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7935A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7935A
CN101307935A CNA200810089180XA CN200810089180A CN101307935A CN 101307935 A CN101307935 A CN 101307935A CN A200810089180X A CNA200810089180X A CN A200810089180XA CN 200810089180 A CN200810089180 A CN 200810089180A CN 101307935 A CN101307935 A CN 101307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air
air outlet
fuselage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91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承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307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79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机身、鼓风扇、叶片以及叶片驱动单元。所述机身限定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鼓风扇设置于所述机身内。所述叶片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叶片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叶片。在所述叶片位于打开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时,所述叶片和所述机身的前表面形成的角度在130°和170°之间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空调是利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以及蒸发器来冷却/加热室内环境的设备。
此种空调包括安装于室内的室内机和安装于室外的室外机。替代地,依据空调类型,室内机和室外机可一体形成。
室内机包括构成其外部的机身。在机身内限定进风口和出风口。并且,在出风口上设置有叶片以导引从出风口排出的气流。叶片由叶片马达驱动。在此,叶片的一侧连接到叶片马达的转轴,使得叶片绕叶片马达的转轴中心旋转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空调中,因为叶片仅在出风口的固定位置处旋转,所以仅能够控制排出气流的方向。因此,从出风口排出的空气不能在整个室内环境均匀地扩散,并且存在大量排出又立即重新进入空调的排出空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其将从出风口排出又立即重新进入机身内的空气量减至最少。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其将空气从出风口排放到远离空调的可能最远距离、以便即使在体积较大的内部空间时也可进行有效地空气调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空调包括:机身,其限定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机身内的鼓风扇;叶片,其打开和关闭出风口;以及叶片驱动单元,其驱动叶片,其中,叶片从密封出风口的位置旋转100°和140°之间范围内的角度以打开出风口。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空调包括:机身,其限定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机身内的鼓风扇;叶片,其打开和关闭出风口;以及叶片驱动单元,其驱动叶片,其中,在叶片位于打开出风口的位置时,叶片和机身的前表面形成的角度在130°和170°之间的范围内。
依据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当叶片打开出风口时,叶片绕位于其前部处的枢转中心枢转100°-140°。因此,叶片配置成向前和向外,使得它比在叶片的枢转中心位于叶片的中央或后端处时更接近机身的前部,并且从机身向外突出的部分的长度更大。因此,所排出的空气能够被排放到最大距离,并且排出又立即重新进入空调的空气量能够被减至最少。
并且,当旋转叶片的叶片驱动马达的轴连接到叶片的传递侧时,并且当叶片旋转时,叶片可容易地定位于接近机身的前部。
下面在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中阐述了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细节。从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中将会清楚其它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空调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空调在未运行时的剖视图;
图4是空调在冷却运行过程中的剖视图;
图5是空调在加热运行过程中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从图1至图5所示的机身的上部所排出的空气在整个室内空间内的流动的图示;以及
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空调的控制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中所示出的示例详述该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空调的立体图,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空调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空调在未运行时的剖视图,图4是空调在冷却运行过程中的剖视图,以及图5是空调在加热运行过程中的剖视图。
图1示出壁挂式空调的室内机,并且下文的描述将限于空调的室内机。
参见图1至图5,依据本发明的空调的室内机1包括构成室内机1外部的机身2。
上进风口4限定于机身2前部处的上部内,并且下进风口6限定于机身2前部处的下部内。并且,上出风口8限定于机身2的上表面内,下出风口10限定于机身2的下表面内。
机身2包括后框架12以及耦联到后框架12前部的前框架20。并且,用于导引通过上出风口8所排出的空气流的上出风口导引件40设置在机身2的顶部处,用于导引通过下出风口10所排出的空气流的下出风口导引件50设置在机身2的底部处。
在机身2内设置有鼓风机60、以及在吸入到机身2内的空气和机身2内的制冷剂之间交换热量的热交换器70。
鼓风机60包括上鼓风扇62和上鼓风扇66、以及分别使上鼓风扇62和上鼓风扇66旋转的上马达64和下马达68。
上鼓风扇62通过上出风口8排出空气,并且上鼓风扇66通过下出风口10排出空气。
鼓风扇62和66均可独立地运行。因此,鼓风扇62和66可同时地运行,或者仅一个运行。
鼓风扇62和66可为形成为横向长形的横流风扇。
热交换器70形成为从上进风口4的顶部后面延伸到下进风口6的底部后面,以允许通过上进风口4和下进风口6吸入的空气流过热交换器70。
后框架12形成为六面体形状,且其前表面敞开。后框架12包括为上鼓风扇62所吹送的空气提供通路的上通道13、用于安装上马达64的上马达座14、为上鼓风扇66所吹送的空气提供通路的下通道15、以及用于安装下马达68的下马达座16。
上马达座14形成在上通道13的左侧处,并且下马达座16形成在下通道15的右侧处。也就是说,马达座14和16相对于通道13和15配置在彼此相对的端部处。
上进风口4和下进风口6分别限定于前框架20内的相对于彼此的上方和下方。
并且,用于显示空调的运行状态或空调的输入运行指令等的显示器22设置在前框架20的中央部处。显示器22从前框架20的前表面突出,并位于上进风口4和下进风口6之间。也就是说,上进风口4位于显示器22的上方,并且下进风口6位于显示器22的下方。
用于打开和关闭上进风口4和下进风口6的面板单元23设置在前框架20上。
面板单元23可耦联到前框架20,以能够枢转、能够滑动、或能够向前/向后移动和枢转。
面板单元23可同时地打开或关闭上进风口4和下进风口6。替代地,面板单元23可包括打开和关闭上进风口4的上面板24、以及打开和关闭下进风口6的下面板26。在本发明中示例性地描述包括上面板24和下面板26的面板单元23。
上面板24和下面板26分别包括形成得比进风口4和6更大的前部24A和26A、以及从前部24A和26A的两侧向后延伸以覆盖前框架20侧面部分的侧部24B和24C及26B和26C。
因此,当空调不运行时,各面板24和26的侧部24B和24C以及26B和26C覆盖前框架20的侧面处的部分,并且当空调运行时,各面板24和26向前移动,使得侧部24B和24C以及26B和26C密封前框架20与前部24A和26A之间的空间部分。
用于过滤吸入到机身2内的空气的过滤器27配置在前框架20上。过滤器27包括位于上进风口4上的上过滤器27A、以及位于下进风口6上的下过滤器27B。
并且,用于向前和向后水平地移动上面板24和下面板26的面板驱动单元28设置在前框架20上。
具体地,面板驱动单元28包括用于驱动上面板24的上面板驱动单元28A、以及用于驱动下面板26的下面板驱动单元28B。
上面板驱动单元28A分别安装在前框架20的上部左侧和上部右侧上,并且下面板驱动单元28B分别安装在前框架20的下部左侧和下部右侧上。
面板驱动单元28相对于前框架20向前和向后水平地移动相应面板24和26。也就是说,各面板24和26由面板驱动单元28向前水平地移动以打开相应的进风口4和6,并且向后水平地移动以关闭相应的进风口4和6。因此,面板驱动单元28是向前和向后水平地移动相应面板24和26的结构,并且可采用任何类型的用于执行所述任务的结构。
上出风口导引件40包括稳定件42、以及从稳定件42的两侧向后延伸的左侧部44和右侧部46。
并且,上叶片48耦联到上出风口导引件40,其中上叶片48用于打开和关闭上出风口8并控制从上出风口8所排出的空气方向。
下出风口导引件50包括稳定件52、以及从稳定件52的两侧向后延伸的左侧部54和右侧部56。
并且,下叶片58耦联到下出风口导引件50,其中下叶片用于打开和关闭下出风口10并且同样控制从下出风口10所排出的空气方向。
并且,在机身2内设置有叶片驱动单元以相应地驱动上叶片48和下叶片58。也就是说,叶片驱动单元包括上叶片驱动单元和下叶片驱动单元。
详细地,叶片驱动单元分别包括分别连接到叶片48和58的上叶片马达90和下叶片马达100。
叶片马达90和100的轴耦联到叶片48和58的传递侧。叶片马达90和100通过螺钉等耦联到出风口导引件40和50。
凸部49A和49B以及59A和59B形成在叶片48和58的两侧的表面上。凸部49A和59A具有形成于其上的轴连接器49C和59C,叶片马达90和100的转轴91和101连接到轴连接器49C和59C。凸部49B和59B具有形成于其上的铰链销49D和59D,铰链销49D和59D耦联到形成于出风口导引件40和50内的销支撑件47A和57A。
轴连接器49C和59C或者转轴91和101穿过形成于出风口导引件40和50内的通孔47B和57B。
上叶片48绕铰链销49D处的枢转中心(O)枢转以从机身2向上突出并打开上出风口8,并且配置成在密封上出风口8时与机身2的上表面平行。
并且,下叶片58绕铰链销59D处的枢转中心(O)枢转以从机身2向下突出并打开下出风口10,并且配置成在密封下出风口10时与机身2的下表面平行。
在此,在相应叶片48和58密封出风口8和10的情况下,各叶片48和58的枢转中心(O)配置于接近相应叶片48和58的前部处。也就是说,枢转中心(O)在相应叶片48和58上配置于接近前框架20处。
因此,上叶片48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参见图4),下叶片58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参见图5)。
在此,叶片48和58可从叶片48和58密封出风口8和10的位置(E)旋转了在100°-140°之间的角度,以置于它们完全打开出风口8和10的位置(N)。
图6是示出从图1至图5所示的机身的上部所排出的空气在整个室内空间内的流动的图示。
图6示出从上出风口排出空气的示例。
参见图4至图6,当上出风口8打开时,上叶片48旋转了在100°-140°范围内的角度,使得上叶片48所导引的空气(P)在重新进入机身2之前,可在室内空间内充分地扩散。
如果上叶片48旋转小于100°的角度,例如90°,则在上出风口8上将排放上叶片48所导引的空气(S),使得需要大量时间来将空气扩散到室内空间内的较远位置。
如果上叶片48旋转超过140°的角度,例如150°,则上叶片48所导引的空气(L)将被排放到太接近机身2的前部处,使得所排放空气的大部分将通过进风口4和6立即重新进入机身2内。
具体地,当上叶片48旋转了在100°-140°范围内的角度时,通过上出风口排出又立即重新进入机身2的空气量最小。当考虑空调的以体积计算的平均空气排放速率时,设定上叶片48的最优旋转角度为大约120°。
如图3至图5所示,在密封位置(E)处,叶片48和58垂直于前框架20的前表面,而在完全打开位置(N)处,叶片48和58与前框架20的前表面形成的角度(C)在130°-170°的范围内。
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空调的控制方块图。
参见图7,依据本发明的空调包括:输入单元120,其用于选择空调的运行模式(例如冷却模式或加热模式);以及控制单元130,其用于控制用来驱动鼓风扇62和66的风扇马达64和68以及用来驱动叶片48和58的叶片马达90和100。
详细地,在冷却运行过程中,控制单元130控制上叶片马达90以使上叶片48从上出风口8处的密封位置(E)旋转了100°-140°并然后停止。并且,在冷却运行过程中,控制单元130控制下叶片马达100,使得下叶片58保持在下出风口10处的密封位置(E)。
替代地,在加热运行过程中,控制装置130控制下叶片马达100以使下叶片58从下出风口10处的密封位置(E)旋转了100°-140°并然后停止。并且,在加热运行过程中,控制单元130控制上叶片马达90,使得上叶片48保持在上出风口8处的密封位置(E)。
也就是说,在冷却运行过程中,控制单元130控制上叶片马达90旋转上叶片48以使上叶片48与前框架20的前表面形成的角度在130°-170°之间。在加热运行过程中,控制单元130控制下叶片马达100旋转下叶片58以使下叶片58与前框架20的前表面形成的角度在130°-170°之间。
以下将描述如上述配置的空调的运行。
参见图4至图7,当通过输入单元120输入冷却模式时,控制单元130控制上叶片马达90,使得上叶片48打开上出风口8。
详细地,在上叶片48密封上出风口8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30控制上叶片马达90以使上叶片48旋转了100°-140°。因此,上叶片48逆时针旋转。
当上叶片48打开上出风口8时,上叶片48倾斜以从其底端向前并向上逐渐地突出。
并且,上叶片48的整体配置得比在上叶片48的枢转中心位于其中央(A)或后端(B)处时更加朝前。
对于冷却运行,控制单元130运行面板驱动单元28以用前面板打开进风口4和6以吸入空气。并且,控制单元130运行上风扇马达64以使上鼓风扇62旋转。
然后,面板单元23由面板驱动单元28向前水平地移动,打开进风口4和6。上鼓风扇62由上风扇马达64逆时针地旋转。也就是说,当上出风口8打开时,上鼓风扇62的旋转方向与上叶片48的旋转方向相同。
当上鼓风扇62旋转时,空气通过面板单元23和机身2之间,并通过进风口4和6进入机身2。吸入到机身2内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70,然后通过上出风口8排放到外部。在此,通过上出风口8排出的空气的流动由上叶片48导引。
因此由上叶片48所导引的空气被排放到机身2的前方和上方,并且比上叶片48的枢转轴线(O)配置于叶片的中央(A)或后端(B)处时排放得更远。因此,能够将空气的通过上进风口4立即重新进入机身2的部分减至最少。
参见图5至图7,当通过输入单元120输入加热模式时,控制单元130控制下叶片马达100,使得下叶片58打开下出风口10。
详细地,在下叶片58密封下出风口10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30控制下叶片马达100以使下叶片58旋转100°-140°。因此,下叶片58顺时针旋转。
当下叶片58打开下出风口10时,下叶片58下倾以从其顶端向前并向下逐渐地突出。
并且,下叶片58的整体配置得比在下叶片58的枢转中心位于其中央(A)或后端(B)处时更加朝前。
对于加热运行,控制单元130运行面板驱动单元28以用前面板打开进风口4和6以吸入空气。并且,控制单元130运行下风扇马达68以使上鼓风扇66旋转。
然后,面板单元23由面板驱动单元28向前水平地移动,打开进风口4和6。上鼓风扇66由下风扇马达68顺时针地旋转。也就是说,当下出风口10打开时,上鼓风扇66的旋转方向与下叶片58的旋转方向相同。
当上鼓风扇66旋转时,空气通过面板单元23和机身2之间,并通过进风口4和6进入机身2。吸入到机身2内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70,然后通过下出风口10排放到外部。在此,通过下出风口10排出的空气的流动由下叶片58导引。
因此由下叶片58所导引的空气被排放到机身2的前方和下方,并且比在下叶片58的枢转轴线(O)配置于叶片的中央(A)或后端(B)处时排放得更远。因此,能够将空气的通过下进风口6立即重新进入机身2的部分减至最少。
该说明书中的任何参考用语“一个实施方式”、“一实施方式”、“示例性实施方式”等均表示,结合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该公开内容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该说明书的不同位置所出现的此类短语不一定全是指同一实施方式。此外,当结合任一实施方式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应该认为在本领域技术人员范围内也可将此特征、结构或特性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结合。
虽然参照本发明的很多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技术人员能够设计很多其它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均落入该公开内容的主旨和原理范围内。更特别地,在该公开内容、附图以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组成部件和/或从属组合装置的配置进行各种变型和/或修改。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配置的更改和修改外,替代性使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包括:
机身,其限定进风口和出风口;
位于所述机身内的鼓风扇;
叶片,其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以及
叶片驱动单元,其驱动所述叶片,
其中,所述叶片从密封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旋转100°和140°之间的范围内的角度以打开所述出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叶片具有偏离所述叶片的中央的枢转中心,所述枢转中心在所述叶片密封所述出风口的状态下接近所述机身的前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在所述叶片打开所述出风口的状态下,所述叶片和所述机身的前表面形成的角度在130°和170°之间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进风口限定于所述机身的前表面内,以及
所述出风口包括限定于所述机身的上表面内的上出风口、以及限定于所述机身的下表面内的下出风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叶片包括打开和关闭所述上出风口的上叶片、以及打开和关闭所述下出风口的下叶片;并且所述鼓风扇包括接近所述上叶片的上鼓风扇、以及接近所述下叶片的下鼓风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中,
当打开所述上出风口时,所述上叶片沿与所述上鼓风扇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以及
当打开所述下出风口时,所述下叶片沿与所述下鼓风扇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中,在冷却模式时,所述上鼓风扇旋转,所述上叶片打开所述上出风口,并且所述下叶片密封所述下出风口。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中,在加热模式时,所述下鼓风扇旋转,所述下叶片打开所述下出风口,并且所述上叶片密封所述上出风口。
9.一种空调,包括:
机身,其限定进风口和出风口;
位于所述机身内的鼓风扇;
叶片,其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以及
叶片驱动单元,其驱动所述叶片,
其中,当所述叶片位于打开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时,所述叶片和所述机身的前表面形成的角度在130°和170°之间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中,
多个进风口限定于所述机身的前表面内,
所述出风口分别限定于所述机身的上表面内和下表面内,以及
所述叶片相应地设置在每个所述出风口处。
CNA200810089180XA 2007-05-18 2008-04-17 空调 Pending CN1013079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48649A KR20080101477A (ko) 2007-05-18 2007-05-18 공기조화기
KR10-2007-0048649 2007-05-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7935A true CN101307935A (zh) 2008-11-19

Family

ID=40124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89180XA Pending CN101307935A (zh) 2007-05-18 2008-04-17 空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80101477A (zh)
CN (1) CN101307935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8810A (zh) * 2012-05-30 2012-10-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送风的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73085A (zh) * 2012-09-24 2014-03-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110730A (zh) * 2013-10-31 2014-10-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104390265A (zh) * 2014-10-29 2015-03-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4566910A (zh) * 2014-12-16 2015-04-29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式空调
WO2017041699A1 (zh) * 2015-09-11 2017-03-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
CN108443968A (zh) * 2018-04-25 2018-08-2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蜗壳及空调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23426B1 (ko) * 2013-06-14 2020-06-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2544918B1 (ko) * 2016-09-05 2023-06-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욕실관리기
KR102521846B1 (ko) * 2016-09-05 2023-04-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욕실관리기 및 욕실관리기의 제어방법
KR102521847B1 (ko) * 2016-09-05 2023-04-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욕실관리기
KR102484776B1 (ko) * 2016-10-10 2023-0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욕실관리기 및 욕실관리기의 제어방법
CN109140592B (zh) * 2018-11-05 2024-05-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及风管机
CN111623415B (zh) * 2020-04-29 2022-02-25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8810A (zh) * 2012-05-30 2012-10-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送风的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73085A (zh) * 2012-09-24 2014-03-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673085B (zh) * 2012-09-24 2016-04-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110730A (zh) * 2013-10-31 2014-10-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104110730B (zh) * 2013-10-31 2016-12-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104390265A (zh) * 2014-10-29 2015-03-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4566910A (zh) * 2014-12-16 2015-04-29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式空调
WO2017041699A1 (zh) * 2015-09-11 2017-03-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
CN108443968A (zh) * 2018-04-25 2018-08-2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蜗壳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101477A (ko) 2008-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7935A (zh) 空调
EP1219477B1 (e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er
KR101749658B1 (ko) 공기조화기
EP3534076B1 (en) Indoor machine and air conditioner
KR101576539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00390466C (zh) 空调器
EP3631307B1 (en) Air conditioner
KR20090116522A (ko) 스탠드형 공기조화기
US20210331551A1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AU2016320945A1 (en) Air-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EP2821717B1 (en) Wind direction controller and air conditioner with the same
CN109458665B (zh)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H10119533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1298927B (zh) 空调
CN113074417A (zh) 空气调节器
CN101294728B (zh) 空调
JP6934610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1880094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11164349A (zh) 空调
CN109405069B (zh) 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US20070131407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KR20140004090A (ko) 공기 조화기
CN113803793A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5040748B2 (ja) 空気通路開閉装置
KR20080101474A (ko)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