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0649B - 动态阻尼器及设置有动态阻尼器的柴油机 - Google Patents

动态阻尼器及设置有动态阻尼器的柴油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0649B
CN101410649B CN2007800110739A CN200780011073A CN101410649B CN 101410649 B CN101410649 B CN 101410649B CN 2007800110739 A CN2007800110739 A CN 2007800110739A CN 200780011073 A CN200780011073 A CN 200780011073A CN 101410649 B CN101410649 B CN 1014106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od
weight
dynamic damper
shell
diesel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10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0649A (zh
Inventor
梶原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Yiaisi Co ltd
Mitsui Engineering and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Engineering and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333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8565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Engineering and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i Engineering and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7/05600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7116652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410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0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0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06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搭载发电用的柴油机的排气集合管的支承支架的振动的动态阻尼器。由筒状的外壳(2)、设在该外壳(2)内的导引杆(5)、滑动自如地嵌合在该导引杆(5)上的多个振动抑制用的重物(9a)、配置在该重物(9a)的两侧的一对螺旋弹簧(10)、设在上述外壳(2)的两端上的一对导引杆支承体(3a、3b)、设在该导引杆支承体(3a、3b)与上述螺旋弹簧(10)之间的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9b)、螺装在上述导引杆(5)的两端上的紧固件(6)、和设在上述外壳(2)的侧面上的支承部件(22、23)构成。

Description

动态阻尼器及设置有动态阻尼器的柴油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态阻尼器及设置有上述动态阻尼器的柴油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燃料费用便宜、并且维护点检容易方面出发,使用例如额定转速100~200rpm、并且输出数为几千kW~5万kW左右的大型的低速2循环柴油机的发电设备受到关注。 
但是,柴油发电设备用的排气集合管设置在主机(柴油机)的排气侧的上部,与主机的振动同步而比主机大地沿水平方向振动。因此,有发生支承排气集合管的支承支架的损伤的情况。 
另一方面,上述柴油机由于为了维护点检而需要人登到柴油机的上部,所以在柴油机的正横侧设有铺设了格栅的点检用平台。但是,由于点检用平台与柴油机的振动同步而上下振动,所以在点检用平台的焊接部上会发生认为疲劳是原因的龟裂。 
作为大型的低速柴油机的防振方法,以往研究了变更缸的着火顺序、或使用各种阻尼器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为了变更缸的着火顺序,不仅在其研究中需要很多时间,还有不能找到适当的着火顺序的情况。此外,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阻尼器由于在衰减用中采用了振子运动式的重物,所以虽然对于横摆是有效的,但对于纵摆是不适合的。 
此外,小型的动态阻尼器使用在汽车用的动力传递系统、桥梁构造物等中,但问题较多。例如,专利文献2的动态阻尼器虽然紧凑,但在壳体内收容有粘性体,所以有可能发生液体泄漏。此外,专利文献3的减振阻尼器装置记述为为了改变固有频率而能够改变部件的间隔,但其构造是不明确的。进而,专利文献4的动态阻尼器的制造方法记述为为了调节固有频率而变更外管(壳体),但在发电用发电机等中,由于安装部位被限制,所以外形尺寸变大并不优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873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6-44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823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505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出的,第1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搭载发电用的柴油机的排气集合管的支承支架的振动的动态阻尼器、并且提供一种设有该动态阻尼器的柴油机。 
此外,本发明的第2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设置在发电用的柴油机中的点检用平台的振动的纵向动态阻尼器、并且提供一种设有该纵向动态阻尼器的柴油机。 
有关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动态阻尼器,由筒状的外壳、设在该外壳内的导引杆、滑动自如地嵌合在该导引杆上的多个振动抑制用的重物、配置在该重物的两侧的一对螺旋弹簧、设在上述外壳的两端上的一对导引杆支承体、设在该导引杆支承体与上述螺旋弹簧之间的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螺装在上述导引杆的两端上的紧固件、和设在上述外壳的侧面上的支承部件构成。 
有关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动态阻尼器,在技术方案1中,其特征在于,将导引杆支承体螺装在外壳的端部上。 
有关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动态阻尼器,在技术方案1中,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比导引杆支承体靠外侧的导引杆前端部上设置螺纹部,在该螺纹部上螺装带有脚部或下摆部的紧固件。 
有关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动态阻尼器,在技术方案3中,其特征在于,在导引杆支承体上设有保护盖,通过该保护盖保护导引杆的前端部以及螺装在该导引杆的前端部上的紧固件。 
有关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的动态阻尼器,由筒状的外壳、设在该外壳内的导引杆、滑动自如地嵌合在该导引杆上的多个振动抑制用的重物、配置在该重物的两侧的一对螺旋弹簧、设在上述外壳的两端上的一对导引杆支承体、设在该导引杆支承体与上述螺旋弹簧之间的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螺装在上述导引杆的两端上的紧固件、和设在上述导引杆支承体的一个上的立设用的基座部构成。 
有关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的动态阻尼器,在技术方案1或5中,其特征在于,相邻于重物而设有弹簧承接部,并且在该弹簧承接部上 设有向上述弹簧承接部的半径方向突出的测量销,进而,在外壳上,沿长度方向设有测量销突出用的长孔。 
有关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的动态阻尼器,在技术方案1或5中,其特征在于,通过重物与螺旋弹簧构成振动系统。 
有关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的动态阻尼器,在技术方案1或5中,其特征在于,在重物上设有导引杆贯通孔,并且沿着该导引杆贯通孔设有线性套筒。 
有关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的柴油机,其特征在于,使技术方案1所述的动态阻尼器朝向横截柴油机的曲柄轴的方向安装在搭载有上述柴油机的排气集合管的架台上。 
有关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的柴油机,其特征在于,使技术方案4所述的动态阻尼器朝上地安装在设置在柴油机上的点检用平台或支承点检用平台的纵框上。 
有关技术方案1的动态阻尼器,由筒状的外壳、设在该外壳内的导引杆、滑动自如地嵌合在该导引杆上的多个振动抑制用的重物、配置在该重物的两侧的一对螺旋弹簧、设在上述外壳的两端上的一对导引杆支承体、设在该导引杆支承体与上述螺旋弹簧之间的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螺装在上述导引杆的两端上的紧固件、和设在上述外壳的侧面上的支承部件构成,所以,通过变更重物的配置,能够容易地调节动态阻尼器的固有频率。并且,即使变更重物的配置,在动态阻尼器的尺寸自身中也没有变化,所以不需要改变螺旋弹簧。此外,该动态阻尼器不需要用来使重物动作的动力,不花费运行成本。进而,该动态阻尼器由于是小型轻量的,所以处理较容易。另一方面,如果将该动态阻尼器水平地设置在搭载有大型而低速的发电用柴油机的集合排气管的架台的前后两端,则架台的振动与阻尼器内的振动抑制用的重物的振动被相互抵消,能够减轻搭载有柴油机的集合排气管的架台的振动。 
有关技术方案2的动态阻尼器,在技术方案1中,将导引杆支承体螺装在外壳的端部上,所以即使导引杆损坏,导引杆支承体、固有频率调节用重物、螺旋弹簧等也不会飞出到外壳外,能够提高动态阻尼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有关技术方案3的动态阻尼器,在技术方案1中,在位于比导引 杆支承体靠外侧的导引杆前端部上设置螺纹部,在该螺纹部上螺装带有脚部或下摆部的紧固件,所以能够防止导引杆的螺纹部的损伤或损坏。 
有关技术方案4的动态阻尼器,在技术方案3中,在导引杆支承体上设有保护盖,通过该保护盖保护导引杆的前端部以及螺装在该导引杆的前端部上的紧固件,所以能够防止导引杆的前端部或螺装在导引杆的前端部上的紧固件的损伤或损坏。 
有关技术方案5的动态阻尼器,由筒状的外壳、设在该外壳内的导引杆、滑动自如地嵌合在该导引杆上的多个振动抑制用的重物、配置在该重物的两侧的一对螺旋弹簧、设在上述外壳的两端上的一对导引杆支承体、设在该导引杆支承体与上述螺旋弹簧之间的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螺装在上述导引杆的两端上的紧固件、和设在上述导引杆支承体的一个上的立设用的基座部构成,所以,通过变更重物的配置,能够容易地调节动态阻尼器的固有频率。并且,即使变更重物的配置,在动态阻尼器的尺寸自身中也没有变化,所以不需要改变螺旋弹簧。此外,该动态阻尼器不需要用来使重物动作的动力,不花费运行成本。进而,该动态阻尼器由于是小型轻量的,所以处理较容易。 
另一方面,如果将该动态阻尼器设置在设置于大型而低速的发电用柴油机上的点检用平台或支承点检用平台的纵框上,则点检用平台的振动经由螺旋弹簧被传递到振动抑制用重物,振动抑制用重物上下振动。此时,由于在点检用平台或支承点检用平台的纵框的振动和振动抑制用重物的振动之间产生时间差,所以相互的振动被抵消,能够减轻点检用平台或支承点检用平台的纵框的上下方向的振动。 
有关技术方案6的动态阻尼器,在技术方案1或5中,相邻于重物而设有弹簧承接部,并且在该弹簧承接部上设有向上述弹簧承接部的半径方向突出的测量销,进而,在外壳上,沿长度方向设有测量销突出用的长孔,所以能够从外部容易地确认或监视重物的工作状态。 
有关技术方案7的动态阻尼器,在技术方案1或5中,通过重物与螺旋弹簧构成振动系统,所以动态阻尼器的固有频率的设定较容易。 
有关技术方案8的动态阻尼器,在技术方案1或5中,在重物上设有导引杆贯通孔,并且沿着该导引杆贯通孔设有线性套筒,所以不仅不需要对重物的供油装置,而且不需要供油装置的维护点检等。
有关技术方案9的柴油机,使技术方案1所述的动态阻尼器朝向横截柴油机的曲柄轴的方向安装在搭载有上述柴油机的排气集合管的架台上,所以架台的横截曲柄轴的方向的振动与阻尼器内的振动抑制用的重物的振动被相互抵消,能够减轻搭载有柴油机的排气集合管的架台的水平方向的振动。因此,不需要使架台为特别牢固的结构,是比较经济的。 
有关技术方案10的柴油机,使技术方案4所述的动态阻尼器朝上地安装在设置在柴油机上的点检用平台或支承点检用平台的纵框上,所以点检用平台或支承点检用平台的纵框的上下方向的振动与阻尼器内的振动抑制用的重物的振动被相互抵消,能够减轻点检用平台或支承点检用平台的纵框的上下方向的振动。因此,不需要使支承点检用平台的支承框为特别牢固的结构,是比较经济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的第1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阻尼器的振动模型。 
图4是阻尼器的固定频率变更说明图。 
图5是阻尼器的固定频率变更说明图。 
图6是设置有动态阻尼器的柴油机的正视图。 
图7是设置有动态阻尼器的柴油机的侧视图。 
图8是图7的B-B剖视图。 
图9是图6的附图标记D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图9的E-E剖视图。 
图11是有关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的第2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13是图11的F-F剖视图。 
图14是设置有有关本发明的纵向动态阻尼器的柴油机的正视图。 
图15是有关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的第3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 
图16是有关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的仰视图。 
图17是有关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18是图17的X-X剖视图。
图19是图17的箭头Y方向的向视图。 
图20是有关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的第3实施方式的固有频率的调节说明图。 
图21是图14的Z-Z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筒状的外壳 
3a、3b导引杆支承体 
5导引杆 
6紧固件 
9a振动抑制用的重物 
9b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 
10螺旋弹簧 
22、23支承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卧式的动态阻尼器1具有作为阻尼器主体的圆筒状的外壳2,在其一端上嵌合帽状的导引杆支承体3a,并且在另一端上嵌合相同形状的导引杆支承体3b。这些导引杆支承体3a、3b在其中心具有用来穿通导引杆5的贯通孔4。 
导引杆5是截面为圆形的细长的棒,将导引杆支承体3a、3b贯通。该导引杆5在其两端上分别具有螺纹部6,并且在各螺纹部6上螺装有作为紧固件的螺母7。附图标记8是设在两个螺母7、7间的锁止垫圈。 
此外,上述导引杆5将处于外壳2内的重物9a、9b、螺旋弹簧10及弹簧承接部11a、11b串套。重物9a、9b是直径比外壳2的内径小的钢铁制的圆板,在其中心具有用来使导引杆5贯通的贯通孔12。 
上述重物9a是振动抑制用的重物,重物9b是壁厚比振动抑制用的重物9a薄的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并且,在导引杆5的中央部分上设有多个(例如是5个)振动抑制用的重物9a、和多个(例如4个)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9b。 
此外,在上述重物组的外侧配置有一对螺旋弹簧10、10。这些螺旋弹簧10、10分别在中心具有用来贯通导引杆5的贯通孔13,并且受具有凸缘部14的一对弹簧承接部11a、11b支承。 
进而,在外壳2的左侧,使多个(例如3个)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9b在导引杆支承体3a与第1弹簧承接部11a之间待机。此外,在外壳2的右侧,使例如1个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9b在第2弹簧承接部11b与导引杆支承体3b之间待机。 
此外,振动抑制用的重物9a沿着设在其中心部的贯通孔12设有线性套筒15,不需要润滑油的补给。此外,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9b沿着贯通孔12设有圆筒状的间隔件16。 
已经说明的左右一对的螺旋弹簧10、10将嵌合在导引杆5上的重物9a及9b向对置的方向施力,通过左右一对的螺旋弹簧10、10、和夹设在其之间的重物9a及9b构成振动系统20。 
进而,在位于左右两端的重物9a的一面(外端面)、重物9b的内外面、和弹簧承接部11a、11b的一面(背面)上,以同心状设有多个销孔17。并且,在这些销孔17中安装连结销18,将相邻的部件(重物9a、重物9b、弹簧承接部11a、弹簧承接部11b)彼此结合。 
进而,在相邻于构成振动系统20的重物9b的第1弹簧承接部11a上螺装半径方向的测量销19,并且在上述外壳2上设有测量销突出用的长孔21。 
如图2所示,上述外壳2通过多个托架22被安装在支承板23上。此外,该支承板23经由中间板24安装在固定板25上。 
另外,外壳2并不限于圆筒状,也可以是方筒状。但是,在使外壳2的形状为方筒状的情况下,可以将重物9a、9b也配合外壳2的形状而做成方形。此外,在安装在柴油机的排气集合管等高温的设备上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变为高温,需要安装隔热板或在外壳2上设置散热孔(未图示)。 
这里,在考虑图3那样的振动模型的情况下,动态阻尼器的固有频率f可以用以下的(1)式表示。 
即,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049579400011
另外, 
M:相当于柴油机的排气集合管的质量 
K:排气集合管的架台的弹簧常数 
m:相当于动态阻尼器的振动系统的质量 
k:相当于动态阻尼器的振动系统的弹簧常数 
因而,根据本发明,通过增减构成动态阻尼器1的振动系统20的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9b的数量,能够容易地变更动态阻尼器1的固有频率f。 
即,如图4所示,如果将构成动态阻尼器1的振动系统20的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9b如箭头a那样移动到处于外壳2的右侧的待机部位而减轻振动抑制系统20的质量m,则能够提高动态阻尼器1的固有频率f。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如果将在外壳2的左右两侧的待机部位处待机的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9b如箭头b及c那样移动到位于外壳2的中央部的振动系统20而增大振动系统20的质量m,则能够降低动态阻尼器1的固有频率f。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只是在外壳2内移动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9b,所以动态阻尼器1的尺寸不变。 
接着,对通过上述动态阻尼器对大型而低速的发电用柴油机的排气集合管进行防振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6表示额定转速为100~200rpm、输出数为几千kW~5万kW左右的柴油发电设备的柴油机的上方部分,该大型而低速的柴油机30的排气集合管31设置在设于柴油机30的排气侧的架台50之上。该架台50如图8所示,与柴油机30的曲柄轴平行地设置。该曲柄轴设置为,使其贯通图6的纸面。 
设在架台50内的排气接收器32相对于多个(例如8~12个)缸33a~33l是共通的,使从多个缸33a~33l排出的排气脉冲间的压力差均等化。由排气接收器32均等化的排气被向增压机34输送,增压机34将新鲜的空气向换气接收器(未图示)供给。 
增压机34如图7所示,由气体入口壳体35、漩涡壳体36、和消音器37等构成。从增压机34排出的排气经过管道38被向已经说明的排气集合管31输送。 
该架台50如图7及图8所示,由载置柴油机30的排气集合管31 的长方形的顶板51、支承顶板51的多个支柱52、倾斜地设在顶板51与支柱52之间的第1斜撑(筋交)53、和倾斜地设在柴油机30与支柱52之间的第2斜撑54形成。 
此外,上述顶板51如图8所示,形成为矩形状,由与柴油机30的曲柄轴平行的多个(例如两根)梁55、与柴油机30的曲柄轴正交的方向的多个(例如6根)横梁56、和倾斜地设在梁55与横梁56之间的第3斜撑57形成。 
并且,如图6~图8所示,将上述动态阻尼器1分别横向、即朝向与柴油机30的曲柄轴(未图示)正交的方向水平地设置在顶板51的前后两端。如果更详细地说明,则将上述动态阻尼器1如图6~图8所示那样,与上述横梁56平行、并且沿与柴油机30的曲柄轴(未图示)正交的方向设在处于顶板51的前后两端的横梁56的外端面上。该动态阻尼器1如图10所示,在架台50的顶板51的横梁56上通过焊接固定有固定板25。 
并且,如果柴油机30的集合排气管31及架台50引起H型(架台向振动方向以同相位振动)或X型(架台向振动方向以反相位振动)的振动,则动态阻尼器1的外壳2及导引杆5与架台50一起向与柴油机30的曲柄轴(未图示)正交的方向振动,而该振动被动态阻尼器1的振动抑制系统20吸收,所以能够减轻柴油机30的排气集合管31及架台50的H型或X型的振动。 
(2)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对与构成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横型的动态阻尼器1的部件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的说明。 
该第2个动态阻尼器1如图12所示,将导引杆支承体3b螺装在外壳2的端部上。即,在设于外壳2的外周面上的阳螺纹部41上螺合着设在导引杆支承体3b的下摆部28的内侧的阴螺纹部42。 
此外,仅在位于比导引杆支承体3b靠外侧的导引杆前端部上设有螺纹部6a,将带有脚部或下摆部26的紧固件27螺装在该螺纹部6a上。并且,将作为紧固件的螺母7螺装在该紧固件27的外侧。 
进而,将保护盖40螺纹固定在导引杆支承体3b上,来保护处于导引杆5的前端部上的螺纹部6a、或者螺装在上述螺纹部6a上的紧固 件7及27。此外,在设于导引杆支承体3b上的贯通孔4中,安装着带凸缘的轮毂43。此时,导引杆支承体3a也与导引杆支承体3b同样地形成。 
此外,如图12所示,夹着动态阻尼器1的两片板45、45通过穿通螺栓46固定在支承板23上。附图标记24是中间板,25是固定板。 
(3)第3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4中,附图标记30a是发电设备用的大型而低速的2循环柴油机(例如额定转速是100~200rpm,输出数是几千kW~5万kW左右),在其上段及中段上设有铺设有格栅(未图示)的点检用平台210。这些点检用平台210在上下振动较大的部位、例如点检用平台210的端部上立设有纵向动态阻尼器(以下单称作阻尼器)100。 
阻尼器100如图15所示,是纵长的构造。并且,阻尼器主体110由圆筒状的外壳112、设在外壳112内的导引杆113、滑动自如地设在导引杆113上的振动抑制用重物114、配设在振动抑制用重物114的两侧的线圈状的弹簧115、116、和嵌合在外壳112的两端上并且将导引杆113支承在外壳112的轴心部的一对导引杆支承体117、118形成。并且,在设于下方的导引杆支承体118上的圆筒状的连结部119上螺装有基座部111。 
导引杆支承体117、118分别形成为帽状,嵌合在外壳112的上端及下端上。嵌合在外壳112的下端上的导引杆支承体118在其端面上具有圆筒状的连结部119。并且,在设于圆筒状的连结部119的内周面上的阴螺纹部120上螺装着基座部111。另一方面,基座部111由具有阳螺纹部121的筒部122、和固定在筒部122上的正方形的基板123(参照图16)形成,在基板123的四角上设有螺栓孔124。 
导引杆113将设在上下的导引杆支承体117、118的轴心部上的贯通孔125贯通,将紧固用的螺母127螺装在设于其两端上的螺纹部126上。此外,上述螺旋弹簧115、116的两端分别受一对弹簧承接部128支承。该弹簧承接部128是横截面凸形,在其轴心部具有贯通孔129。 
阻尼器100通过振动抑制用重物114、和设在其上方及下方的一对螺旋弹簧115、116构成振动系统。并且,使重量不同的几种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130、131在该振动抑制系统的系统外、即上端的导引杆 支承体117和最上段的弹簧承接部128之间、以及下端的导引杆支承体118与最下段的弹簧承接部128之间待机。 
例如,在较轻量(例如0.5~0.6kg左右)的多个(例如两个)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130之间,使比其轻量(例如0.050~0.060kg左右)的多个(例如5个左右)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131待机。另外,也取决于阻尼器的规模,振动抑制用重物114的重量例如是1.9~2.0kg左右,内端的弹簧承接部128的重量例如是0.9~1.0kg左右。 
此外,振动抑制用重物114在设于轴心部的贯通孔32的壁面上设有不需要供油的线性套筒133。此外,作为振动抑制用重物114及内端的弹簧承接部128的振动行程,假设为S及S′。 
进而,上述阻尼器100如图17~图19所示,在振动抑制用重物114上,设有向其半径方向突出的测量销134,并且在外壳112及设于该外壳112上的导引板135上设有测量销突出用的长孔136。另外,测量销134在相当于导引板135的部位上具备微型轴承137,使往复运动变得平滑。此外,附图标记138是滑动自如地设在导引板135上的滑动板,追随于测量销134的往复运动。 
由于阻尼器100的固有频率f能够用上述(1)式表示,所以通过增减构成阻尼器的振动系统的重物的重量能够容易地变更该阻尼器的固有频率f。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只是增减振动系统的重物的重量,所以阻尼器自身的尺寸不变。 
这里,振动抑制系统的重物的重量增加如图20所示,通过使在上部导引杆支承体117与最上段的弹簧承接部128之间待机的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130、131转移到相邻于振动抑制用重物114的位置来实现。 
另一方面,振动系统的重物的重量减轻通过使相邻于振动抑制用重物114的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130及/或131转移到上部导引杆支承体117与最上段的弹簧承接部128之间、或者下部导引杆支承体118与最下段的弹簧承接部128之间来实现。 
接着,对上述阻尼器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在使阻尼器100立设在设于柴油机30a的上段及中段上的点检用平台210的端部上的情况下,如果柴油机30a工作而点检用平台210上下振动,则立设在点检用平台210的端部上的阻尼器 100与点检用平台210一起上下振动。 
如果阻尼器100上下振动,则振动抑制用重物114经由上下的螺旋弹簧117、118上下振动,但由于在点检用平台210的上下运动与振动抑制用重物114的上下运动之间有时间差,所以点检用平台210的上下振动与振动抑制用重物114的上下振动被相互抵消,减轻了设在柴油机30a上的点检用平台210的上下方向的振动。 
在以上的说明中,对于将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130、131配置在上部的螺旋弹簧115与上部的导引杆支承体117之间、以及下部的螺旋弹簧116与下部的导引杆支承体118之间的两者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130、131配置在上部的螺旋弹簧115与上部的导引杆支承体117之间、或者下部的螺旋弹簧116与下部的导引杆支承体118之间的任一个中,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4)第4实施方式 
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于使阻尼器100立设在点检用平台210之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例如图14所示那样、将阻尼器主体110安装在支承点检用平台210的支承框220的纵部件221的侧面上也能够期待同样的效果。 
即,如图21所示,在阻尼器主体110的侧面上经由托架222设有支承板123,另一方面,将中间板225螺栓固定在固定板224上,所述固定板224焊接于支承点检用平台210的支承框220的纵部件221的侧面上,将上述支承板123通过螺栓226固定在该中间板225上。关于其他构造,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将阻尼器主体110的直径设定为构成点检用平台210的支承框220的纵部件221的宽度左右,将阻尼器主体110的长度设定为阻尼器主体110的直径的5~6倍左右。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只要是大型而低速的内燃机,在发电用的柴油机以外的内燃机中也能够使用。

Claims (4)

1.一种动态阻尼器,由筒状的外壳、设在该外壳内的导引杆、滑动自如地嵌合在该导引杆上的多个振动抑制用的重物、配置在该重物的两侧的一对螺旋弹簧、设在上述外壳的两侧的一对导引杆支承体、设在该导引杆支承体与上述螺旋弹簧之间的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螺装在上述导引杆的两端上的紧固件、和设在上述外壳的侧面上的支承部件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导引杆支承体上设有保护盖,通过该保护盖保护导引杆的前端部以及螺装在该导引杆的前端部上的紧固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于固有频率调节用的重物而设有弹簧承接部,并且在该弹簧承接部上设有向该弹簧承接部的半径方向突出的测量销,进而,沿外壳的长度方向设有测量销突出用的长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振动抑制用的重物上设有导引杆贯通孔,并且沿着该导引杆贯通孔设有线性套筒。
4.一种柴油机,其特征在于,使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阻尼器朝向与柴油机的曲柄轴垂直的方向安装在搭载有上述柴油机的排气集合管的架台上。
CN2007800110739A 2006-03-27 2007-03-23 动态阻尼器及设置有动态阻尼器的柴油机 Active CN1014106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4521/2006 2006-03-27
JP2006084521A JP4426540B2 (ja) 2006-03-27 2006-03-27 ディーゼル機関
JP233392/2006 2006-08-30
JP2006233392A JP4885656B2 (ja) 2006-08-30 2006-08-30 バーティカル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
PCT/JP2007/056006 WO2007116652A1 (ja) 2006-03-27 2007-03-23 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及び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を設置したディーゼル機関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54109A Division CN101943242B (zh) 2006-03-27 2007-03-23 动态阻尼器及设置有动态阻尼器的柴油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0649A CN101410649A (zh) 2009-04-15
CN101410649B true CN101410649B (zh) 2011-03-23

Family

ID=38630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10739A Active CN101410649B (zh) 2006-03-27 2007-03-23 动态阻尼器及设置有动态阻尼器的柴油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26540B2 (zh)
CN (1) CN1014106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4213B (zh) * 2011-07-02 2013-09-18 长安大学 一种通过非线性能量转移与碰撞耗能作用的吸振器
JP6475498B2 (ja) * 2015-01-09 2019-02-27 株式会社Subaru エンジンの排気装置
JP6796991B2 (ja) * 2016-10-20 2020-12-09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振動減衰装置、及びこの振動減衰装置が設けられた車両用シート
CN106678269B (zh) * 2017-01-19 2019-01-1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一种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的减振降噪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73368A (en) * 1980-03-25 1981-10-14 Will E C H Gmbh & Co Device for damping the oscillations of rotary components of printing mechanisms
DE4029596A1 (de) * 1990-09-19 1992-03-26 Teves Gmbh Alfred Frequenzabhaengig wirkender schwingungsdaempfer
US6354211B1 (en) * 1999-12-15 2002-03-12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bsorbing lateral sideframe vibration in printing uni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2092A (ja) * 1984-11-16 1986-06-10 Daihatsu Diesel Kk 船舶の振動を抑制する方法および船舶用動吸振型防振装置
JP2000190842A (ja) * 1998-12-28 2000-07-11 Tokimec Inc 受動型減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73368A (en) * 1980-03-25 1981-10-14 Will E C H Gmbh & Co Device for damping the oscillations of rotary components of printing mechanisms
DE4029596A1 (de) * 1990-09-19 1992-03-26 Teves Gmbh Alfred Frequenzabhaengig wirkender schwingungsdaempfer
US6354211B1 (en) * 1999-12-15 2002-03-12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bsorbing lateral sideframe vibration in printing uni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255679A (ja) 2007-10-04
CN101410649A (zh) 2009-04-15
JP4426540B2 (ja) 2010-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0649B (zh) 动态阻尼器及设置有动态阻尼器的柴油机
DE2257968C3 (de) 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der Abgase von Dieselmotoren
TWI345027B (zh)
CN101943242B (zh) 动态阻尼器及设置有动态阻尼器的柴油机
CN106794756A (zh) 作业车辆
CN102128071A (zh) 带排气处理装置的发动机
US20120102955A1 (en) Thermal Power Plant
CN101994776B (zh) 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
US9133962B2 (en) Exhaust gas system component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exhaust gas system component
CN110469407A (zh) 用于齿轮涡轮机的支撑结构
CN106678485B (zh) 一种输送流体管道的多方位减振装置
CN206290837U (zh) 一种管路系统减振支撑装置
CN107816579B (zh) 一种适用于石油管道的减震装置
CN206972809U (zh) 车辆吸振器
CN206636981U (zh) 一种小型发电机减震降噪装置
CN108425871A (zh) 一种电机支撑装置
CN202835338U (zh) Cfb锅炉尾部烟道调温挡板固定装置
CN106195279B (zh) 转式辐射床
CN103234212B (zh) 自带冲击式惯性除尘装置的生物质锅炉
CN207823069U (zh) 多功能铁架台
CN102777896A (zh) Cfb锅炉尾部烟道调温挡板固定装置及调温方法
CN206765797U (zh) 一种定位块组件
JPH06101462A (ja) 車両用内燃機関の排気装置
RU54096U1 (ru) Компенса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истемы выхлопа отработавших газов двигателя
CN219197442U (zh) 一种发动机用消音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5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I ENGINEERING & SHIPBUI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I ENGINEERING & SHIPBUILD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Mitsui Yiais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MITSUI ENGINEERING & SHIPBUIL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7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MITSUI ENGINEERING & SHIPBUIL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I ENGINEERING & SHIPBUIL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