰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远端干扰)。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针对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和设备,针对TD-LTE系统中的远端干扰,在判断存在远端干扰的情况下,可以测量出远端干扰源与基站设备之间的远端干扰距离,继而可以辅助定位远端干扰小区簇的具体地理位置,便于对干扰小区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远端干扰的影响。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根据对远端干扰成因和特点的分析可知,远端干扰信号是由一定距离之外的一簇基站的下行信号叠加而成的,且由于小区簇内各个小区与本小区的距离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干扰信号到达本小区的传输时延有所不同。在接收测量信号的开始位置,远端干扰小区簇内各小区的DwPTS中都存在下行信号,因此会存在功率较大且比较平坦的一段信号功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簇内各小区DwPTS中的下行信号发送完毕,到达本小区的干扰小区数递减,因此干扰信号的功率会逐渐下降,形成拖尾,最后淹没在噪声和邻区干扰中。从直观上理解,信号功率的拐点,即拖尾开始的位置是距离本小区最近的干扰小区DwPTS信号结束的位置,拖尾结束的位置是距离本小区最远的干扰小区DwPTS信号结束的位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拖尾结束的位置往往淹没在噪声和邻近小区的干扰里,不容易观察到。
基于上述分析,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远端干扰距离(即远端干扰源与基站设备之间的距离,该基站设备为受扰小区的基站)的确定方法,该方法的应用场景可以为TD-LTE系统,且该确定过程在受扰小区的基站侧进行,其在判断出存在远端干扰的情况下,利用远端干扰信号到达受扰小区的信号功率(包络)值会形成拖尾的特点,根据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和拖尾结束位置信息来估计远端干扰源与受扰小区的基站之间的距离,如图3所示,该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基站设备获得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
步骤302,基站设备根据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远端干扰源与基站设备之间的远端干扰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设备根据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远端干扰源与基站设备之间的远端干扰距离,包括:基站设备对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进行差分操作,并搜索功率差分值的峰值以及峰值所在的位置;其中,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为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基站设备计算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并通过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确定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结束位置信息;基站设备根据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远端干扰距离。
如图4所示,为基站设备根据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远端干扰距离的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基站设备对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进行差分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间隔一定的采样点个数,基站设备求远端干扰信号功率线性值p(i)i=0,·,NTS-1的比值,即对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进行差分,且进行差分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确定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结束位置信息。
具体的,基站设备对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进行差分操作,包括:基站设备通过如下公式对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进行差分操作:
pdiff(i)=p(i)/p(i+Windiff)   i=0,·,NTS-Windiff-1
在上述公式中,pdiff(i)表示功率差分值,NTS表示远端干扰信号包含的采样点个数,Windiff表示功率差分窗长,p(i)i=0,·,NTS-1表示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线性值。
步骤402,基站设备搜索功率差分值的峰值以及峰值所在的位置,该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为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
具体的,基站设备搜索功率差分值的峰值以及峰值所在的位置,包括:基站设备通过如下公式搜索功率差分值的峰值和峰值所在的位置:
[ P diff max , max pos ] = max { p diff ( i ) i = 0 , · , N TS - Win diff - 1 }
在上述公式中,表示功率差分值的峰值,maxpos表示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就是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开始下降的拐点,即远端干扰信号功率拖尾的开始位置),pdiff(i)表示功率差分值,NTS表示远端干扰信号包含的采样点个数,Windiff表示功率差分窗长。
步骤403,基站设备计算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
需要注意的是,远端干扰信号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在远端干扰信号功率中对应的就是本小区底噪(包括邻区干扰)的部分;选取功率差分值谷底的一部分采样点,来计算功率差分值谷底平坦部分的平均值;其中,为了保证选取到功率差分值谷底相对平坦的部分且能够选取的采样点足够多,需要根据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对取窗的位置进行调整。
具体的,基站设备计算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包括:基站设备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
P diff low = 1 Win diff Σ i = I + 1 I + Win diff p diff ( i )
在上述公式中,表示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I表示根据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maxpos对取窗的位置进行调整后的调整值,Windiff表示功率差分窗长,pdiff(i)表示功率差分值。
步骤404,基站设备通过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确定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结束位置信息。
具体的,基站设备通过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确定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结束位置信息,包括:基站设备从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向后搜索,找到第一个小于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的样值点为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相对于本小区底噪(包含邻区干扰)的结束位置;基站设备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样值点与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相差的样点个数L:
L = min { l , p diff ( max pos + l ) < P diff low , l = 1,2 , &CenterDot; }
在上述公式中,L表示拖尾结束位置信息,pdiff(i)表示功率差分值,maxpos表示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表示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
步骤405,基站设备根据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远端干扰距离。
具体的,基站设备根据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远端干扰距离,包括:基站设备通过如下公式确定远端干扰距离:
dinterf=maxpos*Ts*c+Δd
在上述公式中,dinterf表示远端干扰距离,maxpos表示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Ts表示指定数值,c表示光速,Δd表示根据拖尾结束位置信息所得到的距离修订值。
进一步的,Δd的确定方式包括:基站设备通过如下公式计算Δd:
&Delta;d = T s * c * L / 2 P diff max / P diff low > P diff lim T s * c * L P diff max / P diff low &le; P diff lim
在上述公式中,L表示拖尾结束位置信息,表示功率差分值的峰值,表示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表示设定门限。
本发明实施例中,远端干扰信号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和拖尾结束位置,可以认为分别对应的是远端干扰小区簇内距离本小区最近和最远的干扰小区DwPTS结束的位置;对最近和最远的干扰小区的距离取平均值,就可以得到干扰小区簇对应基站与本小区基站之间的平均距离;但是,由于本小区底噪(包含邻区干扰)的影响,远端干扰信号功率的拖尾往往淹没在底噪中,无法确切测量到其所在位置,因此,在远端干扰信号功率拖尾相对于本小区底噪的结束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距离的修订来计算远端干扰距离。
具体的,远端干扰信号功率差分值峰值所在的位置表示远端干扰信号功率拖尾的开始位置,在此基础上进行距离的修订,可得到远端干扰小区簇的平均距离,通过dinterf表示,且dinterf=maxpos*Ts*c+Δd,其单位为km。
进一步的,对于距离修订值的确定,可以将功率差分值的峰值和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的比值,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如果较大,则认为干扰较强,远端干扰信号功率拖尾被本小区底噪淹没的比例较小,此时认为步骤404中得到的拖尾相对于本小区底噪束位置,就是远端干扰信号功率拖尾真正的结束位置;如果较小,则认为干扰较弱,远端干扰信号拖尾被本小区底噪淹没的比例较多,此时拖尾相对于本小区底噪的结束位置,可以认为是远端干扰信号功率拖尾的中间位置。因此Δd的确定方式如下:
&Delta;d = T s * c * L / 2 P diff max / P diff low > P diff lim T s * c * L P diff max / P diff low &le; P diff lim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小区无法获知远端干扰小区的特殊子帧配置,也就是说不能确定远端干扰小区DwPTS结束的时刻,因此测量算法需要对远端干扰小区的每种可能的特殊子帧配置计算一个对应的距离值,即计算远端干扰距离可以分为以下情况:情况一,远端干扰小区和本小区的特殊子帧配置相同时,则可以按照上述的方式计算远端干扰距离。情况二,远端干扰小区和本小区的特殊子帧配置不同时,需要计算各种不同特殊子帧配置时对应的远端干扰距离,即在按照上述的方式计算远端干扰距离的基础上,对由特殊子帧配置不同而引入的距离差异进行修订。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判断存在远端干扰的情况下,利用远端干扰信号到达受扰小区的信号功率(包络)值会形成拖尾的特点,根据远端干扰信号功率拖尾开始信息和结束位置信息来估计远端干扰距离,从而可以测量出远端干扰源与基站设备之间的远端干扰距离,继而可以辅助定位远端干扰小区簇,便于对干扰小区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远端干扰的影响。
实施例二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设备,如图5所示,该基站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11,用于获得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
确定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远端干扰源与基站设备之间的远端干扰距离。
所述确定模块12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121,用于对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进行差分操作,并搜索功率差分值的峰值以及峰值所在的位置;其中,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为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
第二处理子模块122,用于计算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并通过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确定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结束位置信息;
确定子模块123,用于根据所述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远端干扰距离。
第一处理子模块121,进一步用于通过如下公式对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进行差分操作:
pdiff(i)=p(i)/p(i+Windiff)  i=0,·,NTS-Windiff-1
其中,pdiff(i)表示功率差分值,NTS表示远端干扰信号包含的采样点个数,windiff表示功率差分窗长,p(i)i=0,·,NTS-1表示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线性值。
第一处理子模块121,进一步用于通过如下公式搜索功率差分值的峰值和峰值所在的位置:
[ P diff max , max pos ] = max { p diff ( i ) i = 0 , &CenterDot; , N TS - Win diff - 1 }
其中,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maxpos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pdiff(i)表示功率差分值,NTS表示远端干扰信号包含的采样点个数,Windiff表示功率差分窗长。
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122,进一步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
P diff low = 1 Win diff &Sigma; i = I + 1 I + Win diff p diff ( i )
其中,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I表示根据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maxpos对取窗的位置进行调整后的调整值,Windiff表示功率差分窗长,pdiff(i)表示功率差分值。
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122,进一步用于从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向后搜索,找到第一个小于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的样值点为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相对于本小区底噪的结束位置;
以及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样值点与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相差的样点个数L:
L = min { l , p diff ( max pos + l ) < P diff low , l = 1,2 , &CenterDot; }
其中,L表示所述拖尾结束位置信息,pdiff(i)表示功率差分值,maxpos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
所述确定子模块123,进一步用于通过如下公式确定所述远端干扰距离:
dinterf=maxpos*Ts*c+Δd
其中,dinterf表示所述远端干扰距离,maxpos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Ts表示指定数值,c表示光速,Δd表示根据拖尾结束位置信息所得到的距离修订值。
所述确定子模块123,进一步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Δd:
&Delta;d = T s * c * L / 2 P diff max / P diff low > P diff lim T s * c * L P diff max / P diff low &le; P diff lim
其中,L表示所述拖尾结束位置信息,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表示设定门限。
其中,本发明装置的各个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上述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判断存在远端干扰的情况下,利用远端干扰信号到达受扰小区的信号功率(包络)值会形成拖尾的特点,根据远端干扰信号功率拖尾开始信息和结束位置信息来估计远端干扰距离,从而可以测量出远端干扰源与基站设备之间的远端干扰距离,继而可以辅助定位远端干扰小区簇,便于对干扰小区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远端干扰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设备获得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
所述基站设备根据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远端干扰源与所述基站设备之间的远端干扰距离;
其中,所述基站设备根据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远端干扰源与所述基站设备之间的远端干扰距离,包括:
所述基站设备对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进行差分操作,并搜索功率差分值的峰值以及峰值所在的位置;其中,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为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
所述基站设备计算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并通过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确定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结束位置信息;
所述基站设备根据所述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远端干扰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设备对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进行差分操作,包括:
所述基站设备通过如下公式对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进行差分操作:
pdiff(i)=p(i)/p(i+Windiff) i=0,…,NTS-Windiff-1
其中,pdiff(i)表示功率差分值,NTS表示远端干扰信号包含的采样点个数,Windiff表示功率差分窗长,p(i)表示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线性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设备搜索功率差分值的峰值以及峰值所在的位置,包括:
所述基站设备通过如下公式搜索功率差分值的峰值和峰值所在的位置:
[ P diff max , max pos ] = max p diff ( i ) i = 0 , . . . , N TS - Win diff - 1
其中,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maxpos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pdiff(i)表示功率差分值,NTS表示远端干扰信号包含的采样点个数,Windiff表示功率差分窗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设备计算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包括:
所述基站设备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
P diff low = 1 Win diff &Sigma; i = I + 1 I + Win diff p diff ( i )
其中,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I表示根据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maxpos对取窗的位置进行调整后的调整值,Windiff表示功率差分窗长,pdiff(i)表示功率差分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设备通过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确定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结束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基站设备从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向后搜索,找到第一个小于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的样值点为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相对于本小区底噪的结束位置;
所述基站设备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样值点与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相差的样点个数L:
L = min { l , p diff ( max pos + l ) < P diff low , l = 1,2 , . . . }
其中,L表示所述拖尾结束位置信息,pdiff(i)表示功率差分值,maxpos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设备根据所述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远端干扰距离,包括:
所述基站设备通过如下公式确定所述远端干扰距离:
dinterf=maxpos*Ts*c+Δd
其中,dinterf表示所述远端干扰距离,maxpos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Ts表示指定数值,c表示光速,Δd表示根据拖尾结束位置信息所得到的距离修订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Δd的确定方式包括:
所述基站设备通过如下公式计算Δd:
&Delta;d T s * c * L / 2 P diff max / P diff low > P diff lim T s * c * L P diff max / P diff low &le; P diff lim
其中,L表示所述拖尾结束位置信息,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表示设定门限。
8.一种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得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远端干扰源与基站设备之间的远端干扰距离;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对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进行差分操作,并搜索功率差分值的峰值以及峰值所在的位置;其中,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为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开始位置信息;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计算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并通过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确定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结束位置信息;
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拖尾开始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拖尾结束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远端干扰距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
第一处理子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如下公式对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进行差分操作:
pdiff(i)=p(i)/p(i+Windiff) i=0,…,NTS-Windiff-1
其中,pdiff(i)表示功率差分值,NTS表示远端干扰信号包含的采样点个数,Windiff表示功率差分窗长,p(i)表示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线性值。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
第一处理子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如下公式搜索功率差分值的峰值和峰值所在的位置:
[ P diff max , max pos ] = max p diff ( i ) i = 0 , . . . , N TS - Win diff - 1
其中,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maxpos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pdiff(i)表示功率差分值,NTS表示远端干扰信号包含的采样点个数,Windiff表示功率差分窗长。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
P diff low = 1 Win diff &Sigma; i = I + 1 I + Win diff p diff ( i )
其中,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I表示根据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maxpos对取窗的位置进行调整后的调整值,Windiff表示功率差分窗长,pdiff(i)表示功率差分值。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进一步用于从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向后搜索,找到第一个小于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的样值点为所述远端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拖尾相对于本小区底噪的结束位置;
以及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样值点与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相差的样点个数L:
L = min { l , p diff ( max pos + l ) < P diff low , l = 1,2 , . . . }
其中,L表示所述拖尾结束位置信息,pdiff(i)表示功率差分值,maxpos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子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如下公式确定所述远端干扰距离:
dinterf=maxpos*Ts*c+Δd
其中,dinterf表示所述远端干扰距离,maxpos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Ts表示指定数值,c表示光速,Δd表示根据拖尾结束位置信息所得到的距离修订值。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子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Δd:
&Delta;d T s * c * L / 2 P diff max / P diff low > P diff lim T s * c * L P diff max / P diff low &le; P diff lim
其中,L表示所述拖尾结束位置信息,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表示设定门限。
CN201210006435.8A 2012-01-10 2012-01-10 一种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595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6435.8A CN102595471B (zh) 2012-01-10 2012-01-10 一种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6435.8A CN102595471B (zh) 2012-01-10 2012-01-10 一种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5471A CN102595471A (zh) 2012-07-18
CN102595471B true CN102595471B (zh) 2015-05-06

Family

ID=46483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6435.8A Active CN102595471B (zh) 2012-01-10 2012-01-10 一种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954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3858B (zh) * 2014-07-17 2018-09-0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时长期演进系统中的频点切换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05828349B (zh) * 2015-01-04 2019-04-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td-lte系统的远端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941679B (zh) * 2016-01-04 202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及其实现信号处理的方法
CN108632857B (zh) * 2017-03-24 2021-09-1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下行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基站
CN110324120B (zh) * 2018-03-28 2022-02-1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0662239B (zh) * 2018-06-28 2022-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0058878A1 (en) * 2018-09-21 2020-03-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lligent grouping of network nodes for 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CN111385829B (zh) * 2018-12-27 2021-10-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远端干扰的规避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756492B (zh) * 2019-03-28 2022-07-2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4363795A (zh) * 2020-09-27 2022-04-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定位远端干扰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0320A (zh) * 2007-07-30 2009-02-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站间同频干扰规避方法、控制装置和基站设备
CN101998415A (zh) * 2010-10-29 2011-03-30 北京邮电大学 Td-lte系统干扰自避免的基站选址方法
CN102149096A (zh) * 2010-02-05 2011-08-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15519A (zh) * 2010-04-02 2011-10-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干扰功率上报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65892B1 (ko) * 2006-08-30 2007-10-10 주식회사 팬택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셀간 간섭을 제어하는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0320A (zh) * 2007-07-30 2009-02-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站间同频干扰规避方法、控制装置和基站设备
CN102149096A (zh) * 2010-02-05 2011-08-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15519A (zh) * 2010-04-02 2011-10-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干扰功率上报方法及设备
CN101998415A (zh) * 2010-10-29 2011-03-30 北京邮电大学 Td-lte系统干扰自避免的基站选址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5471A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5471B (zh) 一种远端干扰距离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2655652B (zh) 一种远端干扰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2655650B (zh) 一种远端干扰基站的定位方法和设备
JP6867480B2 (ja) 任意接続チャネル信号を送信する方法とユーザ機器、及び任意接続チャネル信号を受信する方法及び基地局
US2017012736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ynchronization signal
US20180227797A1 (en) Multi-subframe 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ing (drs) measurement timing configuration (dmtc) window
CN102014462B (zh) 一种小区搜索方法及设备
CN102958151B (zh) 载波聚合的无线网络系统与基站、通信装置及同步方法
US10178639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iming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EP3809614B1 (en) Signal sending apparatus, signal detection apparatus, signal sending and detection system,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signal detection method
EP3171647A1 (en) Uplink synchroniz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733829B (zh) 一种发送和检测同步信号的方法、设备
RU2658187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преамбулы произвольного доступа
CN106792837B (zh) 一种td-lte系统的上下行切换方法
CN102202381A (zh) 一种多小区快速频点扫描方法
US835195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ntenna cooperation set,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base station cooperation set
KR101621292B1 (ko) Lte-tdd 네트워크와 wimax 네트워크를 동기화하는 방법, 기지국 및 시스템
US11870632B2 (en)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synchronization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and medium
CN106413107B (zh) 一种控制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US20130201853A1 (en) Spectrum estimation for low-load LTE signals
US11825436B2 (en) Extending a time gap range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US2023035423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ound-trip-time measurement on a sl interface
US7756076B2 (en)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adjacent base stations each using same frequency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s
CN106059978B (zh) 免许可频段下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WO2018024246A1 (zh) 信道映射和检测的方法和装置、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