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7317A - 一种新型硝酸酯类甾体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硝酸酯类甾体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7317A
CN101397317A CNA200710059792XA CN200710059792A CN101397317A CN 101397317 A CN101397317 A CN 101397317A CN A200710059792X A CNA200710059792X A CN A200710059792XA CN 200710059792 A CN200710059792 A CN 200710059792A CN 101397317 A CN101397317 A CN 101397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definition
formula
nitroxide
substituting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597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彦昌
李静
孙亮
陈立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PHARMACEUTICALS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PHARMACEUTICALS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PHARMACEUTICALS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TIANJIN PHARMACEUTICALS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A2007100597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73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7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73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硝酸酯类甾体化合物和它们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也涉及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用制剂以及该化合物的治疗用途,特别是对炎性疾病、变应性疾病或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硝酸酯类甾体化合物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硝酸酯类甾体化合物和它们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也涉及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用制剂以及该化合物的治疗用途,特别是对炎性疾病、变应性疾病或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背景技术:
糖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对蛋白质、糖、脂肪、水、电解质代谢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有重要影响,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抑制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超生理量糖皮质激素可以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治疗合成糖皮质激素所需酶系缺陷所致的各型肾上腺增生症(包括21-羟化酶缺陷,17—羟化酶缺陷,11-羟化酶缺陷等);利用激素的抗炎、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治疗多种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多肌炎、皮肌炎、Still病、Graves’眼病、自身免疫性溶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癫、重症肌无力,过敏性疾病如严重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特异反应性皮炎,器官移植排异反应如肾、肝、心、肺等组织移植,炎症性疾患如节段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炎性眼病,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其他疾病如结节病、甲状腺危象、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败血性休克、脑水肿、肾病综合征、高钙血症。但是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不适当的使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或停药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NO供体一般是指在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NO的化合物,它可作为一种NO体内运输形式,又可作为一种贮存形式,延长NO半衰期,克服吸人NO所引起的诸多不便及难以控制的缺点。现已发现多种结构类型的NO供体,但较为重要的是硝酸酯、亚硝基硫醇、偶氮鎓二醇盐、噁三唑-5-亚胺等几类。NO供体型药物主要是以已知药物或活性化合物的结构为母核,与NO供体通过各种连接基团结合而成的前药,它可在体内经相关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原药和NO。
李松等人在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6年第27卷第6期374页发表的“一氧化氮供体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中对一氧化氮供体药物的发展做出了较为全面地介绍。
近年来,NO供体型药物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已有1个NO供体型抗心衰药Bi dil于2005年在美国上市,10多个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但是由于药物的特殊性,这些产品的开发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其中NO供体型非甾体抗炎药(NO-NsAIDs)AZD3582(又名HCI3012,naproxcinod)已进入III期临床研究,但最近其开发商阿斯特拉已经对外宣布该药失去了治疗溃疡的目标。
美国NitroMed制药公司将可释放NO的RNSO与其他生物活性分予如类固醇、多巴胺等连接起来构成新的RNSO/药物的结合物,如通过与(fluticasone)21羟基相结合形成例1,与氟替卡松相比是一种更有效的急性反应抑制剂,这使得例1及其类似物在哮喘和其他呼吸性疾病的治疗中有重要应用前景。
Figure A200710059792D00051
例1
法国NICOX公司于上世纪末研究出大量的皮质激素NO供体衍生物,尤其是CN97180284专利中提到的皮质激素NO供体衍生物氢化可的松(4—硝酰基)丁酸酯、地塞米松21-(4-硝基氧丁酸酯),具有较前体甾体具有更好的活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全身和非全身使用的新甾族化合物1,并涉及其组合物,该组合物用于哺乳类动物尤其是人类的疾病。具体地说本发明主要涉及具有抗炎性、免疫抑制和angiostatic活性(所谓的抗炎甾族化合物),或胃肠道活性的甾族结构的化合物。
众所周知,皮质甾体激素在治疗炎症疾病中是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该类别的药物包括,例如氢化可的松,可的松,泼尼松龙,泼尼松,氟氢可的松,甲基泼尼松龙,曲安西龙,倍他米松,地塞米松,倍氯米松等,对各种器官具有显著的药理学作用。但是它们的临床应用以及停止应用造成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其中有些还非常严重。例子见Goodmn & Gilman“治疗剂的药物学基础”,第9版,1459—1465页,1996。这些毒性作用包括:在骨上的毒性作用导致细胞代谢的改变和高发生率的骨质疏松;对冠状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引起高血压反应;对胃肠道的毒性作用造成胃损伤。例子见Martindale:“The Extrapharmacopoeia”(马丁代尔药典),第30版,712—723页,1993。按照上面所述的,皮质甾体激素要将治疗活性与副作用相分离几乎不可能的,见Gooddman等,如上述,1474页。
令人惊讶地和意外地发现,在一般应用皮质甾体激素类治疗的疾病中,本发明的化合物在治疗上是有用的,而又有更多的好处。它表明要比已知的皮质类激素产品具有意想不到的优点。事实上,用本发明的新产品,总是有可能找到要比其前体的皮质甾体激素有更好的结果,事实上它们表现出改善的治疗性能:高的活性加上低的副作用。同时本发明的提供的化合物提供了更好的稳定性。
作为NO供体的约物使用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如药物稳定性差。而孕甾-NO供体药物,一般都是通过孕甾21-羟基与NO供体通过酯键相连,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美国NitroMed制药公司和法国NICOX公司研制成的相关化合物,众所周知,NO供体的稳定性较差,例如硝酸甘油,而21位羟基形成的酯键较为容易解离,当NO供体游离从而释放NO,从而造成化合物的稳定性差。一种如下通式的化合物1或其酯或盐:
T-B-O-NO2,T为化合物1除去B-O-NO2的甾体残基,TH为甾体化合物。
Figure A200710059792D00061
其中,1的取代通式中所示的CH基中的H或CH2基中的H2可以不存在取代基,也可以存在的取代基,各位置的取代基可为:
在第1-2位:可以是双键;
在第2-3位:可以是如下取代基
在第2位:可以是Cl,Br;OCH3
在第3位:可以是酮基(=O),-O-CH2-CH2-Cl,OH;
在第4-5位:可以是双健;
在第5-6位:可以是双键;
在第6位:可以是Cl,F,CH3,-CHO;
在第7位:可以是Cl;
在第6-7位:可以是双键;
在第9位:可以是F,α-Cl;
在第11位:可以是酮基,OH,Cl;
在第16位:可以是CH3,OH,=CH2
R1,R2可以相同或彼此不同,可以为氢或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R3可为(-CO-L)b-Q,L为(CR4R5)b1(O)b2(CR4R5)b2(CO)b3(O)b4(CO)b5(CR4R5)b6
Q为H,OH,CH3,Cl,OCH2CN,SCH2CN,SH,SCH2F,1至16碳的碳氢化合物
b为1,b1,b2,b3,b4,b5,b6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为0至6的整数,R4,R5相同或不同,并选自H,1至6碳的碳氢化合物,
B为-CO(O)a(CR4R5)b’D(CR4R5)b”-
a为0或1,b’,b”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为0至6的整数,R4,R5相同或不同,并选自H,1至6碳的碳氢化合物,D可以不存在也可以为含有0至2个杂原子的1至8碳的碳氢化合物,杂原子为N,O,S中的一种或两种,B与TH上17位的羟基以酯键的形式相连。
R3和B中所述的任一R4,R5取代基在其定义的范围内可以相同或不同。
R3和B中所述的任一R4取代基在其定义的范围内可以相同或不同。
R3和B中所述的任一R5取代基在其定义的范围内可以相同或不同。
其中R1,R2优选为甲基。
其中其R3可为(-CO-L)b-Q,b为1时
L不存在时Q为OCH2CN,SCH2CN,SH,SCH2F
其中其R3可为(-CO-L)b-Q,b为1时
L为CH2,CH20,CH2OC=O,CH2OCOO,CH2OCOOC=O,Q为H,OH,CH3,Cl 1至16碳的碳氢化合物
其中R3可为CO-CH3,CO-CH2OH,CO-CH2OCOCH3,CO-CH2OCOCH2CH3,CO-CH2Cl,CO-CH2OCOOCH3,CO-CH2OCOOCH2CH3,CO-OCH2CN,CO-SCH2CN,CO-SH,CO-SCH2F,CO-CH2OCO(CH2)3CH3,,CO-CH2OCO(CH2)14CH3
其中B为-CO(O)a(CR4R5)b’D(CR4R5)b”-
a为0时,R4,R5相同或不同,并选自H,1至6碳的直链或支链烃类,D可以不存在也可以为含有0至2个杂原子的1至8碳的烃。
其中B为-CO(O)a(CR4R5)b’D(CR4R5)b”-
a为1时,R4,R5相同或不同,并选自H,1至6碳的碳氢化合物,D可以不存在也可以为含有0至2个杂原子的1至8碳的五元或六元环碳氢化合物。
其中B为-CO(O)a(CR4R5)b’D(CR4R5)b”-
a为0或1时,b’,b”为0,D为含有0至两个杂原子的1至8碳的五元或六元环烃,如苯环,杂原子在环上,如噻吩环、呋喃环、吡啶环等。
其中B为-CO(O)a(CR4R5)b’D(CR4R5)b”-
a为0时,D可以不存在也可以为含有1至两个杂原子的1至8碳的五元或六元环烃,杂原子在环上,如噻吩环、呋喃环、吡啶环等。
其中甾体残基T的H,H2,R1,R2,R3具有下面所列的化合物所定义的结构;氢化可的松,阿氯米松,倍氯米松,倍他米松,氯泼尼松,氯倍他索,氯倍他松,氯泼尼醇,可的松,可的松龙,地塞米松,二氟拉松,二氟可龙,氟泼尼松龙,卤米松,卤泼尼松,甲羟松,甲泼尼松,甲泼尼龙,莫米他松,帕拉米松,泼尼松龙,泼尼松龙磷酸钠,泼尼松,强的松龙戊酸酯,利美索龙,曲安西龙,氟替卡松。
其中化合物1可为醋酸甲基泼尼松龙17-(3-硝基氧)丙酸酯、甲基泼尼松龙17-(3-硝基氧)丙酸酯、醋酸倍他米松17-(5-硝基氧)戊酸酯、莫米松(Momethasone)17-(4-硝基氧甲基)苯甲酸酯、醋酸泼尼松龙17-(2-硝基氧)乙基碳酸酯或醋酸泼尼松龙17-(3-甲基-4-硝基氧)-2-噻吩甲酸酯。
上述任一项定义的式1化合物或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作为治疗哺乳动物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哺乳动物是人类。
上述任一项定义的式1化合物或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在生产治疗炎性、变应性或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中应用。其中炎性、变应性或过敏性疾病是指皮肤疾病如湿疹、牛皮癣、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疹痒和超敏性反应;鼻子、咽喉或肺部的炎性疾病如哮喘(包括过敏引起的哮喘反应)、鼻炎(包括枯草热)、鼻息肉、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部疾病和纤维变性;眼部炎症包括结膜和结膜炎;炎性肠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节段性回肠炎;或自体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
上述任一项的化合物在制备类皮质激素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任一项的化合物在制备抗炎剂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任一项的化合物在制备免疫抑制类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任一项的化合物在制备血管生成抑制剂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任一项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呼吸道炎症或变应性疾病药物的应用。
上述任一项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皮肤病学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任一项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眼科疾病的药物中的的应用。
上述任一项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肠部炎症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任一项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任一项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心肌、血管局部缺血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任一项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药用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上述任一项定义的式1化合物或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及其与一种或多种生理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混合。该组合物还包含另一种治疗炎性、变应性或过敏性疾病的药物。另一种炎性、变应性或过敏性疾病的药物可以为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该组合物还可以包含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药物,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药物是指抗菌素。化合物1的溶剂合物指水合物。
上述的药用组合物,可以配制成液体制剂、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上述制剂类型的定义由药剂学(第五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的相关剂型定义。
一种药用粉雾剂制剂,该制剂含有上述任一项定义的式1化合物或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以及作为载体的乳糖、氨基酸或衍生化糖。氨基酸可为甘氨酸,衍生化糖是指单糖或双糖的衍生物。
一种制备上述任一项定义的式1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
(1)将TH在碱性有机溶媒存在下与YBOH的酸酐YBOBY、羧酰氯YBCl或羧酰溴YBBr反应形成TBY;催化剂可以存在或不存在,Y为溴或氯原子,然后
(2)将上述反应中得到的产物TBY通过与硝酸的无机盐在有机溶媒中反应得到T-B-O-NO2。
其中YBOH的酸酐YBOBY、羧酰氯YBCl或羧酰溴YBBr,Y与B中的(CR4R5)b”-相连,O、Cl、Br与B中的-CO(O)a相连。
当式1化合物的R3取代基中存在羟基时,可以先对相应的TH的R3取代基中的羟基进行保护,再进行上述反应后脱去保护基,得到式1化合物。
上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1)步反应中的碱性有机溶媒为三烷基胺或吡啶等,催化剂为DMAP,第(2)步反应中的硝酸的无机盐为硝酸银,有机溶媒为乙腈。当甾体残基TH的R3取代基中存在羟基时,可以进行酯化保护,再形成17-取代硝酸酯后脱去酯基保护,产生化合物1。
上述任一项定义的式1化合物,在治疗哺乳动物的疾病中的剂量以TH的计为0.001mg-5mg/kg/天。
上述任一项定义的式1化合物,在治疗哺乳动物的疾病中的剂量以TH的计为0.005mg-2mg/kg/天。
上述任一项定义的式1化合物或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在生产治疗炎性、变应性或过敏性疾病中的剂量以TH的计为0.001mg-5mg/kg/天。
上述任一项定义的式1化合物或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在生产治疗炎性、变应性或过敏性疾病中的剂量以TH的计为0.005mg-2mg/kg/天。
对照品:
按照CN97180284中的方法制备以下化合物:
对照品1:甲基泼尼松龙21-(3-硝基氧)丙酸酯
对照品2:倍他米松21-(5-硝基氧)戊酸酯
对照品3:泼尼松龙21-(3-甲基-4-硝基氧)-2-噻吩甲酸酯
以甲基泼尼松龙21-(3-硝基氧)丙酸酯、倍他米松21-(5-硝基氧)戊酸酯、泼尼松龙21-(3-甲基-4-硝基氧)-2-噻吩甲酸酯为活性成分,投料量分别按照甲基泼尼松龙、倍他米松、泼尼松龙计为10g,按照实施例10的配方和方法制备胶囊,每粒胶囊含活性成分分别以甲基泼尼松龙、倍他米松、泼尼松龙计为4mg。
具体实施方式
层析方法:
层析柱的长度最少70cm,内部装填254-硅胶,并将需要分离的有机物全溶于最少量的氯仿:甲醇=1:1中,用最少量254-硅胶将该溶液吸收后置于层析柱内硅胶的上部,使用流动相洗脱,层析柱下用若干个10ml试管接经过柱层析得到的溶液,控制流速为10ml/3min,将每个试管的溶液用HPLC进行分析,将保留时间相同的试管溶液合并,取主点的化合物进行重结晶,得到相应的产物。
确定主点的方法:将需要分离的有机物用HPLC进行分析,除原料外峰面积最大的点确定为主点,其保留时间为主点的保留时间。
HPLC的条件:按照化合物1相应的TH的分析方法测定,如果没有相应的测定方法也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测定。
设备:HP 1084B液相色谱仪,HP 79850 BLC终端和UV检测器
柱材料:Supelcosil Lc-18,5um,150×4.6mm
检测波长:245nm
流动相:乙腈:水:四氢呋喃=36:64:3
柱温:25℃
流速:约0.8ml/分
DMAP:4-二甲基氨基吡啶
实施例1.醋酸甲基泼尼松龙17-(3-硝基氧)丙酸酯
1  醋酸甲基泼尼松龙17-(3-氯)丙酸酯
Figure A200710059792D00102
方法1:
将40ml的三乙胺、0.05g的DMAP和0.015mol的3-氯丙酰氯在反应并内搅拌并降温至0度,缓慢加入0.01mol醋酸甲基泼尼松龙并保持温度0-5度,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加入速度和温度都需要小心控制,将上述反应液温度保持在10℃以下,加毕后于1小时内缓慢升至10-15度,与该温度保温15小时后,稀释到50ml,pH为1-2,温度为0度的水中,缓慢加入盐酸调节pH为3-5,该液体使用二氯甲烷90ml提取三次(30mlX3),再用水90ml三次(30ml X3)洗涤二氯甲烷层,pH值调到中性,二氯甲烷层浓缩,冲入甲醇进行重结晶,得到标题化合物粗品0.006mol。
方法2:
将0.01mol醋酸甲基泼尼松龙、0.05g的DMAP加入60ml吡啶中在,0—10℃加入搅拌均匀,在0—10℃慢慢加入3-氯丙酰氯0.0015mol,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加入速度和温度都需要小心控制,将上述反应液温度保持在10℃以下,加完后在这个温度下保温15小时,然后将反应液冷却到0—5℃,稀释到50mlPH为1-2温度为0度的水中,并在冷却和搅拌下慢慢加入HCl,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但是温度不能超过20℃,一定量的HCl是用来将pH值调到3-5。该液体使用二氯甲烷90ml提取三次(30mlX3),再用水90ml三次(30mlX3)洗涤二氯甲烷层,pH值调到中性,二氯甲烷层浓缩,冲入甲醇进行重结晶,得到标题化合物粗品0.0055mol。
反应方法1和2中也可以不使用DMAP,相应的收率会不同,未反应的原料会增加。
2  醋酸甲基泼尼松龙17-(3-硝基氧)丙酸酯
醋酸甲基泼尼松龙17-(3-氯)丙酸酯0.005mol在乙腈40ml的溶液中,将AgNO30.1克加入并回流20小时,后将溶液于减压下除去溶剂进行柱层析,用甲醇和氯仿(1:8)为流动相洗脱,取其中主点化合物进行减压浓缩,冲入甲醇进行重结晶,得标题化合物0.003mol。
元素分析计算值:C 60.78%,H 6.61%,N 2.63%,O 29.99%,
元素分析测定值:C27H35NO10  C 60.71%,H 6.65%,N 2.65%,O 30.00%
13C-NMR(CDCl3):1位至27位碳的数值:
152.0,128.5,185.9,121.4,176.9,33.7,36.2,27.1,58.4,35.9,70.1,40.9,41.3,49.7,24.0,27.9,101.9,16.8,19.8,212.3,68.4,174.1,29.9,68.9,170.1,20.9,20.0
实施例2.甲基泼尼松龙17-(3-硝基氧)丙酸酯
Figure A200710059792D00111
如上述制备了的醋酸甲基泼尼松龙17-(3-硝基氧)丙酸酯0.002mol溶于甲醇和氯仿(1:1)20ml中,氮气保护下于0度滴加0度下饱和的0.005mol的碳酸钠水溶液,强力搅拌10小时后,用盐酸调节反应体系PH为中性后减压浓缩,除去氯仿,将该溶液稀释于50ml冰水中,过滤,干燥得标题化合物粗品。将粗品进行柱层析,用甲醇和氯仿(1:4)为流动相洗脱,取其中主点化合物进行减压浓缩,冲入甲醇进行重结晶,得标题化合物0.001mol。
元素分析计算值:C 61.09%,H 6.77%,N 2.85%,O 29.30%,
元素分析测定值:C25H33NO9  C 61.31%,H 6.68%,N 2.68%,O 29.33%
13C-NMR(CDCl3):1位至25位碳的数值
152.0,128.5,185.9,121.4,176.9,33.7,36.2,27.1,58.4,35.9,68.9,40.9,41.3,50.1,24.0,23.1,101.9,16.8,19.8,211.9,67.1,174.1,29.9,68.9,20.0
实施例3.醋酸倍他米松17-(5-硝基氧)戊酸酯
Figure A200710059792D00121
以醋酸倍他米松为原料,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与5-溴戊酰氯、AgNO3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
元素分析计算值(%):C,60.09;H,6.61;F,3.28;N,2.42;O,27.60
元素分析测定值:C29H38FNO10  C 60.00%,H 6.63%,N 2.33%,F 3.34  O 27.70%
13C-NMR(CDCl3):1位至29位碳的数值:
152.0,128.5,185.9,121.4,166.7,31.2,27.1,34.1,100.9,47.9,70.9,37.2,46.8,44.0,33.2,47.2,94.8,17.1,22.1,212.5,68.4,174.1,34.5,21.8,28.2,74.9,170.1,20.9,19.81
实施例4.莫米松(Momethasone)17-(4-硝基氧甲基)苯甲酸酯
Figure A200710059792D00122
以莫米松(Momethasone)为原料,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与(4-氯甲基)苯甲酰氯、AgNO3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
元素分析计算值(%):C,59.41;H,5.48;Cl,11.69;N,2.31;O,21.10
元素分析测定值:C30H33Cl2NO8  C 59.56%,H 5.51%,N 2.27%,Cl 11.59,O 21.07%
13C-NMR(CDCl3):1位至30位碳的数值:
149.7,128.5,185.9,124.4,168.7,33.2,29.1,38.1,73.9,62.9,70.1,35.2,46.8,43.0,33.2,46.2,94.8,17.4,22.8,204.7,46.9,163.9,129.7,130.7,129.0,142.4,129.0,130.5,79.2,19.7
实施例5.醋酸泼尼松龙17-(2-硝基氧)乙基碳酸酯
Figure A200710059792D00131
以醋酸泼尼松龙为原料,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1与(2-氯)乙基碳酰氯(Cl-CH2-CH2-O-CO-Cl)、AgNO3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
元素分析计算值(%):C,58.31;H,6.21;N,2.62;O,32.86
元素分析测定值:C26H33NO11  C 58.82%,H 6.37%,N 2.41%,O 32.41%
13C-NMR(CDCl3):1位至26位碳的数值:
152.0,128.5,185.9,121.4,169.7,31.2,32.7,30.4,58.4,45.3,69.9,41.9,40.3,49.7,25.1,22.1,106.3,16.7,19.3,212.4,68.1,155.8,66.3,72.0,170.1,20.9
实施例6.醋酸泼尼松龙17-(3-甲基-4-硝基氧)-2-噻吩甲酸酯
Figure A200710059792D00141
元素分析计算值(%):C,59.27;H,5.66;N,2.38;O,27.23;S,5.46
元素分析测定值:C29H33NO10S  C 58.91%,H 5.51%,N 2.40%,S,5.49  O 27.69%
13C-NMR(CDCl3):1位至29位碳的数值:
152.0,128.5,185.9,121.4,169.7,31.2,32.7,30.4,58.4,45.3,69.9,41.9,40.3,49.7,25.1,22.1,106.3,,16.7,19.3,212.4,68.1,160.8,149.0,137.4,161.6,103.5,6.3,170.1,20.9
以醋酸泼尼松龙为原料,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与4-溴-3-甲基-2-噻吩甲酰氯、AgNO3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
实施例7.外用制剂
活性成分:醋酸甲泼尼龙17-(3-硝基氧)丙酸酯按甲泼尼龙计算1g
药用辅料:
羟丙基γ-环糊精          20g
羧甲基纤维素            50g
丙二醇                  200g
尼泊金乙酯              5g
尿素                    10g
蒸馏水                  加至1000ml
制备工艺:
将活性成分与羟丙基β-环糊精分别过100目筛,按照处方量称取,混匀,加入适量无菌蒸馏水充分研磨;将羧甲基纤维素与丙二醇混匀,然后加入适量热蒸馏水,放置待溶胀成凝胶后,再加入含有研磨后的活性成分和羟丙基γ-环糊精与尿素和尼泊金乙酯的水溶液,加水至足量即可,按10ml分装。
其活性成分中还可以增加抗菌素如红霉素、氟康唑等药物
实施例8.吸入制剂
活性成分:莫米松(Momethasone)17-(4-硝基氧甲基)苯甲酸酯按莫米松计0.1g
药用辅料:
乳糖     100g(1000粒)
制备工艺:
将活性成分和乳糖分别粉碎成99%粒径为2-5μm的固体,混匀后,装填入胶囊即可。每粒胶囊含活性成分100μg其活性成份还可以增加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马来酸福美特罗、沙美特罗或羟萘甲酸沙美特罗。
实施例9.口服制剂-分散片
活性成分:醋酸甲基泼尼松龙17-(3-硝基氧)丙酸酯按甲基泼尼松龙计算1g
药用辅料:(以250片计,每片活性成分4mg)
羟丙基-环糊精  10g
预胶化淀粉     300g
制备工艺:主药过100目筛,羟丙基γ-环糊精和预胶化淀粉过80目筛,称取处方量的主药,与羟丙基γ—环糊精充分混匀后研磨,再与预胶化淀粉混合均匀,直接压片即得。
实施例10.口服制剂-胶囊
活性成分:甲基泼尼松龙17-(3-硝基氧)丙酸酯按甲基泼尼松龙计算10g
药用辅料:
二甲基β-环糊精   40g
羟乙基纤维素     300g
瓜耳胶           50g
10%淀粉浆适量
制备工艺:
先将所有的固体辅料过100目筛,按处方量称取,将活性成分和二甲基β-环糊精混匀,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研磨后,加入羟乙基纤维素、瓜耳胶和10%淀粉浆适量制粒,60℃以下烘干,18目筛整粒,胶套充填即可,每粒胶囊含活性成分以甲基泼尼松龙计算为4mg。
实施例11.口服制剂-胶囊
活性成分:醋酸倍他米松17-(5-硝基氧)戊酸酯按倍他米松计算10g
药用辅料:
二甲基β-环糊精    40g
羟乙酸纤维素      300g
瓜耳胶            50g
10%淀粉浆适量
制备工艺:
先将所有的固体辅料过100目筛,按处方量称取,将活性成分和二甲基β-环糊精混匀,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研磨后,加入经乙酸纤维素、瓜耳胶和10%淀粉浆适量制粒,60℃以下烘干,18目筛整粒,胶套充填即可,每粒胶囊含活性成分以倍他米松计算为4mg。
实施例12.口服制剂-胶囊
活性成分:
醋酸泼尼松龙17-(3-甲基-4-硝基氧)-2-噻吩甲酸酯按计算泼尼松龙10g
药用辅料:
二甲基β-环糊精  40g
羟乙基纤维素    300g
瓜耳胶          50g
10%淀粉浆适量
制备工艺:
先将所有的固体辅料过100目筛,按处方量称取,将活性成分和二甲基β-环糊精混匀,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研磨后,加入羟乙基纤维素、瓜耳胶和10%淀粉浆适量制粒,60℃以下烘干,18目筛整粒,胶套充填即可,每粒胶囊含活性成分以泼尼松龙计算为4mg。
实施例13.口服制剂-胶囊
以甲基泼尼松龙10g为活性成分,按照实施例10的配方和方法制备胶囊,每粒胶囊含活性成分为4mg。
实施例14.口服制剂-胶囊
以倍他米松10g为活性成分,按照实施例10的配方和方法制备胶囊,每粒胶囊含活性成分为4mg。
实施例15.口服制剂-胶囊
以泼尼松龙10g为活性成分,按照实施例10的配方和方法制备胶囊,每粒胶囊含活性成分为4mg。
药理实验:
1.皮质激素药理活性:
药理活性可以采用糖皮质激素激动剂活性的功能体外试验进行评价。
依据K.P.Ray等(Biochem J.(1997),328,707—715)描述的功能试验,给出一种糖皮质激素激动剂的反式抑制活性测试方法。在37℃下,用适当剂量的受试化合物处理稳定转染有报告基因的A549细胞1小时,该报告基因含来自ELAM启动子连接sPAP(分泌性磷酸脂酶)基因的响应NF_КB元件。然后用肿瘤坏死因子(TNF,10ng/ml)刺激该细胞16小时,并用标准的比色法测试此时产生的碱性磷酸酶含量。构建剂量响应曲线,并可通过曲线估算EC50值。
实施例1到7的化合物的EC50值小于10nM。
实施例1、3、4,5的EC50值小于1nM。
依据R.J.H.Austin等(Eur Resp J.(2002),20,1386-1392)描述的功能试验,测试化合物立接反式激活基因表达的能力。在37℃下,用适当剂量的受试化合物处理稳定转染有报告基因的A549细胞6个小时,该报告基因含小鼠乳腺瘤病毒长末端重复系列(MMTV-LTR)的糖皮质激素响应区连接renilla荧光素酶基因。通过将细胞酶与适合的底物一起孵育后,通过测量所发出的光来测定荧光素酶活性。构建剂量响应曲线,并通过曲线估算EC50值,其中最大响应值是相对于地塞米松值(100%)来计算的。
实施例1到7的化合物在该试验中的最大响应值小于50%。
实施例1、3,5、4的化合物在该试验中的最大响应值小于20%。
实施例3、4的化合物在该试验中的最大响应值小于10%。
孕酮受体活性的筛选
已经有报道称人乳癌细胞系T47D对孕酮有上调内源性碱性磷酸酯酶的反应(Di Lorenzo等人,Cancer Research(1991)51,4470—4475)。将T47D细胞以每孔1 X 105个细胞的密度接种到96孔板中并使其在37℃下生长一夜。将甾族化合物溶解于DMSO中,将其加入到细胞中(最终DMSO浓度为0.7%),然后将其在37℃下培养24小时。然后将该细胞用PBS洗涤并用RIPA缓冲剂(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包含1%IGEPAL,0.5%脱氧胆酸钠,0.1%SDS)进行溶解。用溶解于1M二乙醇胺、0.28M NaCl、0.5mMMgCl2中的作为底物的对-硝基苯磷酸酯(1.5mg/ml)用分光光度法(405nm)来对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剂量响应曲线是由所评估的EC50值得出的。
实施例4的化合物在该试验中的EC50值大于100nM。
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实施例1到7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
2.对骨质、血压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4月龄雌性SD大鼠100只,重量200±10g。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对照组10只和服药组90组。
2.1.2 饲养:各组任其自由活动,统一条件喂养。
2.1.3 给药方法:情况如下表对照组给与安慰剂(按照实施例10的方法得到的不含活性成分的胶囊内容物),服药组分别给与的情况如下。
 
组号 给与的药物 剂量(mg/kg) 持续天数
对照组 安慰剂 0.8 30
1 实施例10 0.8 30
2 实施例11 0.08 30
3 实施例12 0.8 30
4 实施例13 0.8 30
5 实施例14 0.08 30
6 实施例15 0.8 30
7 对照品1 0.8 30
8 对照品2 0.08 30
9 对照品3 0.8 30
安慰剂:按照实施例10的方法得到的不含活性成分的组合物。
2.2 观察指标:30天后进行血压、血清NO、骨检验的测定
(1)全身BMD(骨密度):XR-3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扫描测量各组大鼠BMD(美国Norland公司);
(2)大鼠股骨干重、灰重含量测定:采用陶永辉等(陶永辉,谭成,蔡刚明.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干预疗效的评价.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47-50)的方法。
(3)血压测量:切开颈部皮肤,分离出左颈总动脉后,行插管固定,连接八导生理记录仪,稳定10min后,记录血压,测出收缩压、舒张压。
(4)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水平:NO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按说明书使用。按照沈伟哉,郭国庆,梁一鸣,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解剖学研究,2001,23(1):22-24)中涉及的方法测定。
2.3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在SPSS10.0软件下处理,所有数据方差分析两两比较t检验。
2.4 结论
2.4.1 各组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x±s)
 
组号 给与的药物 收缩压(mm Hg) 舒张压(mm Hg)
对照组 安慰剂 121±16 60.41±24.33
1 实施例10 122±13 61.71±23.14
2 实施例11 123±15 62.09±25.00
3 实施例12 122±17 60.78±21.43
4 实施例13 147±19 83.66±24.13
5 实施例14 148±17 81.97±25.83
6 实施例15 143±21 80.99±23.42
7 对照品1 134±19 72.31±21.71
8 对照品2 139±18 73.81±22.56
9 对照品3 135±16 72.99±24.96
1-3组与其它组血压的分析结果
 
组号(n) 安慰剂 n+3组 n+6组
1 无显著性差异 p<0.01 p<0.05
2 无显著性差异 p<0.01 p<0.05
3 无显著性差异 p<0.01 p<0.05
通过上述实验证明,1-3组的化合物与安慰组对血压的影响类似,与相应的皮质激素及其21位NO衍生物对血压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2.4.2 各组骨的生理数据的变化(x±s)
 
组号 给的药物 BMD(g/cm2) 干重(mg) 灰重(mg)
对照组 安慰剂 0.197±0.034 560.8±34.16 329.69±21.98
1 实施例10 0.196±0.041 557.3±33.71 328.17±20.58
2 实施例11 0.195±0.045 556.1±35.66 330.00±23.12
3 实施例12 0.196±0.040 558.29±32.19 328.89±19.73
4 实施例13 0.187±0.038 512.43±40.61 301.46±21.74
5 实施例14 0.185±0.036 514.03±41.30 304.91±20.08
 
6 实施例15 0.188±0.039 515.58±40.92 300.91±20.15
7 对照品1 0.192±0.051 527.15±40.82 311.67±19.53
8 对照品2 0.192±0.043 531.03±41.74 312.00±20.92
9 对照品3 0.191±0.039 530.60±39.81 310.59±20.84
1-3组与其它组BMD的分析结果
 
组号(n) 安慰剂 n+3组 n+6组
1 无显著性差异 p<0.01 p<0.05
2 无显著性差异 p<0.01 p<0.05
3 无显著性差异 p<0.01 p<0.05
通过上述实验证明,1-3组的化合物与安慰组对BMD的影响类似,与相应的皮质激素及其21位NO衍生物对BMD的不良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1-3组与其它组股骨干重的分析结果
 
组号(n) 安慰剂 n+3组 n+6组
1 无显著性差异 p<0.01 p<0.05
2 无显著性差异 p<0.01 p<0.05
3 无显著性差异 p<0.01 p<0.05
通过上述实验证明,1-3组的化合物与安慰组对股骨干重的影响类似,与相应的皮质激素及其21位NO衍生物对股骨干重的不良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1-3组与其它组股骨灰重的分析结果
 
组号(n) 安慰剂 n+3组 n+6组
1 无显著性差异 p<0.01 p<0.05
2 无显著性差异 p<0.01 p<0.05
3 无显著性差异 p<0.01 p<0.05
通过上述实验证明,1-3组的化合物与安慰组对股骨灰重的影响类似,与相应的皮质激素及其21位NO衍生物对股骨灰重的不良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2.4.3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水平的结果
大鼠血清NO水平比较结果(x±s)
 
组号 给的药物 NO(μmol/L)
对照组 安慰剂 55.76±8.34
1 实施例10 68.11±10.82
2 实施例11 59.54±9.12
3 实施例12 69.09±11.34
4 实施例13 53.46±7.93
5 实施例14 53.17±8.21
6 实施例15 54.38±8.51
7 对照品1 65.03±12.14
 
8 对照品2 58.25±10.41
9 对照品3 67.66±8.07
1-3组与其它组血清NO分析结果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在SPSS10.0软件下处理,所有数据方差分析两两比较t检验。
 
组号(n) 安慰剂 n+3组 n+6组
1 p<0.01 p<0.01 无显著性差异
2 p<0.05 p<0.05 无显著性差异
3 p<0.01 p<0.01 无显著性差异
过上述实验证明,1-3组的化合物与安慰组和相应的皮质激素相比血清NO水平显著差异,与及其21位NO衍生物对血清NO水平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3.稳定性考察
试验方法:准备实施例10,11,12,对照品1,2,3的胶囊各60粒,将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在常温(25℃±2℃/60%RH±10%)下放置0天,1个月,3个月,分别在高温(60℃±2℃)下放置5天,10天,每次分别取实施例10,11,12,对照品1,2,3的胶囊各10粒,进行含量分析。其中不同的条件,参考中国药典2005原料药和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RH代表相对湿度,±后面的数代表可以浮动的数值范围。
HPLC含量的测定:
实施例10,对照品1按照醋酸甲泼尼龙的分析方法
实施例11,对照品2按照醋酸倍他米松的分析方法
实施例12,对照品3按照醋酸泼尼松龙的分析方法
分析结果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
表1 稳定性数据对比(x±s)
Figure A200710059792D00201
Figure A200710059792D00211
从表1的数据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0,11,12与对照品1,2,3在使用稳定性中优势明显。

Claims (10)

1.一种如下通式的化合物1或其酯或盐:
T-B-O-NO2,T为化合物1除去B-O-NO2的甾体残基
Figure A200710059792C00021
其中,1的取代通式中所示的CH基中的H或CH2基中的H2可以不存在取代基,也可以存在的取代基,各位置的取代基可为:
在第1-2位:可以是双键;
在第2-3位:可以是如下取代基
在第2位:可以是Cl,Br;OCH3
在第3位:可以是酮基(=O),-O-CH2-CH2-Cl,OH;
在第4-5位:可以是双健;
在第5-6位:可以是双键;
在第6位:可以是Cl,F,CH3,-CHO;
在第7位:可以是Cl;
在第6-7位:可以是双键;
在第9位:可以是α-F,α-Cl;
在第11位:可以是酮基,OH,Cl;
在第16位:可以是CH3,OH,=CH2
R1,R2可以相同或彼此不同,可以为氢或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3可为(-CO-L)b-Q,
L为(CR4R5)b1(O)b2(CR4R5)b2(CO)b3(O)b4(CO)b5(CR4R5)b6Q为H,OH,CH3,Cl,OCH2CN,SCH2CN,SH,SCH2F,1至16碳的碳氢化合物b为1,b1,b2,b3,b4,b5,b6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为0至6的整数,R4,R5相同或不同,并选自H,1至6碳的碳氢化合物,
B为-CO(O)a(CR4R5)b’D(CR4R5)b”-
a为0或1,b’,b”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为0至6的整数,R4,R5相同或不同,并选自H,1至6碳的碳氢化合物,D可以不存在也可以为含有0至两个杂原子的1至8碳的碳氢化合物,杂原子为N,O,S中的一种或两种,B与TH上17位的羟基以酯键形式相连。
R3和B中所述的任一R4,R5取代基在其定义的范围内可以相同或不同。
R3和B中所述的任一R4取代基在其定义的范围内可以相同或不同。
R3和B中所述的任一R5取代基在其定义的范围内可以相同或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1化合物为:
醋酸甲基泼尼松龙17-(3-硝基氧)丙酸酯
甲基泼尼松龙17-(3-硝基氧)丙酸酯
醋酸倍他米松17-(5-硝基氧)戊酸酯
莫米松(Momethasone)17-(4-硝基氧甲基)苯甲酸酯
醋酸泼尼松龙17-(2-硝基氧)乙基碳酸酯
醋酸泼尼松龙17-(3-甲基-4-硝基氧)-2-噻吩甲酸酯
3.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定义的式1化合物或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作为治疗哺乳动物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4.一种药用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定义的式1化合物或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
5.一种权利要求4的药用组合物,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定义的式1化合物或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与一种或多种生理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混合。
6.如权利要求4的药用组合物,该组合物还包含另一种治疗炎性、变应性或过敏性疾病的药物。
7.如权利要求4的药用组合物,该组合物还包含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药物。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2的式1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
(1)将TH在碱性有机溶媒存在下与YBOH的酸酐YBOBY、羧酰氯YBCl或羧酰溴YBBr反应形成TBY;催化剂可以存在或不存在,Y为溴或氯原子,然后
(2)将上述反应中得到的产物TBY通过与硝酸的无机盐在有机溶媒中反应得到T-B-O-NO2。
9.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定义的式1化合物,在治疗哺乳动物的疾病中的剂量以TH的计为0.001mg-5mg/kg/天。
10.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定义的式1化合物或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在生产治疗炎性、变应性或过敏性疾病中的剂量以TH的计为0.001mg-5mg/kg/天。
CNA200710059792XA 2007-09-27 2007-09-27 一种新型硝酸酯类甾体化合物 Pending CN1013973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59792XA CN101397317A (zh) 2007-09-27 2007-09-27 一种新型硝酸酯类甾体化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59792XA CN101397317A (zh) 2007-09-27 2007-09-27 一种新型硝酸酯类甾体化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7317A true CN101397317A (zh) 2009-04-01

Family

ID=40516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59792XA Pending CN101397317A (zh) 2007-09-27 2007-09-27 一种新型硝酸酯类甾体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731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15529A1 (en) * 2008-08-05 2010-02-11 Nicox S.A. New no releasing steroids derivatives
CN107118250A (zh) * 2017-06-01 2017-09-01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no供体型齐墩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10183030B2 (en) 2014-10-08 2019-01-22 Cosmo Technologies Limited 17α,21-diesters of cortexolone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s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15529A1 (en) * 2008-08-05 2010-02-11 Nicox S.A. New no releasing steroids derivatives
US10183030B2 (en) 2014-10-08 2019-01-22 Cosmo Technologies Limited 17α,21-diesters of cortexolone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s
US10231980B2 (en) 2014-10-08 2019-03-19 Cosmo Technologies Ltd. Cortexolone 17alpha-benzoate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urs
US10646497B2 (en) 2014-10-08 2020-05-12 Cosmo Technologies Limited 17α-monoesters and 17α,21-diesters of cortexolone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s
US10993949B2 (en) 2014-10-08 2021-05-04 Cosmo Technologies Limited 17α-monoesters and 17α,21-diesters of cortexolone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s
US11712443B2 (en) 2014-10-08 2023-08-01 Cosmo Technologies Limited 17α-monoesters and 17α,21-diesters of cortexolone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s
US11986484B2 (en) 2014-10-08 2024-05-21 Cosmo Technologies Limited 17α-monoesters and 17α,21-diesters of cortexolone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s
CN107118250A (zh) * 2017-06-01 2017-09-01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no供体型齐墩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5330504B2 (en) Steroid analogs and characteriza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Newman et al. High lung deposition of 99mTc-labeled ciclesonide administered via HFA-MDI to patients with asthma
EP2298315A1 (en) Therapeutic treatment methods
US9115168B2 (en) Steroids having 7-oxygen and 17-heteroaryl substitution-3
Yadav et al. Colonic bacterial metabolism of corticosteroids
SK79693A3 (en) Novel steroids
TW201402597A (zh) Cddo甲基酯之新穎形式
KR20120056267A (ko) 전립선 암의 치료
Varshosaz et al. Preparation of budesonide–dextran conjugates using glutarate spacer as a colon-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 in vitro/in vivo evaluation in induced ulcerative colitis
TWI428133B (zh) 作為抗發炎劑及抗癌劑之糖皮質素的脂肪酸酯
Reynolds et al. Ciclesonide
CN105859814A (zh) 一种奥贝胆酸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
CN109662949A (zh) 一种醋酸氟氢可的松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HU221584B (hu) Új vastagbél- (colon) vagy csípőbél- (ileum) specifikus, cukortartalmú szteroidszármazékok, ezeket tartalmazó gyógyszerkészítmények és előállításuk
CN101397317A (zh) 一种新型硝酸酯类甾体化合物
EP2857008A1 (de) Kombinationstherapeutikum
US8680251B2 (en) Triterpenoid 2-deoxy glycosides, method of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use thereof as medicaments
CN101397328A (zh) 一氧化氮供体型糖皮质激素
de Ravel et al. Synthesis of new steroidal inhibitors of P-glycoprotein-mediated multidrug resistance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n K562/R7 erythroleukemia cells
Biggadike et al. Designing corticosteroid drugs for pulmonary selectivity
CN102040643B (zh) 环索奈德硝酸酯衍生物
US7687484B2 (en) Transporter enhanced corticosteroid activity
WO2023020135A1 (zh) 阿比特龙衍生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A3207043A1 (en) Certain chemical entitie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JPH0453879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