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0273A - 基于有功电流分量的通用变频器自动提升转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有功电流分量的通用变频器自动提升转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0273A
CN101330273A CNA2008100648377A CN200810064837A CN101330273A CN 101330273 A CN101330273 A CN 101330273A CN A2008100648377 A CNA2008100648377 A CN A2008100648377A CN 200810064837 A CN200810064837 A CN 200810064837A CN 101330273 A CN101330273 A CN 101330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urrent
frequency
output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648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30273B (zh
Inventor
于泳
陈伟
杨荣峰
徐殿国
杨明
贵献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8100648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302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30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0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30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02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Motor And Converter Starters (AREA)

Abstract

基于有功电流分量的通用变频器自动提升转矩的方法,涉及变频器控制技术,它为了克服对通用变频器起动转矩,低频带负载能力的方法存在计算复杂、定子磁路易饱和进而导致过补偿的缺点而提出的,它通过下述步骤实现:根据当前运行频率,得到参考输出电压E1 *和电压矢量旋转角θ1;根据电压矢量旋转角θ1和采样得到的逆变器输出电流iU和iW获得有功电流id,进而得到电压幅值补偿量Vb;SVPWM信号发生器根据所述参考输出电压E1 *和电压幅值补偿量Vb相叠加得到的调整电压生成调制信号控制变频器。它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根据负载的轻重自动地调节电压幅值补偿量的大小,达到自动提升转矩的目的,能明显改善通用变频器控制的感应电机的低速带载性能。广泛适应于现有通用变频器控制。

Description

基于有功电流分量的通用变频器自动提升转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频器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提高VVVF(变压变频)开环控制算法性能的启动和低速带负载能力的变频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VVVF(变压变频)控制由于使用时无须依赖于电机参数,具有简单、可靠、低成本等优点,在交流调速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VVVF系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变频器控制系统。
VVVF(变压变频)控制变频调速时改变的是同步旋转速度n0,根据感应电机的稳态模型可知电机的转矩为:
Figure A20081006483700041
其中的Φm为电机磁通。根据交流磁通产生的原理,Φm=kE1/f1,其中E1和f1分别为电机的相反电动势电压和频率,k为一常数,当保持E1和f1之比E1/f1为常数时即可保持恒磁通调速。但是由于E1难于测量,所以经常采用相电压V1来近似代替E1,即保持V1/f1为常数,就认为已经实现恒磁通,而如图1所示的感应电机的稳态等效电路可知V1与E1的关系为V1=E1+R1i1,其中R1和i1分别为定子电阻和定子电流。在高频段(一般在额定转速的10%以上)感应电势E1大,定子阻抗压降R1i1相对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在低频段感应电势E1小,定子电阻压降R1i1相对较大不能忽略,特别是当负载比较重时,电机电流i1比较大,从而使得定子电阻压降R1i1进一步增大,所以当用V1/f1近似代替E1/f1时,在低频段会使磁通Φm减小,从而使电机输出转矩减小,带负载能力变差。为了保证低频时依然能获得额定磁通和相应的输出转矩,在低频段应适当提高输出电压V1,以补偿R1i1的影响,由于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电压V1的提升值并不同,重载时提升值大,轻载时提升值小,如果提升值不准确,很容易造成过流故障或不能正常带载起动。所以需要一种自动转矩提升的方法。
从目前的发展技术来看,提高通用变频器起动转矩,改善低频带负载能力,对定子电阻进行补偿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矢量补偿:矢量补偿是按照电机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之间的三角关系来计算定子电压给定值的,从幅值和相角两方面来修正定子电压V1。矢量补偿虽然准确,但是定子电流矢量
Figure A20081006483700042
和定子电压矢量之间的夹角不易获得,且计算复杂,难以实现。2)标量补偿:标量补偿只修正定子电压矢量
Figure A20081006483700051
的幅值,即 V 1 = E 1 * + V b , 式中:E1 *是定子反电动势的给定值,由频率给定值f1和压频比V/f相乘产生;Vb是电压幅值的补偿量。通常取Vb=i1R1,但工程实践表明这种补偿方法容易导致磁通Φm饱和,电流增大,而电机的带负载能力没有明显提高,尤其当负载突降时,定子磁路饱和现象更明显,所以这种标量补偿策略容易导致过补偿;当取Vb=i1qR1时,其中i1q是定子电流解耦后的转矩电流。此种方法能明显提高电机的带负载能力,但需要进行转子磁链定向来实现电流的解耦,对电机参数敏感,且计算量大。综上所述现有的提高通用变频器起动转矩,改善低频带负载能力,对定子电阻进行补偿的方法普遍存在计算复杂、实现困难、定子磁路易饱和容易发生过补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提高通用变频器起动转矩,改善低频带负载能力,对定子电阻进行补偿的方法普遍存在计算复杂、实现困难、定子磁路易饱和容易发生过补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有功电流分量的通用变频器自动提升转矩的方法。
基于有功电流分量的通用变频器自动提升转矩的方法,实现该方法基于由SVPWM信号发生器1、逆变器2、坐标变换器3、定子电阻模块4、加法器5、积分器6、压频比模块7和两个电流传感器8组成的装置;SVPWM信号发生器1的六个输出端分别连逆变器2的六个控制端,坐标变换器3的W相和U相两个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一个电流传感器8,所述两个电流传感器8相对应地测量逆变器2输出的W相和U相的工作电流,坐标变换器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定子电阻模块4连接在加法器5的一个正向输入端,加法器5的输出端连接SVPWM信号发生器1的一个输入端;积分器6的输入端与压频比模块7的输入端相连,积分器6的输出端分别连接SVPWM信号发生器1的另一个输入端和坐标变换器3的电压矢量角度输入端;压频比模块7的输出端与加法器5的另一个正向输入端相连;
本方法通过下述步骤实现:
步骤一:根据压频比模块7提供的压频比V/f和当前运行频率f1,依据公式: E 1 * = f 1 * V / f , 得到参考输出电压E1 *
步骤二:通过两个电流传感器8对逆变器2的U相和W相两个输出端的输出电流iU和iW的幅值和相位进行采样;
步骤三:将定子频率f1通过积分器6积分变换获得电压矢量旋转角度θ1,根据所述电压矢量旋转角度θ1将步骤二获得的电流iU和iW的幅值和相位通过坐标变换器3进行坐标变换,获得旋转坐标系下的有功电流id
步骤四:根据公式:Vb=idR1,得到电压幅值的补偿量Vb,其中参数R1为定子电阻模块4给定的定子电阻;
步骤五:将参考输出电压E1 *和电压幅值的补偿量Vb通过加法器5进行叠加得到提升后的调整电压V1并输入SVPWM信号发生器1;
步骤六:SVPWM信号发生器1根据加法器5输出的调整电压V1和积分器6输出的电压矢量的旋转角度θ1生成调制信号,并通过逆变器2控制变频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实施这种自动转矩提升的过程中,仅需知道定子电阻R1的大致范围,无须转速和电流控制器,通过与电流有功分量id相乘,作为输出电压的补偿量Vb,能明显改善通用变频器控制的感应电机的低速带载性能。因为没有采用常规的电流、转速调节器,使得系统的实现十分简单,鲁棒性强,可适应不同种类的感应电机。当负载比较轻时,电机有功电流id比较小,根据本补偿方法得到的电压幅值补偿量Vb=idR1相应也比较小;而当负载增加时,电机的有功电流id增大,此时由本补偿方法得到的电压幅值补偿量相应增大。这样就能根据负载的轻重自动地调节电压幅值补偿量的大小,达到自动转矩提升的目的,使得这种控制方法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机的稳态等效电路图;图2是实现本发明方法的装置电气结构示意图;图3为输入到坐标变换器3中电流的矢量分解示意图;图4为不加定子电阻压降补偿时,电机带负载起动时的相电流波形,图中的一格表示15A电流;图5为基于定子电流补偿方法的电机带负载相电流波形,图中一格表示7.5A电流;图6为采用矢量补偿时的电机带负载起动相电流波形,图中一格表示7.5A电流;图7为采用本发明的自动转矩提升方法的电机带负载起动电流波形,此时取定子电阻R1=0.685Ω,图中一格表示7.5A电流;图8为采用本发明的自动转矩提升方法的电机带负载起动电流波形,此时取定子电阻R1=0.785Ω,图中一格表示7.5A电流;图9为采用本发明的自动转矩提升方法的电机带负载起动电流波形,此时取定子电阻R1=0.585Ω,图中一格表示7.5A电流。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2、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实现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基于由SVPWM信号发生器1、逆变器2、坐标变换器3、定子电阻模块4、加法器5、积分器6、压频比模块7和两个电流传感器8组成的装置;SVPWM信号发生器1的六个输出端分别连逆变器2的六个控制端;坐标变换器3的W相和U相两个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一个电流传感器8,所述两个电流传感器8相对应地测量逆变器2输出的W相和U相的工作电流,坐标变换器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定子电阻模块4连接在加法器5的一个正向输入端,加法器5的输出端连接SVPWM信号发生器1的一个输入端;积分器6的输入端与压频比模块7的输入端相连,积分器6的输出端分别连接SVPWM信号发生器1的另一个输入端和坐标变换器3的电压矢量角度输入端;压频比模块7的输出端与加法器5的另一个正向输入端相连;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通过下述步骤实现:
步骤一:根据压频比模块7提供的压频比V/f和当前运行频率f1,依据公式:得到参考输出电压E1 *
步骤二:通过两个电流传感器8对逆变器2的U相和W相两个输出端的输出电流iU和iW的幅值和相位进行采样;
步骤三:将定子频率f1通过积分器6积分变换获得电压矢量旋转角度θ1,根据所述电压矢量旋转角度θ1将步骤二获得的电流iU和iW的幅值和相位通过坐标变换器3进行坐标变换,获得旋转坐标系下的有功电流id
步骤四:根据公式:Vb=idR1,得到电压幅值的补偿量Vb,其中参数R1为定子电阻模块4给定的定子电阻;
步骤五:将参考输出电压E1 *和电压幅值的补偿量Vb通过加法器5进行叠加得到提升后的调整电压V1并输入SVPWM信号发生器1;
步骤六:SVPWM信号发生器1根据加法器5输出的调整电压V1和积分器6输出的电压矢量的旋转角度θ1生成调制信号,并通过逆变器2控制变频器。
步骤三所述的坐标变换由公式:
i α i β = 2 3 3 2 0 - 3 2 - 3 i U i W i d i q = cos θ 1 - sin θ 1 sin θ 1 cos θ 1 i α i β 实现,
其中,参数θ1为定子电压矢量角,其计算公式为:θ1=∫2πf1dt;通过坐标变换,将定子电流分解成有功电流分量id和无功电流分量iq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驱动和控制感应电机,该电机的参数如下:额定电压:380V,额定电流15.4A,额定功率为7.5kW,额定转速为1440r/min,额定频率为50Hz。若不对定子电阻压降进行补偿,在低频段电机的输出转矩小,带负载能力差。图4为不加定子电阻压降补偿时,电机带负载起动时的一相电流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机电流缓慢增加,当电流达到2倍的额定电流时电机仍未起动起来,且由于变频器的限流功能,电机电流将保持在2倍的额定电流不再增加,保持一段时间后,变频器出现过载保护,封锁PWM驱动信号,电机电流降为0。图5为采用现有的基于定子电流补偿方法的电机带负载相电流波形,图6为采用现有的矢量补偿时的电机带负载起动相电流波形。从图5和图6可以看出,在满载起动过程中,电机电流首先会增大到1.5倍的额定电流,等到电机起动起来后,电流才降回到额定电流,所以这其中存在一个过补偿的问题。且运行到4Hz时电机才能起动起来,低速性能比较差。图7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转矩提升方法的电机带负载起动电流波形,此时取定子电阻R1=0.685Ω,为电机的实际定子电阻。图8为取定子电阻R1=0.785Ω时的电机带负载起动相电流波形。图9为取定子电阻R1=0.585Ω时的电机带负载起动相电流波形。从图7、图8和图9可以看出采用本方法电机的起动转矩非常大,在满载情况下,运行到1.5Hz电机即可起动起来。且当取不同的定子电阻时,起动电流的波形变化不是很大,变频器仍具有较好的起动转矩,因而对电机参数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Claims (2)

1、基于有功电流分量的通用变频器自动提升转矩的方法,实现该方法基于由SVPWM信号发生器(1)、逆变器(2)、坐标变换器(3)、定子电阻模块(4)、加法器(5)、积分器(6)、压频比模块(7)和两个电流传感器(8)组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SVPWM信号发生器(1)的六个输出端分别连逆变器(2)的六个控制端,坐标变换器(3)的W相和U相两个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一个电流传感器(8),所述两个电流传感器(8)相对应地测量逆变器(2)输出的W相和U相的工作电流,坐标变换器(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定子电阻模块(4)连接在加法器(5)的一个正向输入端,加法器(5)的输出端连接SVPWM信号发生器(1)的一个输入端;积分器(6)的输入端与压频比模块(7)的输入端相连,积分器(6)的输出端分别连接SVPWM信号发生器(1)的另一个输入端和坐标变换器(3)的电压矢量角度输入端;压频比模块(7)的输出端与加法器(5)的另一个正向输入端相连;
所述方法通过下述步骤实现:
步骤一:根据压频比模块(7)提供的压频比V/f和当前定子运行频率f1,依据公式: E 1 * = f 1 * V / f , 得到参考输出电压E1 *
步骤二:通过两个电流传感器(8)对逆变器(2)的U相和W相两个输出端的输出电流iU和iW的幅值和相位进行采样;
步骤三:将定子运行频率f1通过积分器(6)积分变换获得电压矢量旋转角度θ1,根据所述电压矢量旋转角度θ1将步骤二获得的电流iU和iW的幅值和相位通过坐标变换器(3)进行坐标变换,获得旋转坐标系下的有功电流id
步骤四:根据公式:Vb=idR1,得到电压幅值的补偿量Vb,其中参数R1为定子电阻模块(4)给定的定子电阻;
步骤五:将参考输出电压E1 *和电压幅值的补偿量Vb通过加法器(5)进行叠加得到提升后的调整电压V1并输入SVPWM信号发生器(1);
步骤六:SVPWM信号发生器(1)根据加法器(5)输出的调整电压V1和积分器(6)输出的电压矢量的旋转角度θ1生成调制信号,并通过逆变器(2)控制变频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功电流分量的通用变频器自动提升转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的坐标变换由公式:
i α i β = 2 3 3 2 0 - 3 2 - 3 i U i W i d i q = cos θ 1 - sin θ 1 sin θ 1 cos θ 1 i α i β 实现,
其中,参数θ1为定子电压矢量角,其计算公式为:θ1=∫2πf1dt;通过坐标变换,将定子电流分解成有功电流分量id和无功电流分量iq
CN2008100648377A 2008-07-01 2008-07-01 基于有功电流分量的通用变频器自动提升转矩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0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48377A CN101330273B (zh) 2008-07-01 2008-07-01 基于有功电流分量的通用变频器自动提升转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48377A CN101330273B (zh) 2008-07-01 2008-07-01 基于有功电流分量的通用变频器自动提升转矩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0273A true CN101330273A (zh) 2008-12-24
CN101330273B CN101330273B (zh) 2010-12-29

Family

ID=40205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6483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0273B (zh) 2008-07-01 2008-07-01 基于有功电流分量的通用变频器自动提升转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30273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1941A (zh) * 2012-06-28 2012-10-24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变频器转矩提升系统及方法
CN103546071A (zh) * 2013-09-24 2014-01-29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旋窑生产线管道中高温风机过流跳停的控制方法
WO2015035801A1 (zh) * 2013-09-16 2015-03-19 伊顿公司 一种抑制感应电动机电流振荡的v/f控制方法
CN105450135A (zh) * 2014-08-13 2016-03-30 上海华建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节能且灵活提升转矩的vf控制方法
CN105703669A (zh) * 2014-11-26 2016-06-22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8183646A (zh) * 2017-12-13 2018-06-19 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低频估算方法及系统
CN109639190A (zh) * 2019-03-01 2019-04-16 浙江金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电机扭矩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47424A (zh) * 2019-05-24 2019-09-17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无通信的风电场集中变频开环恒压频比控制方法
CN110739892A (zh) * 2019-09-09 2020-01-31 稳力(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v/f控制定子电阻补偿方法及系统
CN112564576A (zh) * 2020-12-10 2021-03-26 苏州英威腾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异步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78340A (zh) * 2022-08-24 2022-11-22 威胜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转子磁链定向的vf控制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1941A (zh) * 2012-06-28 2012-10-24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变频器转矩提升系统及方法
US10135378B2 (en) 2013-09-16 2018-11-20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V/F control method for suppressing current oscillation of induction motor
WO2015035801A1 (zh) * 2013-09-16 2015-03-19 伊顿公司 一种抑制感应电动机电流振荡的v/f控制方法
CN104467597A (zh) * 2013-09-16 2015-03-25 伊顿公司 一种抑制感应电动机电流振荡的v/f控制方法
CN104467597B (zh) * 2013-09-16 2018-08-14 伊顿公司 一种抑制感应电动机电流振荡的v/f控制方法
CN103546071A (zh) * 2013-09-24 2014-01-29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旋窑生产线管道中高温风机过流跳停的控制方法
CN105450135A (zh) * 2014-08-13 2016-03-30 上海华建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节能且灵活提升转矩的vf控制方法
CN105703669A (zh) * 2014-11-26 2016-06-22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8183646A (zh) * 2017-12-13 2018-06-19 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低频估算方法及系统
CN109639190A (zh) * 2019-03-01 2019-04-16 浙江金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电机扭矩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47424A (zh) * 2019-05-24 2019-09-17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无通信的风电场集中变频开环恒压频比控制方法
CN110739892A (zh) * 2019-09-09 2020-01-31 稳力(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v/f控制定子电阻补偿方法及系统
CN112564576A (zh) * 2020-12-10 2021-03-26 苏州英威腾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异步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78340A (zh) * 2022-08-24 2022-11-22 威胜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转子磁链定向的vf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0273B (zh) 201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0273B (zh) 基于有功电流分量的通用变频器自动提升转矩的方法
CN101425777B (zh) 开环无速度传感器电压定向变频控制器
CN106788026B (zh) 一种空间矢量信号注入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方法
CN102780443B (zh) 航空三级电励磁式同步电机起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302330B (zh) 一种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小损耗控制方法
CN108390602B (zh) 一种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直接预测功率控制方法
CN107645259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转矩闭环控制方法
US2010011438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doubly-fed induction machine
CN102684589B (zh) 变速恒频双转子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532466B (zh) 一种用于控制永磁同步电机转矩变化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36816A (zh) 变频器在v/f控制下稳定运行的方法
CN201197132Y (zh) 电动汽车矢量控制交流变频调速系统
CN104579060A (zh) 笼型转子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间接功率控制方法
CN102055405B (zh) 一种无刷双馈电机控制装置及其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CN103259476B (zh) 具有电压谐波抑制功能的变频交流发电系统控制方法
CN102522939B (zh) 一种变频交流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494799B (zh) 基于开绕组结构的永磁同步发电机直接并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01154B (zh)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低速控制装置
EP2731262B1 (en) Variable frequency speed control system for motor
CN202696533U (zh) 一种变速永磁交流发电机系统
CN108418485B (zh) 一种隐极式混合励磁电机恒功率损耗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17118290A (zh) 一种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调速系统
CN103532461B (zh) 一种用于平稳控制永磁同步电机低速小转矩状态切换的装置
CN105552951A (zh) 一种基于重复滑模的dfig系统控制方法
CN202889280U (zh) 航空三级电励磁式同步电机起动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