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3914A - 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的用途及制剂 - Google Patents

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的用途及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3914A
CN101313914A CNA2007100227797A CN200710022779A CN101313914A CN 101313914 A CN101313914 A CN 101313914A CN A2007100227797 A CNA2007100227797 A CN A2007100227797A CN 200710022779 A CN200710022779 A CN 200710022779A CN 101313914 A CN101313914 A CN 101313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ncoside
lactam
preparation
group
ethan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227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3914B (zh
Inventor
肖伟
戴翔翎
凌娅
丁岗
王振中
李明慧
曹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227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139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13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3914A/zh
Priority to HK09102624.1A priority patent/HK1121966A1/xx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3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39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在制备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中的用途,或者在制备治疗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结膜炎、麦粒肿、牙周脓肿、中耳炎、烧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手术后预防感染。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用途的一种喜果苷制剂。

Description

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的用途及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提取物的医药用途,特别是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的医药用途。本发明还涉及该用途的喜果苷制剂。
背景技术
喜果苷,中文名:喜果苷、长春苷内酰胺;英文名:Vincoside-lactam,VCS-LT,结构式:
Figure A20071002277900041
自从1966年Wall等首次从喜树中分离出喜树碱并发现其具有显著抗癌活性后,至今已有20多种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出来,包括喜树碱(camp-tothecine,CPT)、10-羟基喜树碱、11-羟基喜树碱、10-甲氧基喜树碱、喜树次碱、白桦脂酸、喜果苷(vincoside-lactam,VCS-LT)等。人工合成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研究发现喜树果中喜果苷明显高于喜树碱及其他类似物。
喜树碱(CPT)及喜果苷(VCS-LT)具有显著抗白血病和抑制肿瘤的活性,王瑞芳等人研究了胺化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制备及其对喜树碱和喜果苷的色谱分离,结果表明,超高交联吸附树脂胺化后,对喜树碱和喜果苷的吸附量及吸附选择性显著增大,可使喜树碱和喜果苷完全分离。
申请号为200410072869.3号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喜果苷的提取方法,采用将喜树果用乙醇溶液渗渡或乙醇溶液25℃~80℃热提取、提取液通入装有大孔吸附树脂(AL-2吸附树脂)的树脂柱中吸附、用乙醇水溶液洗涤和解吸、流出液旋蒸浓缩和重结晶等步骤得到喜果苷产品。
现有技术中没有其它关于喜果苷医药用途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的新的医药用途。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上述用途的喜果苷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的用途是:它可以作为有效成份用来制备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或者用来制备治疗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或者用来制备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药物。
以上所述的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以下疾病: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结膜炎、麦粒肿、牙周脓肿、中耳炎、烧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手术后预防感染。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球结合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和明显的腓肠肌疼痛,重者可并发肺出血、黄疸、脑膜脑炎和肾功能衰竭等。现有技术中对钩端螺旋体病一般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早期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饮食,保持体液与电解质平衡。
2、病原治疗:钩体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如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头孢噻吩等以及合成的盐酸甲唑醇(methimidol)和咪唑酸酯。国内首选青霉素G。
3、肺弥漫性出血型的治疗:采取抗菌、解毒、镇静、止血、强心为主的综合措施。
本发明所述用途的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所公开的任何一种制备方法制得的喜果苷,也可以选用以下方法制得的喜果苷。
一种如以上所述用途的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的制备方法:取喜树果药材,打碎,用水煎煮,或65%-75%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用量8-12倍,分别提取1-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8-12L/1KG药材,静置,冷藏过夜,离心除去沉淀,澄清液上HPD100或AB-8等弱极性大孔树脂,药材/树脂1∶1,先用水洗脱5个柱体积,然后用25%乙醇洗脱5个柱体积,再用35%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最后用55%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收集55%乙醇部分,回收乙醇至瓶内有黑色粘附物出现,趁热过滤,滤液冷却,析出沉淀,过滤,沉淀再次重结晶,即得纯度达90%以上的喜果苷。
上述制备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是:取喜树果药材,打碎,用水煎煮,或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用量10倍,分别提取1.5小时、1小时、1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10L/1KG药材,静置,冷藏过夜,离心除去沉淀,澄清液上HPD100或AB-8等弱极性大孔树脂,药材/树脂1∶1,先用水洗脱5个柱体积,然后用25%乙醇洗脱5个柱体积,再用35%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最后用55%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收集55%乙醇部分,回收乙醇至瓶内有黑色粘附物出现,趁热过滤,滤液冷却,析出沉淀,过滤,沉淀再次重结晶,即得纯度达90%以上的喜果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如以上所述用途的喜果苷制剂,其特点是,取喜果苷,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药物载体,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任何一种剂型的药剂。
以上所述的喜果苷制剂剂型可以是口服制剂,优选剂型为注射剂。制备注射剂时,所用的助溶剂为碱性物质或者醇类物质,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精氨酸、赖氨酸、葡甲胺、尿素、乙酰胺、硫脲、苯甲酰胺、乙醇、丙二醇或者甘露醇。
以下是发明人所做的药效学研究实验:
1、体外抗菌作用
精密定量称取受试样品喜果苷(缩写为XG,下同),用无菌水配制成50mg/ml的溶液。然后将配制的药液分别用适量无菌水进行倍比稀释,使各药液成一系列浓度梯度,依次是:50,25,12.5,6.25,3.13,1.57,0.79,0.40,0.20,0.10(mg/ml)。然后取各梯度药液2ml,分别加入到无菌平皿(平皿直径9cm)中,再加入已灭菌融化的保温于55℃水浴中的MH培养基18ml,立即充分混匀,冷凝后待用。这样,各含药平板中药物的最终浓度依次为:5,2.5,1.25,0.625,0.313,0.157,0.079,0.04,0.02,0.01(mg/ml)。同时设空白对照,只加入20ml的琼脂培养基。将已预先活化的各试验菌株分别接种到2ml培养液中,37℃培养过夜,再用相应的培养液作适当的稀释,使菌液浓度约为:107~108(CFU/ml)(控制菌液浓度方法: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液的光密度,然后作适当的稀释)。然后用多点接种仪点种各试验菌于各含药的MH培养基平板上,空白对照同时进行。每点含菌量约为:104~105(CFU)。37℃,培养24小时,观察并记录各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并计算MIC。
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XG对各试验菌株均具有抗菌活性。结果见表1。
表1XG体外对致病性细菌的MIC值的测定(MIC:mg/ml)
Figure A20071002277900071
2.体内抗菌作用
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菌液制备:取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置37℃孵箱培养18h。取出,划线于血平板上(10%羊红细胞营养琼脂平板),37℃孵箱培养20h。取出,用6ml 5%的胃膜素(PH 7.2)洗脱菌落,并用4ml生理盐水溶液将血平板冲洗干净,合并后吹打,使菌落分散并分别用生理盐水配成0.33ml/ml、0.20ml/ml、0.11ml/ml、0.06ml/ml浓度菌液备用。选择合适的菌液浓度:取ICR小鼠40只,♀
Figure A20071002277900081
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组,每组1个浓度,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每鼠0.5ml,观察感染小鼠死亡数,结果感染小鼠死亡率分别为100%、100%、90%、40%。故实验选用0.11ml/ml浓度菌液。
正式试验:取ICR小鼠240只,体重18~22g,
Figure A20071002277900082
♀各半。
取ICR小鼠120只,随机分6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灌胃)、模型组(灌胃)、双黄连口服液组(10ml/kg)和XG I、II、III组(20mg/kg、100mg/kg、500mg/kg)。以上各组小鼠均灌胃给药,1次/天×5天。
另取ICR小鼠120只,随机分6组,每组20只。即正常对照组(注射)、模型组(注射)、双黄连注射液组(10ml/kg)和XG I、II、III组(4mg/kg、20mg/kg、100mg/kg)。以上各组小鼠均注射给药,1次/天×5天。
第3天给药后,除空白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液0.5ml/鼠(菌液浓度0.11ml/ml)。然后继续给药2天。观察各组动物7日内死亡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X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见表2、表3。
表2XG灌胃给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数死亡的保护作用
Figure A20071002277900083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表3XG注射给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数死亡的保护作用
Figure A20071002277900084
Figure A20071002277900091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2.2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菌液制备:取临床分离肺炎双球菌接种入营养肉汤培养基中,置37℃孵箱培养18h。取出,划线于血平板上(1%羊红细胞营养琼脂平板),37℃孵箱培养24h,取出。用6ml 5%的胃膜素(PH 7.2)洗脱菌落,并用4ml生理盐水溶液将血平板冲洗干净,合并后吹打,使菌落分散。用生理盐水配成1ml/ml、0.5ml/ml、0.33ml/ml、0.25ml/ml浓度菌液备用。选择合适的菌液浓度:取ICR小鼠40只,♀
Figure A20071002277900092
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组,每组1个浓度,腹腔注射肺炎双球菌菌液0.5ml/鼠,观察感染小鼠死亡数,结果感染小鼠死亡率分别为100.0%,100.0%,60.0%,30.0%。故实验选用0.45ml/ml浓度菌液(小鼠死亡率估计80~90%之间)。
正式试验:取ICR小鼠240只,体重18~22g,
Figure A20071002277900093
♀各半。
取ICR小鼠120只,随机分6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灌胃)、模型组(灌胃)、双黄连口服液组(10ml/kg)和XG I、II、III组(20mg/kg、100mg/kg、500mg/kg)。以上各组小鼠均灌胃给药,1次/天×5天。
另取ICR小鼠120只,随机分6组,每组20只。即正常对照组(注射)、模型组(注射)、双黄连注射液组(10ml/kg)和XG I、II、III组(4mg/kg、20mg/kg、100mg/kg)。以上各组小鼠均注射给药,1次/天×5天。
第3天给药1小时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肺炎双球菌培养液0.5ml/鼠(菌液浓度0.45ml/ml)。然后继续给药2天。观察各组动物7日内死亡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XG灌胃(口服)及注射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都具有保护作用。见表4、表5。
表4XG灌胃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Figure A20071002277900101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表5XG注射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Figure A20071002277900102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3、体外抗病毒作用
XG对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
在长成单层细胞的MDCK培养板中,每孔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或乙型流感病毒100TCID50。吸附1h后倾去病毒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XG药液,37℃5%CO2培养箱中培养,观察细胞病变。同时设细胞对照组,利巴韦林组(10mg/ml)和病毒对照组。
实验结果显示:XG能够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毒性作用;也能够抑制乙型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毒性作用。表明XG具有体外抗病毒的作用。见表6、表7。
表6XG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Figure A20071002277900111
注:-无细胞病变;+25%细胞病变;++50%细胞病变;+++75%细胞病变;++++100%细胞病变。
表7XG对乙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Figure A20071002277900112
注:-无细胞病变;+25%细胞病变;++50%细胞病变;+++75%细胞病变;++++100%细胞病变。
4、体内抗病毒作用
4.1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取ICR小鼠240只,体重18~22g,
Figure A20071002277900113
♀各半。
取ICR小鼠120只,随机分6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灌胃)、模型组(灌胃)、双黄连口服液组(10ml/kg)和XG I、II、III组(20mg/kg、100mg/kg、500mg/kg)。以上各组小鼠均灌胃给药。
另取ICR小鼠120只,随机分6组,每组20只。即正常对照组(注射)、模型组(注射)、双黄连注射液组(10ml/kg)和XG I、II、III组(4mg/kg、20mg/kg、100mg/kg)。以上各组小鼠均注射给药。
给药1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在乙醚浅麻醉下,以血凝试验640以上的尿囊液给小鼠滴鼻感染,每鼠30μl(20个LD50致死量),观察14天内动物感染后发病及死亡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XG灌胃(口服)及注射均可明显延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存活天数,显著降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数。表明XG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见表8、表9。
表8XG灌胃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Figure A20071002277900121
表9XG注射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4.2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病变的影响
取ICR小鼠120只,体重13~16g,
Figure A20071002277900123
♀各半。
取ICR小鼠60只,随机分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灌胃)、模型组(灌胃)、利巴韦林组(0.5g/kg)和XG I、II、III组(20mg/kg、100mg/kg、500mg/kg)。以上各组小鼠均灌胃给药,1次/天×5天。
另取ICR小鼠60只,随机分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注射)、模型组(注射)、穿琥宁注射液组(133mg/kg)和XG I、II、III组(4mg/kg、20mg/kg、100mg/kg)。以上各组小鼠均注射给药,1次/天×5天。
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给药第1天,在乙醚浅麻醉下以病毒尿囊液滴鼻感染小鼠,每鼠30μl(15个LD50攻击量)。然后继续给药4天。末次给药后将小鼠禁食(不禁水),次日进行下列实验:取肺,用1%甲醛溶液固定后,常规取材,脱水,石蜡包埋,制片,HE染色后作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肺部病变程度。实验结果如下见表10、表11。
表10XG灌胃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病变的影响
Figure A20071002277900131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表11XG注射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病变的影响
Figure A20071002277900132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注:1.病变积分根据病变程度不同,依次标记为“-”、“+”、“++”、“+++”、“++++”。“-”为无明显改变,记为0分;“+”为轻度病变改变,记为1分;“++”为中度病理改变,记为2分;“+++”为重度病理改变,记为3分;“++++”为极重度病理改变,记为4分。积分值越高,表示病变程度越重。2.统计采用秩和检验。
上述结果显示:XG能减轻甲型流感病毒所致小鼠的肺部感染,具有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4.3对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取ICR小鼠240只,体重18~22g,
Figure A20071002277900133
♀各半。
取ICR小鼠120只,随机分6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灌胃)、模型组(灌胃)、双黄连口服液组(10ml/kg)和XG I、II、III组(20mg/kg、100mg/kg、500mg/kg)。以上各组小鼠均灌胃给药。
另取ICR小鼠120只,随机分6组,每组20只。即正常对照组(注射)、模型组(注射)、双黄连注射液组(10ml/kg)和XG I、II、III组(4mg/kg、20mg/kg、100mg/kg)。以上各组小鼠均注射给药。
给药1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在乙醚浅麻醉下,以血凝试验640以上的尿囊液给小鼠滴鼻感染,每鼠40μl(20个LD50致死量),观察14天内动物感染后发病及死亡情况。实验结果见表12、表13。
实验结果显示XG可明显延长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存活天数,也可降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数。表明XG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表12XG灌胃对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Figure A20071002277900141
##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表13XG注射对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Figure A20071002277900142
Figure A20071002277900151
##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4.4对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病变的影响
取ICR小鼠120只,体重13~16g,
Figure A20071002277900152
♀各半。
取ICR小鼠60只,随机分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灌胃)、模型组(灌胃)、利巴韦林组(0.5g/kg)和XG I、II、III组(20mg/kg、100mg/kg、500mg/kg)。以上各组小鼠均灌胃给药,1次/天×5天。
另取ICR小鼠60只,随机分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注射)、模型组(注射)、穿琥宁注射液组(133mg/kg)和XG I、II、III组(4mg/kg、20mg/kg、100mg/kg)。以上各组小鼠均注射给药,1次/天×5天。
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给药第1天,在乙醚浅麻醉下以病毒尿囊液滴鼻感染小鼠,每鼠30μl(20个LD50攻击量)。然后继续给药5天。末次给药后将小鼠禁食(不禁水),次日进行下列实验:取肺,用1%甲醛溶液固定后,常规取材,脱水,石蜡包埋,制片,HE染色后作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肺部病变程度。实验结果如下见表14、表15。XG灌胃给药及注射给药均能减轻乙型流感病毒所致小鼠的肺部感染,具有抗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表14XG灌胃对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病变的影响
Figure A20071002277900153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表15XG注射对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病变的影响
Figure A20071002277900161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注:1.病变积分根据病变程度不同,依次标记为“-”、“+”、“++”、“+++”、“++++”。“-”为无明显改变,记为0分;“+”为轻度病变改变,记为1分;“++”为中度病理改变,记为2分;“+++”为重度病理改变,记为3分;“++++”为极重度病理改变,记为4分。积分值越高,表示病变程度越重。2.统计采用秩和检验。
5、抗炎镇痛作用
5.1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取正常ICR小鼠100只,体重25~30g,雄性。
取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小鼠,即正常对照组(灌胃)、乙酰水杨酸组(0.11g/kg)和XG I、II、III组(20mg/kg、100mg/kg、500mg/kg),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等容积蒸馏水),每日一次,连续3日。
另取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小鼠,即正常对照组(注射)、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组(4mg/kg)和XG I、II、III组(4mg/kg、20mg/kg、100mg/kg),分别注射给予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注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每日一次,连续3日。
第3日各灌胃组给药40min、各注射组给药5min后,分别用2%巴豆油0.05ml涂于小鼠左耳前后两面,在致炎4h后处死小鼠,沿耳廓基线剪下左右两耳,用打孔器(直径9mm)分别在同一部位取下圆耳片,电子天平称重,以小鼠左右耳壳重量之差值作为耳壳肿胀度,并计算肿胀百分率。
XG灌胃、注射给药组均能减轻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度,降低肿胀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表明XG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结果见表16。
表16XG灌胃及注射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X±S)
Figure A20071002277900171
注:与正常对照组(灌胃)相比,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注射)相比,p<0.05,△△p<0.01
5.2对乙酸腹腔刺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取正常ICR小鼠100只,体重25~30g,雄性。
取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小鼠,即正常对照组(灌胃)、乙酰水杨酸组(0.11g/kg)和XG I、II、III组(20mg/kg、100mg/kg、500mg/kg),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等容积蒸馏水),每日一次,连续3日。
另取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小鼠,即正常对照组(注射)、吗啡组(10mg/kg)和XG I、II、III组(4mg/kg、20mg/kg、100mg/kg),分别注射给予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注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每日一次,连续3日。
第3日各灌胃组给药40min、各注射组给药5min后,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6%乙酸0.2ml/只,观察注射乙酸后15min内各组小鼠出现的扭体反应动物数和扭体反应次数。
XG灌胃、注射给药组均能减少小鼠扭体次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表明XG具有镇痛作用,结果见表17。
表17XG灌胃及注射对乙酸腹腔刺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X±S)
Figure A20071002277900181
注:与正常对照组(灌胃)相比,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注射)相比,p<0.05,△△p<0.01
6、解热作用
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
取雄性SD大鼠180只,体重160~180g。测正常体温,每日2次,连续3日。实验日每小时测体温1次,连续3次,选取体温变动不高于0.3℃的大鼠用于实验。取合格大鼠,每鼠于背部皮下注射20%干酵母溶液15ml/kg。4小时后若大鼠体温升高>1℃者进行分组给药。
选取发热合格大鼠100只,随机分为10组:(1)空白对照I组:生理盐水5ml/kg;(2)双黄连注射液组:5ml/kg;(3)XG注射I组:2mg/kg;(4)XG注射II组:10mg/kg;(5)XG注射III组:50mg/kg;(6)空白对照II组:生理盐水5ml/kg;(7)双黄连口服液组:5ml/kg;(8)XG灌胃I组:10mg/kg;(9)XG灌胃II组:50mg/kg;(10)XG灌胃III组:250mg/kg。
(1)、(2)、(3)、(4)、(5)组均按5ml/kg静脉注射给药;(6)、(7)、(8)、(9)、(10)均按5ml/kg灌胃给药。于给药后15、30、45、60、90、120、180、240min观察大鼠体温变化。
结果进行组间比较。显示,XG注射各给药组在注射给药后能明显降低干酵母所致大鼠体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XG在灌胃给药后对亦有一定的降低干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的作用的,表明XG具有抗高热的作用,XG静脉给药的降温作用比灌胃给药作用强。见表18、表19。
表18XG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影响(静脉注射给药)(x±s)
p<0.05,**p<0.01与空白对照I组比较
表19XG对于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影响(灌胃给药)(x±s)
Figure A20071002277900192
p<0.05,**p<0.01与空白对照II组比较
7、抗钩端螺旋体病作用
取健康豚鼠200只.体重150~250g,雄性。
取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即模型对照组(灌胃)、利巴韦林组(250mg/kg)和XG I、II、III组(10mg/kg、50mg/kg、250mg/kg),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等容积蒸馏水),每日一次,连续3日。
另取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即模型对照组(注射)、地塞米松组(5mg/kg)和XG I、II、III组(2mg/kg、10mg/kg、50mg/kg),分别注射给予相应药物(模型对照组注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每日一次,连续3日。第3日各灌胃组给药40min、各注射组给药5min后,各组动物静脉注入强毒力黄疸出血群赖型017株钩体浓缩菌液(2.5×109条/ml菌液)2ml/只,观察注射钩体浓缩菌液后48小时内各组动物出现的死亡动物数。48小时后其余未死亡动物一起处死,连同48小时内死亡动物做病理观察。
XG灌胃、注射给药组均能减少钩体浓缩菌液注射致豚鼠肺出血模型48小时内的死亡动物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XG具有抗钩体病作用,结果见表20。
表20XG灌胃及注射对钩体浓缩菌液注射致豚鼠肺出血模型48小时内的死亡动物数的影响(X±S)
Figure A20071002277900201
注:与模型对照组(灌胃)相比,**p<0.01;与模型对照组(注射)相比,△△p<0.01
病理检查:
模型对照组动物肺组织明显肿胀,广泛出血达肺总面积的3/4以上;肝、肾组织轻度肿胀,未见出血。
XG灌胃、注射给药组动物除48小时内死亡的动物口鼻涌血表现类同模型对照组外,其余动物肝、肾组织肿胀不显,且未见出血;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和出血,出血为散在.电状或达一侧肺的1/2。相比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轻。
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喜果苷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抗高热、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它可以作为有效成份用来制备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而且根据治疗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的病理及临床症状表现,结合喜果苷的药理作用,它也可以用来制备治疗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用来制备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喜果苷制剂,取现有技术工艺所制得的喜果苷,加入药物载体,制成片剂,用于作为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或者用于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实施例2。一种喜果苷制剂,取现有技术工艺所制得的喜果苷,加入药物载体,制成颗粒剂,用于作为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或者用于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实施例3。一种喜果苷制剂,取现有技术工艺所制得的喜果苷,加入药物载体,制成胶囊剂,用于作为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或者用于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实施例4。一种喜果苷制剂,取现有技术工艺所制得的喜果苷,加入药物载体,制成丸剂,用于作为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或者用于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实施例5。一种喜果苷制剂,取现有技术工艺所制得的喜果苷,加入药物载体,制成滴丸剂,用于作为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或者用于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实施例6。一种喜果苷制剂,取下述方法所制得的喜果苷,加入药物载体,制成软胶囊剂,用于作为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或者用于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喜果苷的制备方法:取喜树果药材,打碎,用水煎煮,或6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用量12倍,分别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8L/1KG药材,静置,冷藏过夜,离心除去沉淀,澄清液上HPD100或AB-8等弱极性大孔树脂,药材/树脂1∶1,先用水洗脱5个柱体积,然后用25%乙醇洗脱5个柱体积,再用35%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最后用55%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收集55%乙醇部分,回收乙醇至瓶内有黑色粘附物出现,趁热过滤,滤液冷却,析出沉淀,过滤,沉淀再次重结晶,即得纯度达90%以上的喜果苷。
实施例7。一种喜果苷制剂,取下述方法所制得的喜果苷,加入药物载体,制成注射剂,用于作为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或者用于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喜果苷制备方法:取喜树果药材,打碎,用水煎煮,或75%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用量8倍,分别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12L/1KG药材,静置,冷藏过夜,离心除去沉淀,澄清液上HPD100或AB-8等弱极性大孔树脂,药材/树脂1∶1,先用水洗脱5个柱体积,然后用25%乙醇洗脱5个柱体积,再用35%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最后用55%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收集55%乙醇部分,回收乙醇至瓶内有黑色粘附物出现,趁热过滤,滤液冷却,析出沉淀,过滤,沉淀再次重结晶,即得纯度达90%以上的喜果苷。
实施例8。一种喜果苷制剂,取下述方法所制得的喜果苷,加入药物载体,制成输液剂,用于作为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或者用于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喜果苷的制备方法:取喜树果药材,打碎,用水煎煮,或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用量10倍,分别提取1.5小时、1小时、1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10L/1KG药材,静置,冷藏过夜,离心除去沉淀,澄清液上HPD100或AB-8等弱极性大孔树脂,药材/树脂1∶1,先用水洗脱5个柱体积,然后用25%乙醇洗脱5个柱体积,再用35%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最后用55%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收集55%乙醇部分,回收乙醇至瓶内有黑色粘附物出现,趁热过滤,滤液冷却,析出沉淀,过滤,沉淀再次重结晶,即得纯度达90%以上的喜果苷。
实施例9。一种喜果苷制剂,取实施例1所制得的喜果苷,加入药物载体,制成口服液,用于作为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或者用于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实施例10。一种喜果苷制剂,取实施例8中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喜果苷,加入药物载体,制成注射剂,制备时,所用的助溶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精氨酸、赖氨酸、葡甲胺、尿素、乙酰胺、硫脲、苯甲酰胺、乙醇、丙二醇或者甘露醇,用于作为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或者用于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实施例11。一种喜果苷制剂,取实施例7中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喜果苷,加入药物载体,制成合剂,用于作为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或者用于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实施例12。一种喜果苷制剂,取实施例6中所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喜果苷,加入药物载体,制成混悬剂,用于作为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或者用于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实施例13。一种喜果苷制剂,取现有技术中的制备工艺所制得的喜果苷,加入药物载体,制成靶向制剂,用于作为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或者用于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实施例14。一种喜果苷制剂,取实施例6中所述方法制得的喜果苷,加入药物载体,制成缓释制剂,用于作为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或者用于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实施例15。一种喜果苷制剂,取实施例7中所述方法制得的喜果苷,加入药物载体,制成控释制剂,用于作为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或者用于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实施例16。一种喜果苷制剂,取实施例8中所述方法制得的喜果苷,加入药物载体,制成冻干粉针剂,用于作为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或者用于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Claims (6)

1、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在制备抗菌或抗病毒或抗高热或抗炎或镇痛药物中的用途,或者在制备治疗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敏感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结膜炎、麦粒肿、牙周脓肿、中耳炎、烧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手术后预防感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的制备方法是如下:取喜树果药材,打碎,用水煎煮,或65-75%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用量8-12倍,分别提取1-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8-12L/1KG药材,静置,冷藏过夜,离心除去沉淀,澄清液上HPD100或AB-8等弱极性大孔树脂,药材/树脂1∶1,先用水洗脱5个柱体积,然后用25%乙醇洗脱5个柱体积,再用35%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最后用55%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收集55%乙醇部分,回收乙醇至瓶内有黑色粘附物出现,趁热过滤,滤液冷却,析出沉淀,过滤,沉淀再次重结晶,即得纯度达90%以上的喜果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的制备方法是如下:取喜树果药材,打碎,用水煎煮,或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用量10倍,分别提取1.5小时、1小时、1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10L/1KG药材,静置,冷藏过夜,离心除去沉淀,澄清液上HPD100或AB-8等弱极性大孔树脂,药材/树脂1∶1,先用水洗脱5个柱体积,然后用25%乙醇洗脱5个柱体积,再用35%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最后用55%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收集55%乙醇部分,回收乙醇至瓶内有黑色粘附物出现,趁热过滤,滤液冷却,析出沉淀,过滤,沉淀再次重结晶,即得纯度达90%以上的喜果苷。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途的喜果苷制剂,其特征在于,取喜果苷,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药物载体,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任何一种剂型的药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喜果苷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的剂型为注射剂,制备时,所用的助溶剂为碱性物质或者醇类物质,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精氨酸、赖氨酸、葡甲胺、尿素、乙酰胺、硫脲、苯甲酰胺、乙醇、丙二醇或者甘露醇。
CN2007100227797A 2007-05-29 2007-05-29 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的用途及制剂 Active CN1013139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227797A CN101313914B (zh) 2007-05-29 2007-05-29 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的用途及制剂
HK09102624.1A HK1121966A1 (en) 2007-05-29 2009-03-19 Uses and preparations of vincoside-lactam extracted from camptotheca acuminate frui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227797A CN101313914B (zh) 2007-05-29 2007-05-29 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的用途及制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3914A true CN101313914A (zh) 2008-12-03
CN101313914B CN101313914B (zh) 2011-07-06

Family

ID=40105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227797A Active CN101313914B (zh) 2007-05-29 2007-05-29 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的用途及制剂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13914B (zh)
HK (1) HK112196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6568A (zh) * 2012-07-26 2012-11-21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喜果苷的制备方法
CN103446172A (zh) * 2013-08-30 2013-12-18 苏州天南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的用途
CN106518940A (zh) * 2016-11-07 2017-03-22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提纯喜果苷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HU193203B (en) * 1984-03-21 1987-08-28 Gyogynoevenykutato Intezet Process for producing strictozidine
CN1295239C (zh) * 2004-11-25 2007-01-17 南开大学 喜果苷的提取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6568A (zh) * 2012-07-26 2012-11-21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喜果苷的制备方法
CN102786568B (zh) * 2012-07-26 2015-07-01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喜果苷的制备方法
CN103446172A (zh) * 2013-08-30 2013-12-18 苏州天南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的用途
CN106518940A (zh) * 2016-11-07 2017-03-22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提纯喜果苷的方法
CN106518940B (zh) * 2016-11-07 2020-09-01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提纯喜果苷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3914B (zh) 2011-07-06
HK1121966A1 (en) 2009-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85692B (zh) 一种胆木提取物及其制剂与用途
CN101293038B (zh) 胆木叶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及其制剂与用途
CN103193772A (zh) 取代芳基丙酸类小檗碱离子对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1313914B (zh) 喜树果提取物喜果苷的用途及制剂
CN101703515B (zh) 一种脑苷脂类化合物的应用
KR100312622B1 (ko) 생약을주성분으로한안정화된항암제조성물및그제조방법
CN102274260A (zh) 一种三七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39421A (zh) 一种抗菌、抗病毒的中药组合物
CN101974011B (zh) 一种具有药用活性的新化合物灯盏细辛酸甲酯
CN101073625B (zh) 一种具有抗感染和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CN102716231B (zh) 一种治疗脑损伤和脑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502536B (zh) 香柏总黄酮及其制备方法与医药用途
CN102552440B (zh) 一种平喘消炎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897929B (zh) 改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499933B (zh) 一种脑苷脂b化合物的应用
CN101816721B (zh) 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06225B (zh) 一种抗菌消炎中药软膏及其制备方法和质控方法
CN103230568B (zh) 一种小儿贝诺酯维b1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CN111467423B (zh) 一种金莲清热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6846A (zh) 一种治疗鸡白痢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85757B (zh) 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73740B (zh) 一种理气活血滴丸的制备方法
CN1939380B (zh) 一种抗感染、抗病毒以及解热镇痛的药物组合物
CN100482245C (zh) 板蓝根和黄芩苷的药物组合物
Xie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acute toxicity of Qingnao tablet to m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19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219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