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7975A - 一种新型多功能有机微粉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多功能有机微粉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7975A
CN101357975A CNA2008101209305A CN200810120930A CN101357975A CN 101357975 A CN101357975 A CN 101357975A CN A2008101209305 A CNA2008101209305 A CN A2008101209305A CN 200810120930 A CN200810120930 A CN 200810120930A CN 101357975 A CN101357975 A CN 101357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synthetic method
product
parts
raw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209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7975B (zh
Inventor
杨少平
李胜
吴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 COLO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NG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NGM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NG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209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579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57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7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7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79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enolic Resins Or Amino Resin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有机微粉的合成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尿素、甲醛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进行缩聚,控制合适的原料配方和工艺条件,得到粒径十分均一的多功能有机微粉产品;该产品的初始粒径小于1微米,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分解温度;产品能够被广泛的应用在涂料、油漆、塑料、造纸、药物缓释等领域,体现其优良的消光、抗刮伤、耐磨损、耐酸碱、耐溶剂、柔滑手感、耐候性等性能;从产品经济效益方面看,该产品具备低成本、高附加值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多功能有机微粉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指一种多功能的有机微粉的合成方法。
技术背景
近年来,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高等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公司加大了对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的投入,已经发现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涂料、油墨、塑料、薄膜、造纸以及生物医学、药物缓释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多功能有机高分子微粉在化工技术、功能高分子领域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多功能有机微粉的性能特点主要有其特别的功能基团和化学结构共同决定的,这些不同的功能基团和化学结构的不同组合使产品呈现出多功能性,进而使其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多功能有机微粉的功能基团和化学结构是有其制备的化学原材料和工艺方法决定的,不同的功能基团原料和制备工艺方法所得到的产品,其结构性能也不一样,有很多关于功能有机微粉的合成和应用方面的国外专利文献报道。
加拿大专利NO.909,433中描述了采用多元酚与甲醛,摩尔比0.6-1.0,酸催化剂,在疏水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制备酚醛树脂,产品具有一定的消光性,但其制备过程需要在碱液中脱除有机溶剂,并且产品应用前还需要经过研磨处理,整个工艺过程比较繁琐,生产效率较低。
美国专利U.S.NO.3,516,941中报道了采用脲醛聚合物作为微胶囊壳来包裹有机液体,以适合一些特定的药物缓释用途,赋予其特殊应用性能,其主要制备原理是通过尿素与甲醛在酸催化剂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通过控制其反应程度来控制胶囊内有机液体在不同条件下释放。
加拿大专利NO.855,768中阐述了关于脲醛树脂粒子作为添加剂在钛白粉中起到增加光泽的效果,用量为钛白粉的15%-35%,该类型的脲醛树脂粒子的粒径分布范围在1-30微米。
加拿大专利NO.887,694中报道了一种具有消光和纹理效果的有机微粉,其粒径范围1-700微米,不溶于有机溶剂,但相比传统的二氧化硅,消光效果无明显优势,并且粒径分布较宽,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美国专利U.S.3,953,421中报道了一种脲醛树脂粒子的合成方法及其在纸张涂覆中的应用;通过此工艺合成的产品粒子坚实,后期粉碎和有机溶剂中应用分散较困难,不具备优良的消光效果。
从上述的这些专利文献中可以看出,国外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并且部分产品已经推广应用,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科研文献报道还没有发现,因此,该类多功能有机微粉产品今后必将有着巨大的科研价值和市场潜力,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迫切需要简单、稳定和可靠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多功能有机微粉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聚氧乙烯烷基酚、聚乙烯醇、多羟基化合物、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为稳定剂,以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苯、甲苯或烷烃类为分散介质,将稳定剂溶解于分散介质中,再向溶解液中加入甲醛、加入尿素为原料,调节pH至酸性;本发明中所用的甲醛,包括任何纯度固体多聚甲醛和任何浓度的液体甲醛溶液;
(2)将混合液加热升温至10~100℃进行反应,使物料反应形成预聚物;
(3)将向预聚物中加入酸性物质,调节其pH至酸性,进行反应,形成缩聚物;
(4)把缩聚物用分散介质进行分散、洗涤,再加入表面活性剂,调节pH至中性,进行过滤、干燥即可得对多功能有机微粉。
作为优选,上述的合成方法中所述的聚氧乙烯烷基酚稳定剂为聚氧乙烯壬基酚、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辛基酚、烷基芳基化羟基化合物;聚乙烯醇稳定剂为(不清?);多羟基化合物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聚氧乙烯吡咯烷酮;稳定剂用量为原料(重量)的0.5~5%。作为更佳选择,所述的稳定剂用量为原料(重量)的1~3%。
作为优选,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的分散介质为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其用量为原料(重量)的100~0.1倍。作为更佳选择,所述的分散介质的用量为原料(重量)的10~1倍。
作为优选,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的原料与甲醛的摩尔比为0.5~2.5∶1,原料是指尿素,以及可能的添加剂,本发明中,作为添加剂的主要有三聚氰胺、苯代三聚氰胺、甲苯磺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更佳选择,所述的原料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2∶1。
作为优选,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的尿素为原料中加入三聚氰胺、苯代三聚氰胺、甲苯磺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添加剂,可以有效改善产品效果与性能,添加剂其用量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1~3。
作为优选,上述合成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pH调节剂通常为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氨水、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同类物质;混合液的pH值范围调整要求为7.0~9.0。
作为优选,上述合成方法中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30~70℃,反应时间为0.5~5小时。当然,对于反应时间与温度的确定是综合考虑技术效果与经济效益来衡量的,知道高分子反应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都能理解,当反应温度、所用反应时间不在优选范围内时,高分子材料同样是进行着反应的,只是相对效果会有所变化。
作为优选,上述合成方法中步骤(3)中调节的pH值为0.1~3.0,使用的酸性物质为盐酸、硫酸、硝酸、高氯酸、磷酸、对甲苯磺酸、氨基磺酸、氢氟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氯乙酸、柠檬酸、马来酸、琥珀酸、酒石酸、乳酸中的一种,反应温度为20~60℃。作为更佳选择,所述的步骤(3)中调节的pH值为0.5~1.5,反应温度为30~50℃。
作为优选,上述合成方法中步骤(3)形成预聚物再在60~90℃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这样可以更充分使预聚物进行交联,生成本发明所需要的产品。作为更佳选择,所述的步骤(3)形成预聚物再在65~80℃条件下反应1~5小时。
作为优选,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羧酸盐、氨基酸、Tween、Span、改性有机硅烷类、改性无机酸酯类、无机纳米二氧化硅等。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合成方法中上述步骤是连续进行的,相对于国外相关技术报道而言,更具有技术上的优势。
本发明技术方案涉及到技术原理是:已经为大家接受的理论认为要得到上述的多功能有机微粉应当满足下面条件:(1)经过缩聚反应,使产品形成极高的交联度,并且具备均一的近球形的一次粒径分布、较高的比表面积;(2)经过缩聚反应后,使产品保持固定的结构,对外界条件影响呈现出较强的惰性,正是这种特定的结构使产品在不同的应用条件下体现出多种特别的功能;(3)使产品需具备较好的表面活性,在应用中可以很容易的被分散而不团聚粘附。
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在初始阶段采用预缩聚工艺,控制反应速度使其较缓和的进行,形成均一结构的预聚物,避免了低分子结构的物质形成;然后通过降低反应温度,再进行强酸性条件下的主缩聚反应,形成高交联度的聚合物,以保持产品结构的均一性;后期再对产品进行合适的表面处理,使产品在应用中分散问题得以解决,拓宽了产品的应用领域;而国外的一些文献中并未充分考虑到聚合温度对产品结构均一性的影响和产品后期的表面处理方面,没有经过降温和表面处理;根据聚合物合成原理,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产品结构的均一性和应用性能,最终产品性能都会变差。
有益效果:相对于在国外资料中阐述的有机微粉生产工艺繁琐,可行性不强,并且产品质量也不稳定,产品应用中经常碰到分散困难问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处理才解决;而本发明提供的工艺制备方法不仅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而且产品质量也更好、更稳定、功能性更强,突出表现在产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近球形均一的0.05~0.15微米初始粒径分布以及较高的分解温度,进而在涂料、油漆应用中体现出极佳的消光效果、抗剪切、抗刮伤、耐磨损、耐酸碱、柔滑手感和高耐候性等特点,并且产品在应用过程中无需再经处理。
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多功能有机微粉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优点,例如在涂料、油漆、塑料中添加很少量就能使产品应用呈现极佳的消光效果和柔滑手感,同时具有抗刮伤、耐磨损、耐有机溶剂、与基材优良的粘结力、高透明性、高表面光滑度、高耐候性等特点,这是传统的二氧化硅消光粉无法与之相比的;尤其在高固含量涂料中应用,无需再添加另外树脂,解决了涂料常见的高粘度现象问题,抗剪切能力强,使用效果更理想。
附图说明
图1新型多功能有机微粉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通过降温缩聚和后期表面处理工艺得到的微粉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3未通过降温缩聚和后期表面处理工艺得到的微粉的透射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内容,但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并不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将9份(重量)羧甲基纤维素溶解在600份水中,加入混合器,开启搅拌,再加入180份尿素,90份固体甲醛,用碳酸钠调整PH值为7.0;混合均匀后,再把物料转入预聚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开始升温至70℃,维持该温度反应2小时;预聚物通过冷却器降温至40℃,进入另一混合器中,向其中加入硫酸调整预聚物PH为1.5,然后使预聚物进入主缩聚反应器,升温加热至75℃,维持该温度反应1小时,将产物转入中和混合器中,加入1200份水,0.27份Span40,分散洗涤,用碳酸钠调整其PH值为7.0,过滤,真空干燥,粉碎得产品。微粉的平均粒径为3.7微米,比表面积为14m2/g,孔隙率为1.183cm3/g,分解温度为250-255℃。
实施例2:将6份PVP溶解在900份乙醇中,加入混合器,开启搅拌,再加入100份尿素,42份固体甲醛,用乙醇胺调整PH值为7.5;混合均匀后,再把物料转入预聚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开始升温至70℃,维持该温度反应1.5小时;预聚物通过冷却器降温至50℃,进入另一混合器中,向其中加入柠檬酸调整预聚物PH为1.0,然后使预聚物进入主缩聚反应器,升温加热至75℃,维持该温度反应1小时,将产物转入中和混合器中,加入1000份乙醇,0.3份有机硅烷,分散洗涤,用三乙醇胺调整其PH值为7.3,过滤,真空干燥,粉碎得产品。微粉的平均粒径为2.5微米,比表面积为16m2/g,孔隙率为1.326cm3/g,分解温度为247-251℃。
实施例3:将12份PVA1788溶解在600份水中,加入混合器,开启搅拌,再加入120份尿素,42份三聚氰胺,100份固体甲醛,用碳酸钠调整PH值为7.0;混合均匀后,再把物料转入预聚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开始升温至70℃,维持该温度反应2小时;预聚物通过冷却器降温至40℃,进入另一混合器中,向其中加入氨基磺酸调整预聚物PH为1.5,然后使预聚物进入主缩聚反应器,升温加热至80℃,维持该温度反应1.5小时,将产物转入中和混合器中,加入800份水,0.27份Span40,分散洗涤,用碳酸钠调整其PH值为7.0,过滤,真空干燥,粉碎得产品。微粉的平均粒径为3.2微米,比表面积为18m2/g,孔隙率为1.54cm3/g,分解温度为258-261℃。
实施例4:将9份羧甲基纤维素溶解在600份水中,加入混合器,开启搅拌,再加入120份尿素,62份苯代三聚氰胺,100份固体甲醛,用碳酸钠调整PH值为7.0;混合均匀后,再把物料转入预聚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开始升温至90℃,维持该温度反应1.5小时;预聚物通过冷却器降温至55℃,进入另一混合器中,向其中加入硫酸调整预聚物PH为1.5,然后使预聚物进入主缩聚反应器,升温加热至80℃,维持该温度反应1小时,将产物转入中和混合器中,加入900份水,0.35份Tween20,分散洗涤,用碳酸钠调整其PH值为7.0,过滤,真空干燥,粉碎得产品。微粉的平均粒径为3.3微米,比表面积为16m2/g,孔隙率为1.489cm3/g,分解温度为253-256℃。
实施例5:将6份PVA1788溶解在810份水中,加入混合器,开启搅拌,再加入180份尿素,150份固体甲醛,用碳酸钠调整PH值为7.0;混合均匀后,再把物料转入预聚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开始升温至70℃,维持该温度反应3小时;预聚物通过冷却器降温至40℃,进入另一混合器中,向其中加入对甲苯磺酸调整预聚物PH为1.0,然后使预聚物进入主缩聚反应器,升温加热至80℃,维持该温度反应2小时,将产物转入中和混合器中,加入1200份水,0.35份钛酸酯,分散洗涤,用碳酸钠调整其PH值为7.0,过滤,真空干燥,粉碎得产品。微粉的平均粒径为4.1微米,比表面积为22m2/g,孔隙率为1.962cm3/g,分解温度为250-255℃。
实施例6:将6份羟乙基纤维素溶解在450份水和450份异丙醇中,加入混合器,开启搅拌,再加入180份尿素,130份固体甲醛,用三乙醇胺调整PH值为7.0;混合均匀后,再把物料转入预聚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开始升温至70℃,维持该温度反应1.5小时;预聚物通过冷却器降温至50℃,进入另一混合器中,向其中加入硫酸调整预聚物PH为1.0,然后使预聚物进入主缩聚反应器,升温加热至75℃,维持该温度反应3小时,将产物转入中和混合器中,加入1000份水,0.2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洗涤,用乙醇胺调整其PH值为7.0,过滤,真空干燥,粉碎得产品。微粉的平均粒径为3.8微米,比表面积为13m2/g,孔隙率为1.121cm3/g,分解温度为255-260℃。
实施例7:将12份羧甲基纤维素溶解在810份水中,加入混合器,开启搅拌,再加入60份尿素、120份三聚氰胺,70份固体甲醛,用碳酸钠调整PH值为7.0;混合均匀后,再把物料转入预聚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开始升温至75℃,维持该温度反应1小时;预聚物通过冷却器降温至30℃,进入另一混合器中,向其中加入对甲苯磺酸调整预聚物PH为1.5,然后使预聚物进入主缩聚反应器,升温加热至75℃,维持该温度反应2小时,将产物转入中和混合器中,加入700份水,0.5份纳米二氧化硅AEROSOL 200,分散洗涤,用碳酸钠调整其PH值为7.0,过滤,真空干燥,粉碎得产品。微粉的平均粒径为2.1微米,比表面积为10m2/g,孔隙率为0.984cm3/g,分解温度为260-263℃。
比较例1:将6份PVA1788溶解在810份水中,加入混合器,开启搅拌,再加入180份尿素,150份固体甲醛,用碳酸钠调整PH值为7.0;混合均匀后,再把物料转入预聚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开始升温至70℃,维持该温度反应2小时;转入另一混合器中,向其中加入硫酸调整预聚物PH为1.5,然后使预聚物进入主缩聚反应器,升温加热至75℃,维持该温度反应1小时,将产物转入中和混合器中,加入1200份水,分散洗涤,用碳酸钠调整其PH值为7.0,过滤,真空干燥,粉碎得产品。微粉的平均粒径为8.8微米,比表面积为13m2/g,孔隙率为1.106cm3/g,分解温度为242-245℃。
接下来,通过实施例8-13来描述这功能有机微粉同传统二氧化硅在丙烯酸树脂漆中均匀分散、涂膜、光泽检测相比呈现的优良的消光性能,比较例1也一并检测对比。
实施例8:丙烯酸树脂漆100份,二氧化硅1.8份。
实施例9:丙烯酸树脂漆100份,二氧化硅0.9份,功能微粉(实施例2)0.9份。
实施例10:丙烯酸树脂漆100份,功能微粉(实施例2)1.8份。
实施例11:丙烯酸树脂漆100份,功能微粉(实施例2)3.6份。
实施例12:丙烯酸树脂漆100份,功能微粉(实施例5)3.6份。
实施例13:丙烯酸树脂漆100份,功能微粉(比较例1)3.6份
上面6个实例配方组分分散均匀后,使用AFA-II自动涂膜机在铜版纸上分别涂制0.050毫米和0.075毫米的漆膜,待漆膜风干后,使用WGG镜向光泽计WGG20和WGG60分别检测漆膜表面镜向光泽度(适用于ISO2813、ASTM D2457、GB/T9754-88标准);检测数据见下表:
  实施例   0.050mm漆膜   0.075mm漆膜
  WGG20计   WGG60计   WGG20计   WGG60计
  丙烯酸树脂漆   17.0   24.0   17.0   24.0
  8   9.5   6.8   10.8   7.6
  9   6.6   3.9   8.7   4.8
  10   4.0   2.9   4.6   3.3
  11   3.3   2.5   3.8   2.8
  12   4.1   3.0   4.5   3.4
  13   10.6   7.5   12.3   8.9
表中数据表明使用实施例中制备的功能有机微粉有着很好的消光效果,并且它可以与传统的消光粉二氧化硅复合使用,并且在丙烯酸树脂漆中能够很好的分散,粒子分布均匀,漆膜具有柔滑手感,同时树脂漆不会出现常见的高粘度现象;而实施例13中使用的比较例1的功能微粉消光效果相对较差。
接下来,再通过实施例14~16来描述多功能有机微粉用于家装漆、塑胶漆中同二氧化硅相比在相同基材上所呈现的优良的耐磨性;所选用漆料配方如下:
实施例14:多羟基聚酯漆100份。
实施例15:多羟基聚酯漆94.5份,润湿剂0.4份,流变剂0.1份,二氧化硅5份。
实施例16:多羟基聚酯漆94.5份,润湿剂0.4份,流变剂0.1份,功能有机微粉5份。
将上述各实施例配方组份经高速分散机搅拌分散均匀,然后用喷枪分别在相同基材表面均匀喷制约70微米厚度的漆膜,待漆膜风干后,使用JM-IV磨耗仪分别在相同条件下(荷重500克)测试其耐磨性能(适用于GB/T15036.2-2001、GB/T15102-94、GB/T18102-2000、GB/T4893.8-85、GB/T17657-1999、GB/T1768-89标准);检测数据见下表:
Figure A20081012093000091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功能有机微粉的耐磨性能几乎是二氧化硅的两倍,说明功能有机微粉在涂料、清漆中应用比传统的硅类粉体有更好的抗刮伤和耐磨性能,与被涂层的基材有着更好的粘结力,很好的保护基材不被刮伤和磨损,显示了其在涂料、清漆应用中的优越性。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多功能有机微粉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聚氧乙烯烷基酚、聚乙烯醇、多羟基化合物、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为稳定剂,以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苯、甲苯或烷烃类为分散介质,将稳定剂溶解于分散介质中,再向溶解液中加入甲醛、加入尿素为原料,调节pH至碱性;
(2)将混合液加热升温至10~100℃进行反应,使物料反应形成预聚物;
(3)将向预聚物中加入酸性物质,调节其pH至酸性,进行反应,形成缩聚物;
(4)把缩聚物用分散介质进行分散、洗涤,再加入表面处理剂,调节pH至中性,进行过滤、干燥即可得对多功能有机微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氧乙烯烷基酚稳定剂为聚氧乙烯壬基酚、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辛基酚、烷基芳基化羟基化合物;聚氧乙烯醇;多羟基化合物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氧乙烯吡咯烷酮;稳定剂用量为原料(重量)的0.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介质为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其用量为原料(重量)的100~0.4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与甲醛的摩尔比为0.5~2.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尿素为原料中加入三聚氰胺、苯代三聚氰胺、甲苯磺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用量为原料(重量)的0.5~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调节pH至7.0~9.0,所用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氨水、乙醇胺、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30~70℃,反应时间为0.5~5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调节的pH值为0.1~3.0,优选0.5~1.5,使用的酸性物质为盐酸、硫酸、硝酸、高氯酸、磷酸、对甲苯磺酸、氨基磺酸、氢氟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氯乙酸、柠檬酸、马来酸、琥珀酸、酒石酸、乳酸中的一种,反应温度为20~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形成预聚物再在60~90℃条件下反应1~5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处理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羧酸盐、氨基酸、Tween、Span、改性有机硅烷类、改性无机酸酯类、无机纳米二氧化硅。
CN2008101209305A 2008-09-08 2008-09-08 一种多功能有机微粉的合成方法 Active CN1013579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09305A CN101357975B (zh) 2008-09-08 2008-09-08 一种多功能有机微粉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09305A CN101357975B (zh) 2008-09-08 2008-09-08 一种多功能有机微粉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7975A true CN101357975A (zh) 2009-02-04
CN101357975B CN101357975B (zh) 2010-09-01

Family

ID=40330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09305A Active CN101357975B (zh) 2008-09-08 2008-09-08 一种多功能有机微粉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5797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3393A (zh) * 2011-09-14 2013-03-27 同济大学 一种合成均匀粒径分布的脲醛树脂微球的方法
CN103288130A (zh) * 2012-03-02 2013-09-11 同济大学 一种制备粒径分布均匀且单分散的二氧化锆微球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3393A (zh) * 2011-09-14 2013-03-27 同济大学 一种合成均匀粒径分布的脲醛树脂微球的方法
CN103288130A (zh) * 2012-03-02 2013-09-11 同济大学 一种制备粒径分布均匀且单分散的二氧化锆微球的方法
CN103288130B (zh) * 2012-03-02 2014-12-10 同济大学 一种制备粒径分布均匀且单分散的二氧化锆微球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7975B (zh) 201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9270B (zh) 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CN101115781B (zh) 包含基于聚氨酯的水溶性表面活性添加剂的固体颜料制剂
CN102533085B (zh) 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2305B (zh) 水性预涂卷材涂料背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EP0958306A1 (en) Carboxyalkyl cellulose esters
Xie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elf-matting waterborne polymer–An overview
CN110204682B (zh) 含有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和磺酸盐基团的聚氨酯水分散体
CN104927779A (zh) 一种相变材料超疏水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9653A (zh) 具有高分子量的部分可溶的糊精
CN101263204B (zh) 有色微小复合颗粒、有色微小复合颗粒的制造方法、着色材料、滤色器、和喷墨用墨水
CN102167786A (zh) 一种原位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改性酪素/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成膜剂的方法
CN102337704B (zh) 一种耐温型印刷纸品水性上光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93017B (zh) 一种bopet膜高浓缩哑光母粒及制备方法
KR20040018500A (ko) 이산화티탄 안료의 컨디셔닝 방법
CN101115804A (zh) 包含填料和水溶性表面活性添加剂的固体颜料制剂
CN104854202A (zh) 水性涂料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具有特殊光泽度分布的涂层
TW499466B (en) Pigment preparation
CN112654435A (zh) 多层涂膜形成方法
CN110105856A (zh) 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和3c涂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571294B (zh) 无污染环保波纹漆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23127A1 (en) Printing ink containing undried, coated titanium dioxide
CN101357975B (zh) 一种多功能有机微粉的合成方法
CN102731717B (zh) 一种含羟基的水性分散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950416B (zh) 基本上不含有机溶剂的成膜组合物,多层复合涂层和相关方法
CN101659822A (zh) 水性水转印清漆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ANGZHOU JCOLOR CHEMICAL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ANGZHOU JINGMEI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9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Shaoping

Inventor after: Li Sheng

Inventor after: Wu Feng

Inventor after: He Jianwei

Inventor before: Yang Shaoping

Inventor before: Li Sheng

Inventor before: Wu Fe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YANG SHAOPING LI SHENG WU FENG TO: YANG SHAOPING LI SHENG WU FENG HE JIANWEI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10030 5/F, BUILDING 3, NO.2, XIYUAN ROAD 4, XIH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WEST), SANDUN TOWN,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TO: 310030 8C-1603, XIGANG XINJIE, NO.206, ZHENHUA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902

Address after: 310030, Xihu District, Zhejiang Province, Zhenhua Road, 206, West Harbor, New Territories, 8C-1603, Hangzhou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Wonderful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Three, West L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West four road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30 No. 2 No. 3 Building 5 layer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Jingmei Technology Co., 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New multifunctional organic micropowder synthesis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2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

Pledgee: Bank of Hangzhou Limited by Share Lt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

Pledgor: Hangzhou Wonderful Chemical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2990000781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EJIANG JI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ANGZHOU JCOLOR CHEMICAL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8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10030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TO: 313301 HUZHOU, ZHEJIA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815

Address after: 313301 Zhejiang city of Huzhou province Anji County Shan comply with filial piety village Beishan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WONDERFUL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30, Xihu District, Zhejiang Province, Zhenhua Road, 206, West Harbor, New Territories, 8C-1603, Hangzhou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Wonderful Chemical Co.,Ltd.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408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

Pledgee: Bank of Hangzhou Limited by Share Lt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

Pledgor: Hangzhou Wonderful Chemical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2990000781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3301 Zhejiang city of Huzhou province Anji County Shan comply with filial piety village Beishan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J COLOR TECHNOLOGI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3301 Zhejiang city of Huzhou province Anji County Shan comply with filial piety village Beishan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WONDERFUL CHEM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