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5752A - 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5752A
CN101315752A CNA2008100972949A CN200810097294A CN101315752A CN 101315752 A CN101315752 A CN 101315752A CN A2008100972949 A CNA2008100972949 A CN A2008100972949A CN 200810097294 A CN200810097294 A CN 200810097294A CN 101315752 A CN101315752 A CN 101315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splay device
subframe
driv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72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5752B (zh
Inventor
音田靖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15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57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5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57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能够降低电力消耗。栅极驱动器5及源极驱动器7对于显示装置1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即对于构成一帧的多个子帧以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进行扫描。驱动装置具有控制栅极驱动器5和源极驱动器7的控制装置,其控制方式中,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子帧的数量为奇数,追踪扫描的时间间隔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以及在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子帧间反转。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此显示装置执行用于过驱动(over drive)等等目的的追踪扫描。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等等的已知显示装置中,多个子栅极线和多个子源极总线交错设置,而在各交错点上设有像素,并且由多个像素形成矩阵状的显示区域。显示装置则是通过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进行驱动。栅极驱动电路依序驱动多个子栅极线。当驱动各栅极线时,源极驱动电路亦驱动多个子源极总线,将对应于待显示图像的源极总线电压提供至各源极总线。藉此,可以将图像显示于显示区域上。
以往基于使用寿命的考虑,显示装置中是采用反转驱动技术。目前已知有各种不同的反转驱动技术,本发明主要与列反转驱动(row inversion driving)和点反转驱动(dot inversion driving)有关。在列反转驱动中,对于每一栅极线间的像素电压极性呈反转关系,在点反转驱动中,对于每一栅极线、每一源极总线间的极性都呈反转关系。
然而,目前已出现一种所谓过驱动(over drive)技术,能够用来提升显示装置的响应速度。在过驱动技术中,对于每一个像素,事先提供一过驱动电压至其源极总线,接着再提供最终驱动电压。最终驱动电压是对应于待显示图像的信号,亦可称之为目标电压。过驱动电压则设定为大于最终驱动电压的既定值。
上述的范例可视为包含过驱动电压和最终驱动电压两阶段的过驱动技术。在其他范例中,也可以采用三阶段的过驱动技术。此时,则是依序提供预驱动(pre-drive,简称pre)电压、过驱动电压(over drive,简称OD)以及最终驱动(last drive,简称last)电压。预驱动电压是设定成小于过驱动电压。
在其他过驱动技术的范例中,则是依序提供上述的预驱动电压和过驱动电压。预驱动电压是设定为小于过驱动电压的既定值。此时,过驱动电压则是依据在写入期间内能够达到所需写入电压的方式进行控制并提供。藉此,各像素的电压即为对应于待显示图像的值。此技术也可称为一种两阶段的过驱动技术。
为了要实现过驱动技术,必须要在一个帧(frame)期间对各像素进行多次扫描。为此扫描方式可以考虑采用循序式扫描(sequence-scan)和追踪扫描(chase-scan)。
循序式扫描是对整个画面完成各次扫描后,再对整个画面进行下一次的扫描。在三阶段的情况中,当完成预驱动电压的扫描后,开始进行过驱动电压的扫描;当完成过驱动电压的扫描后,开始进行最终驱动电压的扫描。
另一方面,追踪扫描则是在每次扫描的途中(在到达画面最下方位置完成扫描之前),开始进行下一次的扫描。三阶段的情况下,在预驱动电压扫描的途中,亦即延迟既定时间间隔之后,开始进行过驱动电压的扫描。此一时间间隔相当于既定扫描线数量的间隔。另外,从过驱动电压扫描之后延迟既定时间间隔,开始进行最终驱动电压的扫描。
追踪扫描是一种能够以偏移设定给多个帧数据的时间间隔而进行扫描的技术。以下说明中,在追踪扫描中的多个帧分别称之为子帧。以三阶段过驱动技术而言,使用了预驱动、过驱动和最终驱动的三个子帧。
利用此种追踪扫描,可以增加驱动间隔的自由度。然而在已知技术采用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的显示装置中,当使用追踪扫描方案时,会如以下所述的范例一样,源极总线的极性反转次数增加,并且消耗电力也会增加。
图1表示三阶段过驱动技术的范例的示意图。在图1中,依序表示随着经过时间的栅极驱动时序、源极总线电压波形及源极总线极性变化。在图1中,扫描线期间(line cycle time或line period)表示扫描线驱动的周期。各扫描线期间是驱动一条栅极线GL的时间。
如图1所示,追踪扫描是执行预驱动、过驱动、最终驱动的栅极扫描。就图式的范例而言,预驱动和过驱动之间的时间间隔是3个扫描线期间,亦即相当于3条扫描线的间隔。同样地,过驱动和最终驱动之间的时间间隔亦为3条扫描线的间隔。另外如图所示,预驱动、过驱动及最终驱动是分别在每个扫描线期间中的最初1/3期间、中间1/3期间以及最后1/3期间进行。
在上述进行追踪扫描的情况下,如图所示,源极总线电压的极性会频繁地变化。具体来说,每个扫描线期间会有三次的极性反转。举例来说,扫描线期间1中的极性变化为+、-、+,扫描线期间2中的极性变化为-、+、-。
如此频繁的极性反转是由于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与追踪扫描方式合并后所造成的效果。参考图1下方的极性变化,在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中,预驱动的极性是在每个扫描线期间内反转。同样的,过驱动的极性也是在每个扫描线期间内反转。另外,最终驱动的极性也是在每个扫描线期间内反转。过驱动的极性变化则是与其他两者的极性变化不同。如此合并产生的结果,如图所示,在每个扫描线期间内有三次的极性反转。
如此频繁的极性反转,最终会造成电力消耗量的增加。因此在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的显示装置中执行追踪扫描的情况下,需要能够尽可以降低电力消耗。
在以上说明中,本发明的背景是以在过驱动技术中采用追踪扫描的条件来说明。然而,不采用过驱动技术而执行追踪扫描时也会产生同样的情况。采用追踪扫描的其他例子,例如插黑技术(black frame insertion)。在插黑技术中,当写入目标电压之后,会将黑电平的电压写入像素,以改善动画响应。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62256公报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背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能够降低电力消耗。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以获致较优质的图像。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为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其包括:源极驱动器,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源极总线;栅极驱动器,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栅极线,其中上述栅极驱动器与上述源极驱动器共同对于上述显示装置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将构成一帧的多个子帧以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扫描;以及控制装置,用以控制上述栅极驱动器及上述源极驱动器,其中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上述子帧的数量为奇数,上述追踪扫描的上述时间间隔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以及在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子帧间反转。
在本发明中,是在一个扫描线期间内依序将多个源极总线信号提供至各源极总线。此多个源极扫描线信号则是分别提供到以追踪扫描的时间间隔偏移的多个扫描线(多个像素)。因此在本发明中,由于采用以上所述的结构,所以在一个扫描线期间,此多个源极总线信号的电压极性相同。举例来说,当本发明运用在三阶段过驱动技术时,在一个扫描线期间,是以每次一个时间间隔的偏移对扫描线执行预驱动、过驱动和最终驱动。此时,在一个扫描线期间,三种驱动的电压极性相同。藉此在本发明中,源极总线电压的反转次数下降,而能够减少电力消耗。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为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其包括:源极驱动器,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源极总线;栅极驱动器,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栅极线,其中上述栅极驱动器与上述源极驱动器共同对于上述显示装置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将构成一帧的多个子帧以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扫描;以及控制装置,用以控制上述栅极驱动器及上述源极驱动器,其中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上述子帧的数量为奇数,上述追踪扫描的上述时间间隔等于偶数个扫描线期间,以及在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子帧间不反转。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为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其包括:源极驱动器,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源极总线;栅极驱动器,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栅极线,其中上述栅极驱动器与上述源极驱动器共同对于上述显示装置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将构成一帧的多个子帧以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扫描;以及控制装置,用以控制上述栅极驱动器及上述源极驱动器,其中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上述子帧的数量为偶数,上述追踪扫描的上述时间间隔等于奇数或偶数个扫描线期间,以及在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子帧间不反转。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为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其包括:源极驱动器,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源极总线;栅极驱动器,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栅极线,其中上述栅极驱动器与上述源极驱动器共同对于上述显示装置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将构成一帧的多个子帧以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扫描;以及控制装置,用以控制上述栅极驱动器及上述源极驱动器,其中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上述子帧的数量为偶数,上述追踪扫描的上述时间间隔等于奇数或偶数个扫描线期间,在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子帧间反转,以及在一帧最后写入的子帧与下一帧最初写入的子帧间各像素的极性不反转。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为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包括: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源极总线;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栅极线,其中通过驱动上述栅极线与上述源极总线对于上述显示装置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将构成一帧的多个子帧以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扫描;以及控制上述显示装置的驱动,其中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上述子帧的数量为奇数,上述追踪扫描的上述时间间隔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以及在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子帧间反转。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为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包括: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源极总线;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栅极线,其中通过驱动上述栅极线与上述源极总线对于上述显示装置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将构成一帧的多个子帧以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扫描;以及控制上述显示装置的驱动,其中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上述子帧的数量为奇数,上述追踪扫描的上述时间间隔等于偶数个扫描线期间,以及在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子帧间不反转。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为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包括: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源极总线;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栅极线,其中通过驱动上述栅极线与上述源极总线对于上述显示装置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将构成一帧的多个子帧以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扫描;以及控制上述显示装置的驱动,其中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上述子帧的数量为偶数,上述追踪扫描的上述时间间隔等于奇数或偶数个扫描线期间,以及在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子帧间不反转。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为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包括: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源极总线;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栅极线,其中通过驱动上述栅极线与上述源极总线对于上述显示装置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将构成一帧的多个子帧以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扫描;以及控制上述显示装置的驱动,其中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上述子帧的数量为偶数,上述追踪扫描的上述时间间隔等于奇数或偶数个扫描线期间,在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子帧间反转,以及在一帧最后写入的子帧与下一帧最初写入的子帧间各像素的极性不反转。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为一种电子装置,具有一显示装置,包含上述的驱动装置,其中上述电子装置系为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笔记型计算机、汽车导航装置、电视、数字相机及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任何一个。
本发明在列反转驱动型或点反转驱动型的显示装置执行追踪扫描的情况下,能够减少电力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已知显示装置中在过驱动技术上运用追踪扫描的范例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表示列反转驱动和点反转驱动的示意图。
图4表示1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的完整扫描期间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施例的追踪扫描的示意图。
图6表示在执行本发明的追踪扫描时,1帧的完整扫描期间内源极总线极性变化的样式的极性图。
图7表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操作的时序图。
图8表示在已知技术中对应于显示装置的驱动技术的极性图。
图9表示极性变化样式的非连续及非均一性导致区块状画质恶化情况中的极性图。
图10表示第二实施例中驱动显示装置情况时的极性图。
图11表示第三实施例中第一范例的极性图。
图12表示第三实施例中第二范例的极性图。
图13表示第四实施例中第一范例的极性图。
图14表示第四实施例中第二范例的极性图。
图15表示在执行每一区块使能控制情况时的栅极驱动电路范例的示意图。
图16表示在执行每一区块使能控制情况时的栅极驱动电路范例的示意图。
图17表示在执行每一区块使能控制情况时的显示装置操作范例的示意图。
图18表示在执行每一区块使能控制情况时的显示装置操作范例的示意图。
图19表示在不执行每一区块使能控制情况时的栅极驱动电路范例的示意图。
图20表示在不执行每一区块使能控制情况时的显示装置操作范例的示意图。
图21表示在不执行每一区块使能控制情况时的显示装置操作范例的示意图。
图22表示在不执行每一区块使能控制情况时的显示装置操作范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显示装置;3~显示部;5~栅极驱动电路;7~源极驱动电路;9~控制电路;11:CPU;GL~栅极线;SB~源极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的详细说明。然而,以下详细说明以及所附的图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另一方面,本发明的范围应视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而定。
【第一实施例】
图2表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为液晶显示器。显示装置1则包含显示部3、栅极驱动电路5、源极驱动电路7以及控制电路9。本发明的驱动电路则包含于显示装置1中,详细地讲,即是由栅极驱动电路5、源极驱动电路7和控制电路9所构成。
显示部3具有彼此交错的多个子栅极线GL和多个子源极总线SB。在此多个子栅极线GL和多个子源极汇流SB的各交错点上形成像素,此多个像素是以矩阵状配置,形成显示区域。在各像素位置上则形成晶体管,晶体管的栅极电极和源极电极则分别连接至栅极线GL和源极总线SB。
栅极驱动电路5是用来依序驱动多个子栅极线GL的电路。源极驱动电路7则是提供对应于待显示图像的源极总线电压而驱动各源极总线的电路。控制电路9则是根据CPU(中央处理单元)11所提供的图像数据,控制栅极驱动电路5和源极驱动电路7,并且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部3。
在上述结构中,当栅极驱动电路5提供脉冲信号以驱动一条栅极线GL时,位于栅极线GL上各像素的晶体管呈导通状态。接着,源极驱动电路7则将源极总线电压,通过各源极总线提供到导通的各像素。此动作是在控制电路9的控制下,通过栅极驱动电路5和源极驱动电路7,依序对多个子栅极线GL执行。藉此,将图像显示于显示部3上。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的驱动装置是以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的方式所构成。反转驱动的操作是在控制电路9的控制下,通过栅极驱动电路5和源极驱动电路7来执行。参考图3,在列反转驱动中,对于每条相邻栅极线GL(即每列)而言,源极总线电压的极性均呈反转关系。另外,在点反转驱动中,对于每条相邻栅极线GL(每列)和每条相邻源极总线SB(每行)而言,源极总线电压的极性均呈反转关系。无论是在列反转驱动和点反转驱动中,就一条源极总线SB来看,对于每条相邻栅极线GL(亦即每个相邻像素),其源极总线电压的极性均呈反转关系。
另外,在以下详细说明中,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及其驱动装置是利用追踪扫描执行三阶段过驱动的方式所构成。其中有关追踪的操作,是在控制电路9的控制下,利用栅极驱动电路5和源极驱动电路7来实施。
在三阶段过驱动技术中,各像素是依序以预驱动电压、过驱动电压和最终驱动电压所驱动。最终驱动电压是对应于待显示图像的信号,亦可称为目标电压。过驱动电压则是设定为大于最终驱动电压的既定值。预驱动电压则是设定成小于过驱动电压。
在上述过驱动技术中,一个画面中每个像素都需要三次驱动。在本实施例中,此多次驱动是以追踪扫描的方式来实现。追踪扫描是指在每一次扫描的途中,即开始进行下一次的扫描。换句话说,首先进行预驱动电压的扫描,而从开始预驱动电压扫描延迟既定时间间隔之后,便进行过驱动电压的扫描;并且从开始过驱动电压扫描延迟既定时间间隔之后,即进行最终驱动电压的扫描。此既定时间间隔是指相当于既定数量扫描线的间隔(或称期间)。
追踪扫描是一种能够将多个帧数据错开一定时间间隔进行扫描的技术。在此,多个帧可以分别称为子帧。在三阶段过驱动技术中,即进行预驱动、过驱动和最终驱动三个子帧的扫描。
然而,如本发明背景技术的图1范例所示,当单独进行追踪扫描时,源极总线的极性反转次数变多,进而使得电力消耗量也会增加。为了避免发生此种情况,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是根据以下所述方式控制栅极驱动电路5和源极驱动电路7,进而驱动显示装置1。藉此,可以降低源极总线电压的极性反转次数。
第一点,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包含垂直消隐(vertical blanking)信号的一个画面的完整扫描期间,是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亦即,完整扫描期间相当于扫描线期间的奇数倍。各扫描线期间即为用来扫描一条栅极线GL的期间。
具体来说,如图4所示,一个画面的完整扫描期间是包含显示区域期间和垂直消隐期间。显示区域期间是显示区域的扫描期间,亦即相当于水平扫描线数(栅极线数)的扫描线期间。水平扫描线数一般是偶数,因此显示区域期间相当于偶数个扫描线期间。相对地,垂直消隐期间则设定成奇数个扫描线期间。通过此设定,完整扫描期间即为奇数个扫描线期间,所以在完整扫描期间的源极总线极性反转次数即为奇数次。
第二点,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追踪扫描的时间间隔相当于奇数个扫描线间隔(或扫描线期间)。其次第三点,在本实施例中,在构成一帧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每个像素的写入电压极性对每一子帧均呈反转关系。
图5表示在一条源极总线上随时间变化的追踪扫描类型的示意图。图中的「P」是表示以预驱动电压所驱动的像素。同样的「O」和「L」则分别表示以过驱动电压和最终驱动电压所驱动的像素。「+」和「-」则是驱动时源极总线的写入极性。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子帧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相当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在附图中的范例即为3个扫描线期间。
另外,如图5所示,在同一扫描线n上,预驱动电压为「+」,过驱动电压为「-」,最终驱动电压为「+」。下一条扫描线n+1上,预驱动电压为「-」,过驱动电压为「+」,最终驱动电压为「-」。故预驱动、过驱动及最终驱动上极性反转,因此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个子帧间均呈反转。
图5中是表示一条源极总线SB中追踪扫描的样式。在执行列反转驱动的情况中,相邻源极总线SB亦执行相同的追踪扫描操作。在执行点反转驱动的情况下,相邻的源极总线SB上邻接像素的极性呈反相。而除了极性反转之外,源极总线SB的驱动原理相同。故在以下说明中,与图5相同,主要着眼于一条源极总线SB的情况来说明本发明。
另外,当驱动上述的显示装置1时,一个像素的极性是依序在预驱动、过驱动及最终驱动时反相。此点在驱动显示装置1时并没有问题。由于液晶分子是对电压差的绝对值来响应,所以即使电压差极性为反相,液晶分子响应也是相同的。因此,即使是每个子帧极性反转,也不会造成像素动作的不良影响。本发明即着眼于此液晶分子的特性。所以,运用此特性,在不影响液晶动作的条件下降低源极总线的极性反转次数,以执行上述的驱动控制。
接着,说明在上述显示装置1的结构中源极总线电压的极性反转动作。图6是一个帧的完整扫描期间中源极总线电压的极性变化样式的示意图。以下将图6形式的示意图称之为极性图。极性图也可以称为极性表。
图6表示两个帧(帧n、帧n+1)的极性图。极性图的每一段相当于一个扫描线期间。在每个帧中,如极性图中一部分以箭号所示,是依序执行第一段的预驱动、过驱动和最终驱动;接着,再依序执行第二段的预驱动、过驱动和最终驱动。持续此动作,即可完成整个极性图(一个帧)的扫描操作。
如图6所示,由于显示装置1是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所以每条扫描线的极性均呈反转。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一个帧的完整扫描期间是设定成奇数个扫描线期间,所以在图6中,极性图的段数(=完整扫描期间)即为奇数,具体来说就是13。另外,垂直消隐信号(B)亦相当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具体来说就是一个扫描线期间。必须说明的是,为了简化说明,图6的极性图采用比实际情况来得少的扫描线数量(以下所述的其他极性图情况亦相同)。
另外,如图6中符号X所示,子帧间的时间间隔是奇数个扫描线间隔,具体来说是设定成5个扫描线间隔(在图5的例子中时间间隔是3个扫描线间隔,图6的例子中时间间隔则是5个扫描线间隔)。
具体来说,如果由纵向来看预驱动部分,从一个帧开始是依序驱动扫描线1、2、3、...。扫描线1的过驱动部分与扫描线6的预驱动部分则是在同一扫描线期间内进行。藉此,以过驱动部分来驱动各扫描线的时间,会比预驱动部分晚了5条扫描线。
其次,扫描线1的最终驱动部分与扫描线6的过驱动部分则是在同一扫描线期间内进行。藉此,以最终驱动部分来驱动各扫描线的时间,更会比过驱动部分晚了5条扫描线。
另外,如图6中符号Y所示,在构成一个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间,各像素极性在每个子帧间反转。以扫描线1为例,在预驱动时,扫描线1的像素是以「+」驱动;在过驱动时,扫描线1的像素则是以「-」驱动。另外在最终驱动时,扫描线1的像素是以「+」驱动。其他扫描线也是同样的情况,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个子帧间反转。
除此之外,由于采用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如前所述,上下间像素的极性是反转关系。另外,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帧间也是呈反转关系。因此,在帧n中,对于一个像素在预驱动、过驱动和最终驱动中的极性为「+、-、+」,此时在帧n+1中对于同一像素在预驱动、过驱动和最终驱动中的极性则为「-、+、-」。
在本实施例中,即以上述方式驱动显示装置1。其结果如图6所示,在各扫描线期间,源极总线SB的极性相同。因此能够降低源极总线SB的极性反转次数。
图7表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动作的示意图。图7是以与已知技术图1相同的形式,表示本发明显示装置1的动作。在图7中,由上到下分别表示随着经过时间的栅极驱动时序、源极总线电压波形及源极总线极性变化。扫描线期间(line cycle time或line period)表示扫描线驱动的周期。各扫描线期间是驱动一条栅极线GL的时间。
如其中栅极驱动时序的图式所示,追踪扫描是执行预驱动、过驱动、最终驱动的扫描。以附图的范例而言,时间间隔是3个扫描线间隔(虽然图6的范例中子帧间的时间间隔是5个扫描线间隔,但是为了容易理解,图7所示范例的时间间隔为3个扫描线间隔)。另外如图所示,预驱动、过驱动及最终驱动是分别在每个扫描线期间中的最初1/3期间、中间1/3期间以及最后1/3期间进行。
上述追踪扫描的时序,在已知技术的图1和本实施例的图7是相同的。然而,比较图1和图7之后便可以发现,在已知技术中,一个扫描线期间内源极总线电压的极性有三次反转,而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扫描线期间内的源极总线电压极性则维持相同。
此一差异是通过上述各子帧间的源极总线电压极性反转来达成。扫描线1中,预驱动为「+」,过驱动为「-」,最终驱动为「+」。扫描线2中,预驱动为「-」,过驱动为「+」,最终驱动为「-」。此一各源极总线间极性反转的结果,如图7所示,在各扫描线期间内的源极总线电压极性维持不变。
接着,根据极性图来比较本实施例与已知技术。图8为相当于图1的已知技术的极性图。在此已知技术中,完整扫描期间是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13个扫描线期间)。另外,子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亦是奇数个扫描线间隔(5个扫描线间隔)。
然而,本实施例与已知技术间的差异在于已知技术在各子帧间的极性并没有反转。在帧n中,扫描线1的预驱动为「+」,过驱动为「+」,最终驱动为「+」。扫描线2的预驱动为「-」,过驱动为「-」,最终驱动为「-」。结果如图8所示,在各扫描线期间,源极总线电压的极性有三次反转。相对地,本发明即如图6所示,能够大幅降低源极总线电压的极性反转次数。
另外如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优点则在于能够提升画质的改善程度。图9是表示其他模式的极性图。图9中子帧间的时间间隔为奇数个扫描线间隔,与图6的本实施例相同。另外,与本实施例一样,各子帧之间的极性呈反转关系。
然而与本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图9中消隐期间为偶数个扫描线期间,并且一个帧的完整扫描期间亦为偶数个扫描线期间。其结果如图所示,在最初5个扫描线期间(从第1至第5)内,过驱动和最终驱动的极性相同,而与预驱动的极性不同。下一组5个扫描线期间(从第6至第10),预驱动和过驱动的极性相同,而与最终驱动的极性不同。因此,极性的样式在途中发生了变化。此种样式的不连续性及不一致性,会导致画质恶化。在本发明中,极性样式在全部扫描线上都相同,因此样式具连续性,藉此能够避免上述画质恶化的现象。
以上是对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加以说明。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驱动装置中,栅极驱动器和源极驱动器是对于显示装置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在一个帧内多个子帧之间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来执行追踪扫描。因此,本发明的驱动装置是用以控制栅极驱动器和源极驱动器。此控制方式是,在一个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设成奇数个扫描线期间;子帧的数量为奇数;追踪扫描的时间间隔等于奇数个扫描线间隔;构成一帧并且依序被写入的多个子帧中的各像素极性,在各子帧间反转。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1)在一个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设成奇数个扫描线期间;(2)子帧的数量为奇数(以上述范例而言,三阶段);(3)追踪扫描的时间间隔等于奇数个扫描线间隔;(4)构成一帧并且依序被写入的多个子帧中的各像素极性,在各子帧间反转。通过此结构,在一个扫描线期间,对于各源极总线依序送入分别对应于多个子帧的多个源极总线信号。此多个源极总线信号,被分别提供到偏移追踪扫描时间间隔的多个扫描线(多个像素)上。因此在本发明中,此多个源极总线信号的电压极性在一个扫描线期间内相同,使得源极总线电压的反转次数降低,进而能够减少电力消耗。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源极总线信号和共通(common)电压信号的极性反转次数能够降低,所以能够缩小源极信号和共通信号产生电路。另外,由于源极总线和共通信号极性反转的反转样式维持连续性(一致性),所以能够避免画质的恶化,获致较佳的画质。
【第二实施例】
其次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以下主要是针对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加以说明,而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事项则予以省略。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及其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可以参考图2。另外,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在以下几点相同。亦即,采用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以追踪扫描方式执行三阶段过驱动。一个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
然而,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不同处在于,第一实施例中子帧间的时间间隔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相对地在第二实施例中子帧间的时间间隔等于偶数个扫描线期间。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极性在各子帧间呈反转关系。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子帧的极性并没有反转。
图10表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所对应的极性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子帧间的时间间隔为偶数个扫描线间隔,具体来说是4个扫描线期间。
另外,同一帧中同一扫描线的极性,在预驱动、过驱动及最终驱动中相同(非反转)。举例来说,就帧n的扫描线1来说,预驱动为「+」,过驱动(在4个扫描线期间之后)为「+」,最终驱动(在4个扫描线期间之后)亦为「+」。同样地,就扫描线2来说,预驱动为「-」,过驱动为「-」,最终驱动亦为「-」。
以图10范例来看,在各扫描线期间,源极总线SB的极性相同。因此,能够降低源极总线SB的极性反转次数。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是以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的方式所构成,并且在构成一帧内多个子帧之间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来执行追踪扫描。因此,本发明的驱动装置中,(1)在一个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设成奇数个扫描线期间;(2)子帧的数量为奇数;(3)追踪扫描的时间间隔等于偶数个扫描线间隔;(4)构成一帧并且依序被写入的多个子帧中的各像素极性,在各子帧间不反转。通过此结构,多个源极总线信号的电压极性在一个扫描线期间是相同的,使得源极总线电压的反转次数降低,进而能够减少电力消耗。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维持如第一实施例所说明的反转样式连续性(一致性),所以能够避免画质的恶化,获致较佳的画质。
【第三实施例】
其次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以下主要是针对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加以说明,而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事项则予以省略。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及其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可以参考图2。另外,第一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在以下几点相同。亦即,采用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
然而,第一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不同处在于,第一实施例中是利用追踪扫描执行三阶段过驱动,相对地在第三实施例中则是利用追踪扫描执行两阶段过驱动。具体来说,各像素是以过驱动电压加以驱动,之后再以最终驱动电压加以驱动。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子帧间的时间间隔等于奇数个扫描线间隔。然而在第三实施例中,子帧间的时间间隔为任意值,无论是偶数扫描线间隔或奇数扫描线间隔都可以。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极性在各子帧间呈反转关系。相对地,在第三实施例中,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子帧的极性并没有反转。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装置是以满足上述条件的方式所构成。为了满足上述条件,可以适用图11和图12所示的两个极性图。无论这两个极性图的任何一个均可适用。
在图11中,完整扫描期间是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13条扫描线)。子帧的数量为偶数(包含过驱动和最终驱动两者)。追踪扫描(过驱动和最终驱动)的时间间隔为偶数个扫描线间隔,具体来说是4个扫描线期间。举例来说,当扫描线1以最终驱动进行驱动时,扫描线5是以过驱动进行驱动。
另外,同一帧中同一扫描线的极性,在过驱动及最终驱动中是相同的(非反转)。举例来说,就帧n的扫描线1来说,过驱动为「+」,最终驱动(4个扫描线期间之后)亦为「+」。同样地,就扫描线2来说,过驱动为「-」,最终驱动亦为「-」。
以图11范例来看,在各扫描线期间,源极总线SB的极性是相同的。因此,能够降低源极总线SB的极性反转次数。
在图12中,子帧间的时间间隔是奇数扫描线间隔,具体来说是5个扫描线间隔。举例来说,当扫描线1以最终驱动进行扫描时,扫描线6以过驱动进行扫描。
另外,同一帧中同一扫描线的极性,在过驱动及最终驱动中是相同的(非反转)。举例来说,就帧n的扫描线1来说,过驱动为「+」,最终驱动(5个扫描线期间之后)亦为「+」。同样地,就扫描线2来说,过驱动为「-」,最终驱动亦为「-」。
以图12范例来看,在各扫描线期间,源极总线SB的极性会反转。不过,各扫描线期间的后半段极性是与下一扫描线期间的前半段极性相同。因此,极性反转次数可以抑制在与图11的范例大致相同的程度。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是以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的方式所构成,并且在构成一帧内多个子帧之间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来执行追踪扫描。因此,本发明的驱动装置中,(1)在一个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设成奇数个扫描线期间;(2)子帧的数量为偶数(上述范例中为2阶段);(3)追踪扫描的时间间隔等于奇数个或偶数个扫描线间隔(任意);(4)构成一帧并且依序被写入的多个子帧中的各像素极性,在各子帧间不反转。通过此结构,多个源极总线信号的电压极性在一个扫描线期间相同,使得源极总线电压的反转次数降低,进而能够减少电力消耗。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维持如第一实施例所说明的反转样式连续性(一致性),所以能够避免画质的恶化,获致较佳的画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是采用2阶段的过驱动技术,亦即将过驱动电压和最终驱动电压送到各像素。在其他范例中也可以采用将预驱动电压和过驱动电压依序送到各像素的方式。预驱动电压是设定成小于过驱动电压的既定值。此时,过驱动电压是以在写入时间内可以达到所需写入电压的方式所控制。藉此,各像素的电压对应于待显示图像的值(小于过驱动电压的值)。此技术也可以称为一种两阶段过驱动技术。此点在以下所述的第四实施例中亦相同。
【第四实施例】
其次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以下主要是针对与第三实施例不同处加以说明,而与第一和第三实施例相同事项则予以省略。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及其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可以参考图2。另外,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在以下几点相同。亦即,采用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利用追踪扫描执行两阶段过驱动。子帧间的时间间隔为任意值,无论是偶数扫描线间隔或奇数扫描线间隔都可以。
然而,第三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不同处在于,第三实施例中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极性在各子帧间不反转。相对地,在第四实施例中,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极性在各子帧间呈反转关系。而在第四实施例中,连续个别的帧间每一子帧的极性则不反转。亦即,一帧的最后子帧与下一帧的最初子帧之间的像素极性不反转。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装置是以满足上述条件的方式所构成。为了满足上述条件,可以适用图13和图14所示的两个极性图。无论这两个极性图的任何一个均可适用。
图13与图11相同,完整扫描期间是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13条扫描线)。子帧的数量为偶数(包含过驱动和最终驱动两者)。追踪扫描(过驱动和最终驱动)的时间间隔为偶数个扫描线间隔,具体来说是4个扫描线期间。
然而图13与图11不同之处在于,图11中,在一帧内,过驱动和最终驱动之间各像素极性相同。相对地在13图中,构成一帧的过驱动和最终驱动之间(亦即构成一帧的最初写入子帧和最后写入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反转。相对地,构成一帧的最终驱动与构成下一帧的过驱动之间(亦即一帧中最后写入的子帧和下一帧最初写入的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相同。具体来说,在帧n的扫描线1中,过驱动的极性为「+」,最终驱动的极性为「-」,而在帧n+1中,过驱动的极性为「-」,最终驱动的极性为「+」。
因此,帧n的最终驱动和帧n+1的过驱动之间,极性维持而不反转。
藉此,图13中虽然在每个子帧间的极性反转,但是在帧之间的极性则维持不变。图11的样式是以「++--」表现,图13的样式则是以「+--+」表现。
以上是说明图13的极性图。图13的范例与图12的情况相同,亦即各扫描线期间后半段的极性与下一扫描线期间前半段的极性相同。因此,极性反转次数可以抑制在与图11和图12的范例大致相同的程度。
图14则可以视为图12的变形例。与图12相同,图14的子帧间的时间间隔是奇数个扫描线间隔,具体来说是5个扫描线间隔。
然而图12与图11相同,是采用上述「++--」的样式,在构成一帧且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间,各子帧间的极性不反转。相对地,图14与图13相同,是采用「+--+」的样式。因此,虽然在构成一帧且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间,各子帧间的极性会反转,但是在一帧的最终驱动(亦即一帧中最后写入的子帧)与下一帧的过驱动(亦即下一帧中最初写入的子帧)间,极性维持不变。
其结果以图14的范例来说,在各扫描线期间,源极总线SB的极性维持相同。因此图14的范例也可以降低源极总线SB的极性反转次数。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是以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的方式所构成,并且在构成一帧内多个子帧之间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来执行追踪扫描。因此,本发明的驱动装置中,(1)在一个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设成奇数个扫描线期间;(2)子帧的数量为偶数(上述范例中为两阶段);(3)追踪扫描的时间间隔等于奇数个或偶数个扫描线间隔(任意);(4)构成一帧并且依序被写入的多个子帧中的各像素极性,在各子帧间会反转,并且在一帧中最后写入的子帧与下一帧中最初写入的子帧间,各像素极性则不反转。通过此结构,使得源极总线电压的反转次数降低,进而能够减少电力消耗。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维持如第一实施例所说明的反转样式连续性(一致性),所以能够避免画质的恶化,获致较佳的画质。
如第一至第四实施例所述,本发明可以适用于过驱动技术。不过本发明并非限定使用于过驱动技术中。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采用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者,本发明均可以适用。举例来说,为了预备驱动的其他目的而利用追踪扫描的情况,本发明亦可以适用。采用追踪扫描的其他例子,例如插黑技术。在插黑技术中,当写入目标电压之后,会将黑电平的电压写入像素,以改善动画响应。本发明不限定适用于过驱动技术,此点在以下其他实施例的情况是相同的。
【栅极驱动的结构】
以下说明可以适用于驱动本实施例显示装置的栅极驱动电路5结构。针对栅极驱动电路5,以下分别考虑以(1)执行区块控制的情况;(2)不执行区块控制的情况来说明。
(1)执行区块控制的情况
此情况如图15所示的范例,栅极驱动电路5是由多个栅极驱动区块所构成。在图15中,各栅极驱动区块为IC晶片。
各栅极驱动区块是用以驱动包含多个栅极线的区块。在图15中标示三个区块A、B、C,并且标示出三个IC晶片。此三个区块A、B、C共用启动脉冲STV。启动脉冲STV是开始扫描的触发脉冲,由控制电路提供至区块A、B、C。另外,各区块间则是以用来保持操作连续性的递送脉冲信号线加以连接。另一方面,三个区块A、B、C的使能信号则不同。如图所示,此三个区块A、B、C是接收来自控制电路的不同栅极使能信号GOE1、GOE2、GOE3,藉此个别执行区块的使能控制。
各区块的扫描线数是设定成等于追踪扫描时间间隔的扫描线数。如果追踪扫描的时间间隔为n个扫描线间隔,则区块的扫描线数亦为n。
如上所示的范例,在本发明中,栅极驱动电路5是由多个栅极驱动区块所构成,各栅极驱动区块则用以驱动多个子栅极线。此多个栅极驱动区块是由个别的使能信号所控制,藉此执行个别栅极驱动区块的使能控制。
其次在本发明中,栅极驱动区块的边界,是以当构成一帧的最后子帧开始扫描时,除最后子帧以外的一个以上子帧的扫描位置和一个以上区块边界分别一致的方式来设定。在上述范例中,各区块的扫描线数是设定成等于时间间隔的扫描线数,藉此,栅极驱动区块的边界设定成时间间隔的扫描线数,所以可以实现满足上述要件的边界设定。
以下详细说明上述边界的设定。在执行多个子帧的追踪扫描的情况下,当最后子帧开始扫描时,其他子帧的扫描已经在相当于时间间隔的扫描线数之前进行。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区块边界是以当构成一帧的最后子帧开始扫描时,除最后子帧以外的一个以上子帧的扫描位置和一个以上区块边界分别一致的方式所设定。具体来说,区块边界是以当最后子帧中最初扫描线进行扫描时,其他子帧的扫描线及其之前的扫描线边界一致的方式所设定。举例来说,执行两阶段过驱动的显示装置中,时间间隔为n个扫描线间隔。此时区块边界则设定成第n条扫描线和第n+1条扫描线之间。另外,在三阶段的情况下,区块边界则是设定在第2n条扫描线和第2n+1条扫描线之间。
另外本发明适用的范围,如果可以满足上述要件(即当构成一帧的最后子帧开始扫描时,除最后子帧以外的一个以上子帧的扫描位置和一个以上区块边界分别一致)的话,其他区块边界的位置则不受限制。也可以设计成多个区块边界。举例来说,各区块的扫描线数也可以设成一半,各区块则更分成两块,此亦可视为图15的变形例。
图16则表示栅极驱动电路的其他结构范例。在此范例中,栅极驱动电路可以与显示部共同形成于玻璃基板上,例如在玻璃基板上形成的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电路或非晶硅(a-Si,amorphous silicon)电路,另外栅极驱动电路也可以是单一晶片的集成电路。栅极驱动电路是由多个功能区块所构成,各功能区块具有与图15的驱动IC相同的栅极驱动区块功能。
图17表示执行上述区块控制时的操作范例。启动脉冲STV和门控时脉GLK在全部区块A、B、C上是共同的。对应信号STV和GLV产生脉冲P。接着在各区块中,脉冲P则与栅极使能信号合成,结果如图所示,在各脉冲P的斜线部分驱动各扫描线。
如图所示,分别提供至区块A、B、C的栅极使能信号GOE1、GOE2、GOE3彼此间错开。因此,能够适宜地实现将区块间的驱动时序错开,依序执行预驱动、过驱动和最终驱动的追踪扫描。
图18表示执行区块控制情况下的其他操作范例。在此范例中也是对每一区块个别地执行使能控制,因此能够适宜地实现依序执行预驱动、过驱动和最终驱动的追踪扫描。
另外在图18的范例中,区块A是在一个扫描线期间内最初1/3期间,执行全部的预驱动、过驱动和最终驱动。同样地,区块B是在一个扫描线期间内中间1/3期间,执行全部三种驱动。另外,区块C则是在一个扫描线期间内最后1/3期间,执行全部三种驱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包含多个栅极驱动区块,各栅极驱动区块则用以驱动多个子栅极线,多个栅极驱动区块是由个别的使能信号加以控制。其次,栅极驱动区块的边界,是以当构成一帧的最后子帧开始扫描时,除最后子帧以外的一个以上子帧的扫描位置和一个以上区块边界分别一致的方式来设定。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以区块控制执行追踪扫描的情况下,区块边界可以适当地加以设定,藉此当构成一帧的最后子帧开始扫描时,其他子帧的扫描位置和先前位置边界分别一致。藉此结构,各区块可以分别以一个使能信号加以控制。
(2)不执行区块控制的情况
其次说明在上述栅极驱动区块中不执行各区块的使能控制的情况。
图19表示栅极驱动电路5的结构范例。在图19的范例中,栅极线分成三个群组A、B、C。群组A、B、C的全部栅极线是由一个栅极驱动电路所控制。栅极驱动电路也可以是IC晶片。另外,栅极驱动电路也可以是形成于玻璃上的LTPS或a-Si等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利用从控制电路所输入的启动脉冲STV以及栅极使能信号GOE1、GOE2、GOE3,驱动群组A、B、C。
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一个区块中使用一个使能信号,这种区块控制并没有运用于图19的结构中。在图19中,一个栅极驱动电路是使用全部的使能信号GOE1、GOE2、GOE3,用以驱动全部的群组A、B、C(各群组是使用全部的使能信号来驱动)。
就执行本实施例而言,最好是将栅极使能相位的数量设定成大于子帧数量。具体来说,当执行三阶段过驱动时,子帧的数量为3,栅极使能相位的数量则设成3以上。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子帧间的插入相位是对每个时间间隔配置在不同的使能相位上。举例来说,当一个时间间隔开始时的插入相位配置在一个栅极使能相位时,下一个时间间隔开始时的插入相位则配置在其他的栅极使能相位,再下一次的插入相位亦配置在其他的栅极使能相位。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中,栅极驱动的电路是由使用至少两相以上的时脉或使能等等控制信号的n相电路重复组合所构成。因此整个电路最好设定成重复电路的整数倍。
另外,本实施例中,重复电路的单位最好设定成奇数扫描线。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包含垂直消隐的完整扫描期间是等于奇数条扫描线。为了配合等于奇数条扫描线的完整扫描期间,则需要具有一单位重复电路等于奇数条扫描线的结构。
图20和图21是表示显示装置操作范例的时序图。在此范例中,各群组的栅极线数为「3n+2」(n为正整数)。
图20表示每一群组的使能信号GOE1、GOE2、GOE3以及由三个群组所合成的使能信号GOE1、GOE2、GOE3。由控制信号提供图中合成的使能信号GOE1、GOE2、GOE3到栅极驱动电路(图19的IC晶片)。如图20所示,此合成使能信号GOE1、GOE2、GOE3是分配驱动各群组A、B、C。
在图20中,时间间隔1、2、3是相当于追踪扫描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1开始时,设置使能信号GOE1的脉冲。因此,在时间间隔1中,子帧的插入相位是配置给使能信号GOE1。同样的,时间间隔2中,子帧的插入相位是配置给使能信号GOE3。另外,时间间隔3中,子帧的插入相位则是配置给使能信号GOE2。
因此在图20中,子帧间的插入相位在每一时间间隔中是配置给不同的使能相位。其结果如图21所示,能够以时间间隔偏移的方式对于预驱动、过驱动及最终驱动的子帧进行扫描,实现追踪扫描。
图22表示显示装置的其他操作范例。在此范例中,各群组扫描线是对应于「3n+1」的情况(n为正整数)。在此范例中,子帧间的插入相位也是在每一时间间隔中配置给不同的使能相位。因此,如图21所示,可以实现3个子帧的追踪扫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即使不执行每个区块的使能控制,也可以实现追踪扫描。其可以固定对应于重复电路的时间间隔相位,增加时序设计上的自由度,并以画质的角度来选择最适合的时序。另外,其可以保持源极总线以及共通信号的连续性,避免降低画质。
另外,本实施例是一种具有驱动装置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并不限定驱动装置的类型。本发明的其他实例可以像是显示装置。另外,本发明的其他实例可以是一种电子装置,其具有上述驱动装置的显示装置。此电子装置可以是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型计算机、汽车导航装置、电视、数字相机及液晶显示装置的任何一个。
本发明虽以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其包括:
源极驱动器,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源极总线;
栅极驱动器,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栅极线,其中上述栅极驱动器与上述源极驱动器共同对于上述显示装置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将构成一帧的多个子帧以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扫描;以及
控制装置,用以控制上述栅极驱动器及上述源极驱动器,其中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上述子帧的数量为奇数,上述追踪扫描的上述时间间隔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以及在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子帧间反转。
2.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其包括:
源极驱动器,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源极总线;
栅极驱动器,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栅极线,其中上述栅极驱动器与上述源极驱动器共同对于上述显示装置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将构成一帧的多个子帧以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扫描;以及
控制装置,用以控制上述栅极驱动器及上述源极驱动器,其中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上述子帧的数量为奇数,上述追踪扫描的上述时间间隔等于偶数个扫描线期间,以及在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子帧间不反转。
3.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其包括:
源极驱动器,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源极总线;
栅极驱动器,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栅极线,其中上述栅极驱动器与上述源极驱动器共同对于上述显示装置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将构成一帧的多个子帧以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扫描;以及
控制装置,用以控制上述栅极驱动器及上述源极驱动器,其中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上述子帧的数量为偶数,上述追踪扫描的上述时间间隔等于奇数或偶数个扫描线期间,以及在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子帧间不反转。
4.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其包括:
源极驱动器,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源极总线;
栅极驱动器,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栅极线,其中上述栅极驱动器与上述源极驱动器共同对于上述显示装置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将构成一帧的多个子帧以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扫描;以及
控制装置,用以控制上述栅极驱动器及上述源极驱动器,其中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上述子帧的数量为偶数,上述追踪扫描的上述时间间隔等于奇数或偶数个扫描线期间,在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子帧间反转,以及在一帧最后写入的子帧与下一帧最初写入的子帧间各像素的极性不反转。
5.如权利要求1至4项中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其中栅极驱动器包含多个栅极驱动区块,各栅极驱动区块驱动多个子栅极线,多个栅极驱动区块则由个别的使能信号所控制,另外,栅极驱动区块的边界,是以当构成一帧的最后子帧开始扫描时,除最后子帧以外的一个以上子帧的扫描位置和一个以上区块边界分别一致的方式来设定;
其中栅极驱动器中栅极使能相位的数量设成大于追踪扫描的子帧数量,子帧间的插入相位则在每一时间间隔上配置给不同的使能相位。
6.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其包括:
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源极总线;
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栅极线,其中通过驱动上述栅极线与上述源极总线对于上述显示装置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将构成一帧的多个子帧以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扫描;以及
控制上述显示装置的驱动,其中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上述子帧的数量为奇数,上述追踪扫描的上述时间间隔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以及在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子帧间反转。
7.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其包括:
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源极总线;
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栅极线,其中通过驱动上述栅极线与上述源极总线对于上述显示装置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将构成一帧的多个子帧以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扫描;以及
控制上述显示装置的驱动,其中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上述子帧的数量为奇数,上述追踪扫描的上述时间间隔等于偶数个扫描线期间,以及在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子帧间不反转。
8.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其包括:
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源极总线;
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栅极线,其中通过驱动上述栅极线与上述源极总线对于上述显示装置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将构成一帧的多个子帧以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扫描;以及
控制上述显示装置的驱动,其中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上述子帧的数量为偶数,上述追踪扫描的上述时间间隔等于奇数或偶数个扫描线期间,以及在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子帧间不反转。
9.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用以驱动上述显示装置,其包括:
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源极总线;
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的多个栅极线,其中通过驱动上述栅极线与上述源极总线对于上述显示装置执行列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并且执行追踪扫描将构成一帧的多个子帧以偏移既定时间间隔的方式扫描;以及
控制上述显示装置的驱动,其中一画面中包含垂直消隐信号的完整扫描期间等于奇数个扫描线期间,上述子帧的数量为偶数,上述追踪扫描的上述时间间隔等于奇数或偶数个扫描线期间,在构成一帧并且被依序写入的多个子帧之间各像素的极性在每一子帧间反转,以及在一帧最后写入的子帧与下一帧最初写入的子帧间各像素的极性不反转。
10.一种电子装置,具有一显示装置,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4项中任一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上述电子装置系为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笔记型计算机、汽车导航装置、电视、数字相机及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任何一个。
CN2008100972949A 2007-05-30 2008-05-09 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57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42884A JP5035671B2 (ja) 2007-05-30 2007-05-30 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および駆動方法
JP142884/07 2007-05-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5752A true CN101315752A (zh) 2008-12-03
CN101315752B CN101315752B (zh) 2012-01-25

Family

ID=40106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729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5752B (zh) 2007-05-30 2008-05-09 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035671B2 (zh)
CN (1) CN101315752B (zh)
TW (1) TWI41307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0837A (zh) * 2018-01-22 2019-07-30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与影像处理方法
CN113936613A (zh) * 2020-06-29 2022-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6220B (zh) * 2009-03-27 2013-08-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驅動裝置與液晶顯示器的驅動方法
KR101905779B1 (ko) 2011-10-24 2018-10-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2737604B (zh) * 2012-07-02 2015-04-29 旭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驱动与扫描的系统及方法
TWI505257B (zh) * 2013-11-01 2015-10-2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KR102271628B1 (ko) * 2014-12-04 2021-07-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표시 장치
CN111916034A (zh) * 2020-08-19 2020-11-1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22330A (ja) * 1993-01-25 1994-08-12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758622B1 (ko) * 2000-01-14 2007-09-13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티브 매트릭스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JP4701589B2 (ja) * 2002-09-30 2011-06-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と投射型表示装置
US20040246280A1 (en) * 2003-06-06 2004-12-09 Credelle Thomas Lloyd Image degradation correction in nov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JP4635704B2 (ja) * 2005-05-06 2011-02-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駆動方法、直視型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CN100410982C (zh) * 2005-06-30 2008-08-13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TWI293447B (en) * 2005-08-31 2008-02-1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Apparatus for driving a 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0837A (zh) * 2018-01-22 2019-07-30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与影像处理方法
CN110070837B (zh) * 2018-01-22 2021-08-24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与影像处理方法
CN113936613A (zh) * 2020-06-29 2022-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98913A (ja) 2008-12-11
JP5035671B2 (ja) 2012-09-26
CN101315752B (zh) 2012-01-25
TW200847118A (en) 2008-12-01
TWI413070B (zh) 2013-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5752B (zh) 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KR101310004B1 (ko) 주사 신호선 구동 회로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CN107291304B (zh) 触摸显示屏的驱动方法
CN100476524C (zh) 包含栅极驱动器的液晶显示器面板
CN101884062B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EP3327715B1 (en) Display device
KR10083822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그 구동회로 및 구동방법
US20060028463A1 (en) Gate line driving circuit
CN101572064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US20150138176A1 (en) Scanning signal line drive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KR101323020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20160129934A (ko) 표시장치
CN101779233A (zh)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
JP5801423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US9218775B2 (en)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riving method
JP5805795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138636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 방법
CN102063876B (zh)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与装置
US8933918B2 (en)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riving method
JP2005196135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その駆動回路
TWI253613B (en) Method of driv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080044397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1345030B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0570457C (zh) 栅极驱动器、光电装置、电子设备以及驱动方法
CN101382681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IMEI ELECTRON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ONGBAO OPTO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12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205

Address after: Miaoli Coun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Chime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000000 Hsinchu Science Industrial Zone,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Tongbao Optoelectronics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

Termination date: 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