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8591A - 一键通终端、服务器装置以及发言权取得终端的通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键通终端、服务器装置以及发言权取得终端的通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8591A
CN101278591A CNA2006800364092A CN200680036409A CN101278591A CN 101278591 A CN101278591 A CN 101278591A CN A2006800364092 A CNA2006800364092 A CN A2006800364092A CN 200680036409 A CN200680036409 A CN 200680036409A CN 101278591 A CN101278591 A CN 101278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lody data
terminal
speak
user
pt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64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8591B (zh
Inventor
鸟羽弘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78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85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85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85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H04M3/563User guidance or feature selection
    • H04M3/566User guidance or feature selection relating to a participants right to spea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04W76/45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for Push-to-Talk [PTT] 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18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wireless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在一键通(PTT)通信时通过声音可立刻确认谁取得了发言权的用户接口的PTT终端。一键通终端包括:预先选择/设定应在取得PTT功能中的发言权时重放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的单元;以及在取得PTT功能中的发言权时,在重放所述选择/设定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的同时,通过PTT功能对所述群组的其他终端发送所述选择/设定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的单元。在发言权取得确认音播放(步骤S25)之后,所述选择的固有旋律数据被输出(播放)(步骤S26),并且通过PTT功能被发送到属于群组的其他所有终端中输出。

Description

一键通终端、服务器装置以及发言权取得终端的通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一键通(Push-to-Talk;PTT)功能的一键通终端、服务器装置以及发言权取得终端的通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始普及在便携电话机中安装一键通功能(以下称为PTT功能),并实现一对多通话的即按即说(以下称为PoC)服务。该PoC服务的特征可以例举:与线路交换式的通话服务不同,能够进行一人对多人的通话。但是,由于频带的限制等的原因,正在考虑提供不能同时由两人以上发言,而是在等待某人说完并取得发言权以后才发言的、收发器这样的半双工通话服务。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上述PTT技术的广播系统,其中记载了由处于PTT键按下状态的无线电话机取得话语权(以下称为发言权),并进行多址发送发言内容的基本动作,但在具有多个处于PTT按键按下状态的无线电话机的情况下,由(PTT)服务器进行发言权的仲裁。并且构成为将来自通过所述仲裁而取得发言权的无线电话机的声音数据发送到其他无线电话机的结构。
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根据向通信当中的加入者通知新的来电时的呼叫等待音,能够识别出是来自谁的呼叫等待来电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发送希望在对方的电话终端中播放的呼叫等待音,并由交换网(控制站)存储,然后在对方的电话终端中输出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表2002-5369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3002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虽然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示出,但为了告知赋予了发言权,会在取得了发言权的终端中输出特定的旋律模式。这种以往的方法存在只有被赋予发言权的人才知道赋予了发言权。
并且,在从多个终端进行了取得发言权的请求的情况下,由于在没能取得发言权的终端中不输出所述旋律模式,因此存在如果不参照终端画面等就不能立刻知道没能取得发言权的问题。
另外,如果在PTT服务中以同样的机制实现与专利文献2同样的功能,则就会使PTT服务器具备与此公报的交换网(控制站)同等的功能。此时存在以下问题:执行群组管理(群组管理功能)、成员的注册、成员的“不在”或“在场”等能否参加的信息的掌握(存在(presence)功能)、发言权的分配(通话权控制功能)等的服务器的负荷增大。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键通终端、用于其的服务器装置以及发言权取得装置的通知方法,所述一键通终端具有在PTT通信时通过声音能够立刻确认谁取得了发言权的用户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先选择/设定应在取得所述PTT功能中的发言权时重放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的单元;以及在取得所述PTT功能中的发言权时,通过PTT功能对所述群组的其他终端发送所述选择/设定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的单元。由此可在属于群组的其他终端中重放所述被发送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利用一键通功能(PTT功能)而相互连接的终端群组和属于该群组的终端的信息进行管理的单元;以及对具有上述选择/设定旋律数据的功能的终端进行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的分发控制,以使所述终端能够根据在群组内取得发言权时输出的声音来唯一地确定成员的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执行的程序、或者存储有该程序的存储介质,所述终端具有由取得了发言权的终端经由分组通信网对该终端所属的群组的其他终端进行声音数据的多址发送的一键通功能(PTT功能),所述程序的特征在于,使安装在所述终端中的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从用户处接受应在取得所述PTT功能中的发言权时重放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的选择/设定;以及当取得所述PTT功能中的发言权时,通过所述PTT功能对所述群组的其他终端发送所述选择/设定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一键通群组(PTT群组)中的发言权取得终端的通知方法,所述一键通群组由具有取得了发言权的终端经由分组通信网对该终端所属的群组的其他终端进行声音数据的多址发送的一键通功能(PTT功能)的终端群组形成,所述发言权取得终端的通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一个终端中,选择/设定应在取得所述PTT功能中的发言权时重放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由参加所述PTT群组后取得发言权的终端重放所述选择/设定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由取得了所述发言权的终端通过所述PTT功能向该终端所属的群组的其他终端发送所述用户设定旋律数据;以及由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的其他终端分别重放所述被发送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进行了发言权的分配时可立刻掌握取得发言权的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终端的主要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终端的声音经过路径的功能框图;
图3是示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终端中设定发言权取得时旋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终端的在请求发言权后直至释放发言权的动作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0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11 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
12 闪存存储器
13 无线收发部
14 键输入部
15 显示控制部
16 显示部
17 麦克风
18 扬声器
19 接收器
20 音源处理部
30 总线
31 开关
32a、32b D/A(转换部)
33 A/D(转换部)
40 送话处理部
100 便携电话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图1是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终端的主要结构的框图。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终端100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0、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1、闪存存储器12、无线收发部13、键输入部14、显示控制部15、显示部16、麦克风17、扬声器18、接收器19、音源处理部20。
CPU 10经由总线30与便携电话终端内的上述各个部分相连。在ROM11中存储呼叫控制用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化协议)、用于实现建立会话后的VoIP通信的各种控制程序、以及用于使各种旋律播放的固定的旋律数据。
在闪存存储器12中存储由用户通过声音或者键而输入以及下载的旋律数据(MIDI(Musical Instruments Digital Interface;乐器数字接口)文件等)。除此之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便携电话机终端100中还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用于暂时保存接入网络时的数据、或者还作为工作用的存储器来使用。
无线接收部13包含省略了图示的天线,其是通过无线电而与最近的基站进行数据收发的单元。
键输入部14是从包括在PTT通信中进行发言权取得操作等的PTT键在内的各种键(0~9数字键、功能键、折叠便携电话机时配置在外侧的键)接受输入的单元。
显示控制部15是控制显示部16的单元,该显示部16由黑白或者彩色的液晶面板等构成。麦克风17是输入送话者声音的单元,扬声器18、接收器19分别是在与通话人的耳朵分离的状态下以及与通话人的耳朵连接的状态下输出对方通话人的声音的单元,在进行包括PTT通信在内的通话时被使用。
音源处理部20是如下单元,其对ROM 11或闪存处理器12中存储的旋律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从扬声器18播放该旋律数据,或者经由无线收发部13向在PTT通信中连接的对方终端发送旋律数据等。
图2是示出上述便携电话终端的声音经过线路的功能框图。参照图2,若沿着直到在扬声器中输出旋律数据为止的流程来排列各个部,则从存储了固定的旋律数据的ROM 11或者存储了用户输入以至下载的旋律数据的闪存存储器12,由便携电话终端100的用户选择的旋律数据经由音源处理部20并在通过D/A(转换部)32a被D/A转换后,被输出到扬声器18。
上述是免提通话的情况,而在非免提通话的情况下,通过切换开关31,可经由D/A(转换部)32b将接收器19作为接收目标来进行输出。
如上所述,在D/A32a、32b的某一个或者双方中被转换的信号还会经过A/D(转换部)33而被输出到向分组通信网一侧发送数据的送话处理部40。因此,在通过扬声器18或者接收器19输出旋律并在自终端中进行监控的同时,可向对方终端发送旋律。
在送话的情况下,将通过麦克风17输入的声音信号经由A/D(转换部)33而向送话处理部40传递,由此进行向对方终端的声音发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图3是示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终端中设定取得发言权时旋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便携电话终端100的用户起动PTT功能中的发言权取得时的旋律选择功能(步骤S11)后,便携电话终端100受理是否选择ROM 11中预先存储的固定的旋律数据(预设数据),来作为发言权取得时的通知旋律(步骤S12)。
这里,当进行了表示不选择ROM 11中存储的旋律数据的的选择时(步骤S12的“否”),便携电话终端100受理是否选择从网络上的服务器或其他便携电话终端等外部设备通过下载等方式取得并保存在闪存存储器12中的用户固有的旋律数据,来作为发言取得时的通知旋律(步骤S13)。
这里,当进行了表示不选择闪存存储器12中保存的旋律数据的选择时(步骤S13的“否”),便携电话终端100直接使用通知终端号码等的初始设定值或者上次设定的值(步骤S14)。
另一方面,当在上述步骤S12、S13中进行了表示选择ROM 11中存储的旋律数据或者闪存存储器12中保存的旋律数据的的操作时,便携电话终端100显示可选择的旋律数据列表并接受选择(步骤S15)。
然后,便携电话终端100将作为发言权取得时的通知旋律而设定的初始值或者上次设定的值变更为在步骤S15中接受的旋律数据,进行更新(步骤S16)。
通过以上步骤,作为发言权取得时的通知旋律,针对每一个便携电话终端设定任意的旋律数据(用户设定旋律数据)。
图4是示出如上所述设定了发言权取得时的通知旋律的便携电话终端在PTT通信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参照图4,首先,当用户对键输入部14进行了规定的键操作时,便携电话终端100进行PTT呼叫,开始PTT连接请求动作(步骤S21)。
然后,连接在分组通信网中的对方终端接收信号,答复可应答,由此转移到PTT通信可能状态(步骤S22)。
在该状态下,当进行了包含在键输入部14中的PTT键的操作时,便携电话终端100进行发言权的请求(步骤S23)。
当已存在其他发言权取得者、或者已由其他发言者取得了发言权因而不能取得时(步骤S24的“否”),便携电话终端100转移至用于听取其他发言权取得者的送话内容的PTT通信状态(步骤S32),并在其他发言权取得者释放PTT键结束发言后,转移至步骤S22的等待发言权取得状态。
另一方面,在取得了发言权时(步骤S24的“是”),便携电话终端100输出(播放)发言权取得确认音(步骤S25)。该发言权取得音被设为固定的旋律,是在所有的终端中统一使用的播放模式数据。
在输出(播放)上述发言权取得确认音后,便携电话终端100输出(播放)先前通过使用图3所说明的发言权取得时的通知旋律的设定处理而选择设定的旋律数据(用户设定旋律数据)(步骤S26)。此时,便携电话终端100从自终端的输出设备(扬声器18或者接收器19)输出(播放)用户设定旋律数据,并且为了也在对方终端中输出(播放),将来自音源处理部20的输出数据转换为ADPCM(Adaptive Differential PulseCode Modulation;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数据并发送。
由取得了发言权的便携电话终端100发送的ADPCM数据在对方终端中接收后输出。
在所述发言权取得时的旋律数据(用户设定旋律数据)被自终端重放并且在对方终端中被输出(播放)后,开始进行发言,便携电话终端100将用户的声音从麦克风17输入并向对方终端发送(步骤S27)。
当由用户释放PTT键而结束发言时,进行发言权的释放处理(步骤S28),便携电话终端100输出(播放)发言权释放确认音(步骤S29)。该发言权释放确认音与发言权取得确认音一样,可以为在所有的终端中统一使用的播放模式数据。
然后,在对键输入部14进行规定的终止通话操作为止的期间(步骤S30中的“否”),便携电话终端100转移至步骤S22的发言权取得等待状态。
另一方面,当进行了规定的终止通话操作时(步骤S30中的“是”),便携电话终端100进行PTT呼叫切断动作,从PTT群组中退出(步骤S31)。
如上述说明,当取得了PTT通信中的发言权时,与在所有的终端中统一使用的旋律数据分开,可另外使用户固有的旋律数据(用户设定旋律数据)在群组中的其他的所有终端输中出(播放),从而根据所述用户固有的旋律数据(用户设定旋律数据)至少可作出发言权取得者不是自己的判断。
另外,如果用户固有的旋律数据(用户设定旋律数据)与其使用者的对应关系对于其他用户而言是已知的(即使未知,在第二次以后的发言中也会成为已知),则还可确定发言权取得者。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将用户固有的旋律数据(用户设定旋律数据)还在发言权取得终端中输出(播放),因此也可以将其作为用户送话定时的基准来使用。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也可以选择从外部取得的旋律数据,因而可以使用更大范围的使用者喜欢的旋律。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在进行PTT通信中的发言之前将用户设定旋律数据发送给其他终端的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还可以实施各种变形或置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输出(播放)通用的发言权取得确认音后(步骤S25),输出(播放)用户固有的旋律数据(用户设定旋律数据)(步骤S26)的情况,但在便携电话终端100中可以包括对可否输出上述发言权取得确认音(通用旋律数据)进行设定的设定单元,或者在设定有用户固有的旋律数据(用户设定旋律数据)时自动禁止输出的自动输出禁止单元。例如,在设定有用户固有的旋律数据的情况下,不输出(播放)上述发言权取得确认音(共同旋律数据),而仅播放用户固有的旋律数据(用户设定旋律数据),此时也可以充分实现其目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从扬声器18或者接收器19中输出用户固有的旋律数据(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的情况,但在连接有耳机、外部免提套件等的情况下,用户固有的旋律数据(用户设定旋律数据)当然也可从上述耳机、外部免提套件输出。
另外,优选在网络上设置为每个终端、每个用户、或者PTT群组的每个成员动态地赋予用户固有的旋律数据(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的服务器。所述旋律数据(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的分发功能既可以作为进行发言权分配的(PTT)服务器的一个功能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与(PTT)服务器进行联系动作的服务器来实现。
产业上的实用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应用于便携电话终端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依照本发明的原理,当然可应用于个人计算机,还可应用于其他的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个人手持电话系统)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个人数字助理)等安装有PTT功能的终端。

Claims (13)

1.一种终端,具有由取得了发言权的终端经由分组通信网对该终端所属的群组的其他终端进行声音数据的多址发送的一键通功能(PTT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先选择/设定应在取得所述PTT功能中的发言权时重放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的单元;以及
在取得所述PTT功能中的发言权时,通过PTT功能对所述群组的其他终端发送所述选择/设定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用户设定旋律数据,可选择/设定在通知来电时播放的旋律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用户设定旋律数据,可使用从外部设备接收并存储的旋律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用户设定旋律数据,可使用从外部设备接收并存储的旋律数据,
所述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由所述外部设备来进行分发控制,使得能够通过在群组内取得发言权时输出的声音来唯一地确定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当选择/设定了所述用户设定旋律数据时,可省略通用旋律数据的重放,所述通用旋律数据被设定为与所述用户设定旋律数据分开单独在取得发言权时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当选择/设定了所述用户设定旋律数据时,可自动省略通用旋律数据的重放,所述通用旋律数据被设定为与所述用户设定旋律数据分开单独在取得发言权时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定旋律数据以ADPCM(Adaptive Differential Pulse CodeModulation,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形式被发送到其他终端。
8.一种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利用一键通功能(PTT功能)而相互连接的终端群组和属于该群组的终端的信息进行管理的单元;以及
对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进行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的分发控制,以使所述终端能够根据在群组内取得发言权时输出的声音来唯一地确定成员的单元。
9.一种终端执行的程序,所述终端具有由取得了发言权的终端经由分组通信网对该终端所属的群组的其他终端进行声音数据的多址发送的一键通功能(PTT功能),所述程序的特征在于,使安装在所述终端中的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
从用户处接受应在取得所述PTT功能中的发言权时重放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的选择/设定;以及
当取得所述PTT功能中的发言权时,通过所述PTT功能对所述群组的其他终端发送所述选择/设定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
10.一种一键通群组(PTT群组)中的发言权取得终端的通知方法,所述一键通群组由具有取得了发言权的终端经由分组通信网对该终端所属的群组的其他终端进行声音数据的多址发送的一键通功能(PTT功能)的终端群组形成,所述发言权取得终端的通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一个终端中,选择/设定应在取得所述PTT功能中的发言权时重放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
由参加所述PTT群组后取得发言权的终端重放所述选择并设定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
由取得了所述发言权的终端通过所述PTT功能向该终端所属的群组的其他终端发送所述用户设定旋律数据;以及
由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定旋律数据的其他终端分别重放所述被发送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键通群组(PTT群组)中的发言权取得终端的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由任意的服务器对所述一个终端分发用户设定旋律数据,以便能够通过在群组内取得发言权时输出的声音来唯一地确定成员的步骤,
由所述各个终端选择/设定由所述服务器分发的用户设定旋律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一键通群组(PTT群组)中的发言权取得终端的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接受所述各个终端是否省略通用旋律数据的重放的步骤,所述通用旋律数据被设定为与所述用户设定旋律数据分开单独在取得发言权时输出,
当选择了省略所述通用旋律数据时,所述各个终端省略取得所述发言权时的通用旋律数据的重放。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一键通群组(PTT群组)中的发言权取得终端的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选择/设定了所述通用旋律数据时,自动省略通用旋律数据的重放,所述通用旋律数据被设定为与所述用户设定旋律数据分开单独在取得发言权时输出。
CN2006800364092A 2005-09-30 2006-09-21 一键通终端、服务器装置以及发言权取得终端的通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85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87391 2005-09-30
JP287391/2005 2005-09-30
PCT/JP2006/318729 WO2007040056A1 (ja) 2005-09-30 2006-09-21 Push-to-Talk端末、サーバ装置及び発言権取得端末の通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8591A true CN101278591A (zh) 2008-10-01
CN101278591B CN101278591B (zh) 2011-12-07

Family

ID=37906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640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8591B (zh) 2005-09-30 2006-09-21 一键通终端、服务器装置以及发言权取得终端的通知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56246A1 (zh)
EP (1) EP1947880A4 (zh)
JP (1) JP5186922B2 (zh)
CN (1) CN101278591B (zh)
WO (1) WO20070400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80386B1 (en) * 2009-06-29 2012-05-15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Promoting push-to-talk communication
US8385962B1 (en) 2009-10-05 2013-02-26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Push-to-talk voice messages
JP5912578B2 (ja) 2012-01-26 2016-04-27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JP5858860B2 (ja) 2012-04-25 2016-02-10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CN202602899U (zh) * 2012-05-23 2012-12-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通话控制装置、ptt终端及ptt通话系统
US10225294B2 (en) 2016-11-04 2019-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displaying user information of mission critical push to talk (MCPTT) group performing off-network MCPTT service
KR102333127B1 (ko) * 2017-05-26 2021-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정보를 획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65195B2 (ja) * 1995-05-19 1997-10-22 日本電気移動通信株式会社 Mca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移動局の個別番号表示方法
JP2000004276A (ja) * 1998-06-12 2000-01-07 Sukurudo Enterprise Kk 通信システム
US6360093B1 (en) * 1999-02-05 2002-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ush-to-talk internet broadcast
KR20020040107A (ko) * 2000-11-23 2002-05-30 이소영 인터넷 전시사이트 운영시스템
US7319879B2 (en) * 2002-12-31 2008-01-15 Motot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ispatch-type service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299520C (zh) * 2004-04-28 2007-0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键通业务系统及其业务实现方法
US8406797B2 (en) * 2004-08-24 2013-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playing alert tones in a push-to-talk system
JP2006246201A (ja) * 2005-03-04 2006-09-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線端末、管理サーバおよびpttシステム
US7792264B2 (en) * 2005-03-23 2010-09-07 Alcatel-Lucent Usa Inc. Ring tone selected by calling party of third party played to called party
US8160220B2 (en) * 2005-03-23 2012-04-17 Alcatel Lucent Request to block use of remotely selected ring tone
US7353038B2 (en) * 2005-03-29 2008-04-01 Motot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an expected level of quality in a private push to talk (PTT)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40056A1 (ja) 2007-04-12
JP5186922B2 (ja) 2013-04-24
JPWO2007040056A1 (ja) 2009-04-16
EP1947880A4 (en) 2012-02-01
US20090156246A1 (en) 2009-06-18
CN101278591B (zh) 2011-12-07
EP1947880A1 (en) 2008-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8591B (zh) 一键通终端、服务器装置以及发言权取得终端的通知方法
KR20090007694A (ko) 오디오 헤드셋
KR20010101793A (ko) 블루투스를 사용하는 무선 이동 통신 장치에 대한 그룹 호
WO2007131049A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onnection device
US2004019846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 vehicle-based private and conference calling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ame
CN107147421A (zh) 一种双模式对讲机
CN101422024A (zh) 从外部设备对移动通信设备的呼叫发起进行的载波类型选择
CN101119399B (zh) 蓝牙喇叭
CN111343349A (zh) 一种支持多设备会议应用的usb电话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6206103B2 (ja) 音声通信端末装置
US20060276165A1 (en) Dual mod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H0243855A (ja) 無線電話装置
CN207039588U (zh) 一种双模式对讲机
JP2006311147A (ja) 電話機、サーバ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KR100677704B1 (ko) 푸쉬-투-토크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그방법
KR20070080011A (ko) 통신단말기에 있어서 스테레오 이어폰의 이어 마이크 폰구현 방법 및 회로
EP1145452B1 (en) Full-duplex radio-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half-duplex functionality
US20080009247A1 (en) Multi-functional mobile phone
KR100790073B1 (ko) 휴대용 무선 전화기와 연결된 헤드셋을 이용한 통화 제어 방법
KR20020029690A (ko) 무선 통신 단말의 원격제어 방법
KR20050040544A (ko) 그룹통화 기능을 가지는 무선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방법
JP5010779B2 (ja) コードレス電話機及び入電通話処理方法
KR100606002B1 (ko) 휴대폰에서 라디오 방송신호 수신 방법
KR20020037572A (ko) 카오디오를 이용한 무선 핸드폰의 핸드프리 장치 및 방법
JPH10210162A (ja) 音声会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ENOVO INNOVATION CO., LTD. (HONGKO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412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02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