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0572A - 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0572A
CN101260572A CNA2008100371434A CN200810037143A CN101260572A CN 101260572 A CN101260572 A CN 101260572A CN A2008100371434 A CNA2008100371434 A CN A2008100371434A CN 200810037143 A CN200810037143 A CN 200810037143A CN 101260572 A CN101260572 A CN 101260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body
copolymerized polyester
polyester elastic
single filament
manufacture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371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海洋
喻爱芳
王依民
倪建华
贺小游
邹旭东
司小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UWEI CHEMICAL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UWEI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UWEI CHEMIC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UWEI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0371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605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60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05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包括干燥、熔融挤出、水浴冷却、拉伸、定型和上油卷绕,干燥时加入烯烃类聚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包括干燥、熔融挤出、水浴冷却、拉伸、定型和上油卷绕,干燥时加入烯烃类聚合物,干燥后共聚聚酯弹性体和烯烃类聚合物的混合物含水率≤50PPM。本发明的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工艺流程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共聚聚酯弹性体的可纺性好,实际效果好。按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在小形变时具有足够大回弹模量,纤维表面光洁,内在质量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添加烯烃类聚合物的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添加烯烃类聚合物并且干燥后共聚聚酯弹性体和烯烃类聚合物的混合物含水率≤50PPM的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共聚聚酯弹性体简称TPE-E,是一种热塑性共聚聚酯弹性体材料,具有橡胶的高弹性、高强度、高回弹性,又具有可注塑加工的特征,具有环保无毒安全的特点,硬度范围广,有优良的着色性,触感柔软,耐候性、抗疲劳性和耐温性好,加工性能优越,无须硫化,可以循环使用降低成本,既可以二次注塑成型,与PP、PE、PC、PS、ABS等基体材料包覆粘合,也可以单独成型。热塑性弹性体既具有热塑性材料的加工性能,又具有硫化橡胶的物理性能,可谓是塑料和橡胶优点的优势组合。共聚聚酯弹性体能够用作金属、皮革、橡胶和其它热塑性塑料的替代品,易于回收利用,能降低成本,可用于塑料的增强、增韧改性等。
共聚聚酯弹性体通常应用于汽车工业中需要极好的耐疲劳、耐温变和耐油脂性质场合,如滑脚、波纹管、气囊盖、风管、汽车内件、管子和软管;在消费货物中可用于机械部件、二次注塑解决方案、软接触应用、电线和电缆、家庭应用和许多其它部件;在透气薄膜中可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应用、屋面膜和服装;还可以用于其它许多需要良好的机械、电气、热以及化学特性的情况。共聚聚酯弹性体是一种独特的材料,它将工程塑料的特点和易加工性与热固性弹性体的柔韧性结合在一起。
在很多场合,尤其是应用在床垫、沙发垫、货物包装和鞋材等类似情况下,需要纤维在小形变时有足够大的回弹模量,特别是在织物的形变在一定量内时具有比较高的延展模量和快速回复的特性,以便织物可以不断重复承受额定负荷的压迫而不会塑性变形。同时,共聚聚酯弹性体的抗紫外线抗老化性能良好,适合做成织物在户外应用。
共聚聚酯弹性体因其本身的物化特性,流变性能较差,因此可纺性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纺丝先例。但其优异的回弹性能,若将其应用于缓冲、减震等场合,必然会开拓一片崭新的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也就是提供一种添加烯烃类聚合物的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本发明解决了共聚聚酯弹性体难以纺制单丝的问题,弥补了现有技术在小形变时没有足够大回弹模量的不足,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要。
本发明的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包括干燥、熔融挤出、水浴冷却、拉伸、定型和上油卷绕,干燥时加入烯烃类聚合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其中,添加烯烃类聚合物的量占总重量0.01~1%。
如上所述的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其中,干燥采用真空转鼓式干燥机,干燥时可加入着色母粒。
如上所述的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其中,熔融挤出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或单螺杆挤出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包括干燥、熔融挤出、水浴冷却、拉伸、定型和上油卷绕,干燥时加入烯烃类聚合物,干燥后共聚聚酯弹性体和烯烃类聚合物的混合物含水率≤50PPM。本发明把水分对纺丝及纺丝过程中形成的分子链结构的影响降低到更为合理的范围,提供了一种更能保证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质量的制造方法,可以得到均匀性更好、弹性回复性能更佳的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
如上所述的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其中,添加烯烃类聚合物的量占总重量0.01~1%。
如上所述的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80~150℃,干燥时间2~8小时,真空度≤2000Pa。
如上所述的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其中,干燥采用真空转鼓式干燥机,干燥时可加入着色母粒。
如上所述的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其中,熔融挤出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或单螺杆挤出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工艺流程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共聚聚酯弹性体的可纺性好,实际效果好。按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在小形变时具有足够大回弹模量,纤维表面光洁,内在质量均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称取共聚聚酯弹性体100公斤和聚乙烯10克,加入到真空转鼓式干燥机混和干燥,按单丝纺丝工艺,经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通过水浴冷却、拉伸、定型和上油卷绕等工序,得到合格的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约100公斤。
实施例2:
称取共聚聚酯弹性体200公斤和聚丙烯2公斤以及绿色母粒2公斤,加入到真空转鼓式干燥机混和干燥,按单丝纺丝工艺,经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通过水浴冷却、拉伸、定型和上油卷绕等工序,得到合格的绿色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约204公斤。
实施例3:
称取共聚聚酯弹性体150公斤和乙烯-丙烯共聚物0.75公斤以及黑色母粒3公斤加入到干燥机干燥,按单丝纺丝工艺,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通过水浴冷却、拉伸、定型和上油卷绕等工序,得到合格的黑色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约153公斤。
实施例4:
称取共聚聚酯弹性体250公斤和聚乙烯0.25公斤以及红色母粒3公斤加入到真空转鼓式干燥机混和干干燥,按单丝纺丝工艺,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通过水浴冷却、拉伸、定型和上油卷绕等工序,得到合格的红色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约253公斤。
实施例5:
称取共聚聚酯弹性体400公斤和聚丙烯40克加入到真空转鼓式干燥机混和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80℃,干燥时间8小时,真空度2000Pa,干燥后共聚聚酯弹性体和烯烃类聚合物的混合物含水率为50PPM。按单丝纺丝工艺,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通过水浴冷却、拉伸、定型和上油卷绕等工序,得到合格的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约400公斤。
实施例6:
称取共聚聚酯弹性体600公斤和乙烯-丙烯共聚物4公斤以及黑色母粒10公斤加入到真空转鼓式干燥机混和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150℃,干燥时间2小时,真空度1950Pa,干燥后共聚聚酯弹性体和烯烃类聚合物的混合物含水率为46PPM。按单丝纺丝工艺,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通过水浴冷却、拉伸、定型和上油卷绕等工序,得到合格的黑色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约614公斤。
实施例7:
称取共聚聚酯弹性体800公斤和聚乙烯8公斤以及红色母粒10公斤加入到真空转鼓式干燥机混和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100℃,干燥时间5小时,真空度1920Pa,干燥后共聚聚酯弹性体和烯烃类聚合物的混合物含水率为43PPM。按单丝纺丝工艺,经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通过水浴冷却、拉伸、定型和上油卷绕等工序,得到合格的红色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约818公斤。

Claims (9)

1.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包括干燥、熔融挤出、水浴冷却、拉伸、定型和上油卷绕,其特征是:干燥时加入烯烃类聚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烯烃类聚合物的量占总重量0.0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采用真空转鼓式干燥机,干燥时可加入着色母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熔融挤出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或单螺杆挤出机。
5.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包括干燥、熔融挤出、水浴冷却、拉伸、定型和上油卷绕,其特征是:干燥时加入烯烃类聚合物,干燥后共聚聚酯弹性体和烯烃类聚合物的混合物含水率≤50PPM。
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烯烃类聚合物的量占总重量0.01~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温度为80~150℃,干燥时间2~8小时,真空度≤2000Pa。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采用真空转鼓式干燥机,干燥时可加入着色母粒。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熔融挤出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或单螺杆挤出机。
CNA2008100371434A 2008-05-08 2008-05-08 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2605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371434A CN101260572A (zh) 2008-05-08 2008-05-08 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371434A CN101260572A (zh) 2008-05-08 2008-05-08 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0572A true CN101260572A (zh) 2008-09-10

Family

ID=39961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371434A Pending CN101260572A (zh) 2008-05-08 2008-05-08 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6057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1780A (zh) * 2012-09-29 2013-01-02 马海燕 大直径热塑性弹性单丝及其生产方法
CN109082726A (zh) * 2018-07-10 2018-12-2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原液着色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1780A (zh) * 2012-09-29 2013-01-02 马海燕 大直径热塑性弹性单丝及其生产方法
CN102851780B (zh) * 2012-09-29 2014-03-26 马海燕 大直径热塑性弹性单丝及其生产方法
CN109082726A (zh) * 2018-07-10 2018-12-2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原液着色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95196B (zh) 一种高流动性tpv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5327B (zh) 耐高浓度臭氧的胶管配方
CN100580023C (zh) 一种丁腈橡胶与聚甲醛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75922B (zh) 一种高强度同步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89573A (zh) 基于氯化聚乙烯和热塑性聚氨酯新型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5131500A (zh) 一种高回弹tpe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4490B (zh) 一种用于童车主梁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00884B (zh) 一种丁苯橡胶微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0607A (zh) 一种改性tpu/pvc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0490B (zh) 一种基于聚乳酸的热塑性硫化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60572A (zh) 一种共聚聚酯弹性体单丝的制造方法
CN103073882B (zh) 尼龙6/氨纶废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00344B (zh) 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超韧pla/nbr生物基热塑性硫化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4400B (zh) 低压缩永久变形的pvc粒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408304C (zh) 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弹性体胶管的制备方法
CN110951159B (zh) 聚丙烯/聚酰胺/聚酮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95197A (zh)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16043A (zh)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共混物超临界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912906A (zh) 一种洗衣机外筒压片用pvc弹性体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2724480A (zh) 一种br/sbr复合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及abs增强塑料
CN112175474A (zh) 一种tpr鞋材表面处理剂的生产方法
CN106700483A (zh) 一种低成本peek复合材料
CN113930013A (zh) 一种硫化增强耐刮擦硅酮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A3003036C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conveyor belt
CN104629191A (zh) 橡塑共混组合物、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Guo Haiya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ublic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for Inven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