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3609A - 低负载调节率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低负载调节率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3609A
CN101303609A CNA2008101152877A CN200810115287A CN101303609A CN 101303609 A CN101303609 A CN 101303609A CN A2008101152877 A CNA2008101152877 A CN A2008101152877A CN 200810115287 A CN200810115287 A CN 200810115287A CN 101303609 A CN101303609 A CN 101303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urrent
voltage
efferent duct
intermediate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152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3609B (zh
Inventor
王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Vimicr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imicr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micro Corp filed Critical Vimicro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152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036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03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3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3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36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inuous-Control Power Sources That Use Trans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包括误差放大器、输出管、反馈电路。其中,所述输出管接收输入电压、根据所述误差放大器的控制生成输出电压;所述反馈电路提供反映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所述误差放大器根据参考电压和反馈电压的差值来控制所述输出管。所述输出电压经由导线电阻为负载提供电压。所述低压差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电流复制电路,所述电流复制电路生成与输出管电流成比例的复制电流,从所述反馈电路中引出所述复制电流以拉高所述输出电压来弥补负载电流在所述导线电阻上的压降。这样,降低了所述抵押查电压调节器的负载调节率。

Description

低负载调节率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压调节器,尤其涉及低负载调解率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
背景技术
低压差电压调节器(Low Dropout Voltage Regulator)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电路中。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Low Dropout Regulator)。所述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包括输出管Mpass、分压电路和误差放大电路EA。其中,输出管Mpass接收输入电压VCC并根据误差放大器的控制生成输出电压VO。所述分压电路由串联在输出电压VO和地之间的电阻R1和R2组成,其提供一反映输出电压VO的反馈电压给所述误差放大器EA。所述误差放大器EA根据参考电压Ref和反馈电压的差值生成误差放大信号,并据此控制所述输出管Mpass生成输出电压VO。系统稳定后,所述反馈电压将会等于参考电压Ref。通常所述输出管Mpass、分压电路和误差放大电路EA会被集成于一芯片内。在芯片封装时,所述输出管Mpass的输出电压VO会经过金线被引至芯片外,该金线的电阻为R4。在芯片外,一般还有连接于输出端和地之间的电容C1和电流负载Io,其中Resr表示所述电容C1的等效串联电阻。
负载调节率是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它被用来描述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电压随负载电流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定义值为每增加一毫安(mA)负载电流导致输出电压下降的百分比。通常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电压会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而下降。例如,如果一个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在0mA的负载电流(即空载)时的输出电压为1V,在200mA负载电流时的输出电压为0.97V,则输出电压下降了30mV,为3%,此负载调节率为0.015%/mA。一般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内在环路设计的增益都很高,一般为60~80dB,其内部输出的节点电压的负载调节率非常小,通常小于0.005%/mA。
目前大多数商用LDO的负载调节率差主要由封装金线的电阻所影响(图1中的电阻R4)。例如,如果金线的电阻为150mΩ,则200mA的电流就会产生30mV的压降,有时甚至具有更大的金线电阻。随着芯片设计技术不断进步,芯片面积设计的越来越小,对于相同封装而言,芯片上的压焊点距离封装管脚的距离会增加,封装的金线会变长;同时随着集成度增加,多管脚的复杂芯片的封装也变的复杂,封装的金线也变长;再者,各种电路特别是模拟电路对供电电源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更优异的负载调节率。目前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电压也有减小的趋势,原因是许多被供电的器件希望采用更低的电源工作来节省功耗,减少热损耗。对于更低的输出电压而言,如果封装中金线的电阻不变,其压降导致的相对电压下降更多,负载调节率更差。当然也可以采用直径更大的金线封装,但会增加封装成本,而且有些封装形式中不支持其他直径的金线。
因此,亟待提出一种低负载调节率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具有很低的负载调节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包括误差放大器、输出管、反馈电路。其中,所述输出管接收输入电压、根据所述误差放大器的控制生成输出电压;所述反馈电路提供反映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所述误差放大器根据参考电压和反馈电压的差值来控制所述输出管。所述输出电压经由导线电阻为负载提供电压。所述低压差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电流复制电路,所述电流复制电路生成与输出管电流成比例的复制电流,从所述反馈电路中引出所述复制电流以拉高所述输出电压来弥补负载电流在所述导线电阻上的压降。
进一步的,所述复制电流与输出管电流的关系满足下式:
N = I MPass Is
IMPass指所述输出管的电流,Is指所述复制电流,N为电流复制比例,其为正数。
更进一步的,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依次串联于所述输出电压与地之间的第三、第二、第一电阻,所述第三、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用来提供所述反馈电压,所述第二、一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二、三电阻和导线电阻满足下式:
R 1 · R 3 R 1 + R 2 · 1 N = R 4
其中R1表示所述第一电阻,R2表示所述第二电阻,R3表示所述第三电阻,R4表示所述导线电阻。
更进一步的,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依次串联于所述输出电压与地之间的第三、第二、第一电阻,所述第二、一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用来提供所述反馈电压,所述第三、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电阻和导线电阻满足下式:
R3=R4·N
其中R3表示所述第三电阻,R4表示所述导线电阻。
更进一步的,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依次串联于所述输出电压与地之间的第三、第二、第一电阻,第二、三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用来提供所述反馈电压,第二、三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也作为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电阻和导线电阻满足下式:
R3=R4·N
其中R3表示所述第三电阻,R4表示所述导线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低压差电压调节器还包括连接于负载电压输出端与地之间的电容。
更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管是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源极接收输入电压、漏极生成输出电压、栅极接收误差放大器的控制,所述电流复制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输出管的栅极相连、源极接收输入电压,所述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相互连接、源极与地相连,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相连,电流复制比例N为:
N = I MPass I MN 2 = I MPass I MP _ s · I MN 1 I MN 2
IMN2表示第三晶体管的电流,IMP_s表示第一晶体管的电流,IMN1表示第二晶体管的电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包括误差放大器、输出管、反馈电路。所述输出管接收输入电压、根据所述误差放大器的控制生成输出电压;所述反馈电路提供反映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所述误差放大器根据参考电压和反馈电压的差值来控制所述输出管。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串联于输出电压与地之间的至少两个电阻,所述低压差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电流复制电路,所述电流复制电路生成与输出管电流成比例的复制电流,从所述至少两个电阻的中间节点引出所述复制电流。
进一步的,所述复制电流与输出管电流成正比。
更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电压经由导线电阻为负载提供电压,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导致的输出电压的压升等于负载电流在导线电阻上的压降。
更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两个电阻包括依次串联于输出电压和地之间的第三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三、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用来提供所述反馈电压,所述第二、一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
再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两个电阻包括依次串联于输出电压和地之间的第三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二、一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用来提供所述反馈电压,所述第三、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
再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两个电阻包括依次串联于输出电压和地之间的第三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阻,第二、三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用来提供所述反馈电压,第二、三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也作为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
根据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包括输出管、反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接收输入电压并生成输出电压,所述输出电压经由导线电阻为负载提供电压;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依次串联于输出电压与地之间的第三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或所述第三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提供反馈电压,所述反馈电压用于控制输出管的工作,并且从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或所述第三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处引出与输出管电流成正比的复制电流;其中调整所述复制电流与所述输出管电流的电流复制比例及所述第一、二或三电阻的电阻值使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所导致的输出电压的压升等于负载电流在导线电阻上的压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从分压电路中的特定节点上引出与负载电流成比例的电流,从而提高了输出管Mpass的输出电压以弥补封装金线的电阻所带来的压降影响,进而降低了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最终输出电压的负载调节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图1为现有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具体实现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图;和
图5为本发明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具有很低的负载调节率。在本发明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中,通过从分压电路中的特定节点上引出与负载电流成比例的复制电流,从而提高了输出管MPass的输出电压以弥补封装金线的电阻所带来的压降影响,进而降低了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最终输出电压的负载调节率。
图2示出了本发明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第一实施例。所述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包括输出管MPass、分压电路、电流复制电路和误差放大电路EA。所述输出管MPass接收输入电压VCC并根据误差放大器的控制生成输出电压Vo。所述分压电路由串联在输出电压Vo和地之间的电阻R1、R2和R3组成,所述电阻R3和R2的中间节点用来提供一反映输出电压Vo大小的反馈电压Vr给所述误差放大器EA。所述误差放大器EA根据参考电压Vref和反馈电压Vr的差值生成误差放大信号,并据此控制所述输出管MPass生成输出电压Vo。所述输出电压Vo经过封装导线电阻R4后生成最终输出电压(也可以称之为负载电压)Ve。所述低压差电压调节器还包括连接于最终输出电压Ve与地之间的电容C1和电流负载Io,其中Resr表示所述电容C1的等效串联电阻。在这里,所述分压电路也可以被称之为反馈电路。
其中所述输出管MPass是PMOS晶体管,其源极接电源VCC,其漏极生成输出电压Vo,其栅极与误差放大器EA的输出端相连以接收所述误差放大信号。
所述电流复制电路生成与负载电流Io(或者说输出管MPass的电流)成正比的复制电流,并从电阻R1和R2的中间节点Vx引出所述复制电流。这样,提高了输出管MPass的输出电压Vo以弥补封装金线的电阻R4所带来的压降影响,进而降低了最终输出电压Ve的负载调节率。
下面结合图2详细介绍改善负载调节率的原理及方法。
一般来讲,电阻R1、R2、R3形成的电阻串的总电阻很大,其上的电流非常小以至于可以被忽略,因此假设IO=IMpass,IMpass是输出管MPass上的电流。假设所述复制电流为负载电流Io(或者说输出管MPass的电流IMpass)的1/N, N = I MPass Is = Io Is , Is为复制电流,N为正数。
根据R3上的电流等于R2上的电流,也等于R1上的电流加复制电流,可得:
Vo - Vr R 3 = Vr - Vx R 2 = Vx R 1 + Io N
求解上述公式得:
Vo = R 1 + R 2 + R 3 R 1 + R 2 · Vr + R 1 · R 3 R 1 + R 2 · Io N
因此,最终输出电压Ve为:
Ve = R 1 + R 2 + R 3 R 1 + R 2 · Vr + R 1 · R 3 R 1 + R 2 · Io N - Io · R 4
当低压差电压调节器正常工作时,Vr等于Vref,一般为常量。R1,R2,R3的比例也为设计常量。所以上式中第一项
Figure A20081011528700132
随负载电流的变化最小,第二项
Figure A20081011528700133
和第三项Io·R4都直接与负载电流Io相关。如果希望Ve节点的负载调节率低,则需设计满足第二项和第三项抵消,即满足下式:
R 1 · R 3 R 1 + R 2 · Io N = Io · R 4
消去Io则:
R 1 · R 3 R 1 + R 2 · 1 N = R 4
因此,设计时只要满足上式,就可以消除电阻R4的压降对最终输出电压Ve的影响,从而降低了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负载调节率。
所述电流复制电流可以采用各种实现方法,其中图3示出了所述电流复制电路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法。所述电流复制电路包括PMOS晶体管MP_s、NMOS晶体管MN1和MN2。所述晶体管MP_s的栅极与输出管MPass的栅极相连,源极与电源VCC相连。所述晶体管MN1和MN2的栅极相互连接,源极与地相连,所述晶体管MN2的漏极与电阻R1和R2的中间节点Vx相连,所述晶体管MN1的漏极与所述晶体管MP_s的漏极相连。
其中所述晶体管MP_s与所述输出管MPass形成电流镜,它们的电流比例等于它们的宽长比之比。晶体管MN2和MN1也形成电流镜,它们的电流比例等于它们的宽长比之比。晶体管MN1与晶体管MP_s互相串联,它们的电流应相等。因此,电流复制比例N为:
N = I MPass I MN 2 = I MPass I MP _ s · I MN 1 I MN 2
图4示出了本发明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第二实施例。图4中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与图2中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基本上相同,它们的区别在于: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不同,其中图2中是从电阻R1和R2的中间节点Vx引出所述复制电流,而图4中是从电阻R2和R3的中间节点引出所述复制电流。这样图4中的电压反馈节点就与复制电流引出节点相同,此时图4中的电阻R1和R2可以视为一个电阻。
下面介绍图4中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改善负载调节率的原理及方法。
一般来讲,电阻R1、R2、R3形成的电阻串的总电阻很大,其上的电流非常小以至于可以被忽略,因此假设IO=IMpass,IMpass是输出管MPass上的电流。假设所述复制电流为负载电流Io(或者说输出管MPass的电流IMpass)的1/N, N = I MPass Is = Io Is , Is为复制电流,N为正数。
根据R3上的电流等于R2和R1上的电流加复制电流,可得:
Vo - Vr R 3 = Vr R 1 + R 2 + Io N
求解上述公式得:
Vo = R 1 + R 2 + R 3 R 1 + R 2 · Vr + R 3 · Io N
因此,最终输出电压Ve为:
Ve = R 1 + R 2 + R 3 R 1 + R 2 · Vr + R 3 · Io N - R 4 · Io
如需减小Ve对Io的依赖,则需设计满足第二项和第三项抵消,即满足下式:
R 3 · Io N = R 4 · Io
消去Io得:
R3=R4·N
因此,设计时只要满足上式,就可以消除电阻R4的压降对最终输出电压Ve的影响,从而降低了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负载调节率。
图5示出了本发明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第三实施例。图5中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也与图2中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基本上相同,它们的区别同样在于: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及电压反馈节点的不同,其中图2中是从电阻R1和R2的中间节点Vx引出所述复制电流,将电阻R2和R3的中间节点作为电压反馈节点,而图5中是从电阻R2和R3的中间节点引出所述复制电流,将电阻R1和R2的中间节点作为电压反馈节点。
下面介绍图5中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改善负载调节率的原理及方法。
一般来讲,电阻R1、R2、R3形成的电阻串的总电阻很大,其上的电流非常小以至于可以被忽略,因此假设IO=IMpass,IMpass是输出管MPass上的电流。假设所述复制电流为负载电流Io(或者说输出管MPass的电流IMpass)的1/N, N = I MPass Is = Io Is , Is为复制电流,N为正数。
根据R1上的电流等于R2上的电流,等于R3上的电流减复制电流,则:
Vr R 1 = Vx - Vr R 2 = Vo - Vx R 3 - Io N
求解上述公式得:
Vo = R 1 + R 2 + R 3 R 1 · Vr + R 3 · Io N
因此,最终输出电压Ve为:
Ve = R 1 + R 2 + R 3 R 1 · Vr + R 3 · Io N - R 4 · Io
如需减小Ve对Io的依赖,则需设计满足第二项和第三项抵消,即满足下式:
R 3 · Io N = R 4 · Io
消去Io得:
R3=R4·N
因此,设计时只要满足上式,就可以消除电阻R4的压降对最终输出电压Ve的影响,从而降低了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的负载调节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包括误差放大器、输出管、反馈电路,其中,
所述输出管接收输入电压、根据所述误差放大器的控制生成输出电压;
所述反馈电路提供反映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
所述误差放大器根据参考电压和反馈电压的差值来控制所述输出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电压经由导线电阻为负载提供电压,
所述低压差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电流复制电路,所述电流复制电路生成与输出管电流成比例的复制电流,从所述反馈电路中引出所述复制电流以拉高所述输出电压来弥补负载电流在所述导线电阻上的压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制电流与输出管电流的关系满足下式:
N = I MPass Is
IMPass指所述输出管的电流,Is指所述复制电流,N为电流复制比例,其为正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依次串联于所述输出电压与地之间的第三、第二、第一电阻,所述第三、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用来提供所述反馈电压,所述第二、一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三电阻和导线电阻满足下式:
R 1 · R 3 R 1 + R 2 · 1 N = R 4
其中R1表示所述第一电阻,R2表示所述第二电阻,R3表示所述第三电阻,R4表示所述导线电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依次串联于所述输出电压与地之间的第三、第二、第一电阻,所述第二、一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用来提供所述反馈电压,所述第三、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阻和导线电阻满足下式:
R3=R4·N
其中R3表示所述第三电阻,R4表示所述导线电阻。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依次串联于所述输出电压与地之间的第三、第二、第一电阻,第二、三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用来提供所述反馈电压,第二、三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也作为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阻和导线电阻满足下式:
R3=R4·N
其中R3表示所述第三电阻,R4表示所述导线电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差电压调节器还包括连接于负载电压输出端与地之间的电容。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管是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源极接收输入电压、漏极生成输出电压、栅极接收误差放大器的控制,
所述电流复制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输出管的栅极相连、源极接收输入电压,所述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相互连接、源极与地相连,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相连,电流复制比例N为:
N = I MPass I MN 2 = I MPass I MP _ s · I MN 1 I MN 2
IMN2表示第三晶体管的电流,IMP_s表示第一晶体管的电流,IMN1表示第二晶体管的电流。
11、一种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包括误差放大器、输出管、反馈电路,其中,
所述输出管接收输入电压、根据所述误差放大器的控制生成输出电压;
所述反馈电路提供反映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
所述误差放大器根据参考电压和反馈电压的差值来控制所述输出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串联于输出电压与地之间的至少两个电阻,
所述低压差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电流复制电路,所述电流复制电路生成与输出管电流成比例的复制电流,从所述至少两个电阻的中间节点引出所述复制电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制电流与输出管电流成正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压经由导线电阻为负载提供电压,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导致的输出电压的压升等于负载电流在导线电阻上的压降。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电阻包括依次串联于输出电压和地之间的第三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三、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用来提供所述反馈电压,所述第二、一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电阻包括依次串联于输出电压和地之间的第三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二、一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用来提供所述反馈电压,所述第三、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电阻包括依次串联于输出电压和地之间的第三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阻,第二、三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用来提供所述反馈电压,第二、三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也作为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
17、一种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包括输出管、反馈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管接收输入电压并生成输出电压,所述输出电压经由导线电阻为负载提供电压;
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依次串联于输出电压与地之间的第三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或所述第三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提供反馈电压,所述反馈电压用于控制输出管的工作,并且从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或所述第三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处引出与输出管电流成正比的复制电流;其中
调整所述复制电流与所述输出管电流的电流复制比例及所述第一、二或三电阻的电阻值使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所导致的输出电压的压升等于负载电流在导线电阻上的压降。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用来提供所述反馈电压,所述第二、一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
所述第一、二、三电阻、导线电阻及电流复制比例满足下式:
R 1 · R 3 R 1 + R 2 · 1 N = R 4
其中R1表示所述第一电阻,R2表示所述第二电阻,R3表示所述第三电阻,R4表示所述导线电阻,N为电流复制比例,其中
N = I MPass Is
IMPass指所述输出管的电流,Is指所述复制电流。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一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用来提供所述反馈电压,所述第三、二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
所述第三电阻、导线电阻及电流复制比例满足下式:
R3=R4·N
其中R3表示所述第三电阻,R4表示所述导线电阻,N为电流复制比例,其中
N = I MPass Is
IMPass指所述输出管的电流,Is指所述复制电流。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第二、三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用来提供所述反馈电压,第二、三电阻之间的中间节点也作为所述复制电流的引出节点;
所述第三电阻、导线电阻及电流复制比例满足下式:
R3=R4·N
其中R3表示所述第三电阻,R4表示所述导线电阻,N为电流复制比例,其中
N = I MPass Is
IMPass指所述输出管的电流,Is指所述复制电流。
CN2008101152877A 2008-06-20 2008-06-20 低负载调节率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36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52877A CN101303609B (zh) 2008-06-20 2008-06-20 低负载调节率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52877A CN101303609B (zh) 2008-06-20 2008-06-20 低负载调节率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3609A true CN101303609A (zh) 2008-11-12
CN101303609B CN101303609B (zh) 2010-06-02

Family

ID=40113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528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3609B (zh) 2008-06-20 2008-06-20 低负载调节率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03609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5654A (zh) * 2011-11-25 2012-06-13 上海艾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低压差稳压器及集成电路系统
CN103163925A (zh) * 2011-12-15 2013-06-19 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高效率低压差电压调节器
CN103376816A (zh) * 2012-04-30 2013-10-30 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 低压差调压器
CN105630051A (zh) * 2014-10-28 2016-06-01 江苏绿扬电子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高精度大功率的直流电压输出控制方法
CN106292815A (zh) * 2015-05-26 2017-01-04 晶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压降稳压器和包含低压降稳压器的输出缓冲器
CN110658877A (zh) * 2018-06-29 2020-01-07 予力半导体公司 用于电压调节器的瞬态响应技术
CN111367347A (zh) * 2020-05-26 2020-07-03 江苏长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稳压器的线损补偿方法及其电路
CN111650987A (zh) * 2020-06-23 2020-09-11 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Pmos输出功率管的低压差稳压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24357A1 (en) * 2004-08-06 2006-02-08 Nanopower Solution Co., Ltd. Voltage regulator having inverse adaptive control means
US20060273771A1 (en) * 2005-06-03 2006-12-07 Micrel, Incorporated Creating additional phase margin in the open loop gain of a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ier system
CN100492244C (zh) * 2007-03-21 2009-05-27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差的电压调节器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5654A (zh) * 2011-11-25 2012-06-13 上海艾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低压差稳压器及集成电路系统
CN103163925B (zh) * 2011-12-15 2014-11-05 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高效率低压差电压调节器
CN103163925A (zh) * 2011-12-15 2013-06-19 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高效率低压差电压调节器
US9501075B2 (en) 2012-04-30 2016-11-2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Low-dropout voltage regulator
US9134743B2 (en) 2012-04-30 2015-09-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Low-dropout voltage regulator
CN103376816A (zh) * 2012-04-30 2013-10-30 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 低压差调压器
CN105630051A (zh) * 2014-10-28 2016-06-01 江苏绿扬电子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高精度大功率的直流电压输出控制方法
CN106292815A (zh) * 2015-05-26 2017-01-04 晶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压降稳压器和包含低压降稳压器的输出缓冲器
CN110658877A (zh) * 2018-06-29 2020-01-07 予力半导体公司 用于电压调节器的瞬态响应技术
CN110658877B (zh) * 2018-06-29 2020-12-08 予力半导体公司 用于电压调节器的瞬态响应技术
US11095204B2 (en) 2018-06-29 2021-08-17 Empower Semiconductor, Inc. Voltage regulator adapted for changing loads
CN111367347A (zh) * 2020-05-26 2020-07-03 江苏长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稳压器的线损补偿方法及其电路
CN111367347B (zh) * 2020-05-26 2020-09-15 江苏长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稳压器的线损补偿方法及其电路
CN111650987A (zh) * 2020-06-23 2020-09-11 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Pmos输出功率管的低压差稳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3609B (zh) 201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3609B (zh) 低负载调节率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
US10915121B2 (en) Low dropout regulator (LDO) with frequency-dependent resistance device for pole tracking compensation
CN1848019B (zh) 恒压电源电路和测试恒定电压源的方法
US10725488B2 (en) Two-stage error amplifier with nested-compensation for LDO with sink and source ability
CN101667046B (zh) 一种低压差电压调节器
US7482798B2 (en) Regulated internal power supply and method
CN109164861A (zh) 一种快速瞬态响应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CN111290463B (zh) 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的线损补偿电路及控制方法
JP2008217677A (ja) 定電圧回路及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CN108710399A (zh) 一种具有高瞬态响应的ldo电路
KR20190068952A (ko) 밴드갭 기준전압 발생회로
JP2009169503A (ja) 過電流保護回路及びその過電流保護回路を備えた定電圧回路
JP2008276566A (ja) 定電圧電源回路
CN102270006A (zh) 电压调节电路
CN101604174B (zh) 稳压器
CN104635823B (zh) 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
CN104331112A (zh) 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其软启动电路
CN107305399B (zh) Pmos功率电晶体线性降压稳压电路
CN101609345A (zh) 一种线性电压调节器
JP5885683B2 (ja) 降圧レギュレータ
CN104460805A (zh) 低温度系数和低电源电压系数的基准电流源
CN102097129A (zh) 闪存的擦除电压上升控制电路
CN109683655B (zh) 瞬态增强的ldo电路
CN117277514B (zh) 一种减小输出电压波动的供电电路
CN110703850B (zh) 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UXI VIMICRO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VIMICRO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1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HAIDIAN, BEIJING TO: 214000 WUXI,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21

Address after: A 530 building Taihu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 Jiangsu province Wuxi District Qingyuan Road 214000 10 floor

Patentee after: Wuxi Vimicro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35, the world building, the second floor of the building on the ground floor, No. 16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Vimicro Corporation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