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6338B - 控制门旋转速度的门开关单元及含有该单元的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门旋转速度的门开关单元及含有该单元的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6338B
CN101246338B CN2008100856435A CN200810085643A CN101246338B CN 101246338 B CN101246338 B CN 101246338B CN 2008100856435 A CN2008100856435 A CN 2008100856435A CN 200810085643 A CN200810085643 A CN 200810085643A CN 101246338 B CN101246338 B CN 1012463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guide recess
speed control
uni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56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6338A (zh
Inventor
李镇受
崔凤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46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63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63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63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9Structural door desig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用于成像设备的门开关单元。该成像设备包括主体,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该主体上的门。该门开关单元包括将门连接到主体的门速度控制单元,该门速度控制单元包括耦合节,以及接合该耦合节的引导凹槽,并且当门相对主体旋转时,耦合节沿着该引导凹槽移动;其中当门相对于主体旋转时,该门速度控制单元根据门相对于主体之间的角度,控制耦合节和引导凹槽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控制门的旋转速度。

Description

控制门旋转速度的门开关单元及含有该单元的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涉及门开关单元,以及含有该门开关单元的成像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当门旋转时,能够控制门的旋转速度的门开关单元,以及含有该门开关单元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地,成像设备根据主机设备提供的打印信号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成像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并输送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输送单元,在由打印介质输送单元输送的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以及将在其上形成了图像的打印介质输出成像设备的输出单元。成像设备可以是单色成像设备,在该单色成像设备中使用一种颜色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单色图像,例如使用黑色油墨形成黑白图像,也可以是彩色成像设备,在该彩色成像设备中使用多种颜色结合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例如使用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形成彩色图像。
图1是根据背景技术的彩色成像设备10的示意图。该成像设备10包括门20;打印介质输送单元(未示出),用以存储并沿着直线单向箭头所指方向输送打印介质P;为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每一种设置的显影装置30,其存储显影剂并且以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的图像的形式供给显影剂;打印介质传输带23c,用以将打印介质传输到每个显影装置30;带驱动单元23a、23b,用以驱动打印介质传输带23c;以及分别为每个显影装置30提供的转印单元25,其将显影装置30提供的显影剂转印到打印介质上。每个显影装置30包括感光部件31,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并通过显影剂显影。打印介质传输带23c,带驱动单元23a、23b以及转印单元25都安装在门20上。该门20可旋转地安装,从而使门20可以按如曲线双向箭头所指方向,在如图1所示的闭合位置和完全打开位置(未示出)之间旋转。
在成像设备10成像操作期间,由打印介质输送单元(未示出)输送的打印介质通过打印介质传输带23c的传输与显影装置30的感光部件31相接触。转印单元25向打印介质传输带23c的背面施加预定的转印电压,将图像的形式显影剂从感光部件31转印到打印介质上,从而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
如果打印介质卡在显影装置30和打印介质传输带23c之间,门20便会被开启以将打印介质传输带23c从显影装置30分离开,以便轻松地将卡住的打印介质移出。同样地,如果存储在显影装置30中的显影剂用完了,门20也会被开启以便分离已与显影装置30分离的打印介质传输带23c,以便于替换显影装置30。
然而,在门20开启之后并当门20到达完全开启位置之前,如果用户放手,则门20将会以高速旋转直到其达到完全开启位置时才会突然停止,这将对门20产生冲击。由于打印介质传输带23c,带驱动单元23a、23b和转印单元25都安装在门20上,因此门比较重,这种冲击的力度就可能很大。
作用到门20的冲击导致了对打印介质传输带23c和转印单元25的冲击,使得打印介质传输带23c和转印单元25变形。如果打印介质传输带23c产生变形,将导致色彩对准误差的产生,因而恶化打印质量。同样地,如果转印单元25发生变形,则显影剂从显影装置30转印到打印介质的时间与转印电压值将不匹配,因而也恶化了打印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涉及能够控制门的旋转速度的门开关单元,以及包含该门关单元的成像设备,从而减少了当门旋转到完全开启位置时传递到门上的冲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成像设备的门开关单元。该成像设备包括主体,以及安装在该主体上的可旋转的门。该门开关单元包括将门连接到主体上的门速度控制单元,该门速度控制单元包括耦合节;以及接合该耦合节的引导凹槽,并且当门相对于主体旋转时,该耦合节沿着引导凹槽移动;其中该门速度控制单元根据门与主体之间的旋转角度控制耦合节与引导凹槽之间的摩擦力,以便于当门相对于主体旋转时,来控制门的旋转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门从对着主体旋转的闭合位置旋转到远离主体旋转到尽可能的最远处的完全开启位置时,门速度控制单元逐渐降低门的旋转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引导凹槽包括起点以及终点,当门处于闭合位置时,耦合节处于该起点;当门处于完全开启位置时,耦合节处于该终点;其中,引导凹槽在起点处的宽度大于耦合节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引导凹槽的宽度根据沿着凹槽到起点的距离从起点到终点递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门速度控制单元还包括设置的摩擦部件,从而当门相对于主体旋转时,随着耦合节沿着引导凹槽移动,该耦合节与该摩擦部件相接触;并且其中摩擦部件的厚度根据沿着引导凹槽到起点的距离,从引导凹槽的起点到引导凹槽的终点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摩擦部件是海绵部件,或刷子部件,或纤维部件,或橡胶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门速度控制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引导凹槽一侧的速度控制凹槽,该速度控制凹槽相对于引导凹槽的纵向以预定角度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引导凹槽包括起点以及终点,当门处于闭合位置时,耦合节位于该起点;当门处于完全开启位置时,耦合节位于该终点,并且其中该预定角度是引发引导凹槽和速度控制凹槽之间的距离根据沿着引导凹槽到起点的距离,从起点到终点递增的角度。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门开关单元还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主体或门上的链接部件;其中如果该链接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门上,则该门速度控制单元将该链接部件连接到门上;其中如果该链接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门上,该门速度控制单元将该链接部件连接到主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如果该链接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主体上,则耦合节节设置在门上且引导凹槽设置在链接部件上,或者耦合节设置在链接部件上且引导凹槽设置在门上;并且其中如果该链接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门上,则耦合节设置在主体上且引导凹槽设置在链接部件上,或者耦合节设置在链接部件上且引导凹槽设置在主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成像设备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用以输送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输送单元,以及显影装置,用以将显影剂以可转印的图像的形式提供到由打印介质输送单元输送的打印介质上;安装在主体上的可旋转的门,该门包括转印单元,用以将显影装置提供的显影剂以图像的形式转印到打印介质上;以及门开关单元,包括将门连接到主体的门速度控制单元,门速度控制单元包括耦合节;以及接合该耦合节的引导凹槽,并且当门相对于主体旋转时,耦合节沿着该引导凹槽移动;其中该门速度控制单元根据门相对于主体的旋转角度来控制耦合节和引导凹槽之间的摩擦力,以便于随着门相对于主体的旋转时,控制门的旋转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门从对着主体旋转的闭合位置旋转到远离主体旋转的尽可能最远处的完全开启位置时,门速度控制单元逐渐降低门的旋转速度,并且该成像设备还包括安装在主体或门上的可旋转的链接部件;其中如果该链接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主体上,则门速度控制单元将链接部件连接到门上;其中如果该链接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门上,则门速度控制单元将链接部件连接到主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成像设备还包括设置在门与主体之间用以将门可旋转地安装在主体上的门铰链单元;以及链接铰链单元;其中如果该链接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主体上,则链接铰链单元设置在链接部件和主体之间用以将链接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主体上;并且其中如果该链接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门上,则该链接铰链单元设置在链接部件和门之间用以将链接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门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门铰链单元和链接铰链单元彼此分离。
本发明其他方面和/或优点将部分地如下描述,以及部分地从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部分地通过实践本发明而获知。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如下的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或其他方面将变得更明显且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背景技术的一种彩色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成像设备的透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门处于闭合位置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门处于部分开启位置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门处于闭合位置的成像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门处于部分开启位置的成像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门处于完全开启位置的成像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图7A至7D是根据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的门速度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成像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更详细地参照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所述实施例显示在附图中,且自始至终相同参考数字都代表相同部件。以下参照附图描述这些实施例以说明本发明。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成像设备1的透视图,图3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包括处于闭合位置的门200的成像设备1的示意图,以及图3B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包括处于部分开启位置的门200的成像设备1的示意图。
如图2、3A和3B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成像设备1包括主体100,该主体100包括打印介质输送单元120,成像单元130,以及输出单元140;在其上安装打印介质传输带单元220和转印单元230的门200,并且该门200可在门200对着主体100旋转的闭合位置(见图3A)与门200远离主体100旋转的开启位置(见图3B所示的部分开启位置)之间旋转;以及门开关单元300(见图4),该门开关单元将门200可旋转地连接到主体100上并且控制门200的旋转速度。
主体100包括支撑打印介质输送单元120,成像单元130,以及输出单元140的主体壳体110,所述主体壳体保护这些组件免受外部影响。该打印介质输送单元120存储和输送打印介质,成像设备130在由打印介质输送单元120输送的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以及输出单元140将在其上形成图像的打印介质输出成像设备至打印介质输出区域145上。
打印介质输送单元120包括安装在主体100内部,用以存储打印介质并向成像设备130提供打印介质的第一输送盒121,以及安装在主体100的外部,用以存储打印介质并通过门200内的缝125a向成像设备130提供打印介质的第二输送盒125。该第二输送盒125可旋转地安装在门200上,从而该第二输送盒可以在图2所示的闭合位置或图3A和3B所示的开启位置之间旋转。可选择的,该第二输送盒125可以分离地安装在门200上。打印介质输送单元120也包括拾起辊123,该拾起辊123根据用户的选择从第一输送盒121或第二输送盒125中拾起存储在输送盒中的打印介质,以及定位辊127,该定位辊127调节由拾起辊123拾起的打印介质的前端并将打印介质提供到成像单元130中。由于打印介质输送单元的操作是本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省略了对该打印介质输送单元120的详细描述。然而,可知也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而使用打印介质输送单元120的其他结构。
成像单元130包括为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每一种设置的其存储显影剂T并以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的图像的形式提供显影剂的显影装置131,扫描经过每个显影装置131的感光部件131a的光束以在感光部件131a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单元133,以及向显影剂以转印的图像的形式形成于其上的打印介质施加热和压力以将显影剂熔化到打印介质的熔化单元135。每个显影装置131包括感光部件131a,存储显影剂的显影剂存储单元131b,将显影剂传递到感光部件131a上以显影形成在感光部件131a上的静电潜像,从而以将转移到打印介质上的图像的形式形成显影剂的显影辊131c,将存储在显影剂存储单元131b内的显影剂供应到显影辊131c的供应辊131d,以及存储未转印到打印介质上但仍吸附在感光部件131a上的显影剂的剩余显影剂存储单元131e。
为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各个颜色设置的显影装置131相继地将显影剂以K、C、M和Y图像的形式转印到由打印介质传输带单元220的打印介质传输带221传输的打印介质上。由于显影装置的操作是本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省略了对该显影装置131的详细描述。然而,可知的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而使用成像单元130和显影装置131的其他结构和/或其他颜色,和/或其他颜色的结合。
如上所指,曝光单元133向着位于每个显影装置131内部的感光构件131a扫描光束以在感光构件131a上形成静电潜像。该曝光单元133包括多光束扫描结构,使得该曝光单元133能够同时向着所有感光构件131a分别扫描光束。曝光单元133包括生成光束的光源(未示出)以及从多面镜133a和f-θ透镜133b,当多面镜133a旋转以沿着路径扫描光束时,其旋转且偏转由光源生成的光束,f-θ透镜133b将多面镜133a的扫描光束成像到感光部件131a上以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光源(未示出)生成四个光束,每一种光束用于四个感光部件131a的每一个,并且可以含有多个发光点的结构或者包含对应于每一种颜色的单个发光点的半导体元件的结构。如图3A和3B所示,提供了两个多面镜133a,并且该两个多面镜133a中的每一个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径扫描两束由光源生成的光束。提供了四个f-θ透镜133b,分别置于由两个多面镜133a扫描的四条路径中的每一条上。因此,光束可以相应于四个感光部件131a分别扫描。然而,可以认为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曝光单元133可以包括其他结构。
根据本发明上述方面的成像设备130已描述为一种单路径彩色成像设备,包括多个用于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的曝光单元133,但也可以是一种仅仅包括一个曝光单元133多路径型成像设备,用以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或者仅仅包括一个用于在打印介质上形成黑白图像的黑色显影装置的单色型成像设备。然而,可以认为也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多个方面使用其他类型的成像单元。
YMCK显影剂以图像的形式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熔化单元135向打印介质施加热和压力以熔化打印介质上的YMCK显影剂,因而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该熔化单元135包括加热辊135a以向打印介质施加热,以及相对于加热辊135a并向打印介质施加压力的压力辊135b。然而,可以认为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可以使用其他结构的熔化单元135。
输出单元140将在其上形成了彩色图像的打印介质输出到成像设备1的外部的打印介质输出区145上。输出单元140包括输出辊143和一对出口辊141。然而,可以认为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多个方面,也可以使用输出单元140和打印介质输出区145的其他结构。
如上所述,门200可在对着图3所示的主体100旋转的闭合位置和门200远离主体100旋转的开启位置之间旋转,例如图3B中所示的部分开启位置。门200包括与主体100可旋转地相链接的门主体210,安装在门主体210上且相继将由打印介质输送单元120输送的打印介质传输到每个显影装置131上的打印介质传输带单元220,以及安装在门主体210上且当门200处于闭合位置时接触打印介质传输带221的背面向打印介质输送带221的背面施加预定电压以将图像的形式的显影剂从感光部件131a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的转印单元230。
门主体210可在图3A所示的门主体210对着主体100旋转的闭合位置和门主体210远离主体100旋转的开启位置之间旋转,例如图3B中所示的部分开启位置。门主体210包括闭锁突笋211,当门主体210关闭时,该闭锁突笋将门主体210锁定在闭合位置,并且可以包括双面传输路径213,如果选择了双面打印功能,打印介质通过该双面传输路径213重新传输到成像单元130上。如图3A和3B所示,该闭锁突笋211从门主体210凸出,并容纳在主体100的锁定单元中(未示出),当门主体210对着主体100旋转时,该锁定单元在闭合位置将门主体210锁定到主体100上,从而没有首先解锁该门主体210不能远离主体100旋转出去。
当门主体210处于闭合位置时,在执行成像操作期间,打印介质传输带单元220在拾起辊123拾起后相继将由打印介质输送单元输送的打印介质传输到每个显影装置131上。该打印介质传输带单元220包括打印介质传输带221和驱动打印介质传输带221的带驱动单元222a、222b。该打印介质传输带221由能够保持电荷的材料制成,并且通过带充电辊(225)充电到预定的电压,因而在打印介质传输带221的表面生成了静电荷,该静电荷吸附从打印介质输送单元120的定位辊127输送的打印介质到打印介质传输带221的表面上,从而该打印介质传输带221可以相继地传输打印介质到每个显影装置131。然而,可以认为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也可以使用将打印介质吸附到打印介质传输带221表面的其他方法。
带驱动单元222a、222b设置于打印介质传输带221的相对端以驱动打印介质传输带221。当门主体210处于闭合位置时,该带驱动单元222a、222b链接到主体100的驱动单元(未示出)以从驱动单元接收驱动力。然而,可以认为根据本发明其他方面,带驱动单元222a、222b的其他结构也可以使用。
接触打印介质传输带221的背面的转印单元230安装在与显影装置131的每个感光部件131a相对应的位置上。该转印单元230一般以转印辊的形式而提供,并且以打印介质的厚度和阻抗特性为基础确定的预定转印电压通过打印介质传输带221传输到打印介质的背面。因此,显影剂以感光部件131a上的图像的形式而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由于上述操作在现有技术中已公知,因此省略了对转印单元230的详细描述。
如图4、5和6所示,门开关单元300将门200链接到主体100上并能够使门200在门对着主体100旋转的闭合位置(见图4)、门200远离主体100旋转的部分开启位置(见图5)以及门200远离主体100旋转的最远处的完全开启位置(见图6)之间旋转。该门开关单元300包括可旋转的将门200连接到主体100的门铰链310,可滑动地将门200连接到主体100的链接部件320,可旋转的将该链接部件320的第一末端连接到主体100的链接铰链330,位于门200上的耦合节340,设置在链接部件320的第二末端的引导凹槽350,当门200旋转时,该耦合节340沿着该引导凹槽350滑动,以及设置在引导凹槽350的一侧以控制门200的旋转速度的速度控制凹槽361。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耦合节340,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组成了门速度控制单元360(见图7A)的一个范例。
门铰链310可旋转地将门200连接到主体100以允许门200旋转。链接部件320可滑动地将门200连接到主体100以限制门200的旋转角度和旋转速度。链接部件320可以由塑料或其他任何适合的材料来制造。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显示在图4-6中的门开关单元300包括一个链接部件320,但是如果要求和/或需要的话,也可以提供多个链接部件320,例如当门200相对于一个链接部件320过于沉重时。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在图4-6所示中,尽管耦合节340设置在门200上且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设置在链接部件320上,而根据本发明其他方面,该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可以设置在门200上且耦合节340可以设置在链接部件320上。
同样地,根据本发明其他方面,链接铰链330可以设置在门200上,而耦合节340设置在主体100上且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设置在链接部件320上,或者耦合节340设置在链接部件320上且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设置在主体100上。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在门开关单元300中,如果用户在开启门200后允许门200自由前进,当门200在其自重下远离主体100旋转时,该耦合节340可沿着引导凹槽350滑动以限制门200的旋转角度和旋转速度。
引导凹槽350具有预定长度使得门200可以在图4所示的闭合位置和图6所示的完全开启状态之间旋转。
该引导凹槽350包括预定长度L。当门200处于图4所示的闭合位置时,该耦合节340位于引导凹槽350的起点350s,当门200处于图5所示的部分开启位置时,该耦合节340位于引导凹槽350的起点350s和引导凹槽350的终点350e之间的某处,并且当门200处于图6所示的完全开启位置时,该耦合节340位于引导凹槽350的终点350e。门200远离主体100旋转产生的最大旋转角度可以通过控制引导凹槽350的长度L来控制。引导凹槽350的长度L越长,门200的最大旋转角度也就越大。
门铰链310和链接铰链330可以如图4-6所示彼此分离。可选择地,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门铰链310和链接铰链330可以位于同一位置。引导凹槽350的起点350s和终点350e可以根据门铰链310和链接铰链330的位置和它们之间的距离而确定。如图4-6所示,如果门铰链310与链接铰链330相比距主体壳体110的外部更近,引导凹槽350的终点350e从链接铰链330处起位于链接部件320的相对末端且引导凹槽350的起点350s位于如图4-6所示的距链接铰链330更近的地方。然而,如果链接铰链330与门铰链310相比处于距主体壳体110更近,并且在门200的旋转范围与链接部件320的旋转范围之间有差别时,引导凹槽350的起点350s可以从链接铰链330处起位于链接部件320的相对末端且引导凹槽350的终点350e可以位于更接近链接铰链330的位置。
根据在图4-6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图7A示出了门速度控制单元360,并且图7B-7D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示出了门速度控制单元360的多个范例。在图7A-7D中示出了门速度控制单元360,当门200旋转时耦合节340沿着引导凹槽350滑动,通过控制施加到耦合节340的摩擦力来控制门200的旋转速度。
如图7A所示,门速度控制单元360可以包括设置在引导凹槽350一侧并相对于引导凹槽350的纵向以预定角度α倾斜的速度控制凹槽361。从引导凹槽350到速度控制凹槽361的距离h逐渐从起点350s处的h1增加到终点350e处的h3(h3>h1)。
因为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之间的链接部件320的材料量随着从起点350s到终端350e的距离h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引导凹槽350的多个侧面施加到耦合节340的压力随着耦合节340沿着引导凹槽350从起点350s到终点350e的移动而增加。随着耦合节340沿着引导凹槽350从起点350s移动到终点350e,耦合节340使引导凹槽350产生了弹性变形,并且由于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之间的链接部件320的材料量随着耦合节340靠近终点350e的移动而增加,随着耦合节340靠近终点340e,存在更多的链接部件320的材料以抵抗由耦合节340产生的引导凹槽350的弹性变形,这种更多的材料增加了通过引导凹槽350的多个侧面施加到耦合节340上的压力。这造成了由耦合节340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在起点350s处达到最大值,在终点350e处达到最小值。如果门200在其自重下旋转并且耦合节340根据门200的旋转沿着引导凹槽350从起点350s移动到终点350e,通过引导凹槽350的多个侧面施加到耦合节340的压力随着耦合节340靠近终点350e移动而增加。这导致了引导凹槽350和耦合节340之间摩擦力的增加,该摩擦力引起了在其上设置有耦合节340的门200的旋转速度的下降。
门200旋转速度量的减少可以通过改变速度控制凹槽361相对于引导凹槽350倾斜的预定角度α来调节。随着预定角度α增加,门200旋转速度减少量也增加。
尽管图7A示出了速度控制凹槽361是线性凹槽,也可以根据本发明其他方面是曲线凹槽。同样地,尽管图7A示出了速度控制凹槽361的宽度一致,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该速度控制凹槽361的宽度也可以不一致。
如图7B所示,门速度控制单元360可以包括两个位于引导凹槽350的相对侧上的速度控制凹槽361a和361b。速度控制凹槽361a可以相对于引导凹槽350以预定角度α倾斜。速度控制凹槽361b可以相对于引导凹槽350以不同的预定角度β(β≠α)倾斜。然而,根据本发明其他方面,可以认为速度控制凹槽361b也可以相对于引导凹槽350以相同的预定角度α倾斜。同样地,速度控制凹槽361a和速度控制凹槽361b与引导凹槽350在起点350s处各自的距离h1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和/或速度控制凹槽361a和速度控制凹槽361b与引导凹槽350在终点350e处各自的距离h3可以相同,或者可以不同。
如图7A和7B所示,引导凹槽350的宽度d可以一致,从而在起点350s处的宽度d1与终点350e处的宽度d2可以相同(d1=d2)。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凹槽350的宽度d应该小于耦合节340的直径(d<r1),以便于耦合节340可以使引导凹槽350随着耦合节340沿着引导凹槽350移动而发生弹性变形,否则当门200远离主体100旋转时,速度控制单元360将不能够降低门200的旋转速度。
可选择地,如图7C所示,引导凹槽350的宽度d可以从起点350s处的d1到终点350e处的d2逐渐减小(d1>d2)。在这种情况下,在引导凹槽350的起点350s处的宽度d1可以大于耦合节340的直径r1(d1>r1),并且引导凹槽350在终点350e处的宽度d2可以小于耦合节340的直径r1(d2<r1)。可选择地,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引导凹槽350在起点350s处的宽度d1可以等于耦合节340的直径r1(d1=r1),并且引导凹槽350在终点350e处的宽度d2可以小于耦合节340的直径r1(d2<r1),或者在引导凹槽350的起点350s的宽度d1可以小于耦合节340的直径r1(d1<r1),并且引导凹槽350在终点350e处的宽度d2可以小于引导凹槽350在起点350s处的宽度d1且小于耦合节340的直径r1(d2<d1<r1)。在任何结果中,引导凹槽350的宽度d在达到终点350e之前在一些点上应该减少到小于耦合节340的直径(d<r1),从而耦合节340可以随着耦合节340沿着引导凹槽350移动使引导凹槽350产生弹性变形,否则门速度控制单元360将不能够随着门200从主体100旋转而降低门200的旋转速度。
如图7C所示,引导凹槽350的宽度d从起点350s处的d1到终点350e处的d2改变应该是渐变的,并且变化总量应该相对较小。引导凹槽350的宽度d可允许的变化总量及宽度d的变化率(即:宽度d沿着引导凹槽350的长度方向上的每单位距离的变化)至少部分取决于在其中形成引导凹槽350的链接部件320的弹性,应该在根据门200的旋转,当该耦合节340沿着引导凹槽350移动时,该耦合节340可以使引导凹槽350弹性变形的范围中。随着耦合节340朝着终点350e移动,如果引导凹槽350的宽度d与耦合节340的直径r1和门200的旋转速度相比变的太窄或减少的太快,因为耦合节340已经超过了可以使引导凹槽350产生弹性变形的范围,所以门200可以突然停止在其旋转范围的中间处。这一突然停止将给门200带来冲击,并且这种冲击可以传递到安装在门200上的转印单元230和打印介质传输带单元220上。
如图7D所示,门速度控制单元360可以包括位于引导凹槽350边缘上的摩擦部件363,从而该耦合节340与摩擦部件363接触。摩擦部件363的宽度从靠近引导凹槽350的起点350s处的w1增加到靠近引导凹槽350的终点350e处的w2(w1<w2)。这导致了通过增加引导凹槽350边缘的表面粗糙度使耦合节340与引导凹槽350之间的摩擦力随着耦合节340沿着引导凹槽350从起点350s到终点350e移动而增加。因此,根据门200的旋转速度,当耦合节340沿着引导凹槽350移动时,该摩擦部件363施加力以抵抗耦合节340在与其移动方向相反方向上的移动,以减少耦合节340的速度,因而降低了在其上设置有耦合节340的门200的旋转速度。
该摩擦部件363可以是弹性部件,例如海绵部件,橡胶部件,纤维部件或刷子部件。
尽管图7D示出了设置在引导凹槽350边缘上的摩擦部件363逐渐增加了引导凹槽350的表面粗糙度,但包含了不同厚度的弹性节(boss)可以位于其表面周围而不是引导凹槽350的内部以获得相同的效用。
门速度控制单元360可以包括覆盖部件(未示出)以覆盖引导凹槽350的上表面且具有从起点350s处到终点350e处增加的厚度。该覆盖部件(未示出)接触移动的耦合节340以向类似于图7D所示的摩擦部件363的移动的耦合节340施加摩擦力。
尽管根据本发明多个方面的门速度控制单元360的多个范例已经在图4-7D中示出,可以认为附加的速度控制元件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而包括在门速度控制单元360中,例如阻尼器,和/或弹簧,和/或在门铰链310处的扭转弹簧。
根据本发明多个方面的成像设备1的门200的开启和闭合过程将通过参考图4至7D而描述。
首先,当门200对着主体100旋转且如图3A和4所示锁定时,当向成像设备1提供打印信号时,打印介质输送单元120输送打印介质。拾起辊123从提供打印介质的震动(knock up)盘121a拾起打印介质到打印介质传输带221。曝光单元133扫描光束穿过提供给每种YMCK颜色的感光部件131a以在每个感光部件131a上形成静电潜像。提供给每种YMCK颜色的显影装置131的显影辊131c向每个感光部件131a供应显影剂以对每个感光部件131a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使显影剂在每个感光部件131a上形成图像的形式。
打印介质传输带221相继地传输打印介质到提供给YMCK颜色的显影装置131,并且安装在显影装置131的相对位置的转印单元230经由打印介质传输带221向打印介质的背面施加转印电压,以将显影剂以图像的形式从感光部件131a转印到打印介质上。
如果打印介质由打印介质传输带221向显影装置131传输时堵塞了,用户打开门200并拉开门200以使门200从主体100旋转,从而用户可以清除堵塞。如图5所示,当门200锁定时处于引导凹槽350的起点350s处的耦合节340由于受到由用户作用到门200上的拉力克服引导凹槽350的边缘施加到耦合节340上的弹力,而使得耦合节340被迫离开起点350s,并且如果用户在开启门后允许门200自由运动,随着门200在其自重下旋转,该耦合节340根据门200的旋转沿着引导凹槽350移动。
如图4中的放大区域所示,阻挠耦合节340运动的弹力F1通过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之间的区域施加到耦合节340。然而,由于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之间的距离h1短,力F1的数量级也小,并且根据该移动的耦合节340的速度,该移动的耦合节340使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弹性地变形量δ1。
如图5所示,在耦合节340已沿着引导凹槽350移动到起点350s和终点350e之间某点后,由于在该点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之间的距离h2大于起点350s处的距离h1(h2>h1),大于力F1的力F2施加到耦合节340上。因此,该移动耦合节340使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弹性变形量δ2小于图4中所示的量δ1(δ2<δ1)。因此,该耦合节340的移动速度和门200的旋转速度在图5所示的点处与图4所示的起点350s处的速度相比减小了。
如图6所示,当该耦合节340到达终点350e时,因为在该点处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之间的距离h3为最大值,因而施加到该耦合节340的力也达到了最大值F3(F1<F2<F3),并且该耦合节340使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的弹性变形量达到了最小值δ3(δ1>δ2>δ3)。因此,该耦合节340的移动速度和该门200的旋转速度在终点350e达到最小值。
因此,如图4-6所示,在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门速度控制单元360中,该耦合节340与引导凹槽350之间的摩擦力根据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之间的距离,随着该耦合节340沿着引导凹槽350移动而变化。同样地,当该耦合节340沿着引导凹槽350移动时,该耦合节340和引导凹槽350之间的摩擦力可能与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之间的距离成比例。然而,可以认为当该耦合节340沿着引导凹槽350移动时,耦合节340和引导凹槽350之间的摩擦力可能与耦合节340在引导凹槽中的位置和/或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之间的距离构成非线性函数。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多个方面的成像设备1包括门速度控制单元360,当门200远离主体100旋转时,随着其沿着引导凹槽350移动,降低了耦合节340的移动速度,因而当门200远离主体100旋转时降低门200的旋转速度。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成像设备1′的局部视图。在该成像设备1′中,耦合节340′位于门200上,并且引导凹槽350′和速度控制凹槽361′直接位于主体100中。此外,当门200远离主体100旋转时,该耦合节340′沿着引导凹槽350′移动,门200的旋转速度由于该速度控制凹槽361′的影响而逐渐降低。
因此,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成像设备1′不包括在图4-6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成像设备1中的链接部件320,并因此具有更简化的结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成像设备包括门速度控制单元,当门远离该成像设备旋转时,该门速度控制单元降低了门的旋转速度。
因此,当门旋转和停止时,传递到安装在门上的打印介质传输带和转印单元的冲击可能减少到最小值。因此,可以避免由于这一冲击导致打印介质传输带和转印单元发生变形而引起的图像质量的恶化。
如上所述,当门远离主体旋转时,根据本发明多个方面的门开关单元和包含该单元的成像设备可以降低门的旋转速度,因而将当门旋转和停止时,特别地,当门作为用户在门开启后允许其自由运动的结果,而在完全开启位置处突然停止时,施加到门上的冲击降低到最小。
尽管已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也可以允许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作出修改,本发明的范围限定在随后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中。

Claims (21)

1.用于成像设备的门开关单元,该成像设备包括主体,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该主体上的门,该门开关单元包括:
将门连接到主体的门速度控制单元,该门速度控制单元包括:
耦合节;以及
接合该耦合节的引导凹槽,且当门相对主体旋转时,该耦合节沿着该引导凹槽移动;
其中,门速度控制单元根据门相对主体的旋转角度来控制耦合节和引导凹槽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当门相对主体旋转时控制门的旋转速度,
其中该门速度控制单元构造为当门打开时随着所述耦合节在沿着打开方向移动的距离而成比例地增加对沿着打开方向的耦合节移动的干扰,以便于减小门相对于主体旋转的旋转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开关单元,其中当耦合节沿着引导凹槽移动时,该耦合节使引导凹槽弹性地变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开关单元,其中该引导凹槽包括:
起点,当门处于闭合位置时,耦合节处于该起点;
终点,当门处于完全开启状态时,耦合节处于该终点;以及
其中该引导凹槽在起点处的宽度大于耦合节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开关单元,其中根据从起点处沿着该引导凹槽的距离,引导凹槽的宽度从起点到终点减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开关单元,其中该引导凹槽在终点处的宽度小于耦合节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开关单元,其中该门速度控制单元还包括设置的摩擦部件,从而当门相对主体旋转时,随着耦合节沿着引导凹槽移动,该耦合节与该摩擦部件相接触;以及
其中根据沿着引导凹槽到起点的距离,该摩擦部件的厚度从该引导凹槽的起点到该引导凹槽的终点增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开关单元,其中该摩擦部件设置在该引导凹槽耦合节的边缘,从而当门相对主体旋转时,随着耦合节沿着引导凹槽移动,耦合节接触该摩擦部件;以及
其中根据沿着引导凹槽到起点的距离,摩擦部件的厚度在引导凹槽的宽度方向上从引导凹槽的起点到引导凹槽的终点增加。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开关单元,其中该摩擦部件是海绵部件,或刷子部件,或纤维部件,或橡胶部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开关单元,其中门速度控制单元还包括位于引导凹槽一侧上的速度控制凹槽,该速度控制凹槽相对于引导凹槽的纵向以预定角度倾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开关单元,其中该引导凹槽包括:
起点,当门处于闭合位置时,耦合节处于该起点;
终点,当门处于完全开启状态时,耦合节处于该终点,以及
其中该预定角度是形成引导凹槽和速度控制凹槽之间的距离根据沿着引导凹槽到起点的距离,从起点到终点增加的角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开关单元,其中该引导凹槽是直线凹槽或曲线凹槽;以及
其中该速度控制凹槽是直线凹槽或曲线凹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开关单元,其中该门速度控制装置还包括:
位于引导凹槽第一侧的第一速度控制凹槽,该第一速度控制凹槽相对于引导凹槽的纵向以第一预定角度倾斜;以及
位于引导凹槽第二侧的第二速度控制凹槽,该第二速度控制凹槽相对于引导凹槽的纵向以第二预定角度倾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门开关单元,其中该第二预定角度与第一预定角度不同。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门开关单元,其中该引导凹槽包括:
起点,当门处于闭合位置时,耦合节处于该起点;
终点,当门处于门远离主体旋转的最远处的完全开启状态时,耦合节处于该终点;
其中该第一预定角度是形成引导凹槽和第一速度控制凹槽之间的距离根据沿着引导凹槽到起点的距离,从起点到终点增加的角度;
其中该第二预定角度是形成引导凹槽和第二速度控制凹槽之间的距离根据沿着引导凹槽到起点的距离,从起点到终点增加的角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门开关单元,其中在沿着引导凹槽的至少一点处,该引导凹槽和第二速度控制凹槽之间的距离与引导凹槽和第一速度控制凹槽之间的距离不同。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开关单元,还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主体或门上的链接部件;
其中如果该链接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主体上,该门速度控制单元将该链接部件接合到门上;以及
其中如果该链接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门上,该门速度控制单元将该链接部件接合到主体上。
17.一种用在成像设备中的门速度控制单元,该成像设备具有使用铰链可旋转地配属到机架上的门,该门速度控制单元使门能够相对于机架可旋转地开启和闭合,该门速度控制单元包括:
可连接到门或机架上的节;以及
包括凹槽的表面,当门开启时,节滑动地插入到该凹槽中以在开启方向滑动;
其中该包括凹槽的表面具有一定的形状,以随着所述节在沿着打开方向移动的距离而成比例地增加对沿着打开方向的节滑动移动的干扰,以便于当门打开时,减小门相对于机架旋转的旋转速率。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门速度控制单元,其中该表面还包括至少一个附加凹槽,所述附加凹槽限定该附加凹槽和该凹槽之间的区域,该区域具有增加的面积,该增加的面积作为在开启方向上的距离的函数,当节在开启方向滑动时,其增加施加到该节上的摩擦力。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门速度控制单元,其中该凹槽是为关于第一半径的曲线以大致对应于门相对于机架的旋转方向;以及
其中至少一个附加凹槽是为关于不同于第一半径的第二半径的曲线,从而限定该区域。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门速度控制单元,其中该凹槽是曲线以大致对应于门相对于机架的旋转方向。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门速度控制单元,其中该凹槽具有减小的宽度,作为在开启方向的距离的函数,当节在开启方向滑动时,其增加施加到该节上的摩擦力。
CN2008100856435A 2007-02-15 2008-02-15 控制门旋转速度的门开关单元及含有该单元的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63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16215A KR101079580B1 (ko) 2007-02-15 2007-02-15 도어의 회동속도를 조절할 수 있는 도어개폐유닛 및 이를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KR16215/07 2007-0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6338A CN101246338A (zh) 2008-08-20
CN101246338B true CN101246338B (zh) 2012-03-21

Family

ID=39327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564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6338B (zh) 2007-02-15 2008-02-15 控制门旋转速度的门开关单元及含有该单元的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64300B2 (zh)
EP (1) EP1958786B1 (zh)
KR (1) KR101079580B1 (zh)
CN (1) CN1012463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93536B2 (ja) * 2009-09-28 2013-09-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321625B2 (ja) * 2011-03-18 2013-10-2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239128B2 (en) 2011-05-31 2016-01-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apratus
CN102621847B (zh) * 2012-03-20 2014-03-26 上海富士施乐有限公司 一种复印机侧门与机体连接的制动装置
JP2013228641A (ja) * 2012-04-26 2013-11-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6323092B2 (ja) * 2014-03-14 2018-05-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6378933B2 (ja) 2014-05-26 2018-08-22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
JP6497945B2 (ja) * 2015-01-21 2019-04-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位置保持機構
JP6723844B2 (ja) * 2016-06-29 2020-07-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H715859A1 (de) * 2019-02-15 2020-08-31 Halter Ag Steuerungs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modularen Möbelsystems.
JP7357424B2 (ja) * 2019-09-09 2023-10-06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車両用ステップ装置
CN110928163A (zh) * 2019-12-23 2020-03-27 安徽卓锐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打印机用仓门自动闭合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62648A2 (en) * 1986-04-04 1993-09-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 image on a record medium
WO1997018087A1 (en) * 1995-11-13 1997-05-22 Eltron International, Inc. Thermal printer with spring biased drive roller/platen
US6390697B1 (en) * 1999-10-29 2002-05-21 Fargo Electronics, Inc. Printhead mounting guide frame
CN1735328A (zh) * 2004-08-04 2006-02-1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和开关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369107B (de) * 1980-01-15 1982-12-10 Blum Gmbh Julius Weitwinkelscharnier mit einem oeffnungswinkel von ca. 180 grad
JPH0728381Y2 (ja) * 1988-03-16 1995-06-28 日本電気ホーム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扉開閉機構
US4882807A (en) * 1988-07-11 1989-11-28 Prince Corporation Armrest torque control
US4953259A (en) * 1988-07-11 1990-09-04 Prince Corporation Armrest torque control
JPH04184361A (ja) 1990-11-19 1992-07-01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5669107A (en) * 1996-07-16 1997-09-23 Lear Corporation Friction detent apparatus for seat accessory
US6344968B2 (en) 1998-06-24 2002-02-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troller for electronic goods
EP1169537B1 (en) * 1999-04-14 2004-09-22 Southco, Inc. Crescent hinge
US6347818B1 (en) * 2000-07-31 2002-02-19 The Bilco Company Hold open arm assembly
JP2002123154A (ja) 2000-10-16 2002-04-2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TW536575B (en) * 2001-05-03 2003-06-11 Salice Arturo Spa An apparatus for securing a part to an extruded section
JP4803994B2 (ja) 2004-11-12 2011-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TWI263470B (en) * 2004-11-23 2006-10-01 Asia Optical Co Inc Joint arm
KR100608015B1 (ko) 2004-12-13 2006-08-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도어부재의 개폐에 의하여 전사유니트가 착탈되는화상형성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62648A2 (en) * 1986-04-04 1993-09-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 image on a record medium
WO1997018087A1 (en) * 1995-11-13 1997-05-22 Eltron International, Inc. Thermal printer with spring biased drive roller/platen
US5791796A (en) * 1995-11-13 1998-08-11 Eltron International, Inc. Thermal printer with spring biased drive roller/platen
US6390697B1 (en) * 1999-10-29 2002-05-21 Fargo Electronics, Inc. Printhead mounting guide frame
CN1735328A (zh) * 2004-08-04 2006-02-1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和开关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58786A3 (en) 2009-12-23
KR101079580B1 (ko) 2011-11-03
EP1958786A2 (en) 2008-08-20
KR20080076377A (ko) 2008-08-20
EP1958786B1 (en) 2012-01-11
CN101246338A (zh) 2008-08-20
US20080197757A1 (en) 2008-08-21
US7864300B2 (en) 2011-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6338B (zh) 控制门旋转速度的门开关单元及含有该单元的成像设备
US7548710B2 (en) Dual sliding shutter system
JP475050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35565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370370C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932223B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9201385B2 (en) Mov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moving device
US20090087214A1 (en) Ton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83566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ower transmission unit thereof
US8773486B2 (en) Optical element re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optical element retainer
CN1987685A (zh) 调色剂回收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EP262675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2887630B1 (en)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 convey a document
CN102707605B (zh) 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US999602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removable residual toner accommodating portion
US776103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ower transmission unit thereof
CN101840191B (zh) 替换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36159B (zh) 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感光鼓、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43369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转印装置
CN106094485A (zh) 显影装置插拔结构和图像形成设备
JP663963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870622B2 (ja) 現像装置
JP2006133815A (ja) 現像装置
JP646300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982559B2 (ja) 現像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3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Aisi Printing Solu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PRINTING SOLU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Aisi Printing Solution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5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L.P.

Address before: Han Guojingjidao

Patentee before: S-PRINTING SOLU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