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9256A -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69256A CN101269256A CNA2008100531240A CN200810053124A CN101269256A CN 101269256 A CN101269256 A CN 101269256A CN A2008100531240 A CNA2008100531240 A CN A2008100531240A CN 200810053124 A CN200810053124 A CN 200810053124A CN 101269256 A CN101269256 A CN 1012692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tosan
- solution
- mass
- medicine
- equival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由现有的导电电极和剥离层夹合的自粘贴载药膜组成,其中自粘贴载药膜由缓冲层和释药层组成。该理疗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缓冲层凝胶材料的制备、释药层凝胶材料的制备和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制备三个过程,而且缓冲层凝胶材料与释药层凝胶材料均以壳聚糖、聚乙烯醇等为主。该理疗电极片可以保证所载药物环境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有效降低了电治疗过程中离子的竞争传递,提高药物的经皮渗透性能,从而改善疗效。而且本发明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制备方法简单,载药量大,尤其适合于对酸碱度敏感的西药和中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理疗电极片技术。
背景技术
中药现代化是我国的一项战略决策,给药技术则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一项关键技术和一条有效途径。中药外治在中医药发展中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应用涉及外科、骨科、皮科等疾病的治疗。传统的外治中药剂型以散剂、膏剂、糊剂等为主,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都存在细胞内,因此药物成分复杂,各种成分含量较低,一般都存在着用药量大、起效较慢等缺点,难以满足临床要求。而且皮肤尤其是最外层由角质细胞胞浆、胞膜及细胞间隙脂质分子组成的具有高度有序排列结构的角质层,作为生物体防止外来物质进入体内的天然屏障,具有物质传递障碍性、敏感性等特点,限制了许多药物尤其是亲水性药物以及大分子药物例如阿魏酸、雌二醇、黄芩苷、胰岛素等的经皮吸收。
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缩短起效时间,可以将药物进行提取,运用药剂学方法包括应用经皮渗透促进剂、调整药物形态如过饱和等方式进行剂型改进。该方法相对简单,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经皮给药技术,常见的产品有贴剂和巴布剂。但是药剂学方法却受到了经皮渗透促进剂发展的限制,大部分药物起效较慢。目前临床应用的经皮渗透促进剂有氮酮、冰片等,它们要么存在着滞后效应,要么仅对某些药物的具有强经皮促渗性能。此外合成促进剂还由于不易降解代谢等原因导致其毒性太大,例如氮酮(国外商品名Azone)是当前国内外应用广泛的透皮促进剂,却不易被机体吸收,角质层屏障功能在撤去氮酮后恢复很慢,当其用量高于6%易引起皮肤过敏、变态反应等。在中药剂型技术方面,传统的散剂、膏剂、糊剂等产品不仅使用不便,而且限于当前的材料与技术导致其存在皮肤刺激性大、易污染、粘贴性能较差等缺点;巴布剂经皮给药技术有望克服这些问题,是中药外用药研究的重点,却由于巴布剂基质技术及其原材料供应、药物的皮透性能与治疗效果、巴布剂生产设备等诸多原因,始终不能形成规模。
物理方法包括离子导入法、超声波导入法、电致孔法和驻极体等,是采用物理因子如电、光、波等诱导皮肤形成瞬时通道,起效快且对药物的透皮吸收速率增强显著,是现代经皮给药技术研究的重点,国际上许多公司已经针对西药开发出了E-trans、Micropore、Vyteris等透皮给药技术,并已经有不少产品进入了临床,但其针对的是西药的透皮给药,其中电极采用是离子导入治疗过程中不改变周围环境pH值的电极材料,例如银/氯化银电极和铂电极。此外,载西药自粘贴电极片与电治疗仪通常是一体化,因此价格昂贵。
关于中药方面,虽然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但由于药味多成分复杂等原因,却基本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仅在台湾有不少公司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开发,然而由于存在现有外用导电粘胶载大量中药后就使得导电性能和/或粘贴性能大幅度降低等问题,目前尚未有好的产品。
在临床上,部分中医已经吸取了西医物理方法的优点,将西医的离子导入方法与中药相结合,用中药药包加电的方法来实施中药提速治疗。然而药包形式使药物不能与皮肤很好的接触,药物有效成分无法直接进入体内,在效果上不很显著。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如下一种复杂的操作来进行治疗:首先中药复方药物煎提出药水,并在病痛部位及其附近选定两块挨得很近的皮肤,再将吸满了药水的纱布或敷在清洁的指定皮肤上,然后在纱布上压上铅等金属电极板、最后通过加电方式实现中药药物的经皮给药治疗。这种治疗方案起效快、治疗效果确切已得到了肯定,但却存在中药浓度、质量等不可控因素,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采用的是金属如铅等电极,仅限局部肿胀较轻情况下使用,且操作不当容易造成对患者的伤害,因此目前仅限于医院短期使用,也不被广大患者认可。此外,该方法中还存在最大一个缺点,即在电治疗过程中由于电化学反应铅电极周围环境的pH值变化很大,这极大地影响酸碱度敏感的药物尤其是中药的稳定性,而且由此引起的离子对竞争传递将大大降低药物的经皮渗透性能,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人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简化上述过程以及克服技术中的不足之处。高建青等将药物制备凝胶,使用时再在其上直接加上铅电极板进行电治疗。该方法中由于没法控制电治疗过程中电极周围环境的酸碱度,因此不适合于酸碱度敏感的药物,而且由于离子对竞争传递也影响药物的经皮渗透性能。马桂香等将中药药液制备成基片采用相似方法进行电治疗效果不显著也验证了这一点。专利CN03219231.2公开了一种片状电极,将浸有药液的储药垫与导电粘胶在同一平面上分开置于导电涂层上。该电极通过改善药液与皮肤的接触情况来提高药物的经皮渗透,但其缺点是是药液容易渗出,一旦渗出到导电粘胶表面将大大降低导电粘胶的粘贴性能。此外,该电极必须采用离子导入治疗过程中不改变周围环境pH值的电极材料,例如银/氯化银电极和铂电极,使得其应用灵活性降低同时升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该理疗电极片集载药、释药、导电及自粘贴特性集于一体,其制备过程简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一种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由导电电极和剥离层夹合的自粘贴载药膜组成,所述的导电电极由柔性背衬层和带有连接插头和导线的柔性导电层组成,该导电电极包括无纺布带尾巴线电极片510产品、YZ-M硅橡胶电极和百生硅橡胶电极产品,所述的剥离层为硅化纸、聚氯乙烯覆膜、聚乙烯覆膜或聚丙烯覆膜,其特征在于,自粘贴载药膜由缓冲层和释药层组成,其中的缓冲层与导电电极的柔性导电层相连,释药层与剥离层相连,所述的缓冲层厚度为0.1-0.6mm,由下列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组成:壳聚糖,1-3%;聚乙烯醇,2-4%;明胶,7-10%;甘油,2-4%;增粘剂,30-42%;防腐剂,0.05-0.5%;乳酸,0.5-2%;缓冲溶液的无机盐,0.3-15%;电解质,0-2%;其余为水,且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所述的释药层厚度为0.3-1mm,由下列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组成:壳聚糖,1-3%;聚乙烯醇,2-4%;明胶,7-10%;甘油,2-4%;增粘剂,30-42%;防腐剂,0.05-0.5%;乳酸,0.5-2%;药物,0.1-8%;促渗剂,0-6%;其余为水,且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上述释药层和缓冲层的组分中的壳聚糖是平均分子量为15万-40万的壳聚糖;聚乙烯醇是平均分子量6万-14万的聚乙烯醇;明胶是平均分子量为2万-20万的明胶;无机盐缓冲溶液是pH5.5-pH6.5的醋酸盐缓冲溶液或pH5.8-pH8.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增粘剂是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低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防腐剂是尼泊金酯或苯甲酸钠;电解质是NaCl或KCl;药物是黄芩苷粉末或中药提取水溶液;促渗剂是氮酮。
上述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1.缓冲层凝胶材料的制备:
将壳聚糖溶解于质量浓度为2%的乳酸溶液中配成质量浓度为1-3%的溶液,将聚乙烯醇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8-15%溶液,将壳聚糖乳酸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按照质量比3-4∶1混合至均匀;边搅拌边依次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4-6倍的质量浓度为20-30%的明胶溶液,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15-30倍的pH5.5-pH6.5的醋酸盐缓冲溶液或pH5.8-pH8.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1-3倍的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低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1-3倍的甘油,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0.05-0.1倍的尼泊金酯或苯甲酸钠防腐剂,以及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5倍的质量浓度为10%的NaCl或KCl溶液电解质,在40-45℃下充分混合均匀后脱气。
2.释药层凝胶材料制备:
将壳聚糖溶解于质量浓度为2%的乳酸溶液中配成质量浓度为1-3%的溶液,将聚乙烯醇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8-15%溶液,将壳聚糖乳酸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按照质量比3-4∶1混合至均匀;边搅拌边依次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4-6倍的质量浓度为20-30%的明胶溶液,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10-20倍的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低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1-3倍的甘油,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0.05-0.1倍的尼泊金酯或苯甲酸钠防腐剂;搅拌30分钟后,边搅拌边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1-30倍的黄芩苷粉末或中药提取水溶液和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0-6倍的氮酮促渗剂,在40-45℃下充分混合均匀后脱气。
3.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制备:
在开口模具底部放上一层硅化剥离纸,将制备好的缓冲层凝胶材料倒入到开口模具中,在30-50℃条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40-50%范围,再将制备好的释药层凝胶材料倒入到缓冲层上,在30-50℃条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38-45%范围,去除模具,并在释药层表面附上硅化纸、聚氯乙烯覆膜、聚乙烯覆膜或聚丙烯覆膜的剥离层材料,然后裁剪成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再剥去缓冲层面的硅化剥离纸,并将其与由柔性背衬层和带有连接插头和导线的柔性导电层组为一体的导电电极相粘贴,从而获得一种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可以匹配于多种理疗仪,在可以降低电极成本同时,一方面可以保证所载药物环境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了电治疗过程中离子的竞争传递,提高药物的经皮渗透性能,从而改善疗效。
上述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可以与商品化的电治疗仪(非易耗品)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将其与电治疗仪配合使用时可实现药剂学方法与物理学方法有机结合的速效安全方便的经皮给药治疗方式,或单独使用时可以实现药剂学的持续稳定安全方便的经皮给药治疗方式。而且本发明的理疗电极片属于易耗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方便地更换,克服了国外现有技术中载西药自粘贴电极片与电治疗仪一体化所造成的价格昂贵问题,从而降低消费者的使用成本。而且本发明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制备方法简单,皮肤刺激性小,载药量大,尤其适合于对酸碱度敏感的西药和中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剥离层,2是释药层,3是缓冲层,4是柔性导电层,5是柔性背衬,6是导线,7是连接插头。
图2是采用本发明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在电治疗过程中pH值变化的界面指示图。
图3是用对照实施例1-3制备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在脉冲电流作用下的界面pH值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4是用实施例1-7制备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作为电治疗阳极时其界面IF+,FCL的pH值在脉冲电流作用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图5是用实施例1-7制备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作为电治疗阴极时其界面IF-,FCL的pH值在脉冲电流作用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图6是用实施例3和4制备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在不同方波脉冲电流作用下黄芩苷药物累积透过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其中:a:实施例4样品,电流密度为0mA/cm2;b:实施例3样品,电流密度0.3mA/cm2,电流频率10Hz;c:实施例3样品,电流密度0.5mA/cm2,电流频率10Hz;d:实施例4样品,电流密度0.5mA/cm2,电流频率10Hz。
具体实施方式
一、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制备
实施例1:
1.缓冲层凝胶材料的制备
将2克分子量为30万的壳聚糖和3克聚乙烯醇17-99分别溶解于100mL质量浓度为2%的乳酸溶液和3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至均匀。边搅拌边把32克质量浓度为25%明胶(分子量为15万)溶液、40mL pH6.5醋酸盐缓冲溶液、50克质量浓度为30%的低聚麦芽糖、50克质量浓度为40%的低聚蔗糖、3克的甘油、0.1克的苯甲酸钠以及10克质量浓度为10%的KCl溶液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在40-45℃下充分混合均匀后脱气。
2.释药层凝胶材料的制备
将2克分子量为30万的壳聚糖和3克聚乙烯醇15-99分别溶解于100mL质量浓度为2%的乳酸溶液和3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至均匀。边搅拌边把32克质量浓度为25%明胶(分子量为2万)溶液、15克的麦芽糖低聚物、20克的蔗糖低聚物、3克的甘油以及0.1克的苯甲酸钠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搅拌30分钟后将黄芩苷(2.7克)的三乙醇胺水溶液加入到体系中,在40-45℃下充分混合均匀后脱气。
3.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制备
用硅化纸做成一个开口模具,在模具底部放上一层硅化剥离纸,将制备好的缓冲层凝胶材料倒入到该开口模具中,在30-50oC条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40-50%范围;再将制备好的释药层凝胶材料倒入到缓冲层上,在30-50oC条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38-45%范围;去除模具,并在释药层表面附上硅化纸,根据要求裁剪成所需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然后剥去缓冲层面硅化剥离纸,并将其与由商品化的导电电极YZ-M硅橡胶电极(北京市玉竹工贸公司)相粘贴,就获得了图1所示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其中缓冲层的厚度为0.5mm,释药层的厚度为0.5mm,180°剥离强度为3.009±0.214N/cm,药物释放速率为101.3±22.1μg·cm-2,药物6h释放度为49.8±6.6%。
实施例2:
缓冲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的过程相同,只是将pH6.5醋酸盐缓冲溶液改为pH7.2磷酸盐缓冲溶液。
释药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的过程相同。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的过程相同,制得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中,缓冲层的厚度为0.5mm,释药层的厚度为0.5mm。
实施例3:
缓冲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的过程相同,只是将pH6.5醋酸盐缓冲溶液改为pH7.6磷酸盐缓冲溶液。
释药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的过程相同。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的过程相同,制得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中,缓冲层的厚度为0.5mm,释药层的厚度为0.5mm。
实施例4:
缓冲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3的过程相同。
释药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3的过程相同,只是在凝胶体系中加入了5.8克50%水溶性氮酮溶液。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3的过程相同,制得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中,缓冲层的厚度为0.5mm,释药层的厚度为0.5mm,180°剥离强度为2.947±0.102N/cm,药物释放速率为98.1±25.7μg·cm-2,药物6h释放度为51.5±8.4%。
实施例5:
缓冲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的过程相同,只是具体原料和用量如下:
释药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的过程相同,只是将体系中黄芩苷的三乙醇胺水溶液替换为红花等多味中药的水提取浓缩液40mL。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的过程相同,制得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中,缓冲层的厚度为0.2mm,释药层的厚度为0.6mm,180°剥离强度为1.947±0.102N/cm。
实施例6:
缓冲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5的过程相同,只是将pH5.5醋酸盐缓冲溶液改为pH5.8磷酸盐缓冲溶液。
释药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5的过程相同。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5的过程相同,制得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中,缓冲层的厚度为0.2mm,释药层的厚度为0.6mm。
实施例7:
缓冲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5的过程相同,只是将pH5.5醋酸盐缓冲溶液改为pH8.2磷酸盐缓冲溶液。
释药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5的过程相同。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5的过程相同,制得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中,缓冲层的厚度为0.2mm,释药层的厚度为0.6mm。
对照实施例1:
缓冲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的过程相同,只是将pH6.5醋酸盐缓冲溶液改为蒸馏水。
释药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的过程相同。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的过程相同。制得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中,缓冲层的厚度为0.5mm,释药层的厚度为0.5mm,180°剥离强度为3.104±0.157N/cm,药物释放速率为98.2±14.3μg·cm-2,药物6h释放度为48.4±3.2%。
对照实施例2:
缓冲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的过程相同,只是将pH6.5醋酸盐缓冲溶液改为蒸馏水。
释药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的过程相同,只是在凝胶体系中加入了5.8克50%水溶性氮酮溶液。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的过程相同,制得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中,缓冲层的厚度为0.5mm,释药层的厚度为0.5mm,180°剥离强度为2.952±0.104N/cm,药物释放速率为103.9±20.2μg·cm-2,药物6h释放度为52.7±3.6%。
对照实施例3:
缓冲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5的过程相同,只是将pH5.5醋酸盐缓冲溶液改为蒸馏水。
释药层凝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5的过程相同。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5的过程相同,制得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中,缓冲层的厚度为0.2mm,释药层的厚度为0.6mm,180°剥离强度为1.952±0.104N/cm。
二、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应用性能
1、采用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体外透皮实验
体外透皮实验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来模拟电治疗过程。该扩散池有两个供给池和1个的公用接受池。将新鲜剥离的脱毛腹部鼠皮固定在两供给池和接受池之间,角质层面向供给池,真皮层面向接受池,释放面积为2.01cm2,设定恒温槽中水温为37±0.1℃。向接受池内加入37.5mL相应的接受液,放入体外渗透扩散装置恒温槽中预热30min,设定接受池搅拌速度为400转/秒。再取两片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分别固定于两供给池和接受池两室之间,释药层与鼠皮角质层相粘贴,并通过导线接头与商用离子导入仪相联接。接通电源,选定波形,调节电流大小和频率,并开始计时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在预定的取样时间点,收集0.5mL接受池内接受液,并且向接受池中补充等量的新鲜接受液,并排除接收室内的气泡。
2、体外透皮实验过程中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pH调控性能
在上述体外透皮实验过程中,存在如图2所示的四个界面IF+,FCL,IF+,skin,IF-,FCL和IF-,skin,分别为阳极中自粘贴载药膜与柔性导电层、皮肤接触的界面以及阴极中自粘贴载药膜与柔性导电层、皮肤接触的界面,可以使用精密pH试纸监测这四个界面处自粘贴载药膜材表面的pH值。
图3是用对照实施例1、2和3制备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在脉冲电流作用下的界面pH值随时间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对于这三种对照样品在应用过程中表现出了一致的规律,阳极界面IF+,FCL的pH值从开始就不断减小,同时阴极界面IF-,FCL的pH值从开始就不断增大,即这三种对照样品在应用过程中都不能控制与电极片接触的自粘贴载药膜材表面的pH值。
图4是用实施例1-7制备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作为电治疗的阳极时其界面IF+,FCL的pH值在脉冲电流作用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对于这七种样品在应用过程中对界面IF+,FCL pH值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尤其是实施例1、5、6样品表现出了优良的pH值控制能力。这些样品在经过1小时的电治疗之后界面IF+,FCL的pH值仍然能够保持在7左右。
图5是用实施例1-7制备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作为电治疗的阴极时其界面IF-,FCL的pH值在脉冲电流作用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对于这七种样品在应用过程中对界面IF-,FCL pH值也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尤其是实施例3样品表现出了较好的pH值控制能力。这些样品在经过1小时的电治疗之后界面IF+,FCL的pH值基本能够控制在9以内。
所有这些结果表明,缓冲层的引入可以有效抑制电治疗过程中自粘贴载药膜材与电极接触的表面的pH值变化,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界面pH变化引起药物的稳定性下降等不良影响,同时使得界面电解反应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与药物离子的竞争性传递过程。
3、体外透皮实验过程中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药物渗透性能
在上述体外透皮实验过程中,所取样品经一次性针式过滤膜过滤后进行HPLC检测,以确定各样品中的药物浓度,通过以下公式可以计算累积透过量Q(μg/cm2):
其中S为释放面积;V为改进Franz扩散池接受室的体积,Cn为第n次取样时接受液的浓度(μL/mL),Ci为第i次取样时接受液的浓度(μL/mL);0.5为取样量。
图6是用实施例3和实施例4制备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样品在不同方波脉冲电流作用下黄芩苷药物累积透过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实施例3样品在没有外加电流时其体外透皮实验过程中样品浓度在仪器的检测下限,说明其经皮透过量极低;相比之下,实施例4样品由于添加了透皮促渗剂氮酮,如曲线a所示,在没有外加电流时已经表现出较好的体外经皮渗透性能。曲线b和曲线c是实施例3样品在电流频率10Hz、电流密度分别为0.3和0.5mA/cm2的方波脉冲电流作用下黄芩苷药物的经皮渗透性能,曲线d是实施例4样品在电流频率10Hz、电流密度为0.5mA/cm2的方波脉冲电流作用下黄芩苷药物的经皮渗透性能。与未施加电流作用情况相比,方波脉冲电流均可明显提高实施例3样品和实施例4样品中黄芩苷的经皮渗透性能,其中样品4表现出了物理电辅助方法与化学促渗剂方法的协同增强,这些结果表明这些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样品适宜于作为药物辅助治疗的理疗电极。
Claims (3)
1.一种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由导电电极和剥离层夹合的自粘贴载药膜组成,所述的导电电极由柔性背衬层和带有连接插头和导线的柔性导电层组成,该导电电极包括无纺布带尾巴线电极片510产品、YZ-M硅橡胶电极和百生硅橡胶电极产品,所述的剥离层为硅化纸、聚氯乙烯覆膜、聚乙烯覆膜或聚丙烯覆膜,其特征在于,自粘贴载药膜由缓冲层和释药层组成,其中的缓冲层与导电电极的柔性导电层相连,释药层与剥离层相连,所述的缓冲层厚度为0.1-0.6mm,由下列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组成:壳聚糖,1-3%;聚乙烯醇,2-4%;明胶,7-10%;甘油,2-4%;增粘剂,30-42%;防腐剂,0.05-0.5%;乳酸,0.5-2%;缓冲溶液的无机盐,0.3-15%;电解质,0-2%;其余为水,且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所述的释药层厚度为0.3-1mm,由下列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组成:壳聚糖,1-3%;聚乙烯醇,2-4%;明胶,7-10%;甘油,2-4%;增粘剂,30-42%;防腐剂,0.05-0.5%;乳酸,0.5-2%;药物,0.1-8%;促渗剂,0-6%;其余为水,且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其特征在于,释药层和缓冲层的组分中的壳聚糖是平均分子量为15万-40万的壳聚糖;聚乙烯醇是平均分子量6万-14万的聚乙烯醇;明胶是平均分子量为2万-20万的明胶;无机盐缓冲溶液是pH5.5-pH6.5的醋酸盐缓冲溶液或pH5.8-pH8.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增粘剂是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低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防腐剂是尼泊金酯或苯甲酸钠;电解质是NaCl或KCl;药物是黄芩苷粉末或中药提取水溶液;促渗剂是氮酮。
3.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1)缓冲层凝胶材料的制备:
将壳聚糖溶解于质量浓度为2%的乳酸溶液中配成质量浓度为1-3%的溶液,将聚乙烯醇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8-15%溶液,将壳聚糖乳酸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按照质量比3-4∶1混合至均匀;边搅拌边依次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4-6倍的质量浓度为20-30%的明胶溶液,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15-30倍的pH5.5-pH6.5的醋酸盐缓冲溶液或pH5.8-pH8.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1-3倍的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低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1-3倍的甘油,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0.05-0.1倍的尼泊金酯或苯甲酸钠防腐剂,以及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5倍的质量浓度为10%的NaCl或KCl溶液电解质,在40-45℃下充分混合均匀后脱气;
2)释药层凝胶材料制备:
将壳聚糖溶解于质量浓度为2%的乳酸溶液中配成质量浓度为1-3%的溶液,将聚乙烯醇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8-15%溶液,将壳聚糖乳酸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按照质量比3-4∶1混合至均匀;边搅拌边依次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4-6倍的质量浓度为20-30%的明胶溶液,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10-20倍的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低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1-3倍的甘油,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0.05-0.1倍的尼泊金酯或苯甲酸钠防腐剂;搅拌30分钟后,边搅拌边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1-30倍的黄芩苷粉末或中药提取水溶液和相当于壳聚糖质量的0-6倍的氮酮促渗剂,在40-45℃下充分混合均匀后脱气;
3)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的制备:
在开口模具底部放上一层硅化剥离纸,将制备好的缓冲层凝胶材料倒入到开口模具中,在30-50℃条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40-50%范围,再将制备好的释药层凝胶材料倒入到缓冲层上,在30-50℃条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38-45%范围,去除模具,并在释药层表面附上硅化纸、聚氯乙烯覆膜、聚乙烯覆膜或聚丙烯覆膜的剥离层材料,然后裁剪成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再剥去缓冲层面的硅化剥离纸,并将其与由柔性背衬层和带有连接插头和导线的柔性导电层组为一体的导电电极相粘贴,从而获得一种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53124A CN100588438C (zh) | 2008-05-14 | 2008-05-14 |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53124A CN100588438C (zh) | 2008-05-14 | 2008-05-14 |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69256A true CN101269256A (zh) | 2008-09-24 |
CN100588438C CN100588438C (zh) | 2010-02-10 |
Family
ID=40003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531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8438C (zh) | 2008-05-14 | 2008-05-14 |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88438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60029A (zh) * | 2019-10-09 | 2020-03-06 | 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 | 一种经皮给药贴及经皮给药方法 |
CN111617382A (zh) * | 2020-05-20 | 2020-09-04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一种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电刺激装置 |
-
2008
- 2008-05-14 CN CN200810053124A patent/CN10058843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60029A (zh) * | 2019-10-09 | 2020-03-06 | 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 | 一种经皮给药贴及经皮给药方法 |
CN111617382A (zh) * | 2020-05-20 | 2020-09-04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一种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电刺激装置 |
CN111617382B (zh) * | 2020-05-20 | 2023-08-25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一种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电刺激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88438C (zh) | 2010-0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Li et al. | Iontophoresis-driven porous microneedle array patch for active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 |
EP0509122B1 (en) | Device for the transdermal administration of protein or peptide drug | |
TWI231214B (en) | Pharmaceutical hydrogel compositions, drug delivery devices and methods | |
JP3119486B2 (ja) | イオントフォレーシス用電極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バイス | |
JP6446035B2 (ja) | 経皮的デリバリーシステム | |
CN102871956B (zh) | 一种治疗婴幼儿浅表血管瘤的盐酸普萘洛尔凝胶 | |
CN107007927A (zh) | 一种基于电场驱动给药的微针阵列药贴及制备方法 | |
TW400240B (en) | Device for iontophoresis | |
CN103269748B (zh) | 用于电离子透入疗法治疗的电极垫 | |
AU2008203298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ed delivery of active substance into the skin | |
KR101203768B1 (ko) | 통증 및 염증 완화성분을 함유한 저주파 자극기용 전도성 하이드로겔 전극 패취 | |
US2003014462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ns of the nail matrix and nail plate | |
CN108704218A (zh) | 一种皮肤无痛给药贴片 | |
CN101274118B (zh) |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588437C (zh) |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 |
EP3572119B1 (en) | Preparation of a portable transdermal administration patch apparatus | |
JPWO2007010900A1 (ja) | 貼付位置表示機能付き経皮吸収用パッチ及びイオントフォレーシス装置 | |
CN101862505B (zh) | 自电渗水凝胶贴膜 | |
CN100588438C (zh) |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 |
Lee et al. | Advancements in Skin‐Mediated Drug Delivery: Mechanism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 |
CN109481422B (zh) | 一种氧化石墨烯电热膜透皮贴剂 | |
KR102178353B1 (ko) | 인슐린과 코로솔산 및 생약추출물이 혼합된 당뇨치료용 경피약물전달 패치 조성물 및 이 조성물을 이용한 패치 제조방법 | |
CN100525751C (zh) | 高聚物多孔聚能离子经穴治疗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Gupta et al. | Iontophoretic drug delivery: concepts, approaches, and applications | |
CN103083675A (zh) | 一种中药脊椎巴布贴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0 Termination date: 2012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