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7648A - 一种含有菇类蛋白多糖的杀菌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菇类蛋白多糖的杀菌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7648A
CN101297648A CNA2007101880140A CN200710188014A CN101297648A CN 101297648 A CN101297648 A CN 101297648A CN A2007101880140 A CNA2007101880140 A CN A2007101880140A CN 200710188014 A CN200710188014 A CN 200710188014A CN 101297648 A CN101297648 A CN 101297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ent
ningnanmycin
mushroom proteoglycan
microbicide compositions
proteoglyc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880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7648B (zh
Inventor
蒋勤军
王明康
孙长贵
杨会营
闫玉强
王晓辉
刘晓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hua Yongle (Leti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anhua Yongle Pestici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anhua Yongle Pestici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anhua Yongle Pestici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8801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976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97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7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7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7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宁南霉素和菇类蛋白多糖,杀菌剂组合物重量百分比组分:宁南霉素0.1%-20%,菇类蛋白多糖0.1%-10%。本杀菌剂组合物可以配制成水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本杀菌剂组合物用于病毒病的控制,具有明显的增产及改善作物品质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菇类蛋白多糖的杀菌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宁南霉素与菇类蛋白多糖的杀菌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植物病毒多达909种,且分布广、危害严重,常见的栽培植物都受一种或多种病毒危害。中国已经记载209种蔬菜就受195种病毒感染,每种蔬菜都有病毒病。植物病毒病害已经成为仅次于植物真菌病害的第二大类植物病害,全世界每年由植物病毒造成的损失约40亿美元,其中美国就达6亿美元左右,仅烟草花叶病毒(TMV)引起的损失就达6000万美元左右。为了有效控制植物病毒的危害,除了采取传统的抗病毒育种、弱毒株系交叉保护、改进栽培技术、杀虫剂控制传毒介体和转基因等方法外,还研究了植物病毒病害的化学防治方法。由于病毒在植物细胞内绝对寄生,其复制所需要的能量、物质场所完全由寄主细胞提供,因而防治起来很困难。目前,国内仍然缺乏防效显著的品种。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研制抗病毒新制剂。
宁南霉素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新型生物农药,该药是一种胞嘧啶核苷肽型广谱抗生素杀菌剂,具有预防和一定的治疗作用,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无“三致”和蓄积作用的广谱性抗生素农药,主要防治烟草、玉米、大豆、黄瓜、辣椒、蕃茄、白菜、西瓜、木瓜、香蕉、胡椒、可可等病毒病,大豆根腐病、水稻白叶枯病、小麦、蔬菜、瓜果、花卉白粉病。其游离碱为白色粉末,熔点:195℃(分解),易溶于水,可溶于甲醇,微溶于乙醇,难溶于丙酮、乙酯、苯等有机溶剂,pH值在3.0~5.0之间较为稳定,在碱性时易分解失去活性。
菇类蛋白多糖既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又有明显的抗病和增产、提高作物品质的效能。(其主要成分是菌类多糖,其结构是由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木糖并挂有蛋白质片段)原药为乳白色粉末,溶于水,制剂外观为深棕色,稍有沉淀。无异味,pH值为4.5~5.5,常温贮存稳定,不宜与碱性药剂相混。用于防治水稻、番茄、辣椒、黄瓜、烟草、马铃薯、花卉等多种作物的病毒病。菇类蛋白多糖很早就用于医药领域,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癌,治疗恶性肿瘤,抗病毒之功效,并在临床中取得广泛的证明。但因为其生产工艺复杂,产品价格昂贵,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才开始应用到农业领域。由于原料价格较高,生产工艺复杂,有效成分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因素,含有该有效成分的产品始终没有得到迅速的发展。
通过相关文献检索,国内已有菇类蛋白多糖的相关文献和报道,食用菌制备防治植物病毒的农药及工艺(专利号:93102828.0),提到经蒸发提取的生物农药,用于防治TMV、CMV等植物病毒。香菇菌糠及柄蒂提取物制备生物农药及其工艺(专利号:00105910.6)所述的是对菌糠、柄蒂进行酶解、灭活及浓缩,配成复合制剂。但两个专利主要描述的是生产工艺。宁南霉素抗病毒的相关文献和专利已有报道。中国专利CN101019539A、CN101057586A等这些文献中已经涉及了以宁南霉素为有效成分进行复配的杀菌剂组合。但菇类蛋白多糖与宁南霉素进行组合用于防治病毒病未见文献报道,本发明成功进行了这种组合物用于病毒病的控制。在国内属于首次。将两种生物农药进行复配,不仅对环境友好,还可互补弊端大大提高药效、持效期和防治谱,因此也大幅度的降低了成本,本次申请的专利应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宁南霉素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毒的复制、增生,有效控制病害的传播,而菇类蛋白多糖对病毒病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同时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性,增加植物的长势,这两种成分结合突出了两者的优点,一方面有效控制病毒的侵染,消除病毒引起的病害,另一方面迅速激活植物本身的抗逆基因,提高免疫力,恢复增强作物生理机能,从而达到彻底治疗、快速恢复生长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剂组合物,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增生及对病毒病本身的治疗作用,以提高药剂对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含有宁南霉素和菇类蛋白多糖。
上述杀菌剂组合物,含有宁南霉素0.1%~20%,菇类蛋白多糖0.1%~10%。
上述杀菌剂组合物,其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宁南霉素0.1%~20%,菇类蛋白多糖0.1%~10%,润湿剂1%~20%,分散剂0.5%~20%,展着剂0.1%~20%,稳定剂0.1%~15%,穿透剂1%~20%,增稠剂0.1%~20%,防冻剂0.05%~10%,消泡剂0.1%~6%,填料0%~90%。
上述杀菌剂组合物,其优选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宁南霉素1%~15%,菇类蛋白多糖0.1%~2%,润湿剂1%~6%,分散剂1%~10%,展着剂1%~5%,稳定剂0.1%~6%,穿透剂1%~5%,增稠剂0.1%~3%,防冻剂1%~8%,消泡剂0.1%~3%,填料30%~80%。
上述杀菌剂组合物中所述的润湿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盐、拉开粉、脂肪酸硫酸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茶枯、皂角等之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杀菌剂组合物中所述的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和聚羧酸类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杀菌剂组合物中所述的展着剂为聚乙烯醇、聚三硅氧烷、油酸三乙醇胺等之中一种或几种。
上述杀菌剂组合物中所述的稳定剂为环氧化植物油如环氧化亚麻油、环氧化豆油等一种或几种。
上述杀菌剂组合物中所述的穿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JFC)系列或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一种或几种。
上述杀菌剂组合物中所述的增稠剂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或黄原胶等一种或几种;
上述杀菌剂组合物中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杀菌剂组合物中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类,如Si18、S-29、FZ-880等一种或几种。
上述杀菌剂组合物中所述的填料为纯化水、高岭土、膨润土、滑石粉、轻质碳酸钙、硅藻土、陶土、凹凸棒土、活性白土、石膏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杀菌剂组合物,配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助剂,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可以制成本发明的农药剂型。其所述的剂型可以是水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
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其含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为0.5%~15%之间。
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的提取过程:将香菇菌糠及柄蒂、固体培养物等经过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物料细度达到80%通过10目标准筛,将粉碎好的物料加入到60℃~80℃热水中浸泡,浸泡4小时以上,待温度降至50℃~60℃时,加入香菇多糖提取酶(国内其他生产厂家购买),在50℃~60℃的温度下,浸泡2小时,将浸泡液过滤,去掉滤渣,分析滤液中菇类蛋白多糖的含量,将滤液在55℃~60℃下减压蒸馏提纯,根据需要,控制蒸馏出水的量,从而得到含量在0.5%~15%的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通过分析鉴别试验,证明制备的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中含有菇类蛋白多糖和氨基酸两种有效成分。以下对两种成分的分析方法作了详细地说明。
(一)菇类蛋白多糖的分析方法:
称取在80℃烘干至恒重(大约需要10~12小时)的菇类蛋白多糖标准品(医药级,市场上购买)0.3g(准确至0.0002g),用少量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摇匀。从中移取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摇匀,制成菇类蛋白多糖标准溶液。
称取样品1.5g(准确至0.0002g)于20mL离心管中,加入3mL乙醇,摇匀。置于(4±1)℃冰箱中醇析12小时,醇析后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3min,分离上清液。沉淀用无水乙醇冲洗4次,无水乙醚冲洗一次,每次都要离心,用量都是4mL。收集上清液于蒸发皿中。将蒸发皿置于75℃恒温水浴中蒸去乙醇及乙醚。残渣用50℃左右的蒸馏水10mL溶解,冷至室温后转入50mL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净蒸发皿,洗液全部转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取0.5mL于20mL刻度比色管中,用蒸馏水补至2mL,用移液管沿管壁加入3mL蒽酮-硫酸溶液(自己配制),置于冰水中,取出慢慢摇匀,加热2分钟后冷却。用1cm的玻璃比色皿,在62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由此计算出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中菇类蛋白多糖的含量。
(二)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称取0.2g(准确至0.002g),用无氨蒸馏水稀释到100mL,摇匀,取0.3mL置于20mL具塞刻度试管中,用无氨蒸馏水补充到2mL,摇匀。以蒸馏水为对照,再加2mL水合茚三酮试液(自己配制),0.2mL 0.1%抗坏血酸(自己配制),摇匀。加热10min后取出,冷却并摇动。当待测液呈紫色时,用60%(V/V)乙醇(自己配制)稀释至10mL,混匀,用10mm光径比色皿,在波长580nm下测定其吸光度值。由此计算出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中氨基酸的含量。
上述杀菌剂组合物水剂的生产方法为:按比例将宁南霉素、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与润湿剂、分散剂、穿透剂、增稠剂、防冻剂、纯化水一起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2小时,得到本发明杀菌剂组合物水剂。
上述杀菌剂组合物悬浮剂的生产方法为:按比例将宁南霉素、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与润湿剂、分散剂、展着剂、稳定剂、穿透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纯化水一起加入到反应釜,搅拌2小时,打开釜底放料阀,将物料注入砂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物料细度达到98%通过200目标准筛后出料,物料再放入到高剪切乳化釜中,乳化后即得本发明杀菌剂组合物悬浮剂。
上述杀菌剂组合物可湿性粉剂的生产方法为:按比例将宁南霉素、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与润湿剂、分散剂、展着剂、稳定剂、穿透剂、固体填料一起加入到锥型混合机中混合2小时以上,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到气流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再加入到锥型混合机中混合2小时,混合后的物料细度达到98%通过200目标准筛,即得本发明杀菌剂组合物可湿性粉剂。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采用两种单剂复配后,不仅克服了两种单剂存在的不足,而且综合两种单剂的优点,产生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同时降低了成本,增长了持效期,对多种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持效期可达30天以上,扩大了防治范围,对多种植物的病毒病具有治疗作用。降低了复合杀菌剂的毒性和残留量,对环境安全,而且由于制剂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因此施药后不仅具有抗病毒作用还有明显的增产及改善作物品质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是我公司自行制备的,其含量为10%。宁南霉素与助剂为其他厂家购买。
实施例1
将宁南霉素原药2kg,白炭黑35kg,膨润土23kg,高岭土20kg,一起加入到混合机中,滴加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5kg,混合均匀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3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kg,聚乙烯醇2kg,羧甲基纤维素2kg,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气流粉碎,粉碎后的物料细度达到98%通过200目标准筛,将粉碎后的物料再次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杀菌剂组合物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
将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5kg,宁南霉素原药5kg,十二烷基硫酸钠3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kg,油酸三乙醇胺2kg,环氧化豆油2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kg,羧甲基纤维素0.2kg,乙二醇1kg,Si18消泡剂1kg,纯化水68.8kg,一起加入到反应釜,搅拌2小时,打开釜底放料阀,将物料注入砂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物料细度达到98%通过200目标准筛后出料,物料再放入到高剪切乳化釜中,乳化后即得本发明杀菌剂组合物悬浮剂。
实施例3
将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5kg,宁南霉素原药8kg,十二烷基硫酸钠4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5kg,乙二醇2kg,纯化水69.5kg,一起加入到反应釜,搅拌2小时,打开釜底放料阀,出料即得本发明杀菌剂组合物水剂。
实施例4
将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5kg,宁南霉素原药10kg,十二烷基硫酸钠3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kg,油酸三乙醇胺2kg,环氧化豆油2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5kg,羧甲基纤维素0.2kg,乙二醇0.5kg,S-29 1kg,纯化水63.8kg,一起加入到反应釜,搅拌2小时,打开釜底放料阀,将物料注入砂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物料细度达到98%通过200目标准筛后出料,物料再放入到高剪切乳化釜中,乳化后即得本发明杀菌剂组合物悬浮剂。
实施例5
将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10kg,宁南霉素原药2kg,十二烷基硫酸钠3.5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9kg,油酸三乙醇胺2.5kg,环氧化豆油4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kg,羧甲基纤维素0.2kg,乙二醇1kg,Si18 0.5kg,纯化水62.3kg,一起加入到反应釜,搅拌2小时,打开釜底放料阀,将物料注入砂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物料细度达到98%通过200目标准筛后出料,物料再放入到高剪切乳化釜中,乳化后即得本发明杀菌剂组合物悬浮剂。
实施例6
将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10kg,宁南霉素原药5kg,十二烷基硫酸钠3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6kg,油酸三乙醇胺2.2kg,环氧化豆油4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5kg,羧甲基纤维素0.5kg,乙二醇1kg,S-29 0.5kg,纯化水64.3kg,一起加入到反应釜,搅拌2小时,打开釜底放料阀,将物料注入砂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物料细度达到98%通过200目标准筛后出料,物料再放入到高剪切乳化釜中,乳化后即得本发明杀菌剂组合物悬浮剂。
实施例7
将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10kg,宁南霉素原药8kg,十二烷基硫酸钠3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kg,油酸三乙醇胺2kg,环氧化豆油4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kg,羧甲基纤维素0.2kg,乙二醇0.5kg,Si18 1kg,纯化水58.3kg,一起加入到反应釜,搅拌2小时,打开釜底放料阀,将物料注入砂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物料细度达到98%通过200目标准筛后出料,物料再放入到高剪切乳化釜中,乳化后即得本发明杀菌剂组合物悬浮剂。
实施例8
将菇类蛋白多糖浓缩液10kg,宁南霉素原药10kg,十二烷基硫酸钠4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kg,油酸三乙醇胺2kg,环氧化豆油2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kg,羧甲基纤维素0.4kg,乙二醇2kg,Si18 0.5kg,纯化水58.1kg,一起加入到反应釜,搅拌2小时,打开釜底放料阀,将物料注入砂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物料细度达到98%通过200目标准筛后出料,物料再放入到高剪切乳化釜中,乳化后即得本发明杀菌剂组合物悬浮剂。
烟草花叶病毒病(TMV)是烟草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病害,其危害已遍及全国各个烟区,不仅造成烟叶产量的重大损失,而且使烟叶品质严重下降。在病毒病流行年份,由病毒病造成的烟叶产量损失可达30%-50%,个别地块甚至绝产。目前烟草病毒病已严重阻碍我国烟草生产的发展,成为迫切急需解决的问题。烟草花叶病毒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一种的病毒,常和其他病毒复合侵染,造成作物大幅度的减产。因此,我们将生测的对象定为烟草花叶病毒。
生测方法:采用枯斑法测定各配方的活性。将感染TMV的烟草病叶剪碎放入研钵,加入8倍病叶重量的0.2M(PH7.0)磷酸缓冲液,研磨成糊状,随后加入少许金刚砂。用左手托着烟叶背面,右手食指蘸取病毒汁液摩擦叶面,接种后用水冲洗接种的叶片。待叶片完全晾干后剪下,沿叶片中脉对剖,左右半叶分别浸入供试药液和灭菌水中,分别代表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10S后取出。置于24℃光照培养箱保湿培养,4d后观察其产生枯斑数量,记录发病情况。
抑制率(%)=1-处理枯斑数/对照枯斑数
混配制剂的理论毒力指数A=∑(某药的毒力指数×在混剂中该药有效成分的百分率)
Figure A20071018801400081
CTC大于120时为增效作用,小于80时为拮抗作用,80-120时为加和作用。
表1宁南霉素、菇类蛋白多糖及其不同配比对烟草花叶病毒病(TMV)的测定结果
表2不同配比对烟草花叶病毒病(TMV)毒力测定数据
Figure A20071018801400092
表2(续)不同配比对烟草花叶病毒病(TMV)毒力测定数据
Figure A20071018801400101
从上述生测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宁南霉素与菇类蛋白多糖复配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配方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其中配方七的共毒系数最大,达到了295.20。从表中可以看出,0.5%菇类蛋白多糖与不同含量宁南霉素(2%~10%)复配时的增效作用要小于1%的菇类蛋白多糖与不同含量宁南霉素(2%~10%)复配时的增效作用。因此,菇类蛋白多糖与宁南霉素复配时,菇类蛋白多糖的最佳含量确定为1%。同时可以看出当菇类蛋白多糖的含量为1%时,随着宁南霉素含量的增加,CTC也明显增加,但当宁南霉素含量为10%时,CTC为294.57小于1%菇类蛋白多糖与8%宁南霉素复配的CTC(295.20)。因此,菇类蛋白多糖与宁南霉素复配时,不是宁南霉素含量越高CTC越大,宁南霉素的最佳含量是8%。综合以上可以确定,菇类蛋白多糖与宁南霉素复配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的最佳比例是1∶8。
从以上数据我们还可以明显看出,菇类蛋白多糖与宁南霉素复配时混合制剂对烟草花叶病毒病(TMV)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单剂使用时的抑制率,如1%菇类蛋白多糖与8%宁南霉复配时对烟草花叶病毒病(TMV)的抑制率为93.84%,远远高于菇类蛋白多糖(50.35%)和宁南霉素的抑制率(58.27%),差异表现极为显著,说明二者复配后可以明显提高药效。
通过室内生测试验,我们选出配方一(CTC最小)和配方七(CTC最大)做温室烟苗烟草花叶病毒病(TMV)的预防、治疗试验,并与相同含量的宁南霉素、菇类蛋白多糖的单剂做对比,验证复配后的增效作用。
试验一:2.5%宁南霉素·菇类蛋白多糖(配方一)、2%宁南霉素、0.5%菇类蛋白多糖做田间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的药效试验。试验地点为河南许昌,时间为2006年6月7日,试验共四个处理,每个处理三个重复。温室烟苗预防试验的方法为:将各药剂用无菌水稀释到200μg/L,用微量喷雾器将药液喷到叶片上,施药后1d接种TMV,接种7d后进行观察记载,并计算病斑抑制率;温室烟苗治疗试验的方法为:接种TMV 1d后分别将各药剂(200μg/L)喷洒到叶片上,施药后7d观察记录病斑数,计算病斑抑制率。
表12试验期间气象资料
  日期   6-7   6-8   6-9   6-10   6-11   6-12   6-13
  温度(℃)   26-32   28-35   26-34   25-34大雨   23-32   23-33   25-36
时间:2007年6月  地点:河南许昌
药效调查方法:各处理选5株长势均匀一致的烟草,每株处理3片真叶,调查时统计3片真叶上的病斑总数,计算药效病斑抑制率:
Figure A20071018801400111
表13各药剂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预防作用
Figure A20071018801400121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字母相同为Duncan测试差异不显著.
表14各药剂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治疗作用
Figure A20071018801400122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字母相同为Duncan测试差异不显著.
从表13、14可以看出,宁南霉素和菇类蛋白多糖复配后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预防、治疗作用均要高于宁南霉素、菇类蛋白多糖单剂使用时的效果,2.5%宁南霉素·菇类蛋白多糖对烟草花叶病毒的预防效果为84.07%、治疗效果为85.10%,而2%宁南霉素的预防效果为40.71%、治疗效果为44.35%,菇类蛋白多糖的预防效果为35.40%、治疗效果为37.90%,各处理间的差异表现极显著。
试验二:选用配方七、8%宁南霉素、1%菇类蛋白多糖进行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预防、治疗试验,验证配方七的增效作用,并与配方一的效果进行对比;试验方法、调查方法及气象资料同上,试验具体数据如下:
表15各药剂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预防作用
Figure A20071018801400123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字母相同为Duncan测试差异不显著.
表16各药剂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治疗作用
Figure A20071018801400131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字母相同为Duncan测试差异不显著.
从表15、16可以看出,9%宁南霉素·菇类蛋白多糖复配后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预防、治疗作用均要高于宁南霉素、菇类蛋白多糖单剂使用时的效果,9%宁南霉素·菇类蛋白多糖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预防效果为91.60%,治疗效果为94.60%,而8%宁南霉素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预防效果为48.09%、治疗效果为43.51%,菇类蛋白多糖的预防效果为52.03%、治疗效果为46.62%,各处理间的差异表现极显著。
综合试验一、试验二可以得出,宁南霉素与菇类蛋白多糖以不同比例复配,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即使随着宁南霉素、菇类蛋白多糖单剂含量的增加防治效果有所增加,但最高防效也未达到55%,远远低于相同含量复配制剂的防治效果,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而且可以看出,宁南霉素·菇类蛋白多糖复配制剂既可以用于预防又可以用于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TMV),而且治疗效果稍好于预防作用。我们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配方七的效果明显好于配方一,验证了CTC越大其增效作用也越明显,与室内生测的结果相吻合。
试验三:通过上述几个温室药效试验,确定配方七的预防、治疗效果最理想。因此,选用配方七、8%宁南霉素、1%菇类蛋白多糖进行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TMV)的田间试验。在烟草花叶病毒病(TMV)发病初期施用,连续两次用药间隔期10天,用药前调查发病基数,最后一次用药后7天、15天、21天分别调查防治效果,每个处理3个重复。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均匀一致,并和当地的农业种植习惯相同。
表179%宁南霉素·菇类蛋白多糖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TMV)田间试验
Figure A20071018801400132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配方七的田间药效明显高于8%宁南霉素和1%菇类蛋白多糖单剂使用的效果,药后7d配方七的防治效果为95.26%,而8%宁南霉素、1%菇类蛋白多糖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6.29%、51.73%;配方七在药后21d对烟草花叶病毒病(TMV)防治效果仍高达93.19%,说明配方七不仅效果好于单剂而且持效期也长于单剂。农户使用该药剂,不仅可以提高药效,而且可以降低使用成本。同时,观察使用配方七的烟草,烟草生长旺盛、叶片浓绿,提高了烟叶的商品率和质量。
试验四:因菇类蛋白多糖混合物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因此有增产作用。为验证菇类蛋白多糖与宁南霉素复配后对水稻的增产、提高品质的作用,我们选用配方七、8%宁南霉素、1%菇类蛋白多糖做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virus RSV)的田间试验,主要观察是否有增产效果。方法为:在水稻收割时测算小区实粒数、千粒重、实际产量,计算空秕率和增产效果,也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稻谷产量差异性的显著性,观察配方七是否对水稻产量有增产作用。
表18配方七及不同药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Figure A20071018801400141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字母相同为Duncan测试差异不显著.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使用配方七对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virus RSV)有显著的防治作用和增产作用,空秕率明显低于其他两个药剂,千粒重也有明显的增加。使用配方七的地块水稻个体强壮、青杆黄熟、子粒饱满。因此,使用该配方不仅可以预防、治疗病毒病的发生,同时也有促进作物生长,增产提高品质的作用。

Claims (5)

1、一种含有菇类蛋白多糖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菌剂组合物由宁南霉素与菇类蛋白多糖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助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展着剂、稳定剂、穿透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配制成的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宁南霉素0.1%~20%,菇类蛋白多糖0.1%~10%,润湿剂1%~20%,分散剂0.5%~20%,展着剂0.1%~20%,稳定剂0.1%~15%,穿透剂1%~20%,增稠剂0.1%~20%,防冻剂0.05%~10%,消泡剂0.1%~6%,填料0%~90%。各组分之和为100%。
4、根据权利要求2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盐、拉开粉、脂肪酸硫酸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茶枯、皂角等之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和聚羧酸类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展着剂为聚乙烯醇、聚三硅氧烷、油酸三乙醇胺等一种或几种;所述稳定剂为环氧化植物油如环氧化亚麻油、环氧化豆油等一种或几种;所述穿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JFC)系列或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一种或几种;所述增稠剂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或黄原胶等一种或几种;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如Si18、S-29、FZ-880;所述填料为纯化水、高岭土、膨润土、滑石粉、轻质碳酸钙、硅藻土、陶土、凹凸棒土、活性白土、石膏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4所述,其特征在于可加工成的农药剂型为水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
CN2007101880140A 2007-11-22 2007-11-22 一种含有菇类蛋白多糖的杀菌剂组合物 Active CN1012976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880140A CN101297648B (zh) 2007-11-22 2007-11-22 一种含有菇类蛋白多糖的杀菌剂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880140A CN101297648B (zh) 2007-11-22 2007-11-22 一种含有菇类蛋白多糖的杀菌剂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7648A true CN101297648A (zh) 2008-11-05
CN101297648B CN101297648B (zh) 2010-12-29

Family

ID=40077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880140A Active CN101297648B (zh) 2007-11-22 2007-11-22 一种含有菇类蛋白多糖的杀菌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97648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60358A1 (en) * 2008-11-27 2010-06-03 Byd Company Limited Sealing reagent for aluminum alloy
CN102027952A (zh) * 2011-01-06 2011-04-27 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香菇多糖的杀虫杀菌组合物
CN102067843A (zh) * 2011-02-17 2011-05-25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戊唑醇和宁南霉素的复配农药
CN102067855A (zh) * 2011-02-17 2011-05-25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多抗霉素和宁南霉素的复配农药
CN102067840A (zh) * 2011-02-17 2011-05-25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氟菌唑和宁南霉素的复配农药
CN102067839A (zh) * 2011-02-17 2011-05-25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嘧菌酯和宁南霉素的复配农药
CN102160549A (zh) * 2011-02-17 2011-08-24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嘧菌环胺和宁南霉素的复配农药
CN102960367A (zh) * 2012-10-29 2013-03-13 安华芳 一种抑制马铃薯卷叶病的杀菌剂
CN104285979A (zh) * 2014-09-22 2015-01-21 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源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336071A (zh) * 2013-07-31 2015-02-11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香菇多糖的抗菌增产组合物
CN108160227A (zh) * 2017-12-27 2018-06-15 苏州佳辉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杀菌剂膏体生产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1513B (zh) * 2013-02-20 2015-02-18 游彩霞 一种香菇多糖·钼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85C (zh) * 1993-03-20 1995-03-08 辽宁省出口食用菌研究所 食用菌制备防治植物病毒的农药及工艺
CN1124784C (zh) * 2000-04-20 2003-10-22 王先彬 香菇菌糠及柄蒂提取物制备生物农药及其工艺
CN1742579A (zh) * 2005-09-26 2006-03-08 田琳 农林作物杀菌剂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60358A1 (en) * 2008-11-27 2010-06-03 Byd Company Limited Sealing reagent for aluminum alloy
CN102027952A (zh) * 2011-01-06 2011-04-27 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香菇多糖的杀虫杀菌组合物
CN102160549B (zh) * 2011-02-17 2013-04-10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嘧菌环胺和宁南霉素的复配农药
CN102067855B (zh) * 2011-02-17 2013-04-10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多抗霉素和宁南霉素的复配农药
CN102067840A (zh) * 2011-02-17 2011-05-25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氟菌唑和宁南霉素的复配农药
CN102067839A (zh) * 2011-02-17 2011-05-25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嘧菌酯和宁南霉素的复配农药
CN102160549A (zh) * 2011-02-17 2011-08-24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嘧菌环胺和宁南霉素的复配农药
CN102067843B (zh) * 2011-02-17 2013-04-10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戊唑醇和宁南霉素的复配农药
CN102067843A (zh) * 2011-02-17 2011-05-25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戊唑醇和宁南霉素的复配农药
CN102067855A (zh) * 2011-02-17 2011-05-25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多抗霉素和宁南霉素的复配农药
CN102067839B (zh) * 2011-02-17 2013-04-10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嘧菌酯和宁南霉素的复配农药
CN102960367A (zh) * 2012-10-29 2013-03-13 安华芳 一种抑制马铃薯卷叶病的杀菌剂
CN102960367B (zh) * 2012-10-29 2015-05-06 安华芳 一种抑制马铃薯卷叶病的杀菌剂
CN104336071A (zh) * 2013-07-31 2015-02-11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香菇多糖的抗菌增产组合物
CN104285979A (zh) * 2014-09-22 2015-01-21 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源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160227A (zh) * 2017-12-27 2018-06-15 苏州佳辉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杀菌剂膏体生产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7648B (zh) 201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7648B (zh) 一种含有菇类蛋白多糖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0381058C (zh) 一种用于促进种子萌发的种子处理剂
CN101851356B (zh) 一种香菇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994082B (zh) 一种防治果蔬炭疽病的复配杀菌剂
CN101755825A (zh) 含有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55845B (zh) 含有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55797A (zh) 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1385470A (zh) 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新型环保复配农药
CN102812956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5707126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1486773A (zh) 用于生产农药制剂的香菇多糖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4269B (zh) 杀菌组合物、农药及其应用
CN102669100B (zh) 一种喹啉铜和井冈霉素复配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855394B (zh) 一种含苯唑草酮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
CN101919403B (zh) 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与辛硫磷的农药组合物
CN102715173B (zh) 一种含有苯醚双唑与氟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7439564A (zh) 一种含氨基寡糖素和噁霉灵的颗粒剂杀菌组合物
CN107372556A (zh)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氨基寡糖素与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
CN106665623A (zh) 一种含有picarbutrazox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519584A (zh) 一种冻干粉干悬浮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2719A (zh)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制剂
CN102715168B (zh) 一种含有苯醚双唑与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542695B (zh) 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毒氟磷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
CN103444802A (zh) 一种花椒植物源纳米缓释悬浮剂
CN103444799A (zh) 一种雪山一枝蒿植物源纳米缓释悬浮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BEIJING YANHUA YONGLE BIO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BEIJING YOLOO PESTICIDE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488 No. 8, Liangxiang Town,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anhua Yongle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488 No. 8, Liangxiang Town,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Yoloo Pesticide Co.,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488, Beijing, Fangshan District Star Street, No. 1 hospital green sail, No. 16, building 8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anhua Yongle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488 No. 8, Liangxiang Town,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Yanhua Yongle Bio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18

Address after: 063600 Leting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angshan City, Hebei

Patentee after: Yanhua Yongle (Leti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488, Beijing, Fangshan District Star Street, No. 1 hospital green sail, No. 16, building 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Yanhua Yongle Bio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