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9306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9306A
CN101339306A CNA200710128716XA CN200710128716A CN101339306A CN 101339306 A CN101339306 A CN 101339306A CN A200710128716X A CNA200710128716X A CN A200710128716XA CN 200710128716 A CN200710128716 A CN 200710128716A CN 101339306 A CN101339306 A CN 101339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splay device
heat
heat pipe
leng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87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立伟
沈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IN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XI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I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XI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1287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393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39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93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显示面板、背光模块、散热基板与热管。其中,显示面板具有显示面。背光模块耦合显示面板,且此背光模块具有控制电路基板。散热基板接触控制电路基板。热管则接触散热基板,且此热管的长度方向既不与水平方向平行,也不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垂直。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散热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中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媒体的迅速发展,使用者对于外围的声光设备要求愈来愈高。以往常用的阴极射线管或称映像管(Cathode Ray Tube;CRT)类型的显示器,由于体积过于庞大,在现今标榜轻薄短小的时代中,已渐不敷需求。因此,近年来有许多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技术相继被开发出来,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已渐渐成为未来显示器的主流。
液晶显示器因为技术发展快速且日趋成熟,并具有低耗电量特性,与同窗口尺寸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相比,其占用空间要小得多,质量较佳,因此完全符合轻薄短小的特性,故广泛应用于各式电子产品。
其中,大尺寸的液晶电视的成长更是快速,目前的大尺寸液晶电视的尺寸甚至已凌驾传统上被认为大尺寸的等离子电视。此类的液晶显示器大部分为背光(back-light)型液晶显示器,主要包括前端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后端的背光模块,故必须使用大型的背光模块,以提供足够亮度的背光源,使光线穿过液晶层,以达使用者的眼睛。然而,随着背光模块的尺寸越来越大,如何对背光模块进行有效的散热工作也越显得困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一方面就是在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热管来均匀内部热量的分布。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显示面板、背光模块、散热基板与热管。其中,显示面板具有显示面。背光模块耦合显示面板,且此背光模块具有控制电路基板。散热基板接触控制电路基板。热管则接触散热基板,且此热管的长度方向既不与水平方向平行,也不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垂直。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更可包含一散热鳍片。其中,散热鳍片安装于散热基板的至少部分区域上,并将热管夹置于散热基板与散热鳍片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将可有效地驱散其控制电路基板的热量,并避免热量集中于局部区域,使得控制电路基板损坏。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所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
图2所示为图1的显示装置的组合图。
图3所示为图2的显示装置沿着线段A的部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示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在此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例如可为液晶屏幕、液晶电视、或其它具有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以下说明是以具有背光模块200的显示装置(如图1~图3所示)为例,且较佳为一使用LED为发光源的背光模块,以清楚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与图2,其所示分别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与组合图。如图所示,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显示面板300、背光模块200、散热基板110与热管120(Heat Pipe)。其中,显示面板300具有显示面310。背光模块200耦合显示面板300,且此背光模块200具有控制电路基板210。散热基板110接触控制电路基板210。热管120则接触散热基板110,且此热管120的长度方向P既不与水平方向H平行,也不与显示面板300的显示面310垂直。也就是说,热管120的长度方向与重力方向呈平行或有一夹角,且此夹角介于0°~90°之间。具体而言,上述的背光模块200可为利用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背光模块,而上述的散热基板110的材质可为任何种类的金属或其它热传导系数高的材料(例如:石墨与钻石)。
更具体地说,上述的热管120可自散热基板110的上半部延伸至下半部,以将散热基板110上半部的热量平均分布至下半部。这是因为若散热装置在没有风扇而仅有自然对流的情况下,控制电路基板210所产生的热量将集中于上半部,此将使得控制电路基板210上半部的元件因温度过高而效能下降,甚至因此而损坏。因此,若热管120自散热基板110的上半部延伸至下半部,将可有效地将热量从上半部迁移到下半部,以避免控制电路基板210的局部区域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热管120的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H的夹角可介于0°~90°。具体而言,图1的热管120的长度方向可与水平方向H垂直,或者说热管120的长度方向可与显示面板300的显示面310平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知,以上所述的“夹角”指两方向相交所形成的四夹角中,角度数值最小者。此外,“热管的长度方向”指热管的延伸方向,例如:图1中的方向P。
此外,图1的显示装置亦可具有至少一散热鳍片130,其安装于散热基板110的部分区域上,且此散热鳍片130可将热管120夹置于散热基板110与散热鳍片130间。更具体地说,上述的散热鳍片130可藉由螺丝132锁附于散热基板110的部分区域上,以方便组装人员调整散热鳍片130的位置(或高度),使得原本集中于散热基板110局部区域的热量,藉由散热鳍片130来向外界逸散。
上述的散热鳍片130的长度方向可不与水平方向H平行,或者说此散热鳍片130的长度方向可不与显示面板300的显示面310垂直,以让散热鳍片130自散热基板110的上半部延伸至下半部。更具体地说,此散热鳍片130的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H的夹角可介于0°~90°。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鳍片130的长度方向可与水平方向H垂直,或者说散热鳍片130的长度方向可与显示面板300的显示面310平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知,以上所述的“夹角”指两方向相交所形成的四夹角中,角度数值最小者。此外,“散热鳍片的长度方向”指散热鳍片中鳍片的延伸方向,例如:图1中的方向S。
参照图3,其所示为图2的显示装置沿着线段A的部分剖面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散热鳍片130可具有至少一凹槽134,以将热管120部分嵌入于凹槽134中,以增加热管120与散热鳍片130的接触面积,进而强化热管120与散热鳍片130间的热量传递能力。
同样地,图3的散热基板110亦可具有至少一凹槽112,以将热管120部分嵌入于凹槽112中。此凹槽112同样可以增加热管120与散热基板110的接触面积,进而强化热管120与散热基板110间的热量传递能力。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含:
一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面;
一背光模块,耦合上述显示面板,且上述背光模块具有一控制电路基板;
一散热基板,接触上述控制电路基板;以及
至少一热管,接触上述散热基板,其中上述热管的长度方向既不与一水平方向平行,也不与上述显示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热管的长度方向与上述水平方向有一介于0°~90°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热管的长度方向与上述显示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热管的长度方向与上述水平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更包含至少一散热鳍片,安装于上述散热基板的至少部分区域上,并将上述热管夹置于上述散热基板与上述散热鳍片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散热鳍片的长度方向与上述显示面并不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散热鳍片的长度方向与上述水平方向并不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散热鳍片的长度方向与上述水平方向有一介于0°~90°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散热鳍片的长度方向与上述水平方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散热鳍片的长度方向与上述显示面平行。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散热鳍片锁附于上述散热基板的上述部分区域上。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散热鳍片具有至少一凹槽,而上述热管至少部分嵌入于上述凹槽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散热基板具有至少一凹槽,而上述热管至少部分嵌入于上述凹槽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背光模块的一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CNA200710128716XA 2007-07-03 2007-07-03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3393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28716XA CN101339306A (zh) 2007-07-03 2007-07-03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28716XA CN101339306A (zh) 2007-07-03 2007-07-03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9306A true CN101339306A (zh) 2009-01-07

Family

ID=40213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28716XA Pending CN101339306A (zh) 2007-07-03 2007-07-03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3930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8307A (zh) * 2015-10-29 2015-12-30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电视机散热装置
CN109951997A (zh) * 2019-03-18 2019-06-28 东莞市鑫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强度散热型五金背板及其生产工艺
CN112203467A (zh) * 2020-08-25 2021-01-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器散热装置、显示器及显示器散热方法
CN112514545A (zh) * 2019-06-13 2021-03-16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8307A (zh) * 2015-10-29 2015-12-30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电视机散热装置
CN109951997A (zh) * 2019-03-18 2019-06-28 东莞市鑫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强度散热型五金背板及其生产工艺
CN112514545A (zh) * 2019-06-13 2021-03-16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514545B (zh) * 2019-06-13 2023-10-27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203467A (zh) * 2020-08-25 2021-01-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器散热装置、显示器及显示器散热方法
CN112203467B (zh) * 2020-08-25 2023-08-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器散热装置、显示器及显示器散热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6767B (zh)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使用了该液晶显示装置的影像显示装置
CN101614352B (zh) 背光模块以及显示模块
US7068332B2 (en) Direct-type backlight unit with diffusion film for flat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P2797394A2 (en) Digital signage
US20110249217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having the same
US20120069549A1 (en)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for standing use
CN203273545U (zh) 背光模块
US10111352B2 (en) Display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564457B2 (en) Back cov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988648A (zh) 背光单元及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KR20160048980A (ko) 백라이트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디스플레이 모듈
CN204494234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591513B (zh) 侧入式背光模组
US20090009974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1339306A (zh) 显示装置
CN204189389U (zh) 电子显示装置
CN1702516A (zh) 背光单元
CN107908043A (zh) 显示装置及其壁挂式散热机构
JP4842390B1 (ja)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
EP3385782A1 (en) Lcd display device
CN101178507A (zh) 液晶显示器
CN100375916C (zh) 液晶显示器模块
CN102317995A (zh) 有源矩阵基板和显示装置
US20210028126A1 (en)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11554562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