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1052B - 发动机罩升高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罩升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1052B
CN101311052B CN2008100994331A CN200810099433A CN101311052B CN 101311052 B CN101311052 B CN 101311052B CN 2008100994331 A CN2008100994331 A CN 2008100994331A CN 200810099433 A CN200810099433 A CN 200810099433A CN 101311052 B CN101311052 B CN 1013110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bonnet
raised position
electrical motor
spring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94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1052A (zh
Inventor
M·O·尼尔
M·A·克拉马奇克
D·M·萨拉
J·-T·王
H·奈特-纽伯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1311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1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1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10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60R21/38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using means for lifting bon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升高系统,其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配置为选择性地在升高位置和回缩位置之间移动车辆发动机罩的至少一部分。该发动机罩升高系统还包括电动机和弹簧。该弹簧将该发动机罩朝其升高位置偏压,且该电动机配置为使该发动机罩回缩,由此压缩该弹簧。

Description

发动机罩升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其具有可操作地连接到电动机的发动机罩上及用于选择性地升高该发动机罩的弹簧。
背景技术
在某些车辆碰撞情况下,物体可对车辆发动机罩施加向下的力。车辆发动机罩由于该向下的力而发生的变形可吸收碰撞能量。然而,该变形和相应地发动机罩吸收能量的能力可能受到发动机罩与发动机舱内的部件接近度的妨碍。相应地,当发动机罩受到向下的力作用时,车辆发动机罩和发动机舱部件之间的间隙便于发动机罩或另一可操作地连接到发动机罩上的能量吸收材料的变形。
然而,发动机罩与发动机舱部件之间具有最小的间隙可提供显著的优点,例如改良的驾驶员视野和空气动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发动机罩升高系统的车辆。该车辆包括发动机罩和发动机罩致动器。该发动机罩配置为在前舱上面和上方延伸,且可选择性地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移动。发动机罩致动器配置为选择性地使发动机罩在其降低位置和升高位置之间移动。发动机罩致动器包括弹簧和电动机。当发动机罩处于其降低位置时,弹簧将发动机罩朝其升高位置偏压。电动机可操作地连接到发动机罩上,且配置成可选择性地使发动机罩从其升高位置向其降低位置移动,且由此压缩弹簧。
弹簧可在没有电动机协助的情况下升高发动机罩,或者弹簧和电动机可协同在发动机罩上施加力来使其升高。
相应地,发动机罩致动器使得能够使用较小的电动机,从而减少维护人员并节省成本。在万一致动器将发动机罩升高但没有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发动机罩还可轻易回缩;电动机使发动机罩移动到其降低位置并重新压缩弹簧,以使致动器作好将发动机罩移动到其升高位置的准备。
根据下文对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并结合附图,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一目了然。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的前面部分的局部剖视示意性侧视图,该车辆包括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和处于降低位置的发动机罩;
图2是图1所示的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和发动机罩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该发动机罩处于升高位置;
图3是自锁机构的示意性、局部剖视立体图,该自锁机构是图1-2所示的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的部件;
图4是图3所示的第一模式中的自锁机构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第二模式中的自锁机构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6a是备选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在第一配置中的示意性剖面侧视图;
图6b是图6a所示的备选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在第二配置中的示意性剖面侧视图;
图7a是另一备选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该发动机罩处于其降低位置;
图7b是图7a所示的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该发动机罩被升高到其升高位置;
图7c是图7a和7b所示的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该发动机罩处于其升高位置;
图7d是图7a-7c所示的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该发动机罩被降低到其降低位置;
图8是又一备选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的示意性侧视图;以及
图9是再一备选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其示意性绘示车辆16的前面部分12。车辆的前表面由前保险杠20和格栅24形成。挡泥板28部分地限定车轮开口32和前舱36,前舱36在所绘示的实施例中是发动机舱。前舱36中容纳各种车辆部件(未显示),例如发动机、蓄电池、转向部件、制动部件和加热、通风和空调部件。发动机罩40限定车辆16的上表面44的一部分,且配置为绕一组铰链48枢转。铰链48安装在邻近护罩(未显示)的上导轨52上。挡风玻璃53沿发动机罩40的上方和后方延伸。
铰链48均可操作地连接到发动机罩部署连杆机构54上。参见图1和图2,发动机罩部署连杆机构54包括第一连杆55,其在可枢转连接56处可枢转地连接到上导轨52。第一连杆55包括支臂57,其延伸经过在上导轨52中形成的第一孔(未显示)。第二连杆58包括支臂59,其在可枢转连接60处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连杆55上,且支臂61延伸经过在上导轨52中形成的第二孔(未显示)。在连杆移动期间,该第一孔和第二孔分别导引支臂57和61。铰链48在可枢转连接62处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连杆58上。发动机罩部署连杆机构54配置为允许传统的发动机罩开口接近(例如)发动机,由此发动机罩40在其邻近格栅24的前端得到提升,并绕邻近其后端的铰链48枢转。发动机罩部署连杆机构54还配置为允许发动机罩40被升高,由此发动机罩在邻近其后端被提升,同时前端保持降低,这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解释。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申请的本发明范围内还可采用其它的铰链和连杆机构配置。
发动机罩40可操作地连接到可逆转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63上。可逆转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63配置为可选择性地在回缩或降低位置(如图1所示)和延伸或升高位置(在图2中显示为40A)之间移动发动机罩40。更具体而言,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63包括构件64(在本文中也称为“内管”),构件64可操作地经由发动机罩部署连杆机构54和托架68连接到发动机罩40上,托架68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构件64的组成部件。托架68可枢转地连接到发动机罩部署连杆机构54上。构件64经由自锁机构76可操作地连接到电动机72上。电动机72可操作以选择性地使构件64在回缩位置(如图1所示)和延伸位置(如图2所示)之间移动。在所绘示的实施例中,构件64大体上完全设置在管84内其回缩位置,且从管84内向外延伸到其延伸位置。由于构件64连接到发动机罩40上,构件64在其延伸位置和回缩位置之间的运动使发动机罩40在其降低位置和升高位置之间移动,且相应地电动机72可操作以使发动机罩40在其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移动。
更具体而言,当构件64延伸时,其作用在发动机罩部署连杆机构54上以使发动机罩40的后端升高,同时发动机罩的前端绕一个或多个锁闩和锁扣(未显示)枢转。具体参见图2,发动机罩在回缩位置相对于发动机舱的高度(显示为虚线40)小于发动机罩在升高位置的的高度(显示为40A)。自锁机构76充分地可操作地连接到构件64上,以抵抗在车辆碰撞期间由具有作用在发动机罩上的竖直分量的外力F导致构件64且相应地导致发动机罩40发生的向下运动;自锁机构76使构件64且相应地发动机罩40能够发生由电动机72启动的向下运动。
电动机72较佳地为直接驱动电动机,其与自锁机构76同轴对齐,以最小化所需的组装空间。具体参见图3-5,自锁机构76包括定位在外管84内以在其中平移的梭子80。轴(例如导向螺杆88)连接到电动机72的输出轴90上,以便从输出轴90接收扭矩。导向螺杆88的特征是带有自锁螺纹91。梭子80包括螺母92,其特征是带有螺纹94。导向螺杆88的自锁螺纹91与螺母92的螺纹94啮合,以使导向螺杆88的旋转使螺母92且因此使梭子80在延伸或回缩方向上平移。也就是说,导向螺杆88在一个方向上的旋转使螺母92在延伸方向上平移,且导向螺杆在相反方向上的旋转使螺母92在回缩方向上平移。在所绘示的实施例中,构件64是连接到梭子80上以便与梭子80同时平移的内管。
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63还包括设置在梭子80和管84的接近电动机72的端部98之间的弹簧(在图5中显示为95)。弹簧95在延伸方向偏压梭子80,且因此偏压构件64。相应地,弹簧95还将发动机罩40偏压到其升高位置。然而,在没有电动机72导致导向螺杆88的旋转的情况下,导向螺杆88的自锁螺纹91阻止梭子80和构件64在延伸方向和回缩方向上运动。
再参见图1,电动机72和自锁装置76由发动机罩升高系统构架96支撑并固定,发动机罩升高系统构架96以能够实现发动机罩部署连杆机构54可能需要的自由度的方式安装到车辆上部中间导轨(未显示)。电动机72由定位在车辆上另一位置的传感系统100控制(碰撞前或碰撞启动),传感系统100确定何时需要进行发动机罩升高或“发动机罩部署”。
传感系统100包括传感器101和传感系统控制器102。传感器101监视车辆环境并将携带有描述车辆环境条件的传感器数据的信号105传输到该控制器。传感系统控制器102经编程以分析来自信号105的传感器数据,以确定是否存在一个或多个预定表示车辆碰撞风险升高的车辆状况。该控制器包括带有存储数据的数据存储媒体,控制器使用该存储数据来基于传感器数据确定有或没有一个或多个预定条件。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所申请的发明范围内,该存储数据可以为许多种形式,例如关系数据库、查找表、公式等。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将认识到,在所申请的发明范围内,可采用多种传感系统100配置。例如,传感器101可包括雷达传感器、视频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该传感系统还可包括雷达发射器(未显示)。
控制器102经编程及配置以产生信号103,当控制器确定存在一个或多个预定条件时,信号103使电动机72启动,而电动机72又使构件64在延伸方向上移动,以将发动机罩移向升高位置。
参见图1-5,在正常使用中,发动机罩40将保持在回缩或降低位置,以优化除发动机罩吸收能量之外的车辆需求。然而,当传感系统100确定应将发动机罩40部署在升高位置时,电动机72啮合以旋转螺杆88,螺杆88沿其长度驱动自锁机构76的螺母92。自锁机构76延伸内管64,内管64通过其与发动机罩部署连杆机构54之间的附接使发动机罩40升高到升高位置并产生额外的发动机罩下方间隙。
在发动机罩部署后,如果传感系统100在最后“x”秒钟(例如,“x”等于5秒钟)内确定碰撞的可能性已很低,则系统操作反向,以将发动机罩40从升高位置降低到回缩位置。也就是说,电动机72啮合以从部署的相反方向上旋转螺杆88。螺杆88将螺母92和梭子80向下推,以将发动机罩部署连杆机构54和内管64恢复到回缩位置。早期探测或碰撞前传感系统(例如雷达)可用于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63,因为可快速、自动地将错误的部署反向。可将该同一早期检测传感系统用于其它装置的碰撞前启动、碰撞避免系统或者甚至停车协助系统,使得能够在许多车辆功能之间共享传感系统100的费用。
具体参见图2,在万一升高(即部署)时,由于与物体碰撞导致外部载荷F作用在发动机罩40上,自锁机构76以两种模式中的一种工作:(1)锁定模式,其中该自锁机构配置成锁定并阻止构件64向下运动,和(2)塑性变形模式,其中自锁机构吸收碰撞能量。使用塑性变形模式较佳,且减小作用在发动机罩部署系统的结构部件上的载荷,从而使成本降低。
锁定模式提供以多种其它方式吸收载荷的选择方案,例如发动机罩40变形、内管64翘曲以及与内管64配置成直线的能量吸收部件变形。能量吸收部件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弹性构件(例如压缩弹簧和弹性体)以及柔顺和可恢复构件(例如,形状记忆材料构件)。
再参见图3-5,衬套104与构件64和螺母92互连。衬套104限定标识为斜面108的锥面。衬套104靠环形剪切元件112联接到螺母92。梭子80包括固定器114,固定器114限定多个孔116,孔116沿衬套104的周向均匀地隔开并固定滚动元件(即球120)。滚动元件120径向固定在衬套104的斜面108和外管84的内表面124之间。导环128支撑外管84的内表面124上的螺母92。
斜面108包括第一端132和第二端136。第一端132的特征在于与第二端136相比其与内表面124之间的距离较大。外管84连接到车辆结构上,即通过图1和2中所示的构架96。固定器114的一部分延伸到滚动元件120和斜面108的第二端136之间。当电动机72旋转导向螺杆88以在回缩方向上平移螺母92时,固定器114也在回缩方向上移动,且又在回缩方向上驱动该滚动元件。在如图3和4所示的第一工作模式中,斜面108经由剪切元件112连接到螺母92和固定器114上,以便与螺母92和固定器114一致运动。因此,当导向螺杆88在回缩方向上驱动螺母92和衬套104及斜面108时,固定器114在滚动元件120和该斜面的第二端136之间的部分限制滚动元件120与斜面108之间的相对运动。固定器114由此阻止该滚动元件移动到斜面108的一段,在该段处斜面108和内表面124之间存在不足的间隙。固定器114因此使电动机72能够通过导向螺杆88的运动在回缩方向上移动衬套104、构件64和发动机罩。
可将剪切元件112的承载能力定制为使自锁机构76能够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工作。当经由铰链和连杆机构从发动机罩传递到内管64的载荷小于剪切元件112的承载能力时,自锁机构76以第一模式工作。因此,剪切元件112保持原封不动,且衬套104和梭子80刚性互连以便在外管84内一致运动。
当与碰撞一致的外部载荷作用在发动机罩40上时,载荷经由发动机罩和发动机罩部署连杆机构传递到自锁机构76内。内管64和衬套104将该载荷传递到剪切元件112内,剪切元件112的运动相对于螺母92固定。足以克服剪切元件112的承载能力的载荷将启动自锁机构76的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中,如图5所示,剪切元件112将分离成多个段,以解除内管64和衬套104与螺母92和固定器114的联接。
当内管64和衬套104相对于螺母92、固定器114和滚动元件120平移时,滚动元件120将相对于斜面108朝第二端136移动,在第二端136处,斜面108和内表面124之间的间隙不足以接纳滚动元件120。换言之,当滚动元件120从第一端132朝第二端136移动时,由于斜面108作用在滚动元件120上的载荷,其将在径向上横过。滚动元件120将开始楔入式接合外管84的内表面124,要么通过使衬套104和构件64相对于外管84锁定、要么通过使外管84塑性变形来阻碍发动机罩和构件64向下运动。在第二模式中,自锁机构76较佳地经由切削作用吸收来自发动机罩的能量,在该切削作用中,当滚动元件120横过内表面124时,滚动元件120在外管84中形成凹槽。或者,在第二模式中,自锁机构76锁定,使得能够利用与电动机成直线配置的能量吸收构件等通过内管64的折叠翘曲来吸收能量。
因此,自锁机构76包括互连元件,即剪切元件112,只要施加在内管64上的载荷小于预定量,则剪切元件112将斜面108和固定器114刚性互连在一起。当该互连元件将斜面108和固定器114刚性互连在一起时,斜面108相对于固定器114和滚动元件120的位置大体上保持恒定,且滚动元件120定位成不干扰内管的平移。当施加在内管上的载荷超过该预定量时,该斜面可相对于固定器114和滚动元件120移动,以致斜面在滚动元件120上施加径向力,从而驱动它们抵住内表面124。
参见图6a,其中类似的标号系指图1-5中类似的部件,其示意性绘示了一种备选的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63A。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63A包括支撑构架140,支撑构架140带有圆柱形、管形构件144和电动机支架148。构件144安装在电动机支架148上且限定圆柱形空腔152,电动机72设置在圆柱形空腔152内。电动机72利用多个固定件(例如螺栓156)安装在电动机支架148上,以使电动机72的输出构件90延伸经过支架148中的小孔160。托架164安装在构件144上,且可枢转地安装到车辆构架(例如上部中间导轨)上。
导向螺杆88也延伸经过小孔160,且安装到输出构件90上,依靠输出构件90驱动。外管84安装到电动机支架148上,以便同心地围绕导向螺杆88和内管64。内管64安装在托架68上,而托架68又可操作地连接到发动机罩部署连杆机构(在图1和2中显示为54)上。螺母92与导向螺杆88啮合,且可操作地连接到内管64上,以便经由衬套104A和剪切元件112A随内管64一起运动。弹簧95接触螺母92和安装到电动机支架148上的构件168。
螺母92和内管64在图6a中显示在相应的回缩位置。螺母92可操作地经由衬套104A、剪切元件112A、内管64、托架68和发动机罩部署连杆机构(在图1和2中显示为54)连接到发动机罩上。当螺母92在其回缩位置时,发动机罩处于其降低位置。螺母92压缩弹簧95抵靠构件168,以使弹簧95朝延伸位置推动螺母92,如图6b所示。然而,在没有电动机72引起的导向螺杆88旋转的情况下,导向螺杆88的自锁螺纹阻止螺母92沿导向螺杆88运动。相应地,自锁螺纹足以将螺母92维持在其回缩位置,且相应地,将发动机罩维持在其降低位置。
电动机72可操作,以通过旋转处于第一位置的导向螺杆88来使螺母92沿导向螺杆88移动到其延伸位置,从而将发动机罩移动到其升高位置。参见图6b,当螺母92移向其延伸位置时,弹簧95减压,由此与电动机72协作,以致电动机72和弹簧95在发动机罩升高期间经由螺母92同时向发动机罩提供能量。当螺母92移向其延伸位置时,其经由衬套104A、剪切元件112A、内管64和托架68在发动机罩上施加力,以将发动机罩移向其升高位置。
当发动机罩在其升高位置时,自锁机构76A类似于自锁机构76工作,以阻止发动机罩因施加在发动机罩上的力发生向下运动,同时使发动机罩能够发生由电动机72启动的向下运动。通过使电动机72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旋转导向螺杆88,以使螺母92恢复到其回缩位置且使弹簧95重新压缩,发动机罩可回缩到其降低位置。
在图1-6b的实施例中,在发动机罩40从其降低位置运动到其升高位置的整个期间,螺母92连续地可操作性连接到发动机罩40上。相应地,在发动机罩40运动到其升高位置的整个期间,电动机72和弹簧95同时向发动机罩40提供能量,且弹簧95的动作受到作用在螺母92上的自锁螺纹91的限制。图7a-7d(其中类似的标号系指图1-6b的类似部件)示意性绘示另一备选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63B,其中发动机罩40可选择性地与螺母断开连接,以允许弹簧95独立于电动机72作用在发动机罩40上。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63B大体上类似于图6a和6b中的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将弹簧和连接配置在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63B和发动机罩40之间。参见图7a,两个托架172A、172B安装在发动机罩40上。每一托架172A、172B都带有相应的弯钩部分176A、176B。两个掣爪180A、180B可枢转地连接到内管64上,且靠弹簧184彼此偏离分开。弹簧95A作用在发动机罩40和结构188上。结构188相对于车辆构架安装,且可包括例如外管(在图1-6b中显示为84)。两个托架192A、192B相对于结构188安装,且可枢转地支撑构件196A、196B。弹簧200A、200B将构件196A、196B偏压到图7a所示的位置。
发动机罩40在图7a中显示在其降低位置。当发动机罩40在其降低位置时,掣爪180A、180B啮合托架172A、172B的弯钩部分176A、176B,以将发动机罩40连接到内管64上,且因此连接到螺母上(在图3-6b中显示为92)。弹簧95A被压缩且将发动机罩向上推动到其升高位置;然而,在电动机不启动的情况下,因为螺母靠导向螺杆88的自锁螺纹被阻止移动,所以发动机罩40被阻止移动到其升高位置。
参见图7b,当电动机使导向螺杆在第一方向上旋转时,螺母朝其延伸位置移动,这使内管64和掣爪180A、180B朝发动机罩40运动。当掣爪180A、180B相对于结构188移动时,掣爪180A、180B上的凸起204A、204B接触构件196A、196B,这使掣爪180A、180B彼此相向枢转且与弯钩部分176A、176B脱离啮合,由此解除发动机罩40和弹簧95A与螺母之间的联接。相应地,在螺母不限制发动机罩40运动的情况下,弹簧95A在发动机罩40上施加力且由此使发动机罩移动到其升高位置,如图7c所示。弹簧95A使发动机罩40与由电动机驱动的内管64和掣爪180A、180B相比更快速地升高。相应地,在发动机罩从降低位置移动到升高位置的大部分行程中,掣爪不处于托架172A、172B之间的位置。应注意,发动机罩400独立于电动机移动到其升高位置;也就是说,发动机罩40与电动机之间解除联接,以致在发动机罩从降低位置移动到升高位置的大部分行程中,弹簧95A而不是电动机提供能量来移动发动机罩40。
参见图7c,发动机罩处于其升高位置且弹簧95A减压。电动机继续旋转导向螺杆88,由此向上移动内管64和掣爪180A、180B,直到掣爪180A、180B重新进入托架172A、172B之间的位置且重新啮合弯钩部分176A、176B,以将螺母和电动机重新联接到发动机罩40上。当发动机罩40与内管64重新联接时,由于施加在发动机罩40上的力,自锁机构(在图1-5中显示为76)阻止发动机罩40向下运动,同时允许发动机罩40发生靠电动机启动的向下运动。
参见图7d,当电动机在第二方向上旋转导向螺杆88时,发动机罩40可从其升高位置回缩到其降低位置。当内管64移向其回缩位置时,其经由掣爪180A、180B和托架172A、172B将发动机罩牵引到其降低位置,且由此重新压缩弹簧95A。凸起204A、204B接触构件196A、196B,使构件196A、196B相对于结构188旋转,从而使构件196A、196B不会导致掣爪180A、180B旋转到与弯钩部分176A、176B脱离啮合。
参见图8,其中类似的标号系指图1-7d中的类似部件,其示意性绘示又一备选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63C。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63B包括两个托架172A、172B,托架172A、172B安装到发动机罩40上。每一托架172A、172B都带有相应的弯钩部分176A、176B。两个掣爪180A、180B可枢转地连接到构件210上,且靠弹簧184彼此偏离分开。弹簧95A作用在发动机罩40和结构188上。结构188相对于车辆构架安装。两个托架208A、208B相对于结构188安装,且可枢转地支撑构件196A、196B。弹簧200A、200B将构件196A、196B偏压到图8所示的位置。
导向螺杆88刚性连接到构件210上,以致在电动机72工作期间,导向螺杆88向上和向下平移而不是旋转。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63C的工作类似于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63B的工作,不同之处在于,一旦弹簧95A将发动机罩40升高到其升高位置,电动机72便停止工作,且弹簧95A独自动作以从发动机罩40吸收能量。
参见图9,其中类似的标号系指图1-8中的类似部件,其示意性绘示再一发动机罩致动器系统63D。两个托架172A、172B安装到发动机罩40上。每一托架172A、172B都带有相应的弯钩部分176A、176B。两个掣爪180A、180B可枢转地连接到内管64上,且靠弹簧184彼此偏离分开。弹簧95A作用在发动机罩40和结构188上。结构188相对于车辆构架安装,且可包括例如外管(在图1-6b中显示为84)。两个构件250A、250B安装到结构188上,且其特征在于带有倾斜表面254A、254B。
为升高发动机罩40,电动机在第二方向上旋转导向螺杆88,以使内管64和掣爪180A、180B向下移动。掣爪180A、180B上的凸起258A、258B与表面254A、254B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掣爪180A、180B旋转到与托架172A、172B脱离啮合,由此允许弹簧95A强迫发动机罩40移动到其升高位置。然后,电动机在第一方向上旋转导向螺杆88,直到掣爪180A、180B重新啮合托架172A、172B,以重新联接发动机罩40和螺母。
尽管上文是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得知仍属于随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各种替代设计和实施例。

Claims (6)

1.一种车辆,其包括:
发动机罩,其配置为在前舱上面和上方延伸,且可选择性地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移动;
发动机罩致动器,其配置为选择性地使所述发动机罩在其降低位置和升高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发动机罩致动器包括弹簧和电动机;
当所述发动机罩在其降低位置时,所述弹簧将所述发动机罩朝其升高位置偏压;及
所述电动机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发动机罩上,且配置为选择性地使所述发动机罩从其升高位置移动至其降低位置且由此压缩所述弹簧;
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致动器配置成在所述发动机罩从其降低位置移动到其升高位置的至少部分行程中,使所述弹簧而不是所述电动机向所述发动机罩提供能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包括可旋转输出构件;其中所述车辆进一步包括:可选择性地旋转的轴,所述轴具有自锁螺纹且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输出构件上以从所述输出构件接收扭矩;螺母,其与所述轴啮合,使得所述轴的旋转引起所述螺母沿所述轴运动;其中所述螺母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发动机罩上,使得所述螺母沿所述轴的运动引起所述发动机罩在其升高位置与其降低位置之间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发动机罩上且配置成在车辆碰撞期间足以阻止因施加在所述发动机罩上的力而导致的所述发动机罩的向下运动,同时能够由所述电动机启动所述发动机罩的向下运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器;和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配置为监视至少一个车辆状况且将指示所述至少一个车辆状况的传感器信号传输到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配置为判断所述传感器信号是否指示存在至少一个预定车辆状况,且响应于指示存在所述至少一个预定车辆状况的所述传感器信号,使所述致动器升高所述发动机罩的至少一部分。
5.一种车辆,其包括:
发动机罩,其配置为在前舱上面和上方延伸且可选择性地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移动;
发动机罩致动器,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发动机罩上,以选择性地使所述发动机罩在其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发动机罩致动器具有轴、电动机、螺母和弹簧;
所述轴具有自锁螺纹;
所述电动机具有输出构件,所述输出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轴上且配置为选择性地使所述轴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旋转;
所述螺母与所述轴啮合,使得所述轴的旋转引起所述螺母沿所述轴移动;
当所述发动机罩处于其降低位置时,所述弹簧将所述发动机罩朝其升高位置偏压;
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致动器配置成在所述发动机罩从其降低位置移动到其升高位置的至少部分行程中使所述螺母可操作地与所述发动机罩断开连接,以使所述弹簧而不是所述电动机提供能量来移动所述发动机罩。
6.一种车辆,其包括:
发动机罩,其配置为在前舱上面和上方延伸且可选择性地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移动;
支撑构件,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发动机罩上;
电动机,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支撑构件上,且配置为通过延伸和回缩所述支撑构件而选择性地使所述发动机罩在其升高位置和其降低位置之间移动;
弹簧,其当所述发动机罩在其降低位置时将所述发动机罩朝其升高位置偏压;
锁定机构,其可操作地将所述支撑构件互连到所述电动机,且包括:
外管,其具有内表面,
内部构件,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支撑构件上且被支撑于所述外管内以相对于外管在延伸方向和回缩方向上平移,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延伸方向上延伸、在所述回缩方向上回缩,
在所述内部构件上面向所述外管的内表面的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外管的内表面之间在所述斜面的第一端的距离大于在所述斜面的第二端的距离,
所述斜面与所述外管的内表面之间的滚动元件,以及
固定器构件,其配置为在所述支撑构件运动期间至少部分地在所述滚动元件和所述斜面的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以限制所述滚动元件和所述斜面的相对运动且由此防止所述滚动元件以楔入方式接合所述外管的内表面;及
其中所述锁定机构配置成使得由施加于所述发动机罩上的力使所述内部构件在所述回缩方向上的运动引起所述斜面与所述固定器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且由此使所述斜面将所述滚动元件驱动到与所述内表面进行楔入式接合;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和弹簧配置成在所述发动机罩从其降低位置移动到其升高位置的至少部分行程中,使所述弹簧而不是所述电动机向所述发动机罩提供能量。
CN2008100994331A 2007-05-08 2008-05-08 发动机罩升高系统 Active CN1013110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745,591 2007-05-08
US11/745,591 US7374008B1 (en) 2007-05-08 2007-05-08 Hood elevation system
US11/745591 2007-05-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1052A CN101311052A (zh) 2008-11-26
CN101311052B true CN101311052B (zh) 2012-07-11

Family

ID=39387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94331A Active CN101311052B (zh) 2007-05-08 2008-05-08 发动机罩升高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74008B1 (zh)
CN (1) CN101311052B (zh)
DE (1) DE102008022093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56117B2 (en) * 2004-06-09 2009-07-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Hood lift mechanisms utilizing active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use
FR2920840B1 (fr) * 2007-09-07 2012-10-05 Poudres & Explosifs Ste Nale Verin a course declenchee, notamment pour systeme de securite automobile de protection des pietons.
JP4410822B2 (ja) * 2008-01-25 2010-02-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ポップアップフード装置
JP4601700B2 (ja) * 2008-02-01 2010-12-2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フード跳ね上げ装置
DE102010009064B4 (de) 2010-02-23 2012-06-28 Edscha Engineering Gmbh Verriegelungsanordnung
DE102010021687B4 (de) * 2010-05-27 2022-09-08 Stabilus Gmbh Gasfeder und Motorhaubeneinheit mit der Gasfeder
FR2963301B1 (fr) * 2010-07-27 2012-08-17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securite en cas de choc pieton sur une piec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apte a eloigner ladite piece de son support lors du choc.
US8484804B2 (en) * 2010-10-11 2013-07-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ood hinge assembly for vehicle
EP2788230B1 (en) * 2011-12-06 2018-10-03 Magna Closures Inc. Components for active pedestrian safety mechanism
CN102700497A (zh) * 2012-06-20 2012-10-03 湖南大学 基于行人头部损伤防护的轿车发动机罩弹起装置
US10401051B2 (en) * 2012-07-09 2019-09-03 Amrish Chopra Fail-safe actuating system
CN103437923A (zh) * 2013-08-27 2013-12-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气歧管
CN105658486B (zh) * 2013-09-30 2018-06-01 Tk控股公司 烟火式致动器
DE102013017453B4 (de) 2013-10-21 2018-07-12 Audi Ag 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e Frontklappe und zugehöriges Kraftfahrzeug
DE102013017456B4 (de) * 2013-10-21 2018-07-12 Audi Ag 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e Frontklappe und zugehöriges Kraftfahrzeug
JP5915671B2 (ja) * 2014-01-16 2016-05-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ポップアップフード装置
US9394888B2 (en) * 2014-03-11 2016-07-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 with damper-controlled switch for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 motion control
CN203879127U (zh) * 2014-05-19 2014-10-15 南京东屋电气有限公司 用于锁具的安全锁死机构
DE102015201705A1 (de) 2015-01-30 2016-08-04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Coburg Verstellvorrichtung zur fremdkraftbetätigten Verstellung einer Fahrzeugfronthaube
JP6308185B2 (ja) * 2015-08-26 2018-04-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ポップアップフード装置の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車両用ポップアップフード装置
CN106800007B (zh) * 2015-11-26 2019-07-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的引擎罩抬起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JP6565764B2 (ja) * 2016-03-30 2019-08-2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US9834164B1 (en) * 2016-07-27 2017-12-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Impact sensor arrangements for active hood systems of motor vehicles
DE102018125800A1 (de) * 2018-10-17 2020-04-23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Bamberg Antriebsanordnung für eine Klappe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20128865B4 (de) * 2020-11-03 2024-02-08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Frontklappenantrieb, Frontklappensystem und Kraftfahr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91476A (en) * 1969-10-27 1974-02-12 J Wernig Protective shield for motor vehicle occupant
US5967573A (en) 1998-10-29 1999-10-1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Bumper energy absorber
US6513617B2 (en) 2000-07-26 2003-02-0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hood apparatus
KR100362405B1 (ko) * 2000-10-18 2002-11-25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충격 완충용 자동차의 본네트 후드 푸쉬 기구
US6302458B1 (en) 2000-10-31 2001-10-1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elf-locking telescope device
DE20105884U1 (de) * 2001-03-29 2001-06-21 Innotec Forschungs & Entw Gmbh Motorhaube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aktivierbarer Einrichtung zur Erhöhung der passiven Sicherheit
EP1258402B8 (de) * 2001-05-17 2006-06-28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 Co. KG Antrieb für Fahrzeughaube
US6641166B2 (en) 2001-05-25 2003-11-0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xtendable and retractable knee bolster system
US6415882B1 (en) 2001-11-05 2002-07-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Deployable hinge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vehicle hood
US6439330B1 (en) 2001-11-05 2002-08-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hood deployment device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US6813562B2 (en) 2002-10-15 2004-11-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hreat assessment algorithm for 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
DE10253441B3 (de) * 2002-10-25 2004-04-29 Bühler Motor GmbH Anhebeeinrichtung
US7334656B2 (en) * 2004-05-25 2008-02-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Hood elev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374008B1 (en) 2008-05-20
CN101311052A (zh) 2008-11-26
DE102008022093B4 (de) 2013-04-25
DE102008022093A1 (de) 2009-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1052B (zh) 发动机罩升高系统
US7334656B2 (en) Hood elevation system
CA2730926C (en) Aircraft landing gear actuator
US8196507B2 (en) Actuator for active motor vehicle bonnet
US7730990B2 (en) Restraint system for a hood lift device
US1114864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owering and raising a trailer
EP3653443B1 (en) Power retractable bumper step
US11480002B2 (en) Power tailgate having manual operation feature
EP0713804A1 (en) Exterior rear view mirror for a vehicle
EP1959153A1 (en) Shock absorber
US20240190350A1 (en) Vehicular extendable camera assembly
US11536418B2 (en) Telescopic bracket and open-up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3804066B2 (ja) フロントボンネット用の作動装置及びフロントボンネットを作動させる方法
US10434925B2 (en) Electric moving device for vehicles
CN108313925A (zh) 一种自动化汽车维修升降器
CN211684844U (zh) 单缸驱动车厢顶盖翻转遮盖系统
CN112758342B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自动回收、释放与充电装置及方法
CN210416534U (zh) 防倾入式制动踏板装置
CN218564370U (zh) 一种新型的自动变速器整体式驻车制动机构
US20040045114A1 (en) Assembly for removing debris from a wind shield
CN216833488U (zh) 带旋转功能的升降车标结构
CN214356745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自动回收、释放与充电装置
US2023024208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owering and raising a trailer
CN219161134U (zh) 一种航天运载器栅格舵的锁定装置
JP2019059267A (ja) 車両のフロアクロスメンバ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