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8269A - 无线通信中用于选择自适应服务器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中用于选择自适应服务器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8269A
CN101288269A CNA2006800379878A CN200680037987A CN101288269A CN 101288269 A CN101288269 A CN 101288269A CN A2006800379878 A CNA2006800379878 A CN A2006800379878A CN 200680037987 A CN200680037987 A CN 200680037987A CN 101288269 A CN101288269 A CN 101288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c
dsc
access point
machin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79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8269B (zh
Inventor
拉希德·艾哈迈德·阿克巴尔·阿塔尔
纳加·布尚
彼得·约翰·布莱克
拉杰什·K·潘卡
张丹露
吴强
穆罕默德·亚武兹
沙鲁特·瓦尼什普
叶利兹·托克格兹
马修·斯图尔特·格罗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288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8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8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82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measured or perceived resource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8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涉及在无线通信中用于提供自适应服务器选择的方法和系统。接入终端机可经配置以判定与多个接入点所服务的多个扇区中的每一者相关联的前向链路质量度量;相对于所述前向链路质量度量向每一扇区指派信用;且如果针对数据源控制(DSC)改变边界处一非服务扇区所累积的信用大于预定阈值,则改变DSC值,其中用于所述接入终端机的非服务扇区和服务扇区属于不同小区。所述接入终端机可进一步经配置以根据所述DSC改变来改变数据速率控制(DRC)覆盖。DSC的使用可提供早期越区切换指示,借此允许显著减少与服务器切换相关联的服务中断。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中用于选择自适应服务器的方法和系统
在35 U.S.C.§119下主张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案主张2005年8月16日申请的题为“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aptiveServer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的第60/708,529号美国临时申请案的优先权,所述申请案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并明确地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揭示案大体上涉及通信系统。更特定来说,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中的自适应服务器选择。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经广泛布署以向多个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例如,语音、数据等)。这些系统可基于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或其他多址技术。无线通信系统可经设计以实施一个或一个以上标准,例如IS-95、cdma2000、IS-856、W-CDMA、TD-SCDMA和其他标准。
由于无线通信系统力求以越来越高的数据速率向不断增长的数目的用户提供多样服务,因而挑战在于增强服务质量和改进网络效率。
发明内容
附图说明
图1说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实施例;
图2A至2C说明在“1xEV-DO版本0”和“1xEV-DO修订版A”型系统中软越区切换时线的实施例;
图3说明操作DSC和DRC信道的时线的一实施例;
图4说明DRC覆盖改变的一实施例;
图5说明发生于第一软越区切换情节中的一连串事件的一实施例;
图6说明发生于第二软越区切换情节中的一连串事件的一实施例;
图7说明发生于第三软越区切换情节中的一连串事件的一实施例;
图8说明发生于第四软越区切换情节中的一连串事件的一实施例;
图9说明可用以实施某些所揭示的实施例的一处理的流程图;
图10说明可用以实施某些所揭示的实施例的一处理的流程图;
图11说明可用以实施某些所揭示的实施例的一处理的流程图;
图12说明可用以实施某些所揭示的实施例的一处理的流程图;
图13说明一设备的框图,可在所述设备中实施某些所揭示的实施例;
图14说明一设备的框图,可在所述设备中实施某些所揭示的实施例;
图15说明一设备的框图,可在所述设备中实施某些所揭示的实施例;
图16说明与设定DRC锁定位相关联的滞后现象的一实施例;
图17说明结合DRC抹除映射的一处理的流程图;
图18A至18I说明可用以实施图17中说明的特征的若干处理的流程图;
图19说明可用以实施图17和图18A至18I所说明的某些特征的一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20说明一设备的框图,可在所述设备中实施某些所揭示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涉及在无线通信中用于提供自适应服务器选择的方法和系统。
本文所揭示的接入点(AP)可包括和/或实施基站收发器系统(BTS)、接入网络收发器(ANT)、调制解调器集用场收发器(MPT)或节点B(例如在W-CDMA型系统中)等的功能。小区可指由AP服务的覆盖区域。小区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扇区。此外,接入网络控制器(ANC)可指通信系统的一部分,所述部分经配置以与核心网络(例如,分组数据网络)建立接口并在接入终端机(AT)与所述核心网络之间路由数据分组,执行各种无线电接入和链路维护功能(例如软越区切换),控制无线电发送器和接收器等。ANC可包括和/或实施例如在第二、第三或第四代无线网络中所见到的基站控制器(BSC)的功能。ANC和一个或一个以上AP可构成接入网络(AN)的一部分。
本文所揭示的AT可指各种类型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话、蜂窝式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多媒体无线装置、无线通信个人计算机(PC)卡、个人数字助理(PDA)、外部或内部调制解调器等。AT可为任何经由无线信道且/或经由有线信道(例如,经由光纤或同轴电缆)通信的数据装置。AT可具有多种名称,例如接入单元、接入节点、订户单元、移动台、移动装置、移动单元、移动电话、移动、远程站、远程终端机、远程单元、用户装置、用户设备、手持式装置等等。不同AT可并入一个系统中。AT可为移动的或固定的,且可分散遍及一个通信系统。AT可在给定时刻与前向链路(FL)和/或反向链路(RL)上的一个或一个以上AP通信。
图1说明经配置以支持许多用户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各种所揭示的实施例和方面可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100中实施,如以下进一步描述。以实例说明,系统100为包括小区102a至102g的许多小区102提供通信,其中每一小区由一相应AP 104(例如AP 104a至104g)服务。每一小区可进一步划分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扇区。包括AT 106a至106k的各种AT 106分散遍及所述系统。每一AT 106可在给定时刻与前向链路和/或反向链路上的一个或一个以上AP 104通信,此取决于(例如)所述AT是否为有效和其是否处于软越区切换中。
在图1中,具有箭头的实线可指示从一AP到一AT的信息(例如,数据)传输。每一者具有一箭头的虚线可指示AT正从所述个别AP(例如,在AT的有效集合中的那些AP)接收导频和其他信令/参考信号,如以下进一步描述。为清楚和简单起见,反向链路通信未在图1中明确展示。
在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系统(例如,如在2002年10月25日的“cdma2000高速率分组数据无线电接口说明书(cdma2000 High Rate Packet Data Air InterfaceSpecification)”3GPP2 C.S0024-0第4.0版中所规定的,在本文中称作“1xEV-DO版本0”型系统;2005年7月的“cdma2000高速率分组数据无线电接口说明书”3GPP2 C.S0024-A第2版所规定的,在本文中称作“1xEV-DO修订版A”型系统等)中,举例来说,前向链路上的传输被分割为一连串帧;每一帧进一步被划分为时隙(例如,每一者具有1.667msec的持续时间的16个时隙);且每一时隙包括多个时分多路复用信道。
图2A至2C说明在“1xEV-DO版本0”和“1xEV-DO修订版A”型系统中的软越区切换时线的实施例,其涉及其中AT将其前向链路服务扇区从源扇区(例如,扇区A)切换到目标扇区(例如,扇区B)的情况。AT切换其前向链路服务扇区的触发可由前向链路信道条件产生,例如根据一预定方案来自目标扇区的已滤波信号干扰噪声(SINR)比(例如,基于导频和/或其他前向链路信号测量)一直高于来自源扇区的SINR比,例如在图2A中说明并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
在例如图2B中说明的“1xEV-DO版本0”型系统中,AT可使用数据速率控制(DRC)信道以向AN指示所选择的服务扇区和与前向链路上的传输相关联的所要数据速率。DRC信道还向AN提供与信道质量信息相关的反馈机制。DRC的数据部分和扇区部分在本文中可分别称作“DRC速率”和“DRC覆盖”。DRC速率和DRC覆盖构成“DRC值”。
DRC覆盖可在任何DRC改变边界处(例如在时隙T中)改变,使得
(T+1-帧偏移)mod DRC长度=0    方程式(1)
其中帧偏移(FrameOffset)可以时隙为单位来测量,mod表示模运算,且DRC长度(DRCLength)可为持续时间中预定数目的时隙(例如,8个时隙)。DRC覆盖和DRC速率可在传输末端之后的半个时隙处生效且在等于DRC长度的一数目的时隙中保持有效。
对于软越区切换和更软越区切换两者来说,在不同DRC覆盖之间(例如,与从扇区A切换至扇区B相关联)可能需要最少两个DRC长度的空值覆盖,如以下实例说明。
1)如果AT的当前DRC覆盖为扇区覆盖,则AT的下一DRC覆盖不可为不同扇区覆盖。其仅可为相同扇区覆盖或空值覆盖。
2)如果AT的最近扇区覆盖对应于扇区A,则AT不可使用对应于扇区B的扇区覆盖,直到AT已判定从扇区B接收的分组将不与从扇区A接收的分组在时间上重叠为止。
考虑一情况,其中AT决定在位于一DRC改变边界上的时隙n的末端处将其DRC从扇区A切换至B。从时隙(n+1)到时隙(n+DRC长度)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上有效的DRC覆盖可仍为扇区A,且所述AT可经调度以在此时间期间由所述AN传输。因此,AT可能不能够立刻将DRC覆盖改变为扇区B。因此,需要从时隙(n+1)到时隙(n+DRC长度)传输空值覆盖。AN可调度一分组在时隙(n+DRC长度)处到AT。如果所述分组具有特定数据速率(例如在16个时隙上具有1024位的速率指数1),则其可具有长度为1024码片的序文,所述序文为DRC改变与相应数据分组传输之间的时间偏移。AT可能不肯定在其判定时隙(n+DRC长度+1)的DRC覆盖时不存在用于其的分组。因此,需要从时隙(n+DRC长度+1)到时隙(n+2×DRC长度)传输空值覆盖。如此,在DRC覆盖改变之间可能需要至少两个空值覆盖。
如果扇区A和扇区B不在相同小区中(例如,在软越区切换中),则ANC可能需要在扇区B开始服务AT的前将数据转发到扇区B。在检测到DRC覆盖改变时,扇区A可向ANC传输一消息(例如,“转发停止(ForwardStopped)”)且扇区B也可向ANC传输一消息(例如,“转发需要(ForwardDesired)”)以指示软越区切换,例如图2B中所说明。因此,AT可能在软越区切换期间不被服务持续至少一个AP-ANC往返时间加上两个DRC长度。对于更软越区切换来说,所述非服务时间可为至少两个DRC长度。非服务时间在本文中可称为“服务中断”(或“黑暗时间”),例如图2B中所说明。所述服务中断可对例如“因特网协议语音(VoIP)”数据的延迟敏感应用造成损失。
为减少越区切换期间的服务中断,可引入数据源控制(DSC)信道(例如在“1xEV-DO修订版A”型系统中),其表示前向链路上的服务小区或数据源。AT可使用DSC信道以向AN指示前向链路上所选择的服务小区,且使用DRC信道以向AN指示前向链路上所选择的服务扇区。下文描述使用DSC信道以促进相对于AT和AN的服务器选择的实例。
图2B和2C说明在“1xEV-DO版本0”与“1xEV-DO修订版A”型系统中的软越区切换时线的比较。为说明和清楚起见,仅明确展示具有最小空值DRC覆盖的情形。注意,对于软越区切换和更软越区切换两者来说,如果在DRC再指向之前存在任何前进分组,则AT可发送空值DRC覆盖,直到所有分组被终止为止。(这是“1xEV-DO版本0”和“1xEV-DO修订版A”型系统两者中的情形。)
DSC可经配置以具有若干预定边界,在所述边界上允许DSC改变。举例来说,DSC可在时隙T中改变,使得
(T+1+15×帧偏移) mod DSC长度=0    方程式(2)
其中DSC长度可为在持续时间中一预定数目的时隙(例如,16个时隙)。如上所述,DRC可在时隙T中改变,使得
(T+1-帧偏移) mod DRC长度=0        方程式(3)
DSC可在传输末端之后的一个时隙处生效且在DSC长度的时隙中保持有效;然而DRC可在传输末端之后的半个时隙处生效且在等于DSC长度的若干时隙中保持有效。
DRC可与DSC一致。举例来说,如果DRC覆盖为扇区覆盖,由DSC指示的数据源包括于AT的有效集合中且与数据源相关联的DRC锁定(DRCLock)位设定为“1”,则由DRC覆盖指示的扇区可属于由DSC指示的数据源,所述DSC在DRC的传输之后的随后DRC长度的时隙期间有效。
DSC可用作为早期越区切换指示,借此允许与在AP与ANC之间的队列转移(或“Q转移”)相关联的服务中断最小化或被大体上消除。在一实施例中,AT的有效集合中的多个AP可试图检测在DSC长度边界之前的DSC(例如,在每个时隙的基础上)。当任何扇区报告DSC的可能改变时,ANC可开始向AT的有效集合中的一些或所有扇区多播与加速流(EF)应用(例如,延迟敏感数据,例如VoIP分组)相关联的数据。多播机制的实例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多播允许扇区B准备好在DRC覆盖开始指向其时服务。
对于软越区切换和更软越区切换两者来说,在“1xEV-DO修订版A”型系统中还可能需要最小两个DRC长度的空值覆盖。如此,软越区切换中EF数据的服务中断可被减少至两个DRC长度的空值覆盖。对于更软越区切换来说,其可保持在两个DRC长度的空值覆盖。在这些系统中软越区切换与更软越区切换之间的差异可在于后者在任何DRC改变边界处发生。
以实例说明,图3说明用于一具有两个时隙的DRC长度和一具有八个时隙的DSC长度的DSC信道时线的实施例。
图4说明DRC覆盖改变的实施例。DRC A和DRC B分别表示与小区A和小区B相关联的DRC覆盖。DRC空值指示具有空值覆盖的DRC。PKTA或PKT B指示来自小区A或小区B的一新分组的潜在开始。PKT NULL指示由于空值覆盖的DRC而无新分组。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严重长期不平衡,DSC不可指向具有弱反向链路的小区。举例来说,如果AT从其有效集合中的一扇区接收设定为“0”DRC锁定位,则AT不可将其DSC指向与所述扇区相关联的数据源(例如,以避免AT起始一软越区切换)。
在软越区切换期间,DSC/DRC再指向在最坏情形下可被延迟(例如)高达两个DSC长度。因此,可能需要较短DSC长度以减少归因于不良信道条件的延迟和可能服务降级。另一方面,可能需要更高传输功率以在这些情形中维持DSC信道可靠度。因此,需要相对于较短延迟的利益来评估附加的额外开销。
DSC/DRC再指向可由AT(例如)基于来自不同扇区的已滤波前向链路SINR测量来起始。可使用一阶无限脉冲响应(IIR)滤波器(例如,以具有64个时隙的时间常数)。令扇区A为当前服务扇区且扇区B为AT的有效集合中的另一扇区。在本文中称作“信用”且由CB表示的参数可为扇区B维持且如下进行更新:
CB(n+1)=max(0,CB(n)+Δ(n))    方程式(4)
其中
Figure A20068003798700131
方程式(5)
上文中,SINRA(n)和SINRB(n)分别表示扇区A和扇区B的已滤波导频SINR测量,且n表示时间指数。X和Y可为预定阈值(例如,以dB测量)。可存在本文中称作“更软越区切换延迟”和“软越区切换延迟”的两个越区切换参数,其与在AT将其DRC从源扇区切换到目标扇区时(所述源扇区和所述目标扇区分别属于相同和不同小区)的最小中止/延迟时间相关联。在某些实施例中,这些越区切换参数的值可以时隙为单位(例如,8个时隙)。举例来说,可使用更软越区切换延迟=8个时隙和软越区切换延迟=64个时隙(例如,在“1xEV-DO版本0”和“1xEV-DO修订版A”型系统的任一者中)。这些参数可(例如)用于为所累积的信用设定阈值。
在“1xEV-DO版本0”型系统中,对于软越区切换和更软越区切换两者来说,再指向所需的信用的数目可等于软越区切换延迟。因为越区切换可引起服务中断,所以信用的较大阈值可限制AT起始越区切换的频率。
在“1xEV-DO修订版A”型系统中,归因于服务中断的减少,可使用较小阈值。举例来说:
·如果AT在仅更软越区切换中(例如,其有效集合的所有成员属于相同小区),则信用的阈值可由max(1,更软越区切换延迟-DRC长度)给出;
·否则,阈值可由max(1,软越区切换延迟-DSC长度)给出。
注意,阈值可由AT的有效集合的组成判定(与AT将再指向哪个扇区相对)。可在更软再指向的DRC改变边界处和在软再指向的DSC边界处计算信用。为了避免频繁的DSC/DRC再指向,可在软/更软再指向发生时设定一计时器,以使得AT在所述计时器过期之前可能不起始另一再指向。在某些实施例中,计时器过期周期可分别等于更软越区切换延迟和软越区切换延迟。(如此,更软越区切换延迟和软越区切换延迟可指示更软越区切换和软越区切换的成本。)
在“1xEV-DO版本0”型系统中,可存在两个从AP到ANC的关于扇区再指向的消息:例如,例如来自扇区A在本文中称作“转发停止”的消息和来自扇区B在本文中称作“转发需要”的另一消息。这些消息由ANC处理以执行从扇区A到扇区B的Q转移,且服务中断与此Q转移关联(如图2B中所说明)。在“1xEV-DO修订版A”型系统中,通过使用DSC信道可使连续数据服务(例如EF数据/流)成为可能。这可通过解码在DSC改变边界之前的DSC信道并使ANC向DSC边界处的早期检测与最终检测之间的AT的有效集合中的一些或所有扇区多播数据来执行。在某些情况中,多播可仅应用于EF应用(例如,延迟敏感数据,例如VoIP数据)中,以便限制对回程业务的影响。
在一实施例,AT的有效集合中的每一扇区可试图解码DSC信道。可在DSC边界(本文中表示为Td)处做出最终决策。在Td处,如果累积能量大于一阈值,则具有最大累积能量的DSC值可经宣告所述DSC在下一DSC长度中有效;否则可宣告一DSC抹除。
为了促进Q转移并限制围绕Td的多时隙分组,可需要一早期决策。举例来说,每一AP可在时间Tpd处提供一DSC解码决策,所述时间Tpd在Td之前的预定(例如,全系统配置的)数目的时隙(例如12个时隙)处。可与Td处的最终决策使用相同能量阈值。可存在这些早期检测不如最终决策一样可靠的情况;然而,这可由在Tpd与Td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多播本性来补偿。
可在涉及ANC与AP(例如,在AT的有效集合中的那些AP)之间的多播的情况中使用以下术语:
·服务AP:已向ANC通告一消息(例如,转发需要索引(ForwardDesiredInd))且被认作为服务AP直到其向ANC通告另一消息(例如,转发停止索引(ForwardStoppedInd))的AP。(服务扇区可指由所述服务AP服务的扇区。)
·有效服务AP:已向ANC通告一转发需要索引消息且由ANC认作为正向AT服务数据的AP。
·非服务AP:已向ANC通告一转发停止索引消息且被认作为非服务AP直到其向ANC通告一转发需要索引消息的AP。(非服务扇区可指由所述非服务AP服务的扇区。)
除转发停止索引和转发需要索引消息之外,在本文中称作“DSC改变索引(DSCChangedInd)”的新消息可由AP使用,以向ANC指示与DSC信道相关联的解码值的改变。此指示可由AT的有效集合中的任何服务AP发出且指示以下一者:
·DSC值,其指示AT希望越区切换到的AP的识别。在此情形中,还可提供DSC改变时间,指示所指示的DSC值可生效的时间。
·抹除,其指示AP不能成功解码DSC信道。
越区切换消息可在以下条件下产生,且还在以下表1中说明:
·转发需要索引:AP已成功解码从AT接收的DSC信道且所解码的DSC值与其固有(或本身)DSC值相同。这可在Tpd和Td处产生。
·DSC改变索引(经抹除):AP不能够解码从AT接收的DSC信道。这可在Tpd和Td处产生。
·DSC改变索引(经改变):AP已成功解码从AT接收的DSC信道且所解码的DSC值不同于其固有DSC值。这可在Tpd处产生。
·转发停止索引:这可在AP已成功判定DSC值在一可配置数目的时隙中不与其固有DSC值相同时产生。这可在Td处产生。
以下表1说明在越区切换期间消息和时间点的组合。
表1:越区切换消息-时间点组合
  消息   Tpd   Td
  DSC改变索引(经抹除)   服务AP   服务AP
  DSC改变索引(经改变)   服务AP
  转发停止索引   服务AP
  转发需要索引   服务/非服务AP   服务/非服务AP
在某些情况中,可在ANC处以任何次序接收各种越区切换消息,除了:DSC改变索引不可紧随转发停止索引之后。
ANC可在接收到以下事件中的一者时进入多播状态:
·来自有效服务AP的DSC改变索引。DSC改变索引的接收指示DSC信道的状态已被改变。这可意味着DSC信道解码成功且DSC正指向另一AP或DSC信道解码不成功。
·来自服务AP的转发停止索引,其导致AT的有效集合1中无服务AP。
如果在AT的有效集合中仅存在一个服务AP且其未报告任何DSC改变,则ANC可退出多播状态。
在原始服务扇区退出AT的有效集合的事件中,所述原始服务扇区可向ANC发送转发停止索引消息,且多播机制可正常处理此情况。在某些实施例中,可通过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传输ANC与AP之间的数据,同时为了可靠度可通过使用传输控制协议(TCP)来传输信令消息。
图5说明发生于第一软越区切换情节中的一连串事件的实施例,其中有效服务AP(或简称为“AP1”)和非服务AP(或简称为“AP2”)两者均能够正确检测DSC改变。在图5说明的各步骤中:
1.AP1解码DSC信道且判定AT不再将其DSC指向AP1。AP1随后向ANC发送DSC改变索引消息,所述DSC改变索引消息可包括新DSC值、当前队列级位(queuelevel)、预测切换时间等。
2.ANC进入多播状态,例如开始向AT的有效集合中的所有AP多播前向业务(例如EF数据)。
3.AP2在时间Tpd1处成功解码DSC信道,且向ANC发送转发需要索引消息。
4.在时间Td1处,AP1断定AT正切换到AP2,且向ANC发送一转发停止索引消息。
5.ANC将用于AT的有效服务AP设定为AP2,停止多播且开始仅向AP2发送前向业务。
图6说明发生于第二软越区切换情节中的一连串事件的实施例,其中有效服务AP(或“AP1”)能够正确检测DSC改变,且非服务AP(或“AP2”)检测DSC抹除。在图6说明的各步骤中:
1.AP1解码DSC信道且判定AT不再将其DSC指向AP1。AP1随后向ANC发送DSC改变索引消息,所述DSC改变索引消息可包括新DSC值、当前队列级位、预测切换时间等。
2.ANC进入多播状态,例如开始向AT的有效集合中的所有AP多播前向业务。
3.AP2成功解码DSC信道(其正指向其自身),且向ANC发送一转发需要索引消息。
4.AP2解码DSC抹除,且向ANC发送DSC改变索引消息。
5.在时间Td1处,AP1断定AT正切换到AP2,且向ANC发送一转发停止索引消息。ANC将用于AT的有效服务AP设定为AP2。
6.AP2成功解码更多DSC符号(所述DSC符号与其自己的值相同)。因为AP2刚向ANC发送一DSC改变索引消息,所以其发送另一转发需要索引消息,以向ANC确认AT事实上正切换到AP2。
7.ANC停止多播且开始仅向AP2发送前向业务。
图7说明发生于第三软越区切换情节中的一连串事件的实施例,其中有效服务AP(或“AP1”)在DSC抹除之后检测DSC改变,且非服务AP(或“AP2”)能够正确检测DSC改变。在图7说明的各步骤中:
1.AP2成功解码DSC信道(DSC信道与其自己的值相同),且向ANC发送转发需要索引消息。
2.ANC进入多播状态,例如开始向AT的有效集合中的所有AP多播前向业务。
3.在时间Td1处,AP1解码DSC抹除,且向ANC发送DSC改变索引消息。
4.AP1解码DSC信道(其正指向一不同AP),且向ANC发送一DSC改变索引消息。
5.在时间Td2处,AP1断定AT正切换到AP2,且向ANC发送一转发停止索引消息。ANC将用于AT的有效服务AP设定为AP2。
6.ANC停止多播且开始仅向AP2发送前向业务。
图8说明发生于第四软越区切换情节中的一连串事件的实施例,其中有效服务AP(或“AP1”)从一DSC抹除恢复且一非服务AP(或“AP2”)从一DSC抹除恢复。在图8说明的各步骤中:
1.AP1解码一DSC抹除,且向ANC发送一DSC改变索引消息。
2.ANC进入多播状态,例如开始向AT的有效集合中的所有AP多播前向业务。
3.AP2成功解码DSC(其正指向其自身),且向ANC发送一转发需要索引消息。
4.AP2解码一DSC抹除,且向ANC发送一DSC改变索引消息。
5.在时间Td1处,AP1断定AT正切换到AP2,且向ANC发送一转发停止索引消息。ANC将用于AT的有效服务AP设定为AP2。
6.AP2成功解码更多DSC符号(所述DSC符号与其自己的值相同)。因为AP2刚向ANC发送一DSC改变索引消息,所以其发送另一转发需要索引消息以向ANC确认AT事实上正切换到AP2。
7.ANC停止多播且开始仅向AP2发送前向业务。
存在其他越区切换情节和实施例。举例来说,在某些实施例中,ANC可向处于多播状态的AT的有效集合中的AP的子集多播前向业务(例如EF数据)。如以上所说明,多播的使用可补偿服务或非服务扇区处的DSC抹除或误差。
在有效服务AP作出一错误DSC检测且仍以为DSC正指向其自身的事件中,可能不发送DSC改变索引消息。因此,多播状态可能不在Tpd或Td处开始,即使另一AP发送一转发需要索引消息。换句话说,多播状态可仅在DSC改变索引消息从有效服务扇区发送之后开始。
在某些实施例中,当一AP向ANC发送一DSC改变索引或转发停止索引消息时,其还可发送其队列信息。举例来说,所述消息可指示已发送的最后字节。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多播状态的末端,ANC可向每一不再被认作为服务扇区的AP发送出命令,例如以清除其各自数据队列。这些命令连同所述流的开始和结束一起标记传输周期。ANC可使其发送出的每一分组与用于每一传输周期的递增(例如,以“1”为单位)改变的标签编号相关联。这可对于唯一识别一AP处的分组为有用的。
图9说明可用以实施某些所揭示的实施例(如上所述)的处理900的流程图。步骤910判定与由多个AP(例如,在AT的有效集合中)服务的多个扇区中的每一者相关联的前向链路(FL)质量度量。步骤920相对于所判定的FL质量度量向每一扇区指派信用。步骤930判定在DSC改变边界处为一非服务扇区所累积的信用是否大于一预定阈值,其中所述非服务扇区由一不同于用于AT的服务AP的非服务AP服务。如果步骤930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940且将DSC值从所述服务AP改变为所述非服务AP。步骤950将DSC信道传输到多个AP。步骤960随后根据DSC改变而改变DRC覆盖(例如将DRC覆盖再指向非服务覆盖)。如果步骤930的结果为“否”,则处理900返回到步骤910。
图10说明可用以实施某些所揭示的实施例(例如以上所述)的处理1000的流程图。步骤1010解码从一AT接收的DSC值(例如图9的实施例中所描述)。步骤1020判定解码是否成功。如果步骤1020的结果为“是”,则步骤1030判定所解码的DSC值中是否存在改变。如果步骤1030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040且向一ANC发送一DSC改变索引消息。如果步骤1030的结果为“否”,则处理1000返回到步骤1010。如果步骤1020的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1050且向所述ANC发送一DSC改变索引(经抹除)消息。
图11说明可用以实施某些所揭示的实施例(如上所述)的处理1100的流程图。步骤1110解码从一AT接收的DSC值(例如图9的实施例中所描述)。步骤1120判定所解码的DSC值是否等于自己的值(例如非服务AP的值)。如果步骤1120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130且向一ANC发送一转发需要索引消息。如果步骤1120的结果为“否”,则处理1100返回到步骤1110。
图12说明可用以实施某些所揭示的实施例(如上所述)的处理1200的流程图。处理1200在步骤1205处开始。步骤1210判定是否已从一服务AP(例如,上述AP1)接收到一DSC改变索引消息。如果步骤1210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220且开始向多个AP(例如AT的有效集合中的那些AP)多播与一AT相关联的前向业务(例如EF数据)。步骤1230判定是否已从一非服务AP(例如上述AP2)接收到一转发需要索引消息。步骤1240判定是否已从AP1接收到一转发停止索引消息。如果步骤1230和1240两者的结果均为“是”,则执行步骤1250且将AP2指派为用于所述AT的有效服务AP。如果步骤1230或步骤1240的任一者的结果为“否”,则处理1200返回到步骤1220。
在图12的实施例中,如果步骤1210的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1260且判定是否已从一非服务AP(例如上述AP2)接收到一转发需要索引消息。如果步骤1260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270且开始向多个AP(例如AT的有效集合中的那些AP)多播与AT相关联的前向业务(例如EF数据)。步骤1280判定是否已从一服务AP(例如上述AP1)接收到一DSC改变索引消息。步骤1290判定是否已从AP1接收到一转发停止索引消息。如果步骤1280和1290两者的结果均为“是”,则处理1200前进到步骤1250。如果步骤1280或步骤1290的任一者的结果为“否”,则处理1200返回到步骤1270。如果步骤1260的结果为“否”,则处理1200返回到步骤1205。
图13说明设备1300的框图,在所述设备中可实施某些所揭示的实施例(如上所述)。以实例说明,设备1300可包括:信道质量估计单元(或模块)1310,其经配置以判定与由多个AP(例如,在一AT的有效集合中的那些AP)服务的多个扇区中的每一者相关联的前向链路质量度量;信用指派单元1320,其经配置以相对于所述FL质量度量而向每一扇区指派信用;DSC选择单元1330,其经配置以为所述AT选择/改变一DSC值(例如,如果在DSC改变边界处为一非服务扇区所累积的信用大于一预定阈值);传输单元1340,其经配置以向多个AP传输DSC值;和DRC选择单元1350,其经配置以根据DSC改变而选择/改变DRC覆盖。
在设备1300中,信道质量估计单元1310、信用指派单元1320、DSC选择单元1330、传输单元1340和DRC选择单元1350可耦合到通信总线1360。处理单元1370和存储器单元1380也可耦合到通信总线1360。处理单元1370可经配置以控制和/或协调各单元的操作。存储器单元1380可包含待由处理单元1370执行的指令。
设备1300可在AT(例如,图1中的AT 106)或其他通信装置中实施。
图14说明可用以实施某些所揭示的实施例(如上所述)的设备1400的框图。以实例说明,设备1400可包括:解码单元(或模块)1410,其经配置以判定从AT接收的DSC值;消息产生单元1420,其经配置以根据DSC解码(例如,如上所述的DSC改变索引、转发需要索引、转发停止索引消息或其类似物)产生一消息;和传输单元1430,其经配置以向ANC发送由此产生的消息。
在设备1400中,解码单元1410、消息产生单元1420和传输单元1430可耦合到通信总线1440。处理单元1450和存储器单元1460也可耦合到通信总线1440。处理单元1450可经配置以控制和/或协调各单元的操作。存储器单元1460可包含待由处理单元1450执行的指令。
设备1400可在AP(例如上述AP1或AP2)或其他网络基础架构元件中实施。
图15说明可用以实施某些所揭示的实施例(例如以上所述)的设备1500的框图。以实例说明,设备1500可包括:消息处理单元(或模块)1510,其经配置以从AP接收消息(例如来自上述AP1或AP2的DSC改变索引、转发需要索引或转发停止索引消息);多播单元1520,其经配置以向多个AP(例如在AT的有效集合中的那些AP)多播与所述AT相关联的前向业务(例如EF数据);和服务器选择单元1530,其经配置以为AT选择一有效服务AP。
在设备1500中,消息处理单元1510、多播单元1520和服务器选择单元1530可耦合到通信总线1540。处理单元1550和存储器单元1560也可耦合到通信总线1540。处理单元1550可经配置以控制和/或协调各单元的操作。存储器单元1560可包含待由处理单元1550执行的指令。
设备1500可在一ANC(如上所述)或其他网络控制器装置中实施。
反向链路额外开销信道(例如DRC、DSC、反向速率指示器(RRI)、确认(ACK)信道等)的传输功率可限制为与导频传输功率具有固定偏移。导频传输功率可由可包括一内部回路功率控制和一外部回路功率控制的功率控制来控制。举例来说,所述内部回路功率控制可经配置以将一AP处的所接收的导频功率维持为近似于一阈值,所述阈值反过来可由所述外部回路功率控制来判定。在某些情况中,通过外部回路功率控制的阈值调整可基于数据信道性能。因此,可能需要独立考虑额外开销信道性能。这在反向链路上的软越区切换的情形中特别重要。原因在于数据解码可受益于ANC处的选择组合(例如,组合来自一AT的有效集合中的多个AP的解码结果)而额外开销信道不可受益于此。DRC性能可尤其在存在不平衡时为弱的,其中一AT将其DRC指向一个扇区(通过所述扇区所述AT具有最佳前向链路),但由另一扇区(通过所述另一扇区所述AT具有一较佳反向链路)进行功率控制。
就DRC信道来说,如果AP作出一错误解码且基于此错误解码来调度分组传输,则所述分组可能不由相应AT接收且所有传输时隙可能以浪费而告终。如果所述AP不能成功解码DRC信道,且宣告一DRC抹除,则所述AT可能不被服务。在具有延迟敏感(例如,最佳努力)数据流的多用户的情况下,这可引起扇区容量的微小损失。因此,相对于低DRC解码误差可能性可容许一合理DRC抹除速率。在DRC解码期间,具有最大接收能量的DRC候选者可与一阈值比较。此候选者可在能量大于所述阈值时变为有效DRC;否则,可宣告一DRC抹除。因为DRC传输功率限制于导频功率,所以DRC能量的阈值可等效于所接收的导频功率的一阈值(本文中被称作“Ecp/Nt”)。以实例说明,如果Ecp/Nt降至(例如)大约-25dB以下,则可宣告一DRC抹除。
扇区可经由一反馈回路(例如,经由DRC锁定位)向AT供应反向链路SINR或DRC抹除速率。每一扇区可根据所估计的抹除速率来为所述AT设定DRC锁定位。举例来说,DRC锁定位“1”(“锁定中”)可指示DRC抹除速率为可接受的;DRC锁定位“0”(“非锁定”)可指示DRC抹除速率为不可接受的。
可设计某些机制以避免AT由于遭受始终高抹除速率而长期中断:例如,一种机制可为在前向链路上使用DRC锁定位的缓慢机制,其向所述AT指示高抹除速率且促使AT越区切换;另一种机制可为DRC抹除映射的快速机制等。
在“1xEV-DO版本0”型系统中,举例来说,DRC锁定位可由功率控制信道时分多路复用。可每一DRC锁定周期时隙将其传输一次且以每一DRC锁定长度重复。(例如,等效反馈速率可为[600/(DRC锁定周期×DRC锁定长度)]Hz。)举例来说,DRC锁定周期和DRC锁定长度的预设值可为8个时隙。在“1xEV-DO修订版A”型系统中,DRC锁定位可与功率控制位一起在相同MAC信道的同相和正交相上传输。举例来说,DRC锁定位可每4个时隙传输一次。可保持参数DRC锁定长度以使DRC锁定位重复。举例来说,DRC锁定长度的预设值可为16个时隙。
DRC锁定位的值可基于已滤波DRC抹除速率。每一DRC抹除事件可映射为一二进制值且用以更新一IIR滤波器。可将已滤波值认作为平均DRC抹除速率。举例来说,IIR滤波器的预设时间常数可为32个时隙。磁滞现象可存在于为已滤波DRC抹除速率设定阈值中。举例来说,如果已滤波抹除速率低于30%,则可将DRC锁定位设定为“1”;如果已滤波抹除速率高于50%,则可将DRC锁定位设定为“0”。图16说明与设定DRC锁定位相关联的磁滞现象的实施例,其中DRC抹除事件可在相当长的时期中持续保持于0(无抹除)或1(抹除)中的一者。如此所述的滤波操作可使得DRC锁定位稳定,而缓慢地对信道变化作出反应。
设定DRC锁定位中的内建延迟可意味着一较长DRC抹除执行长度(run length)(其期间发生连续DRC抹除的时间周期)。在越区切换期间可对此加以考虑。对于EF(例如,延迟敏感)数据来说,这些抹除可导致不可接受量的服务中断。因此,存在对一经配置以最小化前向链路上的服务中断的DRC抹除映射算法的需要。
在一实施例中,可在每一AT的每一DRC长度处的一AP处执行一DRC抹除映射演算法。对于每一AT来说,可在所述AT的具有一有效队列(例如由在单点播送或多播状态中的ANC建立)的每一小区处执行所述算法。当启动DRC抹除映射时,所述流可对于“受限”前向链路调度(例如,仅由多用户分组服务)为合格的。DRC抹除映射的成本可由在不知道前向链路信道质量和浪费相关联的传输时隙(如果AT不能解码分组)的情况下发送数据而引起。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在满足所有以下条件时启动DRC抹除映射算法:
·DRC抹除执行长度足够长。
·调度器所见的分组延迟足够长。
一阈值(例如在本文中称作“Max_Ers_Len”)可与DRC抹除执行长度相关联。举例来说,对于EF数据/流(例如VoIP数据)来说,阈值的设定可在0至16个时隙的范围内。
DRC抹除映射需要对于较长DRC抹除执行长度来说为稳固的。举例来说,AT可执行一服务扇区切换;然而,正接收经抹除的DRC的扇区可能未意识到此情况。在此情况中,DSC信道可用作为补偿信息以辅助DRC抹除映射决策,如以下进一步说明。
与ANC与AP之间的多播机制(如上所述)相类似,可从多个扇区到一AT执行无线(OTA)多播以增强DRC抹除映射算法的稳固性,如以下进一步描述。
图17说明处理1700的一实施例,一AP可为在其有效集合中具有此AP的每一AT执行所述处理1700。处理1700在步骤1705处开始。步骤1710判定是否抹除从AT接收的DRC覆盖。如果步骤1710的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1720且为AT调度从DRC覆盖所指向的扇区的传输。如果步骤1710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730且判定来自所述AT的DRC覆盖是否满足DRC覆盖抹除准则。DRC覆盖抹除准则可包括(例如)DRC抹除执行长度大于Max_Ers_Len等。如果步骤1730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740且判定是否抹除从AT接收的DSC值。如果步骤1740的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1750且判定DSC值是否对应于由AP服务的小区(在本文中称作“此小区”)。如果步骤1750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760且起始OTA多播(例如,从在AT的有效集合中且在此小区中的多个扇区向所述AT传输前向业务),如图19进一步说明。如果步骤1740的结果为“是”,则处理1700同样前进到步骤1760。
在处理1700中,如果步骤1750的结果为“否”,则处理1700在步骤1770处结束。如果步骤1730的结果为“否”,则处理1700同样前进到步骤1770。
图18A至18I说明在某些实施例中可用以实施图17所说明的处理1700的若干过程。在图18A中,步骤1810判定从AT传输的DRC覆盖是否不被抹除(例如,Ecp/Nt高于一抹除阈值),DRC覆盖(或“DRC_Cover”)是否不为空值,且DRC_Cover是否与最后一个成功解码的DRC覆盖(本文中称作“LDC”)相同或LDC和最后第二个成功解码的DRC覆盖(本文中称作“2LDC”)是否为空值。如果所有这些决策的结果均为“是”,则执行步骤1811且将最后一个有效DRC覆盖(或“Last_Valid_DRC_Cover”)设定为DRC_Cover且将与所述DRC覆盖改变相关联的旗标(或“DRCCoverChangedFlag”)设定为零(或“0”)。DRC覆盖改变旗标可用于指示与从AT接收的DRC覆盖相关联的一致性,可通过比较DRC覆盖与来自AT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先前接收的DRC覆盖来判定所述一致性。举例来说,如果DRC覆盖与来自AT的至少一个先前接收的DRC覆盖(例如LDC)一致(例如,大体上相同或与其相当),那么可将DRC覆盖改变旗标设定为“0”。也可应用预定准则来估计与DRC覆盖相关联的一致性,包含(但不限于)DRC覆盖是否有效(例如,未经擦除且非空值),DRC覆盖改变是否是由于扇区切换等。
在图18B中,步骤1820判定DRC覆盖是否被抹除(或“DRC_Erasure”)。如果步骤1820的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1821且设定:(1)2LDC为LDC;(2)LDC为DRC_Cover;(3)最后一个有效DRC指数(或Last_Valid_DRC_Index)为与DRC覆盖相关联的DRC速率(或“DRC_Rate”);和(4)抹除的数目的计数(或“Erasure_Count”)为“0”。如果步骤1820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822且将Erasure_Count设定为以一DRC长度递增。
在图18C中,对于在时间Td处的每一有效AT来说,步骤1830判定从AT传输的DSC值是否被抹除,或所述DSC值是否为无效的(例如,具有一零值)。如果步骤1830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831且将所存储的DSC值(或“Stored_DSC_Value”)设定为与此小区相关联的DSC值(或“This_Cell_DSC_Value”);将与DSC抹除相关联的旗标(或“DSC_Erased_Flag”)设定为一(或“1”);且将一计数器(或“StopDRCErasureMap_dueto_DSCErasure_Counter”)设定为等于预定时间段,例如Tpd(或预定数目的DRC长度)。如果步骤1830的结果为“否”,则步骤1832将Stored_DSC_Value设定为所解码的DSC值(或“DSC_Value”);且将DSC_Erased_Flag设定为“0”。
在图18D中,步骤1840判定Stored_DSC_Value是否等于最后一个有效DSC值(或“Last_Valid_DSC_Value”)。如果步骤1840的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1841且将与更新Last_Valid_DSC_Value相关联的旗标(或“LastValidDSC_needs_to_be_updated_flag”)设定为“1”。步骤1842随后判定Stored_DSC_Value是否等于This_Cell_DSC_Value。如果步骤1842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843且将Delay_Counter设定为由DSC切换造成的延迟(例如,以时隙为单位而测量的)(或“DSCSwitchDelayInSlots”)。如果步骤1842的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1844且将Delay_Counter设定为“0”。
在图18E中,对于每一时隙处的每一有效AT来说,步骤1850判定DSC_Erased_Flag是否为“1”和StopDRCErasureMap_dueto_DSCErasure_Counter是否大于“0”。如果步骤1850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851且将StopDRCErasureMap_dueto_DSCErasure_Counter递减“1”。
在图18F中,步骤1860判定LastValidDSC_needs_to_be_updated_flag是否为“1”。如果步骤1860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861且判定Delay_Counter是否为“0”。如果步骤1861的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1862且将Delay_Counter递减“1”。如果步骤1861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863且将LastValidDSC_needs_to_be_updated_flag设定为“0”且将Last_Valid_DSC_Value设定为Stored_DSC_Value。步骤1864随后判定Stored_DSC_Value是否与This_Cell_DSC_Value相同。如果步骤1864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865且将LastValidDSC_Pointing_State设定为“1”。否则,其如步骤1866所示设定为“0”。
在图18G中,步骤1870判定Erasure_Count是否大于Max_Ers_Len和LastValidDSC_Pointing_State是否为“1”。如果步骤1870的结果为“是”,则AT对于来自此小区的DRC抹除映射可为合格的(例如,通过将Erasure_Mapped_Flag设定为“1”),如步骤1871所示。
在步骤18H中,步骤1880判定DSC_Erased_Flag是否为“1”和StopDRCErasureMap_dueto_DSCErasure_Counter是否为“0”。如果步骤1880的结果为“是”,则禁止AT使其免于来自所述小区的DRC抹除映射(例如,通过将Erasure_Mapped_Flag设定为“0”),如步骤1881所示。
在步骤18I中,步骤1890判定DRC覆盖是否未被抹除且DRCCoverChangedFlag是否为“0”。如果步骤1890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891且为AT调度从DRC_Cover正指向的扇区且以相应DRC_Rate的传输。如果步骤1890的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1892且判定Erasure_Mapped_Flag是否为“1”。如果步骤1892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893且起始对所述AT的OTA多播,如以下进一步描述。
图19说明处理1900的一实施例,(例如)以执行OTA多播步骤(如上所述)。处理1900在步骤1905处开始。步骤1910判定是否在队列中存在对于DRC抹除映射(例如,具有足够长分组延迟的延迟敏感流)为合格的的用于所述AT的任何数据。如果步骤1910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920且通过使用一特定分组格式(在本文中称作“DRC_Index_mapped”)从在此小区中且在AT的有效集合中的多个扇区传输用于所述AT的数据。举例来说,可使用与一预定集合的DRC指数相容的多用户分组格式。如果步骤1920的结果为“否”,则处理1900在步骤1930处结束。
在一实施例中,对于每一DRC长度间隔来说,一前向链路处理器(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从一反向链路处理器(例如DSP)接收8位DRC信息,其包括:指示Ecp/Nt是否低于一抹除阈值的1位DRC抹除旗标(或“DRC_Erasure”);3位DRC覆盖(或“DRC_Cover”);4位DRC速率(或“DRC_速率”)。在Tpd和Td处,前向链路处理器可接收所解码的DSC值(或如上所述的“DSC_Value”)。可如下执行DRC抹除映射算法(例如,每一DRC长度一次):
DRCCoverChangedFlag=1;
Erasure_Mapped_Flag=0;
If (DRC_Erasure!=Erasure)&&(DRC_Cover!=Null)&&
   ((DRC_Cover==LDC)||(LDC==2LDC==Null))
{
   DRCCoverChangedFlag=0;
   Last_Valid_DRC_Cover=DRC_Cover;
}
If(DRC_Erasure!=Erasure)
{
     2LDC=LDC;
     LDC=DRC_Cover;
     Last_Valid_DRC_Index=DRC_Rate;
     Erasure_Count=0;
}
Else
{
     Erasure_Count=Erasure_Count+DRCLength;
}
For each active AT at Td:
If(DSC is erased||DSC==0)
{
     Stored_DSC_Value=This_Cell_DSC_Value;
     DSC_Erased_Flag=1;
     StopDRCErasureMap_dueto_DSCErasure_Counter=Tpd;
}
Else
{
     Stored_DSC_Value=DSC_Value;
     DSC_Erased_flag=0;
}
If(Stored_DSC_Value!=Last_Valid_DSC_Value)
{
     LastValidDSCValue_needs_to_be_updated_flag=1
     Delay_Counter=0;
     If(Stored_DSC_Value==This_Cell_DSC_Value)
     {
         Delay_Counter=DSCSwitchDelayInSlots;
     }
}
对于每一时隙处的所有AT:
If(DSC_Erased_Flag==1&&
     StopDRCErasureMap_dueto_DSCErasure_Counter>0)
{
     StopDRCErasureMap_dueto_DSCErasure_Counter=
     StopDRCErasureMap_dueto_DSCErasure_Counter-1;
}
If(LastValidDSCValue_needs_to_be_updated_flag==1)
{
     If(Delay_Counter==0)
     {
          LastValidDSCValue_needs_to_be_updated_flag=0;
          Last_Valid_DSC_Value=Stored_DSC_Value
          LastValidDSC_Pointing_State=0;
          If(Stored_DSC_Value==This_Cell_DSC_Value)
          {
                  LastValidDSC_Pointing_State=1;
          }
     }
     Else
   {
              Delay_Counter=Delay_Counter-1;
    }
}
抹除映射旗标经设定为:
If(Erasure_Count>=Max_Ers_Len)&&(LastValidDSC_Pointing_State==1)
{
      Erasure_Mapped_Flag=1;
}
If(StopDRCErasureMap_dueto_DSCErasure_Counter==0 &&
      DSC_Erased_Flag==1)
{
      Erasure_Mapped_Flag=0;
}
At FL scheduler,for an AT at each slot:
If(DRC_Erasure!=Erasure && DRCCoverChangedFlag==0)
{
      Schedule transmission for the AT from the sector to which DRC_Cover is
      pointing and at the corresponding DRC_Rate
}
Else if(Erasure_Mapped_Flag==1)
{
       Initiate OTA multicasting to the AT from a plurality of the sectors that are in this
       cell and in the AT′s active set with packet format“DRC_index_mapped”
}
图20说明可在AP中实施以执行某些所揭示的过程(如上所述)的设备2000的框图。以实例说明,设备2000可包括:DRC估计单元(或模块)2010;DSC估计单元2020;和调度单元2030。
在设备2000中,DRC估计单元2010可经配置以判定从AT接收的DRC值;估计是否满足DRC覆盖抹除准则;估计所接收DRC覆盖的一致性;执行DRC抹除映射等(如上所述)。DSC估计单元2020可经配置以判定从AT接收的DSC值,估计DSC抹除是否已发生;执行结合DSC的各种功能等等(如上所述)。调度单元2030可经配置以调度AT的传输,如上所述。调度单元2030可进一步包括OTA多播单元2035,其经配置以从多个扇区向所述AT多播前向业务(例如,数据)(如上所述)。
在设备2000中,DRC估计单元2010、DSC估计单元2020和调度单元2030(连同OTA多播单元2035)可耦合到通信总线2040。处理单元2050和存储器单元2060也可耦合到通信总线2040。处理单元2050可经配置以控制和/或协调各单元的操作。存储器单元2060可包含由处理单元2040执行的指令。
设备2000可在AP或其他网络基础架构装置中实施。
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如上所述)提供无线通信中自适应服务器区段的某些实施例。存在其他实施例和实施方案。本文所揭示的各种实施例可在AT、AP、ANC和/或其他网络基础架构元件中实施。
本文所揭示的各种单元/模块和实施例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组合中实施。在硬件实施方案中,各种单元可实施于一个或一个以上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LD)、其他电子单元或其任一组合内。在软件实施方案中,各种单元可由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程序、函数等)实施。软件代码可存储于存储器单元中且由处理器(或处理单元)执行。所述存储器单元可在处理器内或处理器外部实施,在所述情形下其可经由此项技术中已知的各种装置通信地耦合到所述处理器。
各种所揭示的实施例可在控制器、AT和用于提供广播/多播服务的其他装置中实施。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可应用于数据处理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单向广播系统和任何其他需要信息的有效传输的系统。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和技法中的任一者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举例来说,可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在整个以上描述中可能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符号和码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进一步了解:结合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区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实施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与软件的此互换性,上文已大体上从其功能性方面描述了各种说明性组件、区块、模块、电路和步骤。此功能性实施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和施加于整个系统的设计限制。熟练技工可针对每一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施所描述的功能性,但这些实施决策不应解释为导致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区块、模块和电路可由经设计以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施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为微处理器,但在替代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可为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实施为计算装置的组合,例如一DSP和一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结合一DSP核心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微处理器的组合或任何其他此配置。
结合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由一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两者的组合中实施。软件模块可常驻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快闪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抹除可编程ROM(EEPROM)、寄存器、硬盘、可移除式磁盘、CD-ROM或此项技术中已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媒体。一示范性存储媒体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所述处理器可从所述存储媒体读取信息和将信息写入存储媒体中。在替代实施例中,存储媒体可与处理器成一体式。处理器和存储媒体可常驻于ASIC中。ASIC可常驻于一AT中。在替代实施例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体可作为离散组件而常驻于一AT中。
提供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先前描述以使得任何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易于了解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且本文所界定的一般原理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因此,本发明不希望限于本文所展示的实施例,而是符合与本文所揭示的原理和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52)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其包含:
判定与多个接入点所服务的多个扇区中的每一者相关联的前向链路质量度量;
与所述前向链路质量度量相关地向每一扇区指派信用;
如果针对数据源控制(DSC)改变边界处非服务扇区所累积的所述信用大于预定阈值,则改变DSC值,所述非服务扇区由与一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服务接入点不同的非服务接入点予以服务;以及
传输所述DSC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根据所述DSC值中的所述改变而改变数据速率控制(DRC)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向链路质量度量包括前向链路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扇区在所述接入终端机的一有效集合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如果针对所述DSC改变边界处所述非服务扇区所累积的所述信用大于所述预定阈值且一预定计时器已溢出,则改变所述DSC值。
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其包含:
对从接入终端机接收的数据源控制(DSC)值进行解码;以及
如果所述解码指示所述DSC值的改变,则向接入网络控制器发送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消息由与所述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服务接入点发送,从而指示所述DSC值的所述解码中的抹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消息由与所述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服务接入点发送,从而指示所述DSC值从所述服务接入点再指向到非服务接入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消息由非服务接入点发送,从而指示所述DSC值指向到所述非服务接入点。
1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其包含:
从第一接入点接收指示与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数据源控制(DSC)值中的改变的第一消息;以及
向多个接入点多播与所述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前向业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向业务包括加速流(EF)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接入点在所述接入终端机的有效集合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从第二接入点接收确认所述DSC值指向到所述第二接入点的第二消息;以及
指派所述第二接入点作为所述接入终端机的有效服务接入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终止所述多播和向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与所述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所述前向业务。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从第二接入点接收确认所述DSC值从所述第二接入点再指向到所述第一接入点的第二消息;以及
指派所述第一接入点作为所述接入终端机的有效服务接入点。
16.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其包含:
用于判定与多个接入点所服务的多个扇区中的每一者相关联的前向链路质量度量的装置;
用于相对于所述前向链路质量度量而向每一扇区指派信用的装置;
用于在针对数据源控制(DSC)改变边界处非服务扇区所累积的所述信用大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改变DSC值的装置,所述非服务扇区由与一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服务接入点不同的非服务接入点予以服务;以及
用于传输所述DSC值的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含用于根据所述DSC值中的所述改变而改变数据速率控制(DRC)覆盖的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多个扇区在所述接入终端机的有效集合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含用于在针对所述DSC改变边界处所述非服务扇区所累积的所述信用大于所述预定阈值且一预定计时器已溢出的情况下改变所述DSC值的装置。
20.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其包含:
用于对从接入终端机接收的数据源控制(DSC)值进行解码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解码指示所述DSC值中的改变的情况下向接入网络控制器发送消息的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消息由与所述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服务接入点发送,从而指示所述DSC值的所述解码中的抹除。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消息由与所述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服务接入点发送,从而指示所述DSC值从所述服务接入点再指向到非服务接入点。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消息由非服务接入点发送,从而指示所述DSC值指向到所述非服务接入点。
24.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其包含:
用于从第一接入点接收指示与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数据源控制(DSC)值中的改变的第一消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向多个接入点多播与所述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前向业务的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前向业务包括加速流(EF)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多个接入点在所述接入终端机的有效集合中。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含:
用于从第二接入点接收确认所述DSC值指向到所述第二接入点的第二消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指派所述第二接入点作为所述接入终端机的有效服务接入点的装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含用于终止所述多播的装置和用于向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与所述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所述前向业务的装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含:
用于从第二接入点接收确认所述DSC值从所述第二接入点再指向到所述第一接入点的第二消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指派所述第一接入点作为所述接入终端机的有效服务接入点的装置。
30.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其包含:
判定与多个接入点所服务的多个扇区中的每一者相关联的前向链路质量度量;
相对于所述前向链路质量度量而向每一扇区指派信用;
如果针对数据源控制(DSC)改变边界处非服务扇区所累积的所述信用大于预定阈值,则改变DSC值,所述非服务扇区由与一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服务接入点不同的非服务接入点予以服务;
传输所述DSC值;
对从所述接入终端机接收的所述DSC值进行解码;
如果所述解码指示所述DSC值的改变,则向接入网络控制器发送消息;
接收指示与所述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所述DSC值中的所述改变的消息;以及
向所述多个接入点多播与所述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前向业务。
31.一种通信系统,其包含:
用于判定与多个接入点所服务的多个扇区中的每一者相关联的前向链路质量度量的装置;
用于相对于所述前向链路质量度量而向每一扇区指派信用的装置;
用于在针对数据源控制(DSC)改变边界处非服务扇区所累积的所述信用大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改变DSC值的装置,所述非服务扇区由与一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服务接入点不同的非服务接入点予以服务;
用于传输所述DSC值的装置;
用于对从所述接入终端机接收的所述DSC值进行解码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解码指示所述DSC值中的改变的情况下向接入网络控制器发送消息的装置;
用于接收指示与所述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所述DSC值中的所述改变的所述消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向所述多个接入点多播与所述接入终端机相关联的前向业务的装置。
3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其包含:
判定是否抹除从接入终端机传输的数据速率控制(DRC)覆盖;以及
如果不抹除所述DRC覆盖,则为所述接入终端机调度来自与所述DRC覆盖相关联的扇区的传输。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如果抹除所述DRC覆盖,则判定是否满足与所述DRC覆盖相关的DRC覆盖抹除准则。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如果满足所述DRC覆盖抹除准则,则判定是否抹除从所述接入终端机传输的数据源控制(DSC)值。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如果不抹除所述DSC值,则判定所述DSC值是否与一接入点所服务的小区相关联。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如果所述DSC值与所述小区相关联,则从处于接入点所服务的所述小区中且处于AT的有效集合中的多个扇区向所述AT多播前向业务。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如果抹除所述DSC值,则从处于接入点所服务的所述小区中且处于AT的有效集合中的多个扇区向所述AT多播前向业务。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RC覆盖抹除准则包括DRC抹除执行长度大于预定阈值。
39.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将所述DRC覆盖与来自所述接入终端机的先前接收的DRC覆盖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比较;以及
如果不抹除所述DRC覆盖以及如果基于所述比较的所述DRC覆盖与先前接收的DRC覆盖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一致,那么调度到所述接入终端机的传输。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先前接收的DRC覆盖中的所述至少一者包括最后成功解码的DRC覆盖。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判定所述接入终端机对于DRC抹除映射是否合格,所述DRC覆盖是否被抹除,或基于所述比较的所述DRC覆盖是否与先前接收的DRC覆盖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不一致。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DRC抹除执行长度大于预定阈值且如果存储的数据源控制(DSC)值等于与AP所服务的小区相关联的DSC值,那么所述接入终端机对于DRC抹除映射合格。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如果所述接入终端机对于DRC抹除映射合格,则从处于接入点所服务的小区中且处于所述接入终端机的有效集合中的多个扇区向所述接入终端机多播前向业务。
44.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其包含:
用于判定是否抹除从接入终端机传输的数据请求控制(DRC)覆盖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不抹除所述DRC覆盖的情况下为所述接入终端机调度从与所述DRC覆盖相关联的扇区的传输的装置。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含用于在抹除所述DRC覆盖的情况下判定是否满足与所述DRC覆盖相关的DRC覆盖抹除准则的装置。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含用于在满足所述DRC覆盖抹除准则的情况下判定是否抹除从所述接入终端机传输的数据源控制(DSC)值的装置。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含用于在不抹除所述DSC值的情况下判定所述DSC值是否与一接入点所服务的小区相关联的装置。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含用于在所述DSC值与所述小区相关联的情况下从处于接入点所服务的所述小区中且处于所述AT的有效集合中的多个扇区向所述AT多播前向业务的装置。
49.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含用于在抹除所述DSC值的情况下从处于接入点所服务的所述小区中且处于所述AT的有效集合中的多个扇区向所述AT多播前向业务的装置。
50.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DRC覆盖抹除准则包括DRC抹除执行长度大于预定阈值。
51.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含:用于将所述DRC覆盖与来自所述接入终端机的先前接收的DRC覆盖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比较的装置。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含:用于判定所述接入终端机对于DRC抹除映射是否合格、所述DRC覆盖是否被抹除、或基于所述比较的所述DRC覆盖是否与先前接收的DRC覆盖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不一致的装置。
CN2006800379878A 2005-08-16 2006-08-16 无线通信中用于选择自适应服务器的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82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0852905P 2005-08-16 2005-08-16
US60/708,529 2005-08-16
PCT/US2006/032063 WO2007022319A2 (en) 2005-08-16 2006-08-16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aptive server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11605A Division CN101854689B (zh) 2005-08-16 2006-08-16 无线通信中用于选择自适应服务器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8269A true CN101288269A (zh) 2008-10-15
CN101288269B CN101288269B (zh) 2012-05-09

Family

ID=3766737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116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4689B (zh) 2005-08-16 2006-08-16 无线通信中用于选择自适应服务器的方法和系统
CN20068003798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8269B (zh) 2005-08-16 2006-08-16 无线通信中用于选择自适应服务器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116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4689B (zh) 2005-08-16 2006-08-16 无线通信中用于选择自适应服务器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2) US8406774B2 (zh)
EP (3) EP1922841B1 (zh)
JP (3) JP5203943B2 (zh)
KR (1) KR101043563B1 (zh)
CN (2) CN101854689B (zh)
AT (3) ATE468683T1 (zh)
BR (1) BRPI0614812A2 (zh)
CA (1) CA2619837C (zh)
DE (2) DE602006014421D1 (zh)
ES (2) ES2349883T3 (zh)
MY (2) MY144867A (zh)
PL (2) PL2058985T3 (zh)
RU (2) RU2407188C2 (zh)
SG (2) SG165388A1 (zh)
TW (1) TWI353139B (zh)
WO (1) WO2007022319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5637A (zh) * 2014-03-14 2014-10-29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备定位方法及其系统
CN105680885A (zh) * 2010-03-17 2016-06-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减少多模式移动设备的多个无线通信之间的设备内干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63604B2 (en) * 2005-02-01 2013-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transmission data rate based on feedback relating to channel conditions
EP1922841B1 (en) * 2005-08-16 2010-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aptive server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4639145B2 (ja) * 2005-12-05 2011-02-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7885239B1 (en) * 2007-06-12 2011-02-08 Sprint Spectrum L.P. Multi-sector rate control
IL203785A (en) 2007-09-12 2014-07-31 Qualcomm Inc Devices to increase capacitance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GB0806385D0 (en) * 2008-04-08 2008-05-14 Qualcomm Inc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with increased channel capacity
US8300597B1 (en) 2008-09-09 2012-10-30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of cell switching while ping-ponging
US8891442B2 (en) * 2009-06-30 2014-11-18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ual-mode operation
US8588152B1 (en) * 2009-09-24 2013-11-19 Sprint Spectrum L.P. Using the reverse activity bit (RAB) to dynamically configure parameters of the EV-DO data rate control (DRC) channel
US8285291B2 (en) 2010-02-02 2012-10-09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mode device handover
US8396039B2 (en) * 2010-04-15 2013-03-12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mode device handover
KR102058876B1 (ko) * 2013-08-19 2019-12-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장치 간 통신에서의 혼잡 상황 해결 방법 및 장치
US9301096B2 (en) * 2014-05-08 2016-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ge rate based stopped detection
CN107205249B (zh) * 2016-03-18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扇区选择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10756860B2 (en) 2018-11-05 2020-08-25 XCOM Labs, Inc. 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10432272B1 (en) 2018-11-05 2019-10-01 XCOM Labs, Inc. Variab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US10659112B1 (en) 2018-11-05 2020-05-19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assis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10812216B2 (en) 2018-11-05 2020-10-20 XCOM Labs, Inc.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scheduling
CN113169764A (zh) 2018-11-27 2021-07-23 艾斯康实验室公司 非相干协作式多输入多输出通信
US10756795B2 (en) 2018-12-18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with cellular link and peer-to-peer link
US11063645B2 (en) 2018-12-18 2021-07-13 XCOM Labs, Inc. Methods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with a group of devices
US11330649B2 (en) 2019-01-25 2022-05-10 XCOM Lab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multi-link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10756767B1 (en) 2019-02-05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cellular signal with another user equipment
US10735057B1 (en) 2019-04-29 2020-08-04 XCOM Labs, Inc. Up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US10686502B1 (en) 2019-04-29 2020-06-16 XCOM Labs, Inc.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US11411778B2 (en) 2019-07-12 2022-08-09 XCOM Labs, Inc. Time-division duplex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alibration
US11411779B2 (en) 2020-03-31 2022-08-09 XCOM Labs, Inc. Reference signal channel esti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0156B2 (en) * 1997-01-31 2002-04-09 Alcatel Modulation/demodulation of a pilot carrier, means and method to perform the modulation/demodulation
FI107773B (fi) * 1998-12-11 2001-09-28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Kanavaihdon ajoituksen määrittäminen
DE19857959A1 (de) * 1998-12-16 2000-07-06 Bosch Gmbh Robert Elektronisches Steuergerät
US6205129B1 (en) 1999-01-15 2001-03-20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ariable and fixed forward link rate control in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4284773B2 (ja) 1999-09-07 2009-06-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及び通信方法
US6707856B1 (en) * 1999-10-07 2004-03-16 Cisco Technology Transmission of system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EP1424793B1 (en) * 2000-06-21 2005-12-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ating transmission of a data rate control channel in an hd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751206B1 (en) * 2000-06-29 2004-06-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switch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426200B2 (ja) 2000-08-02 2003-07-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0370098B1 (ko) 2000-08-10 2003-0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의 순방향 데이터 전송 요구를 위한기지국(또는 섹터) 선정 방법
JP3821636B2 (ja) 2000-08-21 2006-09-1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7406104B2 (en) 2000-08-25 2008-07-29 Lin Yang Te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television broadcasting system
JP2002171572A (ja) 2000-12-01 2002-06-14 Hitachi Ltd 無線基地局、パケット中継装置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0703499B1 (ko) 2000-12-09 2007-04-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프로토콜 레이블 교환 시스템에서 트래픽 엔지니어링기능을 구현하기 위한 데이터구조 및 구축 방법
US7305461B2 (en) * 2000-12-15 2007-12-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management with backup status gathering
ES2287195T3 (es) 2001-02-12 2007-12-16 Lg Electronics Inc. Control de la tasa de transmision de datos en el enlace inverso en cada estacion movil de manera dedicada.
US6985453B2 (en) 2001-02-15 2006-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 quality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807426B2 (en) 2001-04-12 2004-10-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990137B2 (en) 2001-05-17 2006-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eived signal predi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7085581B2 (en) 2001-06-01 2006-08-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PC channel power control in a HDR network
WO2003001838A1 (en) * 2001-06-26 2003-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server selection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547861A (zh) 2001-06-27 2004-11-17 ���˹���Ѷ��� 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信息的传递
US6842619B2 (en) 2001-07-19 2005-01-11 Ericsson Inc.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 sharing within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 network
DE10141971A1 (de) 2001-08-28 2003-03-27 Siemens Ag Adaptive Kanalschätzung in einem OFDM-basierten Mobilfunksystem durch Variation der Anzahl der Pilotsymbole
US6680925B2 (en) 2001-10-16 2004-0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a best serving sector in a CDMA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73699B2 (en) 2001-10-17 2010-08-1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quality measurements
US8089888B2 (en) 2001-12-10 2012-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traffic and auxiliary channels in a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50759B2 (en) 2002-02-19 2006-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mechanism and method
KR20040009762A (ko) 2002-07-25 2004-01-31 난야 플라스틱스 코오퍼레이션 내광견뢰도(耐光堅牢度)가 개선된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의제조방법
JP2004080306A (ja) 2002-08-15 2004-03-11 Toshiba Corp 無線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の伝送レート決定方法、移動局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US7986742B2 (en) 2002-10-25 2011-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s for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64670B1 (ko) * 2003-05-12 2010-06-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레이트 제어 정보를 생성하는방법
US7039412B2 (en) 2003-08-08 2006-05-0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wireless signals on multiple frequency channels in a frequency agile network
US7440425B2 (en) 2003-09-04 2008-10-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aging channel loading for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331377B2 (en) * 2004-05-05 2012-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ributed forward link schedulers for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60098580A1 (en) 2004-11-08 2006-05-11 Qinghua Li Apparatus and method capable of beam forming adjustments
US20060133290A1 (en) 2004-12-21 2006-06-22 Bengt Lindoff ACK/NACK det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363604B2 (en) 2005-02-01 2013-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transmission data rate based on feedback relating to channel conditions
US20060176815A1 (en) * 2005-02-04 2006-08-10 Picot Carol M Method for reverse link overload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64398B2 (en) * 2005-04-08 2011-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amless interfrequency handoff in a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system
EP1922841B1 (en) 2005-08-16 2010-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aptive server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7424294B2 (en) * 2005-08-31 2008-09-0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witching a mobile device in a mobile network
US7636582B2 (en) 2005-09-30 2009-12-22 Alcatel-Lucent Usa Inc. Providing power control in a reverse link of a wireless spread-spectrum data network for bursty traffic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0885A (zh) * 2010-03-17 2016-06-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减少多模式移动设备的多个无线通信之间的设备内干扰
CN105680885B (zh) * 2010-03-17 2018-11-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减少多模式移动设备的多个无线通信之间的设备内干扰
CN104125637A (zh) * 2014-03-14 2014-10-29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备定位方法及其系统
CN104125637B (zh) * 2014-03-14 2017-06-16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备定位方法及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L2058985T3 (pl) 2010-12-31
CN101854689B (zh) 2013-10-30
US20070042780A1 (en) 2007-02-22
ATE468683T1 (de) 2010-06-15
JP2009505582A (ja) 2009-02-05
RU2407188C2 (ru) 2010-12-20
US8385923B2 (en) 2013-02-26
CN101288269B (zh) 2012-05-09
CA2619837A1 (en) 2007-02-22
EP1922841A2 (en) 2008-05-21
DE602006014421D1 (de) 2010-07-01
EP2242309A1 (en) 2010-10-20
ES2346565T3 (es) 2010-10-18
KR20080045212A (ko) 2008-05-22
ES2349883T3 (es) 2011-01-12
US20070042781A1 (en) 2007-02-22
JP5174202B2 (ja) 2013-04-03
JP2011172239A (ja) 2011-09-01
WO2007022319A2 (en) 2007-02-22
EP1922841B1 (en) 2010-05-19
MY142267A (en) 2010-11-15
JP5203943B2 (ja) 2013-06-05
CN101854689A (zh) 2010-10-06
MY144867A (en) 2011-11-30
WO2007022319A3 (en) 2007-06-21
KR101043563B1 (ko) 2011-06-22
EP2058985A1 (en) 2009-05-13
ATE475237T1 (de) 2010-08-15
BRPI0614812A2 (pt) 2011-04-12
PL1922841T3 (pl) 2010-10-29
RU2010144963A (ru) 2012-05-10
EP2242309B1 (en) 2011-12-07
TW200727715A (en) 2007-07-16
DE602006015725D1 (de) 2010-09-02
SG165389A1 (en) 2010-10-28
ATE536718T1 (de) 2011-12-15
EP2058985B1 (en) 2010-07-21
US8406774B2 (en) 2013-03-26
RU2008110090A (ru) 2009-09-27
SG165388A1 (en) 2010-10-28
CA2619837C (en) 2012-05-01
TWI353139B (en) 2011-11-21
JP2012023745A (ja) 2012-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4689B (zh) 无线通信中用于选择自适应服务器的方法和系统
US84116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knowledging a reception of a data packet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508420C (zh) 通信系统内带有多种格式的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RU2407179C2 (ru) Переменные интервалы времени передачи для системы радиосвязи
KR10108047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적 채널 품질 보고
UA74213C2 (uk) Спосіб і пристрій (варіанти) для визначення швидкості передачі даних у системі безпровідного зв'язку з швидкісною передачею пакетів даних
JP2002539672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利用可能な容量の使用を最大化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2037760B (zh) 用于至目标小区的加速的无线通信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JP2865098B1 (ja) Cdma通信におけるフレームオフセット決定方式
JP2005526419A5 (zh)
JP4117271B2 (ja) Sawarqプロセスを使用したタイムスケジューリング
KR101449393B1 (ko) 소거 시퀀스 검출의 성능을 개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A2768695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aptive server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