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9585B - 打印机系统、用于该系统的主打印机和排出废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系统、用于该系统的主打印机和排出废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9585B
CN101269585B CN2008100871149A CN200810087114A CN101269585B CN 101269585 B CN101269585 B CN 101269585B CN 2008100871149 A CN2008100871149 A CN 2008100871149A CN 200810087114 A CN200810087114 A CN 200810087114A CN 101269585 B CN101269585 B CN 1012695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r
china ink
container
print machine
child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71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9585A (zh
Inventor
菅原宏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69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9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9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95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3Waste ink transport from caps or spittoons, e.g. by s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2Two or more complete typewriters coupled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5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打印机系统包括:主打印机,该主打印机具有第一头和用于容纳任何废墨的废墨容器;和具有第二头的便携式子打印机,该便携式子打印机相对于主打印机可拆卸。废墨容器容纳从安装到主打印机的子打印机的第二头排出的废墨。因此,提供该打印机系统,其中在便携式子打印机中不必提供任何废墨容器,能够允许子打印机的墨容器具有大容积,并且不必为处理子打印机的任何废墨提供任何专用站。

Description

打印机系统、用于该系统的主打印机和排出废墨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3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071195的优先权,在此将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全部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系统、用于该打印机系统的主打印机、以及用于排出废墨的方法,该打印机系统设有主打印机和子打印机,该主打印机包括具有大容积的第一容器和第一排出头,该子打印机包括具有比第一容器的容积小的容积的第二容器和第二排出头。
背景技术
已提出了一种便携式打印机,与设有供纸/排纸机构的固定式打印机相比,该便携式打印机尺寸小,并且能够例如利用一只手随身携带(见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10-24613和2003-72107)。即使在这种便携式打印机的情况下,为了在记录构件上合适地形成图像,必须去除存在于在墨容器中存储的墨中的任何气泡和/或应当调节形成于排出头的喷嘴孔中的弯月面。为此,需要合适地执行清洗过程。
但是,当执行清洗过程时,墨从排出头排出。因此,必须提供用于容纳排出的废墨的废墨容纳部。如果废墨容纳部设置在便携式打印机狭小的外壳中,则容纳在外壳中的墨容器同样必须具有较小的容积。这违背了希望为便携式打印机增大墨容器的容积以避免任何早期缺墨的目的。鉴于以上所述,日本专利申请特开10-24613和2003-72107描述一种不设有用于清洗操作的任何排墨容纳部的便携式打印机,其中设置排墨容纳部用于接受与便携式打印机的对接的专用站。
但是,如上所述的专用站除了在便携式打印机接受对接时以外没有任何用处。此外,安装空间也不小。从这点来看,不能断言如上所述的专用站对用户是方便的。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印机系统,该打印机系统使得无需在便携式打印机中提供任何废墨容纳部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墨容器的大容积或容量,并且该打印机系统不需要提供任何专用站。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该打印机系统的主打印机、以及用于排出废墨的方法。
已考虑前述情形作出了本发明。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过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执行打印的打印机系统,该打印机系统包括:
主打印机,该主打印机具有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的第一头和存储废墨的废墨容器;和
便携式子打印机,该便携式子打印机具有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的第二头,该子打印机相对于主打印机可拆卸,并且当子打印机安装到主打印机时,该废墨容器容纳从子打印机的第二头排出的废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当子打印机(从属打印机)安装到主打印机(主控打印机)时,作为清洗等的结果而从子打印机的第二头排出的废墨能够被容纳在设置于主打印机中的废墨容器中。因此,不必在子打印机中准备仅用于执行废墨处理或加工的任何专用站。子打印机能够小型化,或者能够有效地利用子打印机外壳中的空间,以便实现墨容器的大容积或容量,因为在子打印机中不必要提供任何废墨容器。此外,如上所述的主打印机具有第一头,并且该主打印机设有打印机功能。因此,主打印机不仅能够用于对子打印机的废墨处理,还能够用作普通的打印机。主打印机等同于广泛使用在例如家庭中的固定式打印机,并且可用主打印机代替这种固定式打印机。因此,当在原来安装固定式打印机的空间中安装主打印机时,不需要任何过度的安装空间,这是方便的。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系统中,废墨容器还可存储从所述主打印机的所述第一头排出的废墨。当如上所述构造打印机系统时,能够使用一个废墨容器来容纳从第一头排出的废墨和从第二头排出的废墨。因此,能够实现打印机系统的低价格,并且能够实现空间节省。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系统中,主打印机还可包括泵,当所述子打印机安装到所述主打印机时,通过该泵从所述第二头排出废墨。当如上所述构造打印机系统时,不必为子打印机提供用于从第二头排出废墨的任何泵。因此,子打印机能够进一步小型化,或者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子打印机外壳中的空间,以实现墨容器的大容积或容量。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系统中,来自主打印机的第一头的废墨也通过泵排出。当如上所述构造打印机系统时,能够使用一个泵作为用于从第一头排出废墨的泵和从第二头排出废墨的泵。因此,能够实现打印机系统的低价格,并且能够实现空间节省。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系统中,打印机系统还可包括控制主打印机和子打印机的控制器,并且当子打印机安装到主打印机时,该控制器可允许子打印机的第二头排出废墨。当如上所述构造打印机系统时,能够在不执行任何其它操作的情况下仅通过将子打印机安装到主打印机来从子打印机的第二头排出废墨,这是方便的。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系统中,打印机系统还可包括控制器和输入装置,该控制器控制所述主打印机和所述子打印机,该输入装置将预定指令输入到控制器中,并且当所述子打印机安装到所述主打印机并且该预定指令被输入到输入装置中时,该控制器可允许所述子打印机的所述第二头排出废墨。当如上所述构造打印机系统时,能够根据用户确定的定时从子打印机的第二头排出废墨。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系统中,主打印机还可包括:安装部,所述子打印机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该安装部;用于所述第二头的帽,当所述子打印机安装到所述安装部时,该帽密闭地密封所述第二头的排出墨的排墨表面;和连通通路,该连通通路实现在用于所述第二头的帽与所述废墨容器之间的连通。当如上所述构造打印机系统时,当子打印机安装到主打印机的安装部时,子打印机的排墨表面由帽密闭地密封。因此,通过用泵抽吸在帽中包含的空气,能够经由连通通路将从排墨表面排出的废墨引入到废墨容纳部中。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系统中,主打印机可包括:用于所述第一头的帽,该帽密闭地密封所述第一头的排出墨的排墨表面;和连通通路,该连通通路实现用于所述第一头的帽与所述废墨容器之间的连通。当如上所述构造打印机系统时,第一头的排墨表面由帽密闭地密封。因此,通过用泵抽吸在帽中包含的空气,能够经由连通通路将从排墨表面排出的废墨引入到废墨容纳部中。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系统中,该打印机系统还可包括控制所述主打印机和所述子打印机的控制器,并且该主打印机可具有存储墨的第一容器,所述子打印机具有第二容器,该第二容器存储墨,且具有比所述第一容器的容积小的容积;并且当所述子打印机安装到所述主打印机时,所述第一容器可与所述第二容器连通,以便将墨从所述第一容器供应到所述第二容器。当如上所述构造打印机系统时,除了如上所述的废墨处理以外,通过将子打印机安装到主打印机,子打印机所具有的小容积的第二容器还能够从主打印机所具有的大容积的第一容器补充墨。当墨供应到子打印机的第二容器时,存在墨可能从与第二容器连通的第二头泄漏的可能性。但是,泄漏的墨能够被容纳在废墨容器中。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系统中,可操作控制器使得在将墨从所述第一容器供应到所述第二容器之后从所述子打印机的所述第二头排出废墨。当如上所述构造打印机系统时,墨供应到子打印机的第二容器,同时能够去除倾向于尤其在供墨时混合的任何气泡,并且能够在第二排出头的排墨表面上的喷嘴孔中调节弯月面。也就是说,当墨从主打印机的第一容器供应到子打印机的第二容器时,则当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彼此连通时气泡混合到连通通路中,并且随着供墨气泡有时侵入到子打印机的第二容器中。但是,能够去除气泡。如上所述,当墨供应到第二容器时,存在墨可能从第二头的喷嘴孔泄漏的可能性。在该过程期间,喷嘴孔的弯月面在一些情况下被破环。但是,在将墨供应到第二容器之后,能够通过排出废墨再次调节弯月面。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系统中,主打印机可包括第一调节部,该第一调节部调节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一头之间的墨的流动;并且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一头之间由第一调节部调节墨的流动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器可以允许废墨从所述子打印机的所述第二头排出。当如上所述构造打印机系统时,在子打印机安装到主打印机的状态下,当废墨从第二头排出时,能够避免墨从主打印机的第一容器到第一头的流动。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系统中,主打印机可包括第二调节部,该第二调节部调节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之间的墨的流动;并且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之间由第二调节部调节墨的流动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器允许墨从所述第一容器供应到所述第一头。当如上所述构造打印机系统时,在子打印机安装到主打印机的状态下,当墨从主打印机的第一容器供应到第一头时,能够避免墨从主打印机的第一容器供应到子打印机的第二容器。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系统中,主打印机还可包括检测所述子打印机安装到所述主打印机的检测机构。在该布置中,能够一直保持关于子打印机是否安装到主打印机的信息。能够将该信息用作例如用于处理废墨的方法的触发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过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执行打印的主打印机,该主打印机包括:
第一头,该第一头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
子打印机安装部,具有第二头的子打印机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该子打印机安装部,该第二头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和
废墨容器,当该子打印机安装到主打印机时,该废墨容器存储从第二头排出的废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不必准备用于处理如上所述从子打印机排出的废墨的任何专用站。能够使子打印机小型化,并且能够实现子打印机中携带的墨容器(第二容器)的大容积或容量。
在本发明的主打印机中,废墨容器还可存储从第一头排出的废墨。当如上所述构造主打印机时,废墨容器能够用于如上所述存储从第一头排出的废墨和从第二头排出的废墨。因此,能够实现主打印机的低价格,并且能够实现空间节省。
在本发明的主打印机中,主打印机还可包括泵,当所述子打印机安装到所述主打印机时,通过该泵从所述第二头排出废墨。当如上所述构造主打印机时,不必为子打印机提供如上所述的泵。因此,能够进一步使子打印机小型化,并且能够实现墨容器的大容积。
在本发明的主打印机中,来自主打印机的第一头的废墨也能够通过泵排出。当如上所述构造主打印机时,泵能够用于如上所述排出来自第一头和第二头的废墨。因此,能够实现主打印机的低价格,并且能够实现空间节省。
在本发明的主打印机中,主打印机还可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所述主打印机和所述子打印机;第一容器,该第一容器存储墨;和第一调节部,该第一调节部调节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一头之间的墨的流动;并且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一头之间由第一调节部调节墨的流动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器可以允许废墨从所述子打印机的所述第二头排出。当如上所述构造主打印机时,除了如上所述的子打印机的废墨处理以外,还能够对第二容器补充墨。此外,在供墨期间从第二头泄漏的墨能够被容纳在废墨容器中。
在本发明的主打印机中,主打印机还可包括第二调节部,该第二调节部调节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子打印机所具有的第二容器之间的墨的流动,并且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之间由第二调节部调节墨的流动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器可允许墨从所述第一容器供应到所述第一头。当如上所述构造主打印机时,墨能够如上所述供应到子打印机的第二容器,同时能够去除包含在第二容器中的任何气泡。此外,能够调节在第二排出头的排墨表面上的喷嘴孔中的弯月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从打印机系统排出废墨的方法,该打印机系统包括:主打印机,该主打印机具有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的第一头、存储墨的第一容器、对在该第一容器与该第一头之间的墨的流动进行调节的第一阀、以及存储废墨的废墨容器;和便携式子打印机,该便携式子打印机具有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的第二头、以及对在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之间的墨的流动进行调节的第二阀,子打印机相对于主打印机可拆卸;其中该废墨容器存储从安装到主打印机的子打印机的第二头排出的废墨,并且该方法包括:检测子打印机的安装;
当检测到子打印机的安装时,关闭第一阀并打开第二阀;和
从第二头排出废墨。
本发明的用于排出废墨的方法还可包括:在从所述第二头排出废墨之前,将墨从所述第一容器供应到所述第二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从打印机系统排出废墨的方法,该打印机系统包括:
主打印机,该主打印机具有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的第一头、存储墨的第一容器、对在该第一容器与该第一头之间的墨的流动进行调节的第一阀、以及存储废墨的废墨容器;便携式子打印机,该便携式子打印机具有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的第二头、以及对在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之间的墨的流动进行调节的第二阀,子打印机相对于主打印机可拆卸;和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输入预定指令,其中该废墨容器存储从安装到主打印机的子打印机的第二头排出的废墨,并且该方法包括:
检测子打印机的安装;
当检测到子打印机的安装并且从输入装置输入该预定指令时,关闭第一阀并打开第二阀;和
从第二头排出废墨。
根据涉及本发明的打印机系统、主打印机和子打印机,能够不在便携式打印机中提供任何废墨容器的情况下允许墨容器具有大的容积,同时不必提供任何专用站。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透视图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的结构外观。
图2所示的侧视图示意性示出子打印机的布置,该侧视图描绘通过去除该子打印机外壳的一个侧表面所观察到的内部结构。
图3所示的框图示出图2所示的子打印机的功能。
图4所示的透视图示意性示出子打印机所安装到的主打印机的内部布置。
图5示意性示出打印机系统,该附图描绘当子打印机安装到主打印机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形式。
图6所示的框图示出主打印机的功能。
图7所示的流程图示出在打印机系统中,当利用子打印机4的安装的触发执行用于子打印机的清洗过程时主打印机的操作。
图8所示的流程图示出在将子打印机安装在打印机系统中之后,基于通过用户的操作面板的操作对子打印机执行清洗过程时主打印机的操作。
图9所示的流程图示出在将子打印机安装在打印机系统中之后,在墨供应到第二墨容器之后执行清洗过程时主打印机的操作。
图10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A。
图11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B。
图12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C。
图13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D。
图14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E。
图15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F。
图16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G。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关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和用于构成该打印机系统的主打印机和子打印机的附图作出具体说明。
图1所示的透视图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的结构外观。如图1所示,打印机系统1包括:固定式主打印机(主控打印机或服务器打印机)2,该主打印机具有大致的长方体形外壳3;和便携式子打印机(从属打印机或客户打印机)4,该子打印机可拆卸地安装到主打印机2并具有比外壳3相对小的外壳5。
在该实施例中,主打印机2是多功能装置。主打印机2具有打印机部6,该打印机部6设置在外壳3的下部处并具有用于通过喷墨系统记录图像的第一排出头41(见图4)。主打印机2具有扫描器部7,该扫描器部7设置在外壳3的上部处并具有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传感器(未示出)。在外壳3的前壁3a的下部处形成有供纸口8。容纳记录纸(记录构件或记录介质)的供纸盘8a安装到该供纸口8。在该布置中,供纸盘8a中能够容纳最大为A4规格的多张记录纸。
在前壁3a的供纸口8上方形成有排纸口9。其上由打印机部6形成图像的记录纸从排纸口9排出。扫描器部7是所谓的平板扫描器。扫描器部7具有形成在外壳3的上表面上的原稿台(未示出)和设置成以可打开/可关闭的方式覆盖原稿台的原稿盖10。在原稿盖10前面设有用于操作打印机部6和扫描器部7的操作面板11。
在外壳3的前壁3a上在相对于供纸口8和排纸口9的侧部处设有容器安装部12,第一墨容器(墨盒)13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该容器安装部12。第一墨容器13具有大容积或大容量(例如,10毫升),该第一墨容器13存储当由打印机部6形成图像时排出到记录纸张的墨。当随着墨排到记录纸上第一墨容器13中的墨残余量不大于预定值时,从容器安装部12拆下第一墨容器13,并能够安装完全充满墨的新的第一墨容器13。在该实施例中,用作用来形成图像的墨的那些墨包括四种颜色的墨,即作为染料墨的青色(C)墨、品红色(M)墨和黄色(Y)墨与作为颜料墨的黑色(Bk)墨。因此,与相应的颜色对应的一共四个第一墨容器13可拆卸地安装到容器安装部12。
在外壳3的前壁3a上在相对于容器安装部12的侧部处设有子打印机安装口14,子打印机4安装到该子打印机安装口14。如上所述,容器安装部12和子打印机安装口14都设置在外壳3的相同的壁表面(前壁3a)上。因此,与容器安装部12和子打印机口14设置在不同壁表面上的情况相比,增加了主打印机2安装的自由度,这对用户是有利的。
图2所示的侧视图示意性示出子打印机4的布置,该侧视图描绘了当移除了外壳5的一个侧表面时所观察到的内部结构。图3所示的框图示出图2所示的子打印机4的功能。如图2所示,子打印机4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外壳5和四个第二墨容器20,所述四个第二墨容器20均具有设置在外壳5中的小容积(例如,1毫升)。第二墨容器20与上述四种颜色的墨对应。在外壳5的一个侧壁上设有在第二墨容器20与安装到主打印机2的第一墨容器12之间形成连通的四个辅助侧连接部21。辅助侧连接部21与四个第二墨容器20对应。辅助侧连接部21经由管22一对一地连接到第二墨容器20。
在外壳5的另一侧壁上设有第二排出头23(见图3),该第二排出头23具有喷嘴表面23a和以可打开/可关闭的方式覆盖该第二排出头23的喷管表面23a的头盖24。喷嘴表面23a设置成使得喷嘴表面23a暴露于第二排出头23的外部。当头盖24关闭时(如图2中虚线所示),喷嘴表面23a大致密闭地由头盖24覆盖。当头盖24打开时(如图2中实线所示),喷嘴表面23a暴露于第二排出头23的外部。相应颜色的第二墨容器20经由管25连接到第二排出头23。从第二墨容器20供应的墨排出到外部。
如图3所示,子打印机4包括用于驱动第二排出头23的排出驱动器26。排出驱动器26连接到控制器27。控制器27由例如IC芯片、RAM和ROM构成,该控制器27可根据记录在ROM中的程序而操作。子打印机4设有连接到控制器27的卡槽28、操作部29和位置检测部30。作为存储介质的各种类型的小尺寸存储卡能够安装到卡槽28。例如,能够通过由操作部29执行预定操作来读取存储在安装于卡槽28的小尺寸存储卡中的图像数据。读取的图像数据一度存储在由控制器27所具有的RAM中。第二排出头23根据从控制器27供应的指令排出墨,从而能够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数据所代表的图像。
子打印机4设有用于例如当在记录纸张上执行手动扫描时保持距记录纸张的恒定距离的辊(未示出)。位置检测部30能够根据辊的转动角度检测子打印机4的位置。控制器27基于从位置检测部30输入的关于位置的信息控制从第二排出头23的排墨。
子打印机4能够执行清洗过程,以便在该子打印机4安装到主打印机2的状态下从第二排出头23排出废墨。此外,墨能够从安装到主打印机2的第一墨容器12供应到子打印机4的第二墨容器20。以下将在相应的实施例中作出关于子打印机4安装到主打印机2时带来的连接形式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4所示的透视图示出如上所述的子打印机4所安装到的主打印机2的内部布置。图5示意性示出打印机系统1,该图描绘了当子打印机4安装到主打印机2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形式。
如图4所示,在主打印机2的外壳3中设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导杆40。第一排出头41(同样见图5)由导杆40支撑,使得第一排出头41能够受到左右方向上的扫描。与各种颜色的墨对应的四个管42设置成从第一排出头41延伸。管42分别连接到容器安装部12。如图5所示,对各个管42设置调节墨的流动的第一阀(第一调节部)43。各个第一阀43可彼此独立地操作。
因此,当第一墨容器13安装到容器安装部12时,在第一阀43打开的状态下,第一墨容器13和第一排出头41经由管42彼此连通。因此,各种颜色的墨能够独立地从第一墨容器13供应到第一排出头41。另一方面,在第一阀43关闭的状态下,不允许墨经由管42在第一墨容器13与第一排出头41之间流动,因为实现了第一墨容器13与第一排出头41之间的关闭。
如图4所示,在主打印机2的外壳3中设置有从下部对第一排出头41(见图5)的喷嘴表面41a密闭地密封的第一帽(用于第一头的帽)44。当第一排出头41位于扫描范围中的一端处时,第一帽44设置在该第一帽44与喷嘴表面(排墨表面)41a相对的位置处。在图4中,第一帽44相对地设于第一排出头41的扫描范围的左端。在外壳3中的右端,在容器安装部12的背部处设有泵45和废墨容纳部46。废墨容纳部46具有未示处的外壳和容纳在该外壳中的吸墨构件如海绵。如图5所示,废墨容纳部46经由管(连通通路)47与第一帽44连通。泵45能够经由管47抽吸流体。
如图4所示,在外壳3中子打印机安装口14的下部附近布置第二帽33。当子打印机4安装到子打印机安装口14时,第二帽33从下部位置密闭地密封子打印机4的第二排出头23的喷嘴表面(排墨表面)23a。同样如图5所示,第二帽33经由管(连通通路)34连接到废墨容纳部46。包含在管34中的流体也被上述泵45抽吸。
在主打印机2中的子打印机安装口14中设置主侧连接部35。当子打印机4安装到子打印机安装口14时,主侧连接部35连接到辅助侧连接部21(见图5)。允许管36从主侧连接部35延伸。管36的前端连接到安装于容器安装部分12的第一墨容器13。在允许从主侧连接部35延伸到第一墨容器13的管36的中间位置处设置调节管36中墨的流动的第二阀(第二调节部)37。各个第二阀37可彼此独立地操作。
图6所示的框图示出上述主打印机2的功能。如图6所示,主打印机2设有控制器50。操作面板11连接到控制器50。此外,第一排出头41经由排出驱动器51连接到控制器50。主打印机2还包括:滑架马达52,该滑架马达52使第一排出头41在扫描方向上移动;和扫描驱动器53,该扫描驱动器驱动滑架马达52。滑架马达52经由扫描驱动器53连接到控制器50。因此,当用户操作操作面板11时,控制器50将控制信号分别输出到排出驱动器51和扫描驱动器53输出。扫描驱动器53基于控制信号使第一排出头41在扫描方向上移动预定的距离。排出驱动器51基于控制信号操作排出头41排墨。
上述泵45经由泵驱动器54连接到控制器50。此外,阀37、43经由阀驱动器55连接到控制器50。泵驱动器54和阀驱动器55基于从控制器50供应的控制信号输出驱动信号,以便根据该驱动信号驱动泵45和阀37、43。
此外,子打印机检测部56连接到控制器50。子打印机检测部56检测子打印机4是否连接到主打印机2,尤其检测子打印机4是否安装到子打印机安装口14以相对于主打印机侧连接部35连接子打印机侧连接部21。子打印机检测部56的信息输出到控制器50。
接下来,将参考图7至图9所示的流程图对用于如上所述的包括主打印机2和子打印机4的打印机系统1中的子打印机4的清洗过程进行说明。图7所示的流程图示出在打印机系统1中,当通过利用子打印机4到主打印机2的安装的触发执行对子打印机4的清洗过程时主打印机2的操作。
如图7所示,主打印机2的控制器50基于从子打印机检测部56供应的信号判断子打印机4是否安装到主打印机2(S1)。如果判断出没有安装子打印机4(S1:否),则重复步骤1的操作。如果判断出安装了子打印机4(S1:是),则流程前进到下一步骤。如图5所示,当子打印机4安装到主打印机2时,该子打印机4和主打印机2通过主打印机侧连接部35和子打印机侧连接部21相互连接。子打印机4的头盖24打开,并且暴露的第二排出头23的喷嘴表面23a由第二帽33密闭地密封。
如果控制器50在步骤1中判断子打印机4安装到了主打印机2,则控制器50通过关闭第一阀43(S2)调节在第一墨容器13与第一排出头41之间的墨的流动,并且第二阀37打开(S3)。因此,从主打印机2的第一墨容器13经由子打印机4和第二帽33延伸到达废墨容纳部46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随后,当驱动泵45以实现抽吸时(S4),执行清洗过程,在该清洗过程中从子打印机4的第二排出头23的喷嘴孔(未示出)强制地排出废墨。通过清洗过程从第二排出头23排出的废墨容纳在设置用于主打印机2的废墨容纳部46中。在对子打印机4的清洗过程中墨不从第一墨容器13流到第一排出头41,因为第一阀43是关闭的。
当子打印机4安装到主打印机2时,在某些情况下,任何气泡都混合在主侧连接部35与辅助侧连接部21之间。在子打印机4安装到主打印机2的情况下,气泡不能排出到外部。如稍后参考图9所描述地,当墨从第一墨容器13供应到第二墨容器20时,存在气泡可能从第二墨容器20混合(侵入)到第二排出头23中的可能性。但是,通过执行如上所述的清洗过程,在第二排出头23的流动通路中存在的任何气泡都能够与废墨一起排出。此外,还能够调节弯月面。
当如上所述操作打印机系统1时,用户不必担心对子打印机4执行清洗过程的定时。当不使用子打印机4时,仅仅通过将子打印机4安装到主打印机2就能够自动执行清洗过程。
图8所示的流程图示出在将子打印机4安装在打印机系统1中之后,基于通过用户的操作面板11的操作对子打印机4执行清洗过程时主打印机2的操作。如图8所示,主打印机2的控制器50基于从子打印机检测部56供应的信号判断子打印机4是否安装到主打印机2(S11)。如果控制器50判断没有安装子打印机4(S11:否),则重复步骤11的操作。如果判断安装了子打印机4(S11:是),则随后判断操作面板11是否由用户操作成从操作面板11输出指示清洗过程的清洗指令信号(S12)。
如果控制器50判断未从操作面板11输出清洗指令信号(S12:否),则重复步骤12的操作。如果判断输出了清洗指令信号(S12:是),则以与参考图7所说明的步骤2至4中相同的方式执行清洗过程,使得第一阀43关闭(S13),第二阀37打开(S14),并且最终驱动泵45以实现抽吸,以便强制地从第二排出头23抽吸废墨。因此,能够排出在第二排出头23中包含的气泡,并且能够以与图7所示情况相同的方式调节弯月面。从第二排出头23排出的废墨容纳在主打印机2设有的废墨容纳部46中。
当如上所述操作打印机系统1时,能够在由用户确定的定时处对子打印机4执行清洗过程。因此,例如,即使在借助于主打印机2通过从第一排出头41排出墨来在记录纸张上形成图像的过程中将子打印机4安装到主打印机2时,也不会中断由主打印机2执行的成像操作,并且不对子打印机4执行清洗过程。在通过主打印机2的成像完成之后,用户能够在期望的定时处执行对子打印机4的清洗过程。
图9所示的流程图示出在将子打印机4安装在打印机系统1中之后,在墨初次供应到第二墨容器20之后执行清洗过程时主打印机2的操作。如图9所示,主打印机2的控制器50基于从子打印机检测部56供应的信号判断子打印机4是否安装到主打印机2(S21)。如果控制器50判断没有安装子打印机4(S21:否),则重复步骤21中的操作。如果判断安装了子打印机4(S21:是),则与图7所示的步骤2和3中的方式相同,第一阀43关闭(S22),并且第二阀37打开(S23)。
随后,控制器50驱动泵45以实现抽吸,使得墨供应到第二墨容器20(S24)。也就是说,主打印机2的第一墨容器13与子打印机4的第二墨容器20在步骤23完成的时间点彼此连通。因此,通过驱动泵45能够将包含于第一墨容器13中的墨供应到第二墨容器20。当供墨完成时,通过驱动泵45,控制器50执行清洗过程以实现抽吸,使得废墨从第二排出头23强制地排出(S25)。因此,如以上所说明地,进入第二排出头23中的流动通路的任何气泡都能够与废墨一起排出到外部。废墨容纳在设置用于主打印机2的废墨容纳部46中。还能够以与图7所示过程相同的方式通过清洗过程调节第二排出头23的弯月面。
为了如图9的步骤24所示地供应墨所采用的泵45的驱动模式与为了如步骤25所示地执行清洗所采用的泵45的驱动模式不同。也就是说,为了通过清洗过程排出在第二排出头23中包含的气泡,必须以不低于预定速度的速度驱动泵45,以便以不低于预定压力的压力抽吸墨。因此,可作出设定,使得用于清洗目的的泵45的驱动速度(抽吸压力)比用于供墨目的的驱动速度(抽吸压力)大。
如以上参考图7至图9所说明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中,在子打印机4安装到主打印机2的过程中执行对子打印机4的清洗过程。通过清洗过程从子打印机4排出的废墨容纳在设置用于主打印机2的废墨容纳部46中。主打印机2具有第一墨容器13,并且能够通过驱动第一排出头41在记录纸张上形成图像。如上所述,除了普通打印机功能以外,主打印机2还设有处理子打印机4的废墨的功能。
如图5所示,主打印机2带有用于子打印机4的清洗过程的废墨容纳部46和泵45。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子打印机4的外壳5中的空间,以实现第二墨容器20的大容积。
设置用于主打印机2的泵45还能够用作清洗第一排出头41的泵。此外,在子打印机4安装到主打印机2的状态下,泵45还能够用作清洗子打印机4的第二排出头23的泵。这样,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中,能够使用单个泵45来执行到第一墨容器13的供墨、对第一排出头41的清洗以及对第二排出头20的清洗。因此,不必提供用于相应过程的单独的泵。能够实现主打印机2和子打印机4中每一个的小尺寸和低价格。
已经对在子打印机4的清洗过程中排出所有颜色的墨的情况作出了前述说明。但是,也能够执行清洗过程以使得选择性地排出任意颜色的墨。在该流程中,第二阀37打开,以便允许墨流仅对以下路线流动,该路线包括在从第一墨容器13经由子打印机4延伸到达废墨容纳部46的路线中,并且允许想要通过清洗过程从第二排出头23排出的颜色的墨流动经过该路线,而其它的第二阀37和所有的第一阀43关闭,同时驱动泵45以实现抽吸。因此,能够执行只有期望颜色的墨从第二排出头23排出的清洗过程。
在图5所示的布置中,子打印机4的第二排出头23经受清洗过程,与此同时,墨从主打印机2的第一墨容器13供应到子打印机4的第二墨容器20。但是,当目的仅仅在于简单地执行对子打印机4的清洗时,不必在子打印机4安装到主打印机2时使第一墨容器13与第二墨容器20不彼此连通。还可允许第二墨容器20对大气开放。
第二实施例
图10示意性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A。如图10所示的打印机系统1A包括:四个第一帽44,所述四个第一帽44分别覆盖用于相应颜色的第一排出头41的喷嘴表面41a;四个管47a,四个管47a分别从第一帽44延伸到废墨容纳部46;和泵45a,泵45a分别设置在管47a的中间位置处,以便抽吸在管47a中包含的内部流体。此外,为管34设置了从第二帽33延伸的单独的泵45b。其它的部分或部件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图5)相同的方式构造。因此,对应的部分或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在该实施例中省略它们的任何说明。
在如上所述构造打印机系统1A的情况下,能够为用于每种颜色的第一排出头41执行清洗处理。此外,打印机系统1A设有专门用于对子打印机4的供墨和清洗过程的泵45b。因此,泵45b可具有适于对子打印机4的供墨和清洗过程的任何规格。通过打印机系统1A对子打印机4的供墨操作以及打印机系统1A的功能与效果与已参考图7至图9说明的相同,在该实施例中省略它们的任何说明。
第三实施例
图11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B。图11所示的打印机系统1B与打印机系统1A(见图10)在子打印机4与废墨容纳部46之间的连接形式上不同。特别地,打印机系统1B包括:单独的第二帽33a,第二帽33a密闭地密封用于相应颜色的子打印机4的第二排出头23的喷嘴表面23a;管34a,管34a分别从四个第二帽33a延伸到废墨容纳部46;和泵45c,泵45c分别布置在管34a的中间位置处,以抽吸容纳在管34a中的内部流体。其它的部分或部件以与图10所示的打印机系统1A相同的方式构造。因此,对应的部分或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在该实施例中省略它们的任何说明。
关于打印机系统1B的子打印机4,能够对任意墨选择性地执行清洗过程,并且能够选择性地将任何任意的墨供应到第二墨容器20。
当对所选定颜色的墨执行清洗过程时,能够减少被驱动的第一阀43和第二阀37的阀的数目。例如,当对某种颜色的墨执行清洗过程时,以下程序是可用的。也就是说,在四个第二阀之中仅仅与该颜色相对应的一个第二阀37打开,所述四个第二阀37调节第一墨容器13与第二墨容器20之间的墨流。另外,在四个第一阀43之中仅仅与该颜色相对应的一个第一阀43关闭,所述四个第一阀调节第一墨容器13与第一排出头41之间的墨流。在该状态下,驱动与该颜色相对应的泵45c以实现抽吸。如上所述,驱动包括在所提供的大量的阀37、43和所提供的大量的泵45c中的所述两个阀和所述一个泵45c就够了。当选定颜色的墨供应到第二墨容器20时与此情形相同。
第四实施例
图12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C。图12所示的打印机系统1C构造成使得打印机系统1B(见图11)变型。具体而言,图12所示的打印机系统1C与打印机系统1B的不同之处在于去除了设置在第二帽33与废墨容纳部46之间的泵45c,并设置了泵45d代替设置在第一墨容器13与第二墨容器20之间的第二阀37。其它的部分或部件以与打印机系统1B相同的方式构造。其它的部分或部件以与打印机系统1B相同的方式构造。因此,对应的部分或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在该实施例中省略它们的任何说明。
在打印机系统1C的情况下,在从第一墨容器13经由第二墨容器20到达废墨容纳部46的通路中,不需要设置在打印机系统1、1A、1B中的第二阀37。在打印机系统1C中,还能够以与打印机系统1B中相同的方式对任何任意的墨选择性地执行清洗过程和供墨过程。此外,能够减少执行这些过程时被驱动的第一阀43的数目。
第五实施例
图13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D。打印机系统1D构造成使得打印机系统1C(见图12)变型。具体而言,打印机系统1D与打印机系统1C的不同之处在于去除了设置在第一墨容器13与第一排出头41之间的第一阀43,并在第一帽44a与泵45a之间将第一阀43a设置在管47a的中间位置处,以实现第一帽44a与废墨容纳部46之间的连通。打印机系统1D的其它部分或部件以与打印机系统1C相同的方式构造,并省略它们的任何说明,同时对应的部分或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
即使在打印机系统1D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与打印机系统1C中相同的方式对任何任意的墨选择性地执行清洗过程和供墨过程。此外,能够减少执行这种过程时被驱动的第一阀43的数目。
第六实施例
图14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E。打印机系统1E构造成使得打印机系统1D(见图13)变型。具体而言,打印机系统1E与打印机系统1D的不同之处在于去除了设置在第一墨容器13与第二墨容器20之间的泵45d,并在管34a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泵45e,以实现第二帽33a与废墨容纳部46之间的连通。其它部分或部件以与第五实施例中的图13所述的相同的方式构造,并省略它们的任何说明,同时对应的部分或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
即使在打印机系统1E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与打印机系统1D中相同的方式对任何任意的墨选择性地执行清洗过程和供墨过程。此外,能够减少执行这种过程时被驱动的第一阀43的数目。
第七实施例
图15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F。打印机系统1F构造成使得打印机系统1B(见图11)变型。具体而言,打印机系统1F与打印机系统1B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两个废墨容纳部46a、46b代替设置用于主打印机2的一个废墨容纳部46。在打印机系统1F中,一个废墨容纳部46a容纳从主打印机2的第一排出头41排出的废墨,而另一废墨容纳部46b容纳从子打印机4的第二排出头23排出的废墨。
即使在打印机系统1F的情况下,能够以与打印机系统1B中相同的方式对与子打印机相关的任何任意的墨选择性地执行清洗过程。能够选择性地将任何任意的墨供应到第二容器。此外,能够减少当对选定颜色的墨执行清洗过程时被驱动的第一阀43和第二阀37的数目。此外,两个废墨容纳部46a、46b与主打印机2和子打印机4相对应地设置。因此,所述废墨容纳部能够分别与它们的使用方式相对应地构造,并且能够使布局最优化。
第八实施例
图16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G。图16所示的打印机系统1G与图11所示的打印机系统1B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被允许从第二帽33a延伸的管34a的中间位置处设置阀143代替泵45c,管34a在阀143的下游处汇合成一根管134,并且在管134中设置用于抽吸流体的泵145。即使在打印机系统1G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与打印机系统1B相同的方式将相应颜色的墨选择性地供应到子打印机4的第二墨容器20,并为相应的颜色选择性地清洗子打印机4的第二排出头23。此外,能够减少供应墨和清洗头所需的泵的数目。对于主打印机而言,还允许以与以上相同的方式在被允许从第一帽44a延伸的管47a的中间位置处设置阀代替泵45a,允许管47a在下游处汇合成一根管,并为该汇合的管设置泵。
如以上第一至第八实施例所示例地,通过将子打印机4安装到具有打印机功能的主打印机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1A至1G能够对子打印机4执行清洗过程。也就是说,通过从第一排出头排出墨,主打印机2能够在记录纸张上形成图像,因为主打印机2具有打印机功能。此外,主打印机2还能够对子打印机4执行清洗过程。主打印机2设有打印机功能和对子打印机4的清洗过程功能。因此,不必准备专用于供墨以将墨供应到子打印机4的任何专用站,。
在该布置中,废墨容纳部46、46a、46b和泵45、45a至45e都承载在主打印机2上。因此,能够使子打印机4小型化,或者能够有效地利用子打印机4的外壳5中的空间,以实现第二墨容器20的大容积。
泵45、45a至45e设置在相应管的中间位置处。但是,泵45、45a至45e能够在管上布置在任意位置处。例如,泵45、45a至45e可设置在相应管的端部处。当主打印机2的第一墨容器13设有任何增压泵时,不一定要提供抽吸泵45、45a至45e。可操作增压泵以代替图7至图9所示的操作S4、S15、S24和S25中的抽吸泵。
主打印机不必一定是具有例如扫描功能的多功能机。主打印机可仅仅具有打印机功能。主打印机和子打印机中每一个的墨的数目和类型可以是任意的。例如,主打印机可以是用于排出黑色、青色、品红、和黄色四种颜色的墨的全色打印机,而子打印机可以是用于仅仅排出黑色墨的单色或黑白打印机。在该情况下,当子打印机安装到主打印机时只供应黑色墨。子打印机可以是充电类型。例如,在将子打印机安装到主打印机的过程中,子打印机可通过从主打印机接收电力供应来充电。但是,并不局限于此。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实现墨容器的大容积,因为在便携式打印机中未设置任何废墨容纳部。此外,本发明适用于不必提供任何专用站的打印机系统。

Claims (22)

1.一种通过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执行打印的打印机系统,该打印机系统包括:
主打印机,该主打印机具有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的第一头和存储废墨的废墨容器;
便携式子打印机,该便携式子打印机具有与主打印机独立地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的第二头,该子打印机相对于主打印机可拆卸;
位置检测部;和
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根据由该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子打印机在记录介质上的位置来控制从第二头的排墨,其中:
当子打印机安装到主打印机时,该废墨容器容纳从子打印机的第二头排出的废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系统,其中所述废墨容器还存储从所述主打印机的所述第一头排出的废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系统,其中所述主打印机还包括泵,当所述子打印机安装到所述主打印机时,通过该泵从所述第二头排出废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机系统,其中来自所述主打印机的所述第一头的废墨也通过所述泵排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主打印机和所述子打印机,当所述子打印机安装到所述主打印机时,所述控制器允许所述子打印机的所述第二头排出废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系统,还包括:
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将预定指令输入到所述控制器中,其中: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主打印机和所述子打印机,当所述子打印机安装到所述主打印机并且该预定指令被输入到输入装置中时,所述控制器允许所述子打印机的所述第二头排出废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打印机系统,其中所述主打印机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子打印机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该安装部;用于所述第二头的帽,当所述子打印机安装到所述安装部时,该帽密闭地密封所述第二头的排出墨的排墨表面;和连通通路,该连通通路实现在用于所述第二头的帽与所述废墨容器之间的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机系统,其中所述主打印机包括:用于所述第一头的帽,该帽密闭地密封所述第一头的排出墨的排墨表面;和连通通路,该连通通路实现用于所述第一头的帽与所述废墨容器之间的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系统,其中:
所述主打印机具有存储墨的第一容器,所述子打印机具有第二容器,该第二容器存储墨,且具有比所述第一容器的容积小的容积;并且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主打印机和所述子打印机,当所述子打印机安装到所述主打印机时,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连通,以便将墨从所述第一容器供应到所述第二容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机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主打印机和所述子打印机,使得在将墨从所述第一容器供应到所述第二容器之后从所述子打印机的所述第二头排出废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机系统,其中:
所述主打印机包括第一调节部,该第一调节部调节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一头之间的墨的流动;并且
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一头之间由第一调节部调节墨的流动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器允许废墨从所述子打印机的所述第二头排出。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机系统,其中:
所述主打印机包括第二调节部,该第二调节部调节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之间的墨的流动;并且
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之间由第二调节部调节墨的流动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器允许墨从所述第一容器供应到所述第一头。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系统,其中所述主打印机还包括检测所述子打印机安装到所述主打印机的检测机构。
14.一种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系统中使用的主打印机,该主打印机通过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执行打印,该主打印机包括:
第一头,该第一头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
子打印机安装部,具有第二头的子打印机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该子打印机安装部,该第二头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和
废墨容器,当该子打印机安装到主打印机时,该废墨容器存储从第二头排出的废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打印机,其中所述废墨容器还存储从所述第一头排出的废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打印机,还包括泵,当所述子打印机安装到所述主打印机时,通过该泵从所述第二头排出废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主打印机,其中来自所述主打印机的所述第一头的废墨也通过所述泵排出。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打印机,其中:
所述主打印机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所述主打印机和所述子打印机;第一容器,该第一容器存储墨;和第一调节部,该第一调节部调节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一头之间的墨的流动;并且
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一头之间由第一调节部调节墨的流动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器允许废墨从所述子打印机的所述第二头排出。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主打印机,还包括第二调节部,该第二调节部调节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子打印机所具有的第二容器之间的墨的流动,其中:
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之间由第二调节部调节墨的流动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器允许墨从所述第一容器供应到所述第一头。
20.一种用于从打印机系统排出废墨的方法,该打印机系统包括:
主打印机,该主打印机具有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的第一头、存储墨的第一容器、对在该第一容器与该第一头之间的墨的流动进行调节的第一阀、以及存储废墨的废墨容器;便携式子打印机,该便携式子打印机具有与主打印机独立地将墨排出到记录介质上的第二头、以及对在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之间的墨的流动进行调节的第二阀,子打印机相对于主打印机可拆卸;位置检测部;和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根据由该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子打印机在记录介质上的位置来控制从第二头的排墨,其中该废墨容器存储从安装到主打印机的子打印机的第二头排出的废墨,并且该方法包括:
检测子打印机的安装;
当检测到子打印机的安装时,关闭第一阀并打开第二阀;和
从第二头排出废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于排出废墨的方法,还包括:在从所述第二头排出废墨之前,将墨从所述第一容器供应到所述第二容器。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于从打印机系统排出废墨的方法,该打印机系统还包括:
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输入预定指令,并且该方法还包括:
检测子打印机的安装;并且
当检测到子打印机的安装并且从输入装置输入该预定指令时,关闭第一阀并打开第二阀。
CN2008100871149A 2007-03-19 2008-03-19 打印机系统、用于该系统的主打印机和排出废墨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95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71195A JP2008229976A (ja) 2007-03-19 2007-03-19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親機プリンタ
JP2007-071195 2007-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9585A CN101269585A (zh) 2008-09-24
CN101269585B true CN101269585B (zh) 2010-09-29

Family

ID=39580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711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9585B (zh) 2007-03-19 2008-03-19 打印机系统、用于该系统的主打印机和排出废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86800B2 (zh)
EP (1) EP1972451B1 (zh)
JP (1) JP2008229976A (zh)
CN (1) CN1012695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9974A (ja) * 2007-03-19 2008-10-02 Brother Ind Ltd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並びにこれに用いられる親機プリンタ及び子機プリンタ
JP5831678B2 (ja) * 2011-02-28 2015-12-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CN103895357B (zh) * 2012-12-25 2016-04-27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供墨系统
WO2017150342A1 (ja) * 2016-02-29 2017-09-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液体噴射システム、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935718B2 (ja) * 2017-10-11 2021-09-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WO2019219543A1 (en) * 2018-05-17 2019-11-21 OCE Holding B.V. Modular ink supply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8575A (en) * 1984-09-07 1986-08-26 Printos Marsh Corporation Computer controlled multi-tasking ink jet printing system
EP0578334A2 (en) * 1988-03-02 1994-01-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uction mechanism for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891479A (zh) * 2005-07-08 2007-01-10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613A (ja) * 1996-07-09 1998-01-27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3072107A (ja) 2001-06-11 2003-03-12 Canon Inc 携帯電子装置、携帯印刷装置、携帯電子機器、充電装置及び携帯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8575A (en) * 1984-09-07 1986-08-26 Printos Marsh Corporation Computer controlled multi-tasking ink jet printing system
EP0578334A2 (en) * 1988-03-02 1994-01-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uction mechanism for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891479A (zh) * 2005-07-08 2007-01-10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72451A3 (en) 2009-05-27
EP1972451B1 (en) 2012-01-04
JP2008229976A (ja) 2008-10-02
CN101269585A (zh) 2008-09-24
EP1972451A2 (en) 2008-09-24
US20080231677A1 (en) 2008-09-25
US8186800B2 (en) 2012-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9585B (zh) 打印机系统、用于该系统的主打印机和排出废墨的方法
JP5609392B2 (ja)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における印刷制御方法
JP5614143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5642513B2 (ja) 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6234597B1 (en) Ink-jet printer which can prevent a print job from being interrupted due to ink storage
US20150174908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liquid supply system
JP2019069567A (ja) 液体排出装置
CN101269586B (zh) 打印机系统、用于该系统的主打印机及子打印机和供墨法
EP1281527B1 (en) Liquid ejec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814060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552664B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450610B1 (en) Scanning apparatus
US10434806B2 (en) Inkjet printer
JP200312741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227183A1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713037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230398784A1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11945229B2 (en)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liquid container, and refill container
JP200702202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8149565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
JP2023033647A (ja) 記録装置
JP2019171837A (ja) 記録装置
JP201914218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23847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817173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