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4065B -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4065B
CN101284065B CN2007100902161A CN200710090216A CN101284065B CN 101284065 B CN101284065 B CN 101284065B CN 2007100902161 A CN2007100902161 A CN 2007100902161A CN 200710090216 A CN200710090216 A CN 200710090216A CN 101284065 B CN101284065 B CN 1012840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by
water
hours
adds
ar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902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4065A (zh
Inventor
陈志强
何羿婷
陈更新
王树声
谭志健
陈艳芬
薛素琴
桂泽红
白遵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ijiang Pharmaceutical Group Guangzhou Hairui Pharmaceut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07100902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840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84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4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4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40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是由黄柏、鳖甲、王不留行、滑石粉、木香、牛膝制成。本发明药物对原料药进行提取,制成本发明药物制剂。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养阴、利湿祛瘀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前列腺炎,特别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病,绝大多数发生在青壮年,临床上前列腺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前列腺炎临床上较少见,慢性前列腺炎在成年人群中发病较高,因慢性前列腺炎多伴有精囊炎,故又称为前列腺精囊炎。急性前列腺炎多因全身或局部抵抗力减弱时,致病菌由身体其它部位的病灶经血运或经尿道进入前列腺。临床表现:发病急,有全身感染症象或脓毒血症表现,高热、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痛、会阴部和耻骨上疼痛,直肠胀满,排便困难,偶因膀胱颈部水肿、痉挛可致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慢性前列腺炎病因较为复杂。临床表现也因不同病人症状表现相差很大,常见的症状有:1.疼痛:后尿道可有烧灼感、蚁行感,会阴部、肛门部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腹股沟、耻骨上区、阴茎、睾丸等,偶可向腹部放射。2.泌尿系症状:炎症累及尿道,病人可有轻度尿频、尿急、尿痛,个别病人尚可出现终未血尿,清晨排尿之前或大便时尿道口可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排出。3,性功能障碍。4,神经衰弱症状:心情忧郁、乏力、失眠等。5.继发症状:可出现结膜炎、虹膜炎、关节炎、神经炎等。
目前急性前列腺炎主要是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给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以及西力欣等。慢性前列腺炎主要采用的药物治疗方法有:1.药物灌注:经尿道插入特制的气囊尿管,向前列腺尿道部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并抽吸数次,吸净脓性分泌物,再注入抗菌素。2.前列腺周围封闭。3.给予抗菌药物。而目前一般的抗菌药物不易进入前列腺组织,这也是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承受久治不愈的巨大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由:黄柏、鳖甲、王不留行、滑石粉、木香、牛膝制成。
本发明治疗前列腺炎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养阴、利湿祛瘀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前列腺炎,特别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即中医辨为阴虚夹湿热证型,证见:尿黄涩痛,排尿不畅,会阴不适,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或数等症状。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组分原料药重量份配比为:黄柏250~900份、鳖甲350~1200份、王不留行250~900份、滑石粉450~1500份、木香120~450份、牛膝250~900份。
优选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各组分原料药重量份配比为:黄柏400~600份、鳖甲550~750份、王不留行400~600份、滑石粉650~950份、木香180~350份、牛膝400~600份。
最佳的优选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各组分原料药重量份配比为:黄柏500.0份、鳖甲666.7份、王不留行500.0份、滑石粉833.3份、木香250.0份、川牛膝500.0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牛膝优选是川牛膝。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简单的将上述原料药经过简单的物理粉碎,制成各种口服制剂。例如散剂、片剂、丸剂、胶囊等。本发明组合物也可以采用萃取法、水提法、水提醇沉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联合应用制备的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与适量辅料,制成的各种制剂。但是为了使该药物各原料药更好地发挥药效,本发明对原料采用如下工艺提取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采用如下方法制成本发明药物,但是这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重量份配比原料药黄柏、鳖甲、王不留行、滑石粉、木香、牛膝或川牛膝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水浸泡,蒸馏提取,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包合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牛膝或川牛膝、木香药渣加乙醇回流提取,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滤液合并,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滤液浓缩,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适量辅料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干燥,即得。
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重量份配比原料药黄柏、鳖甲、王不留行、滑石粉、木香、牛膝或川牛膝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2~12倍量水浸泡0.1~3小时,蒸馏提取2~16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2~12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30~90℃,搅拌,包合0.2~3小时,冷藏1~12小时,抽滤,沉淀于30~9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牛膝或川牛膝、木香药渣加40~95%乙醇回流提取1~4次,每次0.5~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1~4次,每次0.5~4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1~4次,每次1~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1~5次,每次1~5小时,滤液减压浓缩,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适量辅料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干燥,即得。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重量份配比原料药黄柏、鳖甲、王不留行、滑石粉、木香、牛膝或川牛膝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4~8倍量水浸泡0.3~1小时,蒸馏提取6~10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4~8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50~70℃,搅拌,包合0.5~1.5小时,冷藏2~6小时,抽滤,沉淀于50~7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牛膝或川牛膝、木香药渣加60~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0~2.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0.8~2.5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1~4次,每次1~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4小时,滤液减压浓缩,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微粉硅胶,混匀,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加适量乙醇制软材,制粒,干燥,即得。
最佳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重量份配比原料药黄柏、鳖甲、王不留行、滑石粉、木香、牛膝或川牛膝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6倍量水浸泡0.5小时,蒸馏提取8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6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60℃,搅拌,包合1小时,冷藏4小时,抽滤,沉淀于6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牛膝或川牛膝、木香药渣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5倍量乙醇提取2.0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乙醇提取1.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约1.35~1.38,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的水提取1.0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5~1.38,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3.0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0,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的水提取2.0小时,第三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0,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5~1.38,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微粉硅胶,按等量递增法混匀,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加适量90%乙醇制软材,14目筛制粒,60~80℃干燥,14目筛整粒,过60目筛,消毒,包装,即得。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成药剂学上任何一种制剂。
优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是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成口服制剂。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中可以将本发明组合物有效成分与适当辅料制成药剂学上任何一种制剂;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剂型,如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散剂、胶囊剂、崩解片、软胶囊、丸剂、冲剂、口服液、颗粒剂、滴丸剂、微丸、肌注剂、滴注剂、膏剂、软膏剂、硬膏剂等。
进一步优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口服液、丸剂、散剂、丹剂或滴丸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最佳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成颗粒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b中,所选用的辅料为药剂学中常用的辅料。
优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所用辅料为口服制剂常用辅料。
优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所用辅料为片剂、颗粒剂、丸剂、滴丸剂、胶囊剂、口服液、泡腾剂、口含片、微丸、软胶囊常用辅料。
进一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所用辅料为淀粉、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玉米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最佳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辅料为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黄柏500.0份、鳖甲666.7份、王不留行500.0份、滑石粉833.3份、木香250.0份、牛膝或川牛膝500.0份备用;
b.以上六味,将处方中木香加6倍量水浸泡0.5小时,蒸馏提取8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6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60℃,搅拌,包合1小时,冷藏4小时,抽滤,沉淀于6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牛膝或川牛膝、木香药渣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5倍量乙醇提取2.0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乙醇提取1.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约1.35~1.38,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的水提取1.0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5~1.38,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3.0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0,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的水提取2.0小时,第三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0,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5~1.38,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微粉硅胶,按等量递增法混匀,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加适量90%乙醇制软材,14目筛制粒,60~80℃干燥,14目筛整粒,过60目筛,消毒,包装,即得。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原料组成以及药物制备方法中原料药和提取溶剂用量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料重量配比比例不变。
下面通过本发明药物药效学试验资料,说明本发明药物在制药中应用的有益效果。以下对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的作用,抗炎、镇痛作用,抑菌作用所用的本发明药物均是按照实施例3原料药配比和制备方法获得的。
试验例一本发明药物对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的作用
1材料
1.1药物本发明药物,相当生药量为5.20g/g,试验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供动物灌胃用。
前列泰胶囊(简称前列泰),为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为20060401,临床推荐成人日用量为6.6g,试验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供动物灌胃用。
1.2动物
SD雄性大鼠,SPF级,由上海西普尔—必凯试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
全价颗粒饲料由上海西普尔—必凯试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
1.3试剂
消痔灵注射液为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为0405216。
1.4×107个/ml大肠埃希氏菌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微生物教研组提供。
1.4仪器与器材
TNK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1810型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MC80DS型显微摄影系统;Olympus显微镜等。
2方法
2.1药物剂量与给药方法
本发明药物剂量:大鼠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本发明药物2.6、5.2、10.4g/kg。
前列泰剂量:前列泰以等效剂量0.59g/kg为大鼠的给药剂量。
药物均用蒸馏水配置,因此对照为蒸馏水。配制好的药物置4℃冰箱保存备用,临用前摇匀灌胃。大鼠灌胃给药体积为10ml/kg。
2.2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试验
取SD大鼠60只,体重242.6±9.5g,雄性,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6组,1%戊巴比妥钠50mg/kg腹腔注射麻醉,仰位固定于鼠板。无菌操作下,于下腹正中切口达腹腔,提出膀胱及两侧精囊,暴露附于精囊内侧的前列腺背叶,其中5组50只大鼠自前列腺背叶左右侧分别注入25%消痔灵注射液0.1ml,小心将前列腺复原,逐层缝合,制备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另10只大鼠同法(假手术)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全部动物肌肉注射青霉素(8万单位/只)3天。术后第7天,对照组和模型组动物给蒸馏水,其他各组动物分别给本发明药物2.6、5.2、10.4g/kg和前列泰0.59g/kg,灌胃给药,体积为10ml/kg,共给药45天。
末次给药后30min,动物用PB1502型电子称称重。眼眶取血200μl,EDTA-2Na抗凝,用TNK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白细胞数目;动物以1%戊巴比妥钠50mg/kg腹腔注射麻醉,摘取前列腺,按摩法取10μl前列腺液,用白细胞稀释液稀释20倍,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数白细胞数;另取10μl前列腺液涂片,镜下观察卵磷脂小体密度;电子分析天平称前列腺重,计算前列腺指数;取前列腺背叶右侧,置4%甲醛溶液中固定,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前列腺指数(%)=前列腺重(g)/体重(g)×100%
2.3大鼠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试验
取SD大鼠60只,体重242.8±15.2g,雄性,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6组,1%戊巴比妥钠50mg/kg腹腔注射麻醉,仰位固定于鼠板。无菌操作下,于下腹正中切口达腹腔,提出膀胱及两侧精囊,暴露附于精囊内侧的前列腺背叶,其中5组50只大鼠自前列腺背叶左右侧分别注入1.4×107个/ml大肠埃希氏菌菌液0.1ml,小心将前列腺复原,逐层缝合,制备慢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另10只大鼠同法(假手术)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全部动物肌肉注射青霉素(8万单位/只)3天。术后第7天,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蒸馏水,其他各组动物分别给本发明药物2.6、5.2、10.4g/kg和前列泰0.59g/kg,灌胃给药,体积为10ml/kg,共给药45天。
末次给药后30min,动物用电子称称重。眼眶取血200μl,抗凝,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白细胞数目;动物以1%戊巴比妥钠50mg/kg腹腔注射麻醉,摘取前列腺,按摩法取10μl前列腺液,用白细胞稀释液稀释20倍,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数白细胞数;另取10μl前列腺液涂片,镜下观察卵磷脂小体密度;AB204型电子分析天平称前列腺重,计算前列腺指数;取前列腺背叶右侧,置4%甲醛溶液中固定,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2.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结果用x±SD表示,计算机统计程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判断组间差异显著性。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简明统计分析软件做秩和检验,Nemenyi法判断组间差异显著性。
3.结果
3.1本发明药物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作用
3.1.1对前列腺指数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消痔灵注射液致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前列腺指数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药物2.6、5.2、10.4g/kg和前列泰0.59g/kg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前列腺指数(表1)。
表1.本发明药物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前列腺指数的影响(x±SD,n=10)
Figure S07190216120070418D000071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5,***P<0.01。
3.1.2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血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药物5.2、10.4g/kg和前列泰0.59g/kg能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全血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本发明药物2.6g/kg能明显降低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但降低全血中白细胞数的作用不明显(表2)。
表2.本发明药物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白细胞计数的影响(x±SD,n=10)
Figure S07190216120070418D000081
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5,***P<0.01。
3.1.3对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卵磷脂小体密度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药物5.2、10.4g/kg和前列泰0.59g/kg能明显升高模型组大鼠卵磷脂小体密度(表3)。
表3.本发明药物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卵磷脂小体密度的影响(n=10)
Figure S07190216120070418D000082
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5。
3.1.4对前列腺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发生明显病理改变,间质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显著增生,部分腺腔萎缩,腺上皮细胞呈高柱状,腺腔内粉红色分泌物减少或消失。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药物5.2、10.4g/kg能明显减轻大鼠前列腺炎模型前列腺的病理改变,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腺腔内粉红色分泌物明显增多并均匀的分布,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减轻(表4)。
表4.本发明药物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前列腺病理组织学影响(n=10)
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5,***P<0.01。
3.2本发明药物对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作用
3.2.1对前列腺指数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大肠埃希氏菌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前列腺指数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药物2.6、5.2、10.4g/kg和前列泰0.59g/kg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前列腺指数(表5)。
表5.本发明药物对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前列腺指数的影响(x±SD,n=10)
Figure S07190216120070418D000092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5,***P<0.01。
3.1.2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血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药物10.4g/kg和前列泰0.59g/kg能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全血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本发明药物2.6g/kg和5.2g/kg能明显降低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但降低全血中白细胞数的作用不明显(表6)。
表6.本发明药物对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白细胞计数的影响(x±SD,n=10)
Figure S07190216120070418D000101
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5,***P<0.01。
3.1.3对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卵磷脂小体密度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药物5.2、10.4g/kg和前列泰0.59g/kg能明显升高模型组大鼠卵磷脂小体密度(表7)。
表7.本发明药物对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卵磷脂小体密度的影响(n=10)
Figure S07190216120070418D000102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5。
3.1.4对前列腺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发生明显病理改变,间质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显著增生,部分腺腔萎缩,腺上皮细胞呈高柱状,腺腔内粉红色分泌物减少或消失。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药物10.4g/kg能明显减轻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前列腺的病理改变,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腺腔内粉红色分泌物明显增多并均匀的分布,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减轻(表8)。
表8.本发明药物对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前列腺病理组织学影响(n=10)
Figure S07190216120070418D000111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5。
上述试验结果说明,本发明药物能明显降低消痔灵和大肠埃希氏菌所致的非细菌性和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前列腺指数;减少全血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提高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密度;可明显改善模型大鼠前列腺病理组织学的改变,炎细胞浸润程度和纤维母细胞增生均明显减轻,本发明药物对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试验例二本发明药物抗炎、镇痛作用
1材料
1.1药物
本发明药物,相当生药量为5.20g/g。试验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供动物灌胃用。
吲哚美辛片(消炎痛),25mg/片,为山西省云鹏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为20060102。
1.2动物
SD大鼠、ICR小鼠,SPF级,由上海西普尔—必凯试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
全价颗粒饲料由上海西普尔—必凯试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
1.3试剂
角叉菜胶为Sigma公司产品,批号为110H3367;
二甲苯为湖南师大化学试剂厂产品,批号为20040518。
冰醋酸为湖南师范大学化学试剂厂生产,批号为20031124。
1.4仪器
GJ-8402型热板测痛仪;TNK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MC80DS型显微摄影系统。
2方法
2.1药物剂量与给药方法
本发明药物剂量:小鼠的给药剂量分别为本发明药物(低、中、高剂量)3.8、7.6、15.2g/kg;大鼠的给药剂量分别为本发明药物(低、中、高剂量)2.6、5.2、10.4g/kg。
吲哚美辛片的配制:取吲哚美辛片,加蒸馏水研磨均匀,配成0.25mg/ml和0.36mg/ml的悬浊液,分别供小鼠和大鼠试验用。
因为药物均用蒸馏水配制,因此对照用蒸馏水。小鼠给药体积为20ml/kg;大鼠给药体积为10ml/kg。
2.2抗炎实验
2.2.1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实验
取雄性大鼠50只,体重151.0±3.8g,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给蒸馏水10ml/kg、本发明药物(低、中、高剂量)2.6、5.2、10.4g/kg及吲哚美辛3.6mg/kg,灌胃给药,体积为10ml/kg,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于大鼠右后足跖皮下分别注入1%角叉菜胶混悬液0.1ml致炎。用游标卡尺测量致炎前和致炎后1、2、4、6小时右后足跖厚度,并计算肿胀率:
肿胀率(%)=(给药后足跖厚度-给药前足跖厚度)/给药前足跖厚度×100%2.2.2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试验
取雄性小鼠50只,体重26.9±1.0g,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给蒸馏水,本发明药物(低、中、高剂量)3.8、7.6、15.2g/kg及吲哚美辛5mg/kg,灌胃给药,体积为20ml/kg,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用二甲苯0.02ml/只涂抹左耳两面致炎。致炎30分钟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沿耳廓基线剪下左右两耳,用直径为8mm的打孔器,于两耳廓相应部位打下圆形耳片,用AB204型电子分析天平称重,计算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
肿胀度(mg)=左耳重(mg)-右耳重(mg)
肿胀抑制率(%)=(蒸馏水组肿胀度-给药组肿胀度)/蒸馏水组肿胀度×100%
2.3镇痛试验
2.3.1小鼠热板镇痛试验
取雌性小鼠,用GJ-8402型热板测痛仪(55.0±0.5℃)测痛阈值2次,间隔30分钟,剔除过度敏感(<5s)和反应迟钝(>30s)的小鼠,以2次痛阈值的平均值作为给药前痛阈值。取痛阈值测试合格的雌性小鼠50只,体重19.8±0.9g,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给蒸馏水,本发明药物(低、中、高剂量)3.8、7.6、15.2g/kg和吲哚美辛5mg/kg,灌胃给药,体积为20ml/kg,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30、60、90、120分钟分别测小鼠痛阈值。
2.3.2.小鼠扭体镇痛试验
取小鼠50只,体重19.1±0.8g,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给蒸馏水,本发明药物(低、中、高剂量)3.8、7.6、15.2g/kg和吲哚美辛5mg/kg,灌胃给药,体积为20ml/kg,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每鼠腹腔注射0.6%醋酸0.2ml,并立即观察记录小鼠自注射醋酸溶液后的扭体潜伏期和20分钟内发生的扭体反应(腹部内凹,伸展后肢,臀部抬高)次数,并按下列公式计算镇痛百分率。
镇痛率(%)=(蒸馏水组扭体次数-给药组扭体次数)/蒸馏水组扭体次数×100%
2.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x±SD表示,计算机统计程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判断组间差异显著性。
3.结果
3.1.本发明药物的抗炎作用
3.1.1.本发明药物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的影响
与蒸馏水比较,本发明药物2.6、5.2、10.4g/kg能明显减轻大鼠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率,作用持续到6小时(表9)。
表9.本发明药物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的影响(x±SD,n=10)
Figure S07190216120070418D000131
与蒸馏水比较:*P>0.05,**P<0.01
3.1.2.本发明药物对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的影响
与蒸馏水比较,本发明药物7.6、15.2g/kg对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10)。
表10.本发明药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x±SD,n=10)
与蒸馏水比较:*P>0.05,**P<0.05,***P<0.01
3.2.本发明药物的镇痛作用
3.2.1.本发明药物对小鼠热板反应的影响
与蒸馏水比较,本发明药物3.8、7.6、15.2g/kg能明显延长小鼠痛阈值,尤其以15.2g/kg的作用明显(表11)。
表11.本发明药物对小鼠热板镇痛反应的影响(x±SD,n=10)
Figure S07190216120070418D000141
与蒸馏水比较:*P>0.05,**P<0.05,***P<0.01
3.2.2.本发明药物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与蒸馏水比较,本发明药物3.8、7.6、15.2g/kg均可显著延长扭体的潜伏时间,抑制小鼠出现的疼痛反应,减少扭体次数(表12)。
表12.本发明药物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x±SD,n=10)
Figure S07190216120070418D000142
与蒸馏水比较:**P<0.05,***P<0.01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鼠热板试验和醋酸扭体试验发现其还具有镇痛作用。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试验例三本发明药物抑菌作用
1材料
1.1药物
本发明药物,相当生药量为5.20g/g。
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奥复星),2mg/ml,为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为051213。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依利康),2mg/ml,为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为060816503。
氧氟沙星片,0.1g/片,为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产品,批号为1060001。
1.2实验菌种
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编号为26001;表皮葡萄球菌(简称表葡菌),编号为28273;大肠埃希氏菌(简称大肠杆菌),编号为44102;奇异变形杆菌,编号为49005;上述菌种由湖南省疾控中心细菌室提供。铜绿假单胞菌,编号为10104;肺炎克雷伯氏菌,编号为46101;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提供。
以上标准菌株都由湖南中医药大学微生物教研室传代保存,经鉴定其形状未发生变异。采用平板划痕法用相应培养基培养,每个菌种取2~5个菌落增菌培养后进行试验。
临床分离菌株:取自湖南中医药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开展的临床检验门诊中从男性前列腺液(EPS)中分离,其中金葡菌、表葡菌、大肠杆菌是EPS中常见菌,每个菌株均来自不同病人,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肠球菌、克雷伯氏菌则采用2~5个病人的分离菌,实验时挑取典型单个菌落,一个菌落代表一个菌株。白色念珠菌从霉菌性阴道炎与龟头包皮炎标本中分离。临床分离菌每个菌种采取10个菌株供体外试验用;临床分离金葡菌和大肠杆菌各1株供动物体内试验用。白色念珠菌置28℃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增殖,其余各菌株均置37℃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增殖,试验前用相应培养基分别将金葡菌、表葡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肠球菌、克雷伯氏菌稀释至细菌数为1×106个/ml,白色念珠菌稀释至细菌数为1×105个/ml
1.3培养基
营养肉汤培养基: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040520;
营养琼脂培养基: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041217;
以上两种培养基经20分钟120℃高压蒸汽灭菌后使用;
沙氏培养基:自制(含葡萄糖、蛋白胨、蒸馏水)分不加琼脂的沙氏液和加琼脂的沙氏琼脂培养基。经20分钟115℃高压蒸汽灭菌后使用;
上述培养基均由湖南中医药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制备。
1.4动物
ICR小鼠,SPF级,由上海西普尔—必凯试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
1.5仪器
NIKON YS100型双目生物显微镜;PYX-DHS-50型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YJ-875型医用净化工作台;NC-101型电热恒温干燥箱;ZDX-3581型座式蒸汽压力灭菌器;SHHW21型三用电热恒温水箱;AB204型电子分析天平。
2方法
2.1药物配制方法与剂量换算方法
体外试验:本发明药物配制成1.0g/ml药液,隔水煮沸10分钟,冷却后置4℃冰箱保存供体外抑菌试验用。使用时取其上清液。平板抑菌环试验时使用1.0g/ml的药液;试管法抑菌试验时用相应培养基将1.0g/ml的药液按等比递减稀释成9个浓度,分别为0.5、0.25、0.125、0.063、0.032、0.016、0.008、0.004和0.002g/ml。
氧氟沙星和氟康唑平板抑菌环试验时使用原液;试管法抑菌试验时用相应培养基将2mg/ml的药液按等比递减稀释成9个浓度,分别1.0、0.5、0.25、0.125、0.063、0.032、0.016、0.008和0.004mg/ml。
体内试验:小鼠的给药剂量分别为本发明药物(低、中、高剂量)3.8、7.6、15.2g/kg。
氧氟沙星片的配制:取氧氟沙星片,加蒸馏水研磨均匀,配成3.9mg/ml的悬浊液,供小鼠试验用。
2.2平板打孔法(琼脂扩散法)
取白色念珠圈的典型菌落接种于2ml沙氏液体培养基中,28℃培养10h增菌;其余各菌取典型菌落接种于2ml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9h增菌;将增菌液稀释100倍;取稀释菌液0.1ml于平板表面,用L棒涂匀,稍干;用内径6mm无菌打孔器打孔;用微量加样器依次向孔内加入50μl药物原液;置电热恒温培养箱中,白色念珠菌28℃、其余各菌37℃分别培养24h;测量抑菌圈直径(mm),试验重复三次,以3次平均值作为抑菌圈直径。
2.3.试管稀释法(MIC测定)
每个菌种10株,其中标准株1株,临床分离株9株。
每个菌种取编号为1~10的灭菌小试管10支,无菌操作下,其中白色念珠菌加入沙氏液体培养基1.0ml,其余各菌分别加入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1.0ml;第1管加入药物原液1.0ml,混匀后吸取1.0ml置下一试管中,依次逐管稀释至第9管,第10管不加药液作为空白管。白色念珠菌以氟康唑为对照;其他菌种以氧氟沙星为对照。各管内加入培养9h并稀释1000倍的菌液0.1ml,置PYX-DHS-50型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中,白色念珠菌28℃、其余各菌37℃培养24h。与空白管比较,试管内液体培养基澄清表示无菌生长;混浊,表示有细菌生长。以完全无菌生长的最高药物稀释度为药物对该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概率单位法计算药物的MIC50和MIC90
2.4小鼠体内抑菌试验
取ICR小鼠80只,体重19.9±0.9g,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只,分别给蒸馏水,本发明药物(低、中、高剂量)3.8、7.6、15.2g/kg及氧氟沙星0.078g/kg,灌胃给药,体积为20ml/kg,给药5天。给药第3天,同时腹腔注射金葡菌菌液0.5ml,记录注射金葡菌液后4天内小鼠的存活数,计算死亡减少率。
死亡减少率(%)=(1—给药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
取ICR小鼠80只,体重19.5±0.89g,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只,给药方法同前。给药第3天,同时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液0.5ml,记录注射大肠菌液后4天内小鼠的存活数,计算死亡减少率。
2.5.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x±SD表示,计算机统计程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判断组间差异显著性。
3.结果
3.1.本发明药物平板抑菌圈试验
本发明药物浓度为1.0g/ml时,对金葡菌、表葡菌、大肠埃希氏菌、绿脓杆菌、肠球菌、克雷伯氏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葡菌、表葡菌、白色念珠菌抑菌作用强,属高度敏感;对绿脓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作用次之,属中度敏感;对变形杆菌不敏感(表13)。
表13.本发明药物的抑菌作用(x±SD,n=3)
Figure S07190216120070418D000171
※除白色念珠菌阳性对照药为氟康唑外,其余菌种阳性对照药均为氧氟沙星
3.2.本发明药物抑菌稀释浓度试验
本发明药物对金葡菌、表葡菌、肠球菌、白色念珠菌的MIC相同,作用较强;对绿脓杆菌的作用次之;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氏菌的MIC相同,作用较弱(表14)。
表14.本发明药物对8种细菌的抑菌作用
Figure S07190216120070418D000181
※除白色念珠菌阳性对照药为氟康唑外,其余均为氧氟沙星
3.3.本发明药物对金葡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与蒸馏水比较,氧氟沙星和本发明药物15.2g/kg能明显提高金葡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本发明药物3.8、7.6g/kg对金葡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表15)。
表15.本发明药物对金葡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x±SD,n=16)
Figure S07190216120070418D000182
与蒸馏水比较*P>0.05,**P<0.05,***P<0.01
3.4.本发明药物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与蒸馏水比较,氧氟沙星和本发明药物7.6、15.2g/kg能明显提高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本发明药物3.8g/kg对金葡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表16)。
表16.本发明药物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x±SD,n=16)
与蒸馏水比较*P>0.05,**P<0.05,***P<0.01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直接作用于金葡菌、表葡菌、大肠埃希氏菌、绿脓杆菌、肠球菌、克雷伯氏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葡菌、表葡菌、白色念珠菌抑菌作用强,属高度敏感;对绿脓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作用次之,属中度敏感;对变形杆菌不敏感。体内试验表明前列能保护金葡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小鼠,提高动物存活率,说明前列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
a.取黄柏250g、鳖甲350g、王不留行250g、滑石粉450g、木香120g、牛膝或250g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2倍量水浸泡0.1小时,蒸馏提取2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2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30℃,搅拌,包合0.2小时,冷藏1小时,抽滤,沉淀于3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牛膝、木香药渣加4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滤液减压浓缩,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适量淀粉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干燥,即得。
实施例2
a.取黄柏900g、鳖甲1200g、王不留行900g、滑石粉1500g、木香450g、川牛膝900g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12倍量水浸泡3小时,蒸馏提取16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12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90℃,搅拌,包合3小时,冷藏12小时,抽滤,沉淀于9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牛膝或川牛膝、木香药渣加95%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4次,每次4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4次,每次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5次每次1小时,滤液减压浓缩,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适量羧甲基纤维素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加适量乙醇制软材,制粒,干燥,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3
a.取黄柏500.0g、鳖甲666.7g、王不留行500.0g、滑石粉833.3g、木香250.0g、川牛膝500.0g备用;
b.以上六味,将处方中木香,加6倍量水浸泡0.5小时,蒸馏提取8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6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60℃,搅拌,包合1小时,冷藏4小时,抽滤,沉淀于6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川牛膝、木香药渣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5倍量乙醇提取2.0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乙醇提取1.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约1.35~1.38,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的水提取1.0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5~1.38,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3.0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0,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的水提取2.0小时,第三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0,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5~1.38,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微粉硅胶,按等量递增法混匀,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加适量90%乙醇制软材,14目筛制粒,60~80℃干燥,14目筛整粒,过60目筛,消毒,包装,即得。
实施例4
a.取黄柏260g、鳖甲1100g、王不留行270g、滑石粉500g、木香140g、川牛膝300g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3倍量水浸泡2小时,蒸馏提取4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5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50℃,搅拌,包合2小时,冷藏3小时,抽滤,沉淀于5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川牛膝、木香药渣加95%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4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第四次0.5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液减压浓缩,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适量玉米淀粉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加适量乙醇制软材,制粒,干燥,即得。
实施例5
a.取黄柏400g、鳖甲550g、王不留行400g、滑石粉650g、木香180g、川牛膝400g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4~8倍量水浸泡0.3~1小时,蒸馏提取6~10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4~8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50~70℃,搅拌,包合0.5~1.5小时,冷藏2~6小时,抽滤,沉淀于50~7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川牛膝、木香药渣加60~85%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1.0小时~2.5,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0.8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4次,第一次5小时,第二次4小时,第三次2小时,第四次1.0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0小时,滤液减压浓缩,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微粉硅胶,混匀,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加适量乙醇制软材,制粒,压制成片即得。
实施例6
a.取黄柏600g、鳖甲750g、王不留行600g、滑石粉950g、木香350g、川牛膝600g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8倍量水浸泡1小时,蒸馏提取10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8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70℃,搅拌,包合1.5小时,冷藏6小时,抽滤,沉淀于7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川牛膝、木香药渣加85%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0.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2.0小时,第二次1.0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0小时,第三次0.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0小时,滤液减压浓缩,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微粉硅胶,混匀,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加适量乙醇制软材,制粒,干燥,即得。
实施例7
a.取黄柏580g、鳖甲730g、王不留行580g、滑石粉900g、木香320g、川牛膝580g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7倍量水浸泡0.8小时,蒸馏提取8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7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65℃,搅拌,包合1.2小时,冷藏4.5小时,抽滤,沉淀于65℃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川牛膝、木香药渣加8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0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0.5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0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液减压浓缩,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其他浸膏粉混匀,加入适量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中,按照滴丸常规制备方法滴制,即得滴丸。
实施例8
a.取黄柏415g、鳖甲565g、王不留行425g、滑石粉675g、木香190g、川牛膝445g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6倍量水浸泡2小时,蒸馏提取6.5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6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55℃,搅拌,包合1小时,冷藏3小时,抽滤,沉淀于55℃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川牛膝、木香药渣加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5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4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液减压浓缩,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微粉硅胶,混匀,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加适量乙醇制软材,制粒,干燥,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9
a.取黄柏570g、鳖甲740g、王不留行570g、滑石粉900g、木香350g、牛膝或550g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7.5倍量水浸泡0.5小时,蒸馏提取9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7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65℃,搅拌,包合1.2小时,冷藏5.5小时,抽滤,沉淀于6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牛膝、木香药渣加6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滤液减压浓缩,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微粉硅胶,混匀,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加适量乙醇制软材,制粒,干燥,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10
a.取黄柏500g、鳖甲600g、王不留行550g、滑石粉750g、木香250g、牛膝550g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5倍量水浸泡0.8小时,蒸馏提取7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5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50℃,搅拌,包合1.5小时,冷藏4小时,抽滤,沉淀于6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牛膝、木香药渣加8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乙醇提取3.0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乙醇提取1.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约1.15~1.38,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7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的水提取1.0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1.15~1.38,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2.0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1.20,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3.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的水提取1.0小时,第三次加4倍量的水提取0.5小时,滤液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1.15,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1.15~1.38,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微粉硅胶,按等量递增法混匀,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加适量90%乙醇制软材,14目筛制粒,70℃干燥,整粒,即得。
实施例11
a.取黄柏260g、鳖甲390g、王不留行300g、滑石粉500g、木香150g、牛膝300g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5倍量水浸泡1小时,蒸馏提取6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4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65℃,搅拌,包合1小时,冷藏3小时,抽滤,沉淀于7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牛膝、木香药渣加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0.8~2.5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3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滤液减压浓缩,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微粉硅胶,混匀,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用适量蜂蜜,按照丸剂制备方法制成丸剂。
实施例12
a.取黄柏800g、鳖甲1000g、王不留行600g、滑石粉700g、木香350g、牛膝700g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8倍量水浸泡1小时,蒸馏提取4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4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50℃,搅拌,包合0.5小时,冷藏2小时,抽滤,沉淀于5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牛膝、木香药渣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乙醇提取2.0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乙醇提取1.0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约1.15~1.28,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5倍量的水提取1.0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的水提取1.0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1.15~1.28,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7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1.10~1.28,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7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的水提取2.0小时,第三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滤液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1.10~1.30,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15~1.38,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微粉硅胶,按等量递增法混匀,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加适量90%乙醇制软材,14目筛制粒,60℃干燥,14目筛整粒,过60目筛,消毒,包装,即得。
实施例13
a.取黄柏900g、鳖甲1200g、王不留行900g、滑石粉1500g、木香450g、牛膝900g备用;
b.以上六味,将处方中木香,加10倍量水浸泡1小时,蒸馏提取8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5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60℃,搅拌,包合1小时,冷藏4小时,抽滤,沉淀于6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牛膝、木香药渣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5倍量乙醇提取2.0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乙醇提取1.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约1.25~1.38,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的水提取1.0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5~1.38,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提取2.0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0,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2.0小时,第三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0,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5~1.38,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微粉硅胶,按等量递增法混匀,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加适量70%乙醇制软材,整粒,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14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6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水浸泡,蒸馏提取,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包合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牛膝或川牛膝、木香药渣加乙醇回流提取,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滤液合并,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滤液浓缩,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适量辅料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干燥,备用。
c.取上述干浸膏粉14g、酒石酸氢钠25g,充分混合,干燥,过筛,制粒,加入富马酸20g,混匀,压片,制成每片1g的泡腾片,即得。
实施例15
a.取黄柏500.0g、鳖甲666.7g、王不留行500.0g、滑石粉833.3g、木香250.0g、川牛膝500.0g备用;
b.以上六味,将处方中木香,加6倍量水浸泡0.5小时,蒸馏提取8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6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60℃,搅拌,包合1小时,冷藏4小时,抽滤,沉淀于6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川牛膝、木香药渣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5倍量乙醇提取2.0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乙醇提取1.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约1.35~1.38,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的水提取1.0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5~1.38,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3.0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0,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的水提取2.0小时,第三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0,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5~1.38,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混匀,制成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
实施例16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35g、碳酸氢钾60g,充分混合,干燥,过筛,制粒,得到备用物;向备用物中加入苹果酸50g,混匀,压片,制成每片1g的泡腾片,即得。
实施例17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添加甜菊素、糊精、乙醇制成颗粒。
实施18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添加2%蔗糖,适量糊精、淀粉制成颗粒。
实施例19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用水泛丸,按照丸剂制备方法制成丸剂后,用高分子材料和色素进行薄膜包衣,制成包衣丸剂。
实施例20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制成药丸,用油石粉、胭脂红和红氧化铁的混合物包衣,在60℃干燥,即得。
实施例21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加入微丸所需辅料,按照微丸制备方法,制成微丸。
实施例22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加入蜂蜜,按照蜜丸方法,制成蜜丸。
实施例23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加入适量适量甜菊素,淀粉,用5%淀粉浆制成丸剂。
实施例24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30g,加入适量蔗糖,250g羟丙基纤维素,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25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4g、聚乙二醇8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g、明胶4g、碳酸氢钠8g、富马酸6g备用;将本发明活性组分、聚乙二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明胶、碳酸氢钠,充分混合,干燥,过筛,制粒,得到备用物;向备用物中加入富马酸,混匀,压片,制成每片1g的泡腾片,即得。
实施例26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40g、乳糖醇15g、虫胶10g、羟乙基纤维素20g、预胶化淀粉10g、碳酸氢钙30g、酒石酸26g备用;将本发明活性组分、乳糖醇、羟乙基纤维素、虫胶、预胶化淀粉、碳酸氢钙,充分混合,干燥,过筛,制粒,得到备用物;向备用物中加入酒石酸,混匀,压片,制成每片1g的泡腾片,即得。
实施例27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100g,加入羧甲基酸钠4.5g、PVP30g、木糖醇215g、硬脂酸镁5g,混合均匀,过筛,按常规方法压片制成每片100mg,即得。
实施例28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10g,加入羧甲基酸钠2.2g、淀粉浆6g、甘露醇25g、二氧化硅0.8g,混合均匀,过筛,按常规方法压片制成每片100mg,即得。
实施例29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250g,加入羧甲基酸钠54g、聚乙烯吡咯烷酮45g、木糖醇454g、甘露醇120g、二氧化硅10g,混合均匀,过筛,按常规方法压片制成每片100mg,即得。
实施例30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100g、糊精350g、甘露醇180g、木糖醇140g、甜菊素25g混合均匀,加入75%乙醇作为润湿剂制粒,润湿剂用量为125ml/kg,14目筛制粒;在60℃下减压干燥120分钟,16目筛整粒;均匀加入颗粒量1.2%的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用压片机压片,即得。
实施例31口含片的制备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6g、糊精18g、甘露醇12g、木糖醇10g、甜菊素1g比例混合,加入75%乙醇作为润湿剂制粒,10目筛制粒;在80℃下减压干燥60分钟,20目筛整粒;均匀加入颗粒量1.2%的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用压片机压片,即得。
实施例32口含片的制备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10g、糊精25g、甘露醇15g、木糖醇10g、甜菊素0.8g比例混合,加入80%乙醇作为润湿剂制粒,润湿剂用量为125ml/kg,20目筛制粒;在60℃下减压干燥240分钟,16目筛整粒;均匀加入颗粒量1.2%的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用压片机压片,即得。
实施例33气雾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9.5g装入容量为6L铝制瓶中,上好阀门;将作抛射剂的惰性气体氩气90.5g充入铝制瓶中,压力达8.5MPa;气密性检查,合格,制得成品。
实施例34气雾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15g装入高压钢瓶中,装好阀门;将作抛射剂的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气55g、氮气25g充入高压钢瓶,压力达12MPa;气密性检查,合格,制得成品。
实施例35气雾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5g药物细粉装入高压铝瓶中,装好阀门;将作抛射剂的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气45g充入高压铝瓶中,压力达8MPa;气密性检查,合格,制得成品。
实施例36气雾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70g药物细粉装入高压铝瓶中,装好阀门;将作抛射剂的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气930g充入高压铝瓶中,压力达9.5MPa;气密性检查,合格,制得成品。
实施例37咀嚼片的制备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80g加入甜菊素4.5g、磷酸氢钙、PVP30g、木糖醇215g、硬脂酸镁5g,混合均匀,过筛,按常规方法压片制成每片100mg,即得。
实施例38咀嚼片的制备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10g加入羧甲基淀粉钠2.8g、维晶纤维素20g、香精0.3g、二氧化硅0.8g、吐温0.3g,混合均匀,过筛,按常规方法压片制成每片100mg,即得。
实施例39咀嚼片的制备
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8g加入羧甲基酸钠3.2g、甜菊素1g、木糖醇15g、交联PVP5g、硬脂酸镁(0.5g),混合均匀,过筛,按常规方法压片制成每片100mg,即得。
实施例40
a.取实施例15制备的本发明活性组分,加入适量甜菊素,均匀,以适量的糊精为辅料,压片制成片芯;
b.最后包衣制成肠溶衣膜、糖衣膜或薄膜衣膜中的一种。
糖衣片的包衣工艺:取合格的片芯,用胶浆先包3~5层隔离层(40—50℃干燥),再包粉衣层及糖衣层,须层层干燥,打光,质检合格后即得糖衣片;
薄膜衣片的包衣工艺有,锅包衣法:取合格的片芯,将包衣材料均匀地喷在滚动着的片芯,反复操作,直至形成薄膜衣,即得薄膜衣片;或空气悬浮包衣法:将合格的片芯置于包衣室中,热空气流直接通入包衣室,将素片吹起使成悬浮状态,将包衣液连续喷洒在片芯上,干燥后即得薄膜衣片;
肠溶片的包衣工艺有,锅包衣法:分别包粉衣层、肠溶材料和糖衣层即得;或同薄膜衣片的包衣相似。

Claims (11)

1.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原料药制成:黄柏250~900份、鳖甲350~1200份、王不留行250~900份、滑石粉450~1500份、木香120~450份、牛膝250~9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柏400~600份、鳖甲550~750份、王不留行400~600份、滑石粉650~950份、木香180~350份、牛膝400~600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柏500.0份、鳖甲666.7份、王不留行500.0份、滑石粉833.3份、木香250.0份、牛膝500.0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牛膝是川牛膝。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治疗前列腺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取重量份配比原料药黄柏、鳖甲、王不留行、滑石粉、木香、牛膝或川牛膝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水浸泡,蒸馏提取,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包合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牛膝或川牛膝、木香药渣加乙醇回流提取,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滤液合并,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滤液浓缩,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适量辅料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干燥,即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前列腺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取重量份配比原料药黄柏、鳖甲、王不留行、滑石粉、木香、牛膝或川牛膝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2~12倍量水浸泡0.1~3小时,蒸馏提取2~16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2~12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30~90℃,搅拌,包合0.2~3小时,冷藏1~12小时,抽滤,沉淀于30~9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牛膝或川牛膝、木香药渣加40~95%乙醇回流提取1~4次,每次0.5~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1~4次,每次0.5~4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1~4次,每次1~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1~5次,每次1~5小时,滤液减压浓缩,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适量辅料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干燥,即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前列腺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取重量份配比原料药黄柏、鳖甲、王不留行、滑石粉、木香、牛膝或川牛膝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4~8倍量水浸泡0.3~1小时,蒸馏提取6~10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4~8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50~70℃,搅拌,包合0.5~1.5小时,冷藏2~6小时,抽滤,沉淀于50~7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牛膝或川牛膝、木香药渣加60~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0~2.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0.8~2.5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1~4次,每次1~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成一定密度,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4小时,滤液减压浓缩,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微粉硅胶,混匀,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加适量乙醇制软材,制粒,干燥,即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前列腺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取重量份配比原料药黄柏、鳖甲、王不留行、滑石粉、木香、牛膝或川牛膝备用;
b.以上六味,将木香加6倍量水浸泡0.5小时,蒸馏提取8小时,收集芳香油及芳香水,将收集的芳香油及芳香水重蒸馏提取6小时,收集重蒸馏芳香油及芳香水,加入β-环糊精,混匀,加热至60℃,搅拌,包合1小时,冷藏4小时,抽滤,沉淀于60℃以下干燥,粉碎,备用;药渣、药液留用;将黄柏、王不留行、牛膝或川牛膝、木香药渣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5倍量乙醇提取2.0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乙醇提取1.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5~1.38,备用;药渣加水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的水提取1.0小时,滤液合并,加入木香提取芳香油及芳香水时的药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5~1.38,备用;鳖甲加水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3.0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0,备用;滑石粉加水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的水提取2.0小时,第三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0,加入鳖甲水提取液清膏,继续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35~1.38,备用;将上述稠膏合并,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木香芳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细粉与微粉硅胶,按等量递增法混匀,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匀,再与上述其他浸膏粉,混匀,加适量90%乙醇制软材,14目筛制粒,60~80℃干燥,14目筛整粒,过60目筛,消毒,包装,即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治疗前列腺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该药物制成口服制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治疗前列腺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该药物制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口服液、丸剂、散剂、丹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11.权利要求10所述治疗前列腺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该药物制成滴丸剂。
CN2007100902161A 2007-04-13 2007-04-13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2840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02161A CN101284065B (zh) 2007-04-13 2007-04-13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02161A CN101284065B (zh) 2007-04-13 2007-04-13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4065A CN101284065A (zh) 2008-10-15
CN101284065B true CN101284065B (zh) 2010-10-13

Family

ID=40056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02161A Active CN101284065B (zh) 2007-04-13 2007-04-13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840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8914A (zh) * 2014-12-03 2016-06-29 田仁周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02A (zh) * 1994-05-27 1995-12-27 四川省遂宁市医药研究所 前列宁冲剂
CN1163761A (zh) * 1996-04-26 1997-11-05 李建平 前列回消丸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02A (zh) * 1994-05-27 1995-12-27 四川省遂宁市医药研究所 前列宁冲剂
CN1163761A (zh) * 1996-04-26 1997-11-05 李建平 前列回消丸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汉基.功能性不射精症中医治疗概况.《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8,第5卷(第4期), *
李永伟.功能性不射精症辨治初探.《甘肃中医》.1994,第7卷(第3期), *
陈志强等.特种光前列腺治疗仪合通关片治疗.《新中医》.1996,第28卷(第12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4065A (zh) 2008-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0257B (zh) 石榴皮多酚抗菌消炎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181395B (zh)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8066B (zh) 一种消炎、止痛、抗菌、排石、利胆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664446A (zh) 热淋清浸膏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307986C (zh)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阴道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250277C (zh) 一种具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的药物
CN101254270B (zh)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84065B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70742C (zh) 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1347588B (zh)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29301B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及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142683A (zh) 用于治疗奶牛乳腺炎和子宫内膜炎的含有苦豆子总碱的中药灌注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330349C (zh) 一种治疗尿路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3368A (zh)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2755563B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6898B (zh)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318082C (zh)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209271B (zh) 一种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组合物
CN100569277C (zh) 一种治疗妇女阴道炎的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485245A (zh) 一种用于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凝胶剂
CN111588767A (zh) 一种葡萄柚籽妇科凝胶
CN100394949C (zh) 复方五指柑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935145A (zh) 鞣酸苦参碱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皮肤黏膜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CN102670811B (zh) 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和霉菌性阴道炎的外用药物
CN109394923B (zh) 治疗泌尿系统感染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Zhiqiang

Inventor after: He Yiting

Inventor after: Chen Gengxin

Inventor after: Wang Shusheng

Inventor after: Tan Zhijian

Inventor after: Chen Yanfen

Inventor after: Xue Suqin

Inventor after: Gui Zehong

Inventor after: Bai Zunguang

Inventor before: Chen Zhiqi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CHEN ZHIQIANG TO: CHEN ZHIQIANG HE YITING CHEN GENGXIN WANG SHUSHENG TAN ZHIJIAN CHEN YANFEN XUE SUQIN GUI ZEHONG BAI ZUNGUA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Zhiqiang

Inventor after: He Yiting

Inventor after: Chen Gengxin

Inventor after: Wang Shusheng

Inventor after: Tan Zhijian

Inventor after: Chen Yanfen

Inventor after: Xue Suqin

Inventor after: Gui Zehong

Inventor after: Bai Zunguang

Inventor before: Chen Zhiqiang

Inventor before: He Yiting

Inventor before: Chen Gengxin

Inventor before: Wang Shusheng

Inventor before: Tan Zhijian

Inventor before: Chen Yanfen

Inventor before: Xue Suqin

Inventor before: Gui Zehong

Inventor before: Bai Zunguang

Inventor after: Chen Zhiqiang

Inventor after: Chen Kunlun

Inventor after: He Yiting

Inventor after: Chen Gengxin

Inventor after: Wang Shusheng

Inventor after: Tan Zhijian

Inventor after: Chen Yanfen

Inventor after: Xue Suqin

Inventor after: Gui Zehong

Inventor after: Bai Zunguang

Inventor before: Chen Zhiqiang

Inventor before: He Yiting

Inventor before: Chen Gengxin

Inventor before: Wang Shusheng

Inventor before: Tan Zhijian

Inventor before: Chen Yanfen

Inventor before: Xue Suqin

Inventor before: Gui Zehong

Inventor before: Bai Zungu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CHEN ZHIQIANG HE YITING CHEN GENGXIN WANG SHUSHENG TAN ZHIJIAN CHEN YANFEN XUE SUQIN GUI ZEHONG BAI ZUNGUANG TO: CHEN ZHIQIANG HE YITING CHEN GENGXIN WANG SHUSHENG TAN ZHIJIAN CHEN YANFEN XUE SUQIN GUI ZEHONG BAI ZUNGUANG CHEN KUNLU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ANGTZE RIVER PHARMACEUTICAL GROUP GUANGZHOU HAIRU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OSPITAL NO.2 ATTACHED TO GUA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

Effective date: 201403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0120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0663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312

Address after: 510663 Guangzho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Science Park, Xiangshan Road, No. 31

Patentee after: Yangzijiang Pharmaceutical Group Guangzhou Hairui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120 Dade Road No. 111

Patentee before: Hospital No.2 Attached to Gua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hi Meng

Inventor after: Gui Zehong

Inventor after: Bai Zunguang

Inventor after: Chen Kunlun

Inventor after: Liu Engui

Inventor after: Chen Zhiqiang

Inventor after: He Yiting

Inventor after: Chen Gengxin

Inventor after: Wang Shusheng

Inventor after: Tan Zhijian

Inventor after: Chen Yanfen

Inventor after: Xue Suqin

Inventor before: Chen Zhiqiang

Inventor before: Chen Kunlun

Inventor before: He Yiting

Inventor before: Chen Gengxin

Inventor before: Wang Shusheng

Inventor before: Tan Zhijian

Inventor before: Chen Yanfen

Inventor before: Xue Suqin

Inventor before: Gui Zehong

Inventor before: Bai Zungu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