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5356A - 无电刷马达 - Google Patents

无电刷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5356A
CN101325356A CNA2008101254279A CN200810125427A CN101325356A CN 101325356 A CN101325356 A CN 101325356A CN A2008101254279 A CNA2008101254279 A CN A2008101254279A CN 200810125427 A CN200810125427 A CN 200810125427A CN 101325356 A CN101325356 A CN 101325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tor
flange
brushless motor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254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5356B (zh
Inventor
土屋昌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YO SPARE PARTS INDUSTRIAL Co Ltd
Tokyo Parts I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SPARE PARTS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SPARE PARTS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YO SPARE PARTS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25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5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5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53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Brushless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无电刷马达的薄型化及小型化、并且具备能够可靠地进行转子的防松的防松机构的无电刷马达。在轴承保持器(18)上设有覆盖开放端的油泄漏防止用的帽(19),帽(19)具有用来通过轴(13)的孔(19a),并且为有底圆筒状,在开放端周缘上具有凸缘(19b);当转子(10)沿轴向移动时,凸缘(19b)与磁铁(14)抵接,从而作为防脱部件发挥功能。

Description

无电刷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光盘或磁盘等的盘驱动中所使用的外转子型的无电刷马达,特别涉及使转子不会从定子松脱的防松脱机构。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在光盘装置的迷你盘(MD)中所使用的盘旋转用的无电刷马达,有专利文献1所述的结构。
在该专利文献1所述的外转子型的无电刷马达由于是通过轴承保持器内的轴承支承轴的构造,所以需要使轴不会从轴承保持器松脱的转子的防松脱机构。
作为该转子的防松脱机构,在轴的下端附近设有轴槽,在轴承保持器的内周部下端配置有环状的防松脱部件。如果将该防松脱部件嵌入到形成在轴上的轴槽中,则转子对于轴向的移动能够防止松脱。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3261号公报
但是,上述以往的转子的防松脱机构由于配置在轴承的轴向下方部分上,所以无电刷马达的轴向的高度变大,在实现无电刷马达的薄型化方面成为较大的课题。
此外,最近无电刷马达的小型化不断发展,随着马达外径变小,轴的直径也变小。此时,作为马达的防松脱机构,在轴上设置有轴槽,如果将防松脱部件嵌入到该轴槽中,则由于是小型的轴,所以不能将轴槽设置得较深,不能充分地得到轴向的转子的防松脱强度。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无电刷马达的薄型化及小型化、并且具备能够可靠地进行转子的防脱的防脱机构的无电刷马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做出的本发明的无电刷马达,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子,具有转子壳体、固定在上述转子壳体的中心上的轴、和固定在上述转子壳体的内周面上的圆筒状的磁铁;以及定子,具有旋转自如地支承上述轴的轴承、固定上述轴承的有底圆筒状的轴承保持器、和与上述磁铁对置配置并卷线的定子芯;在上述转子壳体的内周面与上述轴承保持器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中,设有限制上述转子的轴向移动的防脱部件。
本发明的无电刷马达,作为更优选的特征,包括:
“在上述轴承保持器上设有覆盖开放端的油泄漏防止用的帽;上述帽具有用来通过上述轴的孔,并且为有底圆筒状,在开放端周缘上具有凸缘;当上述转子沿轴向移动时,上述凸缘与上述磁铁抵接,从而作为上述防脱部件发挥功能”、
“在上述轴承保持器上设有覆盖开放端的油泄漏防止用的帽;上述帽具有用来通过上述轴的孔,并且为有底圆筒状,在开放端周缘上具有凸缘;在上述凸缘与上述卷线之间或者在上述凸缘上配设有垫圈;当上述转子沿轴向移动时,上述垫圈与上述磁铁抵接,从而作为上述防脱部件发挥功能”、
“在上述轴承保持器上设有覆盖开放端的油泄漏防止用的帽;上述帽具有用来通过上述轴的孔,并且为有底圆筒状,在开放端周缘上具有凸缘;在上述转子壳体的内侧,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上述磁铁的定位用的卡止部;当上述转子沿轴向移动时,上述卡止部与上述凸缘抵接,从而作为上述防脱部件发挥功能”、
“在上述轴承保持器的外周设有在中央具有翻边状的孔的垫圈;当上述转子沿轴向移动时,上述垫圈与上述磁铁抵接,从而作为上述防脱部件发挥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无电刷马达,由于将转子的防脱机构设在转子壳体的内周面与轴承保持器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闲的空间中,所以能够实现无电刷马达的薄型化和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的组装图。
图3是帽的立体图。
图4是有关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的剖视图。
图5是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的剖视图。
图6是垫圈的立体图。
图7是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的第1变形例。
图8是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的第2变形例。
图9是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的第3变形例。
图10是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的第4变形例。
图11是垫圈的第1变形例。
图12是垫圈的第2变形例。
图13是垫圈的第3变形例。
图14是有关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4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16是有关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的剖视图。
图17是有关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的组装图。
图18是有关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的剖视图。
图19是帽的变形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的剖视图。图2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的组装图。图3是帽的立体图。
在图1至图3中,无电刷马达1由转子10、和旋转支承该转子10的定子11构成。
转子10具备转子壳体12、压入固定在该转子壳体12的中心的轴13、和固定在转子壳体12的内周面上的圆筒状的磁铁14。转子壳体12由金属制的材料形成为有底圆筒状,并与轴13一体地旋转。
在转子壳体12的内周面上,具有载置设在整周上的磁铁14的台阶部15,在该台阶部15的端部设有磁铁14的定位用的卡止部16。如果将磁铁14插入到台阶部15中,则磁铁14抵接并通过粘接剂固接在卡止部16。被固接的磁铁14成为其内径部相比转子壳体12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形状。
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台阶部15,而仅在转子壳体12内周面上设置多个突起,来进行磁铁14的定位。
另一方面,定子11具备旋转自如地支承轴13的轴承17、固定该轴承17的有底圆筒状的轴承保持器18、覆盖该轴承保持器18的开放端的防油泄漏用的帽19、对置于磁铁14配置且具有卷线22的定子芯20、和固定轴承保持器18的定子基座21。
轴承保持器18是金属制的有底圆筒状,从其开放端压入烧结含油轴承17,将使与轴13的旋转变得平滑的润滑油注入到轴承保持器18内。轴13被轴承17支承,转子10能够自如地旋转。
在轴承保持器18的外周上,固接有对置于磁铁14而配置的具有多个凸极的定子芯20,该定子芯20对应于突极的数量而做成卷线22。
在该轴承保持器18的外周下端上配置有定子基座21并被铆接固定。在定子基座21上,设有配置有未图示的空穴元件及驱动部件的基板23。
通过这样的结构,无电刷马达1通过从驱动部件对卷线22通电,转子10能够相对于定子11旋转。
本例的无电刷马达设有覆盖轴承保持器18的开放端的帽19。该帽19在中央具有穿过轴13的孔19a,轴13能够一边与该孔径保持较小的间隙一边不接触而旋转。该帽19是树脂制并且为有底圆筒状,在其开放端周缘上具有向半径方向外侧扩大的圆形状的凸缘19b。该凸缘19b的外径设计为,使其比磁铁14的内径大、并且比转子壳体12的内径小。该帽19螺合、压入、或者通过粘接剂等固接在轴承保持器18的开放端侧,作为油泄漏防止部发挥功能。
在将转子10组装到定子11上时,如图2所示,将转子10相对于定子11从上方插入。帽19的凸缘19b的外径设计为,使其比磁铁14的内径大并且比转子壳体12的内径小,但由于凸缘19b是树脂制且能够弹性变形,所以转子壳体12内的磁铁14能够通过轴向下侧,在组装后能够限制转子10的轴向的移动。
由此,通过在轴承保持器18的开放端设置帽19,能够使轴承保持器18内的润滑油不会飞散到马达内部,并且当转子10沿轴向移动时,凸缘19b能够与转子10内的磁铁14抵接而作为防脱部件发挥功能。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1,由于在转子壳体12的内周面与轴承保持器18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中设有限制转子10的轴向的移动的防脱部件(帽的凸缘),所以能够实现无电刷马达1的薄型化和小型化。
此外,由于油泄漏防止用的帽19兼用作防脱部件,所以能够削减部件数、组装工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帽19为树脂制,但只要凸缘19b具有弹性,也可以使用较薄的金属板。在此情况下,将较薄的金属板通过压力加工做成有底圆筒状,并在其开放端周缘上形成凸缘19b。
(第2实施方式)
图4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的剖视图。在图4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如图4所示,是在帽19的凸缘形状的外周缘上朝上地设有凸缘部19c这一点。
在轴13与帽19的孔19a之间存在较小的间隙,轴承保持器18内的润滑油有可能从该间隙泄漏。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即使在润滑油从帽19的中央孔流出的情况下,由于在凸缘19b的外周缘上设有朝上的凸缘部19c,所以还具有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润滑油流到转子10内部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图5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1的剖视图,图6是垫圈24的俯视图。在图5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如图5所示,是在凸缘19b与卷线22之间配设有垫圈24、垫圈24是图6所示的树脂制的环形状、垫圈24的外径比磁铁14的外径大而比转子壳体12的内径小、垫圈24的内径比轴承保持器18的外周稍大、能够在凸缘19b与卷线22之间沿轴向移动、与磁铁14抵接而作为松脱防止部发挥功能这一点。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1中,由于在转子壳体12的内周面与轴承保持器18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中设有限制转子10的轴向移动的防脱部件(垫圈24),所以能够实现无电刷马达1的薄型化和小型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由于垫圈24以自由的状态设置,所以组装很容易,并且即使在卷线22的上端高于磁铁14的上端时定子芯20的卷线22的高度不均匀,也能够不调节垫圈24的高度地进行安装,所以能够吸收卷线22的不均匀。
该垫圈24也可以如图7所示那样是其他例子。图7的垫圈24是盘状,在外周上设有凸缘24a。该凸缘24a设定为即使卷线22的上端比磁铁14的上端低也不会抵接在磁铁14上的高度。由此,如果是图7的垫圈24,则组装变得很容易,并且即使定子芯20的卷线22的高度不均匀,也能够可靠地吸收该不均匀。
另外,垫圈24如上述那样以自由的状态设置比较简便,但也可以例如图8~图10所示那样进行固定。
图8所示的结构是垫圈24的内径设计为与轴承保持器18的外周大致相同、垫圈24在从凸缘19b到卷线22之间的规定的高度中固定在轴承保持器18的外周上的例子。图9所示的结构是垫圈24的内径设计为与轴承保持器18的外周大致相同、垫圈24固定在帽19的凸缘19b的下侧的例子。图10所示的结构是将环状的垫圈24与帽19同轴地固定在凸缘19b上的例子。
在图8~图10的结构中,在转子10沿轴向移动时,垫圈24与磁铁14抵接而能够作为防脱部件发挥功能。此外,特别在图10的结构中,即使存在润滑油从轴13与帽19的中央的孔19a的间隙泄漏的情况,由于在凸缘19b上配设环状的垫圈24,以形成台阶24b,所以也能够有效地防止润滑油流到马达内部。
此外,垫圈24并不限于图6所示的形态,也可以使用例如图11至图13所示那样的结构。图11是在径向上设有1处切口的例子,图12是部分地切断而做成C环的例子,图13是在外周的3处切掉半圆的例子。
通过使用图11至图13那样的垫圈24,在插入到轴承保持器18的外周上时也能够适当变形而容易地安装。此外,通过使用图13那样的垫圈24,能够容易适应外周部分的弹性变形,转子10与定子11的组装变得容易。
(第4实施方式)
图14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的剖视图,图15是图14的要部的放大立体图。在图14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是在转子壳体12的内侧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磁铁14的定位用的卡止部25、该卡止部25在转子10沿轴向移动时与帽19的凸缘19b抵接而作为防脱部件发挥功能这一点。
即,该卡止部25在马达组装时能够一边使凸缘19b弹性变形一边通过轴向下侧,在组装后能够限制马达10的轴向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中,也在转子壳体12的内周面与轴承保持器18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中设有限制转子10的轴向移动的防脱部件(卡止部25),所以能够实现无电刷马达的薄型化和小型化。
此外,由于磁铁14的定位用的卡止部25兼用作防脱部件,所以能够削减部件数、组装工时。
(第5实施方式)
图16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的剖视图。在图16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是在轴承保持器18上没有设置覆盖开放端的油泄漏防止用的帽19、而在轴承保持器18的外周上固着有在中央具有翻边状的孔26a的树脂制的垫圈26、该垫圈26的外径设计为使其比磁铁14的内径大比转子壳体12的内径小、当转子10沿轴向移动时与转子壳体12内的磁铁14抵接而作为防脱部件发挥功能这一点。
即,转子壳体12内的磁铁14在马达组装时能够一边使垫圈26弹性变形一边通过轴向下侧,在组装后能够限制转子10的轴向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中,由于在转子壳体12的内周面与轴承保持器18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中设有限制转子10的轴向移动的防脱部件(垫圈26),所以能够实现无电刷马达1的薄型化和小型化。
(第6实施方式)
图17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1的组装图。图18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无电刷马达1的剖视图。在图17至图18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是,如图18所示,在不具有弹性而有刚性的帽19未固定而载置在轴承保持器18上的状态下,将无磁铁的转子10插入到定子11中,在转子壳体12的卡止部16通过帽19的凸缘19b后,将磁铁14固接在转子壳体12上。然后,将棒状的夹具28从预先设在转子壳体12的底面上的多个孔27插入,通过将帽19推压在轴承保持器18上利用压入或粘接剂等进行固定。
即,在马达的组装后,对于转子10的轴向的移动,通过帽19与磁铁14抵接,能够作为轴向的松脱防止部发挥功能。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的变更。
例如,上述垫圈表示为树脂制,但也可以使用较薄的有弹性的金属板。
此外,上述帽19的凸缘19b的外形形状表示为圆形,但只要是作为转子10的轴向的防脱机构来限制转子的移动的形状就可以。图19表示另一例的帽29,29a是爪部,该爪部29a在凸缘外周上有3处,设计为使其比磁铁14的内径大而比转子壳体12的内径小,在组装时能够使磁铁14通过轴向下侧,在组装后能够限制转子10的轴向的移动。

Claims (5)

1、一种无电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具备:
转子,具有转子壳体、固定在上述转子壳体的中心上的轴、和固定在上述转子壳体的内周面上的圆筒状的磁铁;以及
定子,具有旋转自如地支承上述轴的轴承、固定上述轴承的有底圆筒状的轴承保持器、和与上述磁铁对置配置并卷线的定子芯;
在上述转子壳体的内周面与上述轴承保持器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中,设有限制上述转子的轴向移动的防脱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轴承保持器上设有覆盖开放端的油泄漏防止用的帽;
上述帽具有用来通过上述轴的孔,并且为有底圆筒状,在开放端周缘上具有凸缘;
当上述转子沿轴向移动时,上述凸缘与上述磁铁抵接,从而作为上述防脱部件发挥功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轴承保持器上设有覆盖开放端的油泄漏防止用的帽;
上述帽具有用来通过上述轴的孔,并且为有底圆筒状,在开放端周缘上具有凸缘;
在上述凸缘与上述卷线之间或者在上述凸缘上配设有垫圈;
当上述转子沿轴向移动时,上述垫圈与上述磁铁抵接,从而作为上述防脱部件发挥功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轴承保持器上设有覆盖开放端的油泄漏防止用的帽;
上述帽具有用来通过上述轴的孔,并且为有底圆筒状,在开放端周缘上具有凸缘;
在上述转子壳体的内侧,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上述磁铁的定位用的卡止部;
当上述转子沿轴向移动时,上述卡止部与上述凸缘抵接,从而作为上述防脱部件发挥功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轴承保持器的外周设有在中央具有翻边状的孔的垫圈;
当上述转子沿轴向移动时,上述垫圈与上述磁铁抵接,从而作为上述防脱部件发挥功能。
CN2008101254279A 2007-06-14 2008-06-13 无电刷马达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53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7029/2007 2007-06-14
JP2007157029A JP5158845B2 (ja) 2007-06-14 2007-06-14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5356A true CN101325356A (zh) 2008-12-17
CN101325356B CN101325356B (zh) 2012-01-11

Family

ID=40188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542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5356B (zh) 2007-06-14 2008-06-13 无电刷马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58845B2 (zh)
CN (1) CN1013253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9933A (zh) * 2018-06-06 2018-09-14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电机、动力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65890B1 (ko) * 2009-12-31 2012-07-1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스핀들 모터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3329B2 (ja) * 2000-12-21 2008-07-09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2002300761A (ja) * 2001-03-29 2002-10-11 Sony Corp 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3032932A (ja) * 2001-07-23 2003-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スク回転用モータの抜け止め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ディスク回転用モータ
JP2003052143A (ja) * 2001-08-07 2003-02-21 Minebea Co Ltd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JP2003299302A (ja) * 2002-03-29 2003-10-17 Tokyo Parts Ind Co Ltd ロータ部の軸方向振動防止機構を備えた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JP2005117713A (ja) * 2003-10-03 2005-04-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流体軸受モー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9933A (zh) * 2018-06-06 2018-09-14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电机、动力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58845B2 (ja) 2013-03-06
JP2008312334A (ja) 2008-12-25
CN101325356B (zh) 201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4839B2 (en) Bearing apparatus, spindle motor,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KR100998778B1 (ko) 척킹장치 및 이 척킹장치를 탑재한 브러시리스 모터 및 디스크 구동 장치
JP2006226388A (ja) 軸受機構、軸受機構を用いたスピンドルモータおよびスピンドルモータを搭載した記録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2008283759A5 (zh)
US20140118859A1 (en) Spindle motor and hard disk driv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040189122A1 (en) Fluid bearing motor, and disk drive mounted with same
CN102386738B (zh) 包含肋部的主轴电机和盘片驱动装置
CN101325356B (zh) 无电刷马达
JP4387114B2 (ja) 軸受機構、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CN101388587B (zh) 无刷电动机
JP3723048B2 (ja) ディスク回転駆動装置
CN103578505A (zh) 主轴电机及包含该主轴电机的硬盘驱动器
KR20140087140A (ko) 스핀들 모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하드 디스크 드라이브
US8975797B2 (en) Disk-rotating motor and disk-driving device
KR101412886B1 (ko) 스핀들 모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하드 디스크 드라이브
KR101091345B1 (ko) 척 부재를 포함한 스핀들 모터
US8183725B2 (en) Motor and recording disc driving device
KR100990542B1 (ko) 스핀들모터
CN101174780B (zh) 无刷电动机
JP5226499B2 (ja) ディスク回転用モータ
US8638015B2 (en) Motor with rotor case having coupling component
JP5575389B2 (ja) ディスク回転用モータ
CN101826768A (zh) 无刷直流电机的轴承箱支承结构
JP3558268B2 (ja) 回転盤装置
JP2005337341A (ja) 動圧軸受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706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