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0837B - 显示装置与影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与影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0837B
CN110070837B CN201810058557.9A CN201810058557A CN110070837B CN 110070837 B CN110070837 B CN 110070837B CN 201810058557 A CN201810058557 A CN 201810058557A CN 110070837 B CN110070837 B CN 1100708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sub
bright
gray
subpix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585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70837A (zh
Inventor
吴东颖
林衣修
蔡政哲
翁铭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max Technolog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max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max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Himax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585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08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0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08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708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08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了电路与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一个子像素包括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的一部分。画面期间包括第一极性期间与第二极性期间。上述的电路在画面期间维持公共电极上的电压不变,在第一极性期间应用第一点反转模式至像素电极,并且在第二极性期间应用第二点反转模式至像素电极。若判断输入影像中有彼此相邻的第一亮纹与第一暗纹,则此电路增加第一亮纹中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增加第一暗纹中至少一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减少第一亮纹中不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与影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机制,且特别是有关于处理极性转换时的影像处理方法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液晶屏幕中经常需要做极性转换。若公共电极上的电压固定且对像素电极做极性转换,则在做极性转换时会因为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耦合,使得公共电极上的电压产生偏移。举例来说,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绘示极性反转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公共电极110上的电压维持不变,而像素电极121~124上的电压则会做极性反转。图1中的“+”表示像素电极上的电压大于公共电极上的电压,而“-”表示像素电极上的电压小于公共电极上的电压。在第一期间,像素电极121、123的极性为“+”,像素电极122、124的极性为“-”;在第二期间,像素电极121、123的极性为“-”,像素电极122、124的极性为“+”。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会形成电容,一般来说,若在电容的一端上有瞬间的电压变化,则另一端上也会有相对应的变化。因此,在图1中,当第一期间切换至第二期间时,公共电极110上的电压有可能产生偏移,这会产生色偏,造成不好的视觉效果。因此,如何解决此问题,为此领域技术人员所关心的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电路与多个像素。每一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一个子像素包括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的一部分。画面期间包括第一极性期间与第二极性期间,上述的电路在画面期间维持公共电极上的电压不变,在第一极性期间应用第一点反转模式至像素电极,并且在第二极性期间应用第二点反转模式至像素电极,其中第一点反转模式不同于第二点反转模式。上述的电路判断输入影像中是否有彼此相邻的第一亮纹与第一暗纹。若判断输入影像中有彼此相邻的第一亮纹与第一暗纹,则上述的电路增加第一亮纹中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增加第一暗纹中至少一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减少第一亮纹中不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影像包括依序设置在同一列的第一红子像素、第一绿子像素、第一蓝子像素、第二红子像素、第二绿子像素与第二蓝子像素。上述的电路判断输入影像中有彼此相邻的第一亮纹与第一暗纹的操作包括:(a)计算第一红子像素与第二红子像素之中的最大红灰度值,计算第一绿子像素与第二绿子像素之中的最大绿灰度值,计算第一蓝子像素与第二蓝子像素之中的最大蓝灰度值,计算第一红子像素与第二红子像素之间的绝对红差值,计算第一绿子像素与第二绿子像素之间的绝对绿差值,并且计算第一蓝子像素与第二蓝子像素之间的绝对蓝差值;(b)判断最大红灰度值、最大绿灰度值与最大蓝灰度值之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大红灰度值、最大绿灰度值与最大蓝灰度值之中的最小值后是否小于等于第一临界值;(c)判断绝对红差值、绝对绿差值与绝对蓝差值之中的最大值减去绝对红差值、绝对绿差值与绝对蓝差值之中的最小值以后是否小于等于第二临界值;以及(d)若步骤(b)与步骤(c)的结果都为是,则增加一条纹计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电路根据条纹计数值计算增益值。电路根据增益值来增加第一亮纹中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根据增益值来增加第一暗纹中相邻于第一亮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将第一亮纹与第一暗纹之间的绝对亮度差输入查找表以得到偏移量,并且将偏移量乘上增益值以得到修正偏移量。电路根据修正偏移量来增加第一亮纹中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根据修正偏移量来增加第一暗纹中相邻于第一亮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电路根据第一亮纹中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来决定第一亮纹中不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者,电路根据第一暗纹中相邻于第一亮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来决定第一暗纹中不相邻于第一亮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电路判断输入影像中是否有第一亮纹,第一暗纹与第二亮纹,其中第一暗纹位于第一亮纹与第二亮纹之间。若判断输入影像中有第一亮纹、第一暗纹与第二亮纹,则上述的电路还增加第二亮纹中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增加第一暗纹中相邻于第二亮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减少第二亮纹中不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电路根据第一亮纹中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来决定第一亮纹中不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者电路根据第一暗纹中相邻于第一亮纹或第二亮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来决定第一暗纹中不相邻于第一亮纹与第二亮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者电路根据第二亮纹中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来决定第二亮纹中不相邻于第一亮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影像包括依序设置在同一列的第一红子像素、第一绿子像素、第一蓝子像素、第二红子像素、第二绿子像素、第二蓝子像素、第三红子像素、第三绿子像素与第三蓝子像素。上述的电路判断输入影像中有第一亮纹、第一暗纹与第二亮纹的操作包括:(a)计算第一红子像素与第二红子像素之中的最大红灰度值,计算第一绿子像素与第二绿子像素之中的最大绿灰度值,计算第一蓝子像素与第二蓝子像素之中的最大蓝灰度值,计算第一红子像素与第二红子像素之间的第一绝对红差值,计算第一绿子像素与第二绿子像素之间的第一绝对绿差值,计算第一蓝子像素与第二蓝子像素之间的第一绝对蓝差值,计算第一红子像素与第三红子像素之间的第二绝对红差值,计算第一绿子像素与第三绿子像素之间的第二绝对绿差值,并且计算第一蓝子像素与第三蓝子像素之间的第二绝对蓝差值;(b)判断最大红灰度值、最大绿灰度值与最大蓝灰度值之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大红灰度值、最大绿灰度值与最大蓝灰度值之中的最小值后是否小于等于第一临界值;(c)判断第一绝对红差值、第一绝对绿差值与第一绝对蓝差值之中的最大值减去第一绝对红差值、第一绝对绿差值与第一绝对蓝差值之中的最小值之后是否小于等于第二临界值;(d)判断第二绝对红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临界值;(e)判断第二绝对绿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临界值;(f)判断第二绝对蓝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临界值;以及(g)若步骤(b)至步骤(f)的结果都为是,则增加一条纹计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电路根据条纹计数值计算增益值。电路根据增益值来增加第一亮纹中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根据增益值来增加第一暗纹中相邻于第一亮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根据增益值来增加第一暗纹中相邻于第二亮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根据增益值来增加第二亮纹中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像素包括n个子像素,n为正整数,并且第一亮纹与第一暗纹的宽度都为正整数n。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电路为时间控制器。
以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本发明的实施例也提出一种影像处理方法,用于显示装置。此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每一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一个子像素包括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的一部分。画面期间包括第一极性期间与第二极性期间。上述的影像处理方法包括:在画面期间维持公共电极上的电压不变,在第一极性期间应用第一点反转模式至子像素的像素电极,并且在第二极性期间应用第二点反转模式至子像素的像素电极,其中第一点反转模式不同于第二点反转模式;判断输入影像中是否有彼此相邻的第一亮纹与第一暗纹;以及若判断输入影像中有彼此相邻的第一亮纹与第一暗纹,则增加第一亮纹中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增加第一暗纹中至少一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减少第一亮纹中不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绘示极性反转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绘示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A绘示了第一极性期间中各子像素的极性与像素电极上的电压;
图3B绘示了第二极性期间中各子像素的极性与像素电极上的电压;
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绘示图3A与图3B的子像素在视觉上的灰度值;
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绘示输入影像中灰度值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实施例绘示判断亮纹与暗纹的示意图;
图7A、图7B、图8A、图8B是根据实施例绘示调整灰度值的示意图;以及
图9是根据一实施例绘示一影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次序或顺位的意思,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绘示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显示装置200包括时间控制器210、源极驱动电路220、栅极驱动电路230与显示面板240。显示面板240包括多条栅极线(例如,栅极线231)、多条数据线(例如,数据线221)与多个子像素(例如,子像素241)。每个子像素中具有一个薄膜晶体管(例如,薄膜晶体管242)与像素电极(例如,像素电极243)。为了简化起见,图2中并没有标示所有的栅极线、数据线、子像素、薄膜晶体管与像素电极。此外,显示面板240中还包括一个公共电极(未绘示),此公共电极跨越了多个子像素,也就是说,每个子像素包括公共电极的一部分。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用以决定液晶(未绘示)的旋转方向。在图2的实施例中是采用Z转换(Z-inversion),但本发明并不在此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同一行上的子像素也可以耦接至相同的数据线。
公共电极上的电压维持不变,而像素电极上的电压需要做极性反转。图2绘示了某一个时间点各像素电极的极性,其中像素电极内的符号“+”表示像素电极上的电压高于公共电极上的电压;而像素电极内的符号“-”表示像素电极上的电压低于公共电极上的电压。时间控制器210可用以决定每个子像素的极性。
具体来说,一个画面期间包括第一极性期间与第二极性期间,图3A绘示了第一极性期间中各子像素的极性与像素电极上的电压,而图3B绘示了第二极性期间中各子像素的极性与像素电极上的电压。表310、330所绘示的是极性,而表320、340所绘示的是像素电极上的电压。在图3A与图3B中仅绘示了48个子像素,这些子像素排列为多个列R1~R4与多个行C1~C12,其他子像素可以此类推。时间控制器210会取得一个输入影像,此输入影像具有每个子像素的灰度值,在图3A与图3B的实施例中,输入影像中具有条纹图案,此条纹图案包括亮纹351、353与暗纹352、354。在亮纹351、353中,每个子像素的灰度值都是128,而在暗纹352、354中每个子像素的灰度值都是0。公共电极上的电压都维持为5伏特(V),根据子像素的极性和灰度值可决定像素电极上的电压,而灰度值与极性的关系可表示为以下表1。
灰度\极性 + -
128 7V 3V
0 10V 0V
表1
因此,当极性为“+”且灰度值为128时,像素电极上的电压应设定为7V;当极性为“+”且灰度值为0时,像素电极上的电压应设定为10V;当极性为“-”且灰度值为128时,像素电极上的电压应设定为3V;当极性为“-”且灰度值为0时,像素电极上的电压应设定为0V。
在第一极性期间,时间控制器210会应用第一点反转模式至子像素的像素电极,详细的极性请参照图3A中的表310。在第二极性期间,时间控制器210会应用第二点反转模式至子像素的像素电极,详细的极性请参照图3B中的表330。基本上,第一点反转模式是相反于第二点反转模式,若有一个子像素的极性在第一点反转模式中为“+”,则在第二点反转模式便是“-”。
值得注意的是,从第一极性期间切换至第二极性期间时,像素电极上的电压会快速的改变,因此可能会通过电容耦合的效应改变公共电极上的电压。举例来说,将表320中列R1上的电压总和减去表330中列R1上的电压总和可以得到(17×2+20)-(13×2+40)=-12V,这表示电容上一端(像素电极)上的电压变化,当这个电压变化的绝对值越大时,越可能影响电容另一端(公共电极)上的电压。另一方面,位于亮纹与暗纹交接的子像素的亮度会有偏移的情形。举子像素361、362为例,子像素361是在亮纹351中,像素电极的电压是从7V改变至3V;但子像素362是在暗纹352中,像素电极的电压是从0V改变至10V。受到电容耦合的影响,子像素362周围的公共电极上的电压会被提升,这使得子像素361的像素电极上的电压等效来说是降低的,造成视觉上的亮度是降低的。另一方面,由于子像素363周围的子像素都在亮纹351中,因此子像素363较不会受到电容耦合的影响。以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当亮纹351与暗纹352之间的亮度差越大时,则在亮纹351与暗纹352交接的子像素也越容易受到电容耦合的影响。
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绘示图3A与图3B的子像素在视觉上的灰度值。请参照图4,表410中所绘示的灰度值是原本输入影像中的灰度值,但由于上述电容耦合的影响,视觉上的灰度值如表420所示,其中亮纹351中相邻于暗纹352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在视觉上是从128降至100,但亮纹351中位于中间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在视觉上则维持不变。类似地,亮纹353中相邻于暗纹352、354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在视觉上是从128降低至100,但亮纹353中位于中间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在视觉上则维持不变。另一方面,每个子像素都有各自显示的颜色,在此实施例中位于行C1内的子像素都显示红色(标示为R),位于行C2内的子像素都显示绿色(标示为G),而位于行C3内的子像素都显示蓝色(标示为B),以此类推。因此,表410中的灰度值原本显示的是灰色的亮纹351与黑色的暗纹352;但表420中的亮纹351在视觉上则会变成偏绿色(greenish)。
在此实施例中,对应至红色、绿色、蓝色的3个子像素会组成一个像素,而亮纹351、353与暗纹352、354的宽度都为3。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像素可包括n个子像素,n为正整数,而亮纹351、353与暗纹352、354的宽度都为n,这样也会发生上述色偏的情形。例如,每个像素包括红色、绿色、蓝色、白色的4个子像素,而输入影像中有宽度为4且相邻的亮纹与暗纹,这样也会发生色偏的情形。或者,每个像素可包括红色、绿色、蓝色、黄色的4个子像素。在其他实施例中,输入影像中亮纹与暗纹的宽度也可以为k×n,其中k为正整数,正整数k表示一个亮纹/暗纹中有几个像素。在一些实施例中,亮纹与暗纹的宽度也可以不一样,例如亮纹的宽度是2n,而暗纹的宽度是n。
在图4的实施例中,亮纹351、353与暗纹352、354的高度为4,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亮纹351、353与暗纹352、354可以具有任意的高度。举例来说,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绘示输入影像中灰度值的示意图,在图5的实施例中,每个亮纹与暗纹的宽度为3,但高度为1,这样每个亮纹也都会产生偏绿的情形。本发明并不限制亮纹与暗纹的高度。
在此实施例中,时间控制器210会判断输入影像中是否有彼此相邻的第一亮纹与第一暗纹。若判断输入影像中有彼此相邻的第一亮纹与第一暗纹,则时间控制器210会增加第一亮纹中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增加第一暗纹中至少一个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减少第一亮纹中不相邻于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举例来说,在图4的实施例中,时间控制器210可增加位于行C3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增加位于行C4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减少位于行C2的子像素的灰度值,这些做法都可以减少偏绿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增加位于行C4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是为了减少电容耦合的程度,因此等效来说是让行C3上的子像素不会减少其灰度值。在此实施例中上述的操作是由时间控制器210所执行,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由显示装置中任意的电路所执行,本发明并不在此限。以下将举多个实施例来详细说明如何检测亮纹/暗纹,以及如何调整灰度值。
图6是根据一实施例绘示判断亮纹与暗纹的示意图。请参照图6,第一红子像素R1、第一绿子像素G1、第一蓝子像素B1、第二红子像素R2、第二绿子像素G2、第二蓝子像素B2、第三红子像素R3、第三绿子像素G3与第三蓝子像素B3是依序位于同一列中。其中红子像素R1、绿子像素G1、蓝子像素B1组成像素P1,红子像素R2、绿子像素G2、蓝子像素B2组成像素P2,红子像素R3、绿子像素G3、蓝子像素B3组成像素P3。在不同的态样T1~T6下,这些像素P1~P3会有不同的灰度值,这些不同的态样T1~T6表示亮纹/暗纹有不同的位移。在图6中,“R”、“G”、“B”表示亮纹的灰度值(例如128,但不在此限);而0则是暗纹的灰度值(0仅是范例,并不在此限)。举例来说,在态样T1中,红子像素R1、绿子像素G1、蓝子像素B1具有相对较高的灰度值;红子像素R2、绿子像素G2、蓝子像素B2具有相对较低的灰度值;而红子像素R3、绿子像素G3、蓝子像素B3具有相对较高的灰度值。态样T2中的亮纹与暗纹则是相对于态样T1往右位移一个子像素,以此类推。此实施例中是以6个子像素当作一个区块来判断是否有亮纹与暗纹,例如子像素R1至子像素B2会先被当作一个区块。本实施例的判断程序可以同时检测态样T1~T6,具体来说,上述的判断程序包括了步骤(a)~步骤(d),以下将一一解释。
在步骤(a)中,计算红子像素R1与红子像素R2之中的最大红灰度值MaxR=Max(R1,R2);计算绿子像素G1与绿子像素G2之中的最大绿灰度值MaxG=Max(G1,G2);计算蓝子像素B1与蓝子像素B2之中的最大蓝灰度值MaxB=Max(B1,B2)。接着,计算红子像素R1与红子像素R2之间的绝对红差值Diff_R1=abs(R1-R2);计算绿子像素G1与绿子像素G2之间的绝对绿差值Diff_G1=abs(G1-G2);计算蓝子像素B1与蓝子像素B2之间的绝对蓝差值Diff_B1=abs(B1-B2)。其中Max()表示最大值的运算,abs()表示绝对值的运算。
在步骤(b)中,判断最大红灰度值MaxR、最大绿灰度值MaxG与最大蓝灰度值MaxB之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大红灰度值MaxR、最大绿灰度值MaxG与最大蓝灰度值MaxB之中的最小值后是否小于等于第一临界值。此步骤(b)可表示为伪码:if(Max(MaxR,MaxG,MaxB)-Min(MaxR,MaxG,MaxB))<=Th1,其中Th1为第一临界值。
在步骤(c)中,判断绝对红差值Diff_R1、绝对绿差值Diff_G1与绝对蓝差值Diff_B1之中的最大值减去绝对红差值Diff_R1、绝对绿差值Diff_G1与绝对蓝差值Diff_B1之中的最小值以后是否小于等于第二临界值。此步骤(c)可以表示为伪码:if((Max(Diff_R1,Diff_G1,Diff_B1)-Min(Diff_R1,Diff_G1,Diff_B1))<=Th2),其中Th2为第二临界值。
在步骤(d)中,判断上述步骤(b)与步骤(c)的结果是否都为是。如果步骤(b)与步骤(c)的结果都为是,则增加一条纹计数值。
上述步骤(a)至步骤(d)执行完以后,6个子像素所组成的区块会在同一列中往右移,对接下来的像素P3、P4执行步骤(a)至步骤(d)。当对像素P3、P4执行步骤(a)至步骤(d)时,上述伪码中的子像素R1、G1、B1所指的是像素P3中的子像素,以此类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输入影像中某一列的所有子像素都执行完上述的步骤(a)至步骤(d)以后,会判断上述的条纹计数值是否大于某一临界值。若是,则表示输入影像中具有亮纹与暗纹,需要调整一些子像素的灰度值,以下将结合图7A与图7B说明如何调整灰度值。首先须说明的是,在图7A与图7B中的箭头“↑”是表示增加灰度值,而箭头“↓”则表示减少灰度值,“R”、“G”、“B”是代表亮纹,而“0”是代表暗纹。在图7A的实施例中是要增加暗纹中子像素的灰度值。在调整灰度值时,一个区块会套用在此列中的子像素,因此首先需要判断目前的区块是属于上述态样T1~T6中的哪一个态样。
若红色子像素R1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红灰度值MaxR,绿色子像素G1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绿灰度值MaxG,且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蓝灰度值MaxB,则表示属于态样T1。在判断为态样T1以后,可增加红色子像素R2、绿色子像素G2与蓝色子像素B2的灰度值。
若红色子像素R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红灰度值MaxR,绿色子像素G1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绿灰度值MaxG,且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蓝灰度值MaxB,则表示属于态样T2。在判断为态样T2以后,可增加绿色子像素G2、蓝色子像素B2与红色子像素R1的灰度值。
若红色子像素R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红灰度值MaxR,绿色子像素G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绿灰度值MaxG,且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蓝灰度值MaxB,则表示属于态样T3。在判断为态样T3以后,可增加蓝色子像素B2、红色子像素R1与绿色子像素G1的灰度值。
若红色子像素R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红灰度值MaxR,绿色子像素G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绿灰度值MaxG,且蓝色子像素B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蓝灰度值MaxB,则表示属于态样T4。在判断为态样T4以后,可增加红色子像素R1、绿色子像素G1与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
若红色子像素R1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红灰度值MaxR,绿色子像素G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绿灰度值MaxG,且蓝色子像素B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蓝灰度值MaxB,则表示属于态样T5。在判断为态样T5以后,可增加绿色子像素G1、蓝色子像素B1与红色子像素R2的灰度值。
若红色子像素R1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红灰度值MaxR,绿色子像素G1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绿灰度值MaxG,且蓝色子像素B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蓝灰度值MaxB,则表示属于态样T6。在判断为态样T6以后,可增加蓝色子像素B1、红色子像素R2与绿色子像素G2的灰度值。
在图7B的实施例中,是增加亮纹中相邻于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并且减少亮纹中不相邻于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在此,判断态样T1~T6的程序和图7A的实施例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若判断目前的区块属于态样T1,则可增加红色子像素R1的灰度值,减少绿色子像素G1的灰度值,并且增加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若判断目前的区块属于态样T2,则可增加绿色子像素G1的灰度值,减少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并且增加红色子像素R2的灰度值。若判断目前的区块属于态样T3,则可增加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减少红色子像素R2的灰度值,并且增加绿色子像素G2的灰度值。若判断目前的区块属于态样T4,则可增加红色子像素R2的灰度值,减少绿色子像素G2的灰度值,并且增加蓝色子像素B2的灰度值。若判断目前的区块属于态样T5,则可增加红色子像素R1的灰度值,增加绿色子像素G2的灰度值,并且减少蓝色子像素B2的灰度值。若判断目前的区块属于态样T6,则可增加蓝色子像素B2的灰度值,减少红色子像素R1的灰度值,并且增加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性地不要更改亮纹中不相邻于暗纹的灰度值,并且/或者不要更改暗纹中不相邻于亮纹的灰度值。例如,在图7A的态样T1中,可以不更改绿色子像素G2的灰度值;在图7B的态样T1中,可以不更改绿色子像素G1的灰度值。在一些实施例中,图7A的实施例可以和图7B的实施例合并,也就是说,亮纹与暗纹中子像素的灰度值都会改变。
请参照回图6,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是以6个子像素组成一个区块来判断是否有亮纹与暗纹。在以下的实施例中,是以9个子像素组成一个区块来判断是否有亮纹与暗纹,在这样的例子中一个区块可包含三个条纹。举例来说,在态样T1中,子像素R1、G1、B1组成一个第一亮纹,子像素R2、G2、B2组成一个第一暗纹,而子像素R3、G3、B3组成一个第二亮纹。第一暗纹是位于第一亮纹与第二亮纹之间,且这三个纹路的宽度都是3。用以检测态样T1~T6的程序包括了以下的步骤(a’)至步骤(g’)。
步骤(a’)包括了上述步骤(a)的所有内容,并且额外地计算红子像素R1与红子像素R3之间的第二绝对红差值Diff_R2=abs(R1-R3);计算绿子像素R1与绿子像素R3之间的第二绝对绿差值Diff_G2=abs(G1-G3);并且计算蓝子像素B1与蓝子像素B3之间的第二绝对蓝差值Diff_B2=abs(B1-B3)。
步骤(b’)与上述的步骤(b)相同。步骤(c’)与上述的步骤(c)相同。在步骤(d’)中,判断第二绝对红差值Diff_R2是否小于等于第三临界值Th3。在步骤(e’)中,判断第二绝对绿差值Diff_G2是否小于等于第三临界值Th3。在步骤(f’)中,判断第二绝对蓝差值Diff_B2是否小于等于第三临界值Th3。
在步骤(g’)中,判断上述步骤(b’)至步骤(f’)的结果是否都为是。若上述步骤(b’)至步骤(f’)的结果都为是,则增加条纹计数值。接下来,区块会往右移,在对同一列的所有子像素都执行完上述的步骤(a’)至步骤(g’)以后,会判断条纹计数值是否大于一个临界值。若条纹计数值大于临界值,则表示输入影像具有亮纹/暗纹,需要调整一些子像素的灰度值。以下将结合图8A与图8B说明如何调整灰度值。
在图8A的实施例中,是增加暗纹中子像素的灰度值。首先,需要判断在目前的区块中是属于上述态样T1~T6中的哪一个态样。
若红色子像素R1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红灰度值MaxR,绿色子像素G1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绿灰度值MaxG,且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蓝灰度值MaxB,则表示属于态样T1。在判断为态样T1以后,可增加红色子像素R2、绿色子像素G2与蓝色子像素B2的灰度值。
若红色子像素R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红灰度值MaxR,绿色子像素G1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绿灰度值MaxG,且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蓝灰度值MaxB,则表示属于态样T2。在判断为态样T2以后,可增加绿色子像素G2、蓝色子像素B2、红色子像素R3与红色子像素R1的灰度值。
若红色子像素R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红灰度值MaxR,绿色子像素G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绿灰度值MaxG,且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蓝灰度值MaxB,则表示属于态样T3。在判断为态样T3以后,可增加蓝色子像素B2、红色子像素R3、绿色子像素G3、红色子像素R1与绿色子像素G1的灰度值。
若红色子像素R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红灰度值MaxR,绿色子像素G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绿灰度值MaxG,且蓝色子像素B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蓝灰度值MaxB,则表示属于态样T4。在判断为态样T4以后,可增加红色子像素R1、绿色子像素G1、蓝色子像素B1、红色子像素R3、绿色子像素G3与蓝色子像素B3的灰度值。
若红色子像素R3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红灰度值MaxR,绿色子像素G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绿灰度值MaxG,且蓝色子像素B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蓝灰度值MaxB,则表示属于态样T5。在判断为态样T5以后,可增加绿色子像素G3、蓝色子像素B3、绿色子像素G1、蓝色子像素B1与红色子像素R2的灰度值。
若红色子像素R3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红灰度值MaxR,绿色子像素G3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绿灰度值MaxG,且蓝色子像素B2的灰度值等于上述的最大蓝灰度值MaxB,则表示属于态样T6。在判断为态样T6以后,可增加蓝色子像素B1、红色子像素R2、绿色子像素G2、红色子像素R3的灰度值。
请参照图8B,在图8B的实施例中,是增加亮纹中相邻于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并且减少亮纹中不相邻于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在此,判断态样T1~T6的程序和图8A的实施例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若判断目前的区块属于态样T1,则可增加红色子像素R1的灰度值,减少绿色子像素G1的灰度值,增加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增加红色子像素R3的灰度值,减少绿色子像素G3的灰度值,增加蓝色子像素B3的灰度值。若判断目前的区块属于态样T2,则可增加绿色子像素G1的灰度值,减少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增加红色子像素R2的灰度值,增加绿色子像素G3的灰度值,并且减少蓝色子像素B3的灰度值。若判断目前的区块属于态样T3,则可增加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减少红色子像素R2的灰度值,增加绿色子像素G2的灰度值,并且增加蓝色子像素B3的灰度值。若判断目前的区块属于态样T4,则可增加红色子像素R2的灰度值,减少绿色子像素G2的灰度值,并且增加蓝色子像素B2的灰度值。若判断目前的区块属于态样T5,则可增加红色子像素R1的灰度值,增加绿色子像素G2的灰度值,减少蓝色子像素B2的灰度值,并且增加红色子像素R3的灰度值。若判断目前的区块属于态样T6,则可减少红色子像素R1的灰度值,减少绿色子像素G1的灰度值,增加蓝色子像素B2的灰度值,减少红色子像素R3的灰度值,并且增加绿色子像素G3的灰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性地不要更改亮纹中不相邻于暗纹的灰度值,并且/或者不要更改暗纹中不相邻于亮纹的灰度值。例如,在图8A的态样T3中,可以不更改红色子像素R1、R3的灰度值;在图8B的态样T6中,可以不更改红色子像素R1、R3的灰度值。在一些实施例中,图8A的实施例可以和图8B的实施例合并,也就是说,亮纹与暗纹中子像素的灰度值都会改变。
在此实施例中,每个像素包括三个子像素,因此上述亮纹中不相邻于暗纹的子像素,以及亮纹中不相邻于暗纹的子像素亦被称为中间子像素。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亮纹中相邻于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来决定亮纹中的中间子像素的灰度值。例如,在图7B的态样T1中,可以将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乘上一个实数以作为绿色子像素G1的灰度值,此实数例如为小于等于1,但本发明并不限制此实数的数值。或者,在图8B的态样T1中,可以将红色子像素R3的灰度值乘上该实数以作为绿色子像素G3的灰度值,以此类推。类似地,也可根据暗纹中相邻于亮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来决定暗纹中的中间子像素的灰度值。例如,在图7A的态样T1中,可以将红色子像素R2的灰度值乘上实数以作为绿色子像素G2的灰度值。或者,在图8A的态样T1中,可以将红色子像素R2的灰度值乘上实数以作为绿色子像素G2的灰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调整亮纹中相邻于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时,可以根据上述的条纹计数值来决定一个增益值,并根据此增益值来增加灰度值。类似地,也可以根据此增益值来增加暗纹中相邻于亮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上述的增益值与条纹计数值是成正相关,当条纹计数值越大时,表示受到电容耦合的影响越大,因此调整灰度值的幅度就必须越大。以图7B的态样T1为例,可以将蓝色子像素B1与红色子像素R2之间的绝对亮度差abs(B1-R2)输入查找表以得到偏移量,并且将此偏移量乘上增益值以得到修正偏移量,接着再根据此修正偏移量来增加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此运算可以表示为以下的伪码:B1=B1+round(LUT(abs(B1-R2))×LUT(LineStripe)/256)。其中LUT(x)表示将变量x输入查找表。round()表示四舍五入的运算。LUT(LineStripe)/256表示上述的增益值,此增益值是正相关于条纹计数值。以图7A的态样T2为例,可以将红色子像素R2与绿色子像素G2之间的绝对亮度差abs(R2-G2)输入查找表以得到偏移量,并且将此偏移量乘上增益值以得到修正偏移量,接着再根据此修正偏移量来增加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此运算可表示为以下伪码:G2=G2+round(LUT(abs(R2-G2))×LUT(LineStripe)/256)。以图8A的态样T4为例,可以将蓝色子像素B1与红色子像素R2之间的绝对亮度差abs(B1-R2)输入查找表以得到偏移量,并且将此偏移量乘上增益值以得到修正偏移量,接着再根据此修正偏移量来增加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值。以图8B的态样T5为例,可以将红色子像素R2与绿色子像素G2之间的绝对亮度差abs(R2-G2)输入查找表以得到偏移量,并且将此偏移量乘上增益值以得到修正偏移量,接着再根据此修正偏移量来增加绿色子像素G2的灰度值。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可以用6个子像素做为一个区块来检测电容耦合的情形,也可以用9个子像素来作为一个区块来检测电容耦合的情形。此外,可以选择性地增加亮纹与暗纹中边缘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如此一来可以解决色偏的情形。
图9是根据一实施例绘示一影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此影像处理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显示装置,并可由显示装置中任意适当的电路来执行。在步骤901中,在画面期间维持公共电极上的电压不变,在第一极性期间应用第一点反转模式至子像素的像素电极,并且在第二极性期间应用第二点反转模式至子像素的像素电极。在步骤902中,判断输入影像中是否有彼此相邻的亮纹与暗纹。若步骤902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903,增加亮纹中相邻于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增加暗纹中至少一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减少亮纹中不相邻于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若步骤902的结果为否,则进行步骤904,维持输入影像不变。然而,图9中各步骤已详细说明如上,在此便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图9中各步骤可以实施为多个程序代码或是电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此外,图9的方法可以搭配以上实施例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换言之,图9的各步骤之间也可以加入其他的步骤。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符号说明
110:公共电极
121~124:像素电极
200:显示装置
210:时间控制器
220:源极驱动电路
221:数据线
230:栅极驱动电路
231:栅极线
240:显示面板
241:子像素
242:薄膜晶体管
243:像素电极
310、320、330、340:表
351、353:亮纹
352、354:暗纹
C1~C12:行
R1~R4:列
361~363:像素电极
410、420:表
R:红色
G:绿色
B:蓝色
P1~P4:像素
R1、R2、R3、G1、G2、G3、B1、B2、B3:子像素
T1~T6:态样
901~904:步骤。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电路;
多个像素,其中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子像素包括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的一部分;
画面期间包括第一极性期间与第二极性期间,所述至少一电路在所述画面期间维持所述公共电极上的电压不变,在所述第一极性期间应用第一点反转模式至所述多个子像素的多个像素电极,并且在所述第二极性期间应用第二点反转模式至所述多个子像素的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点反转模式不同于所述第二点反转模式,
所述至少一电路判断输入影像中是否有彼此相邻的第一亮纹与第一暗纹,
若判断所述输入影像中有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亮纹与所述第一暗纹,则所述至少一电路增加所述第一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增加所述第一暗纹中至少一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减少所述第一亮纹中不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输入影像包括依序设置在同一列的第一红子像素、第一绿子像素、第一蓝子像素、第二红子像素、第二绿子像素与第二蓝子像素,所述至少一电路判断所述输入影像中是否有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亮纹与所述第一暗纹的操作包括:
(a)计算所述第一红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红子像素之中的最大红灰度值,计算所述第一绿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绿子像素之中的最大绿灰度值,计算所述第一蓝子像素与所述第二蓝子像素之中的最大蓝灰度值,计算所述第一红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红子像素之间的绝对红差值,计算所述第一绿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绿子像素之间的绝对绿差值,并且计算所述第一蓝子像素与所述第二蓝子像素之间的绝对蓝差值;
(b)判断所述最大红灰度值、所述最大绿灰度值与所述最大蓝灰度值之中的最大值减去所述最大红灰度值、所述最大绿灰度值与所述最大蓝灰度值之中的最小值后是否小于等于第一临界值;
(c)判断所述绝对红差值、所述绝对绿差值与所述绝对蓝差值之中的最大值减去所述绝对红差值、所述绝对绿差值与所述绝对蓝差值之中的最小值以后是否小于等于第二临界值;以及
(d)若所述步骤(b)与所述步骤(c)的结果都为是,则增加一条纹计数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至少一电路根据所述条纹计数值计算增益值,
所述至少一电路根据所述增益值来增加所述第一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或根据所述增益值来增加所述第一暗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至少一电路将所述第一亮纹与所述第一暗纹之间的绝对亮度差输入查找表以得到偏移量,并且将所述偏移量乘上所述增益值以得到修正偏移量,
所述至少一电路根据所述修正偏移量来增加所述第一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或根据所述修正偏移量来增加所述第一暗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至少一电路根据所述第一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来决定所述第一亮纹中不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或者
所述至少一电路根据所述第一暗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来决定所述第一暗纹中不相邻于所述第一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至少一电路判断所述输入影像中是否有所述第一亮纹、所述第一暗纹与第二亮纹,其中所述第一暗纹位于所述第一亮纹与所述第二亮纹之间,
若判断所述输入影像中有所述第一亮纹、所述第一暗纹与所述第二亮纹,则所述至少一电路还增加所述第二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增加所述第一暗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二亮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减少所述第二亮纹中不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至少一电路根据所述第一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来决定所述第一亮纹中不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或者
所述至少一电路根据所述第一暗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亮纹或所述第二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灰度值来决定所述第一暗纹中不相邻于所述第一亮纹与所述第二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灰度值,或者
所述至少一电路根据所述第二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灰度值来决定所述第二亮纹中不相邻于所述第一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影像包括依序设置在同一列的第一红子像素、第一绿子像素、第一蓝子像素、第二红子像素、第二绿子像素、第二蓝子像素、第三红子像素、第三绿子像素与第三蓝子像素,所述至少一电路判断所述输入影像中有所述第一亮纹、所述第一暗纹与所述第二亮纹的操作包括:
(a)计算所述第一红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红子像素之中的最大红灰度值,计算所述第一绿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绿子像素之中的最大绿灰度值,计算所述第一蓝子像素与所述第二蓝子像素之中的最大蓝灰度值,计算所述第一红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红子像素之间的第一绝对红差值,计算所述第一绿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绿子像素之间的第一绝对绿差值,计算所述第一蓝子像素与所述第二蓝子像素之间的第一绝对蓝差值,计算所述第一红子像素与所述第三红子像素之间的第二绝对红差值,计算所述第一绿子像素与所述第三绿子像素之间的第二绝对绿差值,并且计算所述第一蓝子像素与所述第三蓝子像素之间的第二绝对蓝差值;
(b)判断所述最大红灰度值、所述最大绿灰度值与所述最大蓝灰度值之中的最大值减去所述最大红灰度值、所述最大绿灰度值与所述最大蓝灰度值之中的最小值后是否小于等于第一临界值;
(c)判断所述第一绝对红差值、所述第一绝对绿差值与所述第一绝对蓝差值之中的最大值减去所述第一绝对红差值、所述第一绝对绿差值与所述第一绝对蓝差值之中的最小值之后是否小于等于第二临界值;
(d)判断所述第二绝对红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临界值;
(e)判断所述第二绝对绿差值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临界值;
(f)判断所述第二绝对蓝差值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临界值;以及
(g)若所述步骤(b)至所述步骤(f)的结果都为是,则增加一条纹计数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至少一电路根据所述条纹计数值计算增益值,
所述至少一电路根据所述增益值来增加所述第一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或根据所述增益值来增加所述第一暗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或根据所述增益值来增加所述第一暗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二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或根据所述增益值来增加所述第二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子像素的数量为n,n为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一亮纹与所述第一暗纹的宽度都为所述正整数n。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至少一电路为时间控制器。
12.一种影像处理方法,用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子像素包括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的一部分,画面期间包括第一极性期间与第二极性期间,并且所述影像处理方法包括:
在所述画面期间维持所述公共电极上的电压不变,在所述第一极性期间应用第一点反转模式至所述多个子像素的多个像素电极,并且在所述第二极性期间应用第二点反转模式至所述多个子像素的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点反转模式不同于所述第二点反转模式;
判断输入影像中是否有彼此相邻的第一亮纹与第一暗纹;以及
若判断所述输入影像中有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亮纹与所述第一暗纹,则增加所述第一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增加所述第一暗纹中至少一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减少所述第一亮纹中不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影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输入影像包括依序设置在同一列的第一红子像素、第一绿子像素、第一蓝子像素、第二红子像素、第二绿子像素与第二蓝子像素,判断所述输入影像中是否有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亮纹与所述第一暗纹的步骤包括:
(a)计算所述第一红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红子像素之中的最大红灰度值,计算所述第一绿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绿子像素之中的最大绿灰度值,计算所述第一蓝子像素与所述第二蓝子像素之中的最大蓝灰度值,计算所述第一红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红子像素之间的绝对红差值,计算所述第一绿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绿子像素之间的绝对绿差值,并且计算所述第一蓝子像素与所述第二蓝子像素之间的绝对蓝差值;
(b)判断所述最大红灰度值、所述最大绿灰度值与所述最大蓝灰度值之中的最大值减去所述最大红灰度值、所述最大绿灰度值与所述最大蓝灰度值之中的最小值后是否小于等于第一临界值;
(c)判断所述绝对红差值、所述绝对绿差值与所述绝对蓝差值之中的最大值减去所述绝对红差值、所述绝对绿差值与所述绝对蓝差值之中的最小值以后是否小于等于第二临界值;以及
(d)若所述步骤(b)与所述步骤(c)的结果都为是,则增加一条纹计数值。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条纹计数值计算增益值;以及
根据所述增益值来增加所述第一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或根据所述增益值来增加所述第一暗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影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亮纹与所述第一暗纹之间的绝对亮度差输入查找表以得到偏移量,并且将所述偏移量乘上所述增益值以得到修正偏移量;以及
根据所述修正偏移量来增加所述第一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或根据所述修正偏移量来增加所述第一暗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影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来决定所述第一亮纹中不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暗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来决定所述第一暗纹中不相邻于所述第一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影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输入影像中是否有所述第一亮纹、所述第一暗纹与第二亮纹,其中所述第一暗纹位于所述第一亮纹与所述第二亮纹之间;以及
若判断所述输入影像中有所述第一亮纹、所述第一暗纹与所述第二亮纹,则增加所述第二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增加所述第一暗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二亮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减少所述第二亮纹中不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影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来决定所述第一亮纹中不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
根据所述第一暗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亮纹或所述第二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灰度值来决定所述第一暗纹中不相邻于所述第一亮纹与所述第二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灰度值;或者
根据所述第二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灰度值来决定所述第二亮纹中不相邻于所述第一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影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影像包括依序设置在同一列的第一红子像素、第一绿子像素、第一蓝子像素、第二红子像素、第二绿子像素、第二蓝子像素、第三红子像素、第三绿子像素与第三蓝子像素,判断所述输入影像中是否有所述第一亮纹、所述第一暗纹与所述第二亮纹的步骤包括:
(a)计算所述第一红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红子像素之中的最大红灰度值,计算所述第一绿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绿子像素之中的最大绿灰度值,计算所述第一蓝子像素与所述第二蓝子像素之中的最大蓝灰度值,计算所述第一红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红子像素之间的第一绝对红差值,计算所述第一绿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绿子像素之间的第一绝对绿差值,计算所述第一蓝子像素与所述第二蓝子像素之间的第一绝对蓝差值,计算所述第一红子像素与所述第三红子像素之间的第二绝对红差值,计算所述第一绿子像素与所述第三绿子像素之间的第二绝对绿差值,并且计算所述第一蓝子像素与所述第三蓝子像素之间的第二绝对蓝差值;
(b)判断所述最大红灰度值、所述最大绿灰度值与所述最大蓝灰度值之中的最大值减去所述最大红灰度值、所述最大绿灰度值与所述最大蓝灰度值之中的最小值后是否小于等于第一临界值;
(c)判断所述第一绝对红差值、所述第一绝对绿差值与所述第一绝对蓝差值之中的最大值减去所述第一绝对红差值、所述第一绝对绿差值与所述第一绝对蓝差值之中的最小值之后是否小于等于第二临界值;
(d)判断所述第二绝对红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临界值;
(e)判断所述第二绝对绿差值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临界值;
(f)判断所述第二绝对蓝差值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临界值;以及
(g)若所述步骤(b)至所述步骤(f)的结果都为是,则增加一条纹计数值。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影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条纹计数值计算增益值;以及
根据所述增益值来增加所述第一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或根据所述增益值来增加所述第一暗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或根据所述增益值来增加所述第一暗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二亮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或根据所述增益值来增加所述第二亮纹中相邻于所述第一暗纹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灰度值。
CN201810058557.9A 2018-01-22 2018-01-22 显示装置与影像处理方法 Active CN1100708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8557.9A CN110070837B (zh) 2018-01-22 2018-01-22 显示装置与影像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8557.9A CN110070837B (zh) 2018-01-22 2018-01-22 显示装置与影像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0837A CN110070837A (zh) 2019-07-30
CN110070837B true CN110070837B (zh) 2021-08-24

Family

ID=67364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8557.9A Active CN110070837B (zh) 2018-01-22 2018-01-22 显示装置与影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08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7889B (zh) * 2019-10-21 2022-06-24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与控制方法
US10890839B1 (en) * 2019-11-06 2021-01-12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Structured light imaging device
CN111986629B (zh) * 2020-08-07 2021-09-0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断层现象的改善方法、装置及显示面板
CN114530129B (zh) * 2021-10-29 2023-06-30 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及显示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9616A (zh) * 2002-06-28 2005-07-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1315752A (zh) * 2007-05-30 2008-12-03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1425267A (zh) * 2007-10-29 2009-05-06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调整方法
CN101727845A (zh) * 2008-10-10 2010-06-09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影像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1937142A (zh) * 2009-06-29 2011-01-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135295A (zh) * 2011-11-29 2013-06-0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双栅极驱动的横向像素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CN104505039A (zh) * 2014-12-26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极性反转的方法及模块、阵列基板与液晶显示装置
CN105118457A (zh) * 2015-09-11 2015-12-02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闪烁的校正方法、校正装置
CN105741813A (zh) * 2016-05-11 2016-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图像处理的系统、方法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9616A (zh) * 2002-06-28 2005-07-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1315752A (zh) * 2007-05-30 2008-12-03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1425267A (zh) * 2007-10-29 2009-05-06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调整方法
CN101727845A (zh) * 2008-10-10 2010-06-09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影像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1937142A (zh) * 2009-06-29 2011-01-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135295A (zh) * 2011-11-29 2013-06-0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双栅极驱动的横向像素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CN104505039A (zh) * 2014-12-26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极性反转的方法及模块、阵列基板与液晶显示装置
CN105118457A (zh) * 2015-09-11 2015-12-02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闪烁的校正方法、校正装置
CN105741813A (zh) * 2016-05-11 2016-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图像处理的系统、方法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0837A (zh) 201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70837B (zh) 显示装置与影像处理方法
JP4390483B2 (ja) 液晶中間調表示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US720910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for visual effects upon panels having fixed pattern noise with reduced quantization error
CN109192174B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US7095395B2 (en) Gamma correction apparatus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8780626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KR102385628B1 (ko)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WO2011065063A1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US1050446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10277044B (zh) 用于增强显示边界处的显示均匀性的系统和方法
CN110827733B (zh) 用于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与显示设备
CN113380209B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TWI666489B (zh) 顯示裝置與影像處理方法
WO2017210993A1 (zh) 一种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
KR20040015596A (ko) 디지털 화상 데이터의 윤곽 강조 장치 및 그 방법, 이를이용한 디지털 표시 장치
KR20080061223A (ko)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US7446746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whether or not display mode has to be switched
TWI485692B (zh) 源極驅動裝置及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
WO2018150490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0777155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larity of each subpixels of display panel by using pattern detection manner
CN110033739B (zh) 用以改善显示面板的水平串扰的方法及装置
TWI661249B (zh) 用以改善顯示面板之水平串擾的方法及裝置
US20240071281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TWI670700B (zh) 用於顯示面板之顯示方法與顯示裝置
US1011425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