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4399A - 电子装置及其遮光通风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及其遮光通风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4399A
CN101374399A CNA2007102014441A CN200710201444A CN101374399A CN 101374399 A CN101374399 A CN 101374399A CN A2007102014441 A CNA2007102014441 A CN A2007102014441A CN 200710201444 A CN200710201444 A CN 200710201444A CN 101374399 A CN101374399 A CN 1013743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plane
dazzling screen
dazzling
plane
venti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2014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厚成
黄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2014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74399A/zh
Priority to US12/110,544 priority patent/US7926954B2/en
Publication of CN101374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43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1/00Scree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1V1/00, F21V3/00, F21V7/00 or F21V9/00
    • F21V11/02Scree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1V1/00, F21V3/00, F21V7/00 or F21V9/00 using parallel laminae or strips, e.g. of Venetian-blind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具有一遮光通风器。该遮光通风器具有一中心平面,该中心平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所述中心平面与所述多个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所在的多个平面相交,形成多个第一相交线和第二相交线。所述第一相交线与所述第二相交线平行且交替排列。所述中心平面到所述第一遮光片所在平面存在第一角,到所述第二遮光片所在平面存在第二角。且,所述第一角和第二角中一个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遮光通风器。本发明所述电子装置的遮光通风器可有效阻挡电子装置内的光线通过壳体上的出风口散溢出来。除此之外,还可混合出风口处的风流,从而降低出风口出的温度。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及其遮光通风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遮光通风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具有内置光源的电子装置的遮光通风器。
背景技术
具有内置光源的电子装置一般都包括有遮光通风器,以在溢散光源发出的热量的同时,防止光源发出的光溢出该电子装置的壳体。但是现有的遮光通风器并不能完全防止光线的溢散。例如,现有投影机一般都包括一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光源、镜头组件、散热风扇和遮光罩。壳体上设置有入风口和出风口,散热风扇可设置在入风口也可设置在出风口,且位于光源一侧,以散溢光源发出的高热。由于投影机光源发出的光很强,易对眼睛产生刺激,也不利于位于出风口或入风口处的人观看投影内容,为了避免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出风口或入风口射出,一般都在入风口或出风口处设置一百叶式遮光罩。该百叶式遮光罩中相邻的页片在垂直排气孔平面的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以实现遮光目的。然而,仍然会有部分光线从该百叶式遮光罩的页片间的缝隙间散溢出来,遮光效果并不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内部光线向外溢漏的电子装置。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挡光的遮光通风器。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光源和散热器。其中,壳体相对光源的两侧开有两个通风孔。散热器位于一通风孔处。至少一通风孔处设置有遮光通风器。所述遮光通风器具有一中心平面,该中心平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所述中心平面与所述多个第一遮光片所在的多个平面相交,形成多个第一相交线。所述中心平面与所述多个第二遮光片所在的多个平面相交,形成多个第二相交线。所述第一相交线与所述第二相交线平行且交替排列。所述中心平面到所述第一遮光片所在平面存在第一角,到所述第二遮光片所在平面存在第二角。且,所述第一角和第二角中一个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
一种遮光通风器具有一中心平面,该中心平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所述中心平面与所述多个第一遮光片所在的多个平面相交,形成多个第一相交线。所述中心平面与所述多个第二遮光片所在的多个平面相交,形成多个第二相交线。所述第一相交线与所述第二相交线平行且交替排列。所述中心平面到所述第一遮光片所在平面存在第一角,到所述第二遮光片所在平面存在第二角。且,所述第一角和第二角中一个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
本发明所述电子装置具有一遮光通风器,该遮光通风器包括多个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非对称排布,且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分别与中心平面形成锐角和钝角,可有效阻挡电子装置内的光线通过壳体上的出风口或入风口散溢出来。又,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非对称排布,使得相邻的第一遮光片或第二遮光片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大,从而增大了热风风道的空间,增加散热效率。除此之外,当该遮光通风器设置在出风口处时,可混合出风口处的风流,从而降低出风口出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的内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的遮光通风器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遮光通风器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所示遮光通风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的内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电子装置100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于壳体10内的光源30和散热器50。电子装置100可以是投影机等具有内置光源30、且需要溢散光源30发出的热量的各种电子设备。本实施方式以投影机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当电子装置100为投影机时,该电子装置100还包括投影镜头和将光源发出的光传递到投影镜头的镜头组件(图中未示出),在此不加以赘述。
光源30用于产生电子装置100工作所需的光能。壳体10相对光源30两侧的侧壁上开有作为通风孔的入风口14和出风口12。入风口14处设置散热器50。散热器50为风扇或鼓风机。出风口12处设置有遮光通风器70。光源30位于散热器50与遮光通风器70之间,这样,散热器50启动后所产生的气流可将光源30产生的热量从出风口12处带出。
如图2所示,遮光通风器70包括固定板76和固定于固定板76上的多个第一遮光片72和第二遮光片74。遮光通风器70通过固定板76两端的安装孔762配合螺钉(图中未示出)固定于出风口12处的壳体10上。当然,还可通过扣接、焊接等方式将遮光通风器70固定安装到出风口12处。
请同时参阅图3所示的遮光通风器70的俯视图,遮光通风器70具有一中心平面78,中心平面78与固定板76所在的平面相垂直,与出风口12所在的平面相平行。多个第一遮光片72平行排列于中心平面78一侧,多个第二遮光片平行排列于中心平面78另一侧。第一遮光片72和第二遮光片74都为长方形,固定板76大体为长方形。
多个第一遮光片72所在的多个平面分别与中心平面78相交,形成多个第一相交线A1。多个第二遮光片74所在的多个平面分别与中心平面78相交,形成多个第二相交线A2。为了方便说明,定义中心平面78到第一遮光片72所在平面的角为第一角a1:以第一相交线A1为轴心,中心平面78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到达第一遮光片72所在平面所旋转的角度。定义中心平面78到第二遮光片74所在平面的角为第二角a2:以第二相交线A2为轴心,中心平面78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到达第二遮光片74所在平面所旋转的角度。
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角a1为锐角,第二角a2为钝角,且第一相交线A1和第二相交线A2平行且交替排列。这样,从垂直固定板76所在平面的方向看来,第一遮光片72与对应的第二遮光片74排列为非对称“八”字。另外,相邻的两个第一遮光片72在中心平面78的投影之间存在第一空隙L1,且第一空隙L1位于第二遮光片74在中心平面78的投影中。相邻的两个第二遮光片74在中心平面78的投影之间存在第二空隙L2,且第二空隙L2位于第一遮光片72在中心平面78的投影中。本较佳实施例中,夹角a1与a2互为补角,第一角a1为45度,第二角a2的为135度。第一空隙L1略大于第二空隙L2。容易理解的,为了有效地挡光,在垂直中心平面78的平面上,两个相邻的第二遮光片74的远离中心平面78的一端B2与靠近中心平面78的一端B1的连线的延长线应与第一遮光片72相交,该条件对于第一遮光片72来说也是一样的。第一遮光片72和第二遮光片74靠近中心平面78的边之间存在一定间隙L3,以使热空气平和转向,并充分混合冷、热空气。
可以理解的,第一角a1可为钝角,而第二角a2为锐角,第一角a1和第二角a2的和可大于或小于180度。第一空隙L1可与第二空隙L2大小相同。第一空隙L1和第二空隙L2中的一个可不存在。间隙L3可为0。
第一空隙L1或第二空隙L2的存在使得相邻的第一遮光片72或第二遮光片74之间的距离拉大,从而增大了热风风道的空间,增加散热效率。而第二空隙L2在中心平面78的投影位于第一遮光片72在中心平面78的投影中,且两个相邻的第二遮光片74的远离中心平面78的一端B2与靠近中心平面78的一端B1的连线的延长线与第一遮光片72相交,又可将通过第二遮光片74的光线被第一遮光片72所遮挡。除此之外,第一遮光片72与第二遮光片74的非对称排列,可以在第一和第二遮光片72和74之间将通过第二遮光片74的热风与出风口12处的冷空气充分混合,快速降低出风口12处的温度,增加散热效率。
如图4所示的遮光通风器70的分解图,固定板76一边上开有用于插置第一遮光片72的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插槽764,另一边上开有用于插置第二遮光片74的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插槽766。且第一插槽764和第二插槽766非对称排列,组合为“八”字。对应的,第一遮光片72和第二遮光片74的中间位置分别开有与第一插槽764和第二插槽766相配合的第三插槽724和第四插槽744。这样,可以非常方便地以插接的方式将第一遮光片72和第二遮光片74安装到固定板76上。
当遮光通风器70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时,可采用注塑方法或射出成型等方法一次形成遮光通风器70。采用金属材料时,还可采用浇注的方法一次形成遮光通风器70。
遮光通风器70也可包括多块固定板76。固定板76也可以是壳体10的一部分,如,固定板76为出风口12处的壳体10。第一遮光片72和第二遮光片74也可采用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固定板76上。
固定板76也可固定于电子装置100内位于出风口12处的其它元件上,例如出风口12处的一电路板上。
遮光通风器70也可设置于入风口14处。
入风口14可设置于靠近壳体10侧壁的壳体10的顶部。
如图5所示,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200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于壳体10内的光源30和散热器250。壳体10相对光源30两侧的侧壁开有作为通风孔出风口12和入风口14。出风口12处安装有遮光通风器70,入风口14处安装有另一遮光通风器90,且遮光通风器90与遮光通风器70的结构和功能相同。散热器250为风扇,位于光源30与遮光通风器70之间。这样,散热器250直接将电子装置200中的热量吸出壳体10。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光源和散热器;所述壳体相对所述光源的两侧开有两个通风孔;所述散热器位于一通风孔处;至少一通风孔处设置有遮光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通风器具有一中心平面;所述中心平面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遮光片,另一侧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遮光片;所述中心平面与所述多个第一遮光片所在的多个平面相交,形成多个第一相交线,所述中心平面与所述多个第二遮光片所在的多个平面相交,形成多个第二相交线;所述第一相交线与所述第二相交线平行且交替排列;所述中心平面到所述第一遮光片所在平面存在第一角,到所述第二遮光片所在平面存在第二角,所述第一角和第二角中一个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
  2. 【权利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第一遮光片在所述中心平面的投影之间存在第一空隙,所述第一空隙位于所述第二遮光片在所述中心平面的投影中。
  3. 【权利要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第二遮光片在所述中心平面的投影之间存在第二空隙,所述第二空隙位于所述第一遮光片在所述中心平面的投影中。
  4. 【权利要求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中心平面的平面上,相邻的两个第二遮光片的远离所述中心平面的一端与靠近中心平面的一端的连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遮光片相交。
  5. 【权利要求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通风器还包括固定板,所述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壳体相连。
  6. 【权利要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包括分别用于插置所述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遮光片上包括与所述第一插槽相配合的第三插槽,所述第二遮光片上包括与所述第二插槽相配合的第四插槽。
  7. 【权利要求7】一种遮光通风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中心平面;所述中心平面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遮光片,另一侧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遮光片;所述中心平面与所述多个第一遮光片所在的多个平面相交,形成多个第一相交线,所述中心平面与所述多个第二遮光片所在的多个平面相交,形成多个第二相交线;所述第一相交线与所述第二相交线平行且交替排列;所述中心平面到所述第一遮光片所在平面存在第一角,到所述第二遮光片所在平面存在第二角,所述第一角和第二角中一个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
  8. 【权利要求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遮光通风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第一遮光片在所述中心平面的投影之间存在第一空隙,所述第一空隙位于所述第二遮光片在所述中心平面的投影中。
  9. 【权利要求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遮光通风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第二遮光片在所述中心平面的投影之间存在第二空隙,所述第二空隙位于所述第一遮光片在所述中心平面的投影中。
  10. 【权利要求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遮光通风器,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中心平面的平面上,相邻的两个第二遮光片的远离所述中心平面的一端与靠近中心平面的一端的连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遮光片相交。
  11. 【权利要求11】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遮光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通风器还包括固定板,所述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12. 【权利要求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遮光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包括分别用于插置所述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遮光片上包括与所述第一插槽相配合的第三插槽,所述第二遮光片上包括与所述第二插槽相配合的第四插槽。
CNA2007102014441A 2007-08-23 2007-08-23 电子装置及其遮光通风器 Pending CN1013743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2014441A CN101374399A (zh) 2007-08-23 2007-08-23 电子装置及其遮光通风器
US12/110,544 US7926954B2 (en) 2007-08-23 2008-04-28 Light shield used in proj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2014441A CN101374399A (zh) 2007-08-23 2007-08-23 电子装置及其遮光通风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4399A true CN101374399A (zh) 2009-02-25

Family

ID=40381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2014441A Pending CN101374399A (zh) 2007-08-23 2007-08-23 电子装置及其遮光通风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926954B2 (zh)
CN (1) CN10137439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3312A (zh) * 2010-08-10 2011-02-02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照明模块
WO2020238263A1 (zh) * 2019-05-31 2020-12-03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遮光排气装置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WO2021109780A1 (zh) * 2019-12-03 2021-06-10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风板、通风栅架和投影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399A (zh) * 2007-08-23 2009-02-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遮光通风器
JP6547298B2 (ja) * 2015-01-06 2019-07-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12057665B (zh) * 2020-09-18 2021-11-23 深圳思镁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消毒机uv光源的防漏光支撑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312144B1 (no) * 2000-10-11 2002-03-25 Baard Eker Ind Design As Anordning ved projektor
CN1237390C (zh) * 2002-01-23 2006-01-18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新式遮光导风构造
JP4030325B2 (ja) 2002-03-11 2008-01-0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CN2650180Y (zh) * 2003-09-11 2004-10-20 鲜善洪 投影机的无漏光散热风罩
JP2007279118A (ja) * 2006-04-03 2007-10-25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
JP4204604B2 (ja) * 2006-05-02 2009-01-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CN101374399A (zh) * 2007-08-23 2009-02-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遮光通风器
CN101619841B (zh) * 2008-06-30 2011-01-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灯泡防爆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3312A (zh) * 2010-08-10 2011-02-02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照明模块
CN101963312B (zh) * 2010-08-10 2013-03-20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照明模块
WO2020238263A1 (zh) * 2019-05-31 2020-12-03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遮光排气装置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WO2021109780A1 (zh) * 2019-12-03 2021-06-10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风板、通风栅架和投影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926954B2 (en) 2011-04-19
US20090051885A1 (en) 200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29088B2 (en) Air-conditioning-apparatus indoor unit
CN101374399A (zh) 电子装置及其遮光通风器
KR102053223B1 (ko) 바람 가리개 및 이를 포함한 공기 조화기
CN201263265Y (zh) 通风屏蔽防尘面板
CN110431925A (zh) 显示装置
JPWO2009054316A1 (ja) 天井埋込型の空気調和機
CN102478927A (zh) 服务器机柜
EP1310743B1 (en) Decorative panel and diffuse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US20210262691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5992505B (zh) 网络设备
EP3415833B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indoor unit
CN204141724U (zh) 空调器
JP3596422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CN108369025A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215723729U (zh) 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5102292U (zh)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968609A (zh) 用于空调的换热器及空调
CN207350747U (zh) 具有防错装结构的换气装置
CN211716685U (zh) 空调器
CN101446750B (zh) 投影装置
CN215808858U (zh) 空调器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EP4317810A1 (en) Wall-mounted air conditioner
CN211261012U (zh) 空调室内机
KR100648945B1 (ko) 환기장치의 실내기
JP2518240Y2 (ja) 室外機の風向変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