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2337B - 装订用具、文件夹 - Google Patents
装订用具、文件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12337B CN101412337B CN2008101785672A CN200810178567A CN101412337B CN 101412337 B CN101412337 B CN 101412337B CN 2008101785672 A CN2008101785672 A CN 2008101785672A CN 200810178567 A CN200810178567 A CN 200810178567A CN 101412337 B CN101412337 B CN 1014123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operating portion
- breech lock
- bookbinding bar
- ope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F—SHEETS TEMPORARILY ATTACHED TOGETHER; FILING APPLIANCES; FILE CARDS; INDEXING
- B42F13/00—Filing appliances with means for engaging perforations or slots
- B42F13/16—Filing appliances with means for engaging perforations or slots with claws or rings
- B42F13/20—Filing appliances with means for engaging perforations or slots with claws or rings pivotable about an axis or axes parallel to binding edges
- B42F13/22—Filing appliances with means for engaging perforations or slots with claws or rings pivotable about an axis or axes parallel to binding edges in two sections engaging each other when closed
- B42F13/24—Filing appliances with means for engaging perforations or slots with claws or rings pivotable about an axis or axes parallel to binding edges in two sections engaging each other when closed wherein one section is in the form of fixed rods
Landscapes
- Sheet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装订用具、文件夹,谋求简化开放装订杆时的操作。本发明的装订用具(1)具有:接受按压操作而从使装订杆(3)处于开放状态的非锁定位置移动至使装订杆(3)处于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的第一操作部(41),将到达锁定位置的第一操作部(41)保持在锁定位置的保持机构(43),以及接受按压操作而解除保持机构对第一操作部(41)的保持的第二操作部(4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装订多页纸张类的文件夹用装订用具。
背景技术
用于装订纸张类的文件夹多种多样。例如,在下面所述的专利文献中披露了一种通过相对转动的一对装订杆要件形成装订固定纸张类的环形体的文件夹。在这种文件夹中设有操作柄,通过抬起操作柄可以打开闭合的装订杆,通过按下操作柄,可以使打开的装订杆闭合。
更具体地说,装订杆具有立于基部上的固定装订杆要件和可转动地支承在基部上的可动装订杆要件,两装订杆要件的顶端部可相互开闭。沿离开固定装订杆要件的方向对可动装订杆要件进行弹性加载。在可动装订杆要件的基端部上介有沿与装订杆要件的转动轴心交叉的方向突出的曲轴。另一方面,操作柄形成侧面看大体L字型,其一端被轴支承地摆动。在操作柄的直角部分装有滚轮。滚轮的作用在于按压可动装订杆要件的曲轴,以将装订杆导引至闭合状态。
若下压操作柄,则通过其操作力、由滚轮按压曲轴,可动装订杆要件克服加载力与固定装订杆要件连接。这时,操作柄的转动轴与滚轮的连接线与曲轴大致垂直相交,从而起到肘节(toggle)的作用将装订杆维持在闭合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818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WO2005/035265号文献
在打开装订杆时,上述例子中的文件夹中,必需紧握并用力抬起操作柄。这是因为:由于上述肘节作用,操作柄的滚轮与装订杆要件的曲轴之间会产生很强的摩擦,因此,要解除两者的卡合就必须施加很大的操作力。
另外,为了抬起操作柄,也可能会将整个文件夹抬起。这时,必须一只手握住操作柄,另一只手按住文件夹的封皮等,即必须使用双手操作。
发明内容
注意到以上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高装订用具的使用方便性,尤其是简化开放装订杆时的操作。
本发明的装订用具,具有:用于装订纸张类的能够开闭的装订杆;和操作体,该操作体受到按下操作从使上述装订杆处于开放状态的非锁定位置位移到使装订杆处于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通过规定的保持机构被保持在锁定位置处,并且,在位于锁定位置时受到按下操作解除保持机构进行的朝锁定位置的保持。这种工具只需通过一个指头的按下操作即可分别完成装订杆的闭合/开放动作。特别是,上肢残障者等有时会难以完成手握操作体上抬之类的操作,但是,本发明的装订用具只需通过按下操作就可完成装订杆的闭合/开放,并且按下操作还可利用手指之外的身体其它部位来代替,因此,还能提高通用设计效果。此外,还可避免出现因上抬操作体的操作而使整个文件夹抬起的不利情况。
更具体地说,其具有用于装订纸张类的可开闭的装订杆,受到按下操作从使上述装订杆处于开放状态的非锁定位置位移到使装订杆处于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的第一操作部,将到达上述锁定位置的上述第一操作部保持在锁定位置的保持机构,以及受到按下操作解除上述保持机构对上述第一操作部的保持的第二操作部。
最好,沿从上述锁定位置向上述非锁定位置的方向对上述第一操作部进行弹性加载。
上述装订杆,具有第一装订杆要件和相对于第一装订杆要件相对转动的第二装订杆要件,开闭两装订杆要件的顶端部彼此,并设有从上述第二装订杆要件的基端部向与转动轴心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受压部,另一方面,上述第一操作部,顶端侧以基端侧为中心上下转动,并在该基端侧与顶端侧之间设置具有从上方按压上述受压部的向下面的按压部。如果这样设置,则将不必像从前的文件夹那样利用肘节作用,从而在打开装订杆时不必施加很大的操作力。另外,也不必大幅转动操作操作体。
当第一操作部与第二操作部处于互相远离的位置时,使用者可能会对装订用具的使用方法产生疑惑。但如果上述保持机构具有将上述第一操作部保留(卡定)在成为上述装订杆的立足处的基部上的闩锁;上述闩锁及上述第二操作部可动地被支承在上述第一操作部,并且,在上述基部设置有上述闩锁卡合的闩锁架,则不难使第二操作部的位置与第一操作部接近。
如果在上述第一操作部的顶端侧设定有可放置手指的指压区域,在从上述第一操作部的指压区域偏向基端侧的部位处设定有上述第二操作部的可放置手指的指压区域,则能够将第一操作部的指压区域设置在有利于第一操作部转动操作的顶端附近,并使第二操作部的指压区域以自然的形态与第一操作部的指压区域邻接。
如果上述闩锁和上述第二操作部形成一体件,则能够简化机构。
如果上述闩锁以及沿使闩锁与闩锁架卡合的方向对闩锁弹性加载的弹性体形成一体件,通过上述第二操作部承受的操作力,上述闩锁克服上述弹性体的加载力脱离上述闩锁架,则可以减少部件数量。
如果上述第一操作部形成向下开口的中空状,将上述第二操作部容纳在其内部,并且上述闩锁向第一操作部的下方突出,则可实现操作体整体的小型化。另外,第二操作部、闩锁等较小部件不会暴露在表面,从而可提高美观性。
如果在上述第一操作部上设置向上方开口的窗,上述第二操作部的放置手指的指压区域从该窗露出,则易于进行第二操作部的按下操作。
如果上述按压部一体形成于上述第一操作部上,则可减少部件数量并节约组装时间。
如果在从上述基部立起的立起部形成开口,在上述第一操作部上一体形成插入上述立起部的开口内并沿其缘部上下运动的突起,则就可通过立起部与突起的卡合,抑制第一操作部相对于基部的松动。
如果第一操作部为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等形成的金属成形品,则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并还可确保其刚性。另外,装订杆或基部通常由金属制成,通过将第一操作部也由金属制成,则装订用具将更具整体统一感。
本发明可简化进行开放装订杆时的操作,提高装订用具的使用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装订用具的文件夹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2为该文件夹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装订用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该装订用具的正面剖面图。
图5为该装订用具的俯视图。
图6为该装订用具的侧剖面图。
图7为该装订用具的侧剖面图。
图8为该装订用具的侧剖面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中一个变形例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10为表示该变形例的主要部分侧剖面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中一个变形例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12为表示该变形例的主要部分侧剖面图。
图13为表示本发明中一个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14为表示该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正面剖面图。
图15为表示本发明中一个变形例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16为表示该变形例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17为表示本发明中一个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8为表示该变形例的侧剖视图。
图19为主要部分立体图,其表示了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变形例的装订用具的文件夹。
图20为表示该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1为表示该变形例的正面剖面图。
图22为表示该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23为表示该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24为表示该变形例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1x…装订用具
3,3x…装订杆
35,35x…受压部
4,7,4x…操作体(操作柄)
41,71,41x…第一操作部
417,741,415x…按压部
42,72,42x…第二操作部
43,73,43x…保持机构的闩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简化说明,此处,将操作柄4、4x的旋转中心侧定义为前方,将操作部41、41x侧定义为后方。在图1及图2中显示了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装订用具1的文件夹。该文件夹在封皮5的内面安装有用于装订多页纸张类的装订用具1。
封皮5例如为树脂成形品,其具有封底51、通过合页与封底51的侧缘连接的封脊52和通过合页与封脊52的侧缘连接的封面53。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将装订用具1安装于该封皮5的封底51的内面、封脊52的旁边。
如图3至图8所示,装订用具1以与封皮5接合的基部2、从基部2立起并形成用于装订纸张类的环形体的可开闭的装订杆3以及用于操作以引发装订杆3的开闭动作的操作体(即,操作柄)4为主要构件。
基部2为例如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等形成的部件,在其左侧缘附近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筒部21、22。筒部21、22具有多个,并且它们沿前后方向互相分离。在基部2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处设有用于支承操作柄4的切起(切断而翘起)片23、24、25。前端侧的左右一对切起片23、24起到可转动地支承操作柄4的轴承的作用。在这些切起片23、24中开设有使支轴415沿宽度方向插通的轴承孔231、241。中央的切起片25起到将操作柄4的向上运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止动件的作用。中央的切起片25的高度大于前端侧的切起片23、24的高度。在该切起片25的上方部位形成向右侧方突出的突起251。在中央的切起片的左侧相邻处安装有从左上方被压缩以发挥弹力的弹簧26。弹簧26例如是金属制成的薄板弹簧。另外,在从中央的切起片25向后方的位置处竖立有形成向前突出的钩状的闩锁架27。
装订杆3具有第一装订杆要件31、32和可相对于第一装订杆要件31、32转动的第二装订杆要件33、34,两装订杆要件31、32、33、34的顶端部可相互开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后设置有一对装订杆3。第一、第二装订杆要件31、32、33、34分别由例如金属棒或管弯曲加工形成。
第一装订杆要件31、32为其基端部(即,下端部)固定于基部2上的不动部件,并大致以直线状伸长,在顶端附近稍向左弯曲。第一装订杆要件31、32的顶端形状比其它部位直径细。前侧的第一装订杆要件31竖立于基部2的右前角部,后侧的第一装订杆要件32竖立于基部2的右后角部。
第二装订杆要件33、34从基端部(即下端部)以直线状延伸至中途并从该处向右方大幅弯曲后形成拱形。第二装订杆要件33、34的顶端面凹入以便容纳第一装订杆要件31、32顶端的细径部分。第二装订杆要件33、34在基端处向前后方向弯曲以形成转动轴331、341。前后的第二装订杆要件33、34的转动轴331、341的终端形成与其轴心交叉向右侧突出的曲柄形状,两者通过该曲轴35连接。即,第二装订杆要件33、34形成一体。第二装订杆要件33、34通过使前后转动轴331、341分别容纳在前后筒部21、22中,从而可转动地被支承于基部2上。曲轴35位于前后筒部21、22之间并由上述弹簧26从左上方覆盖。曲轴35形成由操作柄4从上方按压的受压部。
操作柄4具有可在使装订杆3处于开放状态的非锁定位置和使装订杆3处于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之间变换位置的第一操作部41、将到达锁定位置的第一操作部41保持在锁定位置的保持机构、以及附带于第一操作部41的解除保持机构对第一操作部41的保持的第二操作部42。
第一操作部41为构成操作柄4的外壳的例如树脂成形品,并形成下方开口的中空状。第一操作部41中,以基端侧(即,前端侧)为中心,顶端侧(即,后端侧)上下转动。具体地说,第一操作部41的前端部沿宽度方向鼓起,能够在其内部容纳基部2的前端侧的左右一对切起片23、24。在第一操作部41前端部的侧壁上,穿设沿上下方向稍微扩展的轴孔413、414,第一操作部41通过穿过(插通)该轴孔413、414及切起片23、24的轴承孔231、241的支轴415轴支承在基部2上。这时,基部2中央的切起片25也被容纳在第一操作部41内。在第一操作部41中面对中央切起片25的右侧壁上带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缝隙416。从中央切起片25突出的突起251插入该缝隙416中,通过与缝隙416下缘的卡合,阻止第一操作部41一定以上的向上运动。面对中央切起片25的左侧壁沿左侧方向厚度大幅增加,以起到通过其向下面按压曲轴35及弹簧26的按压部417的功能。此外,在位于缝隙416及按压部417后方的侧壁的上壁附近,穿设有可转动地支承下述闩锁43及第二操作部42的轴承孔418、419。并且,将第一操作部41后端附近的上壁面设定成使用者可用手指进行按下操作的指压区域411。在从该指压区域411偏向前方的部位处形成沿上下方向贯穿上壁的窗412。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机构通过闩锁43将第一操作部41保留在基部2上。闩锁43与第二操作部42为一体部件,并且,将该部件收纳于第一操作部41中、可动地将其支承在第一操作部41上。闩锁43与第二操作部42例如是树脂成形的小宽度板状体。闩锁43向下方延伸,在其下端部具有向后突出的爪431。爪431的后缘从侧面看大致呈椭圆弧形。从闩锁43上端附近的左右侧面突出销432、433。通过将这些销432、433插入穿设于第一操作部41侧壁上的轴承孔418、419中,从而使闩锁43可转动地支承于第一操作部41。上下厚度较薄并向上略微弯曲的板簧这样的弹性体434从闩锁43的前侧、销432、433与爪431中间的高度位置向前上方延伸。弹性体434的前端部与第一操作部41的上壁抵接。
第二操作部42与闩锁43的后侧接合并从该处向后延伸。第二操作部42的后端附近的上面向上方鼓出,从第一操作部41的窗412突出并露出。该露出部分形成使用者可用手指进行按下操作的指压区域421。第二操作部42的指压区域421正好与第一操作部41的指压区域411的前方邻接。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装订用具1使用时的动作进行描述。当操作柄4,换句话说当第一操作部41悬于图2及图8所示的非锁定位置时,装订杆3处于开放状态。即,如图4中虚线所示,通过弹簧26的加载力向左上方推升曲轴35,第二装订杆要件33、34绕转动轴331、341向左转动,第二装订杆要件33、34的顶端部从第一装订杆要件31、32的顶端部分离。
当使用者将手指放在指压区域411上并按下第一操作部41时,操作柄4整体以支轴415为中心向下转动,到达图1、图4及图6所示的锁定位置。当第一操作部41下降到锁定位置时,装订杆3处于闭合状态。即,在第一操作部41向锁定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其按压部417的向下面按压曲轴35,一边压缩弹簧26一边使曲轴35朝右下方下降。这样,第二装订杆要件33、34绕转动轴331、341向右转动,最后,第二装订杆要件33、34的顶端部与第一装订杆要件31、32的顶端部接合。
之后,当第一操作部41到达锁定位置时,如图6所示,保持机构的闩锁43的爪431与基部2的闩锁架27卡合,将第一操作部41保持在锁定位置处。当第一操作部41接近锁定位置时,爪431的后缘与闩锁架27的前缘抵接。当第一操作部41从该处进一步下降时,通过闩锁架27向前推爪431,闩锁43及第二操作部42在第一操作部41内绕销432、433(在图7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使爪431脱离闩锁架27。同时,前端部抵接于第一操作部41的上壁的弹性体434以顶撑的方式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存储弹力。当第一操作部41完全下降到锁定位置时,由于爪431的后缘与闩锁架27的前缘分离,向前方推爪431的力消失,因此,在弹性体434的加载力的作用下闩锁43及第二操作部42绕销432、433(图6中逆时针方向)反转、复原至原始位置。结果,爪431从下方与闩锁架27卡合。
在第一操作部41处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当使用者将手指放在指压区域421上并按下第二操作部42时,闩锁43及第二操作部42将克服弹性体434的加载力在第一操作部41内绕销432、433(图7中,顺时针方向)转动,爪431向前移动、脱离闩锁架27。正如已描述的那样,弹簧26受压,存储向左上方推动曲轴35的弹力。这意味着通过按压部417及曲轴35,沿从锁定位置向非锁定位置的向上方向对第一操作部41进行弹性加载。因此,在解除了由闩锁43与闩锁架27的卡合进行的保持的时刻,操作柄4迅速向上转动到达非锁定位置,并且第二装订杆要件33、34向左转动、装订杆3成为开放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装订用具1采用了具有用于装订纸张类的可开闭的装订杆3以及操作体4的结构,其中,所述操作体可承受按下操作而从使上述装订杆3形成开放状态的非锁定位置位移至使装订杆3形成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并通过保持机构保持在锁定位置处,并且,在处于锁定位置时,其接受按下操作而解除由保持机构保持至锁定位置,因此,通过一个指头的按下操作就可分别完成装订杆3的闭合/打开动作。另外,还可避免出现伴随提升操作体4的操作而使整个文件夹抬起的不利情况。
由于装订用具1采用的结构具有用于装订纸张类的可开合的装订杆3、通过按下操作从使上述装订杆3处于开放状态的非锁定位置位移到使装订杆3处于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的第一操作部41、将到达上述锁定位置的上述第一操作部41保持在锁定位置的保持机构、以及接受按下操作解除由上述保持机构对上述第一操作部41的保持的第二操作部42,因此,使用者可凭直觉进行操作。
由于沿从上述锁定位置向上述非锁定位置的方向对上述第一操作部41进行了弹性加载,因此,通过按下第二操作部42的单按(一触)式操作,可以迅速使装订杆3形成开放状态。
上述装订杆3具有第一装订杆要件31、32和可相对于第一装订杆要件31、32转动的第二装订杆要件33、34,两装订杆要件31、32、33、34的顶端部可相互开合,并设置了从上述第二装订杆要件33、34的基端部向与转动轴331、341的轴心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受压部315,另一方面,上述第一操作部41的顶端侧以基端侧为中心上下转动,在该基端侧与顶端侧之间设有按压部417,该按压部具有从上方按压上述受压部315的向下面,因此,不必像以往的文件夹那样利用肘节(toggle)作用,从而开放装订杆3时不必施加很大的操作力。
如果上述保持机构具有将上述第一操作部41保留在形成上述装订杆3立足处的基部2上的闩锁43,上述闩锁43及上述第二操作部42可动地支承于上述第一操作部41上,并且,在上述基部2上设置上述闩锁43卡合的闩锁架27,则不难使第二操作部42的位置与第一操作部41接近,从而使用者不会对装订用具1的使用方法产生疑惑。
由于在上述第一操作部41的顶端侧设定了能够放置手指的指压区域411,在从上述第一操作部41的指压区域411偏向基端侧的部位设定了上述第二操作部42的可放置手指的指压区域421,因此,可在有利于第一操作部41转动操作的顶端附近设置第一操作部41的指压区域411,并可使第二操作部42的指压区域421与第一操作部41的指压区域411以自然的形态邻接。
由于上述闩锁43和上述第二操作部42构成一体件,因此,能够实现机构的简单化。
上述闩锁43和沿使闩锁43与上述闩锁架27卡合的方向弹性加载的弹性体434构成一体件,通过上述第二操作部42承受的操作力,上述闩锁43克服上述弹性体434的加载力而与上述闩锁架27脱离,从而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
由于上述第一操作部41形成下方开口的中空状,在其内部容纳有上述第二操作部42,并且上述闩锁43向第一操作部41的下方突出,因此,能够实现操作体4整体的紧凑。另外,第二操作部42、闩锁43等较小部件没有暴露在表面,提高了美观性。
由于在上述第一操作部41中设有向上方开口的窗412,上述第二操作部42中能够放置手指的指压区域421从该窗412露出,因此,易于进行第二操作部42的按下操作。
由于上述按压部417与上述第一操作部41一体成形,因此,可减少部件数量并节约组装工时。
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具体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第一操作部与第二操作部可以设为一体成形品,第一操作部与闩锁也可以一体成形。在图9至图14中显示了实现这些一体成形的变形例。
在图9及图10所示的例子中,第二操作部42的前缘部通过树脂合叶与第一操作部41的窗412连接,并且使弹性体434与闩锁43的下缘部相连。在图10中所示的部件成形后,组装装订用具1时,如图9所示,从闩锁43与弹性体434的连接部分,使弹性体434向前上方弯曲,使其顶端部挂在形成于第一操作部41的上壁附近的肋401上。
在图11及图12所示的例子中,第二操作部42的前缘部通过树脂合叶与第一操作部41的后端连接,并且使弹性体434从闩锁43的后缘部向前上方延伸。在图12所示的部件成形后,组装装订用具1时,如图11所示,将从弹性体434的顶端部向侧方突出的销402卡止在形成于第一操作部41侧壁的卡止孔403中。在本例子中,第一操作部41的指压区域411位于前方,第二操作部42的指压区域421位于后方,两者的前后关系逆转。
在图13及图14所示的例子中,第二操作部42及闩锁43的转动方向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接受按下操作的第二操作部42及闩锁43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转动,而在本例中,则是绕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转动。在本例中,第二操作部42的内侧缘部(左侧缘部)通过树脂合叶与第一操作部41连接。闩锁43的爪431在闩锁43的下端部向外侧(右侧)突出。弹性体434沿与爪431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以便将其上端部卡止在设置于第一操作部41中的钩404上。由于闩锁43左右转动,设置于基部2中的闩锁架27也朝向侧方。
在上述文件夹用装订用具中,操作柄为树脂成形品,基部为金属成形品。因此,如果操作柄可以相对于基部装拆,则回收或丢弃时便可顺利地将部件按不同材质分类。可以装拆操作体的形式如图17及图18所示。
在本例中,基部6在其左侧缘附近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筒部61、62,在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位设有用于可转动地支承操作柄7的轴部63及立起部64。基部6前端侧的轴部63立起以便形成向后突出的钩状,使其后端缘以大致细圆筒状弯曲并作为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支轴。基部6中央的立起部64形成将操作柄7的向上运动限制在一定范围的止动件,同时,也是阻止操作柄7从基部6脱离的脱离防止装置的一个要件。在立起部64中穿设有沿宽度方向贯通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缝隙65。在缝隙65的一部分,即从中间稍偏上的位置处,形成与其它部位相比槽宽扩大的扩张孔651。在立起部64的左侧相邻处安装从左上方被压缩而发挥弹力的弹簧66。并且,在立起部64的后方位置处设有保持操作柄7的闩锁架67。
操作柄7具有作为杆主体的第一操作部71、相对于第一操作部71可装拆的装拆部74、将到达锁定位置的第一操作部71保持在锁定位置的保持机构以及附带于第一操作部71并解除保持机构对第一操作部71的保持的第二操作部72。第一操作部71形成向下开口的中空状,顶端侧(即,后端侧)以基端侧(即,前端侧)为中心上下转动。具体地说,在第一操作部71的前端部形成向前方开口的侧面所视呈凹槽状的轴承部711,设置在基部6上的轴部63从与其轴心正交的方向(即从前方)插入轴承部711内,被衔入轴承部711,由此轴支承第一操作部71。之后,通过装拆部74将第一操作部71的中间部安装到基部6的立起部64。
装拆部74是沿基部6的立起部64侧面滑动的部件,形成阻止操作柄7从基部6脱离的脱离防止装置的一个要件。在装拆部74左侧面的下端附近存在向左侧突出的按压部741。按压部741的向下面呈大致部分圆筒状。在按压部741的前后设置比按压部741小的凸部742、743。在装拆部74右侧面的下端附近存在向右侧突出的突起75。在突起75中,在向右侧伸出的基部751和在基部751的顶端部位向前后方向扩张的扩张部752从下面看呈大致L字形。基部751的前后宽度与穿过基部6的立起部64的缝隙65的前后宽度相比大体相同或稍微小一点。扩张部752的前后宽度超过缝隙65的前后宽度,与扩张孔651的前后宽度相比大体相同或稍微小一点。将该突起75以立起部64的扩张孔651为入口从左侧插入缝隙65中,使装拆部74的右侧面与立起部64的左侧面拼接(联接、镶接)。突起75的基部751由上下延伸的缝隙65引导,由此使装拆部74能够在缝隙65的延伸范围内相对于基部6上下运动。装拆部74的上缘向右侧略微伸出以形成遮檐形状,装拆部74在到达最下位置时与立起部64的上缘抵接或接近。此外,在装拆部74的上端面形成侧看呈楔形的缺口744。
在第一操作部71的中间部的左侧壁上形成能使装拆部74的按压部741插通并从左侧露出的露出口713和能卡合各个凸部742、743的多个凹部714、715。此外,能够与装拆部74上端面的缺口744卡合的突片716从上壁突出。利用这些部件,可以将装拆部74安装到第一操作部71上。这时,立起部64及装拆部74的大部分均收纳于第一操作部71中。
由于在装拆部74安装到第一操作部71上时,通过突起75的后缘与缝隙65后缘的卡合,禁止第一操作部71向后方的移动,因此,基部6的轴部63不会脱离第一操作部71的轴承部711。也就是说,阻止了操作柄7从基部6脱离。安装于基部6上的操作柄7的前端侧和后端侧沿前后跨过第二装订杆要件33、34的作为受压部的曲轴35(即,前端侧比曲轴35靠内里侧,后端侧比曲轴35靠跟前侧),在其中间(严格地说,是从操作柄7前后方向的中央稍偏前)的按压部741位于曲轴35的紧上方。
保持机构通过闩锁73将第一操作部71保留在基部6上。闩锁73与第二操作部72是一体的部件,该部件容纳于第一操作部71内并可动地被支承于第一操作部71。闩锁73与第二操作部72例如是树脂成形的宽度较小的板状体。闩锁73向下方延伸,在其下端部具有向后突出的爪731。销732、733从闩锁73上端附近的左右侧面突出。
在第一操作部71的左右侧壁、按压部741的露出口713后方位置处的上壁附近,穿设有轴承孔717,通过将销732、733插入这些轴承孔717中,使闩锁73及第二操作部72可转动地支承于第一操作部71。上下厚度较薄并稍向上弯曲的板簧状弹性体734从闩锁73的前侧、销732、733与爪731中间的高度位置向前上方延伸。弹性体734的前端部与第一操作部71的上壁抵接。第二操作部72与闩锁73的后侧接合,并从该处向后方延伸。第二操作部72的后端附近的上面向上方鼓出并从穿设于第一操作部71的上壁上的窗712突出。
在图17至图18所示的变形例中,在上述基部6与上述操作柄7中的一方设有形成操作柄7的旋转中心的轴部63,在另一方设有上述轴部63从与其轴心垂直的方向插入从而将该轴部衔入的轴承部711,上述操作柄7通过防止上述轴部63从上述轴承部711脱离的脱离防止装置安装于上述基部6中,因此,只要去除上述脱离防止装置就可以方便地从基部6拆除操作柄7。上述脱离防止装置以从上述基部6立起的立起部64和相对于上述操作柄7可装拆的装拆部74为要件,在上述立起部64和上述装拆部74中的一方设置沿上下方向扩展的缝隙65,在另一方中设置容纳在上述缝隙65内并由该缝隙65引导的突起7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使保持机构及第二操作部可动地支承于第一操作部,但是,与此相反,也可以采用将保持机构及/或第二操作部可动地设置于装订用具的基部的结构。总之,也可在基部侧设置闩锁,在第一操作部侧设置闩锁架。这时,可将用于驱动操作闩锁的第二操作部设置在基部侧。
另外,将操作体或第一操作部保持在锁定位置的保持机构的形式并不局限于闩锁。在图15及图16所示的例子中,作为保持机构,在操作体4与基部2之间设置与已知的推出(knock,按压)式圆珠笔等同样的安装有棘轮(棘爪)的伸缩装置6。伸缩装置的下端部与基部2通过合叶连接。当按下操作处于图16所示的非锁定位置的操作体4时,通过操作体4承受按下操作力的伸缩装置6克服内置的弹簧的弹性加载力而收缩,操作体4下降到图15所示的锁定位置。这时,伸缩装置6通过棘轮的作用维持收缩状态,使操作体4保持在锁定位置。若在操作体4处于锁定位置的阶段,再次按下操作体4,则伸缩装置6一度进一步收缩,棘轮随之被驱动,从而解除收缩状态,在内置的弹簧的弹性加载力的作用下伸长,使操作体4上升到图15所示的非锁定位置。在本例的操作体4中,将装订杆闭合的第一操作部与解除保持的第二操作部没有区别。在本例中,虽然将伸缩装置6设置在操作体4的后端部附近,但是,当然也可以将其设置在操作体4的中间部附近。
图19至图24所示的装订用具1x的特征在于以金属成形品形成第一操作部41x。下面,对本例的装订用具1x进行说明。
装订用具1x的主要构成要件有:与封皮5接合的基部2x、从基部2x竖起的形成装订纸页的环状体的装订杆3x、以及通过操作来进行装订杆3x的开闭动作的操作体(即,操作柄)4x。
基部2x例如由金属板材冲压加工等形成,在其左侧缘附近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筒部21x、22x。筒部21x、22x沿前后方向互相分离。在基部2x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位设有用于可转动地支承操作柄4x的轴部23x及立起部24x。
处于基部2x前端侧的轴部23x以形成向后突出的钩状的方式立起,使其后端缘弯曲成大致细圆筒状并作为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支轴。在基部2x中央的立起部24x形成将操作柄4x的向上运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止动件,并且,也起到抑制操作柄4x相对于基部2x沿宽度方向松动的作用。在立起部24中开设有沿宽度方向贯穿的开口25x。开口25x的前缘25x1从侧面看形成以轴部23x的支轴为中心的部分圆弧状。
如图21、22所示,在立起部24x的左侧相邻处安装有从左上方被压缩并发挥弹力的弹簧26x。弹簧26x例如为金属制成的薄板弹簧。
在从立起部24x向后方即轴部23x的相反侧退后的位置处,设置保持操作柄4x的闩锁架27x。闩锁架27x以形成向前突出的钩状的方式立起。
装订杆3x具有第一装订杆要件31x、32x和可相对于第一装订杆要件31x、32x转动的第二装订杆要件33x、34x,两个装订杆要件31x、32x、33x、34x的顶端部彼此可开闭。第一、第二装订杆要件31x、32x、33x、34x分别例如由金属棒或管弯曲加工形成。
装订杆要件31x、32x、33x、34x的结构与之前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装订杆3的要件31、32、33、34相同。即,在相对于固定在基部2x上的第一装订杆要件31x、32x转动的第二装订杆要件33x、34x的基端上,形成沿前后方向弯曲的转动轴331x、341x,并且,两转动轴331x、341x的终端通过曲轴35x相互连接。转动轴331x、341x分别容纳于设置在基部2x上的筒部21x、22x。曲轴35x位于前后筒部21x、22x之间并覆盖于上述弹簧26x的上方。该曲轴35x成为由操作柄4x从上方按压的受压部。
操作柄4x具有:可在使装订杆3x成为开放状态的非锁定位置和使装订杆3x成为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之间变换位置的第一操作部、即柄主体41x,将到达锁定位置的第一操作部41x保持在锁定位置的保持机构,以及附带于第一操作部41x的解除保持机构对第一操作部41x的保持的第二操作部42x。
第一操作部41为对金属板材冲压加工等形成的金属成形品。第一操作部41x具有左右侧壁及上壁并形成向下方开口的中空状,其构成操作柄4x的外部轮廓。不过,在图示的例子中,使右侧壁的一部分、包含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区域切出缺口。第一操作部41x的后端侧以前端侧为中心上下转动。
第一操作部41x的前端部沿宽度方向扩展,在其前端部的两个侧壁上形成向前方开口的侧视呈凹孔状的轴承部413x、414x。将基部2x的轴部23x从前方插入该轴承部413x、414x中,然后使轴承部413x、414x上边的金属板向下方弯曲或弯折以使轴承部413x、414x前方的开口闭合,从而能够可绕轴部23x转动地支承第一操作部41x进而支承操作柄4x。
在第一操作部41x前后方向中间部的左侧的垂直壁410x上设置弯曲加工部415x。如图21所示,弯曲加工部415x形成的形状是:先从垂直壁410x的下端向右弯折,在其右端部415x1再向左弯折,向左伸出延伸超出垂直壁410x。操作柄4x的前端侧和后端侧沿前后横跨第二装订杆要件33x、34x的作为受压部的曲轴35x(即,前端侧比曲轴35x更靠内里处,后端侧比曲轴35x更靠跟前侧),在其中间(严格地说,是从操作柄4x前后方向的中央稍偏前)的弯曲加工部415x位于曲轴35x的紧上方。该弯曲加工部415x的向下面能够起到作为按压曲轴35x及弹簧26x的按压部的功能。顺便一提,弯曲加工部415x的左端部415x2稍向下方弯曲。
并且,使弯曲加工部415x的右端部415x1附近的向上面切起,形成突起416x。如图21所示,突起416x向右突出稍超过弯曲加工部415x的右端部415x1,在其右侧端向上方弯折立起。并且,如图22至图24所示,在突起416x的右侧端,前缘的至少一部分416x1向前方伸出。突起416x从左侧插入穿设于基部2x中央的立起部24x的开口25x,并伴随第一操作部41x的转动,沿开口25x的前缘25x1上下运动。通过该突起416x接触开口25x的上缘,阻止第一操作部41x的一定以上的向上运动。此外,由于弯曲加工部415x的右端部415x1与突起416x右侧端的前缘部分416x1以从左右夹持立起部24x(的开口25x的周缘部)的方式相对,因此,通过这些弯曲加工部415x及突起416x与立起部24x之间的卡合,能够抑制第一操作部41x相对于基部2x的宽度方向的松动。
在位于从弯曲加工部415x向后方处的侧壁的上壁附近穿设有可转动地支承下述闩锁43x及第二操作部42x的轴承孔417x、418x。并且,将第一操作部41x后端附近的上壁面设定为使用者可用手指进行按下操作的指压区域411x。在从该指压区域411x偏前方的部位处形成沿上下方向贯穿上壁的窗412x。
保持机构与之前描述的实施方式一样,通过闩锁43x使第一操作部41x保留在基部2x上。闩锁43x与第二操作部42x为一体部件,该部件容纳在第一操作部41x内并且可动地支承于第一操作部41x。闩锁43x与第二操作部42x例如是树脂成形的宽度较小的板状体。
闩锁43x向下方延伸,在其下端部带有向后突出的爪431x。销432x、433x从闩锁43x上端附近的左右侧面突出。通过将这些销432x、433x插入穿设于第一操作部41x左右侧壁的轴承孔417x、418x中,使闩锁43x及第二操作部42x可转动地支承于第一操作部41x。
上下厚度较薄的板簧类弹性体434x从闩锁43x的前侧、且在销432x、433x与爪431x中间的高度位置向前上方延伸。弹性体434x的前端部接触第一操作部41x的上壁。
第二操作部42x与闩锁43x的后侧接合并从该处向后方x延伸。第二操作部42x的后端附近的上面向上方鼓出,从开设在第一操作部41x的上壁的窗412x突出并露出。该露出部分成为使用者可用手指进行按下操作的指压区域421x。第二操作部42x的指压区域421x正好与第一操作部41x的指压区域411x的前方邻接。
下面,对装订用具1x使用时的动作进行描述。当第一操作部41x悬于图23所示的非锁定位置时,装订杆3x形成开放状态。即,如图21中实线所示,通过弹簧26x的加载力向左上方推升曲轴35x,第二装订杆要件33x、34x绕转动轴331x、341x向左转动,第二装订杆要件33x、34x的顶端部与第一装订杆要件31x、32x的顶端部分离。这时,向下方弯曲的弯曲加工部415x的左端部415x2挂住曲轴35x,从而阻止曲轴35x及第二装订杆要件33x、34x继续左行。
当使用者将手指放在指压区域411x上并按下第一操作部41x时,操作柄4x整体以轴部23x为中心向下方转动。在第一操作部41x向锁定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弯曲加工部415x的向下面按压曲轴35x,一边压缩弹簧26x,一边使曲轴35x向右下方下降。这样,如图21中的点划线所示,第二装订杆要件33x、34x绕转动轴331x、341x向右转动,最后,第二装订杆要件33x、34x的顶端部与第一装订杆要件31x、32x的顶端部接合。
并且,随着第一操作部41x接近锁定位置,爪431x的后缘与闩锁架27x的前缘抵接。当从此处第一操作部41x进一步下降时,由闩锁架27x向前推动爪431x,闩锁43x及第二操作部42x在第一操作部41x内绕销432x、433x转动,以使爪431x脱离闩锁架27x。同时,前端部抵接第一操作部41x的上壁的弹性体434x以顶撑的方式产生弹性变形、存储弹力。若第一操作部41x完全降下,则爪431x的后缘与闩锁架27x的前缘分离,向前方推爪431x的力消失,因此,弹性体434x的加载力使闩锁43x及第二操作部42x绕销432x、433x反向转动而恢复原位。结果,如图24所示,保持机构的闩锁43x的爪431x与基部2x的闩锁架27x卡合,使第一操作部41x保持在锁定位置。因此,弯曲加工部415x约束曲轴35x及第二装订杆要件33x、34x、将装订杆3x保持在闭合状态。
在第一操作部41x处于图24所示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当使用者将手指放在指压区域421并按下操作第二操作部42x时,克服弹性体434x的加载力,闩锁43x及第二操作部42x在第一操作部41x内绕销432x、433x转动,爪431x向前移动并与闩锁架27x脱离。正如已描述的那样,弹簧26x受到压缩,存储有向左上方推升曲轴35x的弹力。也就是说,通过弯曲加工部415x及曲轴35x,沿从锁定位置朝非锁定位置的向上方向对第一操作部41x弹性加载。因此,当解除了由闩锁43x与闩锁架27x的卡合进行的保持时,操作柄4x迅速向上转动、到达图23所示的非锁定位置,并且,解除了由弯曲加工部415x进行的约束的曲轴35x及第二装订杆要件33x、34x向左转动,从而装订杆3x形成开放状态。
在图19至图24所示的例子中,由于装订用具1x具有用于装订纸张类的可开闭的装订杆3x和操作体4x,该操作体接受按下操作从使上述装订杆3x成为开放状态的非锁定位置位移到使装订杆3x成为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并通过保持机构保持在锁定位置,并且,在处于锁定位置时通过受到按下操作解除由保持机构对锁定位置的保持,因此,通过一个指头的按下操作就可完成装订杆3x的闭合/开放动作。另外,还可避免出现伴随提升操作体4x而使整个文件夹抬起的不利情况。
由于装订用具1x具有:用于装订纸张类的可开闭的装订杆3x,通过按下操作从使上述装订杆3x成为开放状态的非锁定位置位移到使装订杆3x成为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的第一操作部41x,将到达上述锁定位置的上述第一操作部41x保持在锁定位置的保持机构,以及通过按下操作解除上述保持机构对上述第一操作部41x的保持的第二操作部42x,因此,使用者可凭直觉进行操作。
由于沿从上述锁定位置向上述非锁定位置的方向对上述第一操作部41x进行弹性加载,因此,通过按下第二操作部42x的单按式操作就可迅速使装订杆3x形成开放状态。
由于上述装订杆3x具有第一装订杆要件31x、32x和可相对于第一装订杆要件31x、32x转动的第二装订杆要件33x、34x,两装订杆要件31x、32x、33x、34x的顶端部彼此可开闭,设置了从上述第二装订杆要件33x、34x的基端部向与转动轴331x、341x的轴心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受压部315x,另一方面,上述第一操作部41x的顶端侧以基端侧为中心上下转动,在该基端侧与顶端侧之间设置了具有从上方按压上述受压部315x的向下面的按压部415x,因此,不必像从前的文件夹那样利用肘节作用,打开装订杆3x时不必施加很大的操作力。
如果上述保持机构具有在成为上述装订杆3x立足地的基部2x上保留上述第一操作部41x的闩锁43x,上述闩锁43x及上述第二操作部42x可动地支承于上述第一操作部41x,并在上述基部2x上设置上述闩锁43x卡合的闩锁架27x,那么就不难使第二操作部42x的位置接近第一操作部41x,从而使用者不会对装订用具1x的使用方法产生疑惑。
由于将可放置手指的指压区域411x设定在上述第一操作部41x的顶端侧,将上述第二操作部42x的可放置手指的指压区域421x设定在从上述第一操作部41x的指压区域411x偏向基端侧的部位,因此,可在有利于第一操作部41x转动操作的顶端附近配置第一操作部41x的指压区域411x,并使第二操作部42x的指压区域411x以自然的形态与第一操作部41x的指压区域411x邻接。
由于上述闩锁43x和上述第二操作部42x形成一体件,因此,能够实现机构的简单化。
上述闩锁43x和沿使闩锁43x与上述闩锁架27x卡合的方向弹性加载的弹性体434x形成一体件,通过上述第二操作部42x承受的操作力,上述闩锁43x克服上述弹性体434x的加载力而与上述闩锁架27x脱离,从而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由于上述第一操作部41x形成向下方开口的中空状,在其内部容纳上述第二操作部42x,并且,上述闩锁43x向第一操作部41x的下方突出,因此,能够使操作体4x整体紧凑化。另外,第二操作部42x、闩锁43x等较小部件没有暴露在表面,从而提高了美观性。
由于在上述第一操作部41x中设置了向上方开口的窗412x,上述第二操作部42x中能放置手指的指压区域421x从该窗412x露出,因此,易于进行第二操作部42x的按下操作。
由于上述按压部415x与上述第一操作部41x一体成形,因此,可减少部件数量并节约组装工时。
由于在从上述基部2立起的立起部24x形成开口25x,在上述第一操作部41x一体形成插入上述立起部24x的开口25x内并沿其缘部上下运动的突起416x,因此,通过立起部24x与突起416x的卡合,能够抑制第一操作部41x相对于基部2x的松动。
由于上述第一操作部41x是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等形成的金属成形品,因此,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并能适当地确保其刚性。另外,装订杆3x、基部2x由金属制成,通过以金属制成第一操作部41x,还能够实现装订用具1x整体的统一感。
其它部件的具体结构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采用各种变形。
Claims (16)
1.一种装订用具,具有:
用于装订纸张类的能够开闭的装订杆;和
操作体,该操作体接受按下操作、从使上述装订杆处于开放状态的非锁定位置位移到使装订杆处于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通过规定的保持机构被保持在锁定位置处,并且,在位于锁定位置时接受按下操作、解除保持机构进行的朝锁定位置的保持;
上述操作体具有:接受按下操作、从使上述装订杆处于开放状态的非锁定位置位移到使装订杆处于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的第一操作部,和接受按下操作、解除上述保持机构对上述第一操作部的保持的第二操作部;
上述保持机构具有将上述第一操作部保留在成为上述装订杆的立足处的基部上的闩锁;
上述闩锁及上述第二操作部可转动地被支承在上述第一操作部,并且,在上述基部设置有上述闩锁卡合的闩锁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订用具,其中:上述第一操作部沿从上述锁定位置向上述非锁定位置的方向被弹性加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订用具,其中:上述装订杆,具有第一装订杆要件和相对于第一装订杆要件相对转动的第二装订杆要件,可使两装订杆要件的顶端部彼此开闭,并设有从上述第二装订杆要件的基端部向与转动轴心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受压部,另一方面,上述第一操作部,顶端侧以基端侧为中心上下转动,并在该基端侧与顶端侧之间设置有具有从上方按压上述受压部的向下面的按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订用具,其中:
在上述第一操作部的顶端侧设定有能够放置手指的指压区域;
在从上述第一操作部的指压区域偏向基端侧的部位处设定有上述第二操作部的能够放置手指的指压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订用具,其中:上述闩锁和上述第二操作部作为一体的部件而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订用具,其中:上述闩锁、以及对闩锁沿使其与上述闩锁架卡合的方向弹性加载的弹性体作为一体的部件而构成;
通过上述第二操作部受到的操作力,上述闩锁克服上述弹性体的加载力从上述闩锁架脱离。
7.根据权利要求1、4、5或6所述的装订用具,其中:上述第一操作部形成向下开口的中空状,在其内部收纳上述第二操作部,并且上述闩锁向第一操作部的下方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订用具,其中:在上述第一操作部设置有向上方开口的窗,上述第二操作部的能够放置手指的指压区域从该窗露出。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订用具,其中:上述闩锁和上述第二操作部作为一体的部件而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订用具,其中:上述闩锁、以及对闩锁沿使其与上述闩锁架卡合的方向弹性加载的弹性体作为一体的部件而构成;
通过上述第二操作部受到的操作力,上述闩锁克服上述弹性体的加载力从上述闩锁架脱离。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订用具,其中:上述第一操作部形成向下开口的中空状,在其内部收纳上述第二操作部,并且上述闩锁向第一操作部的下方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订用具,其中:在上述第一操作部设置有向上方开口的窗,上述第二操作部的能够放置手指的指压区域从该窗露出。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订用具,其中:上述按压部一体成形于上述第一操作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订用具,其中:在从作为上述装订杆的立足处的基部立起的立起部形成开口;
在上述第一操作部一体成形有插入上述立起部的开口内、沿其缘部上下运动的突起。
15.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订用具,其中:上述第一操作部为对金属板材进行加工而形成的金属成形品。
16.一种文件夹,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订用具,其中,上述装订用具安装在连接封面、封脊以及封底而成的封皮的内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28657 | 2007-09-04 | ||
JP228657/2007 | 2007-09-04 | ||
JP207081/2008 | 2008-08-11 | ||
JP2008207081A JP5097977B2 (ja) | 2007-09-04 | 2008-08-11 | 綴じ具、ファイル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12337A CN101412337A (zh) | 2009-04-22 |
CN101412337B true CN101412337B (zh) | 2011-11-30 |
Family
ID=40428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7856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2337B (zh) | 2007-09-04 | 2008-09-04 | 装订用具、文件夹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186647A4 (zh) |
JP (1) | JP5097977B2 (zh) |
CN (1) | CN101412337B (zh) |
WO (1) | WO200903143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64082B (zh) * | 2017-03-23 | 2018-10-12 | 罗勇 | 一种可快速取页装页的文件夹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42845A1 (de) * | 1990-02-16 | 1991-08-21 | Biella-Neher Ag | Verschlussmechanik fÀ¼r Aktenordner |
EP0512957A1 (de) * | 1991-05-07 | 1992-11-11 | Biella-Neher Ag | Verschluss für eine Ordnermechanik |
GB0114725D0 (en) * | 2001-06-15 | 2001-08-08 | Davies Alison J H | A lockable file |
WO2005035265A1 (ja) | 2003-10-14 | 2005-04-21 | Kokuyo Co., Ltd. | 綴じ具及びファイル |
JP3955868B2 (ja) | 2004-12-27 | 2007-08-08 | 株式会社キングジム | 書類等の綴じ具 |
JP2007216695A (ja) * | 2007-06-06 | 2007-08-30 | King Jim Co Ltd | 書類等の綴じ具 |
-
2008
- 2008-08-11 JP JP2008207081A patent/JP5097977B2/ja active Active
- 2008-08-26 EP EP08792713A patent/EP2186647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08-26 WO PCT/JP2008/065155 patent/WO200903143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9-04 CN CN2008101785672A patent/CN10141233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9078545A (ja) | 2009-04-16 |
EP2186647A4 (en) | 2013-03-20 |
JP5097977B2 (ja) | 2012-12-12 |
WO2009031431A1 (ja) | 2009-03-12 |
EP2186647A1 (en) | 2010-05-19 |
CN101412337A (zh) | 2009-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44449B (zh) | 印章及用于自行上墨印章之印台 | |
TWI487630B (zh) | 活頁夾機構 | |
US6293722B1 (en) | Binder Mechanism | |
CN100575002C (zh) | 弹簧促动的订书机 | |
US20060088365A1 (en) | Easy open ring binder | |
EP2552272B1 (en) | Key ring with compressible gap | |
CN101273496B (zh) | 组合式电插孔端子 | |
US7360962B2 (en) | Ring binder mechanism | |
AU1677902A (en) | Device for retaining a stack of papers in a file | |
CN101412337B (zh) | 装订用具、文件夹 | |
CN101953547A (zh) | 自锁式隐形拉头 | |
TWI325828B (zh) | ||
TW415132B (en) | IC card connector | |
CN213313220U (zh) | 具有计数功能的握力器 | |
US20070274769A1 (en) | Binder For Document | |
EP1138524A2 (en) | File | |
US5076722A (en) | Loose leaf binder | |
JP5304494B2 (ja) | リムーバ | |
KR20090020482A (ko) | 바인더 철구 | |
CN206822133U (zh) | 带扣 | |
CN217959896U (zh) | 一种纸巾盒 | |
CN2273292Y (zh) | 容器盖体启闭装置 | |
JP4128289B2 (ja) | 綴具および綴具を備えるファイル | |
JP5097978B2 (ja) | 綴じ具、ファイル | |
CN101795872A (zh) | 纸张保持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