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1985A - 改性聚烯烃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改性聚烯烃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1985A
CN101241985A CNA2008100348476A CN200810034847A CN101241985A CN 101241985 A CN101241985 A CN 101241985A CN A2008100348476 A CNA2008100348476 A CN A2008100348476A CN 200810034847 A CN200810034847 A CN 200810034847A CN 101241985 A CN101241985 A CN 101241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roved polyalkene
polyalkene diaphragm
diaphragm
preparation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348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君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YI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YI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YI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YI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0348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419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41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19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电池用聚烯烃隔离膜,本发明所述的改性聚烯烃隔膜,其原料的重量配比为:聚丙烯或聚乙烯纤维60-90%,接枝单体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酞胺或甲基丙烯酞胺5~10%,增强型纤维5-20%。接枝改性后的聚烯烃经洗涤后,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保液能力强、吸碱率高、化学稳定性好、抗氧化能力强,能够明显提高镍电池的电性能。

Description

改性聚烯烃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用聚烯烃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不仅具有液态锂离子电池的高电压、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以及清洁无污染的特点,而且因其为固态结构,采取软包装,还具有外形设计灵活多变、厚度更薄、安全性更好等特点。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已经用于各种新型手机产品,成为近年来化学电源研究的又一热点。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的关键技术是制备聚合物电解质隔膜。1993年美国Bellcore公司以偏二氟乙烯与六氟丙烯共聚物为基质研制出离子导电率高、机械强度好的多孔聚合物电解质,但该工艺需要萃取增塑剂,生产工艺相对复杂,且生产成本高,不便于实现工业规模的制造。
聚乙烯微孔膜在120~130℃间熔化,其早期关闭特点使得易于抑制与微孔关闭的相关温度的增加,但是在单由聚乙烯制成的隔离膜中,其膜破裂温度也低,因而不能认为其安全性高。专利CN99804321采用HDPE和液体石蜡共混,所得微孔薄膜闭孔温度131.9℃,膜破裂温度133.1℃,电池的安全性较差。近来也采用复合薄膜而非单一材料薄膜来解决隔膜的安全性问题。Tonen、Asahi-Kasei、Hoechst公司已申请了两层PE/PP和三层PP/PE/PP微孔膜的专利。专利CN92109189给出了由聚乙烯与聚丙烯构成的微孔膜,其闭孔温度为135~140℃,膜破裂的温度接近170℃,两者相差30~35℃,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能。但这些复合薄膜均采用熔融拉伸法制得。熔融拉伸法是在提高熔融聚合物应力的条件下先将结晶性聚合物挤塑成膜,然后使薄膜在无张力或低张力下经退火得到必要结晶结构,后进行纵向拉伸产生一种狭缝状空隙的网状结构。因此这些复合薄膜存在孔径及孔隙率较难控制等缺点,而且由于只进行纵向拉伸,薄膜横向强度较差。
镍电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二次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电池容量大,可达到同体积福镍电池的1.5-2倍,耐过充、放电,不怕滥用等特性,并且与福镍电池可以互换,充电器无需做任何变动即可使用,更主要的是它不存在如锅、汞等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被称之为“绿色电源”。因此,近年来镍电池的发展十分迅速,已逐步取代福镍电池,正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脑、无绳电话、手机、摄像机等电子器具中。在上述镍二次电池中,隔膜是其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除起到隔离正负极的作用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吸收碱性电解液的能力和优良的化学稳定性。以往的镍电池,其隔膜通常采用亲水性良好的维尼纶隔膜和聚酞胺纤维隔膜,然而维尼纶的抗氧化能力较差,致使电池的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聚酰胺纤维隔膜在碱溶液中会水解生成例如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氨等杂质,这些杂质的存在同样导致电池的自放电增加,电池的性能明显变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改性聚烯烃隔膜,本发明将普通的聚烯烃隔膜改性后,亲水性好、吸碱率高、抗氧化能力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改性聚烯烃隔膜的制备方法。
总所周知,未改性的聚烯烃是疏水性的,而且由于其比重小于1,湿法抄造时纤维会浮在水面,更增加了抄造的难度。因此,首先需对聚烯烃进行亲水改性。
为了尽可能降低均聚反应的速度,添加阻聚剂是必要的,具有阻聚效果的这一类物质主要有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铜、硫酸亚铁按和乙酸铜等。阻聚剂的浓度在某一合适的范围,就可使均聚反应得到比较有效的遏制,而对接枝共聚反应的速度则影响不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性聚烯烃隔膜,其原料的重量配比为:聚丙烯或聚乙烯纤维60-90%,接枝单体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酞胺或甲基丙烯酞胺5~10%,增强型纤维5-20%。
上述的改性聚烯烃隔膜,优选的方案是:增强型纤维为聚丙烯芯和聚乙烯皮的复合纤维。
上述的改性聚烯烃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将接枝单体配制成水溶液,同时加入阻聚剂;
b、将聚乙烯或聚丙烯纤维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混合后装入接枝反应器中,通入保护气体,Y射线或紫外线或高能电子束辐照,对聚烯烃纤维进行接枝共聚反应;
c、将接枝改性聚烯烃纤维经洗涤后,用湿法抄出电池隔膜,最后进行压光和整饰处理。
上述的保护性气体优选通入高纯氮气,时间20-30分钟。
上述的改性聚烯烃隔膜的制造方法,接枝单体优选为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酞胺,或其混合物。
上述的改性聚烯烃隔膜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加入粘接剂,使用的粘接剂可以为聚丙烯酸甲醋、聚丙烯酸乙醋、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醋、聚甲基丙烯酸乙醋、梭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接枝改性后的聚烯烃纤维经洗涤后,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并在水中分散均匀,浆料体系稳定,再配以一定比例的增加纸页强度的纤维,采用湿法特种纸抄造设备就可抄造出上述的隔膜纸,并经适当的后处理,使隔膜纸能满足电池装配的厚度要求。按本发明方法制造的聚烯烃纤维隔膜纸,亲水性好、保液能力强、吸碱率高、化学稳定性好、抗氧化能力强,能够明显提高镍电池的电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本发明不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按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1∶0.8配制成总浓度为40%的水溶液,同时加入乙酸铜作为阻聚剂,阻聚剂浓度为0.4%,将聚丙烯纤维按纤维∶溶液=1∶8的比例加入到上述反应液体中,将纤维和液体混合后装入接枝反应器中,通高纯氮气25分钟。经总计量为6KGY辐照后,使聚烯烃纤维获得持久的亲水性。上述改性纤维经洗涤后,按长度为Slnln的接枝改性聚烯烃纤维60%,长度为8mm的聚丙烯芯、聚乙烯皮复合纤维30%,聚甲基丙烯酸甲酷10%的配比,采用湿法特种纸抄造设备抄出隔膜纸,并经适当的压光和整饰处理。
实施例2
按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酞胺=1∶1配制成总浓度为50%的水溶液,同时加入硫酸亚铁按作为阻聚剂,阻聚剂浓度为0.5%,将聚丙烯纤维按纤维∶溶液=1∶9的比例加入到上述反应液体中,通高纯氮气30分钟。经总计量为7KGY辐照后,使聚烯烃纤维获得持久的亲水性。上述改性纤维经洗涤后,按长度为2mm的接枝改性聚烯烃纤维60%,长度为Slnfn的聚丙烯芯、聚乙烯皮复合纤维20%,聚甲基丙烯酸乙酷20%的配比,采用湿洲寺种纸抄造设备抄出隔膜纸,并经适当的压光和整饰处理。
实施例3
将丙烯酸配制成浓度为20%的水溶液,同时加入硫酸亚铁、硫酸铁作为阻聚剂,阻聚剂浓度为0.2%,将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的复合纤维按该复合纤维∶溶液=1∶10的比例加入到上述反应液体中,将纤维和液体混合后装入接枝反应器中,通高纯氮气30分钟。经总计量为SKGY辐照后,使聚烯烃纤维获得持久的亲水性。上述改性纤维经洗涤后,按长度为6Inln的接枝改性聚烯烃纤维60%,长度为6mm的聚丙烯芯、聚乙烯皮复合纤维35%,梭甲基纤维素5%的配比,采用湿法特种纸抄造设备抄出隔膜纸,并经适当的压光和整饰处理。
实施例4
按甲基丙烯酸配制成浓度为40%的水溶液,同时加入硫酸铜、硫酸亚铁钱作为阻聚剂,阻聚剂浓度为0.5%,将聚丙烯纤维按纤维∶溶液=1∶n的比例加入到上述反应液体中,将纤维和液体混合后装入接枝反应器中,通高纯氮气50分钟。经总计量为10KGY辐照后,使聚烯烃纤维获得持久的亲水性。上述改性纤维经洗涤后,按长度为7mm的接枝改性聚烯烃纤维70%,长度为7Inln的聚丙烯芯、聚乙烯皮复合纤维38%,聚丙烯酸甲醋与聚丙烯酸乙醋的混合物2%的配比,采用湿法特种纸抄造设备抄出隔膜纸,并经适当的压光和整饰处理。
实施例5
按甲基丙烯酸∶丙烯酸=1∶0.8配制成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总浓度为10%的水溶液,同时加入硫酸亚铁作为阻聚剂,阻聚剂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1%,将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的复合纤维按该复合纤维∶溶液=1∶5的比例加入到上述反应液体中,将该复合纤维和液体混合后装入接枝反应器中,通高纯氮气10分钟。经总计量为ZKGY辐照后,使聚烯烃纤维获得持久的亲水性。上述改性纤维经洗涤后,按长度为2mm的接枝改性聚烯烃纤维,长度为Zmm的聚丙烯芯、聚乙烯皮复合纤维40%,聚丙烯酸甲酷20%的配比,采用湿法特种纸抄造设备抄出隔膜纸,并经适当的压光和整饰处理。
实施例6
按丙烯酞胺∶丙烯酸=1∶1配制成丙烯酬按和丙烯酸总浓度为30%的水溶液,同时加入硫酸铁作为阻聚剂,阻聚剂在溶液中的浓度为2%,将聚丙烯纤维按纤维∶溶液=1∶6的比例加入到上述反应液体中,将纤维和液体混合后装入接枝反应器中,通高纯氮气15分钟。经总计量为4KGY辐照后,使聚烯烃纤维获得持久的亲水性。上述改性纤维经洗涤后,按长度为3mm的接枝改性聚烯烃纤维50%,长度为3mm的聚丙烯芯、聚乙烯皮复合纤维30%,聚丙烯酸乙醋20%的配比,采用湿法特种纸抄造设备抄出隔膜纸,并经适当的压光和整饰处理。
实施例7
按甲基丙烯酸胺酸∶丙烯酸=1∶1.2配制成总浓度为20%的水溶液,同时加入硫酸铜作为阻聚剂,阻聚剂浓度为0.3%,将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的复合纤维按该复合纤维∶溶液=1∶7的比例加入到上述反应液体中,将纤维和液体混合后装入接枝反应器中,通高纯氮气20分钟。经总计量为SKGY辐照后,使聚烯烃纤维获得持久的亲水性。上述改性纤维经洗涤后,按长度为4mm的接枝改性聚烯烃纤维50%,长度为4mm的聚丙烯芯、聚乙烯皮复合纤维40%,聚乙烯醇10%的配比,采用湿法特种纸抄造设备抄出隔膜纸,并经适当的压光和整饰处理。
实施例8
将丙烯酞胺配制成浓度为30%的水溶液,同时加入硫酸亚铁、乙酸铜作为阻聚剂,阻聚剂浓度为1%,将聚丙烯纤维按纤维∶溶液=1∶12的比例加入到上述反应液体中,将纤维和液体混合后装入接枝反应器,通高纯氮气60分钟。经总计量为6KGY辐照后,使聚烯烃纤维获得持久的亲水性。上述改性纤维经洗涤后,按长度为2mm的接枝改性聚烯烃纤维70%,长度为2mm的聚丙烯芯、聚乙烯皮复合纤维20%,聚乙烯醇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醋的混合物10%的配比,采用湿法特种纸抄造设备抄出隔膜纸,并经适当的压光和整饰处理。
实施例9
将甲基丙烯酞胺配制成浓度为30%的水溶液,同时加入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铜作为阻聚剂,阻聚剂浓度为0.3%,将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的复合纤维按该复合纤维∶溶液=1∶13的比例加入到上述反应液体中,将纤维和液体混合后装入接枝反应器中,通高纯氮气35分钟。经总计量为3KGY辐照后,使聚烯烃纤维获得持久的亲水性。上述改性纤维经洗涤后,按长度为6mm的接枝改性聚烯烃纤维70%,长度为6mm的聚丙烯芯、聚乙烯皮复合纤维10%,聚甲基丙烯酸乙醋与梭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20%的配比,采用湿法特种纸抄造设备抄出隔膜纸,并经适当的压光和整饰处理。
实施例10
将甲基丙烯酞胺配制成浓度为25%的水溶液,同时加入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铜、硫酸亚铁钱、乙酸铜作为阻聚剂,阻聚剂浓度为0.5%,将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的复合纤维按该复合纤维∶溶液=1∶15的比例加入到上述反应液体中,将纤维和液体混合后装入接枝反应器中,通高纯氮气45分钟。经辐照后,使聚烯烃纤维获得持久的亲水性。上述改性纤维经洗涤后,按长度为9mm的接枝改性聚烯烃纤维90%,长度为9mm的聚丙烯芯、聚乙烯皮复合纤维5%,聚甲基丙烯酸甲酷与聚甲基丙烯酸乙醋的混合物15%的配比,采用湿法特种纸抄造设备抄出隔膜纸,并经适当的压光和整饰处理。

Claims (10)

1、一种改性聚烯烃隔膜,其原料的重量配比为:聚丙烯或聚乙烯纤维60-90%,接枝单体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酞胺或甲基丙烯酞胺5~10%,增强型纤维5-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烯烃隔膜,其特征在于:增强型纤维为聚丙烯芯和聚乙烯皮的复合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烯烃隔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结剂。
4、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改性聚烯烃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将接枝单体配制成水溶液,同时加入阻聚剂;
b、将聚乙烯或聚丙烯纤维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混合后装入接枝反应器中,通入保护气体,Y射线或紫外线或高能电子束辐照,对聚烯烃纤维进行接枝共聚反应;
c、将接枝改性聚烯烃纤维经洗涤后,用湿法抄出电池隔膜,最后进行压光和整饰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聚烯烃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护性气体为高纯氮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性聚烯烃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入保护性气体的时间为20-30分钟。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聚烯烃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枝单体优选为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酞胺,或其混合物。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聚烯烃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入粘接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性聚烯烃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粘接剂为聚丙烯酸甲醋、聚丙烯酸乙醋、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醋、聚甲基丙烯酸乙醋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聚烯烃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强型纤维为聚丙烯芯和聚乙烯皮的复合纤维.
CNA2008100348476A 2008-03-19 2008-03-19 改性聚烯烃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2419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348476A CN101241985A (zh) 2008-03-19 2008-03-19 改性聚烯烃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348476A CN101241985A (zh) 2008-03-19 2008-03-19 改性聚烯烃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1985A true CN101241985A (zh) 2008-08-13

Family

ID=39933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348476A Pending CN101241985A (zh) 2008-03-19 2008-03-19 改性聚烯烃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41985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4959A (zh) * 2010-12-13 2011-05-11 深圳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面片、电池底垫及电池
CN102108635A (zh) * 2011-01-25 2011-06-29 桂林正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辐照接枝丙烯酸制备电池隔膜材料的方法
CN102964765A (zh) * 2012-12-17 2013-03-13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可逆自开闭功能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06299211A (zh) * 2016-10-26 2017-01-04 咸阳美特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镍氢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7275658A (zh) * 2017-06-13 2017-10-20 江苏神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锌溴电池用隔膜
CN107293768A (zh) * 2017-06-13 2017-10-24 江苏神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锌溴电池用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14032703A (zh) * 2021-11-08 2022-02-11 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润湿型无纺布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4959A (zh) * 2010-12-13 2011-05-11 深圳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面片、电池底垫及电池
CN102108635A (zh) * 2011-01-25 2011-06-29 桂林正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辐照接枝丙烯酸制备电池隔膜材料的方法
CN102108635B (zh) * 2011-01-25 2012-05-09 桂林正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辐照接枝丙烯酸制备电池隔膜材料的方法
CN102964765A (zh) * 2012-12-17 2013-03-13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可逆自开闭功能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06299211A (zh) * 2016-10-26 2017-01-04 咸阳美特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镍氢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6299211B (zh) * 2016-10-26 2018-09-04 咸阳美特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镍氢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7275658A (zh) * 2017-06-13 2017-10-20 江苏神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锌溴电池用隔膜
CN107293768A (zh) * 2017-06-13 2017-10-24 江苏神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锌溴电池用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14032703A (zh) * 2021-11-08 2022-02-11 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润湿型无纺布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2703B (zh) * 2021-11-08 2022-08-16 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润湿型无纺布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7028B (zh) 一种经磺化改性的聚烯烃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1985A (zh) 改性聚烯烃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US10629913B2 (en) Electrode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safety,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electrochemical element comprising electrode assembly
Zhang et al. Progress in polymeric separator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KR100805005B1 (ko) 안전성 및 성능이 향상된 리튬 이차 전지
CN101616968B (zh) 聚烯烃制微多孔膜
CN101331178B (zh) 聚烯烃制微多孔膜
KR101637477B1 (ko) 높은 전극 접착력을 갖는 세퍼레이터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018299B1 (ko) 리튬 이차전지용 분리막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20160043768A (ko) 유무기 복합 분리막,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기 화학 소자
CN11040096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26507A (zh) 电池隔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399359A (zh) 以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聚烯烃为主体的树脂组合物组成的蓄电池
TW201841678A (zh) 聚烯烴微多孔膜
CN110400964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固态电解质膜
CN102856580B (zh) 一种磷酸铁锂软包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56582A (zh) 一种锰酸锂铝壳方形电池及制备方法
KR20210021729A (ko) 그래핀을 포함하는 2차원소재 코팅 조성물과 이를 이용한 이차전지 분리막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3517516A (zh) 锂离子电池隔膜、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US11955662B2 (en) Separator for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CN111244366A (zh) 一种基于多层芳纶纳米纤维的锂硫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0400747C (zh) 聚烯烃纤维隔膜纸及其制造方法
CN115799622A (zh)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56487B (zh) 一种用于高能量密度充电锂电池的涂布隔膜
KR20160049803A (ko) 공압출 복합분리막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