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1418A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1418A
CN101321418A CNA2007103076318A CN200710307631A CN101321418A CN 101321418 A CN101321418 A CN 101321418A CN A2007103076318 A CNA2007103076318 A CN A2007103076318A CN 200710307631 A CN200710307631 A CN 200710307631A CN 101321418 A CN101321418 A CN 101321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luminescent layer
carbon ato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3076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1418B (zh
Inventor
松波成行
黑泷公之
福田俊广
鬼岛靖典
中村明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led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21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1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1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14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H10K85/624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containing six or more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10K85/633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comprising 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as substituents on the nitrogen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11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09K2211/10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with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30Coordination compounds
    • H10K85/321Metal complexes comprising a group IIIA element, e.g. Tris (8-hydroxyquinoline) gallium [Gaq3]
    • H10K85/322Metal complexes comprising a group IIIA element, e.g. Tris (8-hydroxyquinoline) gallium [Gaq3] comprising bor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30Coordination compounds
    • H10K85/321Metal complexes comprising a group IIIA element, e.g. Tris (8-hydroxyquinoline) gallium [Gaq3]
    • H10K85/324Metal complexes comprising a group IIIA element, e.g. Tris (8-hydroxyquinoline) gallium [Gaq3] comprising aluminium, e.g. Alq3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H10K85/622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containing four rings, e.g. pyr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4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comprising only nitrogen as heteroato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S428/917Electroluminesc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包括:阳极;阴极;和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配置的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其中该发光层含有红光发光客体材料和由具有4至7元环骨架的多环芳烃化合物组成的主体材料,以及邻接该发光层配置光敏层,所述光敏层含有产生蓝光的发光客体材料。

Description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器
本发明含有与分别在2006年12月22日和2007年6月8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6-346064和JP 2007-152329相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器。尤其是,本发明涉及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使用该器件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谓的“有机EL器件”)的显示器作为具有高效率的轻便平板型显示器得到关注。
构造上述显示器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配置于例如由玻璃组成的透明基片上,并如下制备得到:从基片侧按顺序堆叠由ITO(氧化铟锡:透明电极)组成的阳极、有机层和阴极。有机层的构造为从阳极侧按顺序堆叠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和电子输送发光层。在如此构造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内,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和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在发光层中复合,由该复合过程中产生的光经由阳极从基片侧提取。
除了具有前述构造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也包括所谓的顶部发射型,其通过将阴极、有机层和阳极从基片侧以此顺序堆叠来构成,而且其中通过进一步使位于上部的电极(作为阴极或阳极的上电极)由透明材料构成,在基片的相对侧上从上电极一侧提取光。尤其是,在通过在基片上配置薄膜晶体管(TFT)而制备的有源矩阵型显示器中,考虑到提高发光部分的开口率(aperture ratio),在具有形成于其上的TFT的基片上配置顶部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所谓顶部发射结构是有利的。
目前,在考虑到有机EL显示器的实际执行的情况下,不但通过拓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开口来增加光提取是必要的,而且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也是必要的。于是,为了提高发光效率已经研究了多种材料和层构造。
例如,迄今为止由于红光发光器件受到关注,已经提出一种构造,其中就新的红光发光材料而言用并四苯衍生物(包括红荧烯衍生物)作为掺杂材料替代迄今已知的由DCJTB代表的吡喃衍生物(参见例如JP-A-2000-26334和JP-A-2003-55652(特别是【0353】至【0357】段和表格11))。
JP-A-2003-55652还提出通过在使用红荧烯衍生物作为掺杂材料的第一发光层上堆叠含有亚苯基(penylene)衍生物和蒽衍生物的第二发光层来获得白光发射的构造。
此外,提出了通过在与蓝光发光层邻接设置的电子输送层或空穴输送层上掺杂红荧烯衍生物来获得白光发射的构造(参见JP-A-2004-134396)。
发明内容
在前述显示器中,为了进行全色显示,排列和使用进行三原色(红,绿和蓝)发射的相应颜色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或者组合并使用发白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相应颜色的滤色器或颜色转换层。其中,从发出光的光提取效率的观点来看,采用进行相应颜色发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构造是有利的。
然而,在使用前述的并四苯衍生物(红荧烯衍生物)的红光发光器件的发射中,电流效率为约6.7cd/A,而且发光颜色受到关注,其发射橙色而不是发射红色。
于是,希望提供一种具有足够令人满意的发光效率和色纯度的用于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使用该器件的显示器。
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用于发出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在该阳极和阴极之间配置的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该发光层含有红光发光客体材料和由具有4至7元环骨架的多环芳烃化合物组成的主体材料。另外,邻接该发光层布置含有产生蓝光的发光客体材料的光敏层。
正如下述实施例中所详细描述的那样,注意到在如此构造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不仅与没有配置光敏层的构造相比之下电流效率增大,而且不被含有发光材料的光敏层影响地从器件中提取出发光层产生的红光。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具有在基片上排列和配置的多个具有前述构造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显示器。
如前所述,在这样的显示器中,由于构造出使用具有高亮度和高色纯度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红光发光器件的显示器,可以通过将它与另外的绿光发光器件和蓝光发光器件组合来实现色彩再现性高的全色显示。
依照前述的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可能在保持色纯度的同时实现红光的发光效率的提高。
另外,依照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中,通过经由一组绿光发光器件和蓝光发光器件以及变成如前所述的色纯度和发光效率高的红光发光器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来构成像素,有可能实现色彩再现性高的全色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横截面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另一个实例的横截面图。
图3A和3B各自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器电路结构的一种实例的视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中的基本部分横截面构造的第一实例的视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中的基本部分横截面构造的第二实例的视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中的基本部分横截面构造的第三实例的视图。
图7是表示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密封构型的模块形状显示器的构造图。
图8是表示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器的斜视图。
图9是表示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的视图,其中图9A是从前面看的斜视图,
图9B是从后面看的斜视图。
图10是表示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的斜视图。
图1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摄像机的斜视图。
图12A至12G是表示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例如手机的视图,其中图12A是打开状态的正视图;图12B是其侧视图;图12C是闭合状态的正视图;图12D是左视图;图12E是右视图;图12F是顶视图;图12G是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依次参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使用它的显示器的附图,在下文中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横截面图。图1中举例说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为在基片12上按顺序的阳极13、有机层14和阴极15的叠层。其中,有机层14是例如从阳极13一侧按顺序的空穴注入层14a、空穴输送层14b、发光层14c、光敏层14d和电子输送层14e的叠层。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特征在于发光层14c的构造以及与其接触配置的光敏层14d的构造。假定将具有上述叠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构造成从基片12的相对侧提取光的顶部发射型器件,在此情况下每一层的细节在下面都以从基片12一侧起的顺序进行详细描述。
<基片>
基片12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排列和成形于其主面一侧的支撑物。基片12可以由已知的材料制备得到,其实例包括石英、玻璃、金属箔和树脂膜制或树脂片。其中,优选石英和玻璃。在树脂制材料的情况下,该品质材料的实例包括代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和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PBN)的聚酯;和聚碳酸酯树脂。重要的是使用叠层结构(多层结构)或表面处理以控制水渗透性或气体渗透性。
<阳极>
为有效注入空穴,将离真空能级功函大的电极材料用作阳极13。其实例包括金属(例如,铝(Al)、铬(Cr)、钼(Mo)、钨(W)、铜(Cu)、银(Ag)和金(Au))以及它们的合金;这些金属或合金的氧化物;氧化锡(SnO2)和锑(Sb)的合金;ITO(氧化铟锡);InZnO(氧化铟锌);氧化锌(ZnO)和铝(Al)的合金;以及这些金属或合金的氧化物。这些材料可以单独或以混合状态使用。
阳极13可以具有叠层结构:光反射性能优异的第一层,在其上为具有光透射性和具有大功函的第二层。
第一层由含有铝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组成。其次要成分可以含有功函相对小于作为主要组分的铝的至少一种元素。这样的次要成分优选为镧系元素。虽然镧系元素的功函不大,但当含有这样的元素时,不但提高阳极的稳定性,而且阳极的空穴注入性能也令人满意。除了镧系元素之外,可以含有例如硅(Si)和铜(Cu)的元素作为次要成分。
关于构成第一层的铝合金层中的次要成分的含量,例如,为稳定铝使用Nd、Ni、Ti等等的情况时,含量优选为总计不大于约10wt%。因此,可以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造过程中稳定地保持铝合金层同时维持铝合金层的折射率。此外,可以获得加工精确性和化学稳定性。另外,可以提高阳极13的传导性和对基片12的粘合力。
作为第二层,可以举出由铝合金的氧化物、钼的氧化物、锆的氧化物、铬的氧化物和钽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组成的层作为例子。此时,例如,当第二层为由含有镧系元素作为次要成分的铝合金的氧化物(包括自然氧化的膜)组成的层时,由于镧系元素的氧化物的高透光度,因此含有它的第二层的透光度优良。为此,可以维持第一层表面上的高折射率。此外,第二层可以为ITO(氧化铟锡)、IZO(氧化铟锌)等的透明的传导层。这样的传导层能够改善阳极13的电子注入特性。
在阳极13中,为了提高阳极13与基片12之间的附着力,可以在其一侧配置与基片12接触的传导层。这样的传导层的实例包括ITO、IZO等的透明的传导层。
当包括这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的显示器的驱动方式为有源矩阵方式时,使阳极13为每一个像素进行图案化而且在与基片12上配置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相连接的状态下布置。在那样的情况下,用如此方式进行配置以使得绝缘膜(省略其说明)配置于阳极13上,而且每一个像素的阳极13的表面均从该绝缘膜的开口部分暴露。
<空穴注入层>
为了提高空穴至发光层14c中的注入效率提供空穴注入层14a。可以使用的空穴注入层14a的材料的实例包括例如聚硅烷基化合物、乙烯基咔唑基化合物、噻吩基化合物和苯胺基化合物,以及苯精(benzin)、苯乙烯胺、三苯基胺、卟啉、苯并[9,10]菲、氮杂苯并[9,10]菲、四氰基醌二甲烷、三唑、咪唑、噁二唑、聚芳烷、苯二胺、芳胺、噁唑、富勒烯、蒽、芴酮、肼、芪及其衍生物的杂环共轭单体、低聚物或高聚物。
空穴注入层14a的材料的更具体的实例包括α-萘基苯基苯二胺、卟啉、金属四苯基卟啉、金属萘酞菁(metallic naphthalocyanine)、C60、C70、六氰基氮杂苯并[9,10]菲、7,7,8,8-四氰基醌二甲烷(TCNQ)、7,7,8,8-四氰基-2,3,5,6-四氟醌二甲烷(F4-TCNQ)、四氰基-4,4,4-三(3-甲基苯基苯氨基)三苯胺、N,N,N’,N’-四(对-甲苯基)-对苯二胺、N,N,N’,N’-四苯基-4,4’-二氨基联苯、N-苯基-咔唑、4-二-对甲苯基氨基芪、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基、聚(噻吩)、聚(噻吩亚乙烯基)和聚(2,2’-噻吩基吡咯)。然而,不应当解释成本发明局限于此。
<空穴输送层>
与空穴注入层14a类似,为了提高空穴至发光层14c中的注入效率提供空穴输送层14b。空穴输送层14b包括在与前述空穴注入层14a中相同材料之间进行选择的材料。
<发光层>
发光层14c是当向阳极13和阴极15施加电压时,从阳极13侧注入的空穴和从阴极15侧注入的电子复合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的发光层14c的构成是特征之一。即,发光层14c使用具有4至7元环骨架的多环芳烃化合物作为主体材料,而且该主体材料掺杂有红光发光客体材料,由此产生红光。
其中,构成该发光层14c的主体材料是具有4至7元环骨架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其选自芘、苯并芘、1,2-苯并菲、并四苯、苯并四苯(benzonaphthacene)、二苯并四苯、苝和晕苯。
尤其优选使用下列通式(1)表示的并四苯衍生物作为主体材料。
Figure A20071030763100121
通式(1)
在通式(1)中,R1至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卤素、羟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羰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羰基酯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链烯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氰基、硝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或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
通式(1)中R1至R8表示的芳基的实例包括苯基、1-萘基、2-萘基、芴基、1-蒽基、2-蒽基、9-蒽基、1-菲基、2-菲基、3-菲基、4-菲基、9-菲基、1-并四苯基、2-并四苯基、9-并四苯基、1-芘基、2-芘基、4-芘基、1-1,2-苯并菲基、6-1,2-苯并菲基、2-荧蒽基、3-荧蒽基、2-联苯基、3-联苯基、4-联苯基、邻-甲苯基、间-甲苯基、对-甲苯基、对-叔丁基苯基。
R1至R8表示的杂环基的实例包括含有O、N或S作为杂原子的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五元或六元芳杂环基和稠合多环芳杂环基。芳杂环基和稠合多环芳杂环基的实例包括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吡啶基、喹啉基、喹喔啉基、咪唑并吡啶基和苯并噻唑基。其代表性实例包括1-吡咯基、2-吡咯基、3-吡咯基、吡嗪基、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1-吲哚基、2-吲哚基、3-吲哚基、4-吲哚基、5-吲哚基、6-吲哚基、7-吲哚基、1-异吲哚基、2-异吲哚基、3-异吲哚基、4-异吲哚基、5-异吲哚基、6-异吲哚基、7-异吲哚基、2-呋喃基、3-呋喃基、2-苯并呋喃基、3-苯并呋喃基、4-苯并呋喃基、5-苯并呋喃基、6-苯并呋喃基、7-苯并呋喃基、1-异苯并呋喃基、3-异苯并呋喃基、4-异苯并呋喃基、5-异苯并呋喃基、6-异苯并呋喃基、7-异苯并呋喃基、1-喹啉基、3-喹啉基、4-喹啉基、5-喹啉基、6-喹啉基、7-喹啉基、8-喹啉基、1-异喹啉基、3-异喹啉基、4-异喹啉基、5-异喹啉基、6-异喹啉基、7-异喹啉基、8-异喹啉基、2-喹喔啉基、5-喹喔啉基、6-喹喔啉基、1-咔唑基、2-咔唑基、3-咔唑基、4-咔唑基、9-咔唑基、1-菲基(phenanthrydinyl)、2-菲基、3-菲基、4-菲基、6-菲基、7-菲基、8-菲基、9-菲基、10-菲基、1-吖啶基、2-吖啶基、3-吖啶基、4-吖啶基和9-吖啶基。
作为R1至R8表示的氨基,所有的烷基氨基、芳基氨基和芳烷基氨基均可以使用。优选这些氨基为总共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脂族基团和/或具有1至4个芳香碳环。这样的氨基的实例包括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丁基氨基、二苯基氨基、二甲苯基氨基、双联苯基氨基和二萘基氨基。
两种或更多种前述的取代基可以形成稠环,而且这些取代基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
由前述通式(1)表示的并四苯衍生物尤其优选为下列通式(1a)表示的红荧烯衍生物。
Figure A20071030763100141
通式(1a)
在通式(1a)中,R11至R15、R21至R25、R31至R35和R41至R4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芳基、杂环基、氨基、芳氧基、烷基或链烯基。然而,优选的是R11至R15、R21至R25、R31至R35和R41至R45分别相同。
在通式(1a)中,R5至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任选取代的芳基或任选取代的烷基或链烯基。
在通式(1a)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芳基、杂环基和氨基可以与通式(1)中的R1至R8表示的那些相同。当R11至R15、R21至R25、R31至R35和R41至R45每一个表示氨基时,氨基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或芳烷基氨基。优选这些氨基为总共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脂肪族基团或具有1至4个芳香碳环。这样的氨基的实例包括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丁基氨基、二苯基氨基、二甲苯基氨基和双联苯基氨基。
作为适于用作发光层14c的主体材料的并四苯衍生物的更具体的其它实例,举出以下化合物(1)-1的红荧烯作为例子,它是通式(1a)的红荧烯衍生物之一。此外,举出下列化合物(1)-2至(1)-4作为例子。
Figure A20071030763100151
另外,下面描述的通式(5)的苝衍生物、通式(6)的二酮基吡咯并吡咯衍生物、通式(7)的吡咯亚甲基(pyromethene)衍生物、通式(8)的吡喃衍生物或通式(9)的苯乙烯基衍生物用作构成发光层14c的红光发光客体材料。在下面对该红光发光客体材料进行详细描述。
-苝衍生物-
例如,下列通式(5)表示的化合物(二茚并[1,2,3-cd]苝衍生物)用作红光发光客体材料。
通式(5)
在通式(5)中,X1至X20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卤素、羟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羰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羰基酯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链烯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氰基、硝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或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
通式(5)中的X1至X20表示的芳基的实例包括苯基、1-萘基、2-萘基、芴基、1-蒽基、2-蒽基、9-蒽基、1-菲基、2-菲基、3-菲基、4-菲基、9-菲基、1-并四苯基、2-并四苯基、9-并四苯基、1-芘基、2-芘基、4-芘基、1-1,2-苯并菲基、6-1,2-苯并菲基、2-荧蒽基、3-荧蒽基、2-联苯基、3-联苯基、4-联苯基、邻-甲苯基、间-甲苯基、对-甲苯基、对-叔丁基苯基。
X1至X20表示的杂环基的实例包括含有O、N或S作为杂原子的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五元或六元芳杂环基和稠合多环芳杂环基。这样的芳杂环基和稠合多环芳杂环基的实例包括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吡啶基、喹啉基、喹喔啉基、咪唑并吡啶基和苯并噻唑基。代表性实例包括1-吡咯基、2-吡咯基、3-吡咯基、吡嗪基、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1-吲哚基、2-吲哚基、3-吲哚基、4-吲哚基、5-吲哚基、6-吲哚基、7-吲哚基、1-异吲哚基、2-异吲哚基、3-异吲哚基、4-异吲哚基、5-异吲哚基、6-异吲哚基、7-异吲哚基、2-呋喃基、3-呋喃基、2-苯并呋喃基、3-苯并呋喃基、4-苯并呋喃基、5-苯并呋喃基、6-苯并呋喃基、7-苯并呋喃基、1-异苯并呋喃基、3-异苯并呋喃基、4-异苯并呋喃基、5-异苯并呋喃基、6-异苯并呋喃基、7-异苯并呋喃基、1-喹啉基、3-喹啉基、4-喹啉基、5-喹啉基、6-喹啉基、7-喹啉基、8-喹啉基、1-异喹啉基、3-异喹啉基、4-异喹啉基、5-异喹啉基、6-异喹啉基、7-异喹啉基、8-异喹啉基、2-喹喔啉基、5-喹喔啉基、6-喹喔啉基、1-咔唑基、2-咔唑基、3-咔唑基、4-咔唑基、9-咔唑基、1-菲基、2-菲基、3-菲基、4-菲基、6-菲基、7-菲基、8-菲基、9-菲基、10-菲基、1-吖啶基、2-吖啶基、3-吖啶基、4-吖啶基和9-吖啶基。
作为X1至X20表示的氨基,所有的烷基氨基、芳基氨基和芳烷基氨基均可以使用。优选这些氨基为总共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脂族基团和/或具有1至4个芳香碳环。这样的氨基的实例包括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丁基氨基、二苯基氨基、二甲苯基氨基、双联苯基氨基和二萘基氨基。
两种或更多种前述的取代基可以形成稠环,而且这些取代基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
适于在发光层14c中用作红光发光客体材料的二茚并[1,2,3-cd]苝衍生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下列化合物(5)-1至(5)-8。然而,应当解释成本发明完全不限于此。
-二酮基吡咯并吡咯衍生物-
例如,下列通式(6)表示的化合物(二酮基吡咯并吡咯衍生物)用作红光发光客体材料。
Figure A20071030763100191
通式(6)
在通式(6)中,Y1和Y2各自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氨基。同样的,Y3至Y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链烯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或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
另外,在通式(6)中,Ar1和Ar2每一个表示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烃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杂环基的二价基团。
在通式(6)中,Y3至Y8表示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Y3至Y8表示的杂环基和Y3至Y8表示的氨基与在通式(5)表示的苝衍生物中的那些相同。同样相同的是,两种或更多种前述的取代基可以形成稠环,而且这些取代基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
适于在发光层14c中用作红光发光客体材料的二酮基吡咯并吡咯衍生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下列化合物(6)-1至(6)-14。然而,应当解释成本发明完全不限于此。
Figure A20071030763100211
-吡咯亚甲基(pyromethene)衍生物-
例如,下列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吡咯亚甲基衍生物)用作红光发光客体材料。
Figure A20071030763100221
通式(7)
在通式(7)中,Z1至Z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链烯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氰基、硝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或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
在通式(7)中,Z1至Z9表示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Z1至Z9表示的杂环基和Z1至Z9表示的氨基与在通式(5)表示的苝衍生物中的那些相同。同样相同的是,两种或更多种前述的取代基可以形成稠环,而且这些取代基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
适于在发光层14c中用作红光发光客体材料的吡咯亚甲基衍生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下列化合物(7)-1至(7)-69。然而,应当解释成本发明完全不限于此。
Figure A20071030763100241
Figure A20071030763100251
Figure A20071030763100261
Figure A20071030763100271
Figure A20071030763100281
Figure A20071030763100291
Figure A20071030763100301
Figure A20071030763100311
Figure A20071030763100321
-吡喃衍生物-
例如,下列通式(8)表示的化合物(吡喃衍生物)用作红光发光客体材料。
Figure A20071030763100331
通式(8)
在通式(8)中,L1至L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链烯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氰基、硝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或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另外,L1和L4或L2和L3可以通过烃基形成环状结构。
在通式(8)中,L1至L6表示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L1至L6表示的杂环基和L1至L6表示的氨基与在通式(5)表示的苝衍生物中的那些相同。L1和L4或L2和L3可以通过烃基形成环状结构。此外,两种或更多种前述的取代基可以形成稠环,而且这些取代基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
适于在发光层14c中用作红光发光客体材料的吡喃衍生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下列化合物(8)-1至(8)-7。然而,应当解释成本发明完全不限于此。
Figure A20071030763100341
-苯乙烯基衍生物-
例如,下列通式(9)表示的化合物(苯乙烯基衍生物)用作红光发光客体材料。
Figure A20071030763100342
通式(9)
在通式(9)中,T1至T3每一个表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另外,T4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部位,其可以与T2和T3一起形成环状结构。
在通式(9)中,T1至T3表示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和T1至T3表示的杂环基与在通式(5)表示的苝衍生物中的那些相同。
两种或更多种前述的取代基可以形成稠环,而且这些取代基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在该情况下,各个T1至T4上取代的基团的实例包括氢、卤素、羟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羰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羰基酯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链烯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氰基、硝基和氨基。此外,作为氨基,所有的烷基氨基、芳基氨基和芳烷基氨基均可以使用。优选这些氨基为总共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脂族基团和/或具有1至4个芳香碳环。这样的氨基的实例包括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丁基氨基、二苯基氨基、二甲苯基氨基、双联苯基氨基和二萘基氨基。
适于在发光层14c中用作红光发光客体材料的苯乙烯基衍生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下列化合物(9)-1至(9)-35。然而,应当解释成本发明完全不限于此。
Figure A20071030763100361
Figure A20071030763100371
Figure A20071030763100391
各自在发光层14c中用作红光发光客体材料的下述的通式(5)的苝衍生物、通式(6)的二酮基吡咯并吡咯衍生物、通式(7)的吡咯亚甲基络合物、通式(8)的吡喃衍生物或通式(9)的苯乙烯基衍生物,具有的分子量优选不大于2,000,更优选不大于1,500,以及尤其优选不大于1,000。这是因为担心分子量过高时,在借助于气相沉积制备器件时气相沉积性能变差。
<光敏层>
光敏层14d是将能量传递到发光层14c,并提高发光层14c的发光效率的层。在本实施方式中,另一特征在于提供光敏层14d与发光层14c接触。在光敏层14d中,在主体材料上掺杂在蓝色区域产生发射的发光客体材料。
作为发光客体材料,发光效率高的材料如低分子量荧光染料和荧光高分子化合物以及有机发光材料如金属络合物是可用的。
本发明涉及的蓝光发光客体材料是其发射波长范围在400至490nm中具有峰值的化合物。作为这样的化合物,有机物质例如萘衍生物、蒽衍生物、并四苯衍生物、苯乙烯基胺衍生物和双(吖嗪基)亚甲基硼络合物(bis(azinyl)methane boron complex)是可用的。尤其是,优选该化合物选自氨基萘衍生物、氨基蒽衍生物、氨基1,2-苯并菲衍生物、氨基芘衍生物、苯乙烯基胺衍生物和双(吖嗪基)亚甲基硼络合物。
另外,光敏层14d的主体材料是由具有6个或更多个碳原子且不大于60个碳原子的芳烃衍生物或其组合组成的有机材料。可以使用的有机材料的具体实例包括萘衍生物、茚衍生物、菲衍生物、芘衍生物、并四苯衍生物、苯并[9,10]菲衍生物、蒽衍生物、苝衍生物、苉(picene)衍生物、荧蒽衍生物、苯并亚菲(acephenanthrylene)衍生物、戊芬衍生物、并五苯衍生物、晕苯衍生物、丁二烯衍生物、均二苯代乙烯衍生物、三(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和双(苯并喹啉)铍络合物。
作为前述的主体材料,对于每一种发光客体材料选择和使用能够展现最高发光效率的主体材料。
重要的是提供具有上述构成的光敏层14d与发光层14c接触。因此光敏层14d不限于位于发光层14c和阴极15之间,而是可以与发光层14c接触且位于发光层14c和阳极13之间。
<电子输送层>
为了传输有待从阴极15注入发光层14c的电子的目的提供电子输送层14e。电子输送层14e的材料的实例包括喹啉、苝、菲咯啉、双苯乙烯基、吡嗪、三唑、噁唑、噁二唑和芴酮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或金属络合物。它们的具体实例包括三(8-羟基喹啉)铝(缩写为“Alq3”)、蒽、萘、菲、芘、蒽、苝、丁二烯、香豆素、吖啶、均二苯代乙烯、1,10-菲咯啉和它们的衍生物或金属络合物。
有机层14不局限于这样的层结构。提供至少发光层14c以及与其接触的光敏层14d会是较好的。此外,当有需要时可以选择叠层结构。
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中,可以提供发光层14c作为空穴输送发光层、电子输送发光层或空穴和电子两种电荷输送发光层。构成有机层14的各层,例如空穴注入层14a、空穴输送层14b、发光层14c、光敏层14d和电子输送层14e可以为由多个层组成的叠层结构。
<阴极>
随后,配置于具有前述构成的有机层14上的阴极15可以由两层结构构成,例如,从有机层14侧起第一层15a和第二层15b的叠层。
第一层15a包括功函小而且透光率良好的材料。能使用的材料的实例包括为作锂(Li)的氧化物的氧化锂(Li2O)、作为铯(Cs)的复合氧化物的碳酸铯(Cs2CO3)和这些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的混合物。第一层15a不限于这些材料。例如,可以单独使用碱土金属(例如,钙(Ca)和钡(Ba))、碱金属(例如锂和铯)、功函小的金属(例如铟(In)和镁(Mg))和这些金属的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和氟化物等等。另外,通过提高稳定性可以使用这些金属、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和氟化物的混合物或合金。
第二层15b由使用具有透光性的层例如MgAg的薄膜构成。第二层15b可以为进一步含有例如羟基喹啉铝(alumiquinoline)络合物、苯乙烯基胺衍生物和酞菁衍生物的有机发光材料的混合层。在该情况下,阴极15可以进一步含有单独作为第三层的例如由MgAg制成的具有透光性的层。
当通过使用这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构成的显示器的驱动方式为有源矩阵方式时,在基片12上形成固体膜形式的阴极15而且用作各个像素的共用电极,其经由有机层14和前述绝缘膜(省略其说明)与阳极13呈绝缘状态。
阴极15不限于前述的叠层结构。当然,根据有待制备的器件的结构可以使用最优化的组合和叠层结构。例如,前述实施方式的阴极15的构成为电极各层独立起作用的类型,即其中促进电子注入有机层14的无机层(第一层15a)和担任电极的无机层(第二层15b)分开的叠层结构。然而,促进电子注入有机层14的无机层也可以用作担任电极的无机层。这些层可以设置成单层结构。另外,可以采取其中在该单层结构上形成如ITO的透明电极的叠层结构。
尽管向具有前述构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施加的电流通常为直流电,但是也可使用脉冲电流或交流电。电流值和电压值不特别限制于电器不被击穿的范围内。考虑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消耗电功率和寿命,希望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尽可能低的电能下有效进行发光。
当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具有空腔结构(cavity structure)时,阴极15包括半透射和半反射材料。从阴极15侧提取出已经在阳极13侧的光反射表面与阴极15侧的光反射表面之间经过多重干涉(multiply resonated)的发射光。在该情况下,通过有待提取的光的波长来调节阳极13侧的光反射表面与阴极15侧的光反射表面之间的光程,而且设定各层的厚度以便满足该光程。在这样的顶部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通过明确地使用该空腔结构,有可能提高到达外部的光提取效率或控制发射光谱。
此外,尽管省略举例说明,但是优选在以下状态下使用具有前述构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为避免有机材料由于空气中的湿气、氧等等导致劣化,使该器件由钝化层覆盖。作为钝化膜,有用的是例如氮化硅(代表Si3N4)膜、氧化硅(代表SiO2)膜、氧氮化硅(SiNxOy,组成比例:x>y)膜、氮氧化硅(SiOxNy,组成比例:x>y)膜、含有碳作为主要成分的薄膜例如DLC(类金刚石碳)、CN(纳米碳管)膜等等。这样的膜优选为单层或叠层结构。尤其是,优选使用由氮化物组成的钝化层,因为其具有致密(minute)的膜品质而且对不利影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的湿气、氧和其它杂质具有极高的阻挡效果。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在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为顶部发射型的情况作为例子时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然而,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不限于应用于顶部发射型,而是可广泛应用于其中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插入至少含有发光层的有机层的构造。因此,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也可以应用于构造为从基片侧按顺序堆叠阴极、有机层和阳极的器件;以及构造为设置在基片侧的电极(作为阴极或阳极的下电极)由透明材料组成而设置在基片相对侧的电极(作为阴极或阳极的上电极)由反射材料组成、由此仅从下电极侧提取光的底部发射型器件。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由一对电极(阳极和阴极)和插入该电极间的有机层形成的器件,这是较好的。为此,本发明不限于仅由一对电极和有机层构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而是不排除构造中共存有其他构成元件(例如,无机化合物层和无机组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只要不损害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效果即可。
正如在后面描述的实施例中所详细描述的,在如此构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中,与不配置光敏层14d的器件相比,已经证实电流效率增加。
此外,当采取进行蓝光发射的光敏层14d堆叠于红光发光层14c上的结构时,即使在施加电场时,也能够获得红光发射而没有因光敏层14d的发射造成混色。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在光敏层14d中,虽然穿透过红光发光层14c的空穴和经由电子输送层14e注入的电子复合,但由于该复合释放的能量起作用以至于激发构成邻接红光发光层14c的主体材料中的电子,因此有助于红光发光层14c的发射。这种现象的产生可以从以下现象类推:如后面所述的在相对实施例的对比例中证明的那样,当仅由主体材料构成光敏层14d时,期望的红光发光层基本上不进行发射。
根据具有前述构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可以在保持色纯度的同时获得红光发光效率的提高。
另外,通过上述发光效率大的提高,可以获得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的亮度寿命的增加和消耗电功率的减少。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2》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另一实例的横截面图。图2举例说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与参照图1进行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相比,区别在于空穴输送层14b的构成,其他构造相同。接下来,描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中的空穴输送层14b的构成。
<空穴输送层>
与空穴注入层14a类似,为了提高空穴至发光层14c中的注入效率的目的提供空穴输送层14b。尤其是,这里提及的空穴输送层14b具有由彼此不同的材料组成的叠层结构。也就是说,空穴输送层14b具有由空穴注入层14a一侧上的至少一个第一空穴输送层14b-1以及与发光层14c邻接的第二空穴输送层14b-2组成的叠层结构。
其中,第一空穴输送层14b-1包括在与前述空穴注入层14a相同的材料间进行选择的材料。第一空穴输送层14b-1本身可以具有叠层结构。
第二空穴输送层14b-2是与发光层14c接触配置的层,而且包括与构成第一空穴输送层14b-1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构成第二空穴输送层14b-2的材料的实例包括下列通式(2)表示的三芳基胺衍生物、下列通式(3)表示的芴衍生物和下列通式(4)表示的咔唑衍生物。构成第二空穴输送层14b-2的材料将在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三芳基胺衍生物-
例如,由下列通式(2)表示的三芳基胺衍生物用作构成第二空穴输送层14b-2的材料。
Figure A20071030763100441
通式(2)
在通式(2)中,A1至A3各自独立地表示芳基或杂环基,其每一个可以为未取代的或取代的。另外,A1至A3的多个环可以由共轭键连接以形成外延结构,只要总的碳原子数优选不大于30即可。在这样的芳基或杂环基上取代的取代基的实例包括氢、卤素、羟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羰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羰基酯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链烯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氰基、硝基和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
三芳基胺衍生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下列化合物(2)-1至(2)-48。
Figure A20071030763100461
Figure A20071030763100471
Figure A20071030763100481
-芴衍生物-
例如,下列通式(3)表示的含吡咯烷基骨架的芴衍生物用作构成第二空穴输送层14b-2的材料。
Figure A20071030763100491
通式(3)
在通式(3)中,键接于吡咯烷基骨架上的A1至A4和键接于芴骨架上的Z1和Z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卤素、羟基、羰基、羰基酯基、烷基、链烯基、烷氧基、氰基、硝基或氨基。其中,羰基、羰基酯基、烷基、链烯基和烷氧基各自可以进一步被其它取代基取代,并具有不大于20的碳原子。同样的,氨基可以进一步被其它取代基取代,并具有不大于30的碳原子。
键接于吡咯烷基骨架上的A1至A4可以在相互邻近位置形成环状结构。
这里,下面给出了吡咯烷基骨架部分的具体实例。
在通式(3)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表示芳基或杂环基。虽然这样的芳基或杂环基可以由卤素、烷基、烷氧基或芳基进行单取代或多取代,但其为具有总计为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碳环芳香基)或总计为3至20个碳原子的杂环基(杂环芳香基)。
Ar1和Ar2各自优选为具有总计为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其可以为未取代的或由卤素、1至14个碳原子的烷基、1至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6至10个碳原子的芳基进行单取代或多取代。
Ar1和Ar2各自更优选为具有总计为6至16个碳原子的芳基,其可以为未取代的或由卤素、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6至10个碳原子的芳基进行单取代或多取代。
在通式(3)中,B1和B2各自表示氢、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其中,烷基可以为线形的、支化的或环状的。芳基可以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杂环基可以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杂环基。
构成通式(3)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的具体实例包括苯基、1-萘基、2-萘基、2-蒽基、9-蒽基、4-喹啉基、4-吡啶基、3-吡啶基、2-吡啶基、3-呋喃基、2-呋喃基、3-噻吩基、2-噻吩基、2-噁唑基、2-噻唑基、2-苯并噁唑基、2-苯并噻唑基和2-苯并咪唑基。然而,不应该解释为本发明局限于此。
构成通式(3)的烷基的具体实例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叔戊基、环戊基、正己基、2-乙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环己基、正庚基、环己基甲基、正辛基、叔辛基、2-乙基己基、正壬基、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四烷基和正十六烷基。然而,不应解释为本发明局限于此。
芴衍生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下列化合物(3)-1至(3)-20。
Figure A20071030763100511
-咔唑衍生物-
例如,下列通式(4)表示的咔唑衍生物用作构成第二空穴输送层14b-2的材料。
Figure A20071030763100522
通式(4)
在通式(4)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表示芳基或杂环基,其各自可以具有取代基。
Ar1和Ar2表示的芳基的实例包括由苯环的单环或二-至五-稠合环组成的基团。其具体实例包括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芘基和苝基。杂环基的实例包括由五元环或六元环的单环或二-至五-稠合环组成的基团。其具体实例包括吡啶基、三嗪基、吡嗪基、喹喔啉基和噻吩基。
可以在这样的芳基或杂环基上取代的取代基的实例包括烷基(例如,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线形或支化的烷基,如甲基和乙基);链烯基(例如,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线形或支化的链烯基,如乙烯基和烯丙基);烷氧基羰基(例如,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线形或支化的烷氧基羰基,如甲氧基羰基和乙氧基羰基);烷氧基(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线形或支化的烷氧基,如甲氧基和乙氧基);芳氧基(例如,具有6至1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如苯氧基和萘氧基);芳烷氧基(例如,具有7至13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如苄氧基);仲或叔氨基(例如,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含线形或支化烷基的二烷基氨基,如二乙基氨基和二异丙基氨基;二芳基氨基,如二苯基氨基和苯基萘基氨基;具有7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烷基氨基,如甲基苯基氨基);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芳烃环基(例如具有6至10个碳原子的芳烃环基,如苯基和萘基);芳杂环基(例如,由五元环或六元环的单环或二-稠合环组成的芳杂环基,如噻吩基和吡啶基)。
其中,优选烷基、烷氧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芳基烷基氨基、卤原子、芳基(芳烃环基)和杂环基(芳杂环基);尤其优选烷基、烷氧基和芳基氨基。
当Ar1和Ar2各自具有包含由两个或更多个直接键相互连接的三个或更多个芳香基(如三联苯基团)的结构时,有可能使得由-NAr1Ar2表示的芳基氨基的空穴输送能力减小。因此,为了不损害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化合物的性能,重要的是所有的Ar1和Ar2为其中三个或更多个芳基或杂环基不直接键接或不由短链连接基团连续键接的基团。
在通式(4)中,R1至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卤素、烷基、芳烷基、链烯基、氰基、氨基、酰基、烷氧基羰基、羧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磺酰基、羟基、酰胺基、芳基或杂环基,而且可以在相互邻近位置形成环状结构。另外,如果可能,R1至R8每一个都可以进一步被其他取代基取代。
R1至R8的具体实例包括卤素(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烷基(例如,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线形或支化的烷基,如甲基和乙基;和具有5至8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如环戊基和环己基);芳烷基(例如,具有7至13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如苄基和苯乙基);链烯基(例如,具有2至7个碳原子的线形或支化的链烯基,如乙烯基和烯丙基);氰基;氨基,尤其是叔氨基(例如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含线形或支化烷基的二烷基氨基,例如二乙基氨基和二异丙基氨基;二芳基氨基,如二苯基氨基和苯基萘基氨基;具有7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烷基氨基,如甲基苯基氨基);酰基(例如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含有线形、支化或环状烃基部分的酰基,如乙酰基、丙酰基、苯甲酰基和萘甲酰基);烷氧基羰基(例如具有2至7个碳原子的线形或支化的烷氧基羰基,如甲氧基羰基和乙氧基羰基);羧基;烷氧基(例如,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线形或支化的烷氧基,如甲氧基和乙氧基);芳氧基(例如,具有6至1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如苯氧基和苄氧基);烷基磺酰基(例如,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磺酰基,如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基、丙基磺酰基、丁基磺酰基和己基磺酰基);羟基;酰胺基(例如,具有2至7个碳原子的烷基酰胺基,如甲基酰胺基、二甲基酰胺基和二乙基酰胺基;和芳基酰胺基,如苄基酰胺基和二苄基酰胺基);芳基(例如,由苯环的单环或二-至四-稠合环组成的芳烃环基,如苯基、萘基、蒽基、菲基和芘基);和杂环基(例如,由五元环或六元环的单环或二-至三-稠合环组成的芳杂环基,如咔唑基、吡啶基、三嗪基(triazyl)、吡嗪基、喹喔啉基和噻吩基)。
R1至R8更优选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芳基(芳烃环基)或杂环基(芳杂环基)。
对于作为R1至R8示例的前述基团可以进一步含有取代基。所述取代基的实例包括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烷基(例如,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线形或支化的烷基,如甲基和乙基);链烯基(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线形或支化的链烯基,如乙烯基和烯丙基);烷氧基羰基(例如,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线形或支化的烷氧基羰基,如甲氧基羰基和乙氧基羰基);烷氧基(例如,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线形或支化的烷氧基,如甲氧基和乙氧基);芳氧基(例如,具有6至1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如苯氧基和萘氧基);二烷基氨基(例如,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含线形或支化烷基的二烷基氨基,如二乙基氨基和二异丙基氨基);二芳基氨基(例如,二芳基氨基,如二苯基氨基和苯基萘基氨基);芳烃环基(例如,芳烃环基,如苯基);芳杂环基(例如,由五元环或六元环的单环组成的芳杂环基,如噻吩基和吡啶基);酰基(例如,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线形或支化的酰基,如乙酰基和丙酰基);卤代烷基(例如,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线形或支化的卤代烷基,如三氟甲基);和氰基。其中,更优选卤素原子、烷氧基和芳烃环基。
R1至R8的邻接的基团可以连在一起形成与N-咔唑基稠合的环。当R1至R8中邻接的基团连在一起时形成的环通常为五元环至八元环,优选五元环或六元环,更优选六元环。该环可以为芳环或非芳族环,优选为芳环。进一步地,该环可以为芳烃环或芳杂环,且优选为芳烃环。
在通式(I)的N-咔唑基中,下列可以为R1至R8的任一个键接形成与N-咔唑基键接的稠环的示例性的实例。
Figure A20071030763100551
尤其优选其中R1至R8均为氢原子的结构(即该N-咔唑基是非取代的),或其中R1至R8的一个或多个为甲基、苯基或甲氧基中的任一种而其它为氢原子的结构。
在通式(4)中,X表示二价芳环基。较好的是,X为例如具有1至4个亚芳基或键接于其中的二价杂环基的连接基团,其可以进一步被取代。
这样的连接基团X表示为-Ar3-,-Ar4-Ar5-,-Ar6-Ar7-Ar8-或-Ar9-Ar10-Ar11-Ar12-。
各自构成连接基团X的末尾部分的Ar3、Ar4、Ar5、Ar6、Ar8、Ar9和Ar12每一个表示由五元芳环或六元芳环的单环或二-至-五稠合环组成的二价基团,且可以被取代。
这样的Ar3、Ar4、Ar5、Ar6、Ar8、Ar9和Ar12的具体实例包括二价芳烃环基(例如,亚苯基、亚萘基、亚蒽基、亚菲基、亚芘基、和亚苝基);和二价芳杂环基(例如,亚吡啶基、亚三嗪基、亚吡嗪基、亚喹喔啉基、亚噻吩基和亚噁二唑基)。
各自构成连接基团X的中间部分的Ar7、Ar10和Ar11每一个可以为与前述Ar3等等相同的二价芳基或二价芳基氨基。然而,当Ar7、Ar10和Ar11各自表示二价芳基氨基时,其芳基为五元或六元芳基,其实例包括苯基、萘基、蒽基、菲基、噻吩基、吡啶基和咔唑基。这些基团各自可以具有取代基。
为了提高化合物的刚性和由此导致的耐热性,作为连接基团X是最小连接基团的Ar3优选为三-或更多个稠环。
各自构成连接基团X的末尾部分的Ar4、Ar5、Ar6、Ar8、Ar9和Ar12每一个优选为单环或二-至三-稠合环,且更优选为单环或二-稠合环。
在构成连接基团X的芳环上取代的取代基的实例包括与上述作为在R1至R8每一个上可以取代的取代基所述那些相同的基团。尤其是,特别优选烷基、烷氧基、芳烃环基和芳杂环基。
前述咔唑衍生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下列化合物(4)-1至(4)-26。
Figure A20071030763100571
Figure A20071030763100581
前述第二空穴输送层14b-2可以由前述通式(2)至(4)表示的有机材料中的多个化合物形成,而且其本身可以具有叠层结构。
在提供前述第二空穴输送层14b-2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中,尤其当第二空穴输送层14b-2包括通式(3)或(4)表示的化合物时,优选光敏层14d含有具有空穴捕集(hole trapping)性能的化合物,具有空穴捕集性能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氨基萘衍生物、氨基蒽衍生物、氨基1,2-苯并菲衍生物、氨基芘衍生物、苯乙烯基胺衍生物和双(吖嗪基)亚甲基硼络合物。在这些化合物中选择并使用具有空穴捕集性能的化合物。
正如后面描述的实施例中详述的那样,在提供由前述材料组成的第二空穴输送层14b-2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中,注意到与具有由除了前述通式(2)至(4)表示的那些以外的材料所组成的单层结构空穴输送层的构造相比,极大地改善亮度寿命的初始劣化同时保持发光效率和色纯度。
因此,与前面参照图1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相似,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能够通过其中提供光敏层14d的构造来获得亮度寿命的增加和消耗电功率的减少。另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能够通过指定空穴输送层14b的多层结构来获得亮度寿命的增加和消耗电功率的减少。
《显示器的图解构造》
图3A和3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器10的一个实例的视图,其中图3A是图解构造视图;图3B是像素电路的构造视图。此处,举例说明了这样的实施方式: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用作发光器件的有源矩阵方式的显示器10。
如图3A中所示,在该显示器10的基片12上设立显示区域12a及其周边区域12b。在显示区域12a中,纵向和横向地布线多个扫描线21和多个信号线23,并且设置对应于其间交叉点提供一个像素a的像素阵列部分。每一个像素a具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R(11)、11G和11B中的一种。在周边区域12b中,布置用于扫描和驱动扫描线21的扫描线驱动电路b和用于将与亮度信息相应的图象信号(即输入信号)供至信号线23的信号线驱动电路c
如图3B中所示,在每一个像素a中配置的像素电路例如由相应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R(11)、11G和11B中的一种、驱动晶体管Tr1、记录晶体管(取样晶体管)Tr2和存储电容器Cs构成。因为扫描线驱动电路b的驱动,经由记录晶体管Tr2从信号线23记录的图象信号存储在存储电容器Cs中;与存储的信号量相应的电流供给至每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R(11)、11G和11B;以及每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R(11)、11G和11B在与该电流值量相应的亮度下进行发光。
像素电路的前述构造是最近的一个实例,可以通过根据需要在像素电路内提供电容器件(capacity device)或进一步提供多个晶体管来构成像素电路。另外,对应于像素电路的变化在周边区域2b中加入必要的驱动电路。
《显示器的横截面构造-1》
图4是表示前述显示器10的显示区域中基本部分横截面构造的第一实例的视图。
在提供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R(11)、11G和11B的基片12的显示区域中,当省略举例说明时,提供驱动晶体管、记录晶体管、扫描线和信号线以便构成前述的像素电路(见图3A和3B),并且提供将它们覆盖的绝缘膜。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R(11)、11G和11B排列并形成于由该绝缘膜覆盖的基片12上。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R(11)、11G和11B各自构造成从基片12的相对侧提取光的顶部发射型器件。
每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R(11)、11G和11B的阳极13在每个器件中形成图案。每一个阳极13通过在覆盖基片12表面的绝缘膜中形成的连接孔与像素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相连。
在每一个阳极13中,其周围被绝缘膜30覆盖,且阳极13的中心暴露在绝缘膜30中配置的开口部分中。有机层14以覆盖阳极13的暴露部分的状态形成图案,且提供阴极15作为覆盖各个有机层14的共用层。
这些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R(11)、11G和11B中,特别地将红光发光器件11R构造成上面参照图1所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另一方面,绿光发光器件11G和蓝光发光器件11B可以各自具有通常的器件构造。
换句话说,在红光发光器件11R(11)中,配置于阳极13上的有机层14例如是从阳极13侧起按顺序的空穴注入层14a、空穴输送层14b、使用并四苯衍生物作为主体材料的红光发光层14c-R(14c)、通过在主体材料中掺杂产生蓝色区域发射的发光客体材料来制备得到的光敏层14d和电子输送层14e的叠层。
另一方面,每一个绿光发光器件11G和蓝光发光器件11B中的有机层为例如从阳极13侧起按顺序的空穴注入层14a、空穴输送层14b、相应颜色的发光层14c-G和14c-B及电子输送层14e的叠层。
红光发光器件11R(11)中的光敏层14d是用蓝光发光客体材料掺杂的层,其可以为例如与蓝光发光器件11B中的蓝光发光层14c-B相同的构成(材料)。除发光层14c-R、14c-G和14c-B及光敏层14d外,在每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R、11G和11B中包括阳极13和阴极15在内的其他层各自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构成,以及包括上面参照图1描述的各种材料。
由此配置的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R(11)、11G和11B被钝化膜覆盖。提供该钝化膜以便覆盖其中提供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R、11G和11B的整个显示区域。
分别构成红光发光器件11R(11)、绿光发光器件11G和蓝光发光器件11B的包括从阳极13至阴极15的层各自可以通过干法来形成,例如真空气相沉积法、离子束法(EB法)、分子束外延法(MBE法)、溅射法和有机气相沉积法(OVPD)。
至于有机层,除了前述的方法以外,也可以使用湿法成形,例如涂布法(如激光转印(laser transfer)法、旋涂法、浸渍法、刮刀法、放电涂布法(discharge coating method)和喷涂法)和印刷法(如喷墨法、胶印法、凸版印刷法、凹版印刷法、丝网印刷法和微凹版涂布法)。根据每一个有机层和每一种材料的性能可以联合使用干法和湿法。
用掩模例如通过气相沉积法或转印法形成有机层14,其因而对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R(11)、11G和11B中的每一器件形成图案。
在如此构成的第一实例的的显示器10中,具有上面参照图1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构造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用作红光发光器件11R。如前所述,该红光发光器件11R(11)具有高发光效率同时保持红色光色。为此,通过使绿光发光器件11G和蓝光发光器件11B与该红光发光器件11R(11)一起组合,可以在高的色彩表现性能下进行全色显示。
另外,通过使用具有高发光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给显示器10带来不仅可以提高亮度寿命而且可以降低消耗电功率的效果。因此,显示器10能够适于用作平板显示器如壁挂式电视机和平面发光体,以及可应用于复印机、打印机等等的光源,液晶显示器、仪表等等的光源,显示板,指示灯等等。
《显示器的横截面构造-2》
图5是表示前述显示器10的显示区域中基本部分横截面构造的第二实例的视图。
图5中所示的第二实例的显示器10与图4中所示的第一实例显示器的区别在于,在每一个电致发光器件11R(11)、11G和11B中,在发光层14c-R和14c-G上方的层作为共用层连续形成,其它构造可以相同。在该情况下,蓝光发光层14c-B、电子输送层14e和阴极15在多个像素之上作用共用层提供。
作为共用层的蓝光发光层14c-B在红光发光器件11R(11)中作为光敏层14d提供。另一方面,配置于绿光发光层11G中的蓝光发光层14c-B的部分中产生的蓝色发射光在绿光发光层14c-G中被吸收,而且为绿光发射作贡献。另外,在该情况下,在每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R(11)、11G和11B中,通过将有机层的结构构造成空腔结构以便提取每种颜色的发射光,可以实现提取出的发射光色纯度的提高。
在第二实例的如此构造的显示器10中,可获得与第一实例相同的效果。另外,特别地,蓝光发光层14c-B(光敏层14d)上方各层能够通过使用大孔径区域掩模相对于显示区域一次性(collectively)地制造。因此,可以实现显示器10制造步骤的简化。
《显示器的横截面构造-3》
图6是表示前述显示器10的显示区域中基本部分横截面构造的第三实例的视图。
在图6中所示的第三实例的显示器10中,每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R(11)、11G和11B中,除阳极13和发光层14c-R和14c-G以外的各层作为共用层形成,而其它构造可以与第一实例相同。即,除了蓝光发光层14c-B(光敏层14d)之外,在第二实例中作为共用层形成的电子输送层14e和阴极15、比发光层低的空穴注入层14a和空穴输送层14b也用作共用层。
即使如此构成的第三实例的显示器10也能够带来与第二实例相同的效果。此外,与第二实例相比可以实现制造步骤的更加简化。
在前述第一实例至第三实例中,已经描述了本发明应用于有源矩阵型显示器中的实施方式。然而,根据本发明的显示器也可应用于无源矩阵型显示器,而且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上述的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也包括如图7所示的具有密封构造的模块形状的显示器。例如,通过提供密封部分31以便包围作为像素阵列部分的显示区域12a而且在将该密封部分31用作粘合剂时与相对部分(密封基片32)如透明玻璃粘结,从而形成的显示器模块与其相对应。在该透明的密封基片32中,可以提供滤色器、钝化膜、光屏蔽膜等等。当显示模块具有形成于其中的显示区域12a时,在基片12中,可以提供用于从外部至显示区域12a(像素阵列部分)输入或输出信号等的柔性印刷基片33。
在前述显示器中,红光发光器件11R可以为上面参照图2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在该情况下,其它绿光发光器件11G和蓝光发光器件11B各自的空穴输送层可以具有与红光发光器件11R(11’)相同的叠层结构。
通过使用上面参照图2描述的具有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构造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作为红光发光器件11R,如前所述,该红光发光器件11R(11’)能够将亮度寿命的初始劣化抑制在低水平下同时保持发光效率和色纯度。为此,通过将绿光发光器件11G和蓝光发光器件11B与该红光发光器件11R(11’)一起组合,不仅可以在高的色表现性能下进行全色显示,而且可以在防止损耗(seizing)下实现显示。
另外,通过使用具有高发光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给显示器10带来不仅可以提高亮度寿命而且可以降低消耗电功率的效果。因此,显示器10能够适合用作平板显示器如壁挂式电视机和平面发光体,以及可应用于复印机、打印机等等的光源,液晶显示器、仪表等等的光源,显示板,指示灯等等。
《应用实例》
上述的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器可应用于其中在电子器械中输入的图象信号或在电子器械中产生的图象信号作为映像或图象映像的所有领域中的电子器械的显示器,例如图8至12中所示的各式各样的电子器械,如数字照相机、笔记本型个人电脑、便携式终端设备如手机和摄像机。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器械的实例将在下面描述。
图8是表示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器的斜视图。根据本应用实例的电视接收器包括由前面板102、滤光玻璃103等构成的图象映像显示屏幕部分101,而且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作为该图象映像显示屏幕部分101制备得到。
图9是表示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的视图,其中图9A是从前面看的斜视图,图9B是从后面看的斜视图。根据本应用实例的数字照相机包括用于闪光的光发射部分111、显示部分112、菜单开关113、快门按钮114等等,而且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作为该显示部分112制备得到。
图10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的斜视图。根据本应用实例的笔记本型个人电脑包括机身121、输入字母等时操作的键盘122、显示图象等等的显示部分123,而且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作为该显示部分123制备得到。
图1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摄像机的斜视图。根据本申请应用实例的摄像机包括机身部分131、置于前侧面的用于拍摄目标场景的镜头132、拍摄时的开始/停止按钮133、显示部分134等等,而且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作为该显示部分134制备得到。
图12至12G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例如手机的视图,其中图12A是打开状态的正视图;图12B是其侧视图;图12C是闭合状态的正视图;图12D是左视图;图12E是右视图;图12F是顶视图;图12G是底视图。根据本应用实例的手机包括上壳体141、下壳体142、连接件(此处为铰链部分)143、显示器144、副显示器145、图片灯146、照相机147等等,而且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作为显示部分144或副显示器145制备得到。
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具体制备过程,然后描述其评价结果。
实施例1至4
通过使用苝衍生物作为发光层中的红光发光客体材料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见表1)。
首先,在由玻璃板组成的基片12(30mm×30mm)上制备用于顶部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单元,其中在190nm厚的Ag合金(反射层)上堆叠12.5nm厚的ITO透明电极作为阳极13。
之后,由下列结构式(101)表示m-MTDATA组成的膜通过真空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速率:0.2至0.4nm/sec)以12nm的厚度作为有机层14的空穴注入层14a形成。这里提及的术语“m-MTDATA”表示4,4’,4”-三(苯基-间甲苯基氨基)三苯基胺。
Figure A20071030763100651
结构式(101)
之后,由下列结构式(102)表示的α-NPD组成的膜以12nm的厚度作为空穴输送层14b形成(气相沉积速率:0.2至0.4nm/sec)。这里提及的术语“α-NPD”表示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
Figure A20071030763100652
结构式(102)
之后,通过气相沉积以30nm的厚度在空穴输送层14b上制造发光层14c。在该情况下,下列化合物(1)-1的红荧烯用作主体材料,下列化合物(5)-1表示的二苯并[f,f’]二茚并[1,2,3-cd:1’,2’,3’-1m]苝衍生物作为红光发光客体材料以1%的相对厚度比率掺杂于其上。
Figure A20071030763100661
     化合物(1)-1                    化合物(5)-1
通过气相沉积以25nm的厚度在如此成形的发光层14c上制造光敏层14d。在该情况下,下列结构式(103)表示的9,10-二-(2-萘基)蒽(ADN)用作主体材料,且下列结构式(104)表示的苯乙烯基胺衍生物掺杂于其上作为蓝光发光客体材料。在实施例1至4中,蓝光发光客体材料分别以2%、5%、10%和15%的掺杂量(相对厚度比率)掺杂。
Figure A20071030763100662
       结构式(103)AND                 结构式(104)
之后,将下列结构式(105)表示的Alq3(8-羟基喹啉铝)以10nm厚度作为电子传输层14e气相沉积。
   结构式(105)
如此形成的有机层14由按顺序的空穴注入层14a、空穴输送层14b、发光层14c、光敏层14d和电子输送层14e的叠层组成。其后,通过真空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速率:0.01nm/sec)以约0.3nm的厚度形成由LiF组成的膜作为阴极15的第一层15a。最后,通过真空气相沉积法在第一层15a上形成10nm厚的MaAg膜作为阴极15的第二层15b。
如此制成实施例1至4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实施例5至9
在实施例1至4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光敏层14d的形成中,通过使用下列结构式(106)至(110)表示的每一种材料作为蓝光发光客体材料形成光敏层14d。客体材料的掺杂量以相对厚度比率计分别为实施例5中的5%和实施例6至9中的1%。其它的过程与实施例1至4相同。
Figure A20071030763100671
对比例1
不进行实施例1至4中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光敏层14d的形成,作为替代,使得由Alq3(8-羟基喹啉铝)组成的电子输送层的厚度变厚至45nm的程度。其它的过程与实施例1至4相同。
对比例2
在实施例1至4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光敏层14d的形成中,仅由主体材料组成光敏层14d而不掺杂蓝光发光客体材料。其它的过程与实施例1至4相同。
<评价结果>
测定前述实施例1至9和对比例1至2中制备的每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驱动时的驱动电压(V)、电流效率(cd/A)和色坐标(x,y)。所得结果示于下列表1中。
Figure A20071030763100691
如前表1所示,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至9中所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大致相同的驱动电压下显示出高的电流效率,其值几乎为没有应用本发明的对比例1至2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流效率的2倍。这证明在由主体材料(ADN)和发光客体材料构成的光敏层14d中复合时产生的能量为发光层14c带来光敏效果(发光量提高)。
另外,在实施例1至9中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虽然具有掺杂于主体中的蓝光发光客体材料的光敏层14d堆叠于红光发光层14c上,但是在发射光的色坐标中观察到(0.64,0.34)的红光发射,而且没有观察到由于来自蓝光发射的混色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在其中改变有待掺杂在光敏层14d上的发光客体材料种类的实施例4至9的所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发射光的色坐标为(0.64,0.34)。由这种情况可以证实依照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构造,不管光敏层14d的发光客体材料如何,都提取出发射红光层14c中产生的红色发射。
实施例10至13
通过使用二酮基吡咯并吡咯衍生物作为发光层中的红光发光客体材料来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见下表2)。
Figure A20071030763100711
在实施例1至4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发光层14c的形成中,以1%的相对厚度比率将下列化合物(6)-5表示的二酮基吡咯并吡咯衍生物作为红光发光客体材料掺杂。其它过程与实施例1至4相同。
Figure A20071030763100721
化合物(6)-5
实施例14至18
在实施例10至13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光敏层14d的形成中,通过使用前面结构式(106)至(110)表示的每一种材料作为蓝光发光客体材料形成光敏层14d。客体材料的掺杂量以相对厚度比率计分别为:实施例14中为5%和实施例15至18中为1%。其它过程与实施例10至13相同。
对比例3
不进行实施例10至13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光敏层14d的形成,作为替代,使得由Alq3(8-羟基喹啉铝)组成的电子输送层的厚度变厚至45nm的程度。其它的过程与实施例10至13相同。
对比例4
在实施例10至13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光敏层14d的形成中,仅由主体材料组成光敏层14d而不掺杂蓝光发光客体材料。其它的过程与实施例10至13相同。
<评价结果>
测定前述实施例10至18和对比例3至4中制备的每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驱动时的驱动电压(V)、电流效率(cd/A)和色坐标(x,y)。所得结果示于前面的表2中。
如前表2所示,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0至18中所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大致相同的驱动电压下显示出高的电流效率,其值几乎为没有应用本发明的对比例3至4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流效率的2倍。这证明在由主体材料(ADN)和发光客体材料构成的光敏层14d中复合时产生的能量为发光层14c带来光敏效果(发光量提高)。
另外,在实施例10至18中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虽然具有掺杂于主体中的蓝光发光客体材料的光敏层14d堆叠于红光发光层14c上,但是在发射光的色坐标中观察到红光发射,而且没有观察到由于来自蓝光发射的混色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在其中改变有待掺杂在光敏层14d上的发光客体材料种类的实施例14至18的所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证实了红光发射,而且证实不管光敏层14d的发光客体材料如何,都提取出发射红光层14c中产生的红色发射。
实施例19至22
通过使用吡咯亚甲基络合物作为发光层中的红光发光客体材料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见下表3)。
Figure A20071030763100741
在实施例1至4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发光层14c的形成中,以1%的相对厚度比率将下列化合物(7)-21表示的吡咯亚甲基络合物作为红光发光客体材料掺杂。其它的过程与实施例1至4相同。
Figure A20071030763100751
化合物(7)-21
实施例23至27
在实施例19至22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光敏层14d的形成中,通过使用前面结构式(106)至(110)表示的每一种材料作为蓝光发光客体材料形成光敏层14d。客体材料的掺杂量以相对厚度比率计分别为:实施例23中为5%和实施例24至27中为1%。其它过程与实施例19至22相同。
对比例5
不进行实施例19至22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光敏层14d的形成,作为替代,使得由Alq3(8-羟基喹啉铝)组成的电子输送层的厚度变厚至45nm的程度。其它的过程与实施例19至22相同。
对比例6
在实施例19至22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光敏层14d的形成中,仅由主体材料组成光敏层14d而不掺杂蓝光发光客体材料。其它的过程与实施例19至22相同。
<评价结果>
测定前述实施例19至27和对比例5至6中制备的每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驱动时的驱动电压(V)、电流效率(cd/A)和色坐标(x,y)。所得结果示于前面的表3中。
如前表3所示,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9至27中所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大致相同的驱动电压下显示出高的电流效率,其值是没有应用本发明的对比例5至6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流效率的2.5倍或更大。这证明在由主体材料(ADN)和发光客体材料构成的光敏层14d中复合时产生的能量为发光层14c带来光敏效果(发光量提高)。
另外,在实施例19至27中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虽然具有掺杂于主体中的蓝光发光客体材料的光敏层14d堆叠于红光发光层14c上,但是在发射光的色坐标中证实红光发射,而且没有观察到由于来自蓝光发射的混色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在其中改变有待掺杂在光敏层14d上的发光客体材料种类的实施例23至27的所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证实了红光发射,而且证实不管光敏层14d的发光客体材料如何,都提取出发射红光层14c中产生的红色发射。
实施例28至31
通过使用吡喃衍生物作为发光层中的红光发光客体材料制备有机电致材料(见下表4)。
在实施例1至4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发光层14c的形成中,以1%的相对厚度比率将下列化合物(8)-2表示的吡喃衍生物作为红光发光客体材料掺杂。其它的过程与实施例1至4相同。
Figure A20071030763100781
化合物(8)-2
实施例32至36
在实施例28至31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光敏层14d的形成中,通过使用前面结构式(106)至(110)表示的每一种材料作为蓝光发光客体材料形成光敏层14d。客体材料的掺杂量以相对厚度比率计分别为:实施例32中为5%和实施例33至36中为1%。其它过程与实施例28至31相同。
对比例7
不进行实施例28至31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光敏层14d的形成,作为替代,使得由Alq3(8-羟基喹啉铝)组成的电子输送层的厚度变厚至45nm的程度。其它的过程与实施例28至31相同。
对比例8
在实施例28至31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光敏层14d的形成中,仅由主体材料组成光敏层14d而不掺杂蓝光发光客体材料。其它的过程与实施例28至31相同。
<评价结果>
测定前述实施例28至36和对比例7至8中制备的每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驱动时的驱动电压(V)、电流效率(cd/A)和色坐标(x,y)。所得结果示于前面的表4中。
如前表4所示,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28至36中所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大致相同的驱动电压下显示出高的电流效率,其值是没有应用本发明的对比例7至8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流效率的3倍或更大。这证明在由主体材料(ADN)和发光客体材料构成的光敏层14d中复合时,能量为发光层14c带来光敏效果(发光量提高)。
另外,在实施例28至36中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虽然具有掺杂于主体中的蓝光发光客体材料的光敏层14d堆叠于红光发光层14c上,但是在发射光的色坐标中证实红光发射,而且没有观察到由于来自蓝光发射的混色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在其中改变有待掺杂在光敏层14d上的发光客体材料种类的实施例32至36的所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证实了红光发射,而且证实不管光敏层14d的发光客体材料如何,都提取出发射红光层14c中产生的红色发射。
实施例37至40
通过使用苯乙烯基衍生物作为发光层中的红光发光客体材料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见下表5)。
Figure A20071030763100801
在实施例1至4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发光层14c的形成中,以1%的相对厚度比率将下列化合物(9)-21表示的苯乙烯基衍生物作为红光发光客体材料掺杂。其它的过程与实施例1至4相同。
化合物(9)-21
实施例41至45
在实施例37至40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光敏层14d的形成中,通过使用前面结构式(106)至(110)表示的每一种材料作为蓝光发光客体材料形成光敏层14d。客体材料的掺杂量以相对厚度比率计分别为:实施例41中为5%和实施例42至45中为1%。其它过程与实施例37至40相同。
对比例9
不进行实施例37至40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光敏层14d的形成,作为替代,使得由Alq3(8-羟基喹啉铝)组成的电子输送层的厚度变厚至45nm的程度。其它的过程与实施例37至40相同。
对比例10
在实施例37至40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光敏层14d的形成中,仅由主体材料形成光敏层14d而不掺杂蓝光发光客体材料。其它的过程与实施例37至40相同。
<评价结果>
测定前述实施例37至45和对比例9至10中制备的每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驱动时的驱动电压(V)、电流效率(cd/A)和色坐标(x,y)。所得结果示于前面的表5中。
如前表5所示,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37至45中所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大致相同的驱动电压下显示出高的电流效率,其值几乎为没有应用本发明的对比例9至10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流效率的2倍或更大。这证明在由主体材料(ADN)和发光客体材料构成的光敏层14d中复合时,能量为发光层14c带来光敏效果(发光量提高)。
另外,在实施例37至45中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虽然具有掺杂于主体中的蓝光发光客体材料的光敏层14d堆叠于红光发光层14c上,但是在发射光的色坐标中证实红光发射,而且没有观察到由于来自蓝光发射的混色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在其中改变有待掺杂在光敏层14d上的发光客体材料种类的实施例41至45的所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证实了红光发射,而且证实不管光敏层14d的发光客体材料如何,都提取出发射红光层14c中产生的红色发射。
由前面的每一个实施例和对比例的评价结果,证实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构造中,其中将选自已知有机材料的材料用作构成发射红光层14c的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而且邻接该发光层14c提供含有各种蓝光发光客体材料的光敏层14d,可以获得发光效率(电流效率)大的提高同时维持红色的色纯度。
另外,这种情况证实通过使用一对绿光发光器件和蓝光发光器件与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一起构成像素,可以在高的色彩再现性能下实现全色显示。
实施例46至57
制备上面参照图2进行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此处,在实施例1至4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过程中,形成具有下列叠层结构的空穴输送层14b,其它过程与实施例1至4中的相同。在光敏层14d中,结构式(104)的客体材料的掺杂量类似于实施例2以相对厚度比率计设定在5%。
也就是说,在空穴输送层14b的形成中,首先,以6nm的厚度形成由前面结构式(102)表示的α-NPD组成的膜作为第一空穴输送层14b-1(气相沉积速率:0.2至0.4nm/sec)。
之后,在实施例46至57中分别以6nm的厚度形成由12种选自化合物(2)-1至(2)-48中的下列化合物组成的膜作为第二空穴输送层14b-2(气相沉积速率:0.2至0.4nm/sec)。
Figure A20071030763100831
<评价结果>
测定前述实施例46至57中制备的每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驱动时的驱动电压(V)、电流效率(cd/A)和色坐标(x,y)。另外,作为损耗指数,测量在30mA/cm2的电流密度和75%负载下经过100小时驱动之后亮度的降低比率。这些结果示于下表6中。在表6中,另外显示实施例2的测量结果,除了空穴输送层14b用单一层结构替代叠层结构外,实施例2具有与实施例46至57相同的构造。
Figure A20071030763100851
如表6所示,在其中用通式(2)的材料将空穴传输层14b构造成规定的多层结构的实施例46至57中的所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与其中以单层结构构造空穴传输层14b的实施例2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相比,在75%负载下经过100小时驱动之后的亮度降低比率低,同时在基本上相同的驱动电压下保持电流效率。该事实证明调整发光层14c中根据空穴与电子复合的电荷平衡,由此带来防止亮度暂时减小的效果。
同样的,在实施例46至57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虽然具有掺杂于主体中的蓝光发光客体材料的光敏层14d堆叠于红光发光层14c上,但是在发射光的色坐标中观察到(0.64,0.34)的红光发射,而且没有观察到由于来自蓝光发射的混色所造成的影响。由此证实依照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构造,不管光敏层14d的发光客体材料如何,都提取出发射红光层14c中产生的红色发射。
考虑到以上所述,通过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时用通式(2)的材料将空穴传输层14b构造成规定的多层结构,证实可以极大地改善亮度寿命的初期劣化同时保持发光效率和色纯度。
实施例58至62
制备上面参照图2进行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此处,在实施例1至4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下列叠层结构的空穴输送层14,其它的过程与实施例1至4中的相同。在光敏层14d中,结构式(104)的客体材料的掺杂量类似于实施例2以相对厚度比率计设定在5%。
也就是说,在空穴输送层14b的形成中,首先,以6nm的厚度形成由前面结构式(102)表示的α-NPD组成的膜作为第一空穴输送层14b-1(气相沉积速率:0.2至0.4nm/sec)。
之后,在实施例58至62中分别以6nm的厚度形成由5种选自化合物(3)-1至(3)-20中的下列化合物组成的膜作为第二空穴输送层14b-2(气相沉积速率:0.2至0.4nm/sec)。
Figure A20071030763100871
<评价结果>
测定前述实施例58至62中制备的每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驱动时的驱动电压(V)、电流效率(cd/A)和色坐标(x,y)。另外,作为损耗指数,测量在30mA/cm2的电流密度和75%负载下经过100小时驱动之后亮度的降低比率。这些结果示于下表7中。在表7中,另外显示实施例2的测量结果,除了空穴输送层14b用单一层结构替代叠层结构外,实施例2具有与实施例46至57相同的构造。
Figure A20071030763100881
如表7所示,在其中用通式(3)的材料将空穴传输层14b构造成规定的多层结构的实施例58至62中的所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与其中以单层结构构造空穴传输层14b的实施例2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相比,在75%负载下经过100小时驱动之后的亮度降低比率低,同时在基本上相同的驱动电压下保持电流效率。该事实证明调整发光层14c中根据空穴与电子复合的电荷平衡,由此带来防止亮度暂时减小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例58至62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虽然具有掺杂于主体中的蓝光发光客体材料的光敏层14d堆叠于红光发光层14c上,但是在发射光的色坐标中观察到(0.64,0.34)的红光发射,而且没有观察到由于来自蓝光发射的混色所造成的影响。由此证实按照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构造,不管光敏层14d的发光客体材料如何,都提取出发射红光层14c中产生的红色发射。
考虑到以上所述,通过应用本发明时用通式(3)的材料将空穴传输层14b构造成规定的多层结构,证实可以极大地改善亮度寿命的初期劣化同时保持发光效率和色纯度。
实施例63至69
制备上面参照图2进行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此时,在实施例1至4描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过程中,形成具有下列叠层结构的空穴输送层14b,其它的过程与实施例1至4中的相同。在光敏层14d中,结构式(104)的客体材料的掺杂量类似于实施例2以相对厚度比率计设定在5%。
也就是说,在空穴输送层14b的形成中,首先,以6nm的厚度形成由前面结构式(102)表示的α-NPD组成的膜作为第一空穴输送层14b-1(气相沉积速率:0.2至0.4nm/sec)。
之后,在实施例63至69中分别以6nm的厚度形成由7种选自化合物(4)-1至(4)-26中的下列化合物组成的膜作为第二空穴输送层14b-2(气相沉积速率:0.2至0.4nm/sec)。
Figure A20071030763100901
<评价结果>
测定前述实施例63至69中制备的每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驱动时的驱动电压(V)、电流效率(cd/A)和色坐标(x,y)。另外,作为损耗指数,测量在30mA/cm2的电流密度和75%负载下经过100小时驱动之后亮度的降低比率。这些结果示于下表8中。在表8中,另外显示实施例2的测量结果,除了空穴输送层14b用单一层结构替代叠层结构外,实施例2具有与实施例46至57相同的构造。
Figure A20071030763100911
如表8所示,在其中用通式(4)的材料将空穴传输层14b构造成规定的多层结构的实施例63至69中的所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与其中以单层结构构造空穴传输层14b的实施例2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相比,在75%负载下经过100小时驱动之后的亮度降低比率低,同时在基本上相同的驱动电压下保持电流效率。该事实证明调整发光层14c中根据空穴与电子复合的电荷平衡,由此带来防止亮度暂时减小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例63至69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虽然具有掺杂于主体中的蓝光发光客体材料的光敏层14d堆叠于红光发光层14c上,但是在发射光的色坐标中观察到(0.64,0.34)的红光发射,而且没有观察到由于来自蓝光发射的混色所造成的影响。由此证实按照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构造,不管光敏层14d的发光客体材料如何,都提取出发射红光层14c中产生的红色发射。
考虑到以上所述,通过应用本发明时用通式(4)的材料将空穴传输层14b构造成规定的多层结构,证实可以极大地改善亮度寿命的初期劣化同时保持发光效率和色纯度。
实施例70
以下列方式制备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显示器(参见图6)。
首先,阳极13在基片12上的显示区域形成图案,并形成具有露出每个阳极13的中心的开口部分的绝缘膜30。之后,通过使用具有与显示区域整体表面一致的开口部分的大孔掩模,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过程形成空穴注入层14a和空穴输送层14b。
之后,通过使用具有相应于红光发光器件的形成区域(红色区域)的开口部分的条状掩模,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仅在红色区域中制成发光层14c(14c-R)。另外,通过使用具有相应于绿光发光器件的形成区域(绿色区域)的开口部分的条状掩模,制造绿色区域的发光层14c-G。
随后,通过再一次使用具有与显示区域整体表面一致的开口部分的大孔掩模,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按顺序的同样用作光敏层14d的蓝光发光层14c-B、电子输送层14e和阴极15。
如此获得的显示器为以下显示器,其中分别地在红色区域中形成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构造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红光发光器件,在绿色区域中形成绿光发光器件,和在蓝色区域中形成蓝光发光器件。
实施例71至73
以下列方式制备使用与实施例46、58和63中相同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红光发光器件的显示器,所述实施例在第二空穴输送层中使用通式(2)至(4)的材料中的一种(见图6)。
首先,阳极13在基片12上的显示区域形成图案,并形成具有露出每个阳极13的中心的开口部分的绝缘膜30。之后,在通过使用具有相应于显示区域整体表面的开口部分的大孔掩模形成空穴注入层14a之后,分别在实施例71中形成与实施例46相同的空穴输送层14b;在实施例72中形成与实施例58相同的空穴输送层14b;和在实施例73中形成与实施例63相同的空穴输送层14b。
之后,通过使用具有相应于红光发光器件的形成区域(红色区域)的开口部分的条状掩模掩体,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仅在红色区域中制成发光层14c(14c-R)。另外,通过使用具有相应于绿光发光器件的形成区域(绿色区域)的开口部分的条状掩模,制造绿色区域的发光层14c-G。
随后,通过再一次使用具有相应于显示区域整体表面的开口部分的大孔掩模,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按顺序的同样用作光敏层14d的蓝光发光层14c-B、电子输送层14e和阴极15。
在实施例71中,如此获得的显示器为以下显示器,其中分别在红色区域中形成实施例46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红光发光器件,在绿色区域中形成绿光发光器件,和在蓝色区域中形成蓝光发光器件。
同样的,在实施例72中,如此获得的显示器为以下显示器,其中分别在红色区域中形成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构造的实施例58中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红光发光器件,在绿色区域中形成绿光发光器件,和在蓝色区域中形成蓝光发光器件。
进一步的,在实施例73中,如此获得的显示器为以下显示器,其中分别在红色区域中形成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构造的实施例63中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红光发光器件,在绿色区域中形成绿光发光器件,和在蓝色区域中形成蓝光发光器件。
通过使用这些显示器中的每一个来显示规定的静止图象,并且评价红色损耗。结果,在实施例71至73的所有显示器中都没有确定损耗。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根据设计需求和其它因素可以想到各种改动、组合、次级组合及替换,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物的范围内即可。

Claims (13)

1、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包括:
阳极;
阴极;和
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配置的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其中
所述发光层含有红光发光客体材料和由具有4至7元环骨架的多环芳烃化合物组成的主体材料,和
邻接所述发光层配置光敏层,所述光敏层含有产生蓝光的发光客体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多环芳烃化合物的骨架选自芘、苯并芘、1,2-苯并菲、并四苯、苯并四苯、二苯并四苯、苝和晕苯。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将下列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用作所述发光层的主体材料:
Figure A2007103076310002C1
通式(1)
其中,R1至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卤素、羟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羰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羰基酯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链烯基、具有不大于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氰基、硝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或具有不大于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与所述发光层邻接而且在所述发光层和所述阴极之间配置所述光敏层。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发光层中产生的红光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任意层中多重干涉,并自所述阳极或所述阴极的任一侧提取出来。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将苝衍生物、二酮基吡咯并吡咯衍生物、吡咯亚甲基衍生物、吡喃衍生物或苯乙烯基衍生物用作所述红光发光客体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与所述发光层邻接配置的空穴输送层具有多层结构,其每一层相互具有不同的材料,而且与所述发光层邻接的层包括下列通式(2)表示的有机材料:
Figure A2007103076310003C1
通式(2)
其中,A1至A3各自独立地表示芳基或杂环基。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与所述发光层邻接配置的空穴输送层具有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的每一层具有彼此不同的材料,而且与所述发光层邻接的层包括下列通式(3)表示的有机材料:
通式(3)
其中,A1至A4、Z1和Z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卤素、羟基、羰基、羰基酯基、烷基、链烯基、烷氧基、氰基、硝基或氨基,
A1至A4任选在相互邻近位置上形成环状结构,
Ar1和Ar2各自独立地表示芳基或杂环基,和
B1和B2每一个表示氢、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与所述发光层邻接配置的空穴输送层具有多层结构,其每一层相互具有不同的材料,而且与所述发光层邻接的层包括下列通式(4)表示的有机材料:
Figure A2007103076310004C1
通式(4)
其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表示芳基或杂环基,
R1至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卤素、烷基、芳烷基、链烯基、氰基、氨基、酰基、烷氧基羰基、羧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磺酰基、羟基、酰胺基、芳基或杂环基,以及任选在相互邻近位置上形成环状结构,和
X表示二价芳环基。
10、显示器,其包含基片,在所述基片上具有多个红光发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器件包括阳极和阴极,以及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配置的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其中
所述发光层含有红光发光客体材料和由具有4至7元环骨架的多环芳烃化合物组成的主体材料,和
与所述发光层邻接配置光敏层,所述光敏层含有产生蓝光的发光客体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显示器,其中
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多个像素的一部分中作为红光发光器件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显示器,其中
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敏层覆盖多个像素,以至于作为共用发光层起作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显示器,其中
连同所述红光发光器件一起配置用于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用于发射绿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2007103076318A 2006-12-22 2007-12-2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14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46064 2006-12-22
JP346064/06 2006-12-22
JP2007152329A JP4484081B2 (ja) 2006-12-22 2007-06-08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JP152329/07 2007-06-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1418A true CN101321418A (zh) 2008-12-10
CN101321418B CN101321418B (zh) 2010-12-22

Family

ID=39704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763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1418B (zh) 2006-12-22 2007-12-2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56736B2 (zh)
JP (1) JP4484081B2 (zh)
KR (1) KR101507010B1 (zh)
CN (1) CN10132141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2682A (zh) * 2010-04-09 2011-10-19 索尼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和该方法中所用溶液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46904A (ja) * 2006-12-07 2008-06-26 Sony Corp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JP4254856B2 (ja) * 2006-12-22 2009-04-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1952389B (zh) * 2008-03-19 2014-01-22 东丽株式会社 发光元件材料及发光元件
JP4734368B2 (ja) * 2008-03-31 2011-07-27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JP2010040735A (ja) * 2008-08-05 2010-02-18 Sony Corp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411469B2 (ja) * 2008-08-28 2014-02-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100051973A1 (en) 2008-08-28 2010-03-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process of producing light-emitting device
KR100994118B1 (ko) * 2009-01-13 2010-11-15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706794B1 (ko) * 2009-02-27 2017-02-14 이데미쓰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피로메텐 붕소 착체 화합물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유기 전계발광 소자
JP5515661B2 (ja) 2009-11-16 2014-06-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2022168A (ja) * 2010-07-15 2012-02-02 Sony Corp 有機el表示装置、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5471937B2 (ja) * 2010-07-27 2014-04-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609430B2 (ja) * 2010-08-25 2014-10-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766422B2 (ja) 2010-10-05 2015-08-19 株式会社Joled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930848B1 (ko) 2011-08-11 2018-12-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헤테로고리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101954980B1 (ko) 2011-11-03 2019-05-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헤테로고리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JP6070567B2 (ja) * 2011-11-17 2017-02-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透明電極、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JP2013225436A (ja) * 2012-04-23 2013-10-31 Sony Corp 有機電界発光装置および有機電界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17220528A (ja) * 2016-06-06 2017-12-14 株式会社Joled 有機el表示パネル
KR20180062254A (ko) * 2016-11-30 2018-06-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패널
KR102578841B1 (ko) * 2018-08-31 2023-09-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적용한 투명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88012B2 (ja) 1998-05-01 2011-10-05 Tdk株式会社 有機el素子用化合物および有機el素子
WO2001039554A1 (en) * 1999-11-22 2001-05-31 Sony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JP4036682B2 (ja) 2001-06-06 2008-01-2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発光材料
US20040058193A1 (en) 2002-09-16 2004-03-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US20040126617A1 (en) 2002-12-31 2004-07-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Efficient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7651788B2 (en) * 2003-03-05 2010-01-26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JP3970253B2 (ja) 2003-03-27 2007-09-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04339064A (ja) * 2003-05-13 2004-12-02 Mitsui Chemicals Inc アミン化合物および該化合物を含有する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KR100543003B1 (ko) * 2003-09-15 2006-01-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풀칼라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WO2005091684A1 (ja) 2004-03-19 2005-09-29 Idemitsu Kosan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US20060019116A1 (en) * 2004-07-22 2006-01-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White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with anthracene derivative host
US8174182B2 (en) * 2004-11-17 2012-05-08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Selecting white point for OLED devices
JP4507964B2 (ja) 2005-04-15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579773B2 (en) * 2006-06-05 2009-08-25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a phosphor-sensitized fluorescent emission lay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2682A (zh) * 2010-04-09 2011-10-19 索尼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和该方法中所用溶液
CN102222682B (zh) * 2010-04-09 2015-11-25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和该方法中所用溶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07010B1 (ko) 2015-03-30
KR20080059082A (ko) 2008-06-26
CN101321418B (zh) 2010-12-22
US20090039769A1 (en) 2009-02-12
JP2008177145A (ja) 2008-07-31
US8956736B2 (en) 2015-02-17
JP4484081B2 (ja)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1418B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器
CN101257744B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器
JP4254856B2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US8569747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JP5778950B2 (ja)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66394B (zh)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法
JP5825773B2 (ja)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582487B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US20080164809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1312233B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及显示装置
JP2008300503A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2151033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10364A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2204793A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2171848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显示设备
CN101370331A (zh) 转印用基板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7004772A (zh) 有机el元件和显示装置
JP2010135177A (ja) 色変換膜、色変換基板、色変換フィルタ基板、および有機電界発光素子、並びに色変換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
JP5023689B2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1355140B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JP2008159775A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8159777A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8159776A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ANPAN ORGANIC RATE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ONY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5073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3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JOLED Inc.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ony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