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2335A - 手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22335A CN101422335A CNA2008101753987A CN200810175398A CN101422335A CN 101422335 A CN101422335 A CN 101422335A CN A2008101753987 A CNA2008101753987 A CN A2008101753987A CN 200810175398 A CN200810175398 A CN 200810175398A CN 101422335 A CN101422335 A CN 1014223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hands
- drying apparatus
- fan
- spray nozz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使用时没有手触及装置本体的不舒服感,并且对使用者没有压迫感的手干燥装置。该手干燥装置,备有形成为凹状的干燥室(10)、向干燥室(10)吹出暖风的喷嘴部(60)、送出从喷嘴部(60)喷出的空气的风扇马达(51),其特征在于,风扇马达(51)设在干燥室(10)的下方,在干燥室(10)的开口部(12)的上方配置有喷嘴部(60),形成喷嘴部(60)的喷嘴罩(20)比开口部(12)小,在从垂直方向看时,喷嘴罩(20)不覆盖开口部(12)的整个表面。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于2005年04月19日提出的发明名称为“手干燥装置”、申请号为200580012448.4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盥洗室、卫生间等洗手时,使湿手干燥的手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已往,作为这种手干燥装置,已知有将手插入从两面吹出空气的空间内、进行干燥的手干燥装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另外,也已知有在干燥空间的上部设置风扇马达、从干燥空间的上方吹出空气的手干燥装置(例如见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2930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992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手干燥装置中,必须将手伸进狭窄的空间内,所以,在使用时有时会产生手碰到装置本体的不舒服感。另外,在这种手干燥装置中,必须确保手插入的充分的进深空间,而且由于在狭窄的空间内,进深比较深,所以有不清洁感,另外,也不容易清扫。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手干燥装置中,虽然由于干燥空间大,也容易清扫,能确保清洁感,但是,由于风扇马达等配置在比干燥空间高的位置,所以使用者有压迫感,感觉室内空间狭窄。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使用时没有手触及装置本体的不舒服感,并且对使用者没有压迫感的手干燥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燥感好、干燥时间短的手干燥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风扇马达产生的噪音从本体盒向外部传递的手干燥装置。
第1发明的手干燥装置,备有形成为凹状的干燥室、向上述干燥室喷出暖风的喷嘴部、送出从上述喷嘴部喷出的空气的风扇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马达设在上述干燥室的下方;在上述干燥室的开口部上方配置上述喷嘴部;形成上述喷嘴部的喷嘴罩形成为比上述开口部小,在从垂直方向看时,上述喷嘴罩不覆盖上述开口部的整个面。
第2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将从上述风扇马达把空气导向上述喷嘴部的通风路设在上述干燥室的背面,上述喷嘴罩从上述干燥室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延伸。
第3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风扇马达的下方设置HEPA过滤器,在上述HEPA过滤器的下部形成空气导入通路。
第4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部由多个长孔构成,至少一个上述长孔的方向与其它的上述长孔的方向不同。
第5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部由多个长孔构成,在上述喷嘴部的吸入侧配置有整流板。
第6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部由多个长孔构成,一部分上述长孔的吹出方向与其它的上述长孔的吹出方向不同。
第7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部由第1喷嘴部和第2喷嘴部构成,上述第1喷嘴部配置在上述第2喷嘴部的前面侧,构成上述第1喷嘴部的长孔相对于手的插入方向形成在垂直方向。
第8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部由第1喷嘴部和第2喷嘴部构成,上述第1喷嘴部配置在上述第2喷嘴部的前面侧,构成上述第2喷嘴部的长孔相对于手的插入方向形成在平行的方向。
第9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部由第1喷嘴部和第2喷嘴部构成,上述第1喷嘴部配置在上述第2喷嘴部的前面侧,构成上述第2喷嘴部的长孔,其后方侧端部比其前面侧端部靠近上述喷嘴罩的中心侧。
第10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部由第1喷嘴部和第2喷嘴部构成,上述第1喷嘴部配置在上述第2喷嘴部的前面侧,上述第2喷嘴部的突出长度比上述第1喷嘴部的突出长度大。
第11发明在第7至10的任一项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喷嘴部的里侧,设有第3喷嘴部。
第12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罩的上面是平坦面。
第13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喷嘴罩的下面形成突出面,上述突出面形成在上述喷嘴罩外周的内方。
第14发明在第13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突出面与上述喷嘴罩外周之间形成倾斜面。
第15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喷嘴罩的上面的前面侧位置设有指示器。
第16发明在第15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喷嘴罩内的前端部设有LED基板(基盤),在上述LED基板上设置使光轴朝向上述喷嘴罩后方侧的LED,与上述LED相向地设置棱镜,将上述指示器配置在上述棱镜的上部。
第17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把上述风扇马达设在背面侧本体盒上,用前面侧本体盒覆盖上述风扇马达的前面侧,在上述风扇马达的上方,用上述干燥室覆盖由上述背面侧本体盒和上述前面侧本体盒形成的上部开口,上述干燥室是一体成形的。
第18发明在第17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干燥室的下面,形成为前方侧比后方侧低,在上述干燥室下面的前方侧设置排水孔。
第19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备有:具有上述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配置在上述风扇马达单元上游侧的过滤器单元、和内部备有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及上述过滤器单元的本体盒;在上述本体盒上具有本体盒吸入口,在上述过滤器单元上具有过滤器单元吸入口,上述本体盒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与上述过滤器单元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不同。
第20发明在第19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盒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与上述过滤器单元吸入口的吸入方向是相向的方向。
第21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备有:具有上述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配置在上述风扇马达单元上游侧的过滤器单元、和内部备有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及上述过滤器单元的本体盒;在上述本体盒上具有本体盒吸入口,在上述风扇马达单元上具有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上述本体盒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与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不同。
第22发明在第19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盒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与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吸入方向是相向的方向。
第23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上述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形成有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在内部备有上述风扇马达单元的本体盒上,形成有本体盒吸入口;从上述本体盒吸入口到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通风路,至少由方向各不相同的3个通风路构成。
第24发明在第23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方向各不相同的上述3个通风路,是相互正交的X轴、Y轴、Z轴方向的通风路。
第25发明在第23发明中,其特征在于,1个上述的通风路,不在由其它两个上述通风路形成的平面内。
第26发明在第23发明中,其特征在于,空气流动方向各不相同的、彼此相连的两个上述通风路,以小于等于90度的角度连接。
第27发明在第23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空气流动方向各不相同的、彼此相连的两个上述通风路中,在从上游侧的上述通风路流入的空气与下游侧的上述通风路碰撞的位置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缓冲件。
第28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上述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形成有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在内部备有上述风扇马达单元的本体盒上,形成有本体盒吸入口;在从上述本体盒吸入口到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通风路中,具有作为与一个通风路的空气流相向的空气流的其它的通风路。
第29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上述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备有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从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到上述喷嘴部的喷出口的通风路,至少由方向各不相同的3个通风路构成。
第30发明在第29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方向各不相同的上述3个通风路,是相互正交的X轴、Y轴、Z轴方向的通风路。
第31发明在第29发明中,其特征在于,1个上述的通风路,不在由其它两个上述通风路形成的平面内。
第32发明在第29发明中,其特征在于,空气流动方向各不相同的、彼此相连的两个上述通风路,以小于等于90度的角度连接。
第33发明在第29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空气流动方向各不相同的、彼此相连的两个上述通风路中,在从上游侧的上述通风路流入的空气与下游侧的上述通风路碰撞的位置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缓冲件。
第34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上述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备有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在从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到上述喷嘴部的喷出口的通风路中,具有作为与一个通风路的空气流相向的空气流的其它的通风路。
第35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上述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备有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在从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到上述喷嘴部的喷出口的通风路的内壁面上,设有改变空气流的遮音壁。
第36发明在第35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壁面具有相向的两个壁面,在设于一方上述内壁面上的上述遮音壁与另一方的上述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的空间。
第37发明在第35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壁面具有相向的两个壁面,在两个上述壁面上分别设置上述遮音壁,在设于一方的上述内壁面上的上述遮音壁与另一方上述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的空间;在设于另一方的上述内壁面的上述遮音壁与一方的上述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的空间。
第38发明在第37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设于另一方的上述内壁面上的上述遮音壁的高度尺寸,大于设在一方的上述内壁面上的上述遮音壁与另一方的上述内壁面之间的上述空间的尺寸。
第39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上述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备有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与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相连的通风路,平行于上述风扇马达的旋转轴。
第40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上述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备有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与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相连的通风路的空气流动方向,与上述风扇马达的旋转方向相同。
第41发明在第39或第40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入口开口截面比出口开口截面大,并且,从上述入口开口到上述出口开口的台阶部由曲面构成。
第42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上述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备有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在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与上述风扇马达吸入口之间,由盖体形成比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通路截面积大的吸入空间,在上述盖体的大致中心部配置上述风扇马达吸入口,在上述盖体的一侧方配置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在将上述吸入空间分隔为形成在上述风扇马达吸入口的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侧的第1吸入空间、和形成在上述风扇马达吸入口的与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相向侧的第2吸入空间时,上述第1吸入空间大于上述第2吸入空间。
第43发明在第42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盖体的、与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相向的一侧,设有倾斜面。
第44发明在第42发明中,其特征在于,通过防振件把上述风扇马达固定在上述风扇马达单元上;通过防振件把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固定在上述本体盒上。
第45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用前面侧本体盒覆盖上述风扇马达及过滤器单元的前面侧,在上述前面侧本体盒的下部设置排水槽,在上述排水槽的上方配置上述过滤器单元,上述过滤器单元所备有的集尘过滤器,可从上述排水槽侧装卸。
第46发明在第1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喷嘴部设置整流格子,设有集尘过滤器和预滤器,上述集尘过滤器用于除去粒径比上述整流格子小的粉尘,上述预滤器捕集的尘埃比上述集尘过滤器捕集的尘埃大。
第47发明在第45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喷嘴部设置整流格子,设有集尘过滤器和预滤器,上述集尘过滤器用于除去粒径比上述整流格子小的粉尘,上述预滤器捕集的尘埃比上述集尘过滤器捕集的尘埃大,将上述预滤器配置在上述排水槽与上述过滤器单元之间。
根据本发明,可以没有压迫感地进行使用,由于在开口部的下方形成凹状的干燥室,并且,在干燥室与喷嘴罩之间也形成干燥空间,尤其是干燥空间不仅前面开放而且侧面也开放,因此手的插入空间大,在使用时,不会有手碰到装置本体的不舒服感。
另外,根据本发明,手掌或手背容易受到风压,可提高干燥感。能够提高随着手的插入动作的沥水效果和手指间的干燥效果,可缩短干燥时间。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减少风扇马达产生的噪音从本体盒向外部传递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该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该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该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从该装置上卸下干燥室及前盒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上述状态的正视图。
图7是上述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8是该装置的喷嘴罩的仰视图。
图9是把该装置设置在卫生间内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喷嘴罩的、从上面侧看的立体图。
图11是该喷嘴罩的、从下面侧看的立体图。
图12是该喷嘴罩的侧视图。
图13是该喷嘴罩的侧面剖视图。
图14是该喷嘴罩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该喷嘴罩的要部立体图。
图16是该喷嘴罩的内部俯视图。
图17是该喷嘴罩的剖视图。
图18是喷嘴罩的要部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该装置的干燥室的正视图。
图21是该干燥室的侧视图。
图22是该干燥室的俯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本体盒内的构造的正视图。
图24是说明该装置的通风路方向的构造图。
图25是表示该装置的、到达过滤器单元的通风路的局部剖立体图。
图26是表示该装置的过滤器单元内的通风路的剖视图。
图27是表示该装置的、从过滤器单元到风扇马达单元的通风路的局部剖立体图。
图28是表示该装置的风扇马达单元内的通风路的剖视图。
图29是表示该装置的风扇马达单元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30是表示该装置的、从风扇马达单元到喷嘴部的通风路的侧面剖视图。
图31是表示该装置的、从风扇马达单元到喷嘴部的通风路的正视图。
图3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本体盒内构造的正视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设置状态的立体图。
图34是说明该装置的要部的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风扇马达设在干燥室的下方;在干燥室的开口部上方配置喷嘴部;形成喷嘴部的喷嘴罩形成为比开口部小,在从垂直方向看时,喷嘴罩不覆盖开口部的整个面。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把风扇马达设在干燥室的下方,可以消除压迫感,并且通过将喷嘴罩形成为比干燥室的开口部小,可提高干燥室上方空间的开放感。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将从风扇马达把空气导向喷嘴部的通风路设在干燥室的背面,喷嘴罩从干燥室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延伸。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开口部的下方,形成凹状的干燥室,并且,在干燥室与喷嘴罩之间也形成干燥空间,尤其是,干燥空间不仅前面开放而且侧面也开放,所以,手的插入空间大,可以消除在使用时因手碰到装置本体而产生的不舒服感。
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风扇马达的下方设置HEPA过滤器,在HEPA过滤器的下部形成空气导入通路。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干燥室的下方设置风扇马达、HEPA过滤器等,可在装置本体的较高位置上不设置突出部,可消除对使用者的压迫感。另外,由于采用HEPA过滤器,所以可以捕捉室内的浮游菌、并进行除菌、提高室内空间的卫生程度。
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喷嘴部由多个长孔构成,至少一个长孔的方向与其它的长孔的方向不同。根据本实施方式,手掌或手背容易受到风压,可提高干燥感。
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喷嘴部由多个长孔构成,在喷嘴部的吸入侧配置有整流板。根据本实施方式,手掌或手背容易受到风压,可提高干燥感,并且,借助整流板可减少紊流,可以加长从喷嘴部60吹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因此可以提高风压效果,并可以降低噪音。
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喷嘴部由多个长孔构成,一部分长孔的吹出方向与其它的长孔的吹出方向不同。在为了提高风压而从若干个长孔对形成为凹状的干燥室吹出空气时,吹出到干燥室内的空气要从开口部流出,但是,从长孔吹出的空气越均匀,从开口部流出的空气就越不规则。这样,该不规则的空气流出产生噪音。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一部分长孔的吹出方向与其他的长孔的吹出方向不同,可以使得来自干燥室内的空气保持稳定的流动,可防止因不规则的空气的流出而产生噪音。
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喷嘴部由第1喷嘴部和第2喷嘴部构成,第1喷嘴部配置在第2喷嘴部的前面侧,构成第1喷嘴部的长孔相对于手的插入方向形成在垂直方向。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借助手的插入动作而产生沥水效果,可缩短干燥时间。
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喷嘴部由第1喷嘴部和第2喷嘴部构成,第1喷嘴部配置在第2喷嘴部的前面侧,构成第2喷嘴部的长孔相对于手的插入方向形成在平行的方向。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提高手指间的干燥效果,可缩短干燥时间。
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喷嘴部由第1喷嘴部和第2喷嘴部构成,第1喷嘴部配置在第2喷嘴部的前面侧,构成第2喷嘴部的长孔,其后方侧端部比其前面侧端部靠近喷嘴罩的中心侧。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后方侧比喷嘴罩中心的吹出风量大,因此可以提高手插入后搓手的干燥效果。尤其是,在干燥室形成为大的凹状时,可进一步提高搓手效果。
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喷嘴部由第1喷嘴部和第2喷嘴部构成,第1喷嘴部配置在第2喷嘴部的前面侧,第2喷嘴部的突出长度比第1喷嘴部的突出长度大。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可以加大后方侧的吹出空气的到达距离,所以,可提高手插入时的风压效果。
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是在第7至第10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第2喷嘴部的里侧,设有第3喷嘴部。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气流一下子喷到整个手上,所以可在短时间内均匀地干燥。
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喷嘴罩的上面是平坦面。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作为手袋等的小件物品的载置台使用,可提高使用时的方便性。
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喷嘴罩的下面形成突出面,突出面形成在喷嘴罩外周的内方。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较薄地构成喷嘴罩的外周侧,较厚地构成喷嘴罩的中心,在设置时看起来喷嘴罩比较薄,可以减少喷嘴罩引起的压迫感,可以感觉到干燥室比较宽敞。另外,通过较厚地构成喷嘴罩的中心部,可以确保喷嘴部跟前的通风路空间,因此可以对若干个长孔均匀地吹出。另外,在突出面的前面和侧面,容易形成从外周部朝向喷嘴部的空气流,另一方面,在突出面的后面,容易形成从干燥室内朝向喷嘴部的空气流。
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是在第13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突出面与喷嘴罩外周之间形成倾斜面。根据本实施方式,从突出面的前面与侧面的外周部流向喷嘴部的空气流、或从突出面的后面的干燥室内流向喷嘴部的空气流更加顺畅。
本发明的第15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喷嘴罩的上面的前面侧位置设有指示器。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看到干燥时间的标准(目安),消除无聊感。
本发明的第16实施方式,是在第15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喷嘴罩内的前端部设置LED基板,与LED相向地设置棱镜,将指示器配置在棱镜的上部。在采用LED使指示器面发光时,必须要在指示器与LED之间设置预定的距离,但是,在把指示器设在喷嘴罩的上面的情况下,若在与该指示器相向的位置上设置LED,则必须加厚喷嘴罩。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把LED配置在喷嘴罩的前端部、利用棱镜使喷嘴罩上面的指示器面发光,可以较薄地构成喷嘴罩,同时,可以充分地确保LED与指示器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第17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把风扇马达设在背面侧本体盒上,用前面侧本体盒覆盖风扇马达的前面侧,在风扇马达的上方,用干燥室覆盖由背面侧本体盒和前面侧本体盒形成的上部开口,干燥室是一体成形的。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由背面侧本体盒和前面侧本体盒形成上部开口,把干燥室设在该上部开口处,可以将干燥室整体成形,可以防止在接缝等处容易产生的发霉、污垢等,可确干燥室的保清洁感。
本发明的第18实施方式,是在第17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干燥室的下面,形成为前方侧比后方侧低,在干燥室下面的前方侧设置排水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使用状态下,排水孔不在视线内,可提高使用时的清洁感。
本发明的第19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备有:具有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配置在风扇马达单元上游侧的过滤器单元、和内部备有风扇马达单元及过滤器单元的本体盒;在本体盒上具有本体盒吸入口,在过滤器单元上具有过滤器单元吸入口,本体盒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与过滤器单元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不同。根据本实施方式,从本体盒吸入口到过滤器单元吸入口的通风路不在一条直线上,必定有弯曲,所以可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本体盒吸入口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20实施方式,是在第19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本体盒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与过滤器单元吸入口的吸入方向是相向的方向。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从本体盒吸入口到过滤器单元吸入口的通风路,有180度的弯曲,所以,可进一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本体盒吸入口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21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备有:具有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配置在风扇马达单元上游侧的过滤器单元、和内部备有风扇马达单元及过滤器单元的本体盒;在本体盒上具有本体盒吸入口,在风扇马达单元上有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本体盒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与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不同。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从本体盒吸入口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通风路不在一条直线上,必定有弯曲,所以可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本体盒吸入口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22实施方式,是在第19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本体盒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与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吸入方向是相向的方向。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从本体盒吸入口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通风路,有180度的弯曲,所以可以进一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本体盒吸入口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23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具有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形成有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在内部备有风扇马达单元的本体盒上,形成有本体盒吸入口;从本体盒吸入口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通风路,至少由方向各不相同的3个通风路构成。根据本实施方式,借助方向各不相同的3个通风路,可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本体盒吸入口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24实施方式,是在第23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方向各不相同的3个通风路,是相互正交的X轴、Y轴、Z轴方向的通风路。根据本实施方式,借助X轴、Y轴、Z轴方向的通风路,可以进一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本体盒吸入口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25实施方式,是在第23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1个通风路,不在由其它两个通风路形成的平面内。根据本实施方式,借助设在三维方向的通风路,可以进一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本体盒吸入口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26实施方式,是在第23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空气流动方向各不相同的、彼此相连的两个通风路,以小于等于90度的角度连接。根据本实施方式,风扇马达产生的噪音借助小于等于90度角度的弯曲,在通风路内碰撞,所以可以防止风扇马达的噪音在通风路内传递的情况,可以进一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本体盒吸入口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27实施方式,是在第23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空气流动方向各不相同的、彼此相连的两个通风路中,在从上游侧的通风路流入的空气与下游侧的通风路碰撞的位置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缓冲件。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使噪音在通风路内碰撞,同时,可在此处缓冲或吸收噪音,所以,可以防止风扇马达的噪音在通风路内传递,可以进一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本体盒吸入口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28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具有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形成有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在内部备有风扇马达单元的本体盒上,形成有本体盒吸入口;在从本体盒吸入口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通风路中,具有作为与一个通风路的空气流相向的空气流的其它的通风路。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从本体盒吸入口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通风路,有180度的弯曲,所以,可以进一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本体盒吸入口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29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具有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备有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从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到喷嘴部的喷出口的通风路,至少由方向各不相同的3个通风路构成。根据本实施方式,借助方向各不相同的3个通风路,可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喷嘴部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30实施方式,是在第29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方向各不相同的3个通风路,是相互正交的X轴、Y轴、Z轴方向的通风路。根据本实施方式,借助X轴、Y轴、Z轴方向的通风路,可以进一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喷嘴部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31实施方式,是在第29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1个通风路,不在由其它两个通风路形成的平面内。根据本实施方式,借助设在三维方向的通风路,可以进一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喷嘴部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32实施方式,是在第29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空气流动方向各不相同的、彼此相连的两个通风路,以小于等于90度的角度连接。根据本实施方式,风扇马达产生的噪音借助小于等于90度角的弯曲,在通风路内碰撞,所以可以防止风扇马达的噪音在通风路内传递,可以进一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喷嘴部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33实施方式,是在第29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空气流动方向各不相同的、彼此相连的两个通风路中,在从上游侧的通风路流入的空气与下游侧的通风路碰撞的位置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缓冲件。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可使风扇马达的噪音在通风路内碰撞,同时,由于可在此处缓冲或吸收噪音,所以,可以防止风扇马达的噪音在通风路内传递,可以进一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喷嘴部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34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具有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备有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在从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到喷嘴部的喷出口的通风路中,具有作为与一个通风路的空气流相向的空气流的其它的通风路。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从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到喷嘴部的喷出口的通风路有180度的弯曲,所以,可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喷嘴部的喷出口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35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具有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备有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在从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到喷嘴部的喷出口的通风路的内壁面上,设有改变空气流的遮音壁。根据本实施方式,借助该遮音壁,可以防止风扇马达的噪音在通风路内传递的情况,可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喷嘴部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36实施方式,是在第35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内壁面具有相向的两个壁面,在设于一方内壁面上的遮音壁与另一方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的空间。根据本实施方式,借助该遮音壁,可以防止风扇马达的噪音在通风路内传递,同时,可以减少空气流的阻力、减小来自喷嘴部的喷流速度的降低。
本发明的第37实施方式,是在第35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内壁面具有相向的两个壁面,在两个壁面上分别设置遮音壁,在设于一方的内壁面上的遮音壁与另一方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的空间;在设于另一方的内壁面的遮音壁与一方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的空间。根据本实施方式,借助设在各壁面上的遮音壁,可以防止风扇马达的噪音在通风路内传递,并可以减少空气流的阻力、减小来自喷嘴部的喷流速度的降低。
本发明的第38实施方式,是在第37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设于另一方的内壁面上的遮音壁的高度尺寸,大于设在一方的内壁面上的遮音壁与另一方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的尺寸。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借助遮音壁切实地使噪音碰撞,可以进一步防止噪音在通风路内传递。
本发明的第39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具有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备有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与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相连的通风路,平行于风扇马达的旋转轴。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风路有180度的弯曲,所以,可以减少风扇马达的噪音从本体盒吸入口传递到外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40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具有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备有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与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相连的通风路的空气流动方向,与风扇马达的旋转方向相同。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吸入风扇马达的空气流顺畅,可以减少噪音的发生,并可以防止风扇马达的性能降低。
本发明的第41实施方式,是在第39或第40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入口开口截面比出口开口截面大,并且,从入口开口到出口开口的台阶部由曲面构成。根据本实施方式,可通过曲面防止空气的紊流,通过使空气流动顺畅可减少噪音,并可防止风扇马达的性能降低。
本发明的第42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具有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备有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在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与风扇马达吸入口之间,由盖体形成比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通路截面积大的吸入空间,在盖体的大致中心部配置风扇马达吸入口,在盖体的一侧方配置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在将吸入空间分隔为形成在风扇马达吸入口的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侧的第1吸入空间、和形成在风扇马达吸入口的与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相向侧的第2吸入空间时,第1吸入空间大于第2吸入空间。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吸入气流顺畅地流入风扇马达,可以减少噪音并防止风扇马达的性能降低。
本发明的第43实施方式,是在第42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盖体的、与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相向的一侧,设有倾斜面。根据本实施方式,借助倾斜面,可使第1吸入空间大于第2吸入空间,可实现顺畅的空气流动。
本发明的第44实施方式,是在第42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通过防振件把风扇马达固定在风扇马达单元上;通过防振件把风扇马达单元固定在本体盒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减低风扇马达产生的噪音。
本发明的第45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用前面侧本体盒覆盖风扇马达及过滤器单元的前面侧,在前面侧本体盒的下部设置排水槽,在排水槽的上方配置过滤器单元,过滤器单元所备有的集尘过滤器,可从排水槽侧装卸。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过卸下排水槽就能形成装卸集尘过滤器的空间,所以,不必卸下前面侧本体盒就可以装卸集尘过滤器。
本发明的第46实施方式,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喷嘴部设置整流格子,设有集尘过滤器和预滤器,集尘过滤器用于除去粒径比整流格子小的粉尘,预滤器捕集的尘埃比集尘过滤器捕集的尘埃大。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防止整流格子的孔眼堵塞,可以防止因长期使用而引起吹出风量的减少。
本发明的第47实施方式,是在第45实施方式的手干燥装置中,在喷嘴部设置整流格子,设有集尘过滤器和预滤器,集尘过滤器用于除去粒径比整流格子小的粉尘,预滤器捕集的尘埃比集尘过滤器捕集的尘埃大,将预滤器配置在排水槽与过滤器单元之间。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卸下排水槽可以装卸预滤器,不必卸下前面侧本体盒就可以装卸预滤器。
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
先参照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外观形状。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该装置的正视图。图3是该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该装置的俯视图。
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在装置本体的上部形成有干燥室10。干燥室10,由从背面侧朝前面侧向下方倾斜的外缘部11形成开口部12。在该开口部12的下方,形成凹状的空间。在干燥室10的开口部12的上方,设有板状的喷嘴罩20,在开口部12与喷嘴罩20之间也形成有干燥空间。另外,在干燥室10的开口部12的上方,除了喷嘴罩20外,没有设置其它部件。该喷嘴罩20,从干燥室10的背面侧延伸到前面侧。特别是,如图4所示,喷嘴罩20形成为比开口部12小,在从垂直方向看时,不覆盖开口部12的整个表面。即,在从垂直方向看时,在喷嘴罩20的两侧和前面侧,开口部12是开放的。喷嘴罩20的上面是平坦面,在上面的前面侧位置设置有指示器21。该指示器21用于显示干燥时间的标准。
装置本体的、形成干燥室10的外缘部11,突出在最前面侧。在装置本体的最下部,设有排水槽30。干燥室10与排水槽30之间被本体盒40覆盖着。
下面,使用图5至图7说明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内部构造。
图5是从该装置上卸下干燥室及前盒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该状态的正视图。图7是该状态的侧剖视图。
在本体盒40的内部、即干燥室10的下方,设有采用了DC马达的风扇马达51,在风扇马达51的更下方,设有集尘过滤器81。该集尘过滤器81,是具有捕集室内浮游菌、并进行除菌的功能的HEPA过滤器。
在风扇马达51的上方、即干燥室10的背面侧,形成有与喷嘴罩20连接的通风路150。在该通风路150的途中,设置有加热器91。另外,在集尘过滤器81的下部,形成有空气导入通路110。
通过上述构造,特别是,如图7所示,从空气导入通路110吸入的空气,经过集尘过滤器81、风扇马达51、通风路150被导入喷嘴罩20。
特别是,如图5所示,在装置本体的侧部,备有改变风扇马达51的旋转速度的风量调节电位器(ホ·リユ-ム)41、接通或切断加热器91的暖风(温風)开关42、对风扇马达51等进行通电的电源开关43。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喷嘴罩20的背面侧下部,设有检测手伸入的灵敏度传感器22。另外,当风扇马达51根据灵敏度传感器22的信号而开始动作时,指示器21从一端侧开始亮灯,与风扇马达51的旋转联动地、亮灯范围朝另一端侧扩大,当风扇马达51到达预定的转速时,全部亮灯后熄灭。另外,在进行长时间干燥时,灭灯后,又从一端侧朝着另一端侧亮灯,再灭灯,反复这样的动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干燥室10的下方,备有风扇马达51、集尘过滤器81和排水槽30,在干燥室10的开口部12上方,除了板状的喷嘴罩20外,没有设置其它部件,干燥室10上方的空间是开放的,在高的位置上没有装置本体的突出部,因此,对于使用者没有压迫感。另外,喷嘴罩20的上面是平坦面,可以作为手袋等的小件物品的搁置台使用,可提高挂在肩上的手袋滑落等的使用时的便利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在从垂直方向看时,在喷嘴罩20的两侧和前面侧,开口部12是开放的,所以,即使在个子高的使用者从喷嘴罩20的上方将手伸进时,也不会有压迫感。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在开口部12的下方,形成有凹状的干燥室10,并且,在开口部12与喷嘴罩20之间也形成有干燥空间,尤其是,该干燥空间,不仅前面开放,而且侧面也开放,所以,具有开放感,手的伸入空间大,因此使用时手不容易碰到装置本体。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由于采用具有捕集室内浮游菌、并进行除菌的功能的集尘过滤器81,所以,可提高室内空间的卫生状况。
下面,参照图8说明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喷嘴部。
图8是该装置的喷嘴罩的仰视图。
喷嘴部60由若干个长孔构成,从长孔喷出的风速约为90m/s到120m/s左右的喷射流。
长孔61A和长孔61B,在喷嘴罩20的前面侧位置,形成在垂直于手插入方向的方向上。长孔61A和长孔61B,隔开规定的间隔设在一条直线上。另外,长孔61A和长孔61B也可以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形成为朝背面侧扩展的“”字形。这里,长孔61A和长孔61B构成第1喷嘴部。
长孔62A、长孔63A和长孔64A,在长孔61A的背面侧的位置,形成在平行于手的插入方向的方向。长孔62A、长孔63A和长孔64A,隔开规定的间隔平行地设置着。
长孔65A、长孔66A和长孔67A,在长孔62A、长孔63A和长孔64A的背面侧的位置上,设置在平行于手的插入方向的方向。长孔65A、长孔66A和长孔67A,隔开规定的间隔平行地设置着。另外,长孔65A和长孔62A配置在一条直线上。长孔66A和长孔63A配置在一条直线上。长孔67A和长孔64A配置在一条直线上。
长孔62B、长孔63B和长孔64B,在长孔61B的背面侧的位置上,形成在平行于手的插入方向的方向上。长孔62B、长孔63B和长孔64B,隔开规定的间隔平行地设置着。
长孔65B、长孔66B和长孔67B,设在长孔62B、长孔63B和长孔64B的背面侧的位置上,其方向平行于手的插入方向。长孔62B、长孔63B和长孔64B,隔开规定的间隔平行地设置着。另外,长孔65B和长孔62B配置在一条直线上,长孔66B和长孔63B配置在一条直线上。长孔67B和长孔64B配置在一条直线上。这里,长孔62A、长孔63A、长孔64A、长孔65A、长孔66A、长孔67A、长孔62B、长孔63B、长孔64B、长孔65B、长孔66B、长孔67B,构成第2喷嘴部。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第1喷嘴部和第2喷嘴部的长孔的方向不同,所以,手掌或手背容易受到风压,可提高干燥感。尤其是,由于第1喷嘴部垂直于手的插入方向,所以,借助手的伸入动作,产生了沥水效果。并且,由于第2喷嘴部形成有与手的插入方向平行的若干个长孔,所以,可提高手指间的干燥效果,可缩短干燥时间。
下面,参照图9说明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设置状态。
图9是把该装置设置在卫生间内的状态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设置在卫生间内的盥洗台70的侧方的壁面上。通常,盥洗台70的上面71,距地面高度约为620mm到860mm左右,盥洗台70的上面71,位于形成在干燥室10或干燥室10与喷嘴罩20之间的干燥空间内。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以使盥洗台70的上面71位于干燥室10或干燥空间内的方式设置手干燥装置,所以,在不弯腰的状态下,通过将手臂弯曲、朝斜下方插入手,从小孩到成人,都可不受身高影响地进行使用。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
图10至图18,表示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其他的喷嘴罩。另外,喷嘴罩以外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图10是本实施例的喷嘴罩的、从上面侧看的立体图。图11是该喷嘴罩的、从下面侧看的立体图。图12是该喷嘴罩的侧视图。图13是该喷嘴罩的侧面剖视图。图14是该喷嘴罩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该喷嘴罩的要部立体图。图16是该喷嘴罩的内部俯视图。图17是该喷嘴罩的剖视图。图18是喷嘴罩的要部立体图。
本实施例的喷嘴罩20,设在图未示的干燥室的开口部上方。因此,在干燥室的开口部与喷嘴罩20之间也形成了干燥空间。另外,本实施例中也同样地,在干燥室的开口部上方,除了喷嘴罩20外没有设置其它的部件。喷嘴罩20,从干燥室的背面侧延伸出到前面侧地进行设置。另外,喷嘴罩20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形成为比开口部小,在从垂直方向看时,不覆盖开口部的整个面。即,从垂直方向看时,在喷嘴罩20的两侧和前面侧,开口部是开放的。
首先,如图10所示,喷嘴罩20的上面是平坦面,在上面的前面侧位置,设置了指示器21。该指示器21用于显示干燥时间的标准。
另外,如图11所示,喷嘴部60由若干个长孔构成,从长孔喷出的风速约为90m/s到120m/s的喷射流。
长孔61A和长孔61B,在喷嘴罩20的前面侧位置,形成在垂直于手的插入方向的方向上。长孔61A和长孔61B,隔开规定的间隔地设在一条直线上。另外,长孔61A和长孔61B也可以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形成为朝背面侧扩展的“”字形。这里,长孔61A和长孔61B构成第1喷嘴部。
长孔68A和长孔69A,形成在长孔61A的背面侧。长孔68A和长孔69A,它们的后方侧端部比前面侧端部靠近喷嘴罩20的中心侧。另外,长孔69A比长孔68A更靠近背面侧。长孔68A和长孔69A以规定的间隔平行地设置着。
长孔68B和长孔69B,形成在长孔61B的背面侧位置。长孔68B和长孔69B,它们的后方侧端部比前面侧端部靠近喷嘴罩20的中心侧。另外,长孔69B比长孔68B更靠近背面侧。长孔68B和长孔69B以规定的间隔平行地设置着。
这里,长孔68A、长孔69A、长孔68B、长孔69B,构成第2喷嘴部。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在后方侧从喷嘴罩中心吹出的风量多,所以,手插入后,可提高搓手的干燥效果。
在第1喷嘴部与第2喷嘴部之间,设置有灵敏度传感器22。
另外,在第1喷嘴部和第2喷嘴部的更里侧,最好设置第3喷嘴部。通过设置第3喷嘴部,在把湿手插入时,气流一下子喷到整个手上,同时将水滴吹散,因此即使手不动,也能均匀地在短时间内干燥。
如图11和图12所示,喷嘴部60设有突出面23。
该突出面23,在喷嘴罩20的下面,形成在喷嘴罩20的外周的内方。突出面23,在前面侧具有倾斜面23f,在侧面侧具有倾斜面23s,在后面侧具有倾斜面23b,借助这些倾斜面23f、23s、23b与喷嘴罩20的下面外周部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喷嘴罩20的外周侧薄,喷嘴罩20的中心部厚,所以,在设置时,喷嘴罩20看起来比较薄,减少了喷嘴罩20产生的压迫感,可以感觉到干燥室比较大。另外,由于喷嘴罩20的中心部厚,以此可确保到达喷嘴部60的通风路空间,所以可确保从长孔61A、长孔61B、长孔68A、长孔69A、长孔68B、长孔69B吹出的均匀的风量。另外,在突出面23的前面和侧面,容易形成从外周部流向喷嘴部60的气流,另一方面,在突出面23的后面,容易形成从干燥室内流向喷嘴部60的气流。
另外,如图12所示,喷嘴部60,从突出面23突出的长度不同。
即,位于后面侧的长孔68的突出长度,比位于喷嘴罩20最前面侧的长孔61大,长孔69的突出长度比长孔68大。这样,第2喷嘴部的突出长度,比第1喷嘴部的突出长度大。另外,在第2喷嘴部中,由于长孔69的突出长度比长孔68大,所以,可提高后方侧的吹出空气的到达距离。例如,在设长孔61的突出长度为1的情况下,通过使长孔68的突出长度为2倍,使长孔69的突出长度为3倍,可提高后面侧的风压效果。
另外,如图12和图13所示,长孔68和长孔69的垂直方向为吹出方向,但是,长孔61的吹出方向是从垂直方向朝后面侧倾斜约10度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位于最前面侧的长孔61的吹出方向朝后面侧倾斜,所以,从长孔68及长孔69吹到干燥室的空气,被从长孔61吹出的空气引导,成为从干燥室的后面侧上升的气流,可以使得来自干燥室内的空气成为稳定的气流流出,可防止因不规则的空气流出而导致的噪音。另外,由于形成从干燥室后面侧上升的空气气流,所以,可以产生从突出面23的倾斜面23b循环到喷嘴部60的空气流。因此,在利用暖风时,空气的循环能提高暖风感,同时可提高干燥效果。
另外,如图13所示,在喷嘴部60的吸入侧,设置有金属网或冲孔金属板等的整流板24。借助该整流板24,可减少紊流,加长从喷嘴部60吹出的空气的到达距离,同时,可减低噪音。
另外,如图14所示,在上面侧喷嘴罩20A与下面侧喷嘴罩20B之间,设有管罩25。如图13所示,通风路150A形成在管罩25的下面。在管罩25的前方侧上面,形成配置LED基板26、显示器罩27的空间。
如图15所示,LED基板26和显示器罩27,固定在管罩25上。LED基板26和显示器罩27隔开规定的间隔相向地设置着。
如图16所示,在LED基板26的、与显示器罩27相向的面上,配置着若干个LED26A。在这些LED26A之间,设置有遮蔽板26B,以此将各LED26A的光分隔。
如图17所示,显示器罩27构成棱镜,该棱镜的LED基板26侧的面,实施了钻石切割27A,使入射光散乱,以此提高面发光的效果。
在管罩25的上面侧,形成有格子状的加强肋25A。另外,在管罩25的外周部,形成有若干个接合部25B,在管罩25的中心部形成有接合部25C。
如图18所示,在下面侧的喷嘴罩20B的上面侧,形成有通风路150A。该通风路150A,由设在下面侧喷嘴罩20B外周部的双重构造的壁面150B构成。位于下面侧喷嘴罩20B的前面侧的壁面150B,朝下面侧喷嘴罩20B的中心延伸、构成延伸部150C。该延伸部150C,形成在长孔61A与长孔61B之间、以及长孔69A与长孔69B之间。另外,借助该延伸部150C,在与通风路150A分隔的空间,形成灵敏度传感器用开口部22A。在壁面150B的外周部,设有与管罩25的接合部25B对应的若干个接合部20C。另外,在借助延伸部150C与通风路150A分隔的空间,设有与管罩25的接合部25C对应的接合部20D。管罩25借助这些接合部25B、25C、20C、20D固定在下面侧喷嘴罩20B上。这里,之所以将灵敏度传感器22设在正中间,是因为在人们一开始将手伸入干燥室10内时,往往习惯于将手置于正中间的位置,在手干了后、为了进行确认而在正中间位置搓手。另外,在高压的空气进入喷嘴罩20时,为了防止上面侧喷嘴罩20A和下面侧喷嘴罩20B的接合部被压力冲开而造成空气泄漏,用螺丝将中央的接合部20D固定住,以保证接合强度。
如本实施例所示,把LED26A配置在喷嘴罩20的前端部,利用构成棱镜的显示器罩27使喷嘴罩20上面的指示器21面发光,这样,可以将喷嘴罩20做得薄,并且可确保LED26A与指示器21之间有足够的距离。即,与把基板、LED、棱镜重叠在下面侧喷嘴罩20B上的构造相比,通过把带LED的基板横向地配置,在其侧面成45度角地配置棱镜,可将LED的光的方向从横向变为纵向、使指示器21发光,因此基板、LED、棱镜虽然在横向上扩展,但在纵方向可以减薄。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
图19至图22,表示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另一外观形状。另外,也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喷嘴罩的构造。
图1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0是该装置的干燥室的正视图。图21是该干燥室的侧视图。图22是该干燥室的俯视图。
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在装置本体的上部形成有干燥室10。干燥室10,由从背面侧朝前面侧向下方倾斜的外缘部11形成开口部12。在该开口部12的下方,形成凹状的空间。在干燥室10的开口部12的上方,设有板状的喷嘴罩(未图示),在开口部12与喷嘴罩之间也形成有干燥空间。在干燥室10的开口部12的上方,除了喷嘴罩外没有设置其它部件。该喷嘴罩从干燥室10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延伸设置。喷嘴罩比开口部12小,在从垂直方向看时,不覆盖开口部12的整个表面。即,在从垂直方向看时,在喷嘴罩的两侧和前面侧,开口部12是开放的。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风扇马达51设在背面侧本体盒40B上,用前面侧本体盒40A覆盖住风扇马达51以及过滤器单元80的前面侧。前面侧本体盒40A,覆盖前面及侧面,上面和底面是开放的。另外,在前面侧本体盒40A的前面侧,可装卸地设有装饰板45。在装置本体的最下部,设有排水槽30。在排水槽30的上部配置着预滤器32。
干燥室10,配置在风扇马达51的上方,覆盖着由背面侧本体盒40B和前面侧本体盒40A形成的上部开口。另外,干燥室10采用由树脂成形而一体形成的干燥室。在干燥室10的外缘部11设有罩13。该罩13比外缘部11宽,并突出到干燥室10内。干燥室10的下面形成为前方侧比后方侧低,在干燥室下面的前方侧,设有排水孔14。
根据本实施例,由背面侧本体盒40B和前面侧本体盒40A形成上部开口,在该上部开口上设置干燥室10,所以,可以将干燥室10整体成形,可以防止在接缝等处产生的发霉、污垢等。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在设置状态下,排水孔14不在视线内,因此可提高使用时的清洁感。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以设在本体盒内的通风路的构造为特征,所以,只参照附图说明通风路的相关构造,关于其它的构造,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构造,其说明在此从略。另外,对已经说明的构造,注以相同标记,其一部分的说明从略。
图2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本体盒内构造的正视图。图24是说明该装置的通风路方向的构造图。图25是表示该装置的、到达过滤器单元的通风路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26是表示该装置的过滤器单元内的通风路的剖视图。图27是表示该装置的、从过滤器单元到风扇马达单元的通风路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28是表示该装置的风扇马达单元内的通风路的剖视图。图29是表示该装置的风扇马达单元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30是表示该装置的、从风扇马达单元到喷嘴部的通风路的侧面剖视图。图31是表示该装置的、从风扇马达单元到喷嘴部的通风路的正视图。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备有:具有风扇马达51的风扇马达单元50、配置在风扇马达单元50上游侧的过滤器单元80,通过将这些风扇马达单元50、过滤器单元80固定在背面侧本体盒40B上,可在本体盒40内备有风扇马达单元50和过滤器单元80。另外,风扇马达单元50和过滤器单元80的前面侧,被前面侧本体盒覆盖着。在该前面侧本体盒的下部,设有排水槽30。过滤器单元80配置在排水槽30的上方。过滤器单元80备有的集尘过滤器81,收纳在过滤器盒81A内,过滤器盒81A可从排水槽30侧装卸。过滤器盒81A,如图25所示,借助装饰螺丝81B结合在过滤器单元80上。另外,在排水槽30与过滤器单元80之间,配置有预滤器32,该预滤器32捕集的尘埃比集尘过滤器81捕集的尘埃大。另外,在本体盒40的下面,设有本体盒吸入口101。在过滤器单元80内,具有集尘过滤器81,在该集尘过滤器81的上游侧,形成有过滤器单元吸入口82,在集尘过滤器81的下游侧,形成有过滤器单元吹出口83。另外,在风扇马达单元50内具有风扇马达51,形成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这里,风扇马达51以垂直于背面侧本体盒40B的方向为旋转轴,绕逆时针方向(图中箭头A)旋转。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单元吹出口83与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直接连接。
下面,参照附图23至27,说明从本体盒吸入口101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的通风路。
从本体盒吸入口101吸入的空气,沿着通风路111朝上方(Y轴的正方向)流动,再沿着通风路112朝侧方(X轴的负方向)流动,再沿着通风路113朝上方(Y轴的正方向)流动,然后沿着通风路114朝侧方(X轴的正方向)流动,到达过滤器单元吸入口82。另外,这些通风路111~114,不一定是由具有规定剖面的通风路构成,如图所示,也可以利用排水槽30的背面侧空间、过滤器单元80的周围空间等作为空气流动的通风路,在利用这样的空间时,可以把产生空气主流的空间作为通风路。
到达了过滤器单元吸入口82的空气,在过滤器单元80内,先沿着通风路121朝下方(Y轴的负方向)流动,再沿着通风路122朝前方(Z轴的正方向)流动,然后沿着通风路123朝侧方(X轴的正方向)流动,再沿通风路124向侧方并渐渐朝后方(X轴的正方向、Z轴的负方向)流动,然后沿通风路125朝上方(Y轴的正方向)流动,再沿通风路126朝前方(Z轴的正方向)流动,到达过滤器单元吹出口83。
另外,图23所示的缓冲件201、图26所示的缓冲件202,设在从上游侧通风路流入的空气与下游侧的通风路碰撞的位置的内壁面上,用于缓冲和吸收噪音。另外,虽然没有示出,在其它的通风路的弯曲部也同样地设置有缓冲件,以此可以降低噪音。
根据本实施例,使本体盒吸入口101的吸入方向、与过滤器单元吸入口82的吸入方向不同,从本体盒吸入口101到达过滤器单元吸入口82的通风路111~114不在一条直线上,必定有弯曲,所以可以减少从本体盒吸入口101传到外部的风扇马达51的噪音。
另外,如本实施例所示,本体盒吸入口101的吸入方向和过滤器单元吸入口82的吸入方向是相向的方向,从本体盒吸入口101到过滤器单元吸入口82的通风路通过若干次的弯曲,至少有180度的弯曲,所以,可进一步减少从本体盒吸入口101传到外部的风扇马达51的噪音。
另外,对于本体盒吸入口101的吸入方向、和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的吸入方向的关系,也具有与本体盒吸入口101的吸入方向和过滤器单元吸入口82的吸入方向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从本体盒吸入口101到过滤器单元吸入口82的通风路111~126中,例如在由X轴-Y轴形成的平面以外的方向,也形成有通风路,可进一步减少风扇马达51的噪音传递。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从本体盒吸入口101到过滤器单元吸入口82的通风路111~114、在由X轴-Y轴形成的平面内形成有若干个曲折部的情况,但是如果在由X轴-Y轴形成的平面以外的方向也形成通风路,则可进一步减少风扇马达51的噪音传递。
下面,参照图28和图29说明风扇马达单元50的构造。
风扇马达单元50,备有风扇马达51、密接在其一部分外周上的防振件54、与防振件54一起夹住风扇马达51的盖体55及外壳56。盖体55覆盖风扇马达51的吸入侧。外壳56覆盖风扇马达51的吹出侧,以此在盖体55的内部形成吸入空间130,在壳体56的内部形成排出空间140。在壳体56的里面侧、即背面侧本体盒40B侧,配置着圆形的防振板57A。在风扇马达51与防振板57A之间,配置着吸音件57B。另外,盒体56和背面侧本体盒40B,经由防振件57C进行安装。
吸入空间130,作为比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的通路截面积大的空间、形成在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与风扇马达吸入口53之间。形成该吸入空间130的盖体55,在大致中心部设有风扇马达吸入口53,在一侧方设有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另外,在把该吸入空间130,分隔为形成在风扇马达吸入口53的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侧的第1吸入空间130A、和形成在风扇马达吸入口53的与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相向侧的第2吸入空间130B时,为了使第1吸入空间130A大于第2吸入空间130B,设置有倾斜面55A。这样,由于第1吸入空间130A大于第2吸入空间130B,所以,可以使吸入气流顺利地流向风扇马达51,可减少噪音,同时可防止风扇马达51的性能降低。
另外,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的入口开口截面,比与吸入空间130相连的出口开口截面大,并用曲面构成从该入口开口到出口开口的台阶部52R、54R。这样,由于从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的入口开口到出口开口的台阶部52R、54R是曲面形状,所以,可防止空气的紊流,并可使空气顺利地流动,以此可减少噪音,同时可防止风扇马达51的性能降低。
下面,说明该风扇马达单元50内的空气流动状况。
到达了过滤器单元吹出口83的空气、即到达了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的空气,在风扇马达单元50内,先沿着通风路131朝侧方(X轴的负方向)流动,再沿着通风路132朝后方(Z轴的负方向)流动,以此被吸入风扇马达吸入口53。
从风扇马达51排出的空气,在风扇马达单元50内,先沿着通风路141朝后方(Z轴的负方向)流动,再沿着通风路142朝侧方(X轴的负方向)流动,以此从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58吹出。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与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相连的通风路126,平行于风扇马达51的旋转轴,所以,在通风路132内流动的空气与在通风路126内流动的空气成为相向气流,具有180度的弯曲,所以,能减少从本体盒吸入口传到外部的风扇马达的噪音。
另外,如果取消与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相连的通风路126,而将通风路125作为与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相连的通风路,则与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相连的通风路125的空气流动方向,与风扇马达51的旋转方向(逆时针方向)相同,可以使吸入风扇马达51的空气流动顺畅,以此可以减少噪音,并防止风扇马达51的性能降低。
下面,参照图30和图31,说明从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58到喷嘴部60的喷出口的通风路。
从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58吹出的空气,通过加热器91后,沿通风路151朝上方(Y轴的正方向)流动,然后,经过具有遮音壁211、212的通风路152,再沿着通风路153朝上方(Y轴的正方向)流动,然后沿着通风路154朝前方(Z轴的正方向)流动,以此到达喷嘴部60,再沿喷嘴部60内的通风路朝下方(Y轴的负方向)流动并喷出。
遮音壁211设在一方的内壁面40C上,遮音壁212设在另一方的内壁面40D上。一方的内壁面40C和另一方的内壁面40D是彼此相向的壁面。在设于一方的内壁面40C上的遮音壁211与另一方内壁面40D之间,形成有空气流过的空间152A。在设于另一方的内壁面40D上的遮音壁212与一方的内壁面40C之间,形成有空气流过的空间152B。在遮音壁211的侧部,形成有空气绕过遮音壁211流动的空间152C。在遮音壁212的侧部,形成有空气绕过遮音壁212流动的空间152D。另外,设在一方的内壁面40C上的遮音壁211的高度尺寸,比设在另一方内壁面40D上的遮音壁212与一方的内壁面40C之间的空间152B的尺寸大。设在另一方的内壁面40D上的遮音壁212的高度尺寸,比设在一方的内壁面40C上的遮音壁211与另一方的内壁面40D之间的空间152A的尺寸大。另外,在遮音壁211、212的上游侧的壁面上,最好设置缓冲件。
根据本实施例,从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58到喷嘴部60的喷出口的通风路,至少具有作为与构成通风路的喷嘴部60的空气流相向的空气流的另外的通风路151、153,由此从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58到喷嘴部60的喷出口的通风路,有180度的弯曲,所以,可以减少从喷嘴部60的喷出口传到外部的风扇马达51的噪音。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在从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58到喷嘴部60的喷出口的通风路152的内壁面40C、40D上,设置有改变空气流动的遮音壁211、212,借助该遮音壁211、212形成朝向不同方向的通风路,可以防止风扇马达51的噪音在通风路150内传递,可进一步减少从喷嘴部60传到外部的噪音。另外,在遮音壁211、212的上游侧的壁面上设置有缓冲件,可进一步防止噪音的传递。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在遮音壁211与内壁面40D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空间152A;在遮音壁212与内壁面40C之间形成空气流动空间152B。所以,借助该遮音壁211、212可以防止风扇马达51的噪音在通风路150内传递,同时,借助空间152A、152B可以减少空气流的阻力,防止喷嘴部60的喷流速度的降低。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借助遮音壁211、212产生朝向侧方(X轴方向)的流动,所以,从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58到喷嘴部60的喷出口的通风路,是相互正交的X轴、Y轴、Z轴方向的通风路,这样可进一步减少从喷嘴部60传到外部的风扇马达51的噪音。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在本体盒40的上部侧面设置本体盒吸入口102,以此代替上述实施例中的本体盒吸入口101。另外,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构造,注以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3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本体盒内的构造的正视图。
从本体盒吸入口102吸入的空气,沿通风路161朝侧方(X轴的正方向)流动,再沿通风路162朝下方(Y轴的负方向)流动,然后沿着在风扇马达单元50的侧方构成的通风路163朝下方(Y轴的负方向)流动,到达过滤器单元吸入口82。另外,这些通风路161~163,不一定是具有预定截面的通风路,如图所示,也可是利用通风路50、风扇马达单元50的侧面侧空间的空气流,在利用这些空间时,可以把产生空气主流的空间作为通风路。
在本实施例中也同样地,使本体盒吸入口102的吸入方向、与过滤器单元吸入口82的吸入方向不同,使从本体盒吸入口102到过滤器单元吸入口82的通风路161~163不在一条直线上,必定有弯曲,所以,可以减少从本体盒吸入口102传到外部的风扇马达51的噪音。
另外,本体盒吸入口102的吸入方向(X轴的正方向)、和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的吸入方向(X轴的负方向)是相向的方向,所以从本体盒吸入口102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52的通风路有180度的弯曲,所以,可进一步减少从本体盒吸入口102传到外部的风扇马达51的噪音。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
图3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设置状态的立体图。图34是说明该装置的要部的构造图。
如图33所示,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干燥室10,由水平的外缘部11形成开口部12。在该开口部12的下方,形成凹状的空间。在干燥室10的开口部12的上方,设有喷嘴罩20,在开口部12与喷嘴罩20之间也形成有干燥空间。在干燥室10的开口部12的上方,除了喷嘴罩20以外,没有其它部件。该喷嘴罩20,借助形成通风路150的连接部23,配置在干燥室10的上方,从干燥室10的背面侧延出到前面侧。
另外,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的干燥室10,由倒圆锥状的部件构成,可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装卸,在干燥室10的底部形成有排水槽30。在干燥室10的下部,可装卸地设置有冲孔金属板等、形成有若干个孔的底板31,排水槽30形成在该底板31的下部空间内。
根据本实施例,用倒圆锥状部件构成干燥室10,可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装卸,所以,可以将干燥室10从装置本体上卸下、在盥洗台上进行清洗、将排水槽内的水倒出。
本实施例的手干燥装置,以外缘部11与盥洗台70的上面71处于同一高度的方式设置。
根据本实施例,在不弯腰的状态下,通过将手臂弯曲、将手朝斜下方伸入,从小孩到成人都可以不受身高限制地进行使用。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喷嘴部60上,最好设置由网或细线等构成的整流格子。另外,作为集尘过滤器81,最好采用能除去粒径比该整流格子小的粉尘的过滤器。
本发明的手干燥装置,可设置在餐馆、饭店等的盥洗室、卫生间内,另外,也可以用于医院手术室、处置室等。
Claims (39)
1.一种手干燥装置,备有形成为凹状的干燥室、向上述干燥室喷出暖风的喷嘴部、送出从上述喷嘴部喷出的空气的风扇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马达设在上述干燥室的下方;所述干燥室形成在如下的开口部的下方,所述开口部通过从干燥室的背面侧朝向前面侧向下方倾斜的外缘部形成,在上述开口部的上方设置板状的喷嘴罩,所述喷嘴罩从上述干燥室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延伸、形成所述喷嘴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罩形成为比所述开口部小,在从垂直方向看时,上述喷嘴罩不覆盖上述开口部的整个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从上述风扇马达把空气导向上述喷嘴部的通风路设在上述干燥室的背面,上述喷嘴罩从上述干燥室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风扇马达的下方设置HEPA过滤器,在上述HEPA过滤器的下部形成空气导入通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部由多个长孔构成,至少一个上述长孔的方向与其它的上述长孔的方向不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部由多个长孔构成,在上述喷嘴部的吸入侧配置有整流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部由多个长孔构成,一部分上述长孔的吹出方向与其它的上述长孔的吹出方向不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部由第1喷嘴部和第2喷嘴部构成,上述第1喷嘴部配置在上述第2喷嘴部的前面侧,构成上述第1喷嘴部的长孔相对于手的插入方向形成在垂直方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部由第1喷嘴部和第2喷嘴部构成,上述第1喷嘴部配置在上述第2喷嘴部的前面侧,构成上述第2喷嘴部的长孔相对于手的插入方向形成在平行的方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部由第1喷嘴部和第2喷嘴部构成,上述第1喷嘴部配置在上述第2喷嘴部的前面侧,构成上述第2喷嘴部的长孔,其后方侧端部比其前面侧端部靠近上述喷嘴罩的中心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部由第1喷嘴部和第2喷嘴部构成,上述第1喷嘴部配置在上述第2喷嘴部的前面侧,上述第2喷嘴部的突出长度比上述第1喷嘴部的突出长度大。
12.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喷嘴部的里侧,设有第3喷嘴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罩的上面是平坦面。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喷嘴罩的下面形成突出面,上述突出面形成在上述喷嘴罩外周的内方。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突出面与上述喷嘴罩外周之间形成倾斜面。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喷嘴罩的上面的前面侧位置设有指示器。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把上述风扇马达设在背面侧本体盒上,用前面侧本体盒覆盖上述风扇马达的前面侧,在上述风扇马达的上方,用上述干燥室覆盖由上述背面侧本体盒和上述前面侧本体盒形成的上部开口,上述干燥室是一体成形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干燥室的下面,形成为前方侧比后方侧低,在上述干燥室下面的前方侧设置排水孔。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具有上述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配置在上述风扇马达单元上游侧的过滤器单元、和内部备有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及上述过滤器单元的本体盒;在上述本体盒上具有本体盒吸入口,在上述过滤器单元上具有过滤器单元吸入口,上述本体盒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与上述过滤器单元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不同。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盒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与上述过滤器单元吸入口的吸入方向是相向的方向。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具有上述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配置在上述风扇马达单元上游侧的过滤器单元、和内部备有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及上述过滤器单元的本体盒;在上述本体盒上具有本体盒吸入口,在上述风扇马达单元上具有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上述本体盒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与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不同。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盒吸入口的吸入方向、与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吸入方向是相向的方向。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上述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形成有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在内部备有上述风扇马达单元的本体盒上,形成有本体盒吸入口;从上述本体盒吸入口到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通风路,至少由方向各不相同的3个通风路构成。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方向各不相同的上述3个通风路,是相互正交的X轴、Y轴、Z轴方向的通风路。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1个上述的通风路,不在由其它两个上述通风路形成的平面内。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流动方向各不相同的、彼此相连的两个上述通风路,以小于等于90度的角度连接。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空气流动方向各不相同的、彼此相连的两个上述通风路中,在从上游侧的上述通风路流入的空气与下游侧的上述通风路碰撞的位置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缓冲件。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上述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形成有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在内部备有上述风扇马达单元的本体盒上,形成有本体盒吸入口;在从上述本体盒吸入口到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吸入口的通风路中,具有作为与一个通风路的空气流相向的空气流的其它的通风路。
2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上述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备有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从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到上述喷嘴部的喷出口的通风路,至少由方向各不相同的3个通风路构成。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方向各不相同的上述3个通风路,是相互正交的X轴、Y轴、Z轴方向的通风路。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1个上述的通风路,不在由其它两个上述通风路形成的平面内。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流动方向各不相同的、彼此相连的两个上述通风路,以小于等于90度的角度连接。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空气流动方向各不相同的、彼此相连的两个上述通风路中,在从上游侧的上述通风路流入的空气与下游侧的上述通风路碰撞的位置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缓冲件。
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上述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备有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在从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到上述喷嘴部的喷出口的通风路中,具有作为与一个通风路的空气流相向的空气流的其它的通风路。
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上述风扇马达的风扇马达单元上,备有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在从上述风扇马达单元吹出口到上述喷嘴部的喷出口的通风路的内壁面上,设有改变空气流的遮音壁。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壁面具有相向的两个壁面,在设于一方上述内壁面上的上述遮音壁与另一方的上述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的空间。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壁面具有相向的两个壁面,在两个上述壁面上分别设置上述遮音壁,在设于一方的上述内壁面上的上述遮音壁与另一方上述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的空间;在设于另一方的上述内壁面的上述遮音壁与一方的上述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的空间。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于另一方的上述内壁面上的上述遮音壁的高度尺寸,大于设在一方的上述内壁面上的上述遮音壁与另一方的上述内壁面之间的尺寸。
3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前面侧本体盒覆盖上述风扇马达及过滤器单元的前面侧,在上述前面侧本体盒的下部设置排水槽,在上述排水槽的上方配置上述过滤器单元,上述过滤器单元所备有的集尘过滤器,可从上述排水槽侧装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123596 | 2004-04-20 | ||
JP2004-123596 | 2004-04-20 | ||
JP2004123596 | 2004-04-20 | ||
JP2004253189 | 2004-08-31 | ||
JP2004-253189 | 2004-08-31 | ||
JP2004253189 | 2004-08-31 | ||
JP2004-300673 | 2004-10-14 | ||
JP2004300673 | 2004-10-14 | ||
JP2004300673A JP4160037B2 (ja) | 2004-04-20 | 2004-10-14 | 手乾燥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124484A Division CN1946323B (zh) | 2004-04-20 | 2005-04-19 | 手干燥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22335A true CN101422335A (zh) | 2009-05-06 |
CN101422335B CN101422335B (zh) | 2011-10-05 |
Family
ID=380454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124484A Active CN1946323B (zh) | 2004-04-20 | 2005-04-19 | 手干燥装置 |
CN2008101753987A Active CN101422335B (zh) | 2004-04-20 | 2005-04-19 | 手干燥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124484A Active CN1946323B (zh) | 2004-04-20 | 2005-04-19 | 手干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946323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69897A (zh) * | 2009-07-16 | 2012-05-23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手干燥装置 |
CN105208905A (zh) * | 2013-03-08 | 2015-12-30 | 宝贝洗浴间设备公司 | 干燥器和手巾分配器组合及其操作方法 |
TWI661800B (zh) * | 2017-08-17 | 2019-06-11 |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 Hand dryer |
TWI806317B (zh) * | 2021-08-26 | 2023-06-21 | 日商空氣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 | 手乾燥裝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132063B1 (ko) * | 2007-07-18 | 2012-04-02 |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손 건조 장치 |
JP5866514B2 (ja) * | 2012-04-05 | 2016-02-1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手乾燥装置 |
JP5938575B2 (ja) * | 2012-04-09 | 2016-06-2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手乾燥装置 |
GB2562234B (en) * | 2017-05-08 | 2021-04-07 | Dyson Technology Ltd | A hand dry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86092Y (zh) * | 2001-06-02 | 2002-04-17 | 宁波富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手器 |
-
2005
- 2005-04-19 CN CN2005800124484A patent/CN1946323B/zh active Active
- 2005-04-19 CN CN2008101753987A patent/CN101422335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69897A (zh) * | 2009-07-16 | 2012-05-23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手干燥装置 |
CN102469897B (zh) * | 2009-07-16 | 2014-10-2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手干燥装置 |
CN105208905A (zh) * | 2013-03-08 | 2015-12-30 | 宝贝洗浴间设备公司 | 干燥器和手巾分配器组合及其操作方法 |
TWI661800B (zh) * | 2017-08-17 | 2019-06-11 |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 Hand dryer |
TWI806317B (zh) * | 2021-08-26 | 2023-06-21 | 日商空氣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 | 手乾燥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46323B (zh) | 2010-10-06 |
CN1946323A (zh) | 2007-04-11 |
CN101422335B (zh) | 2011-10-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22335B (zh) | 手干燥装置 | |
US8341853B2 (en) | Drying apparatus | |
US20200340694A1 (en) | Humidifier | |
US20020023637A1 (en) | Range hood | |
JP4207911B2 (ja) | 手乾燥装置 | |
JP2006081925A (ja) | 手乾燥装置 | |
KR20150081349A (ko) | 핸드 드라이어 | |
JP2006101987A (ja) | 手乾燥装置 | |
JP2654227B2 (ja) | 排気方法 | |
JPH11192834A (ja) | クーリングユニット | |
JP2005006681A (ja) | アップライト型電気掃除機 | |
US9989308B2 (en) | Hand dryer | |
WO2005102133A1 (ja) | 手乾燥装置 | |
JPH0838727A (ja) | 遊技機島の遊技空間仕切り装置 | |
JP3208642B2 (ja) | 吸引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を備えた空気清浄機 | |
RU2416356C2 (ru) | Пылесос | |
JP4180647B2 (ja) | 手乾燥装置 | |
WO2017022110A1 (ja) | 手乾燥装置 | |
JPH03272721A (ja) | 電気掃除機 | |
JP2000070633A (ja) | 空気清浄機 | |
JPH01274706A (ja) | 机 | |
JP2002322952A (ja) | 吸気ダクト構造 | |
KR100404453B1 (ko) | 전기 청소기 | |
CN109595649A (zh) | 一种近吸式吸油烟机 | |
JP3707267B2 (ja) | 空気浄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506 Assignee: Guangdong Matsushita Environment System Co., Ltd. Assignor: Matsushita Ec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399000015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Hand dry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0416 |
|
LICC |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