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4323A - 名称改变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名称改变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4323A
CN101394323A CNA2008101617179A CN200810161717A CN101394323A CN 101394323 A CN101394323 A CN 101394323A CN A2008101617179 A CNA2008101617179 A CN A2008101617179A CN 200810161717 A CN200810161717 A CN 200810161717A CN 101394323 A CN101394323 A CN 101394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name
messaging
device identification
messaging device
n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617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正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94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43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16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 H04L12/2821Avoiding conflicts related to the use of home applia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46Resolving address allocation conflicts; Testing of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30Managing network names, e.g. use of aliases or nickn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30Managing network names, e.g. use of aliases or nicknames
    • H04L61/301Name conver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用于改变由用户向其添加用于标识的装置标识名的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的方法。首先,获取连接到同一网络的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接着,将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进行比较。此外,当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相同时,根据预先设置的预定规则判断是否改变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然后,当判断出改变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时,改变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

Description

名称改变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网络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涉及于2007年9月20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7-243453的主题,将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合并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改变由用户向其添加用于标识的装置标识名的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的名称改变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最近,信息的数字化正在迅速发展,并且用于处理数字信息的信息装置已经迅速在家庭中变得普遍。例如,用于回放记录在致密盘中的音乐数据的音乐播放器、用于回放记录在DVD(数字多功能盘)等中的电影的DVD播放器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此外,将由数字照相机拍摄的照片和数字地记录的TV节目存储在个人计算机等中并在家庭中对其进行管理。然而,除了个人观看和欣赏之外,积累的图像、视频、音乐信息等没有特别有效地利用。例如,理由是当全家想要观看由数字摄像机捕获的视频图像时,他们可能不得不进行连接装置以在起居室的大电视上显示在个人计算机的硬盘中存储和管理的视频图像的复杂程序。
考虑到以上情况,已经出现了规定用于在家庭中使用无线或有线通信(所谓的家庭网络)来实现数字信息的共享的信息技术的标准的动向。例如,制造并销售家用电器、便携式电话、个人计算机等的公司等已经建立了称为DLNA(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的非盈利性组织。由DLNA预想的家庭网络被配置为包括其中存储诸如视频和音乐之类的内容的服务器装置(DMS;数字媒体服务器)和用于回放这些内容的播放器装置(DMP;数字媒体播放器),并且基于预定传送系统和格式将所述内容从DMS分发到DMP,并进行回放。
同样地,正在改进安装在家庭网络中的装置之间的连接环境。然而,随着安装在家庭网络中的装置数量的增大,对于用户来说选择所期望的内容或选择适于回放内容的装置正在变得难于负担。目前,需要直接在DMP上操作,或者通过使用上述DMS等在DMS中积累的内容之中选择所期望的内容,并指定用于回放所述内容的DMP。
这里,由装置使用以识别其他装置的对装置唯一的标识名(如序列号或装置ID)以及由用户使用以识别家庭网络中连接的装置的、被称为friendlyName的、对于用户的装置标识名被添加到DMS和DMP。例如,在GUI(图形用户界面)上显示friendlyName,并且用户可以从正在显示的friendlyName中选择所期望的装置。
尽管不允许设置相同名称作为对各个设备唯一的标识名,但是可以设置相同的名称作为对于用户的装置标识名。通常在工厂出货的时候设置对于用户的装置标识名,并且一般对于一种型号的装置设置相同的名称。
发明内容
然而,当在同一网络中存在具有对于用户的相同装置标识名的多个装置时,在GUI上显示相同的装置标识名,并且用户难以在这些装置之间进行区分。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不得不手动地改变装置标识名。
此外,在自动地改变对于用户的装置标识名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可能性:随机地改变名称,并且已经由用户识别的装置的装置标识名也被改变,因此,存在用户不能重新识别他曾经识别的装置的问题。
根据之前描述,期望提供新的、改进的名称改变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网络系统,当在同一网络中存在具有对于用户的相同装置标识名的多个信息处理设备时,其能够自动地改变装置标识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改变由用户向其添加用于识别的装置标识名的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的名称改变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名称改变方法包括:获取步骤,获取连接到同一网络的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比较步骤,将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进行比较;判断步骤,当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相同时,根据预先设置的预定规则,判断是否改变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以及改变步骤,当在所述判断步骤中判断出改变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时,改变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信息处理设备获取经由网络连接的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并将所获得的装置标识名与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进行比较。作为比较的结果,如果发现装置标识名相同,则根据预定规则判断是否改变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当判断出有必要改变时,信息处理设备改变自身的装置标识名。
这里,判断步骤可以包括锁定判断步骤,基于指示是否可以改变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的锁定信息,判断是否改变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例如,基于信息处理设备是否由连接到同一网络的装置识别来声明锁定信息。同样地,例如,在由于改变装置标识名可能引起装置之间识别的混乱的情况下,可以设置锁定信息以阻止装置标识名的改变。
此外,判断步骤可以包括时间戳判断步骤,基于指示来自连接到同一网络的信息处理设备的访问的状态的访问历史,判断是否改变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此时,时间戳比较步骤可以将信息处理设备的时间戳与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时间戳进行比较,并且当信息处理设备的时间戳比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时间戳更旧时,改变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
此外,判断步骤可以包括唯一标识信息判断步骤,将对于信息处理设备唯一的标识信息与对于其他信息处理设备唯一的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并判断是否改变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通过使用指定信息处理设备的、对于信息处理设备唯一的标识信息,可以精确地判断是否改变装置标识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由用户向其添加用于标识的装置标识名的信息处理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获取部分,获取连接到同一网络的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比较部分,将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与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进行比较;判断部分,当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与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相同时,根据预先设置的预定规则,判断是否改变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以及改变部分,当判断出改变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时,改变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其中由用户向其添加用于标识的装置标识名的多个信息处理设备经由网络彼此连接的网络系统。在这样的网络中,第一信息处理设备,获取连接到同一网络的第二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接着,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将第二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与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进行比较,并且当第二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与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相同时,根据预先设置的预定规则,判断是否改变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当判断出改变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时,改变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名称改变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网络系统,当在同一网络中存在具有对于用户相同的装置标识名的多个信息处理设备时,其能够自动地改变装置标识名。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装置描述信息保持部分的存储器内容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两个信息处理设备连接到同一网络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改变所述两个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的处理的时间表;
图6示出不执行通过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的处理的装置选择屏幕;
图7示出执行通过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的处理的装置选择屏幕;
图8是示出三个信息处理设备连接到同一网络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改变所述三个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的处理的时间表;以及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说明书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构件,并且省略这些结构构件的重复说明。
(第一实施例)
首先,通过参照图1和图2,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顺便提及,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配置的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装置描述信息保持部分160的存储器内容的说明图。顺便提及,信息处理设备100A、100B和100C是相同类型,并且信息处理设备100B和100C具有与信息处理设备100A相同的配置。
(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
如图1所示,多个信息处理设备100A、100B和100C连接到同一网络105。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是能够连接到网络的网络装置,例如录像机等。如图1所示,信息处理设备100被配置有SSDP信息发送/接收部分110、装置描述信息发送部分120、装置描述信息获取部分130、装置标识名比较部分140、名称改变部分150、装置描述信息保持部分160和获取信息保持部分170。
SSDP信息发送/接收部分110是传送和接收基于SSDP(简单服务发现协议,Simple 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通信的信息的功能部分,所述SSDP在特别的UPnP网络中自动检测装置到网络的登录(entry)。例如,当信息处理设备100A连接到网络105时,所连接的信息处理设备100A的SSDP信息发送/接收部分110向已经连接到网络105的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B和100C发送通知其到网络105的连接的Notify信号。另一方面,当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B和100C最近(newly)连接到网络105时,SSDP信息发送/接收部分110接收从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B和100C发送的Notify信号。
装置描述信息发送部分120是向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100B、100C)发送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0(100A)能够提供的功能和信息的装置描述信息的功能部分。根据本实施例的装置描述信息是如在“Basic:1.0 DeviceDefinition Version 1.0,For UPnPTM Version 1.0,2002年12月12日”(在下文中称为非专利文档1)中所示的DLNA的规范中定义的XML装置描述。从装置描述信息发送部分120发送的装置描述信息从装置描述信息保持部分160中获取。
装置描述信息获取部分130是获取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100B、100C)的装置描述信息的功能部分。装置描述信息获取部分130向装置标识名比较部分140输出所获取的装置描述信息,并且将其存储在后面描述的获取信息保持部分170中。
装置标识名比较部分140是将信息处理设备100(100A)的自身装置标识名与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100B、100C)的装置标识名进行比较并判断这些名称是否相同的功能部分。根据本实施例的装置标识名是在如非专利文档1中所示的DLNA的规范中定义的friendlyName。装置标识名比较部分140从后面描述的装置描述信息保持部分160中获取自身的装置标识名。然后,装置标识名比较部分140从由装置描述信息获取部分130获取的装置描述信息中获取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B和100C的装置标识名,并将它们与自身的装置标识名进行比较。当判断出装置标识名相同时,装置标识名比较部分140指示名称改变部分150判断是否要改变装置标识名。
名称改变部分150是判断是否要改变装置标识名的功能部分,并且包括装置标识名改变确定部分152、锁定判断部分154、时间戳判断部分156和唯一标识信息判断部分158。
装置标识名改变确定部分152是基于锁定判断部分154、时间戳判断部分156和唯一标识信息判断部分158的判断结果来确定是否要改变装置标识名的功能部分。当从装置标识名比较部分140接收到指令时,装置标识名改变确定部分152指示锁定判断部分154、时间戳判断部分156或者唯一标识信息判断部分158来开始确定处理。此外,当接收到锁定判断部分154、时间戳判断部分156或者唯一标识信息判断部分158的判断结果时,装置标识名改变确定部分152确定是否改变装置标识名。此外,当确定改变装置标识名时,装置标识名改变确定部分152将在装置描述信息保持部分160中存储的装置标识名更新为新的装置标识名。
锁定判断部分154是基于指示是否可以改变装置标识名的锁定信息来判断是否可以改变自身的装置标识名的功能部分。锁定信息是指示识别信息处理设备100(100A)是否被连接至网络的装置(例如,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100B、100C))所识别的识别性能信息。在已经被识别的情况下,声明“是”,而在还没有被识别的情况下,声明“否”。如果当正在由其他装置(例如,信息处理设备100B和100C中至少之一)识别信息处理设备100A时改变装置标识名,则对于已经识别出装置标识名的装置来说很难重新识别信息处理设备100A。因此,当锁定信息为“是”时,锁定判断部分154判断不可以改变对于用户的装置标识信息。另一方面,当锁定信息为“否”时,锁定判断部分154判断可以改变对于用户的装置标识信息。然后,锁定判断部分154向装置标识名改变确定部分152发送判断结果。
时间戳判断部分156是基于来自连接到同一网络105的装置(例如,信息处理设备100(100B、100C))的访问历史来判断是否改变信息处理设备100(100A)的装置标识名。当接收到来自装置标识名改变确定部分152的指示时,时间戳判断部分156将自身的时间戳与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B和100C的时间戳进行比较。然后,时间戳判断部分156向装置标识名改变确定部分152发送判断结果。
唯一标识信息判断部分158是基于对于每一个信息处理设备唯一的标识信息来判断是否改变自身装置标识名的功能部分。唯一标识信息是对于装置唯一的标识信息,如IP地址、序列号和装置ID。唯一标识信息判断部分158将其自身(信息处理设备100(100A))的唯一标识信息与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100B、100C)的唯一标识信息进行比较。然后,唯一标识信息判断部分158向装置标识名改变确定部分152发送判断结果。
装置描述信息保持部分160是存储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0(100A)能够提供的功能和信息的装置描述信息的功能部分,并且被配置为包括诸如RAM和硬盘之类的存储器。如图2所示的XML装置描述165被存储在装置描述信息保持部分160中,并且由<friendlyName>指定的friendlyName 161、由<friendlyNameLock>指定的锁定信息162、由<friendlyNameAccess>指定的时间戳163等也被存储在其中。
获取信息保持部分170是存储由信息处理设备100(100A)从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100B、100C)获取的装置描述信息的存储部分,并且被配置为包括诸如RAM和硬盘之类的存储器。与装置描述信息保持部分160类似,如图2所示的装置描述信息被存储在获取信息保持部分170中。
迄今为止,已经描述了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配置。接着,通过参照图3,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这里,图3是示出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的流程图。当信息处理设备100最近连接到网络105时,在已经连接到网络105的信息处理设备100和最近连接的信息处理设备100之间发送和接收装置描述信息。然后,每一个信息处理设备100判断是否通过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来改变自身的装置标识名,并基于判断结果改变装置标识名。
(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
如图3所示,根据依照本实施例的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首先,信息处理设备100(100A)获取其他信息处理100设备(100B、100C)的装置描述信息(S110)。从接收到从信息处理设备100A发送的Notify信号的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B和100C发送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B和100C的装置描述信息。
接着,信息处理设备100判断信息处理设备100(100A)的装置标识名与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100B、100C)的装置标识名是否相同(S120)。在每一个信息处理设备100的装置描述信息中声明装置标识名。装置标识名比较部分140从在装置描述信息保持部分160中存储的自身装置描述信息中获取信息处理设备100A的自身装置标识名。另一方面,装置标识名比较部分140从发送自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B和100C的装置描述信息中获取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B和100C的装置标识名。然后,装置标识名比较部分140判断信息处理设备100A的装置标识名与信息处理设备100B和100C的装置标识名是否彼此相同。
当判断装置标识名彼此不同时,信息处理设备100终止处理而不改变自身装置标识名。另一方面,当判断装置标识名相同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30。
当在步骤S120中判断装置标识名相同时,信息处理设备100检查是否可以改变自身装置标识名(S130)。名称改变部分150的锁定判断部分154可以判断通过在自身装置描述信息中声明的锁定信息是否可以改变装置标识名。当锁定信息为“是”时,处理终止而信息处理设备100不改变自身装置标识名,这是由于存在其他装置已经识别出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当锁定信息为“否”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40。
当在步骤S130判断自身锁定信息为“否”时,信息处理设备100进一步将信息处理设备100(100A)的时间戳与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100B、100C)的时间戳进行比较(S140)。在装置描述信息中声明访问历史,并且例如,声明连接到同一网络105的装置最后一次访问信息处理设备100的日期和时间。作为将信息处理设备100A的时间戳与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B和100C的时间戳进行比较的结果,如果自身时间戳比其他时间戳更新,则信息处理设备100终止处理而不改变自身装置标识名。另一方面,如果自身时间戳比其他时间戳更旧,则信息处理设备100改变自身装置标识名(S170)。步骤S170的处理将在后面描述。如果时间戳相同,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50。
当在步骤S140中时间戳相同时,信息处理设备100(100A)获取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100B、100C)的IP地址(S150)。IP地址是对于装置唯一的标识信息,并且唯一地与信息处理设备100对应。在步骤S150,信息处理设备100再次访问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并获取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的IP地址。顺便提及,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使用IP地址,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使用序列号、装置ID等作为唯一标识信息。
接着,将信息处理设备100(100A)的IP地址和信息处理设备100(100B、100C)的IP地址进行比较,并且判断是否改变自身装置标识名(S160)。步骤S160的处理是在仅改变两个信息处理设备100之一的装置标识名的情况下,自动确定将要改变其装置标识名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不改变其IP地址号更小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装置标识名”的规则。这样的规则可以被改变为“改变其IP地址号更小的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对于除了IP地址之外的唯一标识信息可以设置类似的规则。
根据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规则,当其他的IP地址小于自身IP地址时,信息处理设备100改变自身装置标识名(S170)。另一方面,在自身IP地址小于其他的IP地址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0终止处理而不改变自身装置标识名。
在改变自身装置标识名的步骤S170的处理中,将名称改变到与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的装置标识名不同的那个。此时,可以根据预定规则改变名称。作为这样的规则的示例,可以包括通过在装置标识名的末尾添加预定字符等来改变装置标识名。例如,当改变之前的装置标识名是“BDZ”时,改变之后的装置标识名将是“BDZ-1”。顺便提及,当存在向装置标识名添加字符等的方式的规则时,可以单独提供用于存储处理所需信息的存储部分。例如,当连续地从1开始向相同装置标识名添加数字时,通过在存储部分中存储最后添加的数字,使得容易地确定接下来要添加的数字成为可能。
同样地,即使当存在彼此相同的装置标识名时,每一个信息处理设备100均判断是否改变自身装置标识名,并可以根据判断来自动地改变自身装置标识名。迄今为止,已经描述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接着,通过参照图4和图5,作为通过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来改变相同装置标识名的处理的示例,将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0最近连接到已经连接有信息处理设备100的网络105的情况。这里,图4是示出两个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连接到同一网络105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示出改变作为两个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的装置标识名的friendlyName的处理的时间表。
<1.改变连接到同一网络的两个信息处理设备的friendlyName的处理>
首先,假设信息处理设备100B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100A已经连接到的网络105(S201)。最近连接到网络105的信息处理设备100B向信息处理设备100A发送根据SSDP发送的Notify信号(S203)。
接着,信息处理设备100A从信息处理设备100B接收Notify信号(S202)。在接收到Notify信号之后,信息处理设备100A向信息处理设备100B发送自身装置描述信息(即信息处理设备100A的装置描述信息)(S204)。此外,在发送Notify信号之后,信息处理设备100B向信息处理设备100A发送自身装置描述信息(即信息处理装置100B的装置描述信息)(S205)。
从彼此接收到装置描述信息的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分别开始如图3所示的处理。首先,每一个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将彼此的friendlyName进行比较(S206、S207,与图3的S120对应)。如图4所示,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的friendlyName均为“BDZ”,因此彼此相同。因此,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分别执行下面的判断处理。
接着,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分别检查是否可以改变自身的friendlyName(S208、S209,与图3的S130对应)。如图4所示,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的锁定信息均为“否”。也就是说,可以改变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的自身的friendlyName二者。因此,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进一步进行到下面的判断处理。
此外,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分别比较彼此的时间戳(S210、S211,与图3的S140对应)。如图4所示,由于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均不能由其他设备访问,因此不存在时间戳,因此设备具有相同的访问历史。因此,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进一步进行下面的判断处理。
然后,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分别获取彼此的IP地址,并比较两边的IP地址,并判断是否改变自身的friendlyName(S212、S213,与图3的S150、S160对应)。如图4所示,信息处理设备100A的IP地址是“xxx.xxx.xxx.1”,而信息处理设备100B的IP地址是“xxx.xxx.xxx.2”。这里,当按照规则“不改变其IP地址号更小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装置标识名”,由于信息处理设备100A的IP地址更小,所以处理终止而不改变信息处理设备100A的friendlyName。另一方面,信息处理设备100B改变自身的friendlyName并终止处理。
这里,friendlyName是由用户使用以识别DLNA中的装置的名称,并且例如将其显示在GUI(图形用户界面)上。用户可以从GUI上显示的friendlyName中选择想要的装置或者在所选择的装置上操作。作为示例,图6和图7示出在显示器上显示的装置选择屏幕200。顺便提及,图6示出不执行通过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的处理的装置选择屏幕200。图7示出执行通过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的处理的装置选择屏幕200。
在装置选择屏幕200上,可以选择在显示器上显示期望显示的内容,或者用于回放内容的装置。如图6和图7所示,在装置选择屏幕200上显示用于指示可以选择的、要回放的内容的类型(如图像、音乐和视频)的主分类201的图标,以及用于在用于主分类201的图标之下显示的、指示用于回放所选择类型的内容的装置等的次分类202的图标。这里,用于次分类202A的图标与信息处理设备100A、以及图标200B与信息处理设备100B分别彼此对应。
当不执行通过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的处理时,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信息处理设备100B的friendlyName均为“BDZ”,并且用户不能在屏幕上区分这两个装置。另一方面,当执行图5所示的处理时,如图7所示,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信息处理设备100B的friendlyName被不同地显示为“BDZ”和“BDZ-1”。同样地,通过执行通过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的处理,即使当多个信息处理设备100的friendlyName相同时,每一个信息处理设备100也能够判断是否改变自身的friendlyName,并且可以基于判断结果来自动改变friendlyName。由此,对于用户来说,基于friendName而无需特定操作来区分装置成为可能。
接着,通过参照图8和图9,将描述通过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来改变相同的装置标识名的处理的另一示例,其中其他信息处理设备被进一步连接到网络105,已经经历了如图5所示的处理的两个信息处理设备连接到网络105。这里,图8是示出三个信息处理设备100A、100B和100C连接到同一网络105的状态的说明图。图9是示出改变三个信息处理设备100A、100B和100C的friendlyName的处理的时间表。
<2.改变连接到同一网络的三个信息处理设备的friendlyName的处理>
首先,假设信息处理设备100C连接到已经连接有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的网络105(S301)。最近连接到网络105的信息处理设备100C向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发送根据SSDP发送的Notify信号(S304)。
接着,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接收来自信息处理设备100C的Notify信号(S305、S306)。在接收到Notify信号之后,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分别将自身装置描述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设备100C(S308、S309)。此外,在发送Notify信号之后,信息处理设备100C将自身装置描述信息(即信息处理设备100C的装置描述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B(S307)。
从彼此接收到装置描述信息的信息处理设备100A、100B和100C分别开始如图3所示的处理。首先,每一个信息处理设备100A、100B和100C将彼此的friendlyName进行比较(S310、S311、S312,与图3的S120对应)。如图8所示,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C的friendlyName均为“BDZ”,因此彼此相同。相应地,由于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C的friendlyName之一必须改变,因此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C分别执行下面的判断处理。另一方面,信息处理设备100B的friendlyName是“BDZ-1”,而信息处理设备100C的friendlyName是“BDZ”。因此,由于信息处理设备100B和100C的friendlyName彼此不同,因此信息处理设备100B终止处理而不改变friendlyName。
接着,信息处理设备100A和100C分别检查是否可以改变自身的friendlyName(S313、S314,与图3的S130对应)。如图8所示,信息处理设备100A的锁定信息为“是”,而信息处理设备100C的锁定信息为“否”。也就是说,由于信息处理设备100A的信息已经由其他装置识别,因此不可以改变其friendlyName。因此,信息处理设备100A终止处理而不改变自身的friendlyName。另一方面,信息处理设备100C可以改变自身的friendlyName。因此,信息处理设备100C进一步进行到下面的判断处理。
此外,信息处理设备100C将自身的时间戳与信息处理设备100A的时间戳进行比较(S316,与图3的S140对应)。如图8所示,由于信息处理设备100C不能由其他装置访问,故不存在时间戳,因此其时间戳比信息处理设备100A的时间戳“2007.03.23.16:00:30”更旧。因此,信息处理设备100C改变自身的friendlyName并终止处理(S319,与图3的S170对应)。例如,将信息处理设备100C的friendlyName改变为“BDZ-2”。
同样地,即使当最近连接到网络105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装置标识名与已经连接到网络105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装置标识名相同时,也会自动地改变向其添加相同的装置标识名的信息处理设备100之一的名称。
迄今为止,已经描述了根据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配置、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和用于其处理的具体示例。根据本实施例,当存在彼此相同的装置标识名时,每一个信息处理设备100根据预先设置的预定规则,判断是否改变装置标识名,并且根据判断结果可以自动地将装置标识名改变为不同的名称。由此,用户可以通过装置标识名来识别对应的装置。此外,通过根据预定规则改变装置标识名,可以减少改变时的混乱。
(第二实施例)
接着,通过参照图10,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的流程图。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其改变具有相同装置标识名的信息处理设备100之一的装置标识名)的不同在于,所述方法改变具有相同装置标识名的信息处理设备100二者的装置标识名。在下文中,将主要介绍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处理,并且将省略关于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处理的详细描述。
(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
如图10所示,依照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首先,信息处理设备100获取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的装置描述信息(S410)。接着,信息处理设备100判断信息处理设备100的装置标识名与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的装置标识名是否相同(S420)。当判断出两边的装置标识名彼此不同时,处理终止而不改变自身装置标识名。另一方面,当判断出两边的装置标识名彼此相同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430。顺便提及,步骤S410和S420与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10和S120相同。
当在步骤S420判断出两边的装置标识名彼此相同时,信息处理设备100获取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序列号(S430)。序列号是对于装置唯一的标识信息,并且唯一地与一个信息处理设备100对应。顺便提及,尽管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序列号,但是可以使用装置ID等作为唯一标识信息。
接着,信息处理设备100将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序列号与其他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序列号进行比较,并确定如何改变自身装置标识名(S440)。假设改变两个信息处理设备100二者的装置标识名,则步骤S440的处理是自动确定要如何改变装置标识名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设置规则:“将“1”添加到其序列号更小的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的末尾,而将“2”添加到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的末尾”。可以将这样的规则改变为“将“2”添加到其序列号更小的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的末尾,而将“1”添加到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的末尾”。可以对于除了序列号之外的唯一标识信息设置类似的规则。
根据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规则,假设自身序列号小于其他的序列号,则将“1”添加到自身装置标识名的末尾(S450)。另一方面,当其他的序列号小于自身序列号时,将“2”添加到自身装置标识名的末尾(S460)。因此,例如,当改变之前的装置标识名是“BDZ”时,改变之后的装置标识名将是“BDZ-1”和“BDZ-2”。顺便提及,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当存在向装置标识名添加字符等的方式的规则时,可以单独地提供用于存储处理所需的信息的存储部分。
迄今为止,已经描述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改变装置标识名的方法。根据本实施例,当具有相同的装置标识名的多个信息处理设备经由网络105进行连接时,通过使用装置的唯一标识信息来识别其他装置,可以将装置标识名自动地改变到不同于其他的名称。由此,用户可以通过装置标识名来识别对应的装置。此外,通过根据预定规则改变装置标识名,可以减少改变时的混乱。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出现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即可。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多个装置连接到网络时或者当具有相同名称的装置最近连接到同一网络时改变装置标识名。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当用户手动地改变装置标识名时,可以执行改变装置标识名的处理。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判断是否改变装置标识名时使用的装置标识名、锁定信息、时间戳等是包括在装置描述信息中的信息。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判断处理所需的信息可以单独地在判断时获取。如上述实施例中那样,当通过使用包括在装置描述信息中的信息来执行判断处理时,优势在于:在判断处理中,不需要访问其他信息处理设备以获取信息。

Claims (7)

1、一种用于改变由用户向其添加用于标识的装置标识名的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的名称改变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获取连接到同一网络的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
比较步骤,将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进行比较;
判断步骤,当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相同时,根据预先设置的预定规则,判断是否改变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以及
改变步骤,当在所述判断步骤中判断出改变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时,改变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名称改变方法,其中所述判断步骤包括:
锁定判断步骤,基于指示是否可以改变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的锁定信息,判断是否改变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名称改变方法,其中所述判断步骤包括:
时间戳判断步骤,基于指示来自连接到同一网络的信息处理设备的访问的状态的访问历史,判断是否改变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名称改变方法,其中
所述时间戳判断步骤
将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时间戳与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时间戳进行比较,以及
当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时间戳比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时间戳更旧时,改变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名称改变方法,其中所述判断步骤包括:
唯一标识信息判断步骤,将对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唯一的标识信息与对于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设备唯一的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并判断是否改变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
6、一种由用户向其添加用于标识的装置标识名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获取部分,获取连接到同一网络的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
比较部分,将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进行比较;
判断部分,当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相同时,根据预先设置的预定规则,判断是否改变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以及
改变部分,当判断出改变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时,改变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
7、一种其中由用户向其添加用于标识的装置标识名的多个信息处理设备经由网络彼此连接的网络系统,其中
第一信息处理设备,
获取连接到同一网络的第二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
将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相同时,根据预先设置的预定规则,判断是否改变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以及
当判断出改变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时,改变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标识名。
CNA2008101617179A 2007-09-20 2008-09-22 名称改变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网络系统 Pending CN1013943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43453A JP4416024B2 (ja) 2007-09-20 2007-09-20 名称変更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43453/07 2007-09-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4323A true CN101394323A (zh) 2009-03-25

Family

ID=40227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617179A Pending CN101394323A (zh) 2007-09-20 2008-09-22 名称改变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网络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086712B2 (zh)
EP (1) EP2040439A1 (zh)
JP (1) JP4416024B2 (zh)
KR (1) KR20090031218A (zh)
CN (1) CN10139432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21376A (ko) * 2009-08-26 2011-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콘트롤 디바이스, 콘트롤 포인트, 및 프랜들리 네임 우선순위 제어방법
JP5376246B2 (ja) * 2010-01-14 2013-12-25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クライアント装置、サーバ装置識別方法、識別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サーバ装置リスト作成方法
US20130135674A1 (en) * 2011-11-29 2013-05-3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Network connectable device and method of changing device's own name
US9525589B2 (en) * 2012-12-17 2016-12-20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active M2M framework using device-level vCard for inventory, identity, and network management
US10212116B2 (en) * 2015-09-29 2019-02-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lligently condensing transcript thread history into a single common reduced instance
IL288088A (en) * 2021-11-14 2023-06-01 Babyark Ltd Publishing and identifying the availability of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6371A (ja) 1994-12-05 1996-06-18 Canon Inc 画像出力装置、ホストコンピュータ、および画像出力装置とホストコンピュータを収容するネットワーク
JPH11282782A (ja) 1998-03-31 1999-10-15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US7200651B1 (en) * 1999-07-02 2007-04-03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 configuration and up-dating of integrated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JP4029629B2 (ja) 2001-03-27 2008-0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089298B2 (en) * 2001-08-20 2006-08-08 Nokia Corporation Naming distribution method for ad hoc networks
JP3651446B2 (ja) 2002-03-22 2005-05-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アドレス決定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プログラム、アドレス決定方法
JP3862588B2 (ja) * 2002-04-11 2006-1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780991B2 (ja) 2002-09-25 2006-05-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3766072B2 (ja) 2003-05-13 2006-04-12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JP4481079B2 (ja) 2003-06-12 2010-06-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Bluetoothマスタ選択方法、Bluetoothマスタ選択プログラムおよびBluetooth装置
JP2007243453A (ja) 2006-03-07 2007-09-20 Toshiba Corp 周波数安定化回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16024B2 (ja) 2010-02-17
US8086712B2 (en) 2011-12-27
US20090078753A1 (en) 2009-03-26
JP2009077109A (ja) 2009-04-09
EP2040439A1 (en) 2009-03-25
KR20090031218A (ko) 2009-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68373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3814566B (zh) 在hdmi网络中的地址映射
US922993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igital contents distributed over network
CN100426299C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2610251B (zh) 信息处理装置、再现控制方法和内容再现系统
CN101394323A (zh) 名称改变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网络系统
US2011029597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7979511B2 (en) Network system
KR101702563B1 (ko) 직관적인 선택에 기초해 디바이스에 액세스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070091105A (ko) 메타 데이터 관리 장치 및 메타 데이터 이용 장치
JP5314840B2 (ja) 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再生方法
CN102449629B (zh)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KR100782836B1 (ko) 컨텐츠 관리 방법, 장치 및 저장매체와 이를 이용한 적응적컨텐츠 재생 방법
US20070088675A1 (en) Response estimation in a system with a content directory service
US8082326B2 (en) Server and server program
US8122083B2 (en) Client apparatus
CN102362507A (zh) 网络控制设备、网络控制系统、网络控制方法及程序
US20090077490A1 (en) Monitor server apparatus
US20050256903A1 (en) Managing a home network
KR100936023B1 (ko) 원격지 기기를 관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JP2006081022A (ja) データ預託装置、データ預託方法及びデータ預託プログラム
JP4791109B2 (ja) コンテンツ情報出力支援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情報閲覧システム
JP2009116709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装置
JP2010093420A (ja) マクロ管理装置、マクロ管理方法およびマクロ管理システム
JP2003067287A (ja) 情報受信装置及び情報受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