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5396A - 同步环与同步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同步环与同步离合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95396A CN101395396A CNA2006800514441A CN200680051444A CN101395396A CN 101395396 A CN101395396 A CN 101395396A CN A2006800514441 A CNA2006800514441 A CN A2006800514441A CN 200680051444 A CN200680051444 A CN 200680051444A CN 101395396 A CN101395396 A CN 1013953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ynchronizing ring
- spring element
- ring
- clutch
- sliding slee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02—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 F16D23/025—Synchro 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02—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02—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 F16D23/04—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 F16D23/06—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and a blocking mechanism preventing the engagement of the main clutch prior to synchronis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02—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 F16D23/04—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 F16D23/06—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and a blocking mechanism preventing the engagement of the main clutch prior to synchronisation
- F16D2023/0618—Details of blocking mechanism comprising a helical spring loaded element, e.g. ba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推荐一种用于同步离合器(12)的同步环(24),其具有一个环形的基体(90),在基体的外圆周上形成锁止齿(25)且配有一个摩擦衬片(60);在基体(90)上还配有用来支撑同步环(24)的装置(94),使得同步环能够在圆周方向相对于一个对应的导套(18)作有限运动,在同步环(24)上至少固定有一个用来传递轴向预同步力(54)的弹簧元件(26)。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同步离合器的同步环,其具有一个环形的基体,在基体的外圆周上形成锁止齿且配有一个摩擦衬片;在基体上还配有用来安装同步环的装置,使得同步环能够在圆周方向相对于一个对应的导套作有限运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圆柱齿轮变速箱的同步离合器,其包括一个导套(同步器齿毂),所述导套能够与轴接合并且具有导套啮合齿;包括一个滑套,滑套具有与导套齿圈啮合的滑套齿圈,并且能够相对于导套沿轴向进行推移;包括一个离合器主体,所述离合器主体能够固定于一个齿轮上,并且具有可以将滑套齿圈推入其中的离合器主体齿圈,使得导套与离合器主体以不可转动的方式相互接合;并且包括一个上所述类型的同步环。
背景技术
用于圆柱齿轮变速箱尤其是用于汽车变速箱的锁止同步离合器早已为人所知(例如Looman,齿轮变速箱,第3期,1996)。
为了启动同步过程,而将滑套沿轴向进行推移。其中,通过弹簧/推力块系统(球-滑块-弹簧或环形弹簧)将预同步力施加在同步环上。同步环居于对偶摩擦面的中心,并且由于存在转速差,同步环被转动到某一个规定的锁止位置之中(相对于滑套)。在该位置中无法推动滑套齿圈穿过同步环的齿圈。施加在滑套上的轴向力被直接传递到同步环上,同步环在离合器主体的对偶摩擦面上的摩擦作用可使得转速一致。
一旦实现同步,就可以将同步环往回转动,推动滑套的齿圈穿过同步环的齿圈,然后将其推入离合器主体的齿圈之中,以便在轴和齿轮之间建立不可转动的连接。
专利EP 0 717 212 B1公开了一种同步离合器,带有深冲钣金件制成的同步环。棘爪在外圆周上,内圆周上有传动凸块,传动凸块伸入同步器齿毂的凹穴之中。传递预同步力的要么是销钉、弹簧和滑环构成的系统,或者是一个环形弹簧。环形弹簧具有一个向内拉伸的边缘,该边缘作用于同步环上。
编号为DE 35 19 811 C2的专利公布了另外一种同步环。该同步环用一个支座制成,通过冷成型在支座上弯成凸耳作为止动凸块。
专利DE 202 16 782 U1披露了用于传递预同步力的不同弹簧系统(推力块)。在所述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推力块用弯边弹簧钢板制成。
所述的弹簧系统(推力块)属于现有技术,安装于具有两个同步离合器的离合器组件之中。该弹簧系统可根据滑套的移动方向,将预同步力传递到其中一个或另一个同步离合器的同步环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经过改进的同步环以及一种经过改进的同步离合器。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如引言部分所述的一种同步环得以实现,所述同步环上至少固定有一个用来传递轴向预同步力的弹簧元件。
上述目的还可通过如引言部分所述的带有该种同步环的同步离合器得以实现。
将一个用来传递轴向预同步力的弹簧元件固定于同步环上,通过这个措施就可以制成同步离合器,不必使用单独的弹簧/推力块系统。
其可减少部件数量,从而降低装配费用。此外还可减小装配过程中的混淆风险,因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所使用的单独弹簧元件通常是用不同类型的弹簧制成的。
这样就可完全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如果弹簧元件从同步环的外圆周大致平行于同步环的轴线或者与其稍微倾斜地延伸,则特别有益。
这种形式在结构上能够容易地实现。此外,还可以通过布置于外圆周上的方式,使得弹簧元件与直接对应于滑套。
根据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弹簧元件在圆周方向的宽度达到10mm。
利用这种实施方式构成一种片簧类型的弹簧元件,例如片簧可像悬臂一样大致沿着同步环的轴线延伸。
根据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所述弹簧元件设计为沿径向具有弹性。
因为弹簧元件虽然是用来承受预同步力,但通常并不用来在实际的同步过程中传递同步力,因此弹簧元件必须在随后的同步过程中避开。通常也要能在圆周方向避开,尤其是弹簧元件应在径向避开。可想而知,在某些应用中(ASG)也可传递同步力。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簧元件以材料锁合方式与基体接合。
例如,弹簧元件可以焊接在基体上。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弹簧元件与基体以一个整体的形式构成。
在这种情况下,同步环例如可以用一种成型钢制成。
就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同步离合器而言,如果滑套具有一个与弹簧元件共同配合的、并且相对于滑套的轴向中心错开布置的环槽部分,则特别有益。
通过错开布置方式,可以将滑套上的一个环槽部分对应于同步环的弹簧元件。
由于用来传递预同步力的弹簧系统更确切的说是对应于一个同步环,而非对应于滑套或者所对应的整个同步离合器组件,因此应将一个环槽部分对应于同步环的弹簧元件。
此外,该实施方式的特别优点在于,环槽部分也可以为非对称构造,使得相对的齿面部分能够执行不同的功能。
如果弹簧元件的第一接触部分在中间位置中紧贴在环槽部件的第一齿面部分上,且可以从第一齿面部分将预同步力传递到弹簧元件的第一接触部分,再传递到同步环之中,则特别有益。
这样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一齿面部分就可用来将预同步力从滑套传递到同步环上。
根据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簧元件的第二接触部分可在环槽部分的第二齿面部分压迫下进入中间位置,以便在中间位置中将同步环的摩擦衬片从相应的对偶摩擦衬片上抬起。
这样就可以在中间位置中将同步环的摩擦衬片从对应的对偶摩擦衬片上完全抬起或者至少略微抬起。至少可减少这些元件直接的摩擦接触。
这样就可以减小阻力矩、提高效率、减少磨损。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环槽部分可以具有两个齿面部分,其中一个齿面部分最适合于传递预同步力,另一个齿面部分则用来使同步环返回到中间位置之中。
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常规弹簧/推力块系统无法实现这种回位作用。
此外,这样还可以相对于滑套将同步环错开到一个规定的位置之中。因此也可以使得实际的预同步过程更加可靠地实现;在理想情况下可保证在每次执行换档操作时实现预同步。
其结果也能获得改善换档平顺性的效果。
根据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导套外圆周上的径向凹穴用来容纳弹簧元件,其中径向凹穴的底部所具有的直径大于同步环的内径。
由于同步环的弹簧元件在径向可以具有非常紧凑的结构,例如采用悬臂式,因此也能够增大导套的部件强度。因为在导套上不必有远远伸向里面的凹穴来容纳弹簧/推力块系统。
此外,由于导套并不像现有技术那样将弹簧/推力块系统支撑于导套上来传递预同步力,因此也可以降低导套的公差要求。换句话说,可以使用较大的公差来制造导套,因此能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如果滑套能够操动两个同步离合器并且具有两个环槽,这些环槽能够分别与一个弹簧元件共同起作用,并且将其布置于滑套轴向中心的对面一侧上,则较为有益。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滑套就是具有两个同步离合器的同步组件的一部分。两个同步离合器的同步环分别具有各自的环槽或者环槽部分。这些环槽部分可以各自具有相对的齿面部分,这些齿面部分相对于各自环槽的轴向中心呈非对称结构,从而可以在两个轴向方向中执行不同的功能。
虽然以上所述原则上为一个分别对应于所述弹簧元件的环槽或环槽部分,但如果有多个弹簧元件分布于圆周上,当然每一个弹簧元件均可对应于一个各自的环槽部分。既可以仅仅在相应弹簧元件所在的区域内构成这些环槽部分,但也可以使得环槽部分是一个轴向环槽的一部分。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环槽部分经过适当布置,使得某一个换档后的同步离合器的一个弹簧元件伸入到对应于其它弹簧元件的环槽部分之中,从而可在将滑套齿圈推入离合器主体齿圈的过程中减小阻力矩。
换句话说,由于给两个同步离合器配置了两个轴向错开的环槽部分,使得弹簧元件在连接与其对应的同步离合器时也能利用其它环槽部分的功能。
例如,当滑套齿圈被推入离合器主体齿圈之中时,弹簧元件就会沿径向向外避开,进入另一个同步离合器的环槽之中,从而使得作用于同步环上的接触压力减小。但由于同步环的摩擦衬片与对偶摩擦衬片之间存在摩擦作用,这样也会减小始动力矩。
总而言之,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同步环或者同步离合器,至少能够实现下列某一个优点:
-省却单独的弹簧系统,从而减少零部件数量;
-将弹簧元件整合在同步环之中;
-使同步环相对于换档接合套对准中心;
-在中间位置抬起同步环,以减小阻力矩;
-在接合到离合器体之中时抬起同步环,从而减小始动力矩;
-抬起同步环也可减少发热和磨损;
-改善换档平顺性;
-省却了独立的弹簧系统,因此便于装配;
-连接片宽度更大,弹簧元件所在区域内的凹穴深度更小,和/或者用于限制转变角度的凹穴宽度更小,因此可提高导套的强度;
-省却了独立的弹簧元件,因此可降低导套的公差要求;
-每次换档时均可保证实现预同步;
-.省却了具有不同类型弹簧的独立弹簧元件,因此可减小混淆风险。
可以通过也能在圆周方向承受作用力的弹簧元件来形成可在圆周方向有限运动的支承装置。但也可以设计独立的装置来形成止动凸块,或者在同步环和/或者对应的部件上构成类似的装置。
此外,弹簧系统还可以主动压迫同步环进入中间位置,从而使得同步环从对应的对偶摩擦衬片上抬起,这种弹簧系统也可看成是本发明的思想,而且与其设计是否将弹簧元件固定于同步环上无关。换句话说,在传统的同步离合器中,也可通过一个独立的弹簧系统来构成弹性回位装置。
显而易见,上述以及下面还将详细解释的特征并非仅仅可以用于所阐述的组合,而且也可用于其它组合或者单独使用,且并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以下将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解释。相关附图如下:
附图1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实施方式,带有两个同步离合器的离合器组件纵剖面示意图;
附图2 附图1中的节点详图II;
附图3 附图1中的节点详图III;
附图4 根据附图1所示,预同步过程过程中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5 根据附图1所示,同步过程中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6 根据附图1所示,同步环往回转动后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7 根据附图1所示,接合到离合器主体之中时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8 根据附图1所示,接合时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9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实施方式下一种同步环的侧视图;
附图10 附图9所示同步环的局部透视图;
附图11 一种根据本发明所述同步离合器滑套的透视图;以及
附图12 附图11中的节点详图XII。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所示为一种用于圆柱齿轮变速箱、尤其是车用圆柱齿轮变速箱的离合器组件,附图标记为10。
离合器组件10可用于任何类型的圆柱齿轮变速箱,尤其可用于手排变速箱、自动手排变速箱、双离合器变速箱等等。总而言之,离合器组件10也能够用于其它类型的圆柱齿轮变速箱。
离合器组件10具有两个安装于轴4上的相邻同步离合器12A、12B。轴14沿轴线15对齐。
在轴14上安装有两个可转动的齿轮(惰轮)16A、16B。
同步离合器12A、12B用来将齿轮16A或者齿轮16B以不可转动的方式与轴14接合在一起。
离合器组件10具有一个导套(同步器齿毂)18,该导套以不可转动的方式与轴14接合。导套18具有一个附图1中并未绘出的常规结构的外齿圈。
此外,离合器组件10还包括一个具有内齿圈(附图中没有绘出)的滑套20,内齿圈与导套齿圈相互啮合。滑套20可以在轴向平行于轴线15来回移动。附图1所示为处在中间位置的滑套。
此外,离合器组件10还具有以不可转动的方式与齿轮16A或16B接合在一起的两个离合器主体22A、22B。离合器主体22A、22B各具有一个外齿圈23A或23B。
同步离合器12A具有一个同步环24A。同步离合器12B也具有一个相应的同步环24B。同步环24A、24B的外圆周上均具有一个锁止齿25A、25B。
上述离合器组件10的总体构造与现有技术条件下的传统离合器组件相同,因此不再对其详细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赘述。
同步环24A、24B分别具有本发明所述的弹簧元件26A、26B。
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弹簧元件26均以悬臂形式构成沿轴向从同步环24A、24B的外圆周上凸出的片簧。
在附图1中用附图标记28表示换档接合套20的轴向中心。此外,换档接合套20还具有一个周向的外侧环槽30,该环槽用来按照已知的方式接合换档拨叉或者类似部件。
导套18具有一个沿径向向外延伸的中间立柱32。用于两个弹簧元件26A、26B的导套18在其外圆周范围内具有一个径向凹穴34,凹穴底部的直径大于同步环24A、24B的内径。
在所述同步环24A、24B上(下面还将详细地说明)分别排列有沿圆周分布的多个(例如三个)弹簧元件26。
显而易见,在导套18上可以设计有适当数量的径向凹穴34。
此外,在所述滑套20的内圆周上还可以设计有适当数量的环槽部分36A、36B。
所述环槽部分36A、36B错开地布置于轴向中心28对面,并且位于轴向中心28的对面一侧。弹簧元件26A、26B因此也具有“自身的”环槽部分36A、36B。
所述环槽部分36A、36B可以分别为一个周向环槽的一部分。最好是将环槽部分36A、36B设计为分别在相对短的圆周部分上,例如在滑套20的一个内齿圈上。
所述弹簧元件26A、26B分别与其同步环24A、24B的基体接合成一个整体。该基体可以用(例如)成型钢制成。
也可以配置一个独立于基体制成的弹簧元件,然后再与基体接合,例如利用材料锁合的接合方式,如附图1中的附图标记38所指处。
附图2所示为附图1中的节点详图II。
以下将主要以同步离合器12A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当然,这一说明也可以以相应的方式应用于同步离合器12B。
所述弹簧元件26A具有一个从所述同步环24A的外圆周略微向上倾斜延伸的连接部分40以及一个形成于自由端上的末段部分42。末段部分42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是向内弯成钩子的形状。
连接部分40与轴线15相交一定的角度44延伸,夹角范围在1°~30°之间,尤其是在2°~20°之间,也就是从同步环的外圆周开始向上倾斜朝着离合器10的轴向中心延伸。
所述弹簧元件26A具有从连接部分40过渡到末段部分42的范围内形成的第一接触部分46。如附图2所示,第一接触部分46位于环槽部分36A的第一齿面部分48上。
所述连接部分40的上侧构成第二接触部分50,第二接触部分50在中间位置中紧贴在环槽部分36A的第二齿面部分52上。
两个所述齿面部分48、52均与轴线15斜交,并且方向相反。其中第一齿面部分48比较陡峭,使得轴线与第一齿面部分48之间的夹角大于角度44。该夹角的大小(附图2中没有标明)例如可以在30°~80°之间,尤其在40°~70°之间。
所述弹簧元件26A、26B的长度经过适当选择,使其末段部分42相对,但最好为不接触。
在附图1所示的换档接合套20的中间位置中,两个弹簧元件26A、26B分别布置于其环槽部分36A、36B之中。这些弹簧元件最好略微沿径向向内偏转,使其在一定预紧力作用下紧贴在环槽部分36A、36B之中。
如果要向右移动换档接合套20开始执行接合过程,例如使得齿轮16A与导套18接合,换档接合套20就会通过其第一齿面部分48将轴向力施加给所述弹簧元件26A。该轴向力将使得弹簧元件26A向右运动,同时传递预同步力,如附图2中的附图标记54所示。
预同步力用来使所述同步环24A相对于离合器主体22A对正中心,并且使其进入一个规定的锁止位置之中。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一旦换档接合套20处在其中间位置,沿径向向外的弹簧元件26A的预紧力就会将很小的回位力56朝着轴向中心28施加到所述弹簧元件26A上,如附图2和附图3中的附图标记56所示。
通过该回位力(定心力)使得所述弹簧元件26A以及同步环24A从离合器主体22A上抬起。换句话说,就是如附图3所示,在所述同步环24A的摩擦衬片60与离合器主体22A的摩擦衬片62之间调整出一个很小的间距s。
如果是多锥同步器,则所述间距出现在离合器主体和中间环或中间环组件之间。
尽管最好要调整出一定的间距,但按照本发明所述,也可以将回位力设计得足够小,使得经由摩擦面60、62传递的摩擦力非常小,并且无论如何要明显小于同步环在离合器主体上松弛对正中心时的摩擦力,现有技术下的同步离合器通常就是这种情况。
最好将同步环24A从离合器主体22A上抬起,从而可以减小阻力矩,甚至可以完全避免阻力矩。
附图4~8所示为换档过程,将换档接合套20从附图1所示的中间位置移动到使同步离合器12A闭合的位置之中,也就是将滑套20的齿圈推入离合器主体齿圈23A之中。
附图4所示为已经完成了预同步的状态。换档接合套20这时已经经过了很小的第一距离66,且已经将作用力68传递到换档接合套20上。
在第一接触部分46和第一齿面部分48的相互作用下,将轴向力,也就是所谓的预同步力54传递到所述同步环24A上。摩擦衬片60这时将作用力70施加在对偶摩擦衬片62上。由于存在转速差,换档接合套24A已被转移到锁止位置之中,如附图标记69所示。
可以使用弹簧元件26作为限制装置来限制同步环24A的移位,或者设定其锁止位置和释放位置。也可以配置独立的装置,例如独立的止动凸块或者类似装置。
当继续向所述换档接合套20施加作用力68时,就会真正执行同步(附图5)。这时,该换档接合套20就会相对于中间位置移动一段距离72。所述换档接合套的齿圈尖端紧贴在同步环24A的齿圈尖端上。因此将通过这些啮合齿传递作用力,也就是真正的同步力74,使得摩擦衬片接合,从而实现同步,也就是使得转速一致。
其中通过将第一接触部分46沿着斜坡引导到第一齿面部分46,使得弹簧元件26A偏移。在真正的同步过程中,在轴向仅有很小的作用力,或者根本没有作用力从环槽部分30A传递到弹簧元件26A上。
附图6所示为已经完成了转速同步的状态。因此基本上不会通过摩擦面60、62的接触而产生摩擦力矩。如附图6中的附图标记76所示,施加在滑套20上的轴向力68使得同步环24A往回转动。
附图7所示为如何利用所述作用力68将滑套移动得更远一些的方法。其中,所述滑套的齿圈进入离合器主体齿圈23A的范围,并且将其转动(如附图标记78所示),从而使得能够移动这些齿圈相互啮合。
其中,弹簧元件26A的连接部分和末段部分40、42进入环槽部分36B的范围之中,这部分实际上已对应于另一个同步离合器12B。这时,弹簧元件26A就会在径向向外卸荷,使得所述同步环24A能够从离合器主体22A上抬起。这样就可减小阻力矩。
附图8所示为换档接合套20的齿圈已被推入离合器主体齿圈23A之中的状态。附图8中的附图标记80所示即为这种接合状态。由于此时所述弹簧元件26A已进入环槽部分36B之中,因此也被卸荷。即使同步离合器12A处在接合状态下,也能减小阻力矩。
附图9和10所示为根据本发明所述同步环24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同步环24具有一个环形基体90,锁止齿25就在其外圆周上。附图9中的附图标记92所指的是一个单一的齿。
此外,在基体90上还固定有三个弹簧元件26,这些弹簧元件在本实施例中与基体90接合成一个整体。
所述弹簧元件26分别从锁止齿25区域开始,大致在轴向延伸,并且越过在其内圆周上构成摩擦衬片60的基体90部分。
附图9中还有一些止动凹槽94,例如可将其用来调整所述同步环24的支撑,使其可以在圆周方向作有限运动。
附图11和12所示为本发明所述同步离合器的换档接合套20。
可以看出,换档接合套20在内圆周上具有一个换档接合套齿圈100,上面的齿以不同方式分布于圆周上,且具有不同的功能。有些齿为直齿,主要用来在导套18的相应齿圈上进行轴向引导。
其它齿均具有根切部分,其可用来在接合状态下伸入到离合器主体齿圈的相应根切部分之中。这样就可以防止在力矩很小或者负荷交变的情况下意外地失去接合状态。
此外从附图11和12还可看出,三个齿102各自分配给对应同步环24的三个弹簧元件26。
在所述齿102的指向径向内侧的表面上分别构成环槽部分36A和环槽部分36B。相应的齿面部分48A、48B和52A、52B如附图12所示。
尽管已经根据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可想而知,还能够从中产生一些变化。例如,可以将同步离合器设计成多锥离合器。
Claims (14)
1.用于同步离合器(12)的同步环(24),其具有一个环形基体(90),在其外圆周上构成一个锁止齿(25)并且配有一个摩擦衬片(60);其中在基体(90)上还配有用来支撑同步环(24)的装置(94),使得同步环能够在圆周方向相对于一个对应的导套(18)作有限运动,其特征在于,在同步环(24)上至少固定有一个用来传递轴向预同步力(54)的弹簧元件(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26)从同步环(24)的外圆周大致平行于同步环(24)的轴向(15)或者大致与其倾斜地伸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步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26)在圆周方向的宽度可达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26)沿径向具有弹性地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同步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26)以材料锁合方式(38)与基体(90)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同步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26)与基体(90)成为整体地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同步环,其特征在于,在同步环(24)上至少固定有两个沿圆周方向分布排列的弹簧元件(26)。
8.用于圆柱齿轮变速箱的同步离合器(12),具有一个导套(同步器齿毂)(18),所述导套可以与轴(14)接合并且具有一个导套齿圈;具有一个滑套(20),滑套具有与导套齿圈啮合的滑套齿圈(100),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导套(18)沿轴向移动;包括一个离合器主体(22),所述离合器主体可以固定在一个齿轮(16)上,并且具有可以将所述滑套齿圈(100)推入其中的一个离合器主体齿圈(23),使得所述导套(18)与离合器主体(22)以不可转动的方式相互接合;并且包括一个符合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同步环(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步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20)具有环槽部分(30),所述环槽部分与所述弹簧元件(26)共同起作用,并且相对于所述滑套(20)的轴向中心(28)错开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步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26)的第一接触部分(46)在中间位置中紧贴在环槽部分(30)的第一齿面部分(48)上,其中可以将预同步力(54)从第一齿面部分(48)传递到弹簧元件(26)的第一接触部分(46)之中,从而传递到所述同步环(24)之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同步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26)的第二接触部分(50)在所述环槽部分(30)的第二齿面(52)压迫下进入中间位置,从而将同步环(24)的摩擦衬片(60)在中间位置中从相应的对偶摩擦衬片(62)上抬起。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18)外圆周上的径向凹穴(34)用来容纳所述弹簧元件(26),并且所述径向凹穴(34)的底部直径大于同步环(24)的内径。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20)能够操动两个同步离合器(12),并且具有两个环槽部分(36A,36B),这些环槽部分分别与一个弹簧元件(26)配合,并且布置于所述滑套(20)的轴向中心(28)的对面一侧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同步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部分(36A,36B)经过适当排列,使得换档后的同步离合器(12)的一个弹簧元件(26)伸入到对应于其它弹簧元件(26)的环槽部分之中,从而能够在将所述滑套齿圈(100)推入离合器主体齿圈(23)的过程中减小阻力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05056827A DE102005056827A1 (de) | 2005-11-22 | 2005-11-22 | Synchronring und Synchronkupplung |
DE102005056827.0 | 2005-11-2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95396A true CN101395396A (zh) | 2009-03-25 |
Family
ID=37714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800514441A Pending CN101395396A (zh) | 2005-11-22 | 2006-11-11 | 同步环与同步离合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954955A1 (zh) |
KR (1) | KR20080085145A (zh) |
CN (1) | CN101395396A (zh) |
DE (1) | DE102005056827A1 (zh) |
WO (1) | WO2007059868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28287A (zh) * | 2009-06-04 | 2012-04-25 | 田中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 滑动摩擦材料 |
CN102575724A (zh) * | 2009-09-14 | 2012-07-11 |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 具有两个同步环的组件 |
CN102764985A (zh) * | 2011-05-04 | 2012-11-07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装配同步器的方法以及用于装配同步器的夹具 |
CN104675878A (zh) * | 2015-02-13 | 2015-06-03 | 十堰同创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行星齿轮式副变速器的同步器 |
CN107477154A (zh) * | 2016-06-08 | 2017-12-15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同步器及其滑块 |
CN107965530A (zh) * | 2016-10-20 | 2018-04-27 |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 用于手动变速器的同步器单元以及手动变速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6060534A1 (de) * | 2006-12-21 | 2008-06-26 | Schaeffler Kg | Synchronisiervorrichtung eines Wechselschaltgetriebes |
DE102008049347B4 (de) | 2008-09-29 | 2011-01-27 | Hofer Forschungs- Und Entwicklungs Gmbh |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
DE102011084417A1 (de) | 2011-10-13 | 2013-04-18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ynchronisationseinrichtung |
EP2766623B1 (de) | 2011-10-13 | 2017-06-2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ynchronisationseinrichtung |
DE102012206711A1 (de) | 2012-04-24 | 2013-10-2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ynchronisationseinrichtung |
JP6142568B2 (ja) * | 2013-02-27 | 2017-06-07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変速機のシフト装置 |
DE102014006633A1 (de) * | 2014-05-08 | 2015-11-12 | PMG Füssen GmbH | Kupplungselement |
DE102014107926A1 (de) * | 2014-06-05 | 2015-12-31 | Hoerbiger Antriebstechnik Holding Gmbh | Synchronring für eine Synchronisationseinheit eines Schaltgetriebes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olchen Synchronrings |
DE102019114441A1 (de) * | 2019-05-29 | 2020-12-03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Synchronisiereinrichtung mit einem Federelement zur Vorsynchronisation |
CN111895000B (zh) * | 2020-06-29 | 2022-03-18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惯性式同步器总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624170A (en) * | 1944-02-17 | 1949-05-30 | Borg Warner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ower transmitting couplings |
US4132298A (en) * | 1977-07-13 | 1979-01-02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 Transmission synchronizer |
JPS60139920A (ja) * | 1983-12-27 | 1985-07-24 | Toyota Motor Corp | 同期噛合装置 |
CA1262102A (en) * | 1984-06-14 | 1989-10-03 | Sadanori Nishimura | Inertia lock type synchronous clutch mechanism |
DE3519811C2 (de) * | 1985-06-03 | 1994-05-11 | Borg Warner Automotive Gmbh | Träger für einen Synchronisierring |
US5531305A (en) * | 1993-11-05 | 1996-07-02 |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 Synchronizer clutch assembly for multiple ratio gearing |
AT401555B (de) * | 1994-12-13 | 1996-10-25 | Hoerbiger & Co | Synchronisierungseinrichtung für schaltgetriebe |
DE19533139C1 (de) * | 1995-09-07 | 1996-10-02 | Daimler Benz Ag | Schaltvorrichtung für ein Zahnräderwechselgetriebe |
FR2778708B1 (fr) * | 1998-05-15 | 2000-06-16 | Renault | Dispositif de synchronisation et ressort d'armement pour dispositif de synchronisation de boite de vitesses |
DE20216782U1 (de) * | 2002-10-31 | 2004-03-11 | Schwarzbich, Jörg | Synchroneinrichtung |
-
2005
- 2005-11-22 DE DE102005056827A patent/DE102005056827A1/de not_active Ceased
-
2006
- 2006-11-11 WO PCT/EP2006/010835 patent/WO2007059868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11-11 EP EP06818488A patent/EP1954955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11-11 KR KR1020087015063A patent/KR20080085145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6-11-11 CN CNA2006800514441A patent/CN101395396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28287A (zh) * | 2009-06-04 | 2012-04-25 | 田中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 滑动摩擦材料 |
CN102428287B (zh) * | 2009-06-04 | 2015-04-15 | 田中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 滑动摩擦材料 |
CN102575724A (zh) * | 2009-09-14 | 2012-07-11 |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 具有两个同步环的组件 |
CN102575724B (zh) * | 2009-09-14 | 2014-10-08 |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 用于换挡变速器的同步器的结构单元 |
CN102764985A (zh) * | 2011-05-04 | 2012-11-07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装配同步器的方法以及用于装配同步器的夹具 |
CN102764985B (zh) * | 2011-05-04 | 2016-04-20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装配同步器的方法以及用于装配同步器的夹具 |
CN104675878A (zh) * | 2015-02-13 | 2015-06-03 | 十堰同创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行星齿轮式副变速器的同步器 |
CN104675878B (zh) * | 2015-02-13 | 2017-07-04 | 十堰同创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行星齿轮式副变速器的同步器 |
CN107477154A (zh) * | 2016-06-08 | 2017-12-15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同步器及其滑块 |
CN107965530A (zh) * | 2016-10-20 | 2018-04-27 |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 用于手动变速器的同步器单元以及手动变速器 |
US10851848B2 (en) | 2016-10-20 | 2020-12-01 | Hoerbiger Antriebstechnik Holding Gmbh | Sychronizer unit for a manual transmission, and manual transmission |
CN107965530B (zh) * | 2016-10-20 | 2021-02-09 |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 用于手动变速器的同步器单元以及手动变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7059868A1 (de) | 2007-05-31 |
DE102005056827A1 (de) | 2007-05-31 |
KR20080085145A (ko) | 2008-09-23 |
EP1954955A1 (de) | 2008-08-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95396A (zh) | 同步环与同步离合器 | |
CN101675262B (zh) | 离合器总成 | |
CN102597561B (zh) | 用于变速箱的同步器 | |
CN101128336B (zh) | 汽车热力发动机的变速箱主轴与可逆电机的转子之间的连接装置 | |
CN106352074A (zh) | 用于汽车变速器的换挡装置 | |
US4811825A (en) | Dog clutch with locking synchronization | |
US20050221943A1 (en) | Synchronisation device for a dual clutch gearbox based on at least one planetary gear set, and corresponding dual clutch gearbox | |
WO2015183159A1 (en) | Gearbox for vehicles and vehicles comprising such a gearbox | |
CN102619960B (zh) | 变速器同步器组件 | |
US20100263979A1 (en) | Power assist element | |
WO2010021848A2 (en) | Plate for a frictionally acting device and frictionally acting device having a plate of said type | |
US20190285167A1 (en) | Automatic transmission | |
EP2306038B1 (en) | Multi-plate clutch system | |
CN101307825A (zh) | 一种双锥面汽车同步器 | |
CN105889352B (zh) | 传动器、有传动器、传动轴和传动齿轮的组件及传动装置 | |
CN103225655A (zh) | 惯性同步式变速器的换挡传动器 | |
CN202381578U (zh) | 一种双中间轴变速器的同步结构 | |
US20100051405A1 (en) | Device of a rotationally fixedly connecting a shaft to a component which is rotatably mounted on the shaft | |
CN2312367Y (zh) | 带同步器的重型汽车变速箱 | |
WO2017086858A1 (en) | A latch cone ring for a synchronizing arrangement | |
CN104246261B (zh) | 用于变速器的同步环组件 | |
EP1038116B1 (en) | Synchronizing device in a vehicle gearbox | |
US20200309204A1 (en) | Gear shifting coupling for a vehicle transmission | |
CN214998952U (zh) | 单输入齿毂的湿式双离合器 | |
EP0569789A1 (en) | A synchronizer for motor-vehicle gearboxes with permanently meshed gear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