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1336A - 发送装置和子帧的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和子帧的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01336A CN101401336A CNA2007800089723A CN200780008972A CN101401336A CN 101401336 A CN101401336 A CN 101401336A CN A2007800089723 A CNA2007800089723 A CN A2007800089723A CN 200780008972 A CN200780008972 A CN 200780008972A CN 101401336 A CN101401336 A CN 1014013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de element
- signal
- subframe
- interval
- if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73—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synchronisation parameters
- H04L27/2676—Blind, i.e. without using known symbols
- H04L27/2678—Blind, i.e. without using known symbols using cyclostationarities, e.g. cyclic prefix or postfi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发送装置和子帧的生成方法。发送装置对导频信号实施IFFT处理,在通过该IFFT处理获得的有效码元中插入保护间隔,分别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生成该子帧时,发送装置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以在子帧同步定时的前后重复规定数的试样,并以无线方式发送该OFDM码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发送装置和子帧的生成方法,特别涉及在使用GI长不同的多个子帧的数字通信中,以简单的结构准确地检测码元定时和试样定时的发送装置和子帧的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OFDM传送方式
作为次世代移动通信的无线访问方式,研究了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正交频分复用)传送方式。OFDM传送方式具有频率选择性良好、抗邻接路径的干扰的能力强等特征。
图19是采用OFDM传送方式的一般的发送站的框图。纠错编码器1对数据信号实施纠错编码处理并进行编码,数据调制部2对该已编码的数据信号进行数据调制(例如QPSK调制)。数据/导频信号复用部3对数据信号和在接收站中已知的导频信号进行时分复用。IFFT部4以一常数N0的试样单位进行IFFT处理。即,将N0个数据试样视为子载波信号分量,对该子载波分量实施IFFT处理,转换为离散的时间信号并输出。如图20所示,保护间隔插入部(GI插入部)5复制IFFT后的N0试样中的后部的NG试样,作为保护间隔GI插入N0试样的开头。GI被循环复制,所以具有信号在插入GI后的(N0+NG)试样区间中连续的特征,根据该特征,GI发挥去除来自邻接路径的延迟码元的干扰的作用。DA转换器6进行D/A转换,发送RF部7进行正交调制,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无线频率信号,从发送天线8向接收站9发送。
图21是OFDM传送方式的一般的接收站的框图。接收RF部10接收从发送站发送的无线信号,通过降频转换将该无线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进行正交解调。AD转换器11将通过正交解调而获得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接收定时检测部12检测OFDM的子帧定时和码元定时。GI删除部13根据码元定时从接收信号中删除保护间隔GI,截出各OFDM码元的有效信号分量,并输入到FFT部14。图22是表示截出有效信号分量的状况的例子。为了便于说明,将接收信号分解为各路径的分量(直接波、间接波)来进行表示。从路径1的直接波中,仅能够准确地截出去除了GI的OFDM码元n的有效信号分量(N0试样)。从路径2的间接波(延迟波)中,以包含GI的一部分的形式截出信号。但是,GI为循环复制OFDM码元的有效信号分量而得到的部分,所以结果能够准确地截出OFDM码元n的有效信号分量。即,能够接收延迟时间为GI长以下的多路径分量,而不产生OFDM码元间的干扰。
FFT部14对删除GI后的信号实施FFT处理,数据/导频信号分离部15从接收信号中分离时分复用后的数据信号和导频信号。信道估计部16进行接收导频信号和发送导频信号的副本之间的相关度运算,来估计无线信道中的信道失真。另一方面,信道补偿部17对接收数据信号乘以信道估计值的复共轭,来抑制信道失真,数据解调部18使用信道补偿后的接收信号进行接收数据的解调处理,纠错解码器19对解调后的数据实施纠错解码处理。
·短GI子帧和长GI子帧的并用
在OFDM传送中,保护间隔GI的长度由传播路径的延迟宽度(延迟方差的大小)来决定,所以提出了在同一传送系统中切换运用多个保护间隔长的方式。作为这种方式的例子,有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讨论的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参照非专利文献1)。在LTE中,具有使用长度短的保护间隔的短GI子帧和使用长度长的保护间隔的长GI子帧。
图23是短GI子帧SFS和长GI子帧SFL的子帧格式,短GI子帧SFS中的GI长为Ngi#s,长GI子帧SFL中的GI长为Ngi#1,Ngi#s<Ngi#1。并且,任意子帧中,OFDM码元的有效码元的长度N0均相同,子帧长度M也相同。短GI子帧SFS中所包含的OFDM码元数比长GI子帧SFL中所包含的OFDM码元数多。另外,将通过IFFT处理所获得的N0试样称为有效码元,将插入GI后的(N0+NG)试样称为OFDM码元。
短GI子帧和长GI子帧的使用方法主要考虑2种。第1使用方法是根据延迟方差的大小来分开使用某一个子帧的方法。一般在应用于遮挡物少的郊外的半径大的小区(以后表记为大小区)中延迟宽度大,在遮挡物多的都市等展开的半径小的小区(以后表记为小小区)中延迟宽度小。因此,在大小区中使用长GI子帧,在小小区中使用短GI子帧。该情况下,各个小区的基站所发送的子帧固定为短GI子帧或长GI子帧,时间上不发生变化。
第2使用方法是发送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数据时使用长GI子帧、发送单播数据(unicast数据)时使用短GI子帧的方法。关于MBMS数据和unicast数据的复用方法,提出了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TDM、时间频率复用(Time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TFDM等。
在TDM中,对短GI子帧和长GI子帧进行时分复用。将短GI子帧的全部频带分配给unicast数据,将长GI子帧的全部频带分配给MBMS数据。
在TFDM中,对短GI子帧和长GI子帧进行时分复用。而且,将短GI子帧的全部频带分配给unicast数据。但是,在长GI子帧中,不将全部频带分配给MBMS数据,对unicast数据和MBMS数据进行频分复用。
·子帧定时、码元定时的检测
在蜂窝系统中,在开始通信时,移动终端为了寻找连接无线链接的小区(基站),而需要进行小区搜索处理,进行码元定时检测和子帧定时检测。在现有的小区搜索时的定时检测方法中,大致区分为基于利用了接收信号的重复部分的自相关的检测方法、以及基于已知模式的副本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互相关度的检测方法的两个方法,公知有以下3个定时检测方法。
(1)第1定时检测方法
第1定时检测方法是对保护间隔GI的重复部分的相关进行运算并检测码元定时的GI相关度运算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
图24是实现第1定时检测方法的定时装置的结构图,图25是定时检测方法的说明图。如图25(a)所示,保护间隔GI是在试样数N0个OFDM有效码元的开头部复制试样数NG个末尾部分而生成的,所以通过运算1OFDM有效码元前(N0试样前)的接收信号和当前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度,由此,如图25(b)所示,在保护间隔GI部分,相关值最大。通过检测该最大相关值,从而能够检测码元定时。
在图24中,延迟器21使接收信号延迟1OFDM有效码元(试样数N0),乘法部22使1OFDM有效码元前的接收信号P2的复共轭P2 *和当前的接收信号P1相乘,输出乘法结果。移位寄存器23具有保护间隔的NG试样的长度,存储最新的NG个乘法结果,加法部24使NG个乘法结果相加,输出NG试样宽度的相关值。相关值存储部25存储从加法器24输出的逐一错开1个试样的N0个相关值,为了提高S/N比,加法器26对多个码元和多个帧累计相关值,并将其存储在相关值存储部25中。在理想的情况下,在保护间隔期间,1OFDM有效码元前的接收信号和当前接收信号相同,所以如图25(b)所示,随着存储在移位寄存器23中的保护间隔期间的乘法结果的数量增多,相关值递增,在移位寄存器23中存储保护间隔期间中的全部NG个乘法结果时,相关值最大,然后,存储在移位寄存器23中的保护间隔期间的乘法结果的数量减少,相关值递减。峰值检测部27检测存储在相关值存储部25中的N0个相关值中的相关电力最大的峰值相关值,将该定时作为码元定时。另外,在定时检测的同时,可以估计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载波频率偏差。
(2)第2定时检测方法
第2定时检测方法如图26所示,重复2次发送同一信号、例如同步信道(SCH)的OFDM码元,运算该重复部分的相关度,检测峰值定时,根据该定时来检测码元定时和子帧定时(参照非专利文献2)。另外,在定时检测的同时,可以估计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载波频率偏差。
(3)第3定时检测方法
第3定时检测方法如图27所示,从各基站发送全部小区共享的同步信道(SCH)的OFDM码元,在接收侧运算同步信道的OFDM码元的副本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度,检测峰值定时,根据该定时来检测码元定时和子帧定时(参照非专利文献2)。
·第1定时检测方法具有以下问题。
(1)虽然能够检测码元定时,但是无法检测子帧定时。
(2)如图25(b)所示,由于峰值特性为相关值具有与重复部分(GI期间)的长度对应的宽度,所以由于噪声和延迟波的影响,容易在码元定时位置产生误差。
(3)在并用短GI子帧和长GI子帧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需要具有与各个子帧对应的2个相关器。
(4)在基站对短GI子帧和长GI子帧进行时分复用并发送的情况下,无法使相关值在多个子帧中平均化,所以定时检测精度下降。
·第2定时检测方法具有以下问题。
(1)与第1定时检测方法相同,由于峰值特性为相关值具有与重复部分(OFDM码元期间)的长度对应的宽度,所以由于噪声和延迟波的影响,容易在码元定时位置和子帧定时位置产生误差。
(2)在并用短GI子帧和长GI子帧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需要具有与各个子帧对应的2个相关器。
(3)在基站对短GI子帧和长GI子帧进行时分复用并发送的情况下,无法使相关值在多个子帧中平均化,所以定时检测精度下降。
·第3定时检测方法具有以下问题。
第3定时检测方法没有第1、第2方法的这种问题。但是,在第3定时检测方法中,需要使用在接收侧已知的全部小区共享的OFDM码元作为同步信道,无法在定时检测中使用导频码元。因此,子帧中所包含的导频码元数变少,具有信道估计精度劣化的问题。
由以上可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在码元定时和子帧定时的检测中使用导频码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即使在并用GI长不同的多个子帧(例如短GI子帧和长GI子帧)的情况下,在检测码元定时/子帧定时时,也不需要与各个子帧对应的相关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码元定时和子帧定时。
非专利文献1:3GPP TSG RAN WG1Ad Hoc on LTE,R1-050590,“Physical Channels and Multiplexing in Evolved UTRADownlink”,NTT DoCoMo
非专利文献2:花田、樋口、佐和橋、「ブロ—ドバンドMulti-carrier CDMA伝送におけゐ2段階高速セルサ—チ法およびその特性」、信学技報(TECIINICAL REPORT OF IEICE.SSE2000-79,RCS2000-68(2000-07),p.119-126)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03/032542号文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子帧的生成方法用于使用保护间隔长不同的多种子帧的数字通信系统,该子帧的生成方法具有执行以下处理的步骤:对导频信号实施IFFT处理,在通过该IFFT处理获得的有效码元中插入保护间隔,分别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在所述OFDM码元生成步骤中,生成所述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以在子帧同步定时的前后重复规定数的试样,通过在接收侧进行相关度运算,能够检测所述子帧同步定时。
在所述OFDM码元生成步骤中,分别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以使在所述子帧同步定时的前后重复的2个试样排列相互反转。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用于使用保护间隔长不同的多种子帧的数字通信系统,该发送装置具有:IFFT处理部,其对导频信号实施IFFT处理;保护间隔插入部,其在通过该IFFT处理获得的有效码元中插入保护间隔;控制部,其进行以下控制: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以在子帧同步定时的前后重复规定数的试样;以及发送部,其以无线方式发送该子帧。
所述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分别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以使在所述子帧同步定时的前后重复的2个试样排列相互反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图。
图2是相关度运算说明图。
图3是第1实施例的OFDM发送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利用时间-频率的二维区域来表现S/P转换处理部的输出的例子。
图5是说明在第1实施例中在子帧同步定时的前后重复规定数的试样的理由的图。
图6是长GI子帧和短GI子帧中的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的说明图。
图7是第1实施例的接收装置中的定时同步检测处理部的结构图。
图8是说明在变形例中在子帧同步定时的前后重复规定数的试样的理由的图。
图9是第2实施例的OFDM发送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说明在第2实施例中在子帧同步定时的前后重复规定数的试样的理由的图。
图11是第3实施例的OFDM发送装置的结构图。
图12是利用时间-频率的二维区域来表现第3实施例的S/P转换处理部的输出的例子。
图13是利用时间区域来表现从第3实施例的GI插入部输出的OFDM码元的例子。
图14是第3实施例的接收装置中的定时同步检测处理部的结构图。
图15是利用时间-频率的二维区域来表现第3实施例的变形例中的S/P转换处理部的输出的例子。
图16是第4实施例的OFDM发送装置的结构图。
图17是利用时间-频率的二维区域来表现第4实施例的变形例中的S/P转换处理部的输出的例子。
图18是在第4实施例中使在子帧同步定时的前后重复的N0个码元的排列相互反转的理由的说明图。
图19是采用OFDM传送方式的一般的发送站的框图。
图20是保护间隔插入说明图。
图21是采用OFDM传送方式的一般的接收站的框图。
图22是表示截出有效信号分量的状况的例子。
图23是短GI子帧和长GI子帧的子帧格式。
图24是实现第1定时检测方法的定时装置的结构图。
图25是第1定时检测方法的说明图。
图26是第2定时检测方法的说明图。
图27是第3定时检测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A)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图。
在使用保护间隔长不同的多种子帧的数字通信系统中,需要检测子帧同步定时和码元同步定时。
因此,如图1(A)所示,考虑如下方法:对导频信号实施IFFT处理,在通过该IFFT处理获得的有效码元P中插入保护间隔GI,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S0,对同一导频信号实施IFFT处理,在通过该IFFT处理获得的有效码元P中插入保护间隔GI,生成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S1。但是,在该方法中,长GI子帧SFL和短GI子帧SFS的OFDM码元长NL、NS不同。因此,为了通过相关度运算来检测子帧同步定时,接收站(移动站)需要具有与各个子帧对应的相关器,所以不是优选的。
因此,在本发明中,如图1(B)所示,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S0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S1,以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规定数N0的试样。具体而言,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长度N0的OFDM有效码元P。这样,即使长GI子帧SFL和短GI子帧SFS的OFDM码元长NL、NS不同,只要移动站具有长度N0的相关器即可,能够通过相关度运算来检测各个子帧中的子帧同步定时TSYC。即,使用导频信号,并且通过1个相关器,就能够检测GI长不同的子帧的子帧同步定时和码元同步定时。
如上所述,当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规定数的试样来进行相关度运算时,如图2(A)所示,相关值C(t)为三角状。另外,在图2中,设有效码元为4个试样a、b、c、d。如果相关度运算的定时与码元同步定时TSYC一致,则相关值C(T)=a2+b2+c2+d2,相关值示出峰值,当相关度运算的定时从码元同步定时TSYC向前后错开时,相关值C(T-1)=a2+b2+c2,C(T+1)=b2+c2+d2,相关值减小,错开程度越大,相关值C(t)越小。这样,峰值特性为相关值具有与重复部分(有效码元期间)的长度对应的宽度,由于噪声和延迟波的影响,容易产生码元同步定时的检测误差。
在本发明中,如图2(B)所示,分别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以使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的2个试样排列相互反转。在图2(B)的例子中,子帧末尾的有效码元的排列为a、b、c、d,但是,下一子帧开头的有效码元的排列反转为d、c、b、a。这样,通过反转试样排列,如果相关度运算的定时与码元同步定时TSYC一致,则相关值表示大的峰值,如果相关度运算的定时与码元同步定时TSYC不一致,则相关值为0。即,如果相关度运算的定时与码元同步定时TSYC一致,则相关值C(T)=a2+b2+c2+d2,相关值示出峰值,当相关度运算的定时从码元同步定时TSYC向前后错开时,相关值C(T-1)=0,C(T+1)=0。其结果,能够准确地检测码元同步定时。
(B)第1实施例
(a)OFDM发送装置
图3是第1实施例的OFDM发送装置(基站)的结构图,发送装置适当对长GI子帧和短GI子帧进行时分复用并发送。
子帧格式存储部41保存长GI子帧和短GI子帧的子帧格式。发送子帧格式决定部42根据是发送单播数据还是发送多播数据,来决定子帧格式,从子帧格式存储部41读出该子帧格式信息,并通知给信道复用控制部43、相位旋转处理部44以及保护间隔长控制部(以下称为GI长控制部)45。
信道复用部46根据信道复用控制部43的控制,对离散的时间信号即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进行时分复用并输出。在本实施例中,信道复用部46在数据信道中对导频信道进行时分复用,以使用同一导频信号至少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即,使用下一子帧的导频来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
当设N0为OFDM的有效码元长,NG为保护间隔的码元长时,相位旋转处理部44指示相位旋转部47对导频信号的第n个(n=0~N0-1)试样实施如下的相位旋转。
w(n)=exp(-jnNG/N0) (1)
根据该指示,相位旋转部47仅对作为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实施(1)式所示的w(n)的相位旋转并输出。另外,相位旋转部47不对数据信号和其他导频信号实施相位旋转。
串行/并行转换处理部(S/P转换部)48对从相位旋转部55以时间序列串行输入的一常数N0的试样进行并行转换,作为N0个子载波信号分量输入到IFFT处理部49。图4中利用时间-频率的二维区域来表现S/P转换处理部48的输出。另外,p(m+1,n)表示第(m+1)个子帧的导频信号的第n个子载波分量。
IFFT处理部49对N0个子载波信号分量实施IFFT处理,输出N0个时间离散数据列(有效码元)。GI长控制部45指示GI插入部50插入与子帧格式对应的长度NG的GI。其结果,GI插入部58生成从IFFT处理部49输入的有效码元的后部NG个试样的副本,将该副本部分插入有效码元的开头,并输入到无线处理部51。无线处理部51对从GI插入部50输入的基带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接着,对无线信号实施升频转换,放大电力并以无线的方式发送。
(b)重复的说明
说明在第1实施例中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有效码元数NG的试样的理由。另外,当不使由N0(=10)个试样构成的导频信号相位反转而进行IFFT处理时,如图5(A)所示,有效码元200为ABCDEFGHIJ,并且,GI长为2个试样。
对作为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实施(1)式所示的w(n)的相位旋转时,如图5(B)所示,进行IFFT处理而生成的有效码元201向半时针方向旋转2个试样,而成为IJABCDEFGH。因此,当由GI插入部50插入GI时,如图5(C)所示,OFDM码元202为GHIJABCDEFGH,从码元同步定时TSYC起N0个试样列为IJABCDEFGH。
另一方面,不对作为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实施相位旋转,所以,如图5(D)所示,进行IFFT处理而生成的有效码元211为ABCDEFGHIJ。因此,当由GI插入部50插入GI时,如图5(E)所示,OFDM码元212为IJABCDEFGHIJ,从码元同步定时TSYC起N0个试样列为IJABCDEFGH。其结果,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N0个试样列。
以上是GI长为2个试样的情况,但是,在3个试样的情况下,子帧末尾的有效码元旋转3个试样,成为HIJABCDEFG,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为EFGHIJABCDEFG,从码元同步定时TSYC起N0个试样列为HIJABCDEFG。
并且,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为HIJABCDEFGHIJ,从码元同步定时TSYC起N0个试样列为HIJABCDEFG。其结果,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N0个试样列。
即,不论是短GI子帧,还是长GI子帧,都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10个试样(码元)。
图6是长GI子帧SFL和短GI子帧SFS中的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202、202’和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212、212’的说明图。有效码元的码元数N0与子帧的种类无关而是一定的,所以,长GI子帧SFL和短GI子帧SFS都能够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N0个试样。
(c)接收装置中的定时同步检测
图7是第1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移动站)中的定时同步检测处理部的结构图。无线处理部61将从发送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频率转换为基带信号,对该基带信号进行AD转换,并输入到定时同步检测处理部62。定时同步检测处理部62具有相关度运算部63、平均运算部64以及同步定时检测部65。
在相关度运算部63中,如果设有效码元长为N0,则移位寄存器63a一边使最新的2×N0个试样r(0)~r(2N0-1)依次移位,一边进行存储。N0个乘法器63b使最新的N0个试样r(j)(j=0、1、...、N0-1)和其之前的N0个试样中对应的试样r(j+N0)彼此相乘,加法器63c对各乘法结果进行相加,运算相关值并将其输入到平均运算部64。加法器63c每输入1个试样时运算相关值并输出,如果设子帧的码元数为M,则根据子帧而输出M个相关值。在平均运算部64中,相关值存储部64a存储M个加法器输出,加法器64b对从相关度运算部63依次输出的M个相关值和存储在相关值存储部64a中的对应的相关值进行相加,将加法结果存储在该相关值存储部中。平均运算部64将在L子帧中进行相加后得到的M个相关值输入到同步定时检测部65。子帧的试样数M与子帧的种类无关而是一定的(参照图23),为M=Nofdm#s×Nf#s=Nofdm#1×Nf#1。其中,Nf#s为1短GI子帧的OFDM码元数,Nf#1为每1长GI子帧的OFDM码元数,Nofdm#s为短GI子帧的每1OFDM码元的试样数,Nofdm#1为长GI子帧的每1OFDM码元的试样数。
同步定时检测部65检测M个相关值中的最大定时,将该定时作为子帧同步定时和码元同步定时输出。
由以上可知,根据第1实施例,使用导频信号,并且通过1个相关器,就能够检测GI长不同的子帧的子帧同步定时和码元同步定时。
(d)变形例
·第1变形例
在第1实施例中,相位旋转部55对作为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实施(1)式所示的w(n)的相位旋转并输出,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仅对作为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实施下式的相位旋转并进行IFFT处理。
W(n)=exp(+jnNG/N0) (2)
这样,也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规定数的试样。下面说明其理由。另外,当不使由N0(=10)个试样构成的导频信号相位反转而进行IFFT处理时,如图8(A)所示,有效码元200为ABCDEFGHIJ,并且,GI长为2个试样。
不对作为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实施相位旋转,所以,如图8(B)所示,进行IFFT处理而生成的有效码元201为ABCDEFGHIJ。因此,当由GI插入部50插入GI时,如图8(C)所示,OFDM码元202为IJABCDEFGHIJ,从码元同步定时TSYC起N0个试样列为ABCDEFGHIJ。
另一方面,对作为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实施(2)式所示的w(n)的相位旋转时,如图8(D)所示,进行IFFT处理而生成的有效码元21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2个试样,而成为CDEFGHIJAB。因此,当由GI插入部50插入GI时,如图8(E)所示,OFDM码元212为ABCDEFGHIJAB,从码元同步定时TSYC起N0个试样列为ABCDEFGHIJ。其结果,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N0个试样。以上是GI长为2个试样的情况,但是,在3个试样的情况下,也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N0个试样列。即,不论是短GI子帧,还是长GI子帧,都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10个试样。
·其他变形例
在第1实施例中,对全部N0个子载波配置导频试样,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对一部分子载波配置导频试样,对其他子载波配置数据信道或BCH(Broadcast channel:广播信道)等其他信道。该情况下,既可以仅重复配置导频,也可以包含其他信道重复配置。
并且,在第1实施例中,在子帧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N0个码元列,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第4OFDM码元的码元同步定时的前后重复N0个码元列。这样,能够检测码元同步定时。
在第1实施例中,GI长列举了2种例子,但是不限于2种。
(C)第2实施例
第1实施例通过在频率轴上进行相位旋转,来实现不依赖于GI长的重复结构,但是,第2实施例在时间轴上附加GI,来实现不依赖于GI长的重复结构。
图9是第2实施例的OFDM发送装置(基站)的结构图,对与图3的第1实施例的发送装置相同的部分附加相同标号。不同点在于:(1)删除了相位旋转处理部和相位旋转部,(2)作为GI插入部,设置GI前方插入部71和GI后方插入部72。
子帧格式存储部41保存长GI子帧和短GI子帧的子帧格式。发送子帧格式决定部42根据是发送单播数据还是发送多播数据,来决定子帧格式,从子帧格式存储部41读出该子帧格式信息,并通知给信道复用控制部43和GI长控制部45。
信道复用部46根据信道复用控制部43的控制,对离散的时间序列信号即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进行时分复用并输出。在本实施例中,信道复用部46在数据信道中对导频信道进行时分复用,以使用同一导频信号至少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即,使用下一子帧的导频来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
串行/并行转换处理部(S/P转换部)48对从信道复用部46以时间序列串行输入的一常数N0的试样进行并行转换,作为N0个子载波信号分量输入到IFFT处理部49。
IFFT处理部49对N0个子载波信号分量实施IFFT处理,输出N0个时间序列数据(有效码元)。切换开关73将子帧末尾的有效码元输入到GI前方插入部71,将子帧开头的有效码元输入到GI后方插入部72。另外,切换开关73仅将子帧开头的有效码元输入到GI后方插入部72,将其他有效码元输入到GI前方插入部71。
GI长控制部45指示GI前方插入部71和GI后方插入部72插入与子帧格式对应的长度NG的GI。其结果,GI前方插入部71生成经由切换开关73输入的有效码元的后部NG个码元的副本,将该副本部分作为GI插入该有效码元的开头,并输入到合成部74。并且,GI后方插入部72生成经由切换开关73输入的有效码元的前部NG个码元的副本,将该副本部分作为GI插入该有效码元的后部,并输入到合成部74。
合成部74对从GI前方插入部71和GI后方插入部72输入的OFDM码元进行合成,并输入到无线处理部51。无线处理部51对基带的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接着,对无线信号实施升频转换,放大电力并以无线的方式发送。
由以上可知,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规定数的试样。下面说明其理由。另外,当对由N0(=10)个试样构成的导频信号实施IFFT处理时,如图10(A)所示,有效码元200为ABCDEFGHIJ,并且,GI长为2个试样。
在GI前方插入部71中,在子帧末尾的有效码元中插入GI时,如图10(B)所示,OFDM码元251为IJABCDEFGHIJ。并且,在GI后方插入部72中,在子帧开头的有效码元中插入GI时,如图10(C)所示,OFDM码元261为ABCDEFGHIJAB。其结果,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N0个试样。以上是GI长为2个试样的情况,但是,在3个试样的情况下,也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N0个试样列。即,不论是短GI子帧,还是长GI子帧,都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10个试样。
(D)第3实施例
(a)OFDM发送装置
在第3实施例中,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以使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的N0个试样的排列相互反转。
图11是第3实施例的OFDM发送装置(基站)的结构图,对与图3的第1实施例的发送装置相同的部分附加相同标号。不同点在于:设置用于使作为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的配列和作为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的配列相互反转的切换开关81、重排部82以及合成部83。
子帧格式存储部41保存长GI子帧和短GI子帧的子帧格式。发送子帧格式决定部42根据是发送单播数据还是发送多播数据,来决定子帧格式,从子帧格式存储部41读出该子帧格式信息,并通知给信道复用控制部43、相位旋转处理部44以及GI长控制部45。
切换开关81进行如下的切换控制:仅将作为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输入到重排处理部82,将其他导频信号直接输入到合成部83。如果设作为第m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的N0个试样列为p(m+1,0)、p(m+1,1)、p(m+1,2)、......、p(m+1,N0-2)、p(m+1,N0-1),则重排部82对该导频信号的试样列进行如下的重排,并输入到合成部83,即:p(m+1,N0-1)、p(m+1,N0-2)、......、p(m+1,2)、p(m+1,1)、p(m+1,0)。合成部83对从切换开关81直接输入的导频信号和重排后的导频信号进行合成,并输入到信道复用部46。
信道复用部46根据信道复用控制部43的控制,对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进行时分复用并输出。在本实施例中,信道复用部46在数据信道中对导频信道进行时分复用,以使用同一导频信号至少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其中,导频信号的排列反转。
相位旋转处理部44指示相位旋转部47实施(1)式的相位旋转w(n)。根据该指示,相位旋转部47仅对作为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实施(1)式所示的w(n)的相位旋转并输出。另外,相位旋转部47不对数据信号和其他导频信号实施相位旋转。
串行/并行转换处理部(S/P转换部)48对从相位旋转部47以时间序列串行输入的一常数N0的试样进行并行转换,作为N0个子载波信号分量输入到IFFT处理部49。图12中利用时间-频率的二维区域来表现S/P转换处理部48的输出。应该注意的是,子帧末尾的导频信号的排列反转。
IFFT处理部49对N0个子载波信号分量实施IFFT处理,输出N0个离散时间序列数据(有效码元)。GI长控制部45指示GI插入部50插入与子帧格式对应的长度NG的GI。其结果,GI插入部50生成从IFFT处理部49输入的有效码元的后部NG个码元的副本,将该副本部分插入有效码元的开头,并输入到无线处理部59。无线处理部59对基带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接着,对无线信号实施升频转换,放大电力并以无线的方式发送。
作为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和作为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的配列反转,所以,利用时间区域来表示从GI插入部50输出的OFDM码元时,如图13所示。(A)是长GI子帧的情况,(B)是短GI子帧的情况。
由以上可知,与子帧的种类无关地,N0个码元以子帧同步定时TSYC为边界按照时间反转。即,N0个码元以子帧同步定时TSYC为中心对称。
(b)接收装置
图14是第3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移动站)中的定时同步检测处理部的结构图,对与图7的第1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相同的部分附加相同标号。不同点在于,N0个乘法器63b相乘的2个试样的组合。
无线处理部61将从发送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频率转换为基带信号,对该基带信号进行AD转换,并输入到定时同步检测处理部62。如果设有效码元长为N0,则相关度运算部63的移位寄存器63a一边使最新的2×N0个试样r(0)~r(2N0-1)依次移位,一边进行存储。N0个乘法器63b使最新的N0个试样r(j)(j=0、1、...、N0-1)和其之前的N0个试样中对应的试样r(2N0-1-j)彼此相乘,加法器63c对各乘法结果进行相加,并将其输入到平均运算部64。平均运算部64与第1实施例一样,如果设子帧的试样数为M,则将M个加法器输出输入到同步定时检测部65。同步定时检测部65检测M个相关值中的最大定时,将该定时作为子帧同步定时和码元同步定时输出。
其结果,如图2(B)中说明的那样,仅当相关度运算的定时与码元同步定时TSYC一致时,产生相关值,并表示大的峰值,如果相关度运算的定时与码元同步定时TSYC不一致,则相关值为0,能够提高码元同步定时TSYC的检测精度。
(c)变形例
在第3实施例中,使作为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的排列反转,但是,也可以使作为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的排列反转。该情况下,利用时间-频率的二维区域来表现S/P转换处理部48的输出时,如图15所示。
在第3实施例中,对作为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实施(1)式所示的w(n)的相位旋转并输出,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仅对作为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实施(2)式的相位旋转并进行IFFT处理。
并且,第1实施例的其他变形例也可以用于第3实施例。
(E)第4实施例
第4实施例与第3实施例一样,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以使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的N0个码元的排列相互反转。
图16是第4实施例的OFDM发送装置(基站)的结构图,对与图9的第2实施例的发送装置相同的部分附加相同标号。不同点在于:设置用于使作为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的配列和作为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的配列相互反转的切换开关81、重排部82以及合成部83。
子帧格式存储部41保存长GI子帧和短GI子帧的子帧格式。发送子帧格式决定部42根据是发送单播数据还是发送多播数据,来决定子帧格式,从子帧格式存储部41读出该子帧格式信息,并通知给信道复用控制部43和GI长控制部45。
切换开关81进行如下的切换控制:仅将作为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输入到重排处理部82,将其他导频信号直接输入到合成部83。如果设作为第m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导频信号的N0个试样列为p(m+1,0)、p(m+1,1)、p(m+1,2)、......、p(m+1,N0-2)、p(m+1,N0-1),则重排部82对该导频信号的试样列进行如下的重排,并输入到合成部83,即:p(m+1,N0-1)、p(m+1,N0-2)、......、p(m+1,2)、p(m+1,1)、p(m+1,0)。合成部83对从切换开关81直接输入的导频信号和重排后的导频信号进行合成,并输入到信道复用部46。
信道复用部46根据信道复用控制部43的控制,对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进行时分复用并输出。在本实施例中,信道复用部46在数据信道中对导频信道进行时分复用,以使用同一导频信号至少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其中,导频信号的排列反转。
串行/并行转换处理部(S/P转换部)48对从信道复用部46以时间序列串行输入的一常数N0的试样进行并行转换,作为N0个子载波信号分量输入到IFFT处理部49。图17利用时间-频率的二维区域来表现S/P转换处理部48的输出。应该注意的是,子帧末尾的导频信号的排列反转。
IFFT处理部49对N0个子载波信号分量实施IFFT处理,输出N0个时间序列数据(有效码元)。切换开关73将子帧末尾的有效码元输入到GI前方插入部71,将子帧开头的有效码元输入到GI后方插入部72。另外,切换开关73仅将子帧开头的有效码元输入到GI后方插入部72,将其他有效码元输入到GI前方插入部71。
GI长控制部45指示GI前方插入部71和GI后方插入部72插入与子帧格式对应的长度NG的GI。其结果,GI前方插入部71生成经由切换开关73输入的有效码元的后部NG个码元的副本,将该副本部分作为GI插入该有效码元的开头,并输入到合成部74。并且,GI后方插入部72生成经由切换开关73输入的有效码元的前部NG个码元的副本,将该副本部分作为GI插入该有效码元的后部,并输入到合成部74。
合成部74对从GI前方插入部71和GI后方插入部72输入的OFDM码元进行合成,并输入到无线处理部51。无线处理部51对基带的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接着,对无线信号实施升频转换,放大电力并以无线的方式发送。
由以上可知,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的N0个试样的排列相互反转。下面说明其理由。
当对由N0(=10)个试样构成的导频信号实施IFFT处理时,如图18(A)所示,有效码元301为ABCDEFGHIJ,并且,当使由N0个试样构成的导频信号的排列反转来实施IFFT处理时,如图18(B)所示,有效码元302为JIHGFEDCBA。
在GI前方插入部71中,在子帧末尾的有效码元302中插入GI时,如图18(C)所示,OFDM码元303为BAJIHGFEDCBA。并且,在GI后方插入部72中,在子帧开头的有效码元中插入GI时,如图18(D)所示,OFDM码元304为ABCDEFGHIJAB。其结果,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的N0个试样的排列相互反转。以上是GI长为2个试样的情况,但是,在3个试样的情况下,在子帧同步定时TSYC的前后重复的N0个试样的排列也相互反转。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以在子帧同步定时的前后重复规定数的试样,所以即使在并用GI长不同的多个子帧(例如短GI子帧和长GI子帧)的情况下,在检测子帧定时时,也不需要与各个子帧对应的相关器。
并且,根据本发明,使用导频信号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所以能够使子帧中所包含的导频数变多,因此,能够改善解调时的信道估计精度。
并且,根据本发明,在子帧同步定时的前后重复的2个试样排列相互反转,所以在相关度运算时,能够在子帧同步定时中产生尖锐的峰值,能够提高子帧同步定时的检测精度。
Claims (16)
1.一种子帧的生成方法,该方法用于使用保护间隔长不同的多种子帧的数字通信系统,该子帧的生成方法的特征在于,
该子帧的生成方法具有执行以下处理的步骤:对信号实施IFFT处理,在通过该IFFT处理获得的有效码元中插入保护间隔,分别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
在所述OFDM码元生成步骤中,与所发送的子帧的种类无关地生成所述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以在子帧同步定时的前后重复规定数的试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帧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OFDM码元生成步骤具有执行以下处理的步骤:
复制对所述信号实施IFFT处理而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以及
复制对与在所述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中映射的信号相同的信号实施IFFT处理而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前部,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后部,生成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帧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OFDM码元生成步骤包括生成所述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步骤和生成所述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的步骤,
生成所述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步骤包括:
第1步骤,在该步骤中,当设N0为有效码元的码元长,NG为保护间隔的码元长时,对构成所述导频信号的第n(n=0~N0-1)试样实施exp(-jnNG/N0)的相位旋转,并实施IFFT处理;以及
第2步骤,在该步骤中,复制进行该IFFT处理所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的NG个码元,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
生成所述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的步骤包括:
第1步骤,在该步骤中,不实施相位旋转,而对与所述导频信号相同的信号实施IFFT处理;以及
复制进行该IFFT处理所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的NG试样,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所述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帧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OFDM码元生成步骤包括生成所述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步骤和生成所述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的步骤,
生成所述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步骤包括:
第1步骤,在该步骤中,对所述信号实施IFFT处理;以及
复制进行该IFFT处理所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的NG试样,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所述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
生成所述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的步骤包括:
第1步骤,在该步骤中,当设N0为有效码元的码元长,NG为保护间隔的码元长时,对构成所述信号的第n(n=0~N0-1)试样实施exp(+jnNG/N0)的相位旋转,并实施IFFT处理;以及
复制通过该IFFT处理所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的NG试样,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所述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帧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分别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使得在所述子帧同步定时的前后重复的2个试样排列相互反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子帧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OFDM码元生成步骤具有执行以下处理的步骤:
使所述信号的排列反转;
对所述排列反转后的信号和没有反转的信号中的一个信号实施IFFT处理,复制通过IFFT处理所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以及
复制对所述排列反转后的信号和没有反转的信号中的另一个信号实施IFFT处理而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前部,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后部,生成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子帧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OFDM码元生成步骤具有执行以下处理的步骤:
使所述信号的排列反转;
使用所述排列反转后的信号和没有反转的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生成所述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以及
使用所述排列反转后的信号和没有反转的信号中的另一个信号,生成所述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
生成所述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步骤包括:
第1步骤,在该步骤中,当设N0为有效码元的码元长,NG为保护间隔的码元长时,对构成所述排列反转后的信号和没有反转的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的第n(n=0~N0-1)试样实施exp(-jnNG/N0)的相位旋转,并实施IFFT处理;以及
第2步骤,在该步骤中,复制进行该IFFT处理所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的NG个码元,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
生成所述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的步骤包括:
第1步骤,在该步骤中,对所述排列反转后的信号和没有反转的信号中的另一个信号不实施相位旋转,而实施IFFT处理;以及
复制进行该IFFT处理所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的NG试样,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所述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子帧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OFDM码元生成步骤具有执行以下处理的步骤:
使所述信号的排列反转;
使用所述排列反转后的信号和没有反转的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生成所述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以及
使用所述排列反转后的信号和没有反转的信号中的另一个信号,生成所述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
生成所述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的步骤包括:
第1步骤,在该步骤中,对所述一个信号不实施相位旋转,而实施IFFT处理;以及
复制进行该IFFT处理所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的NG试样,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
生成所述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的步骤包括:
第1步骤,在该步骤中,当设N0为有效码元的码元长,NG为保护间隔的码元长时,对构成所述另一个信号的第n(n=0~N0-1)试样实施exp(+jnNG/N0)的相位旋转,并实施IFFT处理;以及
复制进行该IFFT处理所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的NG试样,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所述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
9.一种发送装置,该发送装置用于使用保护间隔长不同的多种子帧的数字通信系统,该发送装置的特征在于,
该发送装置具有:
IFFT处理部,其对信号实施IFFT处理;
保护间隔插入部,其在通过该IFFT处理获得的有效码元中插入保护间隔;
控制部,其进行以下控制: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以在子帧同步定时的前后重复规定数的试样;以及
发送部,其以无线方式发送该子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间隔插入部具有保护间隔前方插入部和保护间隔后方插入部,
所述保护间隔前方插入部根据所述控制部的控制,复制对所述信号实施IFFT处理而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
所述保护间隔后方插入部波根据所述控制部的控制,复制对与所述信号相同的信号实施IFFT处理而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前部,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后部,生成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发送装置还具有相位旋转部,当设N0为有效码元的码元长,NG为保护间隔的码元长时,该相位旋转部对构成所述信号的第n(n=0~N0-1)试样实施exp(-jnNG/N0)的相位旋转,
所述相位旋转部输出对所述信号实施了相位旋转后的信号和没有实施相位旋转的信号,
所述IFFT处理部对实施了该相位旋转后的信号实施IFFT处理,所述保护间隔插入部复制通过该IFFT处理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的NG个码元,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并且,
所述IFFT处理部对没有实施相位旋转的所述信号实施IFFT处理,所述保护间隔插入部复制通过该IFFT处理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的NG试样,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所述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发送装置还具有相位旋转部,当设N0为有效码元的码元长,NG为保护间隔的码元长时,该相位旋转部对构成所述信号的第n(n=0~N0-1)试样实施exp(+jnNG/N0)的相位旋转,
所述相位旋转部输出对所述信号实施了相位旋转后的信号和没有实施相位旋转的信号,
所述IFFT处理部对没有实施相位旋转的信号实施IFFT处理,所述保护间隔插入部复制通过该IFFT处理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的NG个码元,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并且,
所述IFFT处理部对实施了相位旋转后的信号实施IFFT处理,所述保护间隔插入部复制通过该IFFT处理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的NG试样,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所述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分别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和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使得在所述子帧同步定时的前后重复的2个试样排列相互反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发送装置还具有使所述信号的排列反转的排列反转部,
所述保护间隔插入部具有保护间隔前方插入部和保护间隔后方插入部,
所述保护间隔前方插入部复制对所述排列反转后的信号和没有反转的信号中的一个信号实施IFFT处理而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
所述保护间隔后方插入部复制对所述排列反转后的信号和没有反转的信号中的另一个信号实施IFFT处理而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前部,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后部,生成下一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发送装置还具有:
使所述信号的排列反转的排列反转部;以及
相位旋转部,当设N0为有效码元的码元长,NG为保护间隔的码元长时,该相位旋转部对构成所述信号的第n(n=0~N0-1)试样实施exp(-jnNG/N0)的相位旋转,
所述相位旋转部对所述排列反转后的信号和没有反转的信号中的一个信号实施相位旋转,IFFT处理部对实施了相位旋转后的信号实施IFFT处理,所述保护间隔插入部复制通过该IFFT处理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的NG个码元,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并且,
所述相位旋转部对所述排列反转后的信号和没有反转的信号中的另一个信号不实施相位旋转,所述IFFT处理部对没有实施相位旋转的该信号实施IFFT处理,所述保护间隔插入部复制通过该IFFT处理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的NG试样,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所述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发送装置还具有:
使所述信号的排列反转的排列反转部;以及
相位旋转部,当设N0为有效码元的码元长,NG为保护间隔的码元长时,该相位旋转部对构成所述信号的第n(n=0~N0-1)试样实施exp(+jnNG/N0)的相位旋转,
所述相位旋转部对所述排列反转后的信号和没有反转的信号中的一个信号不实施相位旋转,IFFT处理部对没有实施相位旋转的该信号实施IFFT处理,所述保护间隔插入部复制通过该IFFT处理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的NG个码元,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子帧末尾的OFDM码元,并且,
所述相位旋转部对所述排列反转后的信号和没有反转的信号中的另一个信号实施相位旋转,所述IFFT处理部对实施了相位旋转后的信号实施IFFT处理,所述保护间隔插入部复制通过该IFFT处理获得的有效码元的后部的NG试样,将其复制部作为保护间隔插入到该有效码元的前部,生成所述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00596A JP4929895B2 (ja) | 2006-07-24 | 2006-07-24 | 送信装置及びサブフレームの作成方法 |
JP200596/2006 | 2006-07-2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01336A true CN101401336A (zh) | 2009-04-01 |
Family
ID=38981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800089723A Pending CN101401336A (zh) | 2006-07-24 | 2007-06-29 | 发送装置和子帧的生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929895B2 (zh) |
CN (1) | CN101401336A (zh) |
WO (1) | WO2008013027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35673A1 (zh) * | 2009-09-27 | 2011-03-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中继站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11140870A1 (zh) * | 2010-05-13 | 2011-11-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上行模拟数据加载的方法和终端 |
CN102461036A (zh) * | 2009-06-12 | 2012-05-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08994B2 (ja) * | 2007-01-30 | 2012-08-22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
CN101577690A (zh) * | 2008-05-07 | 2009-11-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Ofdm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BRPI1006119A2 (pt) | 2009-01-08 | 2016-02-16 | Sharp Kk | aparelho de transmissão,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e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
AU2010340729B2 (en) | 2010-01-08 | 2014-04-17 | Sun Patent Trust | OFDM transmitter device, OFDM transmission method, OFDM receiver device, and OFDM reception method |
US10038581B2 (en) * | 2015-06-01 | 2018-07-3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scheme of scalable OFDM numerolog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9937912T2 (de) * | 1999-05-21 | 2008-12-24 | Fujitsu Ltd., Kawasaki | Digitales Teilnehmerleitungsverfahren, -gerät und -system unter Verwendung synchroner Verarbeitung |
JP4341176B2 (ja) * | 2000-12-08 | 2009-10-0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受信同期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復調装置 |
JP2002335557A (ja) * | 2001-05-08 | 2002-11-22 | Sony Corp | 通信装置、基地局、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
JP3835800B2 (ja) * | 2002-02-08 | 2006-10-18 | 株式会社東芝 | 受信フレームの同期方法、および、受信装置 |
JP4298320B2 (ja) * | 2002-11-08 | 2009-07-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Ofdm伝送方式における受信装置 |
EP1827039B1 (en) * | 2004-12-14 | 2016-08-17 | Fujitsu Limite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JP4671971B2 (ja) * | 2004-12-28 | 2011-04-20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2006
- 2006-07-24 JP JP2006200596A patent/JP492989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6-29 WO PCT/JP2007/063081 patent/WO200801302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6-29 CN CNA2007800089723A patent/CN101401336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61036A (zh) * | 2009-06-12 | 2012-05-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 |
WO2011035673A1 (zh) * | 2009-09-27 | 2011-03-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中继站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2035592B (zh) * | 2009-09-27 | 2014-09-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中继站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11140870A1 (zh) * | 2010-05-13 | 2011-11-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上行模拟数据加载的方法和终端 |
US9113359B2 (en) | 2010-05-13 | 2015-08-18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loading uplink simulation data of terminal and termina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8013027A1 (fr) | 2008-01-31 |
JP4929895B2 (ja) | 2012-05-09 |
JP2008028818A (ja) | 2008-0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01336A (zh) | 发送装置和子帧的生成方法 | |
EP2257013B1 (en) | Cell search method, forward link frame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forward link frame structure | |
US8483638B2 (en) | Radio communications metho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 |
CN100556017C (zh) | 在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为同步而发射前导的方法 | |
CN101395830B (zh)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
RU2462817C1 (ru) |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пилот-сигнала,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мобильн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истема сотовой связи, в которой применен этот способ | |
CN100384114C (zh) |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装置及方法 | |
CN101233710B (zh)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移动通信系统及同步信道发送方法 | |
CN1736052B (zh) | 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同步 | |
CN1780276B (zh) |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联合时间同步和频偏估计方法及装置 | |
US8630580B2 (en) | Analog space-time re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lay channel | |
US2009024539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guard interv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0561999C (zh) | 一种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同步方法 | |
US20080293398A1 (en) |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 |
CN101027864A (zh) | 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的符号定时检测方法 | |
WO2006106619A1 (ja) |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 |
CN1988525A (zh) |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同步方法 | |
CN101222764A (zh) | 基站装置、通信终端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 |
KR100611170B1 (ko) | 수신 장치 및 수신 타이밍 검출 방법 | |
CN101283535B (zh) | 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多导频生成方法及检测方法 | |
CN1913396A (zh) | 单/多载波共融数字广播系统通信方法 | |
CN1691659B (zh) | 在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用于同步的方法 | |
CN101039293B (zh) | 通信系统中用于初始定时同步的装置、方法及接收机 | |
CN100574302C (zh) |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整数频率同步的方法 | |
AU2011203320B2 (en) | Pilot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cellular system to which that method is applie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