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5219A - 用于在控制器之间进行切换的技术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控制器之间进行切换的技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75219A CN101375219A CNA2006800528552A CN200680052855A CN101375219A CN 101375219 A CN101375219 A CN 101375219A CN A2006800528552 A CNA2006800528552 A CN A2006800528552A CN 200680052855 A CN200680052855 A CN 200680052855A CN 101375219 A CN101375219 A CN 1013752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row
- sub
- msub
- controllers
- switc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0000006829 Ficus sundai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47978 Major minor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3 batch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6 process contro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70 ref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76 robust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9 stab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77 standard mode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1/00—Automatic controllers
- G05B11/01—Automatic controllers electric
- G05B11/32—Automatic controllers electric with inputs from more than one sensing element; with outputs to more than one correcting element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5/00—Anti-hunting arrangements
- G05B5/01—Anti-hunting arrangements electric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7/0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smooth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automatic control
- G05B7/0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smooth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automatic control electri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给出了一种用于在m个线性多变量控制器之间进行切换的控制器设计,其每一个控制器稳定线性设备。为了获得在没有设备模型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对任何切换信号σ(t)指数地稳定的闭环系统,利用了Youla-Kucera分解。还考虑了对实际模型不确定性的鲁棒性,并且给出了非结构化加性设备不确定性的可容许大小的下界和上界。数值例子展示了,在所提出的控制器设计中,两个控制器自由度可被用来分开地修改闭环稳态(相对于σ(t))性能和切换瞬变。
Description
对相关申请的参考
本申请要求2005年12月15日提交的、顺序号为60/750,739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
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而言涉及控制系统,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在在线控制器之间进行切换的技术,所述技术保证闭环的稳定性,并且量化由切换所引起的闭环瞬变。
发明背景
在许多工业应用中需要在多个特定控制器之间进行切换,然而,用于切换的技术常常是专门的,并且经常存在由控制器切换所引起的大的瞬变。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闭环的不稳定性。随着新系统的设计因为对高性能特征的依赖而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情况得到增加,其中所述高性能特征需要紧密公差和对系统变化的更高鲁棒性。当前用于解决切换问题的技术并不提供性能和稳定性的充分保证;实际上,大多数仅通过仿真来测试。而且,这些方法通常基于在工业实践中可能会难以实施的高度数学的设计。
发明概要
本发明部分地基于一种使得能够在m个线性多变量控制器之间进行切换的简单控制器重配置技术的开发,其每一个控制器稳定一个固定的线性多变量设备(plant)。本发明的控制器配置通过多个特征来表征,举例来说,比如:(i)对于控制器之间的任意切换保证指数稳定性,(ii)用于整形在切换之后的瞬变的设计自由度被包括,(iii)可以在存在实际设备模型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计算系统的鲁棒稳定性的下界和上界。关于结果的实际实施,所提出的控制器的每一个线性组件(component)可以以任何实现方式来实施,只要每一个不包含不稳定的内部模式。仅仅每一组件的输入-输出特性是重要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是针对一种切换式控制系统,其适合用于控制设备,所述系统包括:
多个子控制器,其中每一子控制器能够单独地稳定所述设备;以及
装置,用于在所述多个子控制器之间进行切换,以便将一个所述子控制器连接成在线的并且从而控制所述设备,以及其中所述切换式控制系统在任意切换下是闭环稳定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是针对一种操作切换式控制系统的方法,其对于任意的外生切换信号是稳定的,并且其包括多个子控制器,用于通过响应于任意信号而在所述多个子控制器之间进行切换来控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多个子控制器,其每一个可以单独地稳定所述设备;
(b)构造所述多个子控制器的模型,其中所述模型指示所述多个子控制器的动态特性;
(c)将每一个所述子控制器分解成两个或更多个块;
(d)并行且连续地实施所述多个子控制器,其中每一个子控制器产生输出控制信号,以使在所述多个子控制器的每一个之间的任意切换被允许;以及
(e)从所述子控制器之一中选择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设备。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是针对一种适合用于控制设备的系统,其包括多个子控制器,其每一个可以单独地稳定所述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子控制器通过指示所述多个子控制器的动态特性的模型来表示,并且其中每一个所述子控制器被分解成两个或更多块,所述系统被配置成执行以下步骤:
(a)并行且连续地实施所述多个子控制器,其中每一个子控制器产生输出控制信号,以使在所述多个子控制器的每一个之间的任意切换被允许;以及
(b)从所述子控制器之一中选择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设备。
这些结果的应用所需的数学简单性会使该技术对于切换式控制系统的实际设计具有吸引力。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从监视并控制简单批量处理的控制器到在具有复杂处理的自动设施中所涉及的那些控制器的可选择控制器的任何集合。典型的处理设施包括许多关联处理,其各种处理与全部处理的不同阶段相关联,例如自然资源精炼、过滤、气/油分离、制造和其它类似处理。
附图简述
图1是一个切换控制配置;
图2A-2E说明全通切换后(post-switch)滤波器对PI控制器的切换的影响;
图3A-3E说明低通切换后滤波器对PI控制器的切换的影响;以及
图4A-4E说明高通切换后滤波器对PI控制器的切换的影响。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1.引言。
在此所描述的控制方案可以利用包括声学、机械和电气系统的各种各样的系统来实施,其中如在增益安排、自适应控制和无扰动切换中需要在线性稳定控制器之间的任意切换。应当理解,尽管本发明是利用在连续时间多变量切换式控制系统方面的特定实例来说明的,但是所述控制方案并不打算限于此,并且可以扩展到离散时间切换式控制问题。本发明的切换式控制系统采用多个控制器,所述多个控制器优选是反馈时不变控制系统,举例来说,比如比例-积分(PI)和比例-积分-微分反馈(PID)控制器。
例如,本发明的控制方案特别适合用在控制工程应用中,所述控制工程应用需要在控制器族Kp(s)(其中p∈{1,...,m})102、104之间进行切换,目的是控制稳定线性时不变设备G(s)106,如图1中所示。每一个控制器可以单独地使该稳定线性设备稳定。如在此进一步所述,y(t)是所测量的输出信号110,以及d(t)为在时间t处的加性输出干扰112。控制器切换利用无记忆非线性算子114来执行,所述无记忆非线性算子114在每一时间t处根据外生切换信号σ(t)108来选择m个可能的控制输出122、124中的一个,以便在每一时间t处产生“在线”控制信号118。
本发明通常是针对用于在m个线性多变量控制器之间进行切换的技术,所述控制器的每一个使固定线性多变量设备稳定。这种控制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因为许多原因而出现。在一个常见的示例控制系统中,外生信号(设定点、干扰)随着时间而改变其特性。一些混合控制策略中的应用在时间最优跟踪控制器和被设计成抗干扰的控制器之间进行切换。易受非平稳干扰的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例如船舶减摇)表示另一实例。
或许大多数显然的应用是一般类别的无干扰切换问题,其在包括过程控制、汽车、以及航天应用的许多工业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无干扰切换问题陈述的几个特征是相关的,并且在当前工作中始终予以考虑。许多其它分段线性控制系统落入该范畴,例如抗积分饱和、或基于逻辑的切换等。
出于说明的目的,所述设备将通过下式来模拟:
y(t)=Gou(t)+d(t) (1)
其中,u:[0,∞)→RN表示设备的输入,并且y:[0,∞)→RM表示输出,G是稳定转移矩阵1,并且信号d:[0,∞)→RM指示在设备输出处的未测量干扰。(J.P.Hespanha和A.S.Morse的“Switching between stabilizingcontrollers”,Automatica,38(11):1905-1917,November 2002的记法被使用,其中用于转移矩阵G:C→CM×N以及分段连续信号u:[0,∞)→RN,则G O u表示G的脉冲响应与u的卷积。)
考虑一组线性、多变量反馈控制器Kp,p∈{1,...,m},其中每一个控制器单独地使设备G稳定在(1)中,其中u=Kpoy。随后,外生切换信号σ:[0,...∞)→{1,...,m},使得规定哪些控制器在任何时间t处在线的σ(t)的值被考虑。在描述本发明时,对于将在实践中使用的任何切换式控制器方案必须解决的其中三个问题将被考虑。定性地说,所述要求包括:
(1)在缺乏(1)中的模型不确定性时,切换式控制系统对于任何切换信号σ(t)应是指数稳定的。
(2)一旦切换到σ(t)=p,切换式控制系统的闭环性能应收敛到由具有u=Kpoy的第p个线性控制器所提供的闭环性能,而不把不适当的瞬变引入到闭环中。
(3)在存在(1)中的实际模型不确定性时,闭环切换式系统对于任何切换信号σ(t)应维持稳定。
这些问题在文献中已经以不同程度被研究。切换式控制系统的指数稳定性问题是切换问题的更广义类别的特殊情况,在其核心具有例如以下表示:
其中,在对于下标集p∈{1,...,m}的矩阵Ap的有限集之间的切换由切换信号σ(t)来支配。该问题存在几个版本,但是中心问题在于,每一矩阵Ap的稳定性是必需的,但是并不足以对于任意切换信号σ(t)保证系统(2)的稳定性。已经示出,对于任意切换的(2)的稳定性一定意味着,对于包括(2)的所有线性子系统 存在公共的(不一定是二次的)Lyapunov函数。(参见W.P.Dayawansa和C.F.Martin的“A converse Lyapunov theorem for a class of dynamical systems whichundergo switching”,IEEE Trans.Automat.Contr.,44(4):751-560,April1999)。充分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LMI问题,用于找到公共二次Lyapunov函数,其等同于找到Y=YT>0满足 其中p=1,...,m。如果可以找到这样的Y,则(2)在任意切换σ(t)下都是稳定的。
对于由用于固定设备的线性控制器之间的切换所引起的现有的特定问题,已经注意到,反馈配置可导致(2)中矩阵Ap的特定结构。实际上,J.P.Hespanha和A.S.Morse提出了以下形式的切换式控制器,
u(t)=Qσol(t) (3)
其中,每一线性转移矩阵Qp是稳定的,其中p∈{1,...,m}。注意,对于固定切换信号σ(t)=p,则(3)等同于u=Kpoy,其中 其作为稳定设备的所有稳定控制器Kp的标准Youla-Kucera参数化而熟知。随后示出的是,如果内部模型等同于(1)中的设备G,则Qp的状况空间实现始终存在,使得对于在σ(t)切换时间处初始化Qp的内部状态的特定状态“复位图”,在(1)、(3)中的子系统具有公共二次Lyapunov函数(CQLF),并且因而(1)、(3)对于任意切换信号σ形成指数稳定的闭环系统。如下所展示的,本发明的控制器结构也使用Youla-Kucera因式分解,但是其配置以下述方式而不同,即减轻对施加任何约束到切换式控制器的组件的实现的需要。
上面的第二个问题涉及切换式控制系统的稳态和瞬变性能,并以紧密涉及标准无干扰切换的术语来陈述。在无干扰切换问题中,目的是在m个控制器u(t)=KPoy(t)之间进行切换,使得致动器信号u(t)在σ(t)的切换时间处是连续的,并且不向闭环引入过多瞬变。例如,一个常见方法是通过如下的新控制器向每一个离线控制器修改输入信号:
并且控制器切换通过选择合适的信号来执行,
u(t)=vσ(t) (5)
(4)中的块Cp(s)典型地被设计为控制器,以便驱动离线信号vp(t)尽可能接近地收敛到在线信号u(t)上,使得当控制器在线切换时,将减轻所产生的瞬变效应。紧接在σ(t)=p的切换之后,注意,u(t)=vp(t),并且一旦切换瞬变消失,在线控制器就如期望的那样由u(t)=KPoy(t)给出。然而,对于任意切换信号σ(t),典型地没有寻找或者给出稳定性保证。
上面的第三个问题涉及切换式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相对于设备模型中的不确定性,切换式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可能是个困难的问题。切换式控制系统的特定结果具有固有的鲁棒性,并且对于包括(2)的每一个线性子系统 而言,公共二次Lyapunov函数的存在对于每一个Ap矩阵的元素的小扰动是鲁棒的。在J.P.Hespanha和A.S.中提出的控制器配置被陈述为,在对系统的动态特性的小扰动下维持其指数稳定性。在有限时间内被限制为有限多次切换的切换信号的鲁棒性结果是通过在S.Pettersson和B.Lennartson的“Stability androbustness for hybrid systems”,In Proc.of 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and Control,pages 1202-1207,Kobe,Japan,December 1996内的LMI结构来解决的。
因为通常存在导致非指数稳定系统(2)的稳定矩阵Ap和切换信号σ(t)的结合,于是为切换式系统的稳定性而获得的其中很多结果对矩阵Ap的结构提出要求。同时,所有的实际设备模型包含不确定性,并且如果系统(2)是从连接到实际设备的反馈控制器中产生的,那么该模型不确定性可能改变矩阵Ap的结构,从而使得一些稳定性结果不适用。
例如,在Liberzon等人的“Stability of switched linear systems:alie-algebraic condition.”Syst.and Contr.Lett.,37(3):117-122,June1999中的工作证明,如果矩阵族{Ap:p=1,...,m}产生可解的李代数,那么系统(2)是全局一致指数稳定的。李代数的可解性可被解释为矩阵T的存在,以便每一个矩阵TApT-1是上三角。矩阵Ap上的扰动可导致该族不再具有该特性。
由于利用(2)中的每个矩阵Ap的类似块上三角(block-upper-triangular)结构,所以本发明的控制器结构获得它的许多特性。然而,将会示出,与Liberzon等人中的结构结果形成对照,(1)中的标准设备模型不确定性无法将零元素变为非零元素,因此保持了块上三角结构。
相对于标准模型不确定性,即其中设备模型的转移矩阵被有界H∞范数的稳定非结构化转移矩阵所扰乱,切换式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被考虑。然后,小增益定理的应用需要使用在切换式系统上所引起的范数。尽管切换式系统的L2诱导范数的计算通常是困难的,但是本发明的控制器结构提供了用于任意切换式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的简单框架。只需要计算稳定LTI转移矩阵的H∞范数的鲁棒稳定性余量的下界和上界被给出,这使得鲁棒稳定性分析可用于宽范围的控制从业人员。
2.控制器设计。
描述了用于在m个不同线性稳定反馈控制器之间进行切换的反馈控制器设计,并且分析了其在闭环指数稳定性、性能和鲁棒稳定性到实际模型不确定性的方面的特性。将会示出,利用本发明的切换式控制器结构,闭环系统对任何切换信号σ(t)都是指数稳定的;而且,该结果独立于控制器的实现。在说明本发明的独特性时,将给出本发明方案的二自由度和与闭环稳态的关系以及相对于切换信号σ(t)的瞬变性能。此外,将会展示,非结构化加性模型不确定性的大小γ的下界和上界,使得闭环系统对所有稳定设备 (其中‖Δ‖H∞<γ)和任意切换信号σ(t)都保持L2稳定。下述将是显而易见的,即这些结果适用于在任何数量的多变量控制器之间的切换,而没有对模式、状态、输入或输出的数目的限制。
为了控制稳定的多变量设备(1)并允许在m个稳定的多变量反馈控制器的任何一个之间进行切换,提出下列控制器实施,其中m个“候选”信号被并行地产生,
之后,通过在(6)的m个输出信号之间进行切换并且输入通过稳定的切换后转移矩阵所得到的信号来生成控制信号,
u(t)=W o vσ(t) (7)
其中控制器切换是通过选择信号v1(t),...,vm(t)中的哪一个在任何给定的时间t>0被用于(7)中的在线信号u(t)来实现的。很明显,(7)中的信号vσ(t)将通常在σ的切换时间具有跳跃不连续性。如果转移矩阵W(s)不严格合适并具有直接馈通项,那么信号u(t)也可能具有跳跃不连续性。
如上面所暗含的,对于p∈{1,...,m}的Rp和W是线性时不变系统。(6)中的块被解释为(1)中的设备G的控制器的内部模型,并且是Youla-Kucera参数化或者内部模型控制的常见组件。在(6)、(7)中所提出的控制器与J.P.Hespanha和A.S.Morse中的控制器之间的主要差别可通过与(3)的比较来观察,其中实现了从内部模型的信号l(t)的相同产生,但是(6)、(7)中线性控制器转移矩阵的应用以两个步骤来应用,即切换前和切换后。(3)中的切换通过改变转移函数Qσ中的增益来实现,而(6)、(7)中的切换式控制器保持转移矩阵组件的恒定结构,并且仅切换(7)中的输入信号vσ(t)。
切换式反馈系统(1)、(6)、(7)对于标称稳定性、标称性能和鲁棒稳定性的工程特性分别在子部分2.1、2.2和2.3中进行描述。
2.1标称系统的指数稳定性
提供了(1)、(6)、(7)中的切换式反馈控制系统的指数稳定性的两个不同示范。第一个方法使用Youla-Kucera形式的自变量以及每个组件的输入输出特性。第二个方法显示出,对于(6)、(7)中的控制器组件和(1)中的设备的任何内部稳定的实现,存在用于m个子系统的每一个的公共二次Lyapunov函数。
(6)、(7)中的本发明的切换式控制方法的第一个好处被陈述为如下第一结果:
定理1 如果LTI组件G、W、R1,...,Rm都稳定,并且(6)中 那么该切换式反馈控制系统(1)、(6)、(7)是全局一致指数稳定的。
可以示出,定理1中的结果通过使用类似于在使用Youla-Kucera参数化证明稳定性时使用的那些自变量的自变量而保持。参见M.Morari和E.Zafirou的Robust Process Control,Prentice Hall,NewJersey,1989以及D.C.Youla,H.A.Jabr和J.J.Bongiorno Jr.的ModernWiener-Hopf design of optimal controllers part II:The multivariablecase,IEEE Trans.Automat.Contr.,21(3):319-338,June 1996。该闭环切换式系统(1)、(6)、(7)由下述给出:
然后利用完全的模型信息,使得(6)中的A200680052855D0012140316QIETU.GIF的响应等同于(1)中的G的响应,可以将闭环(8)写为开环关系,
其中,(9)中的外生干扰d’(t)通过包含在G和的初始状态之间的指数衰减差的项来与(1)、(8)中的外生干扰d(t)相关,其中G和的初始状态独立于切换信号σ(t)。(在数量上,如果和G具有由相似变换 来相关的状态空间实现,则(1)和(9)中的扰动可被写为 t≥0,其中xg(0)是(1)中t=0时设备G的初始状态,并且不一定等于在控制器(6)中包含的内部设备模型的初始状态对于任何可逆相似变换矩阵S,该项指数地衰减。)对于大多数实际目的,对于t>>0,可以忽略d(t)和d’(t)之间的瞬变差别。
在(9)之后,闭环信号y(t)和u(t)由具有稳定转移矩阵的vσ(t)的卷积等同地给出,
y(t)=G o W o vσ(t)+d(t),u(t)=W o vσ(t) (10)
(1)、(6)、(7)的指数稳定性的可选证明可通过展示存在用于(1)、(6)、(7)中每一个子系统p∈{1,...,m}的独立于它们的实现的公共二次Lyapunov函数(CQLF)而获得。
令(7)中的转移矩阵W的一个状态空间实现和(6)中用于p∈{1,...,m}的每个Rp分别通过状态空间矩阵{Aw,Bw,Cw,Dw}和{ARp,BRp,CRp,DRp}与内部状态xw(t)、xRp(t)给出。令(1)中的设备G和内部设备模型通过具有各自内部状态xg(t)和的状态空间矩阵{AgBgCgDg}和来实现。结合(6)、(7)中每一个控制器的状态和信号连同(1)中的设备以作为 和Y(t)T:=[y(t)T,u(t)T,vI(t)T,...,vm(t)T]T,则(1)、(6)、(7)中的切换式闭环系统具有下列状态空间矩阵结构,
对于(1)、(6)、(7)中的切换式反馈控制系统,(11)中的状态空间矩阵对于每个p∈{1,...,m}由以下给出,
其中随着变化的下标p而改变的矩阵元素被写成粗体字。在矩阵和中,仅仅第(1,p+3)、(2,p+3)和(3,p+3)块是非零的,并且是控制器模式的函数。是块上三角的事实在下面的指数稳定性的证明中将是重要的。
可简单地示出,具有状态X=[x1 T,...,xn T]T和(13)中的的系统 对于任何切换信号σ(t)是指数稳定的,如果由于状态 的每个组件而引起每一个块Aij是稳定的,则第i个状态组件xi的稳定性需要对于j>i的稳定xj以及对所有的p∈{1,...,m},σ(Aij(p))<∞。
定理2 在(13)中,对于p∈{1,...,m},给出块上三角矩阵如果每个矩阵Aij对j∈(1,...n)是稳定的(本征值具有负实部),对于i<j,σ(Aij(p))<∞,并且对i>j以及p∈{1,...,m},Aij(p)=0,则存在矩阵 以使
并且 是对每个系统 p∈{1,...,m}的Lyapunov函数。
定理1的证明被提供于此。
定理2提供了用于(1)、(6)、(7)中组件实现的指数稳定性结果,其导致(13)中定义的类别的上三角矩阵下列推论说明,如果考虑通过对某一可逆矩阵S的相似变换{A′,B′,C′,D′}={SAS-1,SB,CS-1,D}而定义的给定状态空间实现{A,B,C,D}的替代,则该结果适用于实现的族;很明显,定理2具有对现有问题的下列适用性:
推论3 (12)中的p∈{1,...,m}的矩阵属于(13)中定义的矩阵类别,其用于(1)、(6)、(7)中的切换式控制系统的转移矩阵组件G,W,A200680052855D0016141057QIETU.GIF,R1,...,Rm的任何稳定的和可检测的状态空间实现。
因此,公共二次Lyapunov函数对(1)、(6)、(7)中的独立于组件实现的m个闭环子系统的每个而存在。通过比较(3)中的和(6)、(7)中提出的控制器的实施,可以看出在该结果与J.P.Hespanha和A.S.Morse中的基于相关Youla-Kucera的、但是依赖于实现的结果之间的主要差别。(3)中的切换通过交换施加到公共状态(其在切换时间σ(t)或者被保持为连续的或者被设置为0)的控制器增益来实现。尽管(6)、(7)中的切换对信号vσ来执行,并且不直接影响任何控制器组件的内部状态,但是每个线性组件独立地操作,经受其各自的(可能是跳跃不连续)输入信号。并行控制器组的使用与Youla-Kucera参数化相结合导致(12)中的矩阵的特定结构,其对(6)、(7)中的控制器组件的任何实现允许CQLF。
注意,在该子部分的(1)、(6)、(7)的指数稳定性的讨论依赖于(6)中的控制器的内部模型A200680052855D0016141154QIETU.GIF,其与(1)中的设备G完全匹配。这样,这些可被解释为标称稳定性结果。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在下面的子部分2.3中进行分析。
2.2标称性能
接下来,考虑(1)、(6)、(7)中的切换式控制系统的标称性能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假定在内部模型中没有不确定性。首先讨论切换式系统的稳态性能(相对于切换信号σ(t)的稳态),其次分析在切换时间σ(t)之后的闭环瞬变行为。
首先把非切换信号的概念明确地定义为(1)、(6)、(7)中的闭环信号y和u,其将在切换信号对全部t>0保持恒定σ(t)=p时出现。这些将被表示为
可以使得(15)中的标称非切换闭环性能等同于任何给定的稳定反馈控制器Kp的性能,这是通过设计(6)、(7)中的稳定控制器转移矩阵,使得
W(s)Rp(s)=(I-Kp(s)G(s))-1Kp(s) (16)
并在内部模型控制中作为对于稳定设备G的全部稳定反馈控制器的Youla-Kucera参数化而熟知。这样,(6)、(7)中的提出的控制器公式不限制可实现的非切换性能。将(16)代入(15)中示出,(15)中的非切换闭环性能分别由闭环灵敏度和控制灵敏度转移矩阵来给出。
接下来考虑由切换σ(t)的动作而引入闭环切换式系统(1)、(6)、(7)的瞬变效应。如果G、W和对p={1,...,m}的每个Rp都稳定,内部模型 ,则分别根据GoW和W的动态特性,(1)、(6)、(7)中的在线闭环轨迹y(t),u(t)在指数上收敛于(15)中的非切换闭环轨迹
在所有的时间t>0,第p个控制器的闭环信号y和u与它们的非切换性能之间的差由下述给出,
其中,信号vp(t)被定义在(9)中。如果对t>ts而言切换信号σ(t)=p,则vσ(t)=vp(t),并且(17)变为
其中矩阵{Agw,Bgw,Cgw,Dgw}表示线性转移矩阵GW的状态空间实现,{Aw,Bw,Cw,Dw}是W的状态空间实现。状态xgw(ts)和可分别从关系 和 计算出。对由(18)中的状态xw(t)和给出的W的状态,类似的定义适用。(18)中的闭环切换瞬变结果可直接从(12)中的状态空间矩阵描述中证实。
通过检查(17)和(18),可以观察到在瞬变信号方面在(7)中的线性切换后块W的设计的权衡。设计切换后块W(s)≈I将在控制信号内产生小的瞬变,该控制信号被观察为在线信号向非切换信号的快速收敛 而W(s)≈G(s)-1的值将在瞬变设备输出中给予小的能量,所述瞬变设备输出被观察为(18)中的快速收敛
注意到在线信号y和u的非切换行为是(15)中的W o Rp的函数是有用的。另一方面,切换后块W在定义(18)中y和u的瞬变行为的表达式中显示出是单独的。该分离指示,当设计(6)、(7)中的切换式控制器时,稳态和瞬变性能可分开来规定。
标准的无干扰切换问题可通过(7)中的稳定转移矩阵W(s)的开环设计来解决。无干扰切换问题的中心性能目标传统上被称述为需要在线控制信号u(t)在所有切换时间σ(t)上连续。S.F.Graebe和A.L.B.Ahlen的“Dynamic transfer among alternative controllers and its relationto antiwindup controller design”,IEEE Trans.Contr.Syst.Technol.,4(1):92-99,January 1996。如果使用提出的控制器配置(6)、(7),则u(t)的连续性相对于vσ(t)的步长将通过简单地约束切换后块W(s)为严格地适合(即没有直接馈通项)而得到满足。传统无干扰切换问题的陈述已经延伸到包括引起的闭环瞬变信号的考虑,即在M.C.Turner和D.J.Walker的“Linear quadratic bumpless transfer”,Automatica,36:1089-1101,2000中的线性二次代价函数以及在L.Zaccarian和A.R.Teel的“The L2(12)bumpless transfer problem:Its definition and solution.In Proc.of 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pages 5505-5510,Bahamas,December 2004中的L2代价函数。对于(6)、(7)中提出的控制器结构,根据相关的性能要求,对于(18)中的开环系统,瞬变信号的整形将是设计稳定转移矩阵W(s)的问题。
还值得指出的是,通过对(4)中的所有子控制器p=1,...m选择 可以使得(4)、(5)中的无干扰切换控制器结构等同于(6)、(7)的控制器结构。于是,(4)、(5)等同于(6)、(7)中提出的结构,其中参数W(s)=I和 因此,于是通过以该方式选择参数Cp,闭环切换系统(1)、(4)、(5)对于任意切换信号σ是指数稳定的。而且,(4)、(5)中的结构允许在不需要知道表示(4)中的线性控制器的转移矩阵Kp(s)的值的情况下实现指数稳定性。仅需要知道每个Kp(s)稳定并且指数稳定性通过使用代替每个Cp(S)来实现,而不需要关于Kp(s)的知识。
2.3鲁棒稳定性
在部分2.1和2.2中对闭环稳定性和性能的分析依赖于设备的完全的知识,以使控制设计者能够设置(6)中的内部模型等于(1)中的设备G。在实际中,不存在完全的模型知识,在此相对于实际模型失配分析了切换式控制系统(1)、(6)、(7)的稳定性,其中模型位于真实设备的邻近 是已知的。符号表示线性时不变矩阵的标准H∞范数。该特定形式作为在线性系统的标准鲁棒控制中的加性模型不确定性是公知的。
首先,定义与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余量相关的两个量,
其中,可以简单地示出γn≤γs。后面的定理使用γn和γs来定义在可允许的模型不确定性的下界和上界,对于其而言,(1)、(6)、(7)中的闭环切换系统将保持L2稳定。
(a)如果(19)中的 那么切换式控制系统(1)、(6)、(7)对于任意切换信号σ(t)和(1)中满足 的任何稳定线性转移矩阵G是L2稳定的。
(b)如果(19)中的 那么(1)中存在切换信号σ(t)和稳定线性转移矩阵G,其中 对于其而言,切换式控制系统(1)、(6)、(7)是L2稳定的。定理4的证明被提供于此。
注意,对p∈{1,...,m}的转移矩阵W和Rp由(6)、(7)中的控制器的设计者选择。由于鲁棒稳定性的下界和上界是(19)中这些转移矩阵的函数,所以于是定理4示出,设计者总是能够获得用于任意切换式控制系统(1)、(6)、(7)的实际鲁棒稳定性余量。然而,定理4中的结果对于范围 内的模型不确定性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切换式控制系统L2稳定性的信息。
应当注意,定理4中对于切换式系统(1)、(6)、(7)的鲁棒稳定性条件紧密地相关于非切换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的结果。如果控制器模式的数目m=1(因此没有发生切换),那么结果(a)等同于线性系统的标准鲁棒稳定性条件。而且,如果对(7)中的全部频率ω,控制模式的数目m=1以及后切换块的条件数目k(W)=1,那么发现(19)中γn=γs,并且定理4中的(a)和(b)等同于线性系统结果。(例如,具有标量W(s)的单致动器控制系统或者没有后切换动态特性的多变量控制设计,以使W(s)=I。)
3.例子
具有数值例子的(6)、(7)中的切换式控制器方案的特性被说明。考虑两个比例积分(PI)控制器之间的切换问题,并且示出,(6)、(7)中的两个自由度允许切换式控制器设计,其中在考虑稳态性能保持相同的同时,瞬变性能可被修改。由于(6)、(7)中提出的控制器的结构,这些设计被全部保证来产生闭环切换式系统,该系统对于任意切换信号σ是标称指数稳定的。也检查了该设计对鲁棒稳定性余量的影响。
考虑一阶设备,
为此构造了两个PI控制器,
控制器k1(s)被设计为提供保守的闭环,k2(s)更有侵略性。可以证实,k1(s)和k2(s)的每一个稳定(20)中的设备g(s),因为(对负反馈环)相关Youla-Kucera参数是
(6)、(7)中提出的配置可被用来设计切换式控制器,所述切换式控制器提供与每个处于稳态(相对于σ(t))的PI控制器相同的闭环性能,并且对于任意切换信号σ(t)是全局一致指数稳定的。这两个要求并不唯一地规定(6)、(7)中的配置,并且将会展示出在改变闭环的瞬变性能和鲁棒稳定性时剩余自由度的使用。
首先,设计具有“全通”后切换滤波器的切换式控制器(6)、(7),
其中,很明显,(23)中的r1(s)和r2(s)等同于(22)中的Youla-Kucera参数。图2A至2E说明,具有作为闭环的(20)中的设备和(23)中的控制器的闭环系统的轨迹服从在设定点的步骤和在σ(t)的切换。也包括将通过利用(21)中的每个线性控制器k1(s)和k2(s)来控制到相同设定点而获得的轨迹。换言之,在(15)中定义的信号和对于该例子中的使用,瞬变信号被定义为
第二系统被设计为具有低通切换后滤波器w(s)。为了保持PI控制器结构,Youla-Kucera参数的切换前组件利用滤波器的反向来增大,
第三设计结合了高通切换后滤波器w(s),其具有利用滤波器的反向再次增大的切换前参数,
注意,对三个控制器(23)、(25)和(26)的每一个,切换后滤波器w(s)具有直接馈通项,因此期望在线控制信号u(t)在切换时间σ(t)不连续。(如上所述,u(t)中的无干扰切换将需要严格适合的w(s)。)
对这三个设计的每一个的说明性结果在图2、图3和图4中被绘制。图2A至2E说明在参考r(t)在t=50s从-4至+4的步骤之后具有(7)中的全通切换后滤波器w(s)=1,以及在t=51s,控制器模式切换σ(t)从2至1的切换式PI控制器的操作。图3A至3E说明在参考r(t)在t=50s从-4至+4的步骤之后具有(7)中的低通切换后滤波器w(s)=(s+1)/(s+0.6),以及在t=51s,控制器模式切换σ(t)从2至1的切换式PI控制器的操作。图4A至4E说明在参考r(t)在t=50s从-4至+4的步骤之后具有(7)中的高通切换后滤波器w(s)=(s+1)/(s+2),以及在t=51s,控制器模式切换σ(t)从2至1的切换式PI控制器的操作。
例如具有w(s)=1的(23)的感兴趣的设计特征可被观察为,当在时间t=51s,σ(t)从2切换到1时,在线控制信号u(t)立即从A200680052855D0022142336QIETU.GIF切换到A200680052855D0022142346QIETU.GIF。在这种情况下,在所有的时间t>0,瞬变信号δu(t)=0。这样,瞬变信号δy根据(20)中的设备G的动态特性而指数地衰减。
从3A至3E可以观察到,(25)中的低通w(s)已经导致较慢的切换,因为它对在切换之后的 花费较长的时间,因此信号δy以比(20)中的设备G的开环动态特性慢的速率进行衰减。最后,(26)中侵略性的设计在图4A至4E中被绘制,其中信号u(t)采用不平常的轨迹。在该切换之后,信号u(t)在安定到之前越过其新轨迹。该过冲具有比(20)中的设备G的开环动态特性更快地加速δy的衰减的效果。
对三个切换式可控设计的每一个的这些瞬变切换性能结果,连同与上面2.3部分中讨论的鲁棒稳定性余量上的上界和下界相关的参数一起,在表1中被定量地收集。通常,下界和上界γn、γs之差由(19)中的关系来确定。很明显,下界和上界可实际上很紧密,并且对于(23)中的设计,差别小于1%。
表1
定理2的证明
通过明确地构造这样的矩阵,证明满足(14)的矩阵 的存在。
考虑矩阵 其中设计每个子矩阵以使 并且
注意,(A.3)的RHS的本征值等于(A.2)的RHS的本征值。
为了示出(A.3)的全部前主子式是正的,从任意的c1>0开始,然后对角矩阵c1D1的全部前主子式是正的。现在假设已经选择c1,...,ck-1>0,以便与(A.3)的前k-1个块相关联的全部前主子式是正的。
然后与(A.3)的第k块相关联的前主子式可从下面形式的矩阵来计算出,
其中L1(p)=L1=c1D1,并且
注意,矩阵Lk-1(p)和Fk-1(p)不依赖于常数ck,并且矩阵Dk不依赖于下标p。在(A.4)中,由于全部前主子式Lk-1被认为是正的,所以仅仅最后的nk个前主子式是令人感兴趣的。可以简单地示出,(A.4)的最后nk个前主子式由ck中的多项式给出,
其中,符号aij(p)表示用于指示ck中第j个多项式的第i个系数的标量,其对应于第j个前主子式。如果先前主子式全部为正,则(A.6)中对于j=1,...,nk和p=1,...m的首项系数ajj(p)>0,并且可总是选择ck>0足够大,以便(A.6)中的每个fj(p;ck)>0。由于fj(p;ck)是第j次多项式,任何
对于所有的p∈1,...m将足够。
然后从k=1开始,可以以该方式对k=1,...,n设计每个ck。这样,(A.2)的RHS的每个前主子式是正的,这意味着对所有的p∈1,...m, 这完成了该证明。
定理4的证明
(a)由(1)、(6)、(7)定义的闭环系统由下述给出,
vσ(t)=L(V(t);σ(t)) (B.2)
u(t)=W·vσ(t) (B.3)
其中(B.2)中的L表示无记忆非线性算子,
其执行控制器切换。
为了评价(B.1)-(B.3)中的系统的稳定性,可以应用小增益定理,并且确定最坏的情况引起环的L2增益。围绕环移动,如果每个组件的诱导L2范数的乘积小于1,则L2增益小于1。
γwγtγrγΔ<1 (B.5)
其中,γw是指(B.3)中W的诱导L2范数,类似地,在(B.2)和(B.4)中γl是指L,在(B.1)中,γr是指[R1 T,...,Rm T]T,以及γΔ是指模型失配
(B.5)中的三个线性时不变组件的诱导L2范数仅仅是H∞范数。该控制器组件的范数是,
以及该模型失配项被假定为,
(B.2)中的非线性切换组件L被说成具有小于或等于γl的L2增益,如果
对所有的T>0、V∈L2和所有切换信号σ(t)。
由于V∈L2,那么包括V的单独信号的每个对p∈1,...m具有V∈L2,并且L的输出信号具有范数,
然后由于(B.11)的最后一项是L的输入信号,这导致在(B.2)中的非线性切换元素L的诱导范数上的边界,
γl≤1 (B.12)
然后集合(B.6)、(B.7)和(B.12),可以看到,通过选择(γωγr)-1>γΔ并注意到(19)中γs=γωγr,(B.5)可以满足(并且因此切换式系统(1)、(6)、(7)是L2稳定的),这完成了证明。
(b)具有σ(t)=p的恒定切换情况导致(B.2)中的线性时不变量L,并且因此(1)、(6)、(7)简化为线性系统,对于其而言,γn<γ被公知为鲁棒稳定性的严格条件。
前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原理、优选实施例和操作模式。然而,本发明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所讨论的特定实施例。代之以,上述实施例应当被视为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应当认识到,在不脱离由后面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这些实施例中做出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切换式控制系统,其适合用于控制设备(106),所述系统包括:
多个子控制器(102,104),其中每个子控制器能够单独地稳定所述设备(106);以及
装置(114),用于在所述多个子控制器(102,104)之间进行切换,以便将一个所述子控制器(102,104)连接成在线的并且从而控制所述设备(106),其中所述切换式控制系统在任意切换下是闭环稳定的。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式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设备(106)是线性时不变设备,以及每个所述子控制器(102,104)是稳定输出反馈线性时不变控制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式控制系统,其中并行且连续地实施所述多个子控制器(102,104),其中每个子控制器(102,104)产生输出控制信号(122,124),以使在所述多个子控制器(102,104)的每一个之间的任意切换信号被允许,并且用于在所述多个子控制器之间进行切换的装置(114)从其中一个所述子控制器(102,104)选择输出控制信号(122,124)来控制所述设备(106)。
4.一种操作切换式控制系统的方法,所述切换式控制系统对于任意切换信号(108)是稳定的,并且包括多个子控制器(102,104),用于通过响应于任意信号(108)而在所述多个子控制器(102,104)之间进行切换来控制设备(106),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多个子控制器(102,104),其每一个能够单独地稳定所述设备(106);
(b)将每个所述子控制器(102,104)分解成两个或者更多个块;
(c)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块并行且连续地实施所述多个子控制器(102,104),其中每个子控制器产生输出控制信号(122,124),以使在所述多个子控制器(102,104)的每一个之间的任意切换被允许;以及
(d)从其中一个所述子控制器选择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设备(106)。
5.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将每个所述子控制器分解成内部模型和稳定的Youla-Kucera参数。
6.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在线控制信号通过所述设备(106)的内部模型被馈入所述子控制器。
7.一种适合用于控制设备(106)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子控制器(102,104),其每一个能够单独地稳定所述设备(106),其中每一个所述子控制器(102,104)被分解成两个或更多个块,所述系统被配置成执行以下步骤:
(a)并行且连续地实施所述多个子控制器(102,104),其中每个子控制器(102,104)产生输出控制信号(122,124),以使在所述多个子控制器(102,104)的每一个之间的任意切换被允许;以及
(b)从其中一个所述子控制器(102,104)选择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设备(106)。
8.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子控制器(102,104)被分解成所述设备(106)的内部模型和稳定的Youla-Kucera参数。
9.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设备(106)由模型表示,并且其中对于每个子控制器(102,104),该模型使用与所述子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和在线信号之差成比例的信号来产生辅助信号,所述辅助信号被连接到所述子控制器。
10.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步骤(a)包括:产生多个控制器输出信号(122,124),以及步骤(b)包括:将其中一个所述输出连接到切换后块(115),该切换后块(115)输出在线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设备(106)。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75073905P | 2005-12-15 | 2005-12-15 | |
US60/750,739 | 2005-12-15 | ||
US11/444,850 US7515975B2 (en) | 2005-12-15 | 2006-05-31 | Technique for switching between controllers |
US11/444,850 | 2006-05-3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75219A true CN101375219A (zh) | 2009-02-25 |
Family
ID=37943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800528552A Pending CN101375219A (zh) | 2005-12-15 | 2006-12-11 | 用于在控制器之间进行切换的技术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515975B2 (zh) |
EP (1) | EP1960849A1 (zh) |
CN (1) | CN101375219A (zh) |
CA (1) | CA2633256A1 (zh) |
WO (1) | WO2007078660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67940A1 (zh) * | 2020-09-29 | 2022-04-07 | 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 | 一种针对线性控制器的无扰切换设计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67614B2 (en) | 2004-12-29 | 2008-12-23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Pedal position and/or pedal change rate for use in control of an engine |
US7389773B2 (en) | 2005-08-18 | 2008-06-24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Emissions sensors for fuel control in engines |
US7603185B2 (en) * | 2006-09-14 | 2009-10-13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System for gain scheduling control |
US8644962B2 (en) * | 2007-02-21 | 2014-02-04 | Powervation Limited |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
US8060290B2 (en) * | 2008-07-17 | 2011-11-15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Configurable automotive controller |
US8620461B2 (en) | 2009-09-24 | 2013-12-31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tuning parameters of a controller |
US8504175B2 (en) | 2010-06-02 | 2013-08-06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Using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to optimize variable trajectories and system control |
US9677493B2 (en) | 2011-09-19 | 2017-06-13 | Honeywell Spol, S.R.O. | Coordinated engine and emissions control system |
US9650934B2 (en) | 2011-11-04 | 2017-05-16 | Honeywell spol.s.r.o. | Engine and aftertreatment optimization system |
US20130111905A1 (en) | 2011-11-04 | 2013-05-09 | Honeywell Spol. S.R.O. |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of an engine and aftertreatment system |
US9146545B2 (en) | 2012-11-27 | 2015-09-29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Multivariable control system for setpoint design |
CN103279035A (zh) * | 2013-05-20 | 2013-09-04 | 武汉大学 | 考虑wams信号时延的电力系统广域输出反馈控制方法 |
CN103941692B (zh) * | 2014-04-21 | 2016-08-24 | 南京师范大学 | 基于驻留概率信息方法的随机切换系统h∞滤波信息处理方法 |
EP2966525A1 (en) * | 2014-07-11 | 2016-01-13 | Alstom Technology Ltd | Method for the control and protection of a gas turbine and gas turbine using such method |
EP3051367B1 (en) | 2015-01-28 | 2020-11-25 | Honeywell spol s.r.o. | An approach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constraints for measured disturbances with uncertain preview |
EP3056706A1 (en) | 2015-02-16 | 2016-08-17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An approach for aftertreatment system modeling and model identification |
EP3091212A1 (en) | 2015-05-06 | 2016-11-09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An identification approach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mean value models |
US10768586B2 (en) * | 2015-06-05 | 2020-09-08 | Shell Oil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ckground element switching for models in model predictive estimation and control applications |
EP3125052B1 (en) | 2015-07-31 | 2020-09-02 | Garrett Transportation I Inc. | Quadratic program solver for mpc using variable ordering |
US10272779B2 (en) | 2015-08-05 | 2019-04-30 | Garrett Transportation I Inc. | System and approach for dynamic vehicle speed optimization |
US10415492B2 (en) | 2016-01-29 | 2019-09-17 | Garrett Transportation I Inc. | Engine system with inferential sensor |
US10036338B2 (en) | 2016-04-26 | 2018-07-31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Condition-based powertrain control system |
US10124750B2 (en) | 2016-04-26 | 2018-11-13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Vehicle security module system |
US10534325B2 (en) * | 2016-07-14 | 2020-01-14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Adaptive control techniques for pH control or control of other industrial processes |
EP3548729B1 (en) | 2016-11-29 | 2023-02-22 | Garrett Transportation I Inc. | An inferential flow sensor |
US11057213B2 (en) | 2017-10-13 | 2021-07-06 | Garrett Transportation I, Inc. | Authentication system for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on a bus |
US10809701B2 (en) * | 2018-12-13 | 2020-10-20 |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 Network adapted control system |
CN111722586B (zh) * | 2020-06-22 | 2023-09-15 |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 断续铣削振动分段控制方法 |
CN112947089B (zh) * | 2021-03-18 | 2023-04-0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预设跟踪精度的自适应神经网络跟踪控制方法 |
CN114019786B (zh) * | 2021-09-29 | 2024-09-24 |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pi在线切换到pid的控制系统及参数整定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48230A (en) * | 1973-06-15 | 1974-11-12 | Singer Co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
JPS55146552A (en) * | 1979-05-02 | 1980-11-14 | Hitachi Ltd | N 1 backkup method of dispersion type hierarchy system |
US4248040A (en) * | 1979-06-04 | 1981-02-03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
JPS5757306A (en) * | 1980-09-22 | 1982-04-06 | Hitachi Ltd | Decentralized control system |
US4562528A (en) * | 1982-10-06 | 1985-12-31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Backup control apparatus |
DE3587599T2 (de) * | 1984-07-09 | 1994-05-11 | Hitachi Ltd | Regler für ein Wärmekraftwerk. |
US4811052A (en) * | 1985-08-08 | 1989-03-0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 of multi-function control units in a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JPS6342245A (ja) * | 1986-08-08 | 1988-02-23 | Toshiba Corp | 集中制御方式 |
JPH0441903A (ja) * | 1990-06-05 | 1992-02-12 | Toshiba Corp | 給水制御装置 |
JPH04180443A (ja) * | 1990-11-15 | 1992-06-26 | Nec Corp | 制御系二重化交換装置 |
JPH0636900A (ja) * | 1992-06-23 | 1994-02-10 |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 加速器制御装置 |
US5504670A (en) * | 1993-03-31 | 1996-04-02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a multiprocessor system |
JP3047275B2 (ja) * | 1993-06-11 | 2000-05-2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バックアップ切り換え制御方法 |
US5539669A (en) * | 1993-12-22 | 1996-07-23 | Ingersoll-Dresser Pump Company | Power sequencing method for electromechanical dispensing devices |
JPH08195762A (ja) * | 1995-01-17 | 1996-07-30 | Imasen Denki Seisakusho:Kk | 自動車用多重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
JP3552800B2 (ja) * | 1995-08-02 | 2004-08-1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
JP3972495B2 (ja) * | 1998-12-11 | 2007-09-05 | 株式会社明電舎 | ボイラドラムの水位制御装置 |
JP4313489B2 (ja) * | 2000-02-24 | 2009-08-12 | 福島工業株式会社 | 冷凍冷却システムの集中管理装置 |
US6618631B1 (en) * | 2000-04-25 | 2003-09-09 |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having hedge unit and rel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
KR200221211Y1 (ko) * | 2000-11-21 | 2001-04-16 | 박형식 | 스위치유니트 |
JP2005043928A (ja) * | 2003-07-22 | 2005-02-17 | Hitachi Ltd | 料金情報処理装置 |
JP2005273421A (ja) * | 2004-03-26 | 2005-10-06 | Honda Motor Co Ltd | パワーウィンドウシステム |
-
2006
- 2006-05-31 US US11/444,850 patent/US7515975B2/en active Active
- 2006-12-11 WO PCT/US2006/047191 patent/WO2007078660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12-11 CN CNA2006800528552A patent/CN101375219A/zh active Pending
- 2006-12-11 EP EP20060839293 patent/EP1960849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12-11 CA CA 2633256 patent/CA263325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67940A1 (zh) * | 2020-09-29 | 2022-04-07 | 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 | 一种针对线性控制器的无扰切换设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960849A1 (en) | 2008-08-27 |
CA2633256A1 (en) | 2007-07-12 |
WO2007078660A1 (en) | 2007-07-12 |
US20070142932A1 (en) | 2007-06-21 |
US7515975B2 (en) | 2009-04-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75219A (zh) | 用于在控制器之间进行切换的技术 | |
Johnson et al. | PID control | |
Zhang et al. | An adaptive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method for nonlinear systems based on ANFIS and multiple models | |
Gao et al. | Event-triggered adaptive neural network controller for uncertain nonlinear system | |
Sakthivel et al. | Dissipativity based repetitive control for switched stochastic dynamical systems | |
Devan et al. | Fractional-order predictive PI controller for dead-time processes with set-point and noise filtering | |
Wang et al. | Rapid-convergent nonlinear differentiator | |
JP4908433B2 (ja) | 制御パラメータ調整方法および制御パラメータ調整プログラム | |
Cui et al. | Adaptive fuzzy fault-tolerant control of high-order nonlinear systems: A fully actuated system approach | |
Wang et al. | Survey of transient performance control | |
Yin et al. | Command filtered dual backstepping variable structure robust switching control of uncertain nonlinear system | |
Lanusse et al. | Fractional-order control and interval analysis of SISO systems with time-delayed state | |
Nie et al. | Observer-Based Finite-Time Adaptive Motion Control for Nonlinear Asymmetric Hysteresis Systems in Pure-Feedback Form | |
Nemati et al. | A new approach to tune the two-degree-of-freedom (2DOF) | |
Bashash | Advanced polynomial trajectory design for high precision control of flexible servo positioning systems | |
Biagiotti et al. | Repetitive control of non-minimum phase systems along B-spline trajectories | |
Yuan et al. | A robust adaptive controller for Hammerstein nonlinear systems | |
El Alaoui et al. | Fuzzy anti-windup schemes for PID controllers | |
Kuma et al. |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dvanced Controllers for Three Tank Interacting System | |
Dudiki |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of Non-Minimum Phase Systems | |
Szedlak-Stinean et al. | Fuzzy and 2-DOF Controllers for Processes with a Discontinuously Variable Parameter. | |
Huba et al. | Uncovering Disturbance Observer and Ultra-Local Plant Models in Series PI Controllers. Symmetry 2022, 14, 640 | |
Dragoş et al. | 2-DOF PI-fuzzy controllers for a magnetic levitation system | |
HosseinNia et al. | Hybrid systems and control with fractional dynamics (II): Control | |
Vo et al. | A Modified Adaptive Prescribed Performance Control Method for Motion Control Problems of Robotic Manipulator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