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8696A - 提高熵编码的性能的方法和设备及使用所述熵编码性能提高方法的视频编码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提高熵编码的性能的方法和设备及使用所述熵编码性能提高方法的视频编码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8696A
CN101268696A CNA2006800345867A CN200680034586A CN101268696A CN 101268696 A CN101268696 A CN 101268696A CN A2006800345867 A CNA2006800345867 A CN A2006800345867A CN 200680034586 A CN200680034586 A CN 200680034586A CN 101268696 A CN101268696 A CN 101268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efficient
variable length
layer
bit stream
decod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45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培根
韩宇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68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8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7/00Conversion of a code where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given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to a code where the same, similar or subset of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different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 H03M7/30Compression; Expansion; Suppression of unnecessary data, e.g. redundancy reduction
    • H03M7/40Conversion to or from variable length codes, e.g. Shannon-Fano code, Huffman code, Morse code
    • H03M7/4006Conversion to or from arithmetic cod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 E02B3/14Preformed blocks or slabs for forming essentially continuous surfac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 E02D29/0258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02D29/0266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made up of preform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Adaptive entropy coding, e.g. adaptive variable length coding [AVLC] or context adaptive binary arithmetic coding [CABA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 set of transform coeffici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bits, e.g. of the compressed video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3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hierarchical techniques, e.g. scalability
    • H04N19/34Scalability techniques involving progressive bit-plane based encoding of the enhancement layer, e.g. fine granular scalability [F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600/00Miscellaneous
    • E02D2600/40Miscellaneous comprising stabilising elements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提高基于多层的编解码器系统中熵编码的性能的方法和设备。一种对离散层以及一个或多个精细可分级性(FGS)层的系数中的第一系数进行无损编码的可变长度编码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系数所属的预定单元区域中所包括的零的比例;根据所述比例是否超过预定阈值来选择多个分组单元之一;使用选择的分组单元将第一系数的绝对值分组;通过参考对应于选择的分组单元的VLC表将分组的绝对值变换为映射到其的码字。

Description

提高熵编码的性能的方法和设备及使用所述熵编码性能提高方法的视频编码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和方法涉及一种视频编码技术,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在基于多层的编解码器系统中提高熵编码的性能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包括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包含各种信息(如文本、视频、音频等)的多媒体服务。由于多媒体数据量通常较大,所以多媒体数据需要大容量存储介质和用于传输的宽的带宽。相应地,需要压缩编码方法来传输包括文本、视频和音频在内的多媒体数据。
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是去除数据冗余。可通过去除同一颜色或对象在图像中重复的空间冗余、在运动图像中相邻帧之间变化很小或者在音频中同一声音重复的时间冗余或者考虑人的视觉和对高频的有限感知的心理视觉冗余来压缩数据。在一般视频编码中,通过基于运动补偿的时间滤波去除时间冗余,通过空间变换去除空间冗余。
去除冗余之后的数据被再使用预定量化步长进行量化以进行有损编码。最后对量化后的数据进行熵编码以进行无损编码。
目前,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和ITU(国际电信联盟)的联合视频组(JVT)正在积极地进行用于实施使用H.264标准的基于多层的编码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当前在H.264标准中使用的熵编码技术包括CAVLC(上下文自适应可变长度编码)、CABAC(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和Exp_Golomb(指数Golomb)。
表1示出在H.264标准下用于每个待编码参数的熵编码技术。
表1
Figure A20068003458600051
Figure A20068003458600061
根据表1,如果entropy_coding_mode标志为0,那么在对指示相应宏块是处于帧内预测模式还是帧间预测模式的宏块类型、指定形成宏块的子块类型的宏块模式、作为用于确定量化步长的指标的量化参数、在帧间预测模式下指定所参考的帧的编号的参考帧索引以及运动矢量进行编码时使用Exp_Golomb,而在对定义原始图像和预测图像之差的残差数据进行编码时使用CABAC。
同时,如果entropy_encoding_mode标志为1,那么通过CABAC对所有参数编码。
由于CABAC对于具有高复杂性的参数展现出高性能,所以基于熵编码的VLC(可变长度编码)(如CAVLC)被设置为基本简表(profile)。
在波兹南的第16次JVT会议(JVT-P056)上,J.Ridge和M.Karczewicz的一篇题为“Variable length code for SVC”的论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SVC特性的新的VLC技术。在JVT-P056中,与H.264标准相同的过程被使用在离散层(discrete layer),而基于不同概率特性的VLC技术被使用在FGS层。
JSVM(联合可分级视频模型)所支持的用于执行精细可分级性(FGS)编码的三个扫描通道是重要性通道(significant pass)、细化通道(refinementpass)和remainder pass(余数通道)。各扫描通道由于其各自的概率特性而被采用不同的VLC技术。例如,在发现用于熵编码的细化通道中零系数更优选的事实时,在熵编码期间使用VLC表。
JVT-P056提出一种用于FGS层的VLC技术。根据该提出的VLC技术,在细化通道中对细化系数(细化比特)编码期间,每四个细化比特(表示使用固定数量的细化比特)被分为一组以形成一个符号,该符号随后被使用一个VLC表编码。然而,考虑到在各FGS层中具有不同的零分布的事实,该技术不是一种有效的编码技术。
图1示出在细化通道中使用一个VLC表时每个精细可分级性(FGS)层的非零比例。参照图1,对于较高的增强层,编码块中非零系数的数量趋向于增加到15%。另一方面,零系数的数量降低到15%。因此,假设零系数比非零系数多得多,则对于除了第一FGS层之外的上面的FGS层而言,将每四个细化系数分组的方法不是有效的。从编码性能来看,有必要根据各FGS层的特性适应性地应用不同的分组单元和VLC表。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内容,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这样一种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和设备通过允许在多个扫描通道中的细化通道中根据每个精细可分级性(FGS)层的特性适应性地选择分组单元和与其对应的可变长度编码(VLC)表来提高熵编码的性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下面的描述时将清楚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和其他方面、特点和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离散层以及一个或多个精细可分级性(FGS)层的系数中的第一系数进行无损编码的可变长度编码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系数所属的预定单元区域中所包括的零的比例;根据所述比例是否超过预定阈值来选择多个分组单元之一;使用选择的分组单元将第一系数的绝对值分组;通过参考对应于选择的分组单元的VLC表将分组的绝对值变换为映射到其的码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对输入比特流中精细可分级性(FGS)层的第一比特流进行无损解码来对FGS层的第一系数进行解码的可变长度解码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系数所属的预定单元区域中前一解码的第二系数中所包括的零的比例;根据所述比例是否超过预定阈值来选择多个分组单元之一;通过参考对应于选择的分组单元的VLC表,根据包括在第一比特流中的码字对第一系数解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对输入比特流中精细可分级性(FGS)层的第一比特流进行无损解码来对FGS层的细化系数进行解码的可变长度解码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每一预定单元区域读取关于交织到第一比特流的分组单元的信息;取出对应于分组单元的VLC表;通过参考对应于分组单元的VLC表,根据包括在第一比特流中的码字对第一系数解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离散层以及一个或多个精细可分级性(FGS)层的系数中的第一系数进行无损编码的可变长度编码设备,该设备包括:确定第一系数所属的预定单元区域中所包括的零的比例的装置;根据所述比例是否超过预定阈值来选择多个分组单元之一的装置;使用选择的分组单元将第一系数的绝对值分组的装置;通过参考对应于所述分组单元的VLC表将分组的绝对值变换为与其映射的码字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对输入比特流中精细可分级性(FGS)层的第一比特流进行无损解码来对FGS层的第一系数进行解码的可变长度解码设备,该设备包括:确定第一系数所属的预定单元区域中前一解码的第二系数中所包括的零的比例的装置;根据所述比例是否超过预定阈值来选择多个分组单元之一的装置;通过参考对应于选择的分组单元的VLC表根据包括在第一比特流中的码字对第一系数解码的装置。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优点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在细化通道中使用一个VLC表时每个精细可分级性(FGS)层的非零比例;
图2示出在离散层以及一个或多个FGS层中分别表示量化系数的示例;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细化比特编码器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细化比特解码器的框图;
图5是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熵编码器的FGS视频编码器的框图;
图6是可采用如图4所示的熵解码器的FGS视频解码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通过参照下面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以及实现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的方法。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本公开将是完整和彻底的,并将本发明的构思完全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限定。贯穿附图,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部件。
通常,在多个FGS层中,与较低的层相比,在较高的层中,零的数量变得更大。即使在一个FGS层中,零数量的分布在帧之间、片段(slice)之间、宏块之间或块之间也不同。因此,本发明允许基于一个单元区域(如帧、片段、宏块或块)中所包括的零的数量来适应性地选择分组单元和与其对应的可变长度编码(VLC)表。这里,分组单元是指形成一个符号的细化比特数。
图2示出在离散层以及一个或多个FGS层中分别表示量化系数的示例。
参照图2,用每个具有4×4系数的多个块来表示每层。相应位置处所标注的值被组合以表示量化系数。可通过从最高的FGS层开始截去多个层来实现比特率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仅可截去一层中的一些系数。
例如,在每层的4×4块中,位于第一列第二行的系数是3、-1和1。为了对相应位置的量化系数正确地解码,需要位于该位置的所有系数。然而,在有些情况下,1或者1和-1可能被截去,只有较低层的系数在解码器中被使用以对量化系数解码。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损失。
FGS层和离散层就其特性而言有很大不同。离散层更粗略地表达原始图像,而FGS层表达不同的值。此外,除了0、1和-1之外的值被表达在离散层中,而在FGS层中仅表达0、1和-1。
当离散层的相应系数为0时,FGS层的系数在重要性通道中被编码,当离散层的相应系数不为0时,FGS层的系数在细化通道中被编码。例如,在图2中,第一FGS层中带阴影的比特(即,细化比特)在细化通道中被编码。
根据本发明的自适应VLC方法尤其适合在细化通道中被采用。在离散层的VLC编码系数的情况下,级别(level)和尾端(trailing ones)都应该被编码。然而,在VLC编码细化系数的情况下,由于不必考虑级别和尾端,所以采用一种更有效简单的VLC方法是有利的和期望的。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细化比特编码器100的框图。
选择部分120通过参考前一编码的单元区域的细化比特来确定将在分组部分110中使用的分组单元。单元区域可以是输入的细化比特所属的帧、片段、宏块或块。
一旦确定了当前细化比特的单元区域,选择部分120就对该单元区域的比特中的零的数量进行计数。如果该单元区域的比特中零的比例超过预定阈值,那么如JVT-P056中所建议的,将分组单元设置为4。然而,如果该单元区域的比特中零的比例未超过所述预定阈值,那么将分组单元设置为3。如果相当多的零出现在将被编码的比特中,那么可将几个零分组并将其表达为一个短的码字。因此,将分组单元设置为一个相对大的数是有利的。相反,如果出现在将被编码的比特中的零的数量较少,那么有利地将分组单元设置为一个相对小的数。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选择部分120被配置为可调节地选择分组单元。
在本实施例的上述实施例中,作为示例,使用了一个阈值和两个分组单元,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通常可以使用n个阈值和n+1个分组单元,其中,n是自然数。所述阈值可以是根据经验或实验确定的值,例如7/8、3/4或2/3。一旦确定了分组单元,选择部分120就向幅值编码部分130提供从表存储部分140所存储的VLC表中选择的相应VLC表。如果分组单元被改变,那么应该相应地改变VLC表。
当分组单元为4时,将JVT-P056中所提出的VLC表(即,表2)提供给幅值编码部分130。当分组单元为3时,将本发明所提出的VLC表(即,表3)提供给幅值编码部分130。在表2和表3中,符号是根据每四个细化比特分组的串的绝对值,码字是符号的映射结果。
表2
  符号   码字   符号   码字
  0000   00   1000   101
  0001   010   1001   11011
  0010   011   1010   11100
  0011   11000   1011   111101
  0100   100   1100   11101
  0101   11001   1101   111110
  0110   11010   1110   1111110
  0111   111100   1111   1111111
表3
  符号   码字
  000   00
  001   01
  010   10
  011   011
  100   100
  101   101
  110   1101
  111   11110
同时,输入的待编码的细化比特被输入到分组部分110。分组部分110使用选择部分120所提供的分组单元将输入的细化比特分组。分组的细化比特的绝对值(1或0)被提供给幅值编码部分130,各细化比特(除0之外)的符号被提供给符号编码部分150。
表存储部分140存储VLC表,并向幅值编码部分130提供对应于选择部分120所选择的分组单元的VLC表。表存储部分140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如ROM、PROM、EPROM、EEPROM、闪存等)、易失性存储器(如RAM)、存储介质(如硬盘)或任何其他适合该目的的介质。
幅值编码部分130通过参考表存储部分140所提供的VLC表,将分组部分110所提供的分组的细化比特的绝对值(即,符号)变换为码字。符号编码部分150将分组部分110所提供的符号编码为1比特的符号码。通常,具有正号的符号码被编码为0,具有负号的符号码被编码为1。
最后,复用器(Mux)160将从幅值编码部分130输出的一组码字与从符号编码部分150输出的一组码字复用,以产生比特流。例如,假设待编码的细化比特集为{-1,0,1,1,0,0,1,-1},现在将描述细化比特编码过程。
如果单元区域的细化比特中零的比例不超过预定阈值,那么比例选择部分120选择分组单元为3。这里,分组部分110将一组细化比特分为几个组,每组包括三个比特,分别将前面添加了0以调节零的数量的单元的绝对值101、100、110和11提供给幅值编码部分130,将符号{-,+,+,+,-}提供给符号编码部分150。
幅值编码部分130从表存储部分140接收VLC表(即,表3),并通过参考表3将101、100和110变换为相应的码字。结果,值1011001101从幅值编码部分130输出,并输入到Mux 160。同时,符号编码部分150将符号{-,+,+,+,-}变换为码字10001。还可对变换结果10001进行游程(run-level)编码。随后,Mux 160将1011001101和10001复用,并输出复用结果。
如果单元区域的细化比特中零的比例超过预定阈值,那么比例选择部分120选择分组单元为4。这里,分组单元110将一组细化比特分为几个组,每组包括四个比特,分别将绝对值1011和0011提供给幅值编码部分130,将符号{-,+,+,+,-}提供给符号编码部分150。
幅值编码部分130从表存储部分140接收VLC表(即,表2),并通过参考表2将绝对值1011和0011变换为相应的码字。结果,值11110111000从幅值编码部分130输出,并输入到Mux 160。同时,符号编码部分150将符号{-,+,+,+,-}变换为码字10001。还可对变换结果10001进行游程编码。随后,Mux 160将11110111000和10001复用,并输出复用结果。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细化比特解码器200的框图,细化比特解码器200对应于图3所示的细化比特编码器100。参照图4,输入的比特流被解复用器(Demux)210分离为一组码字和一组符号码。所述一组码字和一组符号码被分别提供给幅值解码部分230和符号解码部分250。
与细化比特编码器100相同,选择部分220对前一解码的单元区域的细化比特中零的比例进行计数,并根据该单元区域的细化比特中零的比例是否超过预定阈值来选择两个分组单元之一。当然,可以设置多个分组单元。例如,选择部分200可以选择三个或更多个分组单元。
幅值解码部分230从表存储部分240读取对应于所选择的分组单元的VLC表(即,表2或表3),并继续读取所述一组码字的比特,直到出现与VLC表的任何一个码字相同的值。如果从VLC表读取的给定数量的比特与特定码字相同,那么对对应于所述特定码字的符号进行解码。
解码的符号被提供给符号解码部分250。随后,符号解码部分250逐个读取Demux 210提供的符号码,并顺序地将幅值解码部分230所提供的符号中对应于所述符号码的符号分配给非零符号(即,1)。按照这种方式,从比特流中对当前细化比特解码。
例如,假设提供给细化比特解码器200的比特流为1111011100010001。Demux 210从所述比特流中分离11110111000和10001,随后11110111000和10001被分别提供给幅值解码部分230和符号解码部分250。同时,选择部分220确认前一恢复的单元区域的细化比特中零的数量超过预定阈值,并使表存储部分240向幅值解码部分230提供VLC表(即,表2)。
幅值解码部分230逐比特读取比特流11110111000,直到出现与表2中列出的任何一个码字相同的码字。由于遇到码字11110之前不存在与表2中列出的码字之一相同的码字,所以幅值解码部分230检查下一码字111101。由于表2中列出了相同的码字111101,所以相应符号1011被解码。按照相同的方式,从其余比特11000对0011解码。结果,值10110011从幅值解码部分230输出,并被输入到符号解码部分250。符号解码部分250对对应于幅值解码部分230所提供的值10001的符号{-,+,+,+,-}解码,并将所述符号分配给输入比特10110011中的非零值。最后,最先输入到编码器100的一组细化比特(即,{-1,0,1,1,0,0,1,-1}被解码。
在上面的描述中,细化比特解码器200按照与编码器100类似的过程选择多个分组单元之一,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由于在被发送给细化比特解码器200之前部分FGS层可能被截去,所以可以使用包含当前块的单元区域内的周围环境特性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中选择不同的分组单元。
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细化比特编码器100中选择的分组单元被交织为比特流,并被发送给细化比特解码器200。可以按照单元区域(即,以帧、片段、宏块或块为单位)选择分组单元。然而,当在太小的单元区域中选择VLC表时,传输开销可能变大。因而,优选地,单元区域以片段或宏块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片段头或宏块头中发送指示所选择的VLC表的标志(token)。
在接收到具有所述标志的比特流之后,细化比特解码器200可直接从表存储部分240取出对应于分组单元的VLC表。因而,可以不提供选择部分220。
图5是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熵编码器的FGS视频编码器1000的框图。
原始视频序列被输入到增强层编码器600。此外,当层之间的分辨率存在差异时,原始视频序列被下采样器550下采样,下采样的视频序列被输入到基本层编码器500。
预测器610从当前宏块减去使用预定预测技术预测的图像,以获得残差信号。方向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帧内-BL预测和残差预测可用于预测。
变换器620使用空间变换(如离散余弦变换(DCT))或小波变换将残差信号变换为变换系数。
量化器630使用预定的量化步长对变换系数进行量化以产生量化系数,其中,随着量化步长的大小增加,数据损失级别或压缩率增大。
基本层编码器500包括预测器510、变换器520和量化器530,这三个部件与增强层编码器600中它们的对应部件具有相同的功能。然而,与预测器610不同,预测器510不能使用帧内-BL预测,也不能使用残差预测。
熵编码器640对量化系数进行无损编码,以产生FGS层比特流。类似地,熵编码器540将量化系数无损编码为基本层比特流。复用器(Mux)650将FGS层比特流和基本层比特流复用为一个比特流,并将其发送给视频解码器。
熵编码器640可包括图3所示的细化比特编码器100。用作细化比特编码器100的熵编码器640对FGS层的量化系数,具体地讲,零系数(即,相应离散层的细化比特)执行无损编码。在这种情况下,熵编码器640从量化器630接收包含在单元区域中的细化比特。
图6是可采用如图4所示的熵解码器的FGS视频解码器2000的框图。
输入的比特流被解复用器(Demux)860分离为FGS比特流和基本层比特流,随后,FGS比特流和基本层比特流分别被提供给增强层解码器800和基本层解码器700。
熵解码器810根据熵编码器640中使用的对应方法执行无损解码操作,以对量化系数解码。
逆量化器820根据量化器630所使用的量化步长对解码的量化系数进行逆量化。
逆变换器830使用逆变换技术(如逆DCT或逆小波)对逆量化的系数进行逆变换。
逆预测器840通过与预测器610使用的技术相同的技术获得预测图像,并将预测图像与逆变换的结果相加以对视频序列解码。
基本层解码器700可包括熵解码器710、逆量化器720、逆变换器730和逆预测器740,这些部件与增强层解码器800中它们的对应部件具有相同的功能。
熵解码器810可包括图4所示的细化比特解码器200。用作细化比特解码器200的熵解码器810对FGS层的量化系数,具体地讲,零系数(即,相应离散层的细化比特)进行无损解码。在这种情况下,熵解码器810使用前一熵解码的单元区域中所包含的细化比特。
图2至图6所示的部件可以实现为在特定存储区域中执行的软件(如任务、类、子例程、过程、对象、执行线程或程序)和/或硬件(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所述部件还可以实施为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此外,所述部件可被有利地配置为驻留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执行。
尽管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产业上的可应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以提高基于多层的编解码器系统中熵编码的性能,从而对于给定数量的比特提供提高的视频质量。

Claims (18)

1、一种对离散层以及一个或多个精细可分级性(FGS)层的系数中的第一系数进行无损编码的可变长度编码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系数所属的预定单元区域中所包括的零的比例;
根据所述比例是否超过预定阈值来选择多个分组单元之一;
使用选择的分组单元将第一系数的绝对值分组;
通过参考对应于选择的分组单元的VLC表将分组的绝对值变换为映射到其的码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长度编码方法,其中,对应于第一系数的离散层的系数是非零系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长度编码方法,其中,第一系数具有-1、0和1之间的一个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长度编码方法,还包括:对第一系数中的任何非零系数的符号编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长度编码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分组单元的数量等于1加上所述预定阈值的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长度编码方法,还包括:将选择的分组单元交织为形成变换的码字的比特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长度编码方法,其中,单元区域是从由帧、片段、宏块和块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长度编码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分组单元为3或4。
9、一种通过对输入比特流中精细可分级性(FGS)层的第一比特流进行无损解码来对FGS层的第一系数进行解码的可变长度解码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系数所属的预定单元区域中前一解码的第二系数中所包括的零的比例;
根据所述比例是否超过预定阈值来选择多个分组单元之一;
通过参考对应于选择的分组单元的VLC表,根据包括在第一比特流中的码字对第一系数解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长度解码方法,其中,对第一系数解码的步骤包括:
对对应于所述码字的第一系数的绝对值解码;
根据包括在第一比特流中的码字对符号解码,并将解码的符号添加到第一系数的绝对值,以对第一系数解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长度解码方法,其中,第一系数是细化比特。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长度解码方法,其中,第一系数具有-1、0和1之间的一个值。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长度解码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分组单元的数量等于1加上所述预定阈值的值。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长度解码方法,其中,单元区域是从由帧、片段、宏块和块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
15、一种通过对输入比特流中精细可分级性(FGS)层的第一比特流进行无损解码来对FGS层的细化系数进行解码的可变长度解码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每一预定单元区域读取关于交织为第一比特流的分组单元的信息;
取出对应于分组单元的VLC表;
通过参考对应于分组单元的VLC表,根据包括在第一比特流中的码字对第一系数解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变长度解码方法,其中,单元区域是从由帧、片段、宏块和块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
17、一种对离散层以及一个或多个精细可分级性(FGS)层的系数中的第一系数进行无损编码的可变长度编码设备,该设备包括:
确定第一系数所属的预定单元区域中所包括的零的比例的部分;
根据所述比例是否超过预定阈值来选择多个分组单元之一的部分;
使用选择的分组单元将第一系数的绝对值分组的部分;
通过参考对应于所述分组单元的VLC表将分组的绝对值变换为映射到其的码字的部分。
18、一种通过对输入比特流中精细可分级性(FGS)层的第一比特流进行无损解码来对FGS层的第一系数进行解码的可变长度解码设备,该设备包括:
确定第一系数所属的预定单元区域中前一解码的第二系数中所包括的零的比例的部分;
根据所述比例是否超过预定阈值来选择多个分组单元之一的部分;
通过参考对应于选择的分组单元的VLC表从包括在第一比特流中的码字对第一系数解码的部分。
CNA2006800345867A 2005-09-26 2006-09-25 提高熵编码的性能的方法和设备及使用所述熵编码性能提高方法的视频编码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012686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1996705P 2005-09-26 2005-09-26
US60/719,967 2005-09-26
KR10-2006-0003321 2006-01-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8696A true CN101268696A (zh) 2008-09-17

Family

ID=39989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345867A Pending CN101268696A (zh) 2005-09-26 2006-09-25 提高熵编码的性能的方法和设备及使用所述熵编码性能提高方法的视频编码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714706B1 (zh)
CN (1) CN10126869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3554A (zh) * 2011-06-21 2012-12-26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帧间图像预测编解码方法及视频编解码器
CN103141101A (zh) * 2010-09-30 2013-06-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动态图像加密装置、动态图像加密方法、动态图像加密用计算机程序、动态图像解密装置、动态图像解密方法及动态图像解密用计算机程序
CN108028930A (zh) * 2015-09-10 2018-05-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编码设备、解码设备及其编码方法和解码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72870B1 (ko) * 2005-12-12 2007-1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Fgs 계층의 블록에 포함되는 계수의 특성에 따라 비디오신호를 부호화하고 복호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A2702488C (en) * 2007-10-15 2013-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mproved enhancement layer coding for scalable video coding
US8848787B2 (en) 2007-10-15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ment layer coding for scalable video coding
KR101426272B1 (ko) * 2008-03-10 2014-08-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부호화장치 및 영상 복호화장치
US9264706B2 (en) * 2012-04-11 2016-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ypass bins for reference index coding in video coding
WO2013162283A1 (ko) * 2012-04-24 2013-10-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디오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3807B2 (ja) * 1996-09-09 2002-03-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符号化装置および画像符号化方法
US7099387B2 (en) 2002-03-22 2006-08-29 Realnetorks, Inc. Context-adaptive VLC video transform coefficients encoding/deco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1101A (zh) * 2010-09-30 2013-06-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动态图像加密装置、动态图像加密方法、动态图像加密用计算机程序、动态图像解密装置、动态图像解密方法及动态图像解密用计算机程序
CN103141101B (zh) * 2010-09-30 2016-05-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动态图像加密装置、动态图像加密方法、动态图像解密装置及动态图像解密方法
CN102843554A (zh) * 2011-06-21 2012-12-26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帧间图像预测编解码方法及视频编解码器
CN108028930A (zh) * 2015-09-10 2018-05-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编码设备、解码设备及其编码方法和解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14706B1 (ko) 2007-05-04
KR20070034917A (ko) 200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34732B2 (ja) エントロピコーディングの性能向上方法および装置、前記方法を利用したビデオコーディ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268696A (zh) 提高熵编码的性能的方法和设备及使用所述熵编码性能提高方法的视频编码方法和设备
KR100809301B1 (ko) 엔트로피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RU2406258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и декодирова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связанные с сжатием видеосигнала
KR100809298B1 (ko) 플래그 인코딩 방법, 플래그 디코딩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이용한 장치
US748621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tropy coding
US73489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performance of entropy coding, and video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entropy coding performance enhancing method
KR100736096B1 (ko) 비디오 신호를 그룹별로 인코딩 및 디코딩하는 방법 및장치
KR20070006445A (ko) 하이브리드 엔트로피 부호화, 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KR20070077059A (ko) 엔트로피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KR20060122684A (ko) 영상 신호의 인코딩 및 디코딩 방법
US2007007108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tropy encoding and entropy decoding fine-granularity scalability layer video data
KR100772870B1 (ko) Fgs 계층의 블록에 포함되는 계수의 특성에 따라 비디오신호를 부호화하고 복호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192978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performance of entropy coding, and video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entropy coding performance enhancing method
US8938001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ding using combinations
KR100834757B1 (ko) 엔트로피 부호화 효율을 향상시키는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이용한 비디오 인코더 및 비디오 디코더
US5966470A (en) Coding apparatus for image compression
KR100763192B1 (ko) Fgs 계층의 비디오 데이터를 엔트로피 부호화 및복호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H09172379A (ja) 可変長符号化装置及び方法
KR20070011050A (ko) 영상 신호의 코딩정보를 압축/해제하기 위해 모델링하는방법
Li et al. Joint position and amplitude coding in hybrid variable length coding for video compre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