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9151B - 升降机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升降机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9151B
CN101289151B CN2008100925492A CN200810092549A CN101289151B CN 101289151 B CN101289151 B CN 101289151B CN 2008100925492 A CN2008100925492 A CN 2008100925492A CN 200810092549 A CN200810092549 A CN 200810092549A CN 101289151 B CN101289151 B CN 1012891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ffice
aforementioned
female
data
s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25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9151A (zh
Inventor
佐藤慎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89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9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9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91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升降机传输系统,该升降机传输系统是具有母局(2)和多个子局(4、5)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母局具备发送部,其在与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发送接收目的地的子局对应的唯一的识别地址上,附加表示使该子局进行的与前述升降机控制用数据有关的多种通信处理类别中的各个的通信类别信息而进行发送;前述子局具备:接收由前述母局的发送部发送的信息的接收部(15);在由前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来自前述母局的识别地址是分配给本局的地址的情况下,参照前述接收到的通信类别信息而对执行对象的各个通信处理类别进行判别的判别部(13);和在与前述母局之间执行由前述判别部判别的各个类别的通信处理的通信处理部(11)。

Description

升降机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传输母局和传输子局的升降机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近年的升降机系统中,通过在设置在乘坐轿厢的轿厢控制装置、设置在各层站的层站控制装置等各个设备中使用微型计算机,对用于登记与轿厢控制装置、层站控制装置连接的呼叫的输入装置、用于显示输出同样连接的升降机的运行状态的输出装置进行控制,并且将轿厢控制装置、层站控制装置与控制升降机的运行的主控制装置之间经由控制传输动作的传输母局用传输线路以串行传输来连接,实现控制的分散和布线条数的减少。
由于这些轿厢控制装置、层站控制装置在升降机系统内设置多个,因此,与主控制装置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传输经由与主控制装置一侧连接的控制传输动作的传输竞局、以称为合用线的连接方式构成系统的情况较多。
在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通过使位于同一传输线路上的各子局分别具有唯一的识别号码,即识别地址,避免数据的冲突等错误。在将该串行传输作为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传输使用时,一般大多采用顺序简单而响应性好的扫描传输方式。
在该扫描传输方式中,作为子局一侧对母局发送的识别地址的响应,预先确定在子局返送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情况下和/或在子局接收在母局发送的识别地址后发送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情况下的动作,并假设系统整体具有虚拟存储器区域,各设备向各自所分配的地址写入数据。该技术在例如日本专利第3462756号公报公开。
在前述方式中的识别地址在采用例如由8比特的数据表示地址的方法的情况下,能够利用256个地址,在对1个子局分配1个响应的情况下,最多可以连接256个子局。
但是,在实际的系统中,一般对1个子局分别分配发送用的地址和接收用的地址,例如,在对1个子局分配发送用和接收用各1个地址,即共计2个地址的情况下,对于由1个字节数据进行的地址表示,能够连接的子局个数变为128,能够连接的子局个数减半。
近年的升降机系统与所设置的大厦的高层化或各种安全功能等一致而倾向于成为子局的设备也增加,担心分配给各装置的地址不足。
作为与此对应的方法,虽然考虑了通过例如用比8比特大的数据表示地址来增加可以分配的地址数,即子局个数的方法,但是,为此需要改变至此使用的包含识别地址的数据的数据格式,存在识别地址的解析方法的改变等对于现有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无法保证互换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在母局和子局之间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通信处理的效率提高的升降机传输系统。
即,本发明的升降机传输系统,是具有母局和多个子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母局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在与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发送接收目的地的子局相对应的唯一的识别地址上,附加表示使该子局进行的与前述升降机控制用数据有关的多种通信处理类别中的各个的通信类别信息而进行发送;前述子局具备:接收由前述母局的发送部发送的信息的接收部;在由前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来自前述母局的识别地址是分配给本局的地址的情况下,参照前述接收到的通信类别信息而对执行对象的各个通信处理类别进行判别的判别部;以及在与前述母局之间执行由前述判别部判别的各个类别的通信处理的通信处理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构成概略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子局的设备的内部构成的例子的框图。
图3是以表格形式示出现有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和子局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现有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与子局间的传输处理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现有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与子局间的各种发送帧以及接收帧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以表格形式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和子局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与子局间的传输处理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与子局间的各种发送帧以及接收帧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以表格形式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和子局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的变形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与子局间的各种发送帧以及接收帧的变形例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进行的通信错误判别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子局进行的通信错误判别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构成概略图。
在该升降机传输系统中,作为母局,设置了升降机主控制装置1以及与其连接并作为承担通信处理的通信装置的传输母局2;作为子局,设置了轿厢控制装置4和各层的层站控制装置5a、5b、5c、...、5n。
传输母局2具有在与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发送接收目的地的子局相对应的唯一的识别地址上附加表示使该子局进行的与前述升降机控制用数据有关的多种通信处理类别中的各个的通信类别信息而进行发送的发送部的功能。
升降机主控制装置1控制未图示的乘坐轿厢的运行以便服务多个楼层。轿厢控制装置4进行前往目的层登记等与乘坐轿厢有关的处理。层站控制装置5a、5b、5c、...、5n进行对层站呼叫的处理。
传输母局2、轿厢控制装置4、层站控制装置5a、5b、5c、...、5n之间经由传输线路3连接,进行升降机控制用数据即呼叫信息等乘坐轿厢的运行所必需的数据的发送接收。
轿厢控制装置4、层站控制装置5a、5b、5c、...、5n连接有输入装置6和输出装置7。以下,将各层的层站控制装置5a、5b、5c、...、5n单独称为层站控制装置5。
在此,轿厢控制装置4一侧的输入装置6是前往目的层登记键,轿厢控制装置4一侧的输出装置7是前往目的层登记键的指示灯。此外,各层的层站一侧的输入装置6是层站呼叫键,输出装置7是层站呼叫键的指示灯。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子局的设备的内部构成的例子的框图。
图2是示出轿厢控制装置4的内部构成的图。轿厢控制装置4具备:作为负责通信处理整体的控制的通信处理部的通信控制部11、地址判别部12、作为判别部的动作模式判别部13、作为子局的存储部的存储装置14和作为子局的接收部的通信接口15。
存储装置14例如是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存储介质,具备设定信息存储部21和发送数据存储部22。
通信接口15与传输线路3、输入装置6和输出装置7连接。
设定信息存储部21存储用于判别是否以来自母局的识别地址为基础进行通信处理以及判别在进行该通信处理时的类别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
发送数据存储部22存储用于向母局发送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例如呼叫信息。
虽然图2示出了轿厢控制装置4的内部,但是,层站控制装置5也具有同样的构成。
在此,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特征,首先,对现有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
虽然该现有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构成与图1和图2所示的构成基本相同,但是,在设定信息存储部21中存储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的内容以及基于该内容的各种处理与本发明的特征不同。
图3是以表格形式示出现有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和子局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该动作模式设定信息是对多个地址信息的每一个指明以1对1进行通信的母局和子局的动作模式的信息。所谓动作模式是表示在与成为通信对象的母局或子局之间的通信处理的类别是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发送处理还是接收处理的信息。
该动作模式设定信息设定为:对于地址,进行发送处理的母局或子局不能同时大于等于2个。
在此,传输母局2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图3所示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此外,轿厢控制装置4和层站控制装置5也存储图3所示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图3所示的所谓子局A是轿厢控制装置4,子局B、...、子局N是1层、2层、...、N层的层站控制装置5。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地址以2位16进制数的值表示。在该例子中,地址“00”的“母局动作设定”的“发送模式(母局→子局A)”是指母局在发送地址“00”时,将动作模式设为向子局A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发送模式。
此外,地址“00”的“子局A动作设定”的“接收模式(母局→子局A)”是指子局A在接收来自母局的地址“00”时,将动作模式设为来自母局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接收模式。
此外,地址“01”的“母局动作设定”的“接收模式(子局A→母局)”是指母局在发送地址“01”时,将动作模式设为来自子局A的数据的接收模式。
此外,地址“01”的“子局A动作设定”的“发送模式(子局A→母局)”是指子局A在接收来自母局的地址“01”时,将动作模式设为向母局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发送模式。
母局在将本局的动作模式设为发送模式时,除了地址之外,还将用于向子局指示的动作模式识别信息和发送用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发送给该子局。动作模式识别信息以“0”或“1”表示,在对子局指示发送模式时为“0”,在指示接收模式时为“1”。以下将升降机控制用数据单独称为数据。
子局在将本局的动作模式设为发送模式时,将向母局的发送用的数据发送给该母局。
此外,母局在将本局的动作模式设为接收模式时,接收来自子局的数据。子局在将本局的动作模式设为接收模式时,在来自母局的地址后接收来自该母局的数据。
图4是示出现有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与子局间的传输处理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现有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与子局间的各种发送帧以及接收帧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所示的“A00”是从母局向子局A发送的地址“00”,“D00”是从母局向子局A的发送用数据。
图5所示的“A01”是从母局向子局A发送的地址“01”,“D01”是从子局A向母局的发送用数据。
图5所示的“A02”是从母局向子局B发送的地址“02”,“D02”是从母局向子局B的发送用数据。
图5所示的“A03”是从母局向子局B发送的地址“03”,“D03”是从子局B向母局的发送用数据。
此外,图5所示的表示地址和数据的识别符之中,用实线包围的识别符是在对应的母局和子局之间的实际的发送接收所使用的信息的识别符。此外,用虚线包围的识别符是在对应的母局和子局之间的没有发送接收或者忽略的信息的识别符。
传输母局2根据预先确定的传输周期,以子局A、子局B、子局C、...、子局N的顺序,与该子局之间进行通信。
传输母局2在动作模式设定信息的内容是图3所示的内容的情况下与子局A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时,读出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的、该图3所示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将本局的动作模式设定为向子局A的数据的发送模式,并检索动作模式的“发送模式(母局→子局A)”对应的地址“00”。然后,传输母局2将该检索到的地址“00”、作为用于向子局A指示接收模式的动作模式识别信息的“1”以及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的发送用数据作为传输用数据,经由传输线路3发送给子局A(步骤S1)。
在此,虽然说明了传输母局2在预先确定成为通信对象的子局和该子局的通信处理的类别的基础上,检索与该通信对象和通信处理的类别有关的地址,但是,也可以仅预先确定发送给子局的地址的顺序,并通过检查该地址和图3所示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特定通信对象的子局和通信处理的类别,除了地址、动作模式识别信息之外,根据需要发送发送用数据。
当作为子局A的轿厢控制装置4的通信接口15接收来自传输母局2的传输用信息时(步骤S2),地址判别部12取得在该信息中包含的地址,并通过检查该地址和在存储装置14的设定信息存储部21中存储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判别所接收的地址是否是分配给本局的地址(步骤S3)。
所谓分配给本局的地址是动作模式设定信息的地址之中设定与本局有关的动作模式的地址。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由于设定与子局A有关的动作模式的地址是“00”和“01”,因此,这些地址成为分配给子局A的地址。
如前所述,在所接收的地址是“00”时,地址判别部12判别为该地址是本局的分配地址(步骤S4的“是”)。
另一方面,在所接收的地址是前述的所分配的地址“00”、“01”以外的地址时,将其作为用于与其他局的通信处理的地址而忽略(步骤S4的“否”)。
当地址判别部12在步骤S4的处理中判别为“是”时,动作模式判别部13通过判别与从母局接收完毕的地址相关联的动作模式识别信息的值,判别本局应当设定的动作模式(步骤S5)。
如前所述,在与地址相关联的动作模式识别信息的值为“1”时,动作模式判别部13判别为作为本局的子局A应当设定的动作模式是来自母局的数据的接收模式(步骤S6的“是”)。
在该情况下,通信控制部11将动作模式设定为接收模式,并经由通信接口15取得与来自母局的地址和动作模式识别信息相关联的发送用数据(步骤S7),将其存储在存储装置14中。
此外,在来自母局的地址是图3所示的“01”,动作模式识别信息是“0”时,地址判别部12判别为该地址是本局的分配地址,进而,动作模式判别部13判别为作为本局的子局A应当设定的动作模式是向母局的数据的发送模式(步骤S6的“否”→步骤S8)。
在该情况下,通信控制部11读出在存储装置14的发送数据存储部22中存储的数据,并将该数据经由通信接口15发送给母局(步骤S9)。传输母局2在向子局A发送了地址“01”时,基于图3所示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将本局的动作模式设定为接收模式,当接收来自子局A的数据时,将其输出到主控制装置1(步骤S10)。
以后,母局发送地址“02”、“03”、...,并基于相对该地址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母局以及各子局重复数据的发送或接收动作,并且重复该动作直至识别地址的最终值,例如,如果地址的范围是以8比特表示的256地址量,则最终值是“ff”。
这样,在现有的系统中,虽然在发送来自母局的地址的同时,子局进行与母局之间的发送处理或接收处理,但是,基于来自母局的一次的地址发送,接收地址的子局能进行的通信处理是1个类型。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来自母局的唯一的地址发送,在母局与子局之间进行多个通信处理。
图6是以表格形式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和子局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与图3所示的现有的例子不同,与某个地址的母局或子局有关的动作模式存在“数据群a”和“数据群b”两个类型。该动作模式设定信息,与图3所示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同样地,设定为对于地址,进行发送动作的母局或子局不能同时大于等于2个。
在该例子中,地址“00”的“母局动作设定”的“数据群a”的“发送模式(母局→子局A)”是指母局将地址“00”发送后的第1动作模式设为向子局A的数据的发送模式。
此外,相同地址“00”的“母局动作设定”的“数据群b”的“接收模式(子局A→母局)”是指母局将地址“00”发送后的第2动作模式设为来自子局A的数据的接收模式。
此外,地址“00”的“子局A动作设定”的“数据群a”的“接收模式(母局→子局A)”是指子局A将地址“00”接收后的第1动作模式设为来自母局的数据的接收模式。
此外,相同地址“00”的“子局A动作设定”的“数据群b”的“发送模式(子局A→母局)”是指子局A将地址“00”接收后的第2动作模式设为向母局的数据的发送模式。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与子局间的传输处理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与子局间的各种发送帧以及接收帧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所示的“A00”是从母局向子局A发送的地址“00”,“D00a”是从母局向子局A的发送用数据,“D00b”是从子局A向母局的发送用数据。
图8所示的“A01”是从母局向子局B发送的地址“01”,“D01a”是从母局向子局B的发送用数据,“D01b”是从子局B向母局的发送用数据。
图8所示的“A02”是从母局向子局C发送的地址“02”,“D02a”是从母局向子局C的发送用数据,“D02b”是从子局C向母局的发送用数据。
图8所示的“A03”是从母局向子局D发送的地址“03”,“D03a”是从母局向子局D的发送用数据,“D03b”是从子局D向母局的发送用数据。
传输母局2根据预先确定的传输周期,以子局A、子局B、子局C、...、子局N的顺序,与该子局之间进行通信。
传输母局2在动作模式设定信息的内容是图6所示的内容的情况下与子局A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时,读出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并在该图6中示出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将本局的第1动作模式设定为向子局A的数据的发送模式,并检索动作模式的“发送模式(母局→子局A)”和“接收模式(子局A→母局)”对应的地址“00”。传输母局2将该检索到的地址“00”、作为用于向子局A指示接收模式的第1动作模式识别信息的“1”、作为用于向子局A进一步指示发送模式的第2动作模式识别信息的“0”以及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的发送用数据作为传输用数据,经由传输线路3发送到子局A(步骤S21)。
在此,虽然对传输母局2在预先确定成为通信对象的子局和该子局的通信处理的类别的基础上检索与该通信对象和通信处理的类别有关的地址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仅仅预先确定发送到子局的地址的顺序,并通过检查该地址和图6所示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特定通信对象的子局和通信处理的类别,除了地址、第1动作模式识别信息、第2动作模式识别信息以外,还根据需要发送发送用数据。
当作为子局A的轿厢控制装置4的通信接口15接收来自传输母局2的传输用信息时(步骤S22),地址判别部12取得在该信息中包含的地址,并通过检查该地址和在存储装置14的设定信息存储部21中存储的动作模式信息,判别所接收的地址是否是分配给本局的地址(步骤S23)。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由于设定与子局A有关的动作模式的地址是“00”,因此,该地址成为分配给子局A的地址。
如前所述,在所接收的地址是“00”时,地址判别部12判别为该地址是本局的分配地址(步骤S24的“是”)。
另一方面,在所接收的地址是前述的所分配的地址“00”以外的地址时,将其作为用于与其他局的通信处理的地址忽略(步骤S24的“否”)。
在地址判别部12在步骤S24的处理中判别为“是”时,动作模式判别部13通过判别与从母局接收完毕的地址相关联的第1、第2动作模式识别信息的值,分别判别本局应当设定的第1动作模式和第2动作模式(步骤S25)。
如前所述,在与地址相关联的第1动作模式识别信息的值是“1”时,动作模式判别部13判别为作为本局的子局A应当设定的第1动作模式是来自母局的数据的接收模式(步骤S26的“是”)。
在该情况下,通信控制部11将本局的第1动作模式设定为来自母局的数据的接收模式,并经由通信接口15取得与来自母局的地址和动作模式识别信息相关联的发送用数据(步骤S27),将其存储在存储装置14中。
动作模式判别部13在由通信控制部11进行的发送或接收处理进行时,在来自母局的动作模式识别信息之中存在不用于动作模式的判别的信息时(步骤S31的“否”),以该动作模式识别信息为基础,判别下一个应当设定的动作模式(步骤S31→步骤S25)。
如前所述,在第2动作模式识别信息的值是“0”时,动作模式判别部13判别为子局A应当设定的第2动作模式是向母局的数据的发送模式(步骤S26的“否”→步骤S28)。
在该情况下,通信控制部11将本局的第2动作模式设定为向母局的数据的发送模式,读出在存储装置14的发送数据存储部22中存储的数据,并将该数据经由通信接口15发送到母局(步骤S29)。
传输母局2在向子局A发送了地址“00”时,基于图6所示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在地址发送后,将本局的动作模式设定为作为第2动作模式的来自子局的数据的接收模式,当接收到来自子局A的数据时,将其输出到主控制装置1(步骤S30)。
在动作模式判别部13在步骤S31的处理中判别为“是”时,母局与子局之间的通信处理结束。
以后,母局发送地址“01”、“02”、“03”、...,并基于对于该地址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母局以及各子局重复数据的发送接收动作,并且重复该动作直至识别地址的最终值,例如,如果地址的范围是以8比特表示的256地址量,则最终值为“ff”。
如以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中,当从母局向成为通信对象的子局发送地址时,将与向子局指示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有关的通信处理的类别的信息设为多个类型,子局由于采用在与母局之间进行以该信息表示的各个类型的通信处理的构成,因此,能够根据来自母局的唯一的地址发送,在母局与子局之间进行多个类型的通信处理。
由此,由于与发送接收数据的量相对的识别地址的发送或接收的次数能够减少,地址的解析次数也能减少,因此,能够期待单位时间的传输信息量的增大。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9是以表格形式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和子局的动作模式设定信息的变形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与子局间的各种发送帧以及接收帧的变形例的图。
图10所示的“D00a”是子局A向母局的发送用数据,“D00b”是从母局向子局A的发送用数据。
在该变形例中,与前述的例子不同,将动作模式设定信息的“母局动作设定”的“数据群a”的各地址的动作模式设为接收模式,将“母局动作设定”的“数据群b”的各地址的动作模式设为发送模式。
相应地,将动作模式设定信息的各子局之中例如“子局A动作设定”的“数据群a”的各地址的动作模式设为发送模式,将“数据群b”的各地址的动作模式设为接收模式。
即,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地址“00”的“母局动作设定”的“数据群a”的“接收模式(子局A→母局)”是指母局将地址“00”发送后的第1动作模式设为来自子局A的数据的接收模式。
此外,相同地址“00”的“母局动作设定”的“数据群b”的“发送模式(母局→子局A)”是指母局将地址“00”发送后的第2动作模式设为向子局A的数据的发送模式。
此外,相同地址“00”的“子局A动作设定”的“数据群a”的“发送模式(子局A→母局)”是指子局A将地址“00”接收后的第1动作模式设为向母局的数据的发送模式。
此外,相同地址“00”的“子局A动作设定”的“数据群b”的“接收模式(母局→子局A)”是指子局A将地址“00”接收后的第2动作模式设为来自母局的数据的接收模式。
如以上所说明的,在该变形例中,随着来自母局的地址发送,最初进行从子局向母局的数据发送处理,接着进行从母局向子局的数据发送处理。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当从母局向成为通信对象的子局发送地址时,将对子局进行指示的通信处理的类别设为2个类型,但是,并不限于此,通过增加动作模式设定信息的母局和各子局的数据群的项数,能够指示更多类型的通信处理。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当从母局向成为通信对象的子局发送地址时,将向子局指示的通信处理作为向某个子局的数据发送处理和来自同一子局的数据接收处理,但是,也可以从母局向不同的子局分别发送相同的数据。
具体地,在将动作模式设定信息的地址“00”的“母局动作设定”的“数据群a”的动作模式设为“发送模式(母局→子局A)”、“数据群b”的动作模式设为“发送模式(母局→子局B)”的基础上,将地址“00”的“子局A动作设定”的“数据群a”的动作模式设为“接收模式(母局→子局A)”,将“数据群b”的动作模式设为“无设定”,将“子局B动作设定”的“数据群a”的动作模式设为“无设定”,将“数据群b”的动作模式设为“接收模式(母局→子局B)”。
在该情况下,接收了来自母局的地址“00”的子局A将第1动作模式设定为来自母局的数据的接收模式,第2动作模式不设定。此外,接收了来自母局的地址“00”的子局B不设定第1动作模式,而将第2动作模式设定为来自母局的数据的接收模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进行的通信错误判别处理进行说明。该处理是在母局和子局中当在本局应当实行的通信处理是接收处理时判别来自通信对象的数据通信是否有错误的处理。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母局进行的通信错误判别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传输母局2在向通信对象的子局发送了地址之后(步骤S41),在本局构成的传输用信息中的第1或第2动作模式识别信息是表示发送模式的“0”时,即在本局中设定的动作模式是来自子局的数据接收处理时(步骤S42的“是”),开始经过时间的计数,在规定时间经过前接收到来自子局的数据时(步骤S43的“否”→步骤S44的“是”),判别为母局与子局之间的通信正常(步骤S45)。
另一方面,传输母局2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而未接收到来自子局的数据时(步骤S43的“是”),判别为母局与子局之间发生了通信错误(步骤S46)。这样的话,传输母局2直到下一个地址发送之前忽略所接收的数据。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能够在母局判别母局与子局间的通信错误的发生。即,传输母局2具有在地址发送后即使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也没有接收到来自该发送目的地的子局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时判断为通信失败的判断部的功能。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的子局进行的通信错误判别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子局的通信控制部11在经由通信接口15接收到来自母局的传输用信息中的地址之后(步骤S51),当在传输用信息中的地址之后的第1或第2动作模式识别信息为“1”时,即在本局中设定的动作模式是来自母局的数据接收处理时(步骤S52的“是”),开始经过时间的计数,在规定时间经过前通信接口15接收到来自母局的数据时(步骤S53的“否”→步骤S54的“是”),判别为母局与子局之间的通信正常(步骤S55)。
另一方面,通信控制部11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而通信接口15未接收到来自母局的数据时(步骤S53的“是”),判别为母局与子局之间发生了通信错误(步骤S56)。此后,通信控制部11直到下一个地址发送前忽略通信接口15接收到的数据。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能够在子局判别母局与子局间的通信错误的发生。
即,通信控制部11具有在以所接收的通信类别信息表示的通信处理是来自母局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接收处理的情况下,在即使经过了预先确定的时间也没有接收到来自母局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时,判断为通信失败的判断部的功能。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机传输系统能够在呼叫信息等构成在母局与子局间进行发送接收的传输用信息的各信息中包含表示该传输用信息中的通信顺序的信息。
例如,如前所述,在来自母局的传输用信息用地址、第1动作模式识别信息、第2动作模式识别信息、发送用数据构成的情况下,在第1动作模式识别信息之前附加表示第1个通信顺序的值,在第2动作模式识别信息之前附加表示第2个通信顺序的值。将发送用数据以预先确定的单位进行划分,并在该划分后的各单位中附加表示第3个以后的通信顺序的值。
此外,在从子局向母局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将发送用数据以预先确定的单位进行划分,并在该划分后的各单位中附加表示通信顺序的值。
接收一侧的局当在本局中设定的动作模式是接收模式时,能够以接收数据所包含的表示通信顺序的信息为基础,判别是否能够无丢失地接收与各通信顺序对应的信息。
即,传输母局2具有在接收到从子局发送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时,参照前述区分了的信息的发送顺序信息判别当前的通信顺序的判别部的功能。此外,子局具有在所判别的通信类别是接收处理的情况下,在接收到从该母局发送的信息时,参照前述区分了的信息的发送顺序信息判别当前的通信顺序的判别部的功能。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本身,能够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构成要件进行变形具体化。此外,通过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构成要件的适当的组合,可以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件中省略几个构成要件。进一步地,也可以使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件进行适当组合。

Claims (7)

1.一种升降机传输系统,是具有母局(2)与多个子局(4、5)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母局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在与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发送接收目的地的子局相对应的唯一的识别地址上,附加通信类别信息并进行发送,其中前述通信类别信息表示使该子局进行的与前述升降机控制用数据有关的多种通信处理类别中的各个通信处理类别;
前述子局,具备:
接收部(15),其接收由前述母局的发送部发送的信息;
判别部(13),其在由前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来自前述母局的识别地址是分配给本局的地址的情况下,参照前述接收到的通信类别信息而对执行对象的各个通信处理类别进行判别;和
通信处理部(11),其在与前述母局之间执行由前述判别部判别的各个类别的通信处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母局(2)的发送部,
区分前述识别地址和前述通信类别信息,并进而向对来自该母局的前述升降机控制用数据进行接收处理的子局发送去往该子局的前述升降机控制用数据,
在由前述发送部发送的通信类别信息中指示表示上述接收处理的信息;
前述子局的通信处理部(11),
在由前述判别部判别的通信类别为接收处理的情况下,接收由该母局的发送部发送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子局(4、5)还具备存储部(14),该存储部(14)存储发向前述母局(2)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
前述子局的通信处理部(11),
在由前述判别部判别的通信类别是向前述母局发送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发送处理的情况下,将由前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发送给该母局。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子局(4、5)还具备判断部(11),该判断部(11)在由前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来自前述母局的识别地址是分配给本局的地址的情况下且在前述接收到的通信类别信息所指明的通信处理是来自母局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接收处理的情况下且在即使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前述通信处理部也没有接收到来自前述母局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情况下,判断为通信失败。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母局(2)还具备判断部,该判断部在前述发送部进行发送后,在前述接收到的通信类别信息所指明的通信处理是来自母局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接收处理的情况下且在即使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也没有接收到来自该发送目的地的子局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的情况下,判断为通信失败。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子局(4、5)的接收部接收的信息中的预先区分了的信息中包括前述母局(2)与该子局之间的通信顺序信息;
前述子局的判别部在所判别的通信类别是接收处理的情况下,当接收到从该母局发送的信息时,参照前述通信顺序信息而对当前的通信顺序进行判别。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子局(4、5)通过发送处理发送给前述母局(2)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中的预先区分了的信息中包括前述母局与该子局之间的通信顺序信息;
前述母局(2)还具备判别部,该判别部在接收到从前述子局发送的升降机控制用数据时,参照前述通信顺序信息而对当前的通信顺序进行判别。
CN2008100925492A 2007-04-18 2008-04-18 升降机传输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91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09476A JP5142097B2 (ja) 2007-04-18 2007-04-18 エレベ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JP109476/2007 2007-04-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9151A CN101289151A (zh) 2008-10-22
CN101289151B true CN101289151B (zh) 2011-03-02

Family

ID=40033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254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9151B (zh) 2007-04-18 2008-04-18 升降机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42097B2 (zh)
CN (1) CN1012891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7861B (zh) * 2020-04-17 2021-03-30 复旦大学 微型透镜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7673A (zh) * 2003-12-25 2005-07-13 发那科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的软件下载系统
CN2836065Y (zh) * 2005-09-09 2006-11-08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an总线无极性化节点装置
CN2854948Y (zh) * 2005-08-05 2007-01-03 上海敏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工业总线收发器
CN1912897A (zh) * 2006-08-24 2007-02-14 武汉盛华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远程控制管理的射频识别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098199A (zh) * 2006-06-29 2008-01-02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智能监控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6273B2 (ja) * 1988-05-13 1994-11-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信号伝送装置
JP2518549B2 (ja) * 1990-10-26 1996-07-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信号伝送装置
JPH10243050A (ja) * 1997-02-28 1998-09-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JP3529291B2 (ja) * 1998-12-16 2004-05-2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伝送制御装置
JP2007036588A (ja) * 2005-07-26 2007-02-08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伝送制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7673A (zh) * 2003-12-25 2005-07-13 发那科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的软件下载系统
CN2854948Y (zh) * 2005-08-05 2007-01-03 上海敏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工业总线收发器
CN2836065Y (zh) * 2005-09-09 2006-11-08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an总线无极性化节点装置
CN101098199A (zh) * 2006-06-29 2008-01-02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智能监控系统
CN1912897A (zh) * 2006-08-24 2007-02-14 武汉盛华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远程控制管理的射频识别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65927A (ja) 2008-11-06
JP5142097B2 (ja) 2013-02-13
CN101289151A (zh) 2008-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6011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3501236B (zh) 网络控制平面逻辑拓扑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1086367A (zh) 一拖多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111288A (zh) 一种机器对机器的网络管理架构
US5757510A (en) Facsimile mail apparatus
CN102986243A (zh) 用于在音频/视频网络中进行同步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497890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处理业务的方法
US8107485B2 (en) Network component,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of such a network component, and automation system with such a network component
CN107742208A (zh) 车辆出险流程的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介质
CN108920339A (zh) 一种系统异常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1289151B (zh) 升降机传输系统
CN117478680B (zh) 基于物联管理平台的终端数据流传输远程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2369702A (zh) 网络中的控制设备、网络和网络中消息的路由方法
CN102084220A (zh) 远端读取电表的方法
CN108076680A (zh) 总线系统、总线系统的成员站以及用于针对动态通信配置静态总线系统的方法
CN100550831C (zh)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严格优先级加权轮询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02332948A (zh) 控制主微纳卫星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06656713B (zh) 一种基于请求回报式通讯的总线通讯控制系统
CN102281521A (zh) 一种电信计费运营网系统及其计费方法
CN102640462B (zh) 用于缓冲服务请求的集成电路布置
CN100481802C (zh) 操作包括资源控制装置和传输站的数据总线系统的方法
US6295280B1 (en) Method for network node recognition
CN106230663A (zh) 一种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0544364C (zh)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使用流控制传输协议承载信令的方法
JPH11187070A (ja) 通信制御部管理方式通信優先度設定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2

Termination date: 201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