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4722B - 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4722B
CN101264722B CN2007101704685A CN200710170468A CN101264722B CN 101264722 B CN101264722 B CN 101264722B CN 2007101704685 A CN2007101704685 A CN 2007101704685A CN 200710170468 A CN200710170468 A CN 200710170468A CN 101264722 B CN101264722 B CN 1012647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soft wing
tool
inflated
aircr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704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4722A (zh
Inventor
孙为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7101704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647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64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4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4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47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其具有机舱、充气软翼装置、动力驱动装置及方向控制装置;该机舱底部设有着地轮,该充气软翼装置,内置有双层充气软翼、伸缩杆与该充气软翼的充气装置。上述该机舱飞行器可容纳数人同时供人乘坐,通过机舱的设计可避免乘客直接裸露于外,增强了安全性。在陆上行驶时,操纵者可通过动力装置推动飞行器前进。当需要起飞时,可打开储放仓,通过伸缩杆推出以伞绳与机舱连接的充气软翼,并对其进行充气,当充气软翼撑开后就能提供一向上的浮力,从而使飞行器起飞。还可在该飞行器下方设一浮桶,这样该飞行器就可以在水面上降落或起飞。

Description

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尤指一种具有充气软翼而能快速飞行且在陆地、水面皆可降落及起飞的飞行器。
背景技术
飞机已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现有的飞机一般包括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但操纵此类飞机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且费用昂贵。
为了满足人们亲自体验飞行的要求,现已开发了一些便于操作的简易飞行器,如:动力角翼、动力飞行伞和无动力滑行伞等。该类简易飞行器主要包括一伞部以及一套简易的操纵装置,可以让使用者轻松的翱翔在空中。
惟由现有的此类简易飞行器来分析可知,由于其结构的设计只能承载一人,对于不具操作技巧的使用者而言就无法享受飞翔乐趣,也无法实现此类简易飞行器的运输功效;
另就是不具动力的此类简易飞行器受场地与自然条件的制约较大,起飞和降落都需要有特定条件相配合,实用价值不高;
再者,此类简易飞行器在飞行中人裸露于外,降落时由人的双脚着地,危险性大,安全性不足;
还有就是此类简易飞行器无法在水面上降落或起飞,依过去的经验来看,当其降落至水面上时,人就会落入水中,而伞部也会落在水面上,如此即不可能再行起飞。
另以目前市场上渐成主流的动力飞行伞和无动力滑行伞作进一步分析,此类伞具在其前缘设有开口,该种伞具靠气流来撑起伞部,倘在飞行当中突然遇到侧风或下压气流时,极有可能发生折伞的状况,此即会危及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再者,此类靠气流来撑起的伞具的迎风阻力较大,在飞行速度上受到一定的制约,其只有在俯冲时降低伞具的攻角以减小迎风阻力,才能够拥有较快的速度,在一般飞行状况下均无法克服伞具迎风阻力而突破其极限速度;倘若此类动力飞行伞和无动力滑行伞的伞部有较好的支撑能力而不需靠气流来撑起,则在安全性方面能够大大的提高,又若此类伞具能够减小其迎风阻力,必然也能够让飞行速度更为快速。
显然现有的此类简易飞行器仍有其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其可容纳数人同时乘坐,安全性高,飞行速度能够提升,且可在陆上行驶,对起飞和降落的场地要求低,操纵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其包括:
一机舱,其底部设有着地轮,机舱内至少设有一个座椅;
一动力驱动装置,设置于该机舱后侧;
一充气软翼装置,设置于该机舱上方的储放仓内,其包括一充气软翼通过伞绳与所述机舱相连,该充气软翼为双层结构,内部形成一空气容置空间;一充气装置通过管道与该充气软翼相连,可对其进行充气;
一伸缩杆,设置于该机舱中,所述伸缩杆可由所述储放仓处伸出,且所述伸缩杆顶部设有扣环供一伞绳穿过;
一充气软翼操纵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舱内,该充气软翼操纵装置是以操纵绳与充气软翼的侧边相连;
一浮桶,设于所述机舱下方,该浮桶的下底面高于所述着地轮的最低着地点。
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舱上的螺旋桨,用于驱动该螺旋桨的发动机,以及设于机舱内的发动机操纵开关。
上述该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可容纳数人同时乘坐,通过机舱的设计可避免乘客直接裸露于外,增强了安全性。通过所述浮桶的设计,可使该飞行器进一步应用于水上。在水中,该浮桶对飞行器提供了浮力,水中的滑行与陆地上相同,通过螺旋桨产生的气流推动。当需要起飞时,可打开储放仓,通过伸缩杆推出充气软翼,并通过充气装置对其进行充气,当充气软翼撑开后就能提供一向上的浮力,从而使飞行器起飞,在飞行时,操纵者可以通过充气软翼操纵装置来控制飞行器的方向及起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设有一方向控制装置,该方向控制装置包括设于飞行器后端的方向舵,设于机舱内的方向舵操纵装置以及连接该方向舵与方向舵操纵装置的方向操作绳。通过此方向控制装置的设计,可通过改变方向舵的方向角度,使该飞行器在陆地与水面上自由的转向。
本发明的另一改进在于,该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设有一止动装置,设于机舱底部;通过止动装置,可使该飞行器在陆地上实现随时止动的功能。
此外所述具充气软翼的动力飞行器机舱上还可设有方向指示灯,用于陆地上转向时的指示;设置比托管,以便控制飞行器的飞行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部份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飞行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的伞绳、操纵绳连接在壳体与充气软翼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降落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示意图;以及
图8为本发明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的底部着地轮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形成为一流线型的机舱1,该机舱1包括一壳体10,在壳体10内形成有座舱20。壳体10侧面开有仓门11与后仓窗12,还配置有方向灯13;壳体10前端设有比托管14;壳体10顶部设有一储放仓15,底部设有着地轮16,同时在该壳体10的后端设有一螺旋桨17并在该螺旋桨17后端设有一方向舵18;在机舱1的下方设有一个浮桶30,该浮桶30的下底面高于所述着地轮16的最低着地点,因此不会影响飞行器在陆地上的运行。再配合图2所示,机舱20内设有若干个座椅21,在靠近主驾驶座椅21处设有操纵杆22与踏板23,其中踏板23通过方向操作绳24与方向舵18上的方向舵操纵臂25相连,该踏板23即为本发明的方向舵操纵装置,且该踏板23同时控制前着地轮16的方向,由此操控方向舵18及前着地轮16的转向从而控制飞行器的行进方向。此外,飞行器的后端与螺旋桨17相连设有一发动机19,在所述操纵杆22上设有该发动机19的控制开关26。
在所述储放仓15内,设有充气软翼151、充气装置153以及充气软翼扣环154,另在壳体10中设有一可由储放仓15处伸出的伸缩杆152;配合图3与图4所示,其中充气软翼151为双层结构,内部形成一空气容置空间155,该充气装置153通过管道156与该空气容置空间155相连通,可向其中充入空气;当充气软翼151撑开后依靠伞绳157与壳体10上的充气软翼扣环154相连;此外如图5中所示,该充气软翼151的侧边通过操纵绳27与操纵杆22相连,又充气软翼151的前缘通过操纵绳28与另一操纵杆22相连,该操纵杆22与操纵绳27、28构成了充气软翼操纵装置;伸缩杆152顶部设有扣环158供一伞绳157穿过。
如上,所述螺旋桨17,发动机19与发动机操纵开关26构成了该飞行器的动力驱动装置。当然,该动力驱动装置也可改为等效的替代物,如喷射式的;另该螺旋桨17可以采用一如图中所示的函道风扇型式,一方面其能够提供较为有效的推力,另一方面亦由于其螺旋桨17是呈一包覆状态,而能够大幅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不会在使用中伤及人员或撞击周边物体。
所述方向舵18,踏板23,通过方向操作绳24相连构成了该飞行器的方向控制装置。当然,该方向控制装置也可改为等效的替代物。
所述储放仓15,充气软翼151,伸缩杆152以及充气装置153构成了该飞行器的充气软翼装置,该充气软翼151可由布料缝制而成,由图2中可以见到在该充气软翼151中设有隔间以确保其充气后的形状,该充气软翼151在使用时是由充气装置153全程进行充气,当充气软翼151中的空气由布料车缝处泄出时,仍可由充气装置153源源不断的补足;该充气装置153的工作状态可由压力开关来进行控制,当充气软翼151中的压力足够时该充气装置153可以减低供气速度,而当充气软翼151中的压力不足时,该充气装置153可以增加供气速度,如此即可在该充气软翼151被树枝或岩石刮破小孔时,仍能够由充气装置153的供气维持其应有的形状,而可提升整体的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充气软翼151是靠充气装置153的充气来保持其形状,而不需靠气流来提供支撑作用,故而在遇到侧风或下压风时仍能够维持其应有的形状,不会发生折伞的意外状况,故而能够大幅提供使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此外,如图3所示在机舱1的底部近着地轮16处设有一止动装置19,该止动装置19可由另一踏板23来控制。
如图4所示,在陆地上运行时,驾驶者可坐于主驾驶座椅21上,手握操纵杆22,按动发动机操纵开关26来控制油门大小,需要转向时,通过踏板23来操纵方向舵18及前着地轮16的方向,从而控制飞行器的行进方向;止动时,可通过机舱1底部的止动装置19来实现。
通过所述浮桶30的设计,该飞行器可以直接驶入水中,在水中由浮桶30支持飞行器的平衡,水中的滑行和陆地上操纵相同,此时,踏板23操纵方向舵18及前着地轮16来控制前进的方向,该前着地轮16可以提供类似船舶方向舵的作用,并以操纵杆22上的发动机操纵开关26控制油门,即控制滑行速度。
当在陆地上需要起飞时,可打开储放仓15,通过伸缩杆152将充气软翼151顶出储放仓15,如图3所示,此时所述充气装置153对充气软翼151进行充气,成型后的充气软翼151呈机翼状,通过伞绳157与充气软翼扣环154相连;当该飞行器的动力驱动装置启动推动机舱1向前移动,充气软翼151在空气中受到气流的作用产生向上的浮力,由此带动机舱1升空,在起飞后可收回伸缩杆152。在空中飞行时,同样可以通过充气软翼操纵装置的操纵杆22通过操纵绳27来操纵充气软翼151的两侧角度从而控制前进的方向,并可在平飞时由操纵杆22通过操纵绳28来减小充气软翼151的攻角以减小迎风阻力,而能够拥有较快的速度。在结束飞行时,通过控制操纵杆22来拉动操纵绳27控制充气软翼151减小浮力,从而缓慢降落,并在落地前将伸缩杆152向上伸出,如图6所示,其顶端的扣环158支撑下落的伞绳157,使充气软翼151不至落下罩住整个机舱1或是被卷入螺旋桨17内。
在水上的起飞与降落,方法与陆地上相同。当需要起飞时,靠支撑杆152顶出充气软翼151,并对其进行充气;当需要降落时,靠操纵杆22来控制充气软翼151,同时在降落至水面之前向上伸出伸缩杆152支撑充气软翼151,防止落入水中。
再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去除了所述浮桶30,使结构更为简单,且保留了上述飞行器在陆地上行驶,起飞以及降落等功能。
最后参阅图8所示,该飞行器的着地轮16可以是如图8A中的一前二后的配置,也可以是如图8B所示的二前一后的配置,同样也可以如图8C配置成2前2后。

Claims (8)

1.一种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舱,其底部设有着地轮,机舱内至少设有一个座椅;
一动力驱动装置,设置于该机舱后侧;
一充气软翼装置,设置于该机舱上方的储放仓内,其包括一充气软翼通过伞绳与所述机舱相连,该充气软翼为双层结构,内部形成一空气容置空间,还设有一充气装置通过管道与该充气软翼相连;
一伸缩杆,设置于该机舱中,所述伸缩杆可由所述储放仓处伸出,且所述伸缩杆顶部设有扣环供一伞绳穿过;
一充气软翼操纵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舱内,该充气软翼操纵装置是以操纵绳与充气软翼的侧边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软翼操纵装置另以一操纵绳与充气软翼的前缘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舱上的螺旋桨,用于驱动该螺旋桨的发动机,以及设于机舱内的发动机操纵开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是一函道风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设有一方向控制装置,该方向控制装置包括设于动力驱动装置后端的方向舵,设于机舱内的方向舵操纵装置以及连接该方向舵与方向舵操纵装置的方向操作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设有一方向舵操纵装置,该方向舵操纵装置控制前着地轮的方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上设有比托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下方设有一浮桶,该浮桶的下底面高于所述着地轮的最低着地点。
CN2007101704685A 2007-11-15 2007-11-15 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47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04685A CN101264722B (zh) 2007-11-15 2007-11-15 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04685A CN101264722B (zh) 2007-11-15 2007-11-15 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4722A CN101264722A (zh) 2008-09-17
CN101264722B true CN101264722B (zh) 2010-08-11

Family

ID=39987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7046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4722B (zh) 2007-11-15 2007-11-15 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647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8541A (zh) * 2008-11-10 2009-05-13 龚炳新 飞行汽车
CN104464440B (zh) * 2014-12-19 2017-03-01 上海电机学院 翼装飞行模拟器
CN105810040A (zh) * 2016-05-18 2016-07-27 袁芫 一种飞机飞行的地面滑跑训练器
CN109436318B (zh) * 2018-12-05 2023-08-2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翼伞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78192A (zh) * 2021-11-17 2022-01-28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飞行器的操控方法、系统及多功能飞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4722A (zh) 2008-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08488B2 (en) Safety flier—a parachute-glider air-vehicle with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capability
US3954231A (en) Control system for forward wing aircraft
US5160100A (en) Airfoil canopy aircraft
ES2420963T3 (es) Aeronave lenticular
US7322872B2 (en) Model toy aircraft
US4858854A (en) Inflatable aerodynamic wing structure
CN101157383B (zh) 一种v字型尾翼飞艇
CN101264722B (zh) 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
US20070018041A1 (en) Model aircraft
HUE034865T2 (hu) Lencse alakú léghajó és kapcsolódó vezérlések
US3322223A (en) Ground effect machines
CN110225836A (zh) 可转换空用-陆用车辆的操作稳定性控制
US2736514A (en) Convertible aircraft
US4913375A (en) Vehicle for use on land, air, or water
US20040084565A1 (en) Methods of buoyant and/or semi-buoyant (basb) vehicles utilizing basb in conjunction with pressurized fluid stream jet (pjet) and variously shaped bodies, wings, outriggers, and propulsion/repulsion configurations
US6824098B1 (en) VTOL parafoil aircraft
CN106081099A (zh) 航空器固定翼及使用该固定翼的多旋翼飞机和固定翼飞机
CN213921484U (zh) 无人机
US6719079B2 (en) Ground effect vehicle using a frontal ram air stream and aerodynamic lift
CN201158457Y (zh) 具充气软翼的快速飞行器
US20070001057A1 (en) Tethered, pilotable, stationary/towable kite
CN201309589Y (zh) 具开口伞的动力飞行器
CN207360563U (zh) 一种可折叠翼地效飞船
CN201338727Y (zh) 具三角翼的动力飞行器
US6497189B1 (en) Hover-effect craf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