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1125A - 一种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1125A
CN101281125A CN 200810024870 CN200810024870A CN101281125A CN 101281125 A CN101281125 A CN 101281125A CN 200810024870 CN200810024870 CN 200810024870 CN 200810024870 A CN200810024870 A CN 200810024870A CN 101281125 A CN101281125 A CN 101281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air chamber
infrared
component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02487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1125B (zh
Inventor
赵瑜
陈滋健
程益德
赵建华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MINCE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MINCE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MINCE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02487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811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81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11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1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11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和装置,自带抛物面反射镜的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经过聚焦透镜聚焦,被气体相关滤波轮旋转滤波及调制后,进入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的入射口,被测的多组分气体流经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入射光在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内经过多次反射后从出射口出射,被红外探测器接收,红外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放大送往信号处理与显示单元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和PC机进行通讯。本发明由于结合了气体相关滤波和光学滤波,使得多组分气体测量的交叉干扰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气体相关滤波轮形成的时间多光束系统,只需要一只红外探测器,这样可以节省红外探测器的数量,避免不同探测器带来的离散性。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应急和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多组分气体定量分析在环境保护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工业、交通、气候的变化给环境保护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在环保领域中开发先进的气体监测技术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因此有害气体的高精度检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气体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电化学法、非色散红外法、激光吸收谐波法和傅立叶变换分析法。电化学法测量精度低,重复性较差,仅适合一般应用;简单非色散红外法存在交叉敏感的缺点;激光吸收谐波法和傅立叶变换分析法虽然有很好的测量效果,但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且关键部件必须依赖进口。
发明内容:
鉴于气体监测技术的现状,研究、设计合理性价比的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和装置十分必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和装置,在解决多组分气体测量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交叉干扰和分辨率的矛盾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红外光源,聚焦透镜,气体相关滤波轮,气体相关滤波轮上设有一个遮光片作为同步孔,另设有多组测量气室及与之对应的参考气室,测量气室中充有相干扰的气体组分,参考气室中充有测量气体组分,所述的相干扰的气体组分的红外光谱吸收峰与测量气体组分相近;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经过聚焦透镜聚焦,被气体相关滤波轮旋转滤波及调制后,进入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的入射口,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中充有待测气体,入射光在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内经过多次反射后从出射口出射,被红外探测器接收,红外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放大送往信号处理与显示单元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和PC机进行通讯。
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红外光源,红外光源前方的光路中安装有聚焦透镜和能旋转的气体相关滤波轮,气体相关滤波轮上设有一个遮光片作为同步孔,另设有多组测量气室及与之对应的参考气室,所述的各测量气室、各参考气室的前方或后方安装有滤光片,经过气体相关滤波轮旋转滤波及调制后的出射光,进入多次反射吸收池的入射口,多次反射吸收池上有进、出气口,多次反射吸收池的出射口后的光路中,安装有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的输出信号接入到信号处理与显示单元,同时与PC机进行通讯。
所述的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测量气室及与之对应的参考气室中,其测量气室内充有相干扰的气体组分,参考气室中充有高浓度的测量气体组分,所述的相干扰的气体组分的红外光谱吸收峰与测量气体组分相近;测量气室的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测量气体组分的红外光谱吸收峰,而参考气室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其中的测量气体组分的红外光谱吸收峰,所述的滤光片均为窄带滤光片。
所述的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测量气室及与之对应的参考气室,包括二个测量气室及其共用的一个参考气室,设二个测量气室为MA、MB,参考气室为RAB,RAB中同时充有测量气体组分A、B,为消除交叉干扰,测量气室MA中充有相干扰的气体组分B,测量气室MB中充有相干扰的气体组分A;测量气体组分A、B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相近;测量气室MA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测量气体组分A的红外光谱吸收峰,测量气室MB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测量气体组分B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参考气室RAB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同时透过气体A、B红外光谱吸收峰,所述的滤光片均为窄带滤光片。
所述的测量气体组分A与相干扰的气体组分A均是指A气体,测量气体组分B与相干扰的气体组分B均是指B气体。
所述的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测量气室及与之对应的参考气室,其测量气室内充有相干扰的气体组分,参考气室中充高浓度的测量气体组分,所述的相干扰的气体组分的红外光谱吸收峰与测量气体组分相近;测量气室的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测量气体组分的红外光谱吸收峰,而参考气室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其中的测量气体组分的红外光谱吸收峰,所述的滤光片均为窄带滤光片。
所述的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测量气室及与之对应的参考气室,包括二个测量气室及其共用的一个参考气室,设二个测量气室为MA、MB,参考气室为RAB,RAB中同时充有测量气体组分A、B,为消除交叉干扰,测量气室MA中充有相干扰的气体组分B,测量气室MB中充有相干扰的气体组分A;测量气体组分A、B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相近;测量气室MA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测量气体组分A的红外光谱吸收峰,测量气室MB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测量气体组分B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参考气室RAB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同时透过气体A、B红外光谱吸收峰,所述的滤光片均为窄带滤光片。
所述的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相关滤波轮由步进电机驱动。
所述的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相关滤波轮的测量气室与参考气室均为由干涉滤光片和透红外窗口片密封的气室。
所述的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为内壁经镀镍处理的铝合金材质吸收池。
所述的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光源为自带抛物面反射镜,辐射波长范围为2~20μm。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以下方面:特殊结构的气体相关滤波轮;合理的调制频率和驱动电机选择;可灵活调整的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长寿命的红外光源;高灵敏度的红外探测器;先进的模拟与数字信号处理方法。
(1)气体相关滤波轮
本发明的气体相关滤波轮一方面跟随电机转动把连续的红外光调制成一定频率的脉冲光,另一方面通过安装滤光片对待测气体的吸收光谱进行选择,更重要的是对测量气室充有特定的相干扰的气体组分以消除交叉干扰,各气室均设有单独的充气口。
(2)步进电机及其驱动
为提高光电信号的信噪比和减小相邻测量气室之间的相互影响,红外光的调制频率不宜太高,取200Hz。对于共十六个测量、参考气室的气体相关滤波轮,步进电机转速n应为:
                n=60×200/16=750rpm
为使气体相关滤波轮在给定转速下平稳运行,选取步进电机作为气体相关滤波轮的驱动电机。步进电机属于无刷电机,可靠性高,易于起动和停止,且停止时有自锁能力,易于定位。采用专用驱动器进行步距细分控制,通过减小步距,可以在超低转速下高转距地稳定运行。
(3)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Beer-Lambert Law),气体分子与红外光相作用时,其入射光强度IO的衰减随光程L和浓度C的增加而增加:
             I=IO exp(-μCL)
也就是说,对于特定的测量系统,光程L越长,可测量气体组分浓度C越低,测量灵敏度越高。本发明中气体吸收池具有特殊设计的三维调整架,可灵活调整反射次数以调整光程,从而改变测量量程,优化测量结果。采用镀银或镀金的球面反射镜,保证红外光在多次反射过程中不致被衰减得太多,确保很高的反射率。
(4)红外光源
采用自带抛物面反射镜的广谱红外光源,性能稳定,发散角小,辐射功率强。该红外光源辐射波长范围为2~20μm,覆盖了众多气体的吸收谱,适于测量多组分气体。为使光强稳定,采用恒流供电方式。
(5)红外探测器
采用带有浸没透镜的光导型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作为光电信号检测器件,该器件具有极高的响应速度,和普通热释电探测器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本发明采用的探测器时间常数小于1微秒,光谱范围为2~8μm,完全满足应用要求。为探测器提供10mA的直流偏流,确保非常高的探测率。
(6)信号处理单元
本发明信号处理单元的前置放大级采用低噪声交流放大电路。采用高速DSP数据采集卡对光电信号进行AD转换,对吸收峰的面积进行计算后取测量通道和参比通道的比值作为原始数据,这些比值包含了相应测量气体组分的浓度信息。本发明及其装置通过读取已知浓度的气体组分,记录相应的AD采样、处理后的数据,通过多元非线性校正技术进行浓度标定和修正。标定参数存储在装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EEPROM中,作为测量过程中计算气体浓度的依据。装置通过RS-232接口与计算机通讯,传递气体浓度的测量数据。装置在检测到异常浓度后,则产生报警输出。
和普通非色散红外传感器的空间多光束系统相比,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气体相关滤波轮而形成了时间多光束系统。在时间多光束系统中,只需要一只红外探测器,这样可以节省红外探测器的数量,避免不同探测器带来的离散性,而且由于数量减少,可以采用更高品质的器件。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气体相关滤波轮示意图。
附图2(a)、(b)分别为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4次反射和16次反射光斑分布图。
附图3为红外光源恒流供电电路图。
附图4为信号处理框图。
附图5为系统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和装置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步进电机1、红外光源2、聚焦透镜3、气体相关滤波轮4、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5、采样气泵6、红外探测器7、信号处理板8、操作显示单元9,系统构成如附图5所示。
红外光源2发出的红外光,经聚焦透镜3聚焦,被气体相关滤波轮4旋转滤波及调制后送往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5,经过多次反射后送往红外探测器7,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微弱的电信号,电信号经过放大送往信号处理板8,经过模拟与数字处理,送往显示单元9,同时和PC机进行通讯。
气体相关滤波轮4上设置一个遮光片作为同步孔,每种气体对应一个测量气室,每两种气体测量气室共用一个参考气室,现以十组分气体A~J的测量对相关滤波轮充气方法进行说明:
A、B气体测量气室MA、MB共用参考气室RAB构成一组,参考气室RAB同时充有A、B气体组分。为消除交叉干扰,A气体测量气室MA充B气体组分,B气体测量气室MB充A气体组分。
A、B气体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相近;测量气室MA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测量气体组分A的吸收峰,测量气室MB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测量气体组分B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参考气室RAB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同时透过气体A、B红外光谱吸收峰,所述的滤光片均为窄带滤光片。以下各组气体均按上述原则处理。
C、D气体测量气室MC、MD共用参考气室RCD构成一组,参考气室RCD同时充有C、D气体组分。为消除交叉干扰,C气体测量气室MC充D气体组分,D气体测量气室MD充C气体组分。
E、F气体测量气室ME、MF共用参考气室REF构成一组,参考气室REF同时充有E、F气体组分。为消除交叉干扰,E气体测量气室ME充F气体组分,F气体测量气室MF充E气体组分。
G、H气体测量气室MG、MH共用参考气室RGH构成一组,参考气室RGH同时充有G、H气体组分。为消除交叉干扰,G气体测量气室MG充H气体组分,H气体测量气室MH充G气体组分。
I、J气体测量气室MI、MJ共用参考气室RIJ构成一组,参考气室RIJ同时充有I、J气体组分。为消除交叉干扰,I气体测量气室MI充J气体组分,J气体测量气室MJ充I气体组分。
相关滤波轮中共用参考气室的两种气体选取原则是:红外光谱吸收峰靠得很近,最易相互干扰的气体。测量气室安装的光学滤光片主要对应测量气体组分的红外光谱吸收峰,而参考气室安装的光学滤光片同时透过两种气体的红外吸收光谱,由于两种气体红外光谱吸收峰靠得很近,因此各滤光片都为窄带滤光片。
气体相关滤波轮的入射端安装有聚焦透镜3,以增加光信号强度,提高信噪比,保证装置的测量精度。
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5直接影响了装置的性能。为使气体吸收池在测量有害气体时不被腐蚀,内壁进行镀镍防腐处理。而且为保证测量响应速度,气体吸收池的设计容积较小。经多次反射的红外光由探测器7检测变换为200Hz电信号后,送往信号处理板7处理。本发明采用16位500kbps的AD转换芯片配合主频为150M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数据采样、分析,装置设有操作显示单元9,主要由LCD显示器和触摸按键构成。DSP通过RS-232串行接口和计算机通讯,计算机上运行有基于虚拟仪器的标定、修正和监测软件。根据实际需要,装置可配置具有4-20mA模拟浓度信号输出和RS-485数字浓度信号输出。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红外光源,聚焦透镜,气体相关滤波轮,气体相关滤波轮上设有一个遮光片作为同步孔,另设有多组测量气室及与之对应的参考气室,测量气室中充有相干扰的气体组分,参考气室中充有测量气体组分,所述的相干扰的气体组分的红外光谱吸收峰与测量气体组分相近;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经过聚焦透镜聚焦,被气体相关滤波轮旋转滤波及调制后,进入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的入射口,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中充有待测气体,入射光在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内经过多次反射后从出射口出射,被红外探测器接收,红外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放大送往信号处理与显示单元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和PC机进行通讯。
2、一种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红外光源,红外光源前方的光路中安装有聚焦透镜和能旋转的气体相关滤波轮,气体相关滤波轮上设有一个遮光片作为同步孔,另设有多组测量气室及与之对应的参考气室,所述的各测量气室、各参考气室的前方或后方安装有滤光片,经过气体相关滤波轮旋转滤波及调制后的出射光,进入多次反射吸收池的入射口,多次反射吸收池上有进、出气口,多次反射吸收池的出射口后的光路中,安装有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的输出信号接入到信号处理与显示单元,同时与PC机进行通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测量气室及与之对应的参考气室中,其测量气室内充有相干扰的气体组分,参考气室中充有高浓度的测量气体组分,所述的相干扰的气体组分的红外光谱吸收峰与测量气体组分相近;测量气室的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测量气体组分的红外光谱吸收峰,而参考气室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其中的测量气体组分的红外光谱吸收峰,所述的滤光片均为窄带滤光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测量气室及与之对应的参考气室,包括二个测量气室及其共用的一个参考气室,设二个测量气室为MA、MB,参考气室为RAB,RAB中同时充有测量气体组分A、B,为消除交叉干扰,测量气室MA中充有相干扰的气体组分B,测量气室MB中充有相干扰的气体组分A;测量气体组分A、B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相近;测量气室MA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测量气体组分A的红外光谱吸收峰,测量气室MB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测量气体组分B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参考气室RAB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同时透过气体A、B红外光谱吸收峰,所述的滤光片均为窄带滤光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测量气室及与之对应的参考气室,其测量气室内充有相干扰的气体组分,参考气室中充高浓度的测量气体组分,所述的相干扰的气体组分的红外光谱吸收峰与测量气体组分相近;测量气室的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测量气体组分的红外光谱吸收峰,而参考气室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其中的测量气体组分的红外光谱吸收峰,所述的滤光片均为窄带滤光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测量气室及与之对应的参考气室,包括二个测量气室及其共用的一个参考气室,设二个测量气室为MA、MB,参考气室为RAB,RAB中同时充有测量气体组分A、B,为消除交叉干扰,测量气室MA中充有相干扰的气体组分B,测量气室MB中充有相干扰的气体组分A;测量气体组分A、B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相近;测量气室MA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测量气体组分A的红外光谱吸收峰,测量气室MB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透过测量气体组分B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参考气室RAB前方或后方安装的滤光片同时透过气体A、B红外光谱吸收峰,所述的滤光片均为窄带滤光片。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相关滤波轮由步进电机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相关滤波轮的测量气室与参考气室均为由干涉滤光片和透红外窗口片密封的气室。
9、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为内壁经镀镍处理的铝合金材质吸收池。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光源为自带抛物面反射镜,辐射波长范围为2~20μm。
CN 200810024870 2008-05-19 2008-05-19 一种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11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24870 CN101281125B (zh) 2008-05-19 2008-05-19 一种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24870 CN101281125B (zh) 2008-05-19 2008-05-19 一种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1125A true CN101281125A (zh) 2008-10-08
CN101281125B CN101281125B (zh) 2011-09-07

Family

ID=40013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02487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1125B (zh) 2008-05-19 2008-05-19 一种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81125B (zh)

Cited B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3558A (zh) * 2010-06-30 2010-11-24 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三组分火灾气体探测器
CN102183482A (zh) * 2011-02-23 2011-09-14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非分散红外多组分烟气分析仪
CN101477048B (zh) * 2009-01-21 2011-09-14 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脉动式气体滤波相关光学部件
CN102183468A (zh) * 2011-02-23 2011-09-14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多组分气体分析的干扰修正与浓度反演方法
CN102809534A (zh) * 2012-08-06 2012-12-05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浓度检测仪及其气体吸收室
CN103196845A (zh) * 2013-02-25 2013-07-10 陈亚锋 多成分浓度分析装置及其测量室
CN103822893A (zh) * 2014-02-28 2014-05-28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一种ndir气体传感器
CN104089919A (zh) * 2014-07-03 2014-10-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油库大空间油气浓度检测方法
CN104316462A (zh) * 2014-10-14 2015-01-28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形长光程气室
CN104458638A (zh) * 2014-12-18 2015-03-25 武汉宇虹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光谱双路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4797926A (zh) * 2012-11-30 2015-07-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光学传感器设备以及在光学传感器设备中使用的光学元件的生产方法
CN104833640A (zh) * 2015-05-12 2015-08-12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便携式臭氧浓度在线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TWI513973B (zh) * 2014-01-29 2015-12-21 Radiant Innovation Inc 氣體濃度偵測裝置
CN105319178A (zh) * 2015-10-27 2016-02-10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机动车尾气co和co2浓度实时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45216A (zh) * 2015-11-13 2016-03-3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红外吸收型多气体浓度测量传感器
CN105445195A (zh) * 2014-12-17 2016-03-30 邓文平 样品测量池
CN105606560A (zh) * 2016-01-12 2016-05-25 东莞石龙津威饮料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菌饮料保质期质量检测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CN105628637A (zh) * 2015-12-29 2016-06-01 山东罗纳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三参考通道的红外气体分析方法与装置
CN106018291A (zh) * 2015-03-25 2016-10-12 通用电气公司 分析气体混合物的方法和系统
CN106053376A (zh) * 2016-08-16 2016-10-26 北京千安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污染物检测装置
CN106353277A (zh) * 2016-08-29 2017-01-25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铜钪氧红外透明导电膜的气体吸收池
CN106404705A (zh) * 2016-12-15 2017-02-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精度红外多气体检测装置
CN106596468A (zh) * 2017-01-23 2017-04-26 章欣 光学气体吸收池及光学气体传感器
CN106644945A (zh) * 2016-11-01 2017-05-10 铜陵谱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防止镜片膜层腐蚀和污染的平凸镜多通吸收池
CN106770026A (zh) * 2017-01-23 2017-05-31 章欣 光学气体吸收池及光学气体传感器
CN107389583A (zh) * 2016-04-01 2017-11-24 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多重反射型单元和分析装置
CN108458975A (zh) * 2018-02-05 2018-08-28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气室装置
CN108717098A (zh) * 2018-05-22 2018-10-30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提高混合气体浓度检测精度的方法
CN108760667A (zh) * 2018-07-16 2018-11-06 武汉敢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光源多通道组合式红外气体检测装置
CN108827906A (zh) * 2018-04-20 2018-11-16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近红外光谱多组分气体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9682770A (zh) * 2018-12-29 2019-04-2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一种多组分氟利昂气体红外检测装置
CN109765184A (zh) * 2019-01-16 2019-05-17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光学气体吸收池以及光学气体检测系统
CN110596005A (zh) * 2019-09-25 2019-12-20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环形平凹面镜光学多通吸收池
CN111929269A (zh) * 2020-09-23 2020-11-13 上海翼捷工业安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抗水汽干扰的三通道红外甲烷探测器
CN112198134A (zh) * 2020-10-13 2021-01-08 海南聚能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
CN114199815A (zh) * 2020-09-17 2022-03-18 北京乐氏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红外烟气分析方法

Cited B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7048B (zh) * 2009-01-21 2011-09-14 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脉动式气体滤波相关光学部件
CN101893558A (zh) * 2010-06-30 2010-11-24 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三组分火灾气体探测器
CN102183482A (zh) * 2011-02-23 2011-09-14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非分散红外多组分烟气分析仪
CN102183468A (zh) * 2011-02-23 2011-09-14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多组分气体分析的干扰修正与浓度反演方法
CN102183482B (zh) * 2011-02-23 2012-12-19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非分散红外多组分烟气分析仪
CN102183468B (zh) * 2011-02-23 2013-03-13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多组分气体分析的干扰修正与浓度反演方法
CN102809534A (zh) * 2012-08-06 2012-12-05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浓度检测仪及其气体吸收室
CN104797926A (zh) * 2012-11-30 2015-07-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光学传感器设备以及在光学传感器设备中使用的光学元件的生产方法
CN103196845A (zh) * 2013-02-25 2013-07-10 陈亚锋 多成分浓度分析装置及其测量室
TWI513973B (zh) * 2014-01-29 2015-12-21 Radiant Innovation Inc 氣體濃度偵測裝置
CN103822893B (zh) * 2014-02-28 2016-07-06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一种ndir气体传感器
CN103822893A (zh) * 2014-02-28 2014-05-28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一种ndir气体传感器
CN104089919A (zh) * 2014-07-03 2014-10-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油库大空间油气浓度检测方法
CN104316462A (zh) * 2014-10-14 2015-01-28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形长光程气室
CN105445195A (zh) * 2014-12-17 2016-03-30 邓文平 样品测量池
CN104458638A (zh) * 2014-12-18 2015-03-25 武汉宇虹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光谱双路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6018291A (zh) * 2015-03-25 2016-10-12 通用电气公司 分析气体混合物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33640A (zh) * 2015-05-12 2015-08-12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便携式臭氧浓度在线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105319178B (zh) * 2015-10-27 2018-05-04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机动车尾气co和co2浓度实时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19178A (zh) * 2015-10-27 2016-02-10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机动车尾气co和co2浓度实时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45216A (zh) * 2015-11-13 2016-03-3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红外吸收型多气体浓度测量传感器
CN105628637A (zh) * 2015-12-29 2016-06-01 山东罗纳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三参考通道的红外气体分析方法与装置
CN105628637B (zh) * 2015-12-29 2018-12-04 山东罗纳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三参考通道的红外气体分析方法与装置
CN105606560A (zh) * 2016-01-12 2016-05-25 东莞石龙津威饮料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菌饮料保质期质量检测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CN105606560B (zh) * 2016-01-12 2018-05-29 东莞石龙津威饮料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菌饮料保质期质量检测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CN107389583A (zh) * 2016-04-01 2017-11-24 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多重反射型单元和分析装置
CN106053376A (zh) * 2016-08-16 2016-10-26 北京千安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污染物检测装置
CN106353277A (zh) * 2016-08-29 2017-01-25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铜钪氧红外透明导电膜的气体吸收池
CN106353277B (zh) * 2016-08-29 2020-07-14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铜钪氧红外透明导电膜的气体吸收池
CN106644945A (zh) * 2016-11-01 2017-05-10 铜陵谱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防止镜片膜层腐蚀和污染的平凸镜多通吸收池
CN106404705A (zh) * 2016-12-15 2017-02-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精度红外多气体检测装置
CN106770026A (zh) * 2017-01-23 2017-05-31 章欣 光学气体吸收池及光学气体传感器
CN106596468A (zh) * 2017-01-23 2017-04-26 章欣 光学气体吸收池及光学气体传感器
CN108458975A (zh) * 2018-02-05 2018-08-28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气室装置
CN108827906A (zh) * 2018-04-20 2018-11-16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近红外光谱多组分气体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8717098A (zh) * 2018-05-22 2018-10-30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提高混合气体浓度检测精度的方法
CN108717098B (zh) * 2018-05-22 2021-01-01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提高混合气体浓度检测精度的方法
CN108760667A (zh) * 2018-07-16 2018-11-06 武汉敢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光源多通道组合式红外气体检测装置
CN109682770B (zh) * 2018-12-29 2024-04-0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一种多组分氟利昂气体红外检测装置
CN109682770A (zh) * 2018-12-29 2019-04-2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一种多组分氟利昂气体红外检测装置
CN109765184A (zh) * 2019-01-16 2019-05-17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光学气体吸收池以及光学气体检测系统
CN109765184B (zh) * 2019-01-16 2022-06-07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光学气体吸收池以及光学气体检测系统
CN110596005A (zh) * 2019-09-25 2019-12-20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环形平凹面镜光学多通吸收池
CN114199815A (zh) * 2020-09-17 2022-03-18 北京乐氏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红外烟气分析方法
CN114199815B (zh) * 2020-09-17 2023-12-19 北京乐氏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红外烟气分析方法
CN111929269A (zh) * 2020-09-23 2020-11-13 上海翼捷工业安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抗水汽干扰的三通道红外甲烷探测器
CN112198134A (zh) * 2020-10-13 2021-01-08 海南聚能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1125B (zh) 201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1125B (zh) 一种智能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方法和装置
CN201199228Y (zh) 智能型红外多组分有害气体监测仪
CN205374298U (zh) 基于tdlas的痕量气体浓度检测装置
CN101435773B (zh) 基于准连续二极管激光器调制光谱气体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2175641B (zh) 基于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直接吸收光谱法的痕量气体检测装置及方法
US10359364B2 (en) Hybrid spectrophotometer with variable optical path length sampling cell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04280362B (zh) 一种高温水汽激光光谱在线检测系统
CN104596987A (zh) 一种基于中红外光谱的长光程开放光路结合波长调制技术的痕量气体探测方法和装置
CN104132911B (zh) 开放式长光程co和ch4在线检测仪器
CN104483104B (zh) 一种光电探测器光谱响应分析系统
CN109991189B (zh) 一种基于波数漂移修正的固定点波长调制气体浓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04556499U (zh) 调谐二极管吸收光谱的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CN111707634B (zh) 基于中红外吸收光谱的多通道气体浓度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4020114A (zh) 分析氨气痕量浓度的方法
CN103134771A (zh) Co浓度和能见度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CN103353440B (zh) 采用气体吸收光谱测量材料漫反射率的装置及方法
CN102288574A (zh) 多组分油烟浓度定量分析装置及其分析方法
CN103969210A (zh) 一种基于非分光红外原理的开路式co2/h2o监测装置
CN104266971A (zh) 管道气体在线检测的原位标定装置及其方法
CN111999280B (zh) 一种无需取样的地表水重金属实时检测系统
CN117309764A (zh) 一种基于积分腔的多气体浓度测量仪
CN203490167U (zh) 一种用于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装置的样品气体吸收池
CN206557091U (zh) 基于tdlas技术的有毒有害气体在线监测系统
CN203275292U (zh) 一种co浓度和能见度检测仪
CN115290587A (zh) 一种基于空芯光纤的多通道溶液浓度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o Yu

Inventor after: Zhao Jianhua

Inventor before: Zhao Yu

Inventor before: Chen Zijian

Inventor before: Cheng Yide

Inventor before: Zhao Jianhua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ZHAO YU CHEN ZIJIAN CHENG YIDE ZHAO JIANHUA TO: ZHAO YU ZHAO JIANHU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AO YU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ANHUI MINCE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1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12

Address after: 230088 C-309 room, National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602 Mount Huangshan Road, Hefei hi tech Zone, Anhui, China

Patentee after: Zhao Yu

Address before: 230088 C-309 room, National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602 Mount Huangshan Road, Hefei hi tech Zone, Anhui, China

Patentee before: Anhui Mince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