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8827B - 触摸面板、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摸面板、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8827B
CN101408827B CN2008101703051A CN200810170305A CN101408827B CN 101408827 B CN101408827 B CN 101408827B CN 2008101703051 A CN2008101703051 A CN 2008101703051A CN 200810170305 A CN200810170305 A CN 200810170305A CN 101408827 B CN101408827 B CN 1014088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peristome
electrode film
substrate
touch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03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8827A (zh
Inventor
日向章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08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8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8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88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触摸面板、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降低透明电极膜自身的实质的透射率,实现提高了透射率的触摸面板。本发明的触摸面板,在隔开间隔对向配置的一对透明基板的内面侧具有一对光透射性的电极膜(14、15),当该光透射性的电极膜彼此由于外压弯曲相接触时能够检测出接触位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一对光透射性的电极膜的至少一方分散形成多个开口部(14p、15p)。

Description

触摸面板、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面板、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具备一对相对向的电极膜的触摸面板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阻式触摸面板的例子如图12所示。在示于图12的触摸面板中,在一方透明基板1上形成面状的透明电极膜4。并且,在与一方透明基板1隔开间隔配置的另一方透明基板2上以与上述透明电极膜4对向的方式形成面状的透明电极膜5。这一对透明电极膜4、5平时相互隔开间隔地对向配置。在以手指、触摸笔等按压另一方透明基板2的外面的情况下,一对透明电极膜4、5彼此由于在该按压部位产生的弯曲(挠曲)而相接触,得到对应于接触位置的输出值。
因为上述的触摸面板以重叠配置于液晶显示体等各种电光装置的显示画面的观看侧的状态所使用,所以要求高的透射率。因此,以往以来,尝试过在基板上、透明电极膜上形成反射防止膜而提高透射率(例如,参照以下的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并且,已知:为了对透明电极膜的电阻值进行调整,在电阻式触摸面板的透明电极膜设置开口部(例如,参照以下的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579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2205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15479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62—190524号公报
可是,在前述的触摸面板中即使设置反射防止膜也仅是减少基板、透明电极膜的表面、界面的反射光,透明电极膜的透射率自身并不降低。因此,在作为触摸面板的透射率的提高方面存在界限,存在难以使设置于触摸面板的背后的电光装置的显示图像明亮的问题点。
并且,通常的以溅射法等所形成的上述一对透明电极膜的对向面彼此极其平滑而成为镜面状态。因此,也存在当以手指、触摸笔进行按压时透明电极彼此变得一直相贴附、或当贴附的一对透明电极膜分离时发出声音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点,其目的在于:通过降低透明电极膜自身的实质透射率,实现提高了透射率的触摸面板。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防止一对透明电极膜彼此的贴附、分离时的出声。
鉴于如此的实际情况,本发明的触摸面板的特征为:具备第1基板,对向于前述第1基板的第2基板,形成于前述第1基板的第1电极膜,和形成于前述第2基板、对向于前述第1电极膜的第2电极膜;在前述第1电极膜以及前述第2电极膜分别形成开口部,形成于前述第1电极膜的前述开口部与形成于前述第2电极膜的前述开口部俯视重叠,并且各自的开口面积不相同。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构成为能够在电极膜彼此由于外压弯曲而相接触时检测出接触位置的触摸面板。
依照于该发明,通过在电极膜形成开口部,在开口部中不会产生光被电极膜所吸收、或光在电极膜表面或界面进行反射引起的光的衰减。因此,可以提高触摸面板的透射率。并且,因为在开口部的边缘部分形成电极膜的厚度量的台阶,所以电极膜的表面变成凹凸状。因此,可防止按压时的电极膜彼此的贴附,由此也能够防止分离时的出声。
在本发明中,可以在第1电极膜及第2电极膜的各自中形成多个开口部。由此,相应于多个开口部的开口面积的总计相对于触摸面板的透视区域之比地,触摸面板的透射率提高。此时,如果在能够检测接触位置的区域中以均匀的密度分散形成多个开口部,则也能够确保电极膜的每单位面积的电阻值的均匀性。并且,因为也能够确保触摸面板的透视区域中的透射率的均匀性,所以能够在将触摸面板重叠于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而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显示不匀。
在本发明中,形成于第1电极膜的开口部与形成于第2电极膜的开口部俯视重叠。因此,形成不产生由第1电极膜及第2电极膜引起的光的衰减的区域,所以触摸面板的透射率进一步提高。还有,在第1电极膜及第2电极膜的各自形成多个开口部的情况下,能够构成为:形成于第1电极膜的多个开口部,俯视重叠于形成于第2电极膜的多个开口部。
在本发明中,形成于第1电极膜的开口部与形成于第2电极膜的开口部,各自的开口面积不相同。例如,形成于第1电极膜及第2电极膜中的一方的开口部的开口范围比形成于另一方的开口部的开口范围小。通过如此地进行,可以构成为:形成于一方的开口部的开口范围整体包含于形成于另一方的开口部的开口范围。也就是说,成为下述构成:在形成于一方的电极膜的开口部的边缘、与形成于另一方电极膜的开口部的边缘之间设置有公差区域。从而,能够构成为:即使第1电极膜及第2电极膜的平面位置相对地多少偏离,开口范围彼此相重叠的面积也不发生变化。依照于本发明,通过酌量制造时的重合误差而设定两开口部的开口范围的宽窄,能够以高的成品率实现形成于一方的开口部的开口范围整体包括于形成于另一方的开口部的开口范围的构成。从而,可减少开口部彼此相重叠面积的不匀、变动,由此可降低透射率的不匀,可提高透射特性的再现性。
在本发明中,优选:形成于前述一方的开口部与形成于前述另一方的开口部互为相似形。而且,通过使得开口部彼此成为相互相似的位置关系地使第1基板及第2基板相重合,不管第1电极膜及第2电极膜在任何方向产生位置偏离都能够抑制透射特性的变动。
在本发明中,优选:形成于第1电极膜及第2电极膜的开口部具有圆换算直径为5μm~500μm的范围内的开口面积。若开口部的圆换算直径不足5μm,则容易产生透明电极膜的图形化(patterning,图案形成)困难而开口部的形状精度降低等制造困难性、成品率的降低等的问题。并且,若开口部的圆换算直径超过500μm则有可能对显示图像产生影响,产生干涉条纹,或使像质劣化而辨认性下降。也能想到若上述圆换算直径进一步变大则在采用了触摸笔等的尖细的按压器具的情况下仅按压开口部而一对透明电极膜不相接触的情况。尤其优选:根据与上述同样的观点,为30μm~200μm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至少在一方前述开口部,形成反射防止膜。反射防止膜能够通过对SiO2、TiO2等进行叠层、或者以单层而形成。在开口部中,因为不存在折射率高的透明电极膜,所以用于反射防止的光学设计的自由度增加。也就是说,与存在电极膜的部位相比较可以使开口部中的反射率较低,能够使触摸面板整体的透射率提高。反射防止膜,能够设置于与第1基板或第2基板的电极膜相反侧的面。不用说,即使在形成有第1基板或第2基板的电极膜的面设置反射防止膜也能够得到上述的作用效果。并且,作为变形例也可以为仅在第1电极及第2电极的任一方设置开口部,在另一方不设置开口部,在一方电极的开口部形成反射防止膜的构成。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以按压第1基板及第2基板之中的第2基板的方式构成,使形成于第2电极膜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形成于第1电极膜的前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大。这是因为,在观看侧的基板中在电极膜与基板的界面处的反射减少所以观看性进一步提高的缘故。作为构成例,作为第2基板选择具有柔性的基材,作为第1基板选择比前述第2基板硬质的基材。由此,第2基板容易因按压弯曲,且第1基板并不变形。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对应于形成于第1电极膜的开口部、或形成于第2电极膜的开口部而配置衬垫。衬垫,为了保持第1基板与第2基板的间隙、而且使受按压的基板复原为原来的状态而设置。通过对应于形成于电极膜的开口部而设置该衬垫,能够防止电极膜彼此的接触由于衬垫而受阻碍,所以可以进行更可靠的位置检测。尤其是,如果在形成于第1电极膜的开口部与形成于第2电极膜的开口部俯视相重叠的位置配置衬垫,则实现衬垫与第1电极膜及第2电极膜均不接触的构成。在该情况下,可以在俯视互相重叠的开口部之中的小的开口部中固定衬垫。这是因为,即使当第1基板、第2基板重合时产生一些偏离,衬垫也能够收纳于开口部彼此的重叠位置。并且,作为变形例,也可以为在第1电极膜及第2电极膜的任一方设置开口部、以对应于该开口部的方式配置衬垫的构成。
接下来,本发明的电光装置的特征为:显示区域与上述的任一的触摸面板重叠地配置。通过采用上述的触摸面板,能够使电光面板的显示画面变得明亮。
并且,本发明的电光装置,具有与排列有多个像点或像素的显示区域重叠地配置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前述触摸面板,具备:第1基板,对向于前述第1基板的第2基板,形成于前述第1基板的第1电极膜,和形成于前述第2基板、对向于前述第1电极膜的第2电极膜;在前述第1电极膜以及前述第2电极膜的至少一方排列多个开口部,前述多个像点或像素的排列间距与前述多个开口部的排列间距不相同。依照于本发明的电光装置,因为开口部的间距与像点或像素的间距不相同,所以能够防止莫阿(Moire)干涉纹的产生。并且,即使是开口部的间距与像点或像素的间距不相同的情况,在开口部的间距为像点或像素的间距的约数、或者倍数的情况下也会产生莫阿干涉纹。在该情况下,可以避开像点或像素的间距的约数、或者倍数,设定开口部的间距。在将开口部设置于第1电极膜及第2电极膜的双方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开像点或像素的间距的约数、或者倍数(包括1倍),设定双方的开口部的间距。
并且,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特征为:搭载有上述的电光装置。作为该电子设备,是具备触摸面板的、具有画面操作功能的各种电子设备,例如可举出汽车导航装置、电视接收装置、个人计算机、家电产品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触摸面板的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概要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触摸面板的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概要纵向剖面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的概要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的概要局部放大纵向剖面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的概要局部放大纵向剖面图。
图6是是示意地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的概要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7是示意地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的概要局部放大纵向剖面图。
图8是示意地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的概要局部放大纵向剖面图。
图9是表示电光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概要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电光装置的概要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1是表示电子设备之一例的概要立体图。
图12是示意地表示现有的触摸面板的内部结构的概要局部放大纵向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触摸面板,11...第1基板,12...第2基板,13...密封材料,14...电极膜,14p...开口部,14pa...开口范围,15...电极膜,15p...开口部,15pa...开口范围,16...布线构件,17...衬垫,18、19...反射防止膜,20...电光面板,25...像点,100...电光装置,A...透视区域,B...显示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沿图1的假想垂直面II的剖面的纵向剖面图。在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中,由玻璃、硬质塑料等构成的第1基板11、与相对于该第1基板11夹着密封材料13等贴合并由柔性的塑料等构成的第2基板12隔开间隔对向配置。在第1基板11的内面(第2基板12侧的表面)上面状地形成光透射性的电极膜14,在第2基板的内面(第1基板11侧的表面)上面状地形成光透射性的电极膜15。这些电极膜14、15由ITO(铟锡氧化物)、SnO2等适当的光透射性的导电体构成。
在电极膜14的图示X方向的两端部通过铝膜等形成端子14a、14b,从这些端子14a、14b分别引出布线14xa、14xb。并且,在电极膜15的与图示X方向在图示平面上相正交的图示Y方向的两端部也通过铝膜等形成端子15a、15b,从这些端子15a、15b分别引出布线15ya、15yb。这些布线14xa、14xb、15ya、15yb通过未形成上述电极膜14、15的外缘部分别导电连接于由安装于第1基板11及第2基板12的柔性布线基板等构成的布线构件16的布线图形。
还有,优选:在上述电极膜14与电极膜15之间,分散配置用于防止由于第2基板12的弯曲等导致意料之外的接触的、微小到不会阻碍按压操作的程度的衬垫17(参照图2)。该衬垫17优选固定于至少一方的电极或基板上。在图示例中衬垫17分散形成于第1基板11上。衬垫17构成为柱状。
在第1基板11的外面(与第2基板12相反侧的表面)上形成反射防止膜18,在第2基板12的外面(与第1基板11相反侧的表面)上形成反射防止膜19。优选这些反射防止膜18、19,例如具有将存在反射率的差异的至少2个透明层例如SiO2、TiO2等以适宜的厚度叠层而成的多层结构,但是,并非特别限定为多层结构,例如,也可以由折射率与第1基板11或第2基板12不同的单层薄膜所构成。这些反射防止膜18、19,减少第1基板11或第2基板12的内面及外面,电极膜14、15的内面及外面中的反射光,抑制由这些反射光引起的透射率的降低。
还有,优选上述电极膜、反射防止膜通过溅射(sputtering)法、蒸镀法、离子镀(ion plating)法、CVD法等的气(汽)相法成膜于第1基板11及第2基板12上,但是例如,也可以通过涂敷液体的涂敷液并使其固化等,用气相法以外的方法而形成。
图3是对示于图2的透视区域A的一部分进行放大而示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4是对透视区域A的一部分进行放大而示的局部放大纵向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极膜14、15分别在平面上分散形成有多个开口部14p、15p。这些多个开口部14p分别具有相等的开口形状及开口面积,并至少在触摸面板的透视区域A内以均匀的密度分散形成。并且,多个开口部15p,也分别具有相等的开口形状及开口面积,并至少在触摸面板的透视区域A内以均匀的密度分散形成。具体地说,开口部14p、15p为矩形状(正方形状),周期性地排列于纵横方向。
通过如上述地使开口部14p、15p周期性地(以等间距)进行排列,能够确保电极膜14、15的每单位面积的电阻值的均匀性。并且,也能够确保光的透射率的均匀性,所以能够谋求与显示装置重叠时显示不匀的降低。此时,由于在周期性地排列了开口部14p、15p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当开口部的形成周期与显示装置的像点(dot)间距或像素间距相等时导致莫阿干涉纹的情况,所以优选对安装的显示装置的像素间距进行考虑而确定。即,优选:使开口部14p、15p的形成周期与显示装置的像点间距、或像素间距不相同。具体地说,可以避开像点间距或像素的间距的约数、或者倍数(包括1倍),对开口部14p、15p的间距进行设定。并且,通过非等间距排列开口部14p、15p从而使得与像点间距或像素的间距不一致,也能够防止莫阿干涉纹。
还有,开口部14p、15p的开口形状并不限于矩形状,能够为圆形、椭圆型、长圆形、多边形等任意形状。
与开口部15p俯视重叠地配置各开口部14p。通过开口部14p与开口部15p俯视重叠,形成不存在电极膜14、15的开口区域,由此能够整体地提高透射率。在此,虽然也可以使开口部14p与开口部15p俯视相互不重叠地进行构成,但是在该情况下,为了使得一对电极膜14与电极膜15能够接触,需要使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个数减少,所以不利于提高透射率,因此,优选为上述构成。
尤其是,在图示例中,开口部14p的开口范围14pa比开口部15p的开口范围15pa形成得窄,配置于开口范围15pa内。通过开口范围14pa比开口范围15pa形成得窄,即使在第1基板11与第2基板12之间产生由贴合时等引起的平面方向的位置偏离,也能够使得开口部14p与开口部15p总是俯视相重叠。并且,能够构成为只要上述位置偏离在某程度的范围内、开口部彼此相重叠的面积不发生变化,所以通过酌量两基板的贴合误差而预先设定开口范围14pa与开口范围15pa的开口面积之差,能够降低透射率的不匀,并能够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在图示例的情况下,开口部14p与开口部15p虽然开口面积不相同但是为相似形,所以通过在贴合时使开口范围的平面上的重心位置俯视相一致而定位,起到不管在两基板间产生任何方向的位置偏离都能够抑制透射率的不匀、成品率的降低的效果。
上述开口部14p、15p的开口面积并不特别限定,但是优选:圆换算直径为5μm~500μm的范围内。若开口部的圆换算直径不足5μm,则电极膜的图形化变得困难、开口部的形状精度降低等等,容易产生制造困难、成品率降低等的问题。若开口部的圆换算直径超过500μm,则有可能对显示图像产生影响,产生干涉条纹,或使像质劣化而辨认性下降,并且也可以想到若上述圆换算直径进一步变大,则在采用了触摸笔等的尖细的按压用具的情况下仅按压开口部而一对电极膜不相接触的情况。尤其是,基于与上述同样的制造上及光学上的理由,优选为30μm~200μm的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使一条边长度为40μm的正方形的开口部14p设置于电极膜14,使50μm的正方形的开口部15p以间距长度100μm设置于电极膜15。
还有,电极膜14、15的厚度通常为300nm~1000nm程度即可,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因为在电极膜14、15形成开口部14p、15p,所以为了确保电阻率及其均匀性,优选:电极膜14、15的厚度为500nm以上。并且,因为开口部15p与开口部14p的大小并不相同,所以若以相同的厚度形成电极膜14、15,则每单位面积的电阻值变得不相同。因此,也可以按照需要使电极膜15与电极膜14的厚度不相同、对电极膜14与电极膜15的电阻值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因为开口部15p比开口部14p大,所以可以使电极膜15的厚度比电极膜14的厚度厚。
衬垫17,在图示例的情况下,形成于开口部14p的内部。虽然实际上也依赖于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但是在多个开口部14p中的以适当的间隔所配置的一部分开口部14p(开口部15p的开口范围)内形成衬垫17。由此,难以对一对电极膜14、15的接触状态产生影响。并且,还具有下述效果:因为能够将衬垫17直接形成于第1基板11上,所以能够提高密合性,因为在相对向的电极膜15的开口部15p内衬垫17的前端接触于第2基板12的内面,所以能够防止电极膜15的损伤,衬垫的高度也能够无关于电极膜14、15的厚度地进行设定等等。但是,衬垫17,既可以形成于电极膜14、15的形成范围内,也可以形成于该形成范围与开口部的开口范围的双方上。在这些情况下在某一方电极膜之上形成衬垫。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电极膜14、15分散形成多个开口部14p、15p,可以相应于多个开口部14p、15p的开口面积的总计相对于触摸面板的透视区域A之比而提高透射率。并且,因为通过设置上述开口部14p、15p而凹凸状地构成电极膜的表面,所以可防止一对电极膜彼此贴附,由此也能够防止分离时的出声。
第2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将反射防止膜18’、19’形成于第1基板11及第2基板12的内面上的例的第2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第1基板11上形成反射防止膜18’,并在该反射防止膜18’上叠层电极膜14。并且,在第2基板12上形成反射防止膜19’,并在该反射防止膜19’上形成电极膜15。反射防止膜18’、19’与上述反射防止膜18、19同样,能够通过对SiO2、TiO2等进行叠层,或者以单层而形成。在该情况下,在电极膜14、15设置开口部14p、15p,由此即使使反射防止膜18’、19’特殊化成对于第1基板11、第2基板12的表面反射的反射防止功能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作用,所以反射防止膜的设计变得容易,其设计自由度也展宽。
还有,也可以将这些反射防止膜18’、19’与上述反射防止膜18、19一起形成。并且,也可以使反射防止膜18’、19’成为在电极膜14、15的形成区域、与开口部14p、15p的开口范围不相同的构成。通过在电极膜的形成区域中设为考虑了电极膜的存在的光学设计,而在上述开口范围中设为并未考虑电极膜的存在的光学设计,能够在电极膜的形成区域、及开口部的双方有效地降低反射率。
第3实施方式
图6是第3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7是该第3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对应的部分附加同一符号,省略它们的说明。本实施方式,表示仅在一对电极膜之中的任意一方形成开口部,而在另一方并不形成开口部的例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基板11上的电极膜14’并不形成开口部,具有在透视区域A(参照图2)内整面地形成的面状的电极结构。另一方面,在第2基板12上的电极膜15,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开口部15p。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15p仅形成于一方的电极膜15、并未形成于另一方的电极膜14’,所以透射率的提高程度并不大,但是,从能够可靠地进行一对电极膜彼此的接触、并且消除了两基板间的位置偏离的影响的方面来看,优选。
还有,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观看侧的电极膜15形成开口部15p,而在非观看侧的电极膜14’并不形成开口部,但是也可以与此相反,在观看侧的电极膜不形成开口部,而在非观看侧的电极膜14设置开口部。
第4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8关于本发明中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8是第4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纵向剖面图。在该实施方式中,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在第1基板11及第2基板12的内面上分别形成反射防止膜18’、19’,并在它们之上形成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的电极膜14’、15。这些电极膜14’、15’及反射防止膜18’、19’能够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记述同样地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优选:将反射防止膜18’设计成能够减少第1基板11及电极膜14’的双方的表面反射光,并将具备开口部15p的电极膜15上的反射防止膜19’设计成能够减少第2基板12的表面反射光。
电光装置
接下来,参照图9,关于具备有上述触摸面板的电光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说明。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分解立体图。本实施方式,具备电光面板20,该电光面板20具备与具有上述构成的触摸面板10的透视区域A俯视重叠的显示区域B。
在该电光面板20中,由玻璃、塑料等构成的基板21与基板22通过未图示的密封材料等贴合,在其间配置未图示的液晶等电光物质。并且,在基板21、22之中的至少一方,设置用于向电光物质施加电场的电极。进而,在基板21形成比基板22的外形伸出于外侧的基板伸出部,在该基板伸出部上安装由半导体IC芯片等构成的驱动电路23及由柔性布线基板等构成的布线构件24。
在上述电光面板20的背后(观看侧的相反侧)配置构成背光源的照明装置。具体地说,该照明装置,具有光源31及导光板33,由光源31的光发出面31a所发出的光从光入射面33a入射而在导光板33内传播,然后从光出射面33b出射,得到面状的照明光。光源31由LED等所构成,优选多个光源31安装于光源基板32。在导光板33的背面33c上配置由白色聚乙烯等构成的反射片34。并且,在导光板33的光出射面33b上叠层配置光漫射板35、聚光片36、37等的光学片。还有,在导光板33中,由于降低设置有光出射面33b的部分的厚度,并使光入射面33a的厚度对应于光源31的光发出面31a厚度而形成得厚,在光入射面33a与光出射面33b之间形成倾斜表面部33d。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照明装置的光射出侧形成遮光片38,夹着该遮光片38配置上述电光面板20。该遮光片38构成为,对能够可靠地照明上述显示区域B整体的照明范围以外的不需要的光进行遮光。
并且,在观看侧的触摸面板10与电光面板20之间也配置遮光片28,对上述透视区域A及显示区域B以外的不需要的光进行遮光。
依照于该实施方式,因为在通过电光面板20所形成的显示图像上配置触摸面板10的透视区域A,所以通过对应于显示图像的内容按压透视区域A内的预定部位,可检测到该按压状态及其位置。
图10,表示电光面板20的像点排列与设置于电极膜14、15的开口部14p、15p的位置关系的一例。在本例中,采用实施例1说明的触摸面板。电光面板20,具备以纵向间距P1=220μm、横向间距P2=220μm规则(規配)地排列成矩阵状的像点25。另一方面,设置于电极膜14、15的开口部14p、15p,以纵向间距P1’=100μm、横向间距P2’=100μm所排列。在本例中开口部14p及开口部15p的间距相等。因为开口部14p、15p的排列间距P1、P2’与电光面板20的像点间距P1、横向间距P2各不相同,所以不会产生莫阿干涉纹,可得到良好的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开口部14p、15p的大小设定得比电光面板的像点尺寸小。因为能够使开口部14p、15p以外的部分对应于电光面板的各像点,所以可以按每像点地进行精度高的位置检测。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作为显示的最小单位的像点间距、与开口部的间距不相同。在以电光面板进行彩色显示的情况下,有时也以多个像点、例如RGB的3个像点构成1个像素。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像素间距与开口部14p、15p的间距不相同也能够得到与本实施例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即使是开口部的间距与像点或像素间距不相同的情况,在开口部的间距为像点或像素的间距的约数、或者倍数的情况下有时也产生莫阿干涉纹。在该情况下,可以避开像点或像素的间距的约数、或者倍数(包括1倍),设定开口部的间距。
除了示于图10的例之外,在如示于图6、图7那样采用仅在一方电极膜设置开口部的触摸面板的情况下,也使像点间距或像素间距与开口部间距不相同,或者避开像点间距或像素间距的约数、或倍数而设定开口部的间距,也能够防止莫阿干涉纹。
并且,可以通过多个开口部14p、15p的双方或一方非等间距地进行排列,使得像素的间距与开口部的间距不相一致。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多个开口部14p彼此或开口部15p彼此的大小不相同。
作为电光面板20,除了液晶面板之外,能够采用电泳面板、有机EL面板等各种显示面板。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记载了使触摸面板10与电光面板20重叠的例子,但是也能够应用于触摸面板10与电光面板20成为一体的、例如触摸面板10的第1基板与电光面板的基板22共用的电光装置。
电子设备
最后,参照图11,关于搭载有上述电光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一例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本发明中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外观的概要立体图。图示例的电子设备1000,为车载用的汽车导航系统,具备:主体1010,和连接于该主体1010的显示部1020。在主体1010设置配设有操作按钮等的操作面1011,并设置DVD、HD等的记录媒体的收置部1012。在显示部1020的内部收纳上述的电光装置100,能够通过显示部1020的显示画面1020a观看由该电光装置100产生的显示、即导航图像的显示。
在显示部1020的表面露出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通过按压该触摸面板10,可检测按压了与显示图像的内容相对应的预定位置及其位置。然后,相应于该检测及其位置实施预定的内部处理,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实施相应于检测位置的显示图像的变更。
还有,本发明的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并非仅限定于上述的图示例,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加以各种变更。

Claims (10)

1.一种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基板,
对向于前述第1基板的第2基板,
形成于前述第1基板的第1电极膜,和
形成于前述第2基板、对向于前述第1电极膜的第2电极膜;
在前述第1电极膜以及前述第2电极膜分别形成开口部,形成于前述第1电极膜的前述开口部与形成于前述第2电极膜的前述开口部俯视重叠,并且各自的开口面积不相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第1电极膜以及前述第2电极膜分别形成多个前述开口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一方前述开口部的开口范围比另一方前述开口部的开口范围小,前述一方开口部的开口范围被包含于前述另一方开口部的开口范围内。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前述一方开口部与前述另一方开口部互为相似形。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以在前述第1基板以及前述第2基板之中对前述第2基板进行按压的方式构成,形成于前述第1电极膜的前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形成于前述第2电极膜的前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小。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基板包含柔性的基材,前述第1基板比前述第2基板硬。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前述第1电极膜的一个前述开口部的开口范围被包含于形成于前述第2电极膜的一个前述开口部的开口范围内,并且形成于前述第2电极膜的其他前述开口部的开口范围被包含于形成于前述第1电极膜的其他前述开口部的开口范围内。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一方前述开口部形成反射防止膜。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形成于前述第1电极膜的前述开口部、或形成于前述第2电极膜的前述开口部而配置衬垫。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于前述第1电极膜的前述开口部与形成于前述第2电极膜的前述开口部俯视相重叠的位置配置衬垫。
CN2008101703051A 2007-10-12 2008-10-10 触摸面板、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88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6202/2007 2007-10-12
JP2007266202 2007-10-12
JP2008107531A JP4450089B2 (ja) 2007-10-12 2008-04-17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電気光学装置
JP107531/2008 2008-04-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8827A CN101408827A (zh) 2009-04-15
CN101408827B true CN101408827B (zh) 2011-10-05

Family

ID=40571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030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8827B (zh) 2007-10-12 2008-10-10 触摸面板、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50089B2 (zh)
CN (1) CN1014088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34367A (ja) * 2009-08-03 2011-02-17 Alpine Electronics Inc 接触型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KR101729104B1 (ko) * 2010-07-20 2017-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JP5887947B2 (ja) * 2011-03-28 2016-03-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ヒータ、タッチパネル、太陽電池、有機el装置、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ペーパ
FR2989829B1 (fr) * 2012-04-20 2014-04-11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Capteur tactile photosensible
JP5844002B2 (ja) * 2013-03-07 2016-01-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14191660A (ja) * 2013-03-27 2014-10-06 Japan Display Inc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194733B2 (ja) * 2013-10-04 2017-09-13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基板移載システム
JP6342141B2 (ja) 2013-11-15 2018-06-13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6133657B (zh) * 2014-03-28 2018-12-21 夏普株式会社 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4318861B (zh) 2014-09-24 2017-05-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及其弯曲识别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CN106484203A (zh) * 2016-10-17 2017-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568968A (zh) * 2018-06-06 2019-12-13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触觉反馈组件、显示设备和触觉反馈组件的制造方法
JP7200276B2 (ja) * 2021-02-25 2023-01-0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8274A (en) * 1996-12-27 2000-06-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 panel
JP2002014772A (ja) * 2000-06-30 2002-01-18 Minolta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JP2002157089A (ja) * 2000-11-20 2002-05-31 Fujikura Ltd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22056A (ja) * 2001-01-26 2002-08-09 Fujikura Ltd 透明タッチパネル
JP2007249260A (ja) * 2006-03-13 2007-09-27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入力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8274A (en) * 1996-12-27 2000-06-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 panel
JP2002014772A (ja) * 2000-06-30 2002-01-18 Minolta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JP2002157089A (ja) * 2000-11-20 2002-05-31 Fujikura Ltd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22056A (ja) * 2001-01-26 2002-08-09 Fujikura Ltd 透明タッチパネル
JP2007249260A (ja) * 2006-03-13 2007-09-27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入力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50089B2 (ja) 2010-04-14
JP2009110496A (ja) 2009-05-21
CN101408827A (zh) 2009-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8827B (zh) 触摸面板、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0982117B1 (ko) 터치 패널, 전기 광학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CN10825498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307635B2 (en) Electrode pattern and touchscreen using the same
EP3190452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80055270A1 (en) Touch screen display having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9341902B2 (en) Fanout zone structure of slim-bezel liquid crystla display
US20110254778A1 (en) Slim type touch device
US8411212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20206395A1 (en) Touch panel-equipped display device
CN103392198B (zh) 电极基板以及具备该电极基板的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US8967847B2 (en) Illumination assembly and display module
US20070013819A1 (en) Touch screen display panels and devices
CN107843996B (zh) 触控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US9880431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10079734A (ja)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CN110858107A (zh) 触控显示装置
KR102427151B1 (ko) 표시 장치
KR20110092768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20040022354A (ko) 액정 표시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0725600B2 (en) Position inpu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position input function
CN101713884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20210103351A1 (en) Display device
JP6610107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WO2016133008A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