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6189A - 定影单元及具有该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定影单元及具有该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6189A
CN101276189A CNA2008100046419A CN200810004641A CN101276189A CN 101276189 A CN101276189 A CN 101276189A CN A2008100046419 A CNA2008100046419 A CN A2008100046419A CN 200810004641 A CN200810004641 A CN 200810004641A CN 101276189 A CN101276189 A CN 1012761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block
thermal source
fixation unit
photographic fixing
rotar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46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6189B (zh
Inventor
李承埈
金欢谦
薛东辰
李瞳雨
金兑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76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6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6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61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够实现高速操作和小型化的定影单元以及具有该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该定影单元包括由热源加热的加热部件,该加热部件具有预定宽度;与加热部分接触并绕加热部件旋转的旋转部件;用于旋转该旋转部件的驱动部件;以及用于朝驱动部件按压加热部件两侧并在旋转部件和驱动部件之间形成预定定影夹挤区的加压部件,其中加热部件具有被设定成在加热部件的中间部分处保持90%或更高定影效率的二次惯性力矩。

Description

定影单元及具有该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涉及成像设备,尤其涉及用于定影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的图像的定影单元及具有该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成像设备,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以及在单一装置中使用上述装置功能的多功能机器,包括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部件、用于显影静电潜像的显影单元、用于将显影图像转印在打印介质上的转印单元、以及用于将转印的图像定影在打印介质上的定影单元。图1示出了定影单元的一个示例。
图1中示出的常规成像设备的定影单元包括旋转并相互接触的加热辊1和加压辊2。热源1a置于加热辊1内,并且加压辊2借助压力弹簧(未示出)朝加热辊1偏压。在加热辊1和加压辊2内,弹性橡胶层1c和释放层2c分别叠置在金属管1b和2b的外表面上。
在上述的构造中,转印有图像的打印介质P传输通过加热辊1和加压辊2之间的定影夹挤区N,并相应地,对打印介质P上的图像施加热量和压力以将图像定影在打印介质上。
为了减少定影时间以实现高速打印,加热辊1和加压辊2的外直径可扩大或弹性橡胶层的厚度可增厚。因此,提供一种用于通过增加定影夹挤区N的尺寸缩短定影时间的方法。
可是,如果加热辊1和加压辊2的外直径增加,成像设备的整体体积以及变热时间都会增加,进而增加了成本。另外,如果弹性橡胶层增厚,变热时间会进一步增加,降低了定影效率,并且由于定影温度的伴随增加而降低了耐用性。
通过增加加压辊2的压力能够增强定影效率,但会引起其他问题,如弹性橡胶层的扭曲、耐用性的降低、由于打印介质P传送力减少而引起的卡纸、以及驱动扭矩的必要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涉及能够实现高速操作以及小型化的定影单元以及具有该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定影单元,其包括:由热源加热的加热部件,该加热部件具有预定宽度;与所述加热部分接触并绕加热部件旋转的旋转部件;用于旋转所述旋转部件的驱动部件;以及用于朝所述驱动部件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两侧并在所述旋转部件和驱动部件之间形成预定定影夹挤区的加压部件,其中,所述加热部件具有二次惯性力矩,该二次惯性力矩被设定成相对于所述加热部件的两侧,在加热部件的中间部分处保持90%或更高的定影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二次惯性力矩满足下式:
lx≥0.052(FL3/E)
其中lx表示加热部件的二次惯性力矩;F表示加压部件的压力;L表示加热部件的轴向长度;且E表示加热部件的杨式模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设置成面对所述驱动部件的所述加热部件的夹挤区表面被弯曲以形成预定曲率。所述定影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补偿部件,其用于支撑所述加热部件,以防止加热部件受到由于与从所述热源传递来的热相关的压力所引起的损害;以及防止部件,其设置在所述补偿部件和加热部件之间,用于防止加热部件和补偿部件之间的热传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定影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旋转引导部件,其用于引导所述旋转部件绕所述加热部件并通过所述预定定影夹挤区旋转。所述热源可以接触所述加热部件。可以在所述热源和防止部件之间设置一弹性部件,用于朝所述加热部件弹性按压所述热源。可以在所述热源和加热部件之间设置导热树脂。所述热源可以与所述加热部件分开预定距离。所述加热部件面对所述热源的内表面可以是黑色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定影单元,其包括:由热源加热的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具有预定宽度;与所述加热部件接触并绕加热部件旋转的旋转部件;用于旋转所述旋转部件的驱动部件;以及用于朝所述驱动部件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两侧并在所述旋转部件和驱动部件之间形成预定定影夹挤区的加压部件,其中所述加热部件的中间部分的最大挠曲小于大约0.5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主体;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至少一个感光部件;用于显影所述静电潜像的至少一个显影单元;用于将显影的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的至少一个转印单元;以及用于将转印的图像定影在打印介质上的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可以包括:由热源加热的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具有预定宽度和二次惯性力矩,以在所述加热部件的中间部分处保持90%或更高的定影效率;与所述加热部件接触并绕加热部件旋转的旋转部件;用于旋转所述旋转部件的驱动部件;以及用于朝所述驱动部件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两侧并在所述旋转部件和驱动部件之间形成预定定影夹挤区的加压部件。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或优势在以下描述中部分地予以阐述,并根据改描述部分地清楚,或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予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势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实施例描述变得清楚和更易理解,其中:
图1是示意性说明了常规成像设备的定影单元的截面图;
图2是示意性说明了根据本发明方面的成像设备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说明了图2中成像设备的定影单元的截面图;
图4是示意性说明了根据本发明方面的成像设备的定影单元的截面图;
图5A、5B和5C是示意性说明了图1、3和4中所示的定影单元中一个周期时间内的温度变化的图表;
图6是示意性说明了加压部件的压力施加给图3中定影单元的加热部件的状态的示意图;和
图7是示意性说明了根据加热部件中间部分和两侧偏转的定影效率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多个方面,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示例,其中相同的参考标记全文指代相同的元件。以下描述多个方面是为了参照附图解释本发明。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方面的定影单元和具有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成像设备包括配置在成像设备主体100内的感光部件110、显影单元120、转印单元130和定影单元200。
感光部件110的表面被曝光单元111曝光以形成预定电位,并随后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120利用显影剂显影感光部件110上的静电潜像。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方面,设置四个感光部件110和四个显影单元120,以便形成并显影分别对应多种颜色的图像,如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图像的静电潜像。可是,成像设备不限于此,可设置感光部件110和显影单元120传递任意种颜色。此外,借助多个显影单元120可在单一感光部件110上叠置和显影多种颜色的图像。
转印单元130将感光部件110上显影的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P上。转印单元130包括面对感光部件110旋转的辊。因此,打印介质P通过旋转且彼此面对的感光部件110和转印单元130之间,从而感光部件110上显影的图像被转印到打印介质P。从纸盒101(未示出)中逐张地拾取打印介质P并将其馈送经过感光部件110和转印单元130之间,所述纸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100上。
以下详细描述定影单元200的构造。定影单元200通过施加热量和压力将转印的图像定影在打印介质P上。如图3所示,定影单元200包括热源210、加热部件220、旋转部件230、驱动部件240和加压部件250。
热源210产生并为转印到打印介质P的图像施加定影热量。热源210可以是诸如卤灯、电阻加热元件的加热装置或其他加热装置。卤灯可用作热源210。
热源210的定影热量被施加给加热部件220。特别地,热源210与加热部件220内表面接触配置,从而热源210的定影热量至少借助热传导被传递到加热部件220。因此,可设置热传导树脂以提高热源210和加热部件220之间的导热性。
旋转部件230与加热部件220外表面接触旋转。换句话说,热源210设置在加热部件220内并且旋转部件230关于加热部件220外侧旋转,以便利用加热部件220传递的定影热量加热打印介质P,其中加热部件直接接触旋转部件230。旋转部件230设置成连续旋转带的形式。诸如润滑油的润滑剂施加在旋转部件230的内表面,以使旋转部件230即使在与加热部件220接触时也能平滑旋转。
旋转部件230的旋转由安装在旋转部件230内的旋转引导部件231所引导。特别地,旋转引导部件231设置在旋转部件230内,以使自由旋转的旋转部件230能在其旋转过程中被引导并防止其游走。
尽管未详细说明按照上述构造的旋转部件230,由高分子量材料,诸如聚醚醚酮(PEEK)所形成的底层,或由诸如镍(Ni)、镍合金、铜或铜合金的金属材料形成的底层可以形成在旋转部件230上。另外,弹性层和释放层可以形成在底层的外表面上以增加定影效率。
根据上述的构造,热源210产生的定影热量被传递到加热部件220和旋转部件230以加热打印介质P上的图像。当旋转部件230绕加热部件220和热源210旋转时,旋转部件230被加热,从而加热打印介质P上的图像以便转印图像。
面对加热部件220的驱动部件240与旋转部件230接触旋转并促进旋转部件230的旋转。换句话说,旋转部件230借助驱动部件240施加的驱动力自由地并与驱动部件240接触地旋转。定影夹挤区N形成在旋转部件230和驱动部件240之间,并且打印介质P通过定影夹挤区N。定影夹挤区N的面积基本上等于加热部件220和驱动部件240彼此接触的区域面积,并且是打印介质P所通过的路径以便转印附着的图像。此外,定影夹挤区N具有预定宽度d,该宽度为打印介质P与旋转部件230和驱动部件240接触经过的距离。如果加热部件220的热量未被传递到旋转部件230和驱动部件240彼此接触的区域,则旋转部件230和驱动部件240由于两者间的接触区域所施加的旋转力而仅使打印介质P通过,并不执行定影功能。
驱动部件240为辊形并具有芯管以及叠置在芯管外表面上的弹性层和释放层,所述芯管由诸如钢、不锈钢、铝(Al)和Cu之类的金属材料、合金材料、陶瓷材料或纤维加强材料(FRM)中所选择的一种材料所形成。驱动部件240的弹性层和释放层可由诸如硅橡胶或氟橡胶所形成。
根据本发明方面的定影单元200进一步包括用于支撑被加压部件250按压的加热部件220的补偿部件260,以及配置在补偿部件260和加热部件220之间的防止部件270。
补偿部件260支撑加热部件220,以防止加热部件220由于热源210传递的热量产生的应力而弯曲或损坏。补偿部件260以与驱动部件240的芯管相同的方式由诸如钢、不锈钢、Al、Cu之类的金属材料、合金材料、陶瓷材料或FRM所形成。
防止部件270防止热源210传导至加热部件22的热量被传递到支撑加热部件220的补偿部件260。换句话说,防止部件270防止由于热量从加热部件220传递到定影夹挤区N以外的区域所引起的热损失,进而提高定影效率。此外,防止部件270防止从热源210到补偿部件260的热传递。
由诸如海绵或橡胶的弹性材料所形成的弹性部件280配置在防止部件270和热源210之间,以便朝加热部件220弹性按压热源210。换句话说,热源210由于弹性部件280所施加的弹性压力而与加热部件220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并由此提高了热传导率。
尽管根据本发明的多个方面使热源210与加热部件220接触配置,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不必限于上述的构造。例如,在图4中,定影单元300包括与加热部件320内表面分开的热源310,进而借助对流或热辐射将热源310的定影热量传递至加热部件320。
参照图4,加热部件320与热源310分开并面对热源,而且加热部件320的内表面可以涂敷有黑色涂料或可由黑色材料所形成,进而最大化辐射效率。由于热源310以与图3中所示定影单元200不同的方式与加热部件320分开,所以不需要设置图3所示的用于将热源310压靠在加热部件320的弹性部件280。
不同于上述的构造,按照与图3中所示定影单元200中的相同方式构造图4中所示定影单元300的旋转部件330、驱动部件340、加压部件350、补偿部件360和防止部件370,故省略其详细描述。
如图6所示,加压部件250朝驱动部件240(未示出)偏压加热部件220(图3)的两侧221,以形成预定的定影夹挤区N。特别地,加热部件220与旋转部件230的内表面紧密接触,旋转部件与驱动部件240接触旋转,并由此形成其中旋转部件230和驱动部件240相互接触的宽区域,而且此时,在打印介质P上定影图像所需的热量可以被直接传递到该区域。在此情况中,加压部件250偏压加热部件220从旋转部件230两侧突出的侧边221。为此,加压部件250的轴向长度L大于旋转部件230的轴向长度。加压部件250的压力F处于不会干扰旋转部件230旋转的范围,旋转部件借助驱动部件240的驱动力旋转。偏压装置,如卷簧,可用作加压部件250。尽管图6说明了图3的定影单元200的特征,但也可以包括图4中的定影单元300的类似特征,使得加压部件250偏压加热部件320以形成预定定影夹挤区N,所述加压部件250对加热部件320两侧221施加压力F。
图3和图4中所示的加热部件220分别具有平板形状,该形状在垂直于旋转部件230轴向的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d,以便扩展或增加定影夹挤区N的宽度。加压部件250仅对加热部件220的侧边221施加压力F,并且加热部件220的中间部分222可弯曲,如图6所示。作为参考,图6中由实线和又由虚线所示的加热部件220分别表示加压部件250弯曲加热部件220以借助施加到侧边221的压力以及来自驱动部件240和340的压力抬升中间部分222之前和之后的状态。
加热部件220中间部分222的弯曲引起加热部件220的侧边221和中间部分222之间的定影效率差异,如图7的图表所示。在加热部分220的中间部分222的挠曲Y(如图6所示)对应大于大约90%的定影效率时,可以实现所需的定影操作。因此,参照图7的图表,加热部件220中间部分222的挠曲Y应当小于大约0.5mm,由此在加热部分220的中间部分222获得大约90%或更高的定影效率。
根据本发明多个方面,包含上述特征的定影单元表明了相对于现有技术增长了的效率,如图5A至5C所示。特别地,如图5A所示,在常规的加热和加压辊1和2(图1)的情况中,需要大约30秒的周期以将定影夹挤区N加热至大约150℃,即预定的定影温度,并且定影的加热速率相应为5℃/s。
可是,如图3所示包含与热源210相接触的加热部件220的定影单元200,仅需要大约2.4秒的周期将定影夹挤区N加热至大约150℃,并且定影的速率相应为大约62.5℃/s,如图5B所示。另外,图4的定影单元300仅需要大约5秒的周期将定影夹挤区N加热至大约150℃,并且定影的速率相应为大约30℃/s,如图5C所示。
因此,图3和4中根据本发明多个方面的定影单元200和300,相比于使用加热和加压辊1和2的常规定影单元,能够更快速地将定影夹挤区N加热到定影温度,并由此能够实行高速打印。
图3和4中所示的加热部件220和320分别具有平板形状,该形状在垂直于旋转部件230轴向的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以便扩展定影夹挤区N区域。加压部件250仅对加热部件220的侧边221施加压力,并且加热部件220的中间部分可以相应地弯曲,如图6所示。作为参考,分别根据加热部件250通过对侧边221施加压力使得加热部件220中间部分222弯曲之前和之后状态,在图6中以实线和虚线示出加热部件220。以实线示出加热部件是在加热部件220的中间部分222弯曲之前的状态下示出的,因此其借助加压部件250与驱动部件240相接触。
加热部件220的中间部分222的弯曲引起加热部件220的侧边221和中间部分222之间的定影效率差异,如图7中图表所示。仅在相对于侧边221,加热部件220的中间部分222的挠曲Y对应小于大约90%的定影水平时,可以实现所需的定影操作。因此,参照图7的图表,加热部件220中间部分222的挠曲Y应当小于大约0.5mm,由此能够获得大约90%或更高的定影水平。
通过以0.05mm增量弯曲加热部件220中间部分222获得图7的图表。测试的加热部件220由碳钢制成,其具有大约207Gpa的杨式模量E,大约230mm的轴向长度L;侧边221的初始挠曲Y被设定为大约0.06mm;并且加压部件250的压力F被设定为大约2kgf。对应测出中间部分222的最大挠曲Ymax的加热部件220的截面具有大约8mm的宽度A和大约9mm的长度B。宽度A沿着垂直于加热部件220的轴向长度L的方向延伸,并且长度B沿着平行于加热部件220的轴向长度L的方向延伸。
借助上述弯曲测试获得的中间部分222的最大挠曲Ymax用于以下式1,即挠曲公式,相应地利用式3可获得表示加热部件220的二次惯性力矩(即二次面积矩或惯性面积矩,其描述对面积弯曲的阻抗)的值。
Ymax=10(FL3)/384Elx                (式1)
在式1、2和3中,lx表示加热部件220的二次惯性力矩,F表示加压部件250的压力,L表示加热部件220在轴向上的轴向长度,并且E表示加热部件220的杨式模量。此时,最大挠曲Ymax应当小于或等于0.5,所以如果式1代入式2,可按照以下所示得出式3。
0.5≥10(FL3)/384Elx                 (式2)
lx≥0.052(FL3)/E                    (式3)
因此,加热部件220具有式3表示的二次惯性力矩,并由此能够补偿由于中间部分222弯曲所引起的定影效率下降。
沿垂直于轴向的方向截取的加热部分220的纵向截面,即定影夹挤区N面向驱动部分240的两个侧面可以具有预定的曲率。这是因为加热部件220具有满足式3的二次惯性力矩lx的最大值。
以下将参照图2至4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方面的按照以上所述构造的定影单元的定影操作和具有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
参照图2,从纸盒(未示出)馈送打印介质P并且打印介质通过转印单元130和感光部件110之间。曝光单元111(或激光扫描单元,LSU)将静电潜像转印到感光部件110上,并借助显影单元120显影静电潜像。然后,当打印介质P通过感光部件110和转印单元130之间时,显影的图像被转印单元130转印到打印介质P上。尽管图2说明了容纳四套单独的曝光单元111、感光部件110和转印单元130的主体100,但主体100可包括不同的构造特征。例如,可设置一个感光部件110以便为打印介质P转印静电潜像和任意种颜色。可是,如图2所示,打印介质P重复上述施加四种颜色的操作以产生全色图像。
如图3所示,在将包含任意种颜色的显影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之后,打印介质P通过旋转部件230和驱动部件240之间的定影夹挤区N,并借助旋转部件230和驱动部件240施加的热量和压力定影已转印的图像。旋转部件230由加热部件220加热,加热部件与热源相接触并接收到热源210的热量,同时借助驱动部件240的旋转力旋转。如以下参照图4所述,热源210、加热部件220和旋转部件230并不限于此。旋转部件230的旋转由旋转引导部件231所引导,该旋转引导部件支撑旋转部件230的内表面,以使旋转引导部件231能够防止旋转部件230弯曲超过可接受的规格。
在图4的定影单元300中,借助辐射热、对流或热辐射为加热部件320传递热源310的热量,并且加热部件320向旋转部件330施加热量。因此,当打印介质P通过定影夹挤区N时所转印的图像被定影。
当加热部件220的侧边221被加压部件250所按压时,如图6所示,形成定影夹挤区N,使得定影夹挤区N的面积基本等于加热部件220和驱动部件240彼此对应的区域,旋转部件230旋转通过该区域。换句话说,定影夹挤区N具有相当于加热部件220形状的形状,其为平板形状。此外,定影夹挤区N形成在加热部件220的夹挤区表面内,使得加热部件220的夹挤区表面面对驱动部件240(图6中未示出)。尽管未示出,但图4中加热部件320的侧边也可以被加压部件所按压,以形成对应图4中定影单元300的定影夹挤区N。
加热部件220、320具有满足上述式3的二次惯性力矩lx,所以即使加压部件250压按加热部件220、320侧边221,加热部件220中间部分222的最大挠曲也会小于大约0.5mm。因此,可以保持加热部件220、320的中间部分222具有90%或更高的定影效率。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方面,形成接收热源的热量的加热部件,以使加热部件可以在垂直于旋转部件轴向的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并相应地能够扩展定影夹挤区的宽度。因此,能够快速地获得所需的定影质量,并实现高速操作和小型化。此外,加热部件具有特定的二次惯性力矩,进而维持了90%或更高的定影效率,故能够防止通过对加热部件两侧施加压力所引起的定影质量的下降。
尽管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方面,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进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

Claims (29)

1.一种定影单元,包括:
由热源加热的加热部件,该加热部件具有预定宽度;
与所述加热部分接触并绕加热部件旋转的旋转部件;
用于旋转所述旋转部件的驱动部件;以及
用于朝所述驱动部件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两侧并在所述旋转部件和驱动部件之间形成预定定影夹挤区的加压部件,
其中,所述加热部件具有二次惯性力矩,该二次惯性力矩被设定成相对于所述加热部件的两侧,在加热部件的中间部分处保持90%或更高的定影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二次惯性力矩满足下式:
lx≥0.052(FL3/E)
其中lx表示加热部件的二次惯性力矩;F表示加压部件的压力;L表示加热部件的轴向长度;且E表示加热部件的杨式模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设置成面对所述驱动部件的所述加热部件的夹挤区表面被弯曲以形成预定曲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进一步包括:
补偿部件,其用于支撑所述加热部件,以防止加热部件受到由于与从所述热源传递来的热相关的压力所引起的损害;以及
防止部件,其设置在所述补偿部件和加热部件之间,用于防止加热部件和补偿部件之间的热传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进一步包括旋转引导部件,其用于引导所述旋转部件绕所述加热部件并通过所述预定定影夹挤区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热源接触所述加热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进一步包括弹性部件,其设置在所述热源和防止部件之间,用于朝所述加热部件弹性按压所述热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热源和加热部件之间的导热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热源与所述加热部件分开预定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加热部件面对所述热源的内表面是黑色的。
11.一种定影单元,包括:
由热源加热的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具有预定宽度;
与所述加热部件接触并绕加热部件旋转的旋转部件;
用于旋转所述旋转部件的驱动部件;以及
用于朝所述驱动部件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两侧并在所述旋转部件和驱动部件之间形成预定定影夹挤区的加压部件,
其中所述加热部件的中间部分的最大挠曲小于大约0.5mm。
12.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主体;
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至少一个感光部件;
用于显影所述静电潜像的至少一个显影单元;
用于将显影的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的至少一个转印单元;以及
用于将转印的图像定影在打印介质上的定影单元,
其中所述定影单元包括:
由热源加热的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具有预定宽度和二次惯性力矩,以在所述加热部件的中间部分处保持90%或更高的定影效率;
与所述加热部件接触并绕加热部件旋转的旋转部件;
用于旋转所述旋转部件的驱动部件;以及
用于朝所述驱动部件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两侧并在所述旋转部件和驱动部件之间形成预定定影夹挤区的加压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二次惯性力矩满足下式:
lx≥0.052(FL3/E)
其中lx表示加热部件的二次惯性力矩;F表示加压部件的压力;L表示加热部件的轴向长度;且E表示加热部件的杨式模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设置成面对所述驱动部件的加热部件的夹挤区表面被弯曲以形成预定曲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进一步包括:
补偿部件,其支撑所述加热部件,以防止加热部件受到由于与从所述热源传递来的热相关的压力所引起的损害;以及
防止部件,其设置在所述补偿部件和加热部件之间,用于防止加热部件和补偿部件之间的热传递。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进一步包括旋转引导部件,其用于引导所述旋转部件绕所述加热部件并通过所述预定定影夹挤区旋转。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热源接触所述加热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进一步包括弹性部件,其设置在所述热源和防止部件之间,用于朝所述加热部件弹性按压所述热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热源和加热部件之间的导热树脂。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热源与所述加热部件分开预定距离。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加热部件面对所述热源的内表面是黑色的。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旋转部件旋转通过所述预定定影夹挤区。
2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夹挤区表面在所述驱动部件作用下朝所述热源弯曲。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预定定影夹挤区的温度在小于大约5秒的时间内从环境温度增加至定影温度。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预定定影夹挤区的温度在小于大约3秒的时间内从环境温度增加至定影温度。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定影温度大约为150℃。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热源以大约30℃/s的速率加热所述预定定影夹挤区的温度。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热源以大于大约62.5℃/s的速率加热所述预定定影夹挤区的温度。
29.一种定影单元,包括:
由热源加热的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具有预定宽度;
与所述加热部分接触并绕加热部件旋转的旋转部件;以及
用于旋转所述旋转部件的驱动部件,
其中所述加热部件和驱动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被朝向所述加热部件和驱动部件中的另一个按压,以在所述旋转部件和驱动部件之间形成预定定影夹挤区,并且所述加热部件具有被设定成在所述加热部件的中间部分处保持90%或更高的定影效率的二次惯性力矩。
CN2008100046419A 2007-03-27 2008-01-21 定影单元及具有该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61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29741A KR101385539B1 (ko) 2007-03-27 2007-03-27 정착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KR29741/07 2007-03-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6189A true CN101276189A (zh) 2008-10-01
CN101276189B CN101276189B (zh) 2011-12-28

Family

ID=39682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464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6189B (zh) 2007-03-27 2008-01-21 定影单元及具有该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657216B2 (zh)
EP (1) EP1975742A3 (zh)
KR (1) KR101385539B1 (zh)
CN (1) CN10127618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2870A (zh) * 2017-03-09 2017-06-13 上海富士施乐有限公司 图像成形设备及定影温度控制方法
CN107861354A (zh) * 2017-10-25 2018-03-30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将碳粉固定于打印媒体上的定影装置以及其打印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60137B1 (ko) * 2008-12-24 2014-11-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정착장치와 이를 가지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2010217464A (ja) * 2009-03-17 2010-09-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6543988B2 (ja) * 2015-03-25 2019-07-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カール矯正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9038A (en) * 1974-11-25 1976-12-21 Xerox Corporation Flared fuser roll
US4827630A (en) * 1987-12-15 1989-05-09 Meinan Machinery Works, Inc. Heating plate in a veneer dryer
JP3158030B2 (ja) * 1995-12-14 2001-04-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US5839042A (en) * 1996-05-08 1998-11-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device i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H09325629A (ja) * 1996-05-31 1997-12-16 Canon Inc 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6667A (ja) * 1997-06-19 1999-01-22 Canon Inc ヒータ、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90098B2 (ja) * 2002-10-28 2009-12-24 シンジ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4262038B2 (ja) * 2003-09-19 2009-05-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チューブ被覆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加熱定着装置
JP4722494B2 (ja) * 2004-02-25 2011-07-13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定着装置
JP4532933B2 (ja) * 2004-02-27 2010-08-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40775B2 (ja) * 2004-11-25 2011-03-02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加熱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00061B2 (ja) * 2006-08-24 2012-1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90275A (ja) * 2006-09-08 2008-04-17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2870A (zh) * 2017-03-09 2017-06-13 上海富士施乐有限公司 图像成形设备及定影温度控制方法
CN107861354A (zh) * 2017-10-25 2018-03-30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将碳粉固定于打印媒体上的定影装置以及其打印设备
CN107861354B (zh) * 2017-10-25 2021-08-06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将碳粉固定于打印媒体上的定影装置以及其打印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57216B2 (en) 2010-02-02
CN101276189B (zh) 2011-12-28
EP1975742A2 (en) 2008-10-01
EP1975742A3 (en) 2012-12-19
KR20080087470A (ko) 2008-10-01
KR101385539B1 (ko) 2014-04-17
US20080240806A1 (en) 2008-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6947B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8583019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1276189B (zh) 定影单元及具有该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
US20070196145A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fixing device
CN101881935B (zh) 定影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92034A (zh) 成像设备
US8781379B2 (en) Fusing device, print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heating belt
CN102033477B (zh) 分离单元、定影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5319918A (zh) 定影设备和成像装置
US8526870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5388739B (zh)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3869670A (zh) 定影装置和包括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
CN101403885A (zh) 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566374A (zh) 加热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加热部件以及安装方法
US20070065189A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387853A (zh) 带状定影装置以及成像设备
CN1955861A (zh) 定影装置和使用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
US7917070B2 (en) Intermediate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US6782232B2 (en) Fixing unit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965966B2 (en) Transferr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178566B (zh) 定影装置及使用其的成像设备
US20060291921A1 (en) Fus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1950142B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6126190A (ja) 定着装置
JP2008275794A (ja) 中間転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