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8991B - 栓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栓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8991B
CN101328991B CN2007101961241A CN200710196124A CN101328991B CN 101328991 B CN101328991 B CN 101328991B CN 2007101961241 A CN2007101961241 A CN 2007101961241A CN 200710196124 A CN200710196124 A CN 200710196124A CN 101328991 B CN101328991 B CN 1013289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element
opening groove
bolt
recessed part
suppor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961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8991A (zh
Inventor
宫川成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yo San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yo San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yo San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yo San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28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8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8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89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00Devices for use where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pass through walls or part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栓安装装置,其能够廉价地制造,而且能够防止夹持部件从支承部件上脱落。就气栓安装装置而言,夹持部件(35)的两侧部以连接两倾斜部(34b)、(34b)的转动轴线为中心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承部件34的倾斜部(34b)、(34b)上,其中,以另一方的倾斜部(34b)为中心使夹持部件(35)转动时,夹持部件(35)的开放槽(35b)的侧面抵接联接螺栓33的外周面,阻止夹持部件(35)的转动,以使夹持部件(35)的一侧部从一方的倾斜部(34b)脱离。

Description

栓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栓安装装置,其用于在形成有安装孔的壁或地面等壁构成部件上安装气栓及水道栓等的栓。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气栓安装装置为下述的专利文献1、2记载的装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气栓安装装置1如图25~图28所示,具备安装气栓(未图示)的固定板11、和插通该固定板11的一对联接螺栓12、12、和螺纹接合在该联接螺栓1 2的前端部的环状的支承板13、和在该支承板13上可沿上下方向转动地支承的一对夹持板14、14。在夹持板14上形成有开放槽14a,通过在该开放槽14a中插通联接螺栓12,允许夹持板14沿上下方向的转动。
利用所述构成的气栓安装装置1将气栓安装在地板(未图示)上的情况下,将支承板13以及夹持板14插入形成于地板的安装孔(未图示)中。于是,通过使一对夹持板14与地板接触,由此,转动到图25所示的想像线所示的插通位置,并相对安装孔能够插入。其后,当固定板11抵接地板的上面时,支承板13以及夹持板14穿过安装孔。其结果是,一对夹持板14因其自重而转动到实线所示的夹持位置。其后,当连接联接螺栓12时,支承板13以及夹持板14移动,以接近固定板11,固定板11和一对夹持板14夹持壁。其结果是,气栓固定在地板上。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气栓安装装置2如图29所示,具备安装装置1的固定板11、联接螺栓12、分别对应支承板13以及夹持板14的固定板(未图示)、联接螺栓(未图示)、支承板23以及夹持板24。气栓安装装置2除那些的构成部件之外,还具有压紧板25。压紧板25通过点焊等固定在支承板24的下面。该气栓安装装置2也与气栓安装装置1一样,能够将气栓固定在地板上。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6-363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66366号公报
气栓安装装置1中,在将夹持板14装配到支承板13上时,使夹持板14相对支承板13垂直,在形成于夹持板14的两侧部的凹部14b、14b,将支承板13的两侧部插入到规定的位置。由此,夹持板14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承板13上。其后,将贯通夹持板14的开放槽14a的联接螺栓12与支承板13螺纹接合。在该状态下,当要将夹持板14垂直从支承板13抽出时,夹持板14抵接联接螺栓12。由此,能够防止夹持板14从支承板13上脱落。
但是,如图27所示,当使夹持板14从垂直状态再成为转动的状态时,夹持板14、14可分别沿箭头A、B方向移动直到支承板13从凹部14b脱出,其后,当使夹持板14、14向箭头C、D方向移动时,联接螺栓12从开放槽14a脱出。即,当使夹持板14转动到图27所示的状态时,通过联接螺栓不能阻止其从支承板13脱出。因此,在气栓的安装作业中,夹持板14有可能从支承板13脱落。
关于这一点,根据气栓安装装置2,压紧板25能够可靠阻止夹持板24从支承板23脱落。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夹持板24的脱落事故。但是,气栓安装装置2存在如下问题:增加压紧板25的部分的零部件数量,而且,为了将支承压紧板25电焊在支承板23上,需要花费时间,且该部分的制造费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栓安装装置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开发,其用于在形成有从表面贯通到背面的安装孔的壁构成部件上安装栓,该栓安装装置具备:固定部件,其具有安装所述栓的安装部,且挤压固定在所述壁构成部件的表面;联接螺栓,其具有多个,贯通该固定部件插入所述安装孔中;支承部件,其为环状,与各联接螺栓的螺纹部螺纹接合,随着所述联接螺栓向正逆方向的转动,相对所述固定部件接近离开地移动;夹持部件,其与设于该支承部件上的支承部可卡合、脱落,且至少在可插通所述安装孔的插通位置和不能插通所述安装孔的夹持位置间可转动地卡合。在所述夹持部件上形成从其内侧向外侧延伸的、外侧的端部开放的开放槽,在该开放槽中插通所述联接螺栓,使其随着所述夹持部件的转动向所述开放槽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夹持部件的转动范围限制在包含所述插通位置和所述夹持位置的规定的大小的范围内,在所述夹持部件位于所述规定的转动范围时,所述联接螺栓插入所述开放槽内,在将所述夹持部件从所述支承部件上卸下时,所述夹持部件至少向与所述开放槽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变位,通过使所述开放槽的侧面抵接所述联接螺栓的外周面,阻止所述支承部件向与所述开放槽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变位,由此,所述夹持部件不能从所述支承部件上卸下。
该情况下,理想的是,所述支承部分别在所述支承部件的两侧部形成,所述夹持部件大致U字状形成,在所述夹持部件彼此对置的两侧部分别形成可卡合、脱落地插入所述支承部的卡合凹部,该卡合凹部能够转动地卡合于所述支承部,由此,所述夹持部件能够以连接所述两个支承部的转动轴线为中心在所述规定的转动范围内转动,所述开放槽设置成使其长度方向朝向与所述转动轴线正交的方向。另外,理想的是,所述夹持部件在所述支承部与所述卡合凹部卡合的支承位置和所述支承部从所述卡合凹部脱离的脱离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夹持部件以一方的卡合凹部卡合的一方的支承部为中心转动,以使另一方的卡合凹部与另一方的支承部接近、离开,由此,所述夹持部件向与所述开放槽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变位。通过使所述开放槽的侧面抵接所述联接螺栓的外周面,阻止所述夹持部件转动,以使所述另一方的卡合凹部从所述另一方的支承部脱离。
根据具有上述特征构成的本发明,将夹持部件从支承部件卸下时,需要将夹持部件向与开放槽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可是,通过使开放槽的侧面抵接联接螺栓的外周面,阻止夹持部件移动。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夹持部件从支承部件卸下。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将气栓安装在地板上的状态下表示该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正面图;
图2是图1的X向视图;
图3是图1的Y向视图;
图4是相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相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相同实施例的正面图;
图7是相同实施例的正剖面图;
图8是表示在插入到地板的安装孔的中途状态下表示同实施例的正面图;
图9是表示在相同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固定部件的图,图9(A)是其正面图,图9(B)、图9(C)分别是图9(A)的B向视图、C向视图;
图10是表示在相同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支承部件的图,图10(A)是其正面图,图10(B)、图10(C)分别是图10(A)的B向视图、C向视图;
图11是表示在相同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夹持部件的图,图11(A)是其正面图,图11(B)、图11(C)分别是图11(A)的B向视图、C向视图;
图12是表示将相同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夹持部件在支承部件上插入到规定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2(A)是其正面图,图12(B)是图12(A)的B向视图;
图13是表示使相同夹持部件左右方向转动的状态的图,图13(A)是其正面图,图13(B)是图13(A)的B向视图;
图14是表示使相同夹持部件上下方向转动的状态的图,图14(A)是其正面图,图14(B)是图14(A)的B向视图;
图15是表示使相同夹持部件左右方向转动的状态的图,图15(A)是其正面图,图15(B)是图15(A)的B向视图;
图16是表示将相同夹持部件沿左右方向转动到支承位置的正前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6(A)是其正面图,图16(B)是图16(A)的B向视图;
图17是使相同夹持部件移动到支承位置,且转动到夹持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7(A)是其正面图,图17(B)是图17(A)的B向视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在相同实施例中,防止夹持部件从支承位置脱落的立体图;
图19是沿图18的X-X线的剖面图;
图20是图19的X向视图;
图21是图20的X向视图;
图22是表示该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正面图;
图23是图22的X向视图;
图24是表示在相同实施例中使用的板簧的图,图24(A)是其正面图,图24(B)是其侧面图,图24(C)是其下面图;
图25是表示目前的气栓安装装置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26是沿图25的X-X线的剖面图;
图27是表示相同安装装置的夹持部件脱离时的状态的正剖面图;
图28是表示在相同安装装置中使用的支承部件以及一对夹持部件的平面图;
图29是表示目前的气栓安装装置的另外一例的正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F    地板(壁构成部件)
Fc   安装孔
G    气栓
3    气栓安装装置(栓安装装置)
31   固定部件
31a  安装部
33   联接螺栓
34   支承部件
34b  倾斜部(支承部)
35   夹持部件
35a  卡合凹部
35b  开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该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1~图21表示该发明的第1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气栓安装装置(栓安装装置)3如图1~图4所示,是将气栓G安装到水平的地板(壁构成部件)F的装置。在地板F上形成有上下从其上面(表面)Fa贯通到下面(背面)Fb的截面为圆形的安装孔Fc。安装孔Fc的截面也可以不是圆形。另一方面,气栓安装装置3具有固定部件31、装饰部件32、两个联接螺栓33、支承部件34、一对夹持部件35。
气栓安装装置3的固定部件31,如图4~图9所示,做成圆板状,其外径比安装孔Fc的内径大。因此,固定部件31不能插通安装孔Fc,当使其轴线大致与安装孔Fc的轴线一致时,固定部件31的下面的外周部通过环状的填料垫P与安装孔Fc附近的上面Fa环状压紧接触。固定部件31在该状态下压紧固定在地板F的上面Fa。固定部件31如果是不能插通安装孔Fc,且能够压紧固定在上面Fa的部件,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正方形。另外,固定部件31也可以不放在填料垫P上,而直接固定在地板F上。
装饰部件32形成具有比固定部件31大若干的外径的圆板状,使其轴线与固定部件31的轴线一致,且从外部覆盖隐蔽固定部件31放置在固定部件31的上面。而且,装饰部件32通过连接贯通装饰部件32并与固定部件31螺纹接合的两个固定螺栓36压紧固定在固定部件31的上面。
在固定部件31上设有一对安装部31a、31a。一对安装部31a、31a以固定部件31的轴线为中心对称配置。各安装部31a朝向下方突出,大致形成为L字状。在安装部31a上放置有气栓G的主体部Ga。而且,气栓G的主体部Ga通过连接贯通主体部Ga并与安装部31a螺纹接合的安装螺栓37安装在固定部件31上。
另外,由于气栓G的构造与众所周知的气栓一样,所以,只简单地对其构造进行说明。在主体部Ga可转动地设有连接轴Gb,该连接轴Gb,其下端部不能转动地连接在可开闭转动地设于主体部Ga的内部的阀体(未图示)上,其上端部自主体部Ga的上面向上方突出。该连接轴Gb的上端部贯通固定部件31以及装饰部件32的中央部,并不能转动地与能够转动地贯通装饰板32以及固定部件31的中央部的手柄Gc的连接筒部Gd嵌合。因此,通过在室内转动操作手柄Gc,就能够开闭操作气栓G。手柄Gc通过螺栓39固定在连接轴Gb上。
上述支承部件34例如是冲压加工金属制的平板而形成的,如图1、图3~图8以及图10所示,俯视看大致呈圆形的圆环状形成。支承部件34的外径小于安装孔Fc的内径。因此,支承部件34能够插通安装孔Fc。支承部件34的内周面形成为能够插通固定于固定部件31的主体部Ga的上端部的形状。在支承部件34的内部也能够插通与气栓G连接的挠性气体管等的气体管(未图示)。另外,就支承部件34的外部形状而言,只要能够插通安装孔Fc,则也可以是除圆形以外的形状、例如正方形状。对于支承部件34的内部形状也是同样的。
图10(A)以及(C)中,支承部件34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形成在支承部件34的轴线方向上彼此位于同一平面的平板部34a、34a。在一方的平板部34a的与另一方的平板部34a邻接的端部,形成从一方的平板部34a向另一方的平板部34a向上倾斜的倾斜部(支承部)34b、34b。同样,在另一方的平板部34a与一方的平板部34a邻接的端部,形成从另一方的平板部34a向一方的平板部34a向上倾斜的倾斜部(支承部)34b、34b,在一方的平板部34a侧的倾斜部34b和另一方的平板部34a侧的倾斜部34b之间形成有与平板部34a平行的连接部34c。换一句话说上述内容,即在支承部件34的两侧部分别形成有一对倾斜部34b、34b以及一个连接部34c。
另外,用与支承部件34的轴线正交且通过连接部34c的中央的线,将支承部件34在图10(A)中左右二等分时,支承部件34在图10(A)中右侧的一半和左侧的一半以支承部件34的轴线为中心点对称形成。于是,有关支承部件34的其余的结构,只说明右侧一半的结构。另外,下面,为了方便说明,设连接平板部34a、34a的方向左右方向对称,设与连接平板部34a、34a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即连接连接部34c、34c的方向前后方向对称。
平板部34a上形成有螺纹孔34d。螺纹孔34d配置在平板部34a的大致中央部。在螺纹孔34d中螺纹接合上下贯通固定部件31的联接螺栓33的下端部。因此,当使联接螺栓33向连接方向转动时,支承部件34向上方移动接近固定部件31。反之,当使联接螺栓33向松开的方向转动时,支承部件34向下方移动,从固定部件31上分离。
在图10(A)中,朝向配置于上侧的倾斜部34b的整体以及倾斜部34b附近的平板部34a的外侧的侧部,即,图10(A)上方(以下,称前方)的侧部,以及在图10(A)中,朝向配置于下侧的倾斜部34b的整体以及倾斜部34b附近的平板部34a的图10(A)下方(以下,称后方)的侧部,分别形成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定位面(定位部)34e。两个定位面34e、34e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部34c、34c的外部尺寸。
在支承部件上形成有抵接面34f。该抵接面34f以与配置于图10(A)上侧的定位面(以下,称一方的定位面,将配置在图10(A)下侧的定位面称另一方的定位面)34e正交的方式形成,从一方的定位面34e的右侧的端部(外侧的端部)向前方(朝向从另一方的定位面34e离开的方向)延伸。在抵接面34f的前端和支承部件34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度短的平坦部34g。该平坦部34g相对一方的定位面34e向前方离开抵接面34f的长度量。
在平板部34a的后方侧的侧部形成有导向面34h。导向面34h向左右方向延伸,与平坦部34g平行。因此,也与定位面34e平行。导向面34h相对另一方的定位面34e向前方离开而配置。导向面34h和另一方的定位面34e之间的距离比平坦部34g和一方的定位面34e之间的距离短若干。因此,导向面34h和平坦部34g之间的距离比定位面34e、34e之间的距离短若干。也可以做成使导向面34h和另一方的定位面34e之间的距离与平坦部34g和一方的定位面34e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导向面34h和平坦部34g之间的距离与定位面34e、34e间的距离相同。导向面34h的右侧的端部与支承部件34的外周面交叉。在导向面34h的左侧的端部和另一方的定位面34e之间,形成有向与两面34h、34e正交的方向,即前后方向延伸的台阶面34i。该台阶面34i相对抵接面34f向右方只离开平坦部34g的长度的部分。台阶面34i也可以在左右方向与抵接面34f配置在同一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A)中,如想像线所示,能够将平坦部34g向支承部件34的外侧延长,并能够将其延长部分做成引导面。但是,支承部件34理应在能够插通安装孔Fc的范围内延长这是不必说的。
如图1、图3~图8以及图11所示,夹持部件35大致U字状形成,位于开放侧的一端部的两侧部彼此相对。而且,在彼此相对的两侧部内面形成有卡合凹部35a、35a。卡合凹部35a的宽度(图1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其尺寸确定为:不仅能够在其内部插入支承部件34的倾斜部34b,而且能够以向连接两个卡合凹部35a、35a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为中心,至少在图5所示的夹持位置和图8所示的插通位置之间上下方向转动。一方的卡合凹部35a的底面和另一方的卡合凹部35a的底面之间的距离比导向面34h和平坦部34g之间的距离长若干而设定,与定位面34e、34e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或稍微长一点形成。
夹持部件35的卡合凹部35a、35a的宽度以及底面间的距离如上述方式设定,因此,如后所述,支承部件34的前后方向的两侧部能够从其平板部34a依次插入卡合凹部35a、35a,最终,能够插入到倾斜部34b、34b分别进入到各卡合凹部35a、35a的位置(以下,将此时的夹持部件35的位置称为支承位置)。另外,由于卡合凹部35a、35a的底面间的距离小于连接部34c、34c的外部尺寸,故连接部34c不能进入卡合凹部35a。在夹持部件35位于支承位置的状态下,夹持部件35以倾斜部34b、34b为中心,更具体地说,以向连接倾斜部34b、34b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线为中心能够向上下方向转动。如上所述,夹持部件35至少能够在夹持位置和插通位置之间转动,夹持位置通过夹持部件35抵接平板部34a的上面被限制。因此,夹持部件35不会向从插通位置朝向夹持位置侧的方向越过夹持位置而转动。另一方面,夹持部件35能够向从夹持位置朝向插通位置的方向越过插通位置转动,向同一方向的转动范围通过卡合凹部35a的宽度以及支承部件34的厚度确定,该实施例中,即使使夹持部件35向同一方向转动到极限,也能够设定向同一方向的转动范围,以使联接螺栓不会从后述的开放槽35b中抽出。
在夹持部件35的另一端部形成有开放槽35b。该开放槽35b具有与联接螺栓33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宽度。而且,开放槽35b配置成夹持部件35位于支承位置时向左右方向延伸,使其在前后方向与螺纹孔34d(联接螺栓33)位于相同的位置。因此,当联接螺栓33进入开放槽35b内,夹持部件35在夹持位置和插通位置间转动时,随着其转动,联接螺栓33在开放槽35b内向其长度方向相对移动。但是,即使夹持部件35沿从夹持位置朝向插通位置的方向转动到最大限度,联接螺栓33也不会从开放槽35b中抽出。另外,由于开放槽35b配置成夹持部件35位于支承位置时,使其与联接螺栓33在前后方向位于相同的位置,所以,在卡合凹部35a的底面与导向面34h接触的状态下,其位于相对联接螺栓33向前方错开台阶面34i的长度量的位置。因此,在该状态下,在开放槽35b中不能插通联接螺栓33。
在利用上述构成的气栓安装装置3在地板F上安装气栓G的情况下,预先将连接有挠性气管的主体部Ga配置在地板F的下侧。而且,如图5~图8所示,将气栓安装装置3整体向下方移动,将支承部件34以及夹持部件35依次从地板F的上面Fa侧插入安装孔Fc内。当夹持部件35抵接上面Fa时,夹持部件35通过上面Fa和安装孔Fc的内周面的交叉部,能够自动地从夹持位置转动到插通位置。当夹持部件35达到通过安装孔Fc的插通位置,并通过安装孔Fc的下方时,由于自重自动地从插通位置转动到夹持位置。其后,再将气栓安装装置3向下方移动,从而将固定部件31压紧在地板F的上面Fa。当在该状态下连接联接螺栓33时,支承部件34以及夹持部件35向上方移动,如图1以及图3所示,固定部件31和一对夹持部件35在上下夹持地板F。由此,固定部件31、支承部件34以及夹持部件35固定在地板F上。其后,将主体部Ga放置在固定部件31的安装部31a上。这个能够通过将挂在主体部Ga的绳等从安装孔Fc拉出到室内,拉伸该绳提升主体部Ga进行。其后,通过安装螺栓37将主体部Ga固定在安装部31a。接着,将装饰部件32放置到固定部件31上,通过固定螺栓36固定在固定部件31上。接着,将手柄Gc的连接筒部Gd插通装饰部件32以及固定部件31,使连接轴Gb嵌合连接部件Gd。其后,通过螺栓39将手柄Gc固定的连接轴Gb上。由此,在地板F上安装气栓G结束。
气栓安装装置3可如下进行装配。装配时,首先,将夹持部件35装配在支承部件34上。夹持部件35在支承部件34上如下装配到支承位置。即,将夹持部件35以相对支承部件34的平板部34a大致正交的方式立起,同时,将一对卡合凹部35a调整成与平板部34a的前后方向的两侧部相对的位置。其后,使夹持部件35向左方移动,在一方的卡合凹部(图12(B)~图17(B)的上侧的卡合凹部)35a内插入平板部34a的前后方向的一侧部(图12(B)~图17(B)的上侧的侧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导向面34h与一方的卡合凹部35a的底面接触,能够使平板部34a的一侧部圆滑地插入一方的卡合凹部35a中。而且,如图12所示,使夹持部件35抵接台阶面34i。在这种状态下,平坦部34g位于进入到另一方的卡合凹部35a之前的位置。下面,将此时的夹持部件35的位置称为脱离位置。
其后,如图13所示,以一方的卡合凹部35a的底面和导向面34h的接触部位为中心,在图13(B)中,使夹持部件35沿顺时针方向(箭头方向)转动。在图13(B)中,当夹持部件35的下侧端部抵接倾斜部34b时,其向同方向转动不能超过上述抵接的量。在该状态下,平坦部34g不通过另一方的卡合凹部35a。为了使平坦部34g通过另一方的卡合凹部35a,将夹持部件35向图14(A)的箭头方向转动。于是,随着向同方向的转动,与夹持部件35的倾斜部34b的接触部位向倾斜部34b的上侧(连接部34c侧)移动,其结果是,随着向同方向的转动,夹持部件35向图13(B)的箭头方向进一步转动。于是,如图14所示,平坦部34g通过另一方的卡合凹部35a,另一方的卡合凹部35a在前后方向与一方的(位于图14(B)的下侧位置)定位面34e相对。在该状态下,夹持部件35向前方(图14(B)的箭头方向)只是平行移动卡合凹部35a的深度部分,如图15所示,使夹持部件35向前方移动直到另一方的卡合凹部35a的底面与一方的定位面34e接触。于是,一方的倾斜部34b进入另一方的卡合凹部35a内。
在一方的倾斜部34b进入另一方的卡合凹部35a内直到另一方的卡合凹部35a的底面与一方的定位面34e接触的状态下,一方的卡合凹部35a的底面位于比另一方的定位面(图15(B)的上侧的定位面)34e更靠前方的位置。于是,使夹持部件35以另一方的卡合凹部35a的底面和一方的定位面34e的接触部位为中心,向图15(B)的箭头方向转动,经过图16所示的状态,使夹持部件35位于支承位置的位置。于是,夹持部件35在夹持位置和插通位置间能够转动地连接(被支承)在支承部件34上。于是,如图17所示,能够使夹持部件35转动到夹持位置。由此,夹持部件35向支承部件34上的装配结束。
其后,将插通在固定部件31的联接螺栓33的下端部插通开放槽35b,并且与螺纹孔34b螺纹接合。由此,气栓安装装置3整体的装配结束。
在装配结束后的气栓安装装置3中,假设是没有联接螺栓3,则能够将夹持部件35沿与上述相反的次序从支承部件34上拆下。但是,在该安装装置3中,如图18~图21所示,夹持部件35位于支承位置的位置时,联接螺栓33不能从开放槽35b中抽出。而且,在将夹持部件35从支承部件34上卸下时,在图21中,需要以位于下侧(图19的上侧)位置的卡合凹部35a的底面和定位面34e的接触部位为中心,将夹持部件35向图21的箭头方向转动,当夹持部件35如此转动时,随之,不仅开放槽35b向图19的右方移动,而且向上方移动。可是,设定联接螺栓33和开放槽35b在前后方向大致位于相同的位置,且联接螺栓33的外径和开放槽35b的宽度大致相同,因此,当随着夹持部件35的转动开放槽35b向上方移动时,在图19下侧(成为图21的上侧)的开放槽35b的侧面抵接联接螺栓33的外周面,阻止夹持部件35的转动(在形成夹持部件35的开放槽35b的部分,向上方移动)。因此,夹持部件35不能够移动到脱离位置。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夹持部件35从支承部件34上脱落。而且,只要将开放槽35b的侧面抵接联接螺栓33的外周面,就能够防止夹持部件35从支承部件34上脱落,不需要新的设置而用于防止脱落的部件。因此,能够抑制使气栓安装装置3的制造费廉价。
在此,即使夹持部件35能够转动到越过台阶面34i的位置,为了将夹持部件35从支承部件34上卸下,也要使夹持部件35向后方(图21的下方)移动直到夹持部件35越过抵接面34f,由此,需要移动到脱离位置。可是,夹持部件35向前后方向的移动能够通过联接螺栓33和开放槽35b而被阻止。因此,能够防止夹持部件35从支承部件34上脱落。这样,夹持部件35从支承部件34上的脱落防止,只要能够阻止夹持部件35越过抵接面34f向前后方向(与夹持部件35位于支承位置的位置时的开放槽35b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即可。这个能够通过以下设定实现,即设定一对卡合凹部35a的两底面间的距离与两个定位面34e、34e间的距离的差、抵接面34f的高度的差、联接螺栓33的外径和开放槽35a的宽度的差、以及联接螺栓33和开放槽35a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使位于支承位置的夹持部件35不能越过抵接面34f。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将位于支承位置的夹持部件35从支承部件34上卸下时,使夹持部件35转动(向与图13~图15所示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但不一定必须转动。例如,当在比抵接面34f更靠左方(倾斜部34b)形成台阶面34i,将夹持部件35从支承位置向右方只移动规定距离时,一方的卡合凹部(图12(B)~图17(B)的上侧的卡合凹部)35a从定位面34e向右方脱落。如果是这样,当将夹持部件35从支承位置向右方只移动规定距离后,使其沿从一方的卡合凹部35a向另一方的卡合凹部35a的方向移动,一方的卡合凹部35a的底面抵接导向面34h时,夹持部件35位于脱落位置。但是,即使是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气栓安装装置1整体装配的状态下,夹持部件35沿从一方的卡合凹部35a向另一方的卡合凹部35a的方向的移动,也能够通过与联接螺栓33的外周面和开放槽35b的侧面的抵接而被阻止。因此,夹持部件35不会移动到脱落位置。因而,夹持部件35不会从支承部件34上脱落。
图22以及图23是表示该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支承部件34以及夹持部件35的图,在图23中,在一对夹持部件35、35位于上侧位置的侧部间设有板簧38。板簧38如图24所示,由板部38和设于其两端部的“コ”字状的卡合部38b、38b构成,在图23中,各卡合部38b、38b卡合在一对夹持部件35、35位于上侧位置的侧部。而且,板簧38以使一对夹持部件35、35位于夹持位置的方式施力。根据具有这种板簧38的气栓的安装装置,能够使一对夹持部件35、35不是由于自重而从插通位置转动到夹持位置,因此,能够将气栓安装在垂直的壁上。
另外,该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该要旨范围内,可进行适当的变更。
例如,上述的实施例是将该发明应用于栓安装装置3的实施例,该发明也能够应用于水道栓等的气栓以外的栓的安装装置。
另外,上述的实施例设有一对夹持部件35,既可以只设一个,也可以设三个以上。

Claims (2)

1.一种栓安装装置,其用于在形成有从表面贯通到背面的安装孔的壁构成部件上安装栓,该栓安装装置具备:固定部件,其具有安装所述栓的安装部,且挤压固定在所述壁构成部件的表面;联接螺栓,其具有多个,贯通该固定部件插入所述安装孔中;支承部件,其为环状,与各联接螺栓的螺纹部螺纹接合,随着所述联接螺栓向正、逆方向的转动,相对所述固定部件接近、离开地移动;夹持部件,其与设于该支承部件上的支承部可卡合、脱落,且至少在可插通所述安装孔的插通位置和不能插通所述安装孔的夹持位置之间可转动地卡合,在所述夹持部件上形成从其内侧向外侧延伸的、外侧的端部开放的开放槽,在该开放槽中插通所述联接螺栓,使其随着所述夹持部件的转动向所述开放槽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分别在所述支承部件的两侧部形成,所述夹持部件大致U字状地形成,在所述夹持部件彼此相对的两侧部分别形成可卡合、脱落地插入所述支承部的卡合凹部,该卡合凹部能够转动地卡合于所述支承部,由此,所述夹持部件能够以连接所述两个支承部的转动轴线为中心在所述规定的转动范围内转动,所述开放槽设置成使其长度方向朝向与所述转动轴线正交的方向,
将所述夹持部件的转动范围限制在包含所述插通位置和所述夹持位置的规定的大小的范围内,在所述夹持部件位于所述规定的转动范围时,所述联接螺栓插入所述开放槽内,在将所述夹持部件从所述支承部件上卸下时,所述夹持部件至少向与所述开放槽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通过使所述开放槽的侧面抵接所述联接螺栓的外周面,阻止所述夹持部件向与所述开放槽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移动,由此,所述夹持部件不能从所述支承部件上卸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在所述支承部与所述卡合凹部卡合的支承位置与所述支承部从所述卡合凹部脱离的脱离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夹持部件以一方的卡合凹部卡合的一方的支承部为中心转动,以使另一方的卡合凹部与另一方的支承部接近、离开,由此,所述夹持部件向与所述开放槽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通过使所述开放槽的侧面抵接所述联接螺栓的外周面,阻止所述夹持部件转动,以使所述夹持部件不从所述支承部件卸下。
CN2007101961241A 2007-06-18 2007-11-28 栓安装装置 Active CN1013289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60287A JP4916958B2 (ja) 2007-06-18 2007-06-18 栓取付装置
JP160287/07 2007-06-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8991A CN101328991A (zh) 2008-12-24
CN101328991B true CN101328991B (zh) 2010-12-15

Family

ID=40204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61241A Active CN101328991B (zh) 2007-06-18 2007-11-28 栓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916958B2 (zh)
CN (1) CN1013289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0191A1 (ja) * 2015-03-03 2016-09-09 株式会社テイエルブイ バルブの設置台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0223A (en) * 1983-09-05 1987-03-17 Toyoda Gosei Co., Ltd. Hose joint
CN2876492Y (zh) * 2005-11-25 2007-03-07 熊智 燃气管护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817219D0 (en) * 1988-07-20 1988-08-24 Ici Plc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JPH0336586A (ja) * 1989-07-03 1991-02-18 Alpine Electron Inc ナビゲーション用地図描画方法
JPH1030754A (ja) * 1996-07-15 1998-02-03 Taiyo Giken Kogyo Kk ガス栓取付金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0223A (en) * 1983-09-05 1987-03-17 Toyoda Gosei Co., Ltd. Hose joint
CN2876492Y (zh) * 2005-11-25 2007-03-07 熊智 燃气管护管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17237A 2000.08.04
JP特开平9-4766A 1997.01.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309311A (ja) 2008-12-25
JP4916958B2 (ja) 2012-04-18
CN101328991A (zh) 2008-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66650B1 (en) Coupling
CN105849452B (zh) 连接器、释放工具以及包括连接器和释放工具的装置
CN101328991B (zh) 栓安装装置
CN108223473B (zh) 一种单向顺序阀
EP3599121B1 (en) Valve device for fuel tank
CN213420014U (zh) 单向阀
EP3591153A1 (en) Clamping assembly for glass door
EP1923511A3 (en) Construction machine
CN214036997U (zh) 单向阀
CN103133691A (zh) 用于o形环的凹槽
CN106460485A (zh) 井下流动控制装置
CN214743491U (zh) 一种商用阀的阀芯定位结构
CN218297324U (zh) 一种插装式液位传感器
CN110397765B (zh) 三通水阀
CN220378912U (zh) 阀座组件及电子膨胀阀
CN111247363A (zh) 阀门支架及具有其的四通阀
CN109185253B (zh) 一种电磁溢流阀
CN211779458U (zh) 防弯折的花洒软管及水龙头组件
CN201052891Y (zh) 一种泡沫乳液泵
CN214029148U (zh) 搭载于植保无人机的箱体结构、农业植保无人机及其套装
CN212079242U (zh) 洗井工具及其阀芯总成
CN211599664U (zh) 车用切换阀装置
CN211212455U (zh) 一种杯用茶水分离装置
CN215058514U (zh) 一种工程机械用液压油箱
CN216279455U (zh) 多功能连接头及供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