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5985B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5985B
CN101235985B CN2008100094022A CN200810009402A CN101235985B CN 101235985 B CN101235985 B CN 101235985B CN 2008100094022 A CN2008100094022 A CN 2008100094022A CN 200810009402 A CN200810009402 A CN 200810009402A CN 101235985 B CN101235985 B CN 1012359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blow
fan
air
wind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94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5985A (zh
Inventor
有贺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35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5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5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59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the floor; standing on the fl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整个室内空间温度分布均匀化的空调机。室内机(50)在机壳(4)的正面具有4个吹出口。4个吹出口包括上吹出口(1)、右侧部吹出口(2a)、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下吹出口(3)。另一方面,吸入口(10)设置在机壳(4)的背面。这样一来,可利用附壁效应使得从上吹出口(1)吹出的暖气沿着天花板面流动,从下吹出口(3)吹出的暖气沿着地面流动,从右侧部吹出口(2a)和左侧部吹出口(2b)分别吹出的暖气沿着房间的墙面流动。其结果,形成将整个室内空间包起来的暖气。

Description

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安置在室内的地上使用的风扇-热交换器单元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迄今,作为空调机的一个例子,人们已在使用设置在生活区等场所的整体式空调。现有的整体式空调之类空调机的落地式室内机即落地式风扇-热交换器单元,一般是从设置在下部的正面的吸入口吸入外部空气,从设置在上部的正面的吹出口吹出冷风或暖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89198号公报
一般来说,例如在空调机进行制热运转时,希望使温暖的空气与地面接触。但是,要想按照使温暖的空气与地面接触的要求吹出暖风,必须在空调机的下部的正面设置暖风吹出口。然而,假设未进行认真设计而将吸入口和吹出口二者都设置在正面,则从空调机的下部的正面的吹出口吹出的暖风在上升时会从吸入口被吸入空调机内。也就是说,会发生暖风短路。一旦发生短路,将无法使整个室内空间的温度分布均匀。在进行制冷运转时也有可能发生同样的问题。
此外,整体式空调之类空调机的落地式室内机多设置在室内空间的墙角处。在这种情况下,室内机的吹风方向主要是向构成室内空间的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的方向吹出。因此,对于与该对角线不同的另一条对角线上的室内空间的墙角部位附近来说,冷风或暖风很难吹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整个室内空间温度分布均匀化的空调机。
本发明的空调机包括:机壳;风扇,设置在机壳内;上吹出口,设置在机壳的上部的正面,用来将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下吹出口,设置在机壳的下部的正面,用来将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而且,空调机包括:左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机壳的左侧部的正面,用来将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右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机壳的右侧部的正面,用来将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吸入口,设置在机壳的背面,用来从外部朝向风扇引导气流;以及热交换器,设置在机壳内,向风扇所产生的气流施加低温热量或高温热量。
由此,能够使暖风沿地面吹出而避免在吹出口与吸入口之间发生短路。此外,借助于附壁效应,从上吹出口吹出的暖气沿天花板面流动,从下吹出口吹出的暖气沿地面流动,从左侧部吹出口和右侧部吹出口各吹出口吹出的暖气沿墙面流动。其结果,形成将整个室内空间包起来的暖气。因此,进行制热运转时可实现室内空间温度分布均匀化。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空调机,优选地,还包括:构成风扇与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设置在下管道内的下风门、以及对风扇和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控制器在制冷运转时实施将下风门关闭的控制。
根据上述方案,进行制冷运转时(包括除湿运转时)将下风门适当关闭,从而可避免从下吹出口吹出冷风而只从上吹出口、左侧部吹出口以及右侧部吹出口吹出冷风。由此,可防止制冷运转时冷气滞留在地面附近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从上吹出口吹出的冷气自上而下沉降。因此,制冷运转时室内空间的温度分布在上下方向上将更为均匀。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空调机,优选地,还包括:构成风扇与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设置在下管道内的下风门、以及对风扇和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控制器在制热运转时实施将下风门打开的控制。
根据上述方案,进行制热运转时从上吹出口、下吹出口、左侧部吹出口以及右侧部吹出口吹出暖风,因而能够如上所述实现室内空间温度分布的均匀化。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空调机,优选地,还包括:构成风扇与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设置在下管道内的下风门、以及对风扇和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控制器在制热运转时实施将下风门关闭的控制。
根据上述方案,可防止由于从下吹出口吹出的暖风从地面向上吹而导致不希望的情况发生。作为不希望发生的情况的例子,可列举出从下吹出口吹出的暖风将桌子上的文件吹跑、以及、从下吹出口吹出的暖风吹到放置在地面上的物体上等。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空调机,优选地,还包括:构成风扇与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设置在下管道内的下风门、以及对风扇和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控制器在进行用于最大功率下的制冷运转的控制时,实施使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设定值为最低并将下风门打开的控制。
根据上述方案,在以最大功率进行制冷运转时,不仅从上吹出口、左侧部吹出口以及右侧部吹出口而且从下吹出口也吹出冷风,由此可使室内空间快速变冷。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空调机,优选地,还包括:构成风扇与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设置在下管道内的下风门、构成风扇与上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上管道、设置在上管道内的上风门、以及对风扇、下风门和上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控制器在制冷运转时实施将上风门打开并将下风门关闭的控制。
根据上述方案,进行制冷运转时从上吹出口、左侧部吹出口以及右侧部吹出口吹出冷风。这样一来,如前所述,由于制冷运转时不从下吹出口吹出冷风,因而能够防止冷气滞留在地面附近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从上吹出口吹出的冷气自上而下沉降,因而能够使室内空间的温度分布在上下方向上更为均匀。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空调机,优选地,还包括:构成风扇与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设置在下管道内的下风门、构成风扇与上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上管道、设置在上管道内的上风门、以及对风扇、下风门和上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控制器在制热运转时实施将上风门打开并将下风门关闭的控制。
根据上述方案,制热运转时将下风门关闭而从上吹出口、左侧部吹出口以及右侧部吹出口吹出暖风。因此,可防止由于从下吹出口吹出的气流从地面向上吹而导致不希望的情况发生。此时,将上风门打开可以增大暖风的风量,因而能够提高制热能力。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空调机,优选地,还包括:构成风扇与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设置在下管道内的下风门、构成风扇与上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上管道、设置在上管道内的上风门、以及对风扇、下风门和上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控制器在制热运转时实施将上风门关闭并将下风门打开的控制。
根据上述方案,制热运转时从下吹出口、左侧部吹出口以及右侧部吹出口吹出暖风。即,制热运转时不从上吹出口吹出暖风。因此,从下吹出口、左侧部吹出口以及右侧部吹出口吹出的暖风的量增加。其结果,暖风能够在地面附近的空间中吹到距空调机更远的位置上。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空调机,优选地,还包括:构成风扇与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设置在下管道内的下风门、构成风扇与上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上管道、设置在上管道内的上风门、以及对风扇、下风门和上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控制器在进行用于最大功率下的制冷运转的控制时,实施使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设定值为最低并将下风门和上风门二者打开的控制。
根据上述方案,在进行最大功率下的制冷运转时,从上吹出口、下吹出口、左侧部吹出口以及右侧部吹出口吹风。因此,进行制冷运转时可使室内空间快速变冷。
在前述情况下,作为本发明的空调机,优选地,还具有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或者对热交换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控制器在实施以最大功率进行制冷运转的同时将下风门和上风门二者打开的控制时,如果室内温度传感器或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室内温度值变成比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设定值或者热交换器温度设定值低的值,或者持续既定时间为介于比设定值高的既定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值,则实施将下风门关闭的控制。
一般来说,进行制冷运转时,如果长时间从下吹出口吹出冷风,则有可能在地面上发生结露。然而根据上述方案,当推断出室内温度降低到目标温度时,将下风门关闭从而停止从下吹出口吹出冷风,因而能够防止地面上发生结露。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空调机,优选地,还包括:构成风扇与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设置在下管道内的下风门、构成风扇与上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上管道、设置在上管道内的上风门、以及对风扇、下风门和上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控制器在实施用于最大功率下的制热运转的控制时,实施使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设定值为最高并将下风门和上风门二者打开的控制。
根据上述方案,进行最大功率下的制热运转时,空调机吹出的总风量增加,因而制热能力提高。
在前述情况下,作为本发明的空调机,优选地,还具有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或者对热交换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而且,优选地,控制器在实施以最大功率进行制热运转的同时将下风门和上风门二者打开的控制时,如果由室内温度传感器或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温度或者热交换器温度的值超过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设定值或者热交换器温度设定值,则实施将上风门关闭的控制。
一般来说,暖风的空气密度小而轻,因而容易向上流动。而根据上述方案,在室内空间的温度已经达到或超过设定温度时,停止暖风从上吹出口的吹出,从而可使室内空气的温度均匀性得到维持。
作为本发明的空调机,优选地,还包括:左侧部盖部件,设置成能够改变姿势,以便能将左侧部吹出口关闭并能使从左侧部吹出口吹出的风的流向改变;以及右侧部盖部件,设置成能够改变姿势,以便能将右侧部吹出口关闭并能使从右侧部吹出口吹出的风的流向改变。
此外,优选地,左侧部盖部件和右侧部盖部件分别能够根据该空调机在靠该空调机进行温度调节的空间内的设置位置改变姿势。
根据上述方案,可以根据空调机在空间内的设置位置,向顺沿于内壁的方向有效地吹风。因此,可利用附壁效应产生将整个室内空间包起来的风,从而实现室内空间温度分布均匀化。此外,在左侧部盖部件和右侧部盖部件分别将左侧部吹出口和右侧部吹出口关闭时,可使风从上吹出口集中吹出,因此,能够使用户通常居住的室内空间的中央部分快速变冷或变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右侧视图。
图3是对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内部结构进行展示的图。
图4是对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内部结构进行展示的图。
图5是用来对从左侧部吹出口、右侧部吹出口、上吹出口以及下吹出口分别吹出气流时的状态进行说明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用来对从左侧部吹出口、右侧部吹出口、上吹出口以及下吹出口分别吹出气流时的状态进行说明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7是用来对只从左侧部吹出口、右侧部吹出口以及上吹出口吹出气流时的状态进行说明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是用来对只从左侧部吹出口、右侧部吹出口以及上吹出口吹出气流时的状态进行说明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9是对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进行示意性展示的图。
图10是对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进行示意性展示的图。
图11是对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进行示意性展示的图。
图12是对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进行示意性展示的图。
图13是对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进行示意性展示的图。
图14是用来对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空气流进行说明的图。
图15是用来对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系统构成进行说明的框图。
图16是用来对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控制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7是用来对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控制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8是用来对实施方式3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控制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9是用来对实施方式4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控制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20是用来对实施方式5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控制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21是用来对实施方式6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控制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22是用来对实施方式7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控制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23是用来对实施方式8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控制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进行参照的附图中,凡标有相同附图标记的部分均是发挥相同功能的部分,因而除非特别需要,其说明不再重复。
(实施方式1)
首先,结合图1~图16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构造进行说明。如图1~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具有室内机50。室内机50是包括风扇和热交换器的单元,安放在室内的地上使用。此外,由于空调机的发明特征在室内机50上,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室外机的说明,而且室外机未在附图中示出。室外机具有与通常的空调机所采用的室外机完全相同的功能。另外,一般来说,室外机具有压缩制冷剂用的压缩机以及室外热交换器,室内机50与室外机之间通过供制冷剂进行循环的配管相连。
如图1和图2所示,室内机50具有机壳4。机壳4在其正面具有4个吹出口。4个吹出口包括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右侧部吹出口2a以及下吹出口3。
此外,如图3所示,机壳4内设置有用来产生气流的风扇5。风扇5能够使气流相对于上管道19和下管道16流动。此外,下管道16内设置有下风门6,靠下风门6的开闭动作来决定是否使气流在下管道16内流动。此外,上管道19内设置有上风门9,靠上风门9的开闭动作来决定是否使气流从上吹出口1吹出。
此外,如图4所示,在机壳4的背面的中央部位,设置有吸入口10。在吸入口10的附近设置有过滤器8。过滤器8将从吸入口10通过的空气中的尘埃等异物去除。从过滤器8中通过后的空气从热交换器7中通过。此时,空气与热交换器7之间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空气在到达风扇5后,经过风扇5流入上管道19和下管道16。
在如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中,由于热交换器7设置在风扇5的上游侧,即风扇5设置在热交换器的下游,因而风扇5产生的气流在其速度不受热交换器7的影响而降低的情况下流入上管道19和下管道16。因此,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右侧部吹出口2a以及下吹出口3吹出的气流的速度比现有技术大。
根据本实施方式空调机的上述构造,不会在上吹出口1、下吹出口3、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各吹出口与吸入口10之间发生短路而能够顺着天花板面、地面以及墙面吹出冷风或暖风。
此外,如图5~图8所示,借助于附壁效应,从上吹出口1吹出的暖气顺着天花板面100a流动,从下吹出口3吹出的暖气顺着地面100b流动,而从左侧部吹出口2b和右侧部吹出口2a各吹出口吹出的暖气顺着房间的墙面100c流动。其结果,形成将整个室内空间包起来的冷气或暖气。因此,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时均能够实现室内空间温度分布的均匀化。
下面,结合图5~图8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所产生的气流进行详细说明。如图5~图8所示,室内机50设置在长方体形室内空间的墙角部的内侧的地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气流从上吹出口1和下吹出口3两个吹出口吹出,则如图5和图6所示,气流将顺着天花板面100a、地面100b以及墙面100c流动。而如果下风门6关闭而只从上吹出口1吹出气流,则如图7和图8所示,气流将顺着天花板面100a流动而在地面100b附近不形成气流。此外,气流同样顺着墙面100c的墙流动。
此外,机壳4内设置有控制器30。控制器30与驱动风扇5旋转的驱动装置(未图示)、驱动上风门9转动的驱动装置(未图示)、以及驱动下风门6转动的驱动装置(未图示)进行电气连接。此外,控制器30在接收到使用操作部20的用户输入的指令信号时对各驱动装置进行控制,从而对上风门9和下风门6各自的开闭动作单独进行控制。
驱动上风门9和下风门6转动的驱动装置分别由步进马达等构成。更具体地说,为了使上风门9和下风门6进行开闭动作,控制器30要对步进马达的旋转角度进行调节。由此,控制器30对上风门9和下风门6各自的姿势进行控制。再有,控制器30按照用户发出的指令信号的种类对风扇5的转速进行控制。由此,可对上管道19和下管道16内流动的气流的速度进行控制。
图1~图4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50的构造在图9~图11中示意性示出。图10中,绘出了用来进行上吹出口1的开闭的上百叶板1a、以及、用来进行下吹出口3的开闭的下百叶板3a。上百叶板1a和下百叶板3a各百叶板既可以是通过手动方式改变其姿势的,也可以是与上风门9和下风门6的控制相连动而通过控制器30的控制改变其姿势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展示的是为了对上管道19内流动的气体的流量进行控制而设置了上风门9的室内机50,但也可以如图12和图13所示,采用未设置上风门9而只设置了下风门6的空调机。而对于设置有上风门9和下风门6二者的空调机来说,使上风门9处于常开状态便可发挥与只设置下风门6的空调机所能够发挥的功能同样的功能。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50内空气的流动如图14中的箭头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50中,从吸入口10吸入的空气经由过滤器8、热交换器7以及风扇5分别进入上管道19和下管道16,之后,从上吹出口1和下吹出口3向外排出。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空调机的控制系统结合图15所示的框图进行说明。
在图15中,控制器30能够按照随着操作部20的操作而传送过来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并且能够按照可反映室内温度传感器40以及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0各自所检测到的温度的信号进行控制。
此外,控制器30向马达6a输出指令信号。通过马达6a的旋转对下风门6的姿势进行控制。另外,控制器30向马达9a发送指令信号。由马达9a对上风门9的姿势进行控制。再有,控制器30向马达5a发送指令信号。通过马达5a的旋转对风扇5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
下面,结合图16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控制器30中所进行的控制流程进行说明。图16是对图12所示未设置上风门9和上百叶板1a的空调机进行控制的流程图。
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控制流程中,制冷运转一旦开始,控制器30便首先将上百叶板1a、左百叶板(未图示)以及右百叶板(未图示)打开。
其次,在步骤S1中,判定当前的运转状态是制冷还是制热。当在步骤S1中判定当前的运转状态是制冷时,在步骤S2实施旨在将下风门6和下百叶板3a关闭的控制。对于下百叶板3a为手动式的情况,将下百叶板3a设为处于常开状态的结构。而对于下百叶板3a不是与下风门6的动作相连动地进行开闭控制的情况,将其控制成常开。其次,在步骤S3实施其它一般标准的运转。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中判定当前的运转状态是制热运转状态时,在步骤S4中进行旨在将下风门6和下百叶板3a打开的控制。之后,在步骤S3中实施其它一般标准的运转。
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控制中,进行制冷运转时,可以将下风门6和下百叶板3a关闭,因而能够避免冷气沿地面流动。下百叶板3a为手动式时,由于使下百叶板3a处于常开状态,因而只将下风门6关闭就能防止地面上发生结露。而在进行制热运转时,由于下风门6和下百叶板3a打开,因而温暖的空气顺着地面流动。其结果,可使得包括地面附近在内的室内空气达到比较均匀的温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展示的是设置有下百叶板3a的空调机,对于未设置下百叶板3a的空调机,只要如前所述只对下风门6进行控制,就能得到与本实施方式空调机所能够得到的效果同样的效果。这一点对于下面所要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空调机的控制来说也是一样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设置有下百叶板3a的空调机,将下百叶板3a通过手动或控制器30的控制设置成常开状态,并如前所述只对下风门6进行控制,也能够得到与本实施方式空调机所能够得到的效果同样的效果。这一点对于下面所要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空调机的控制来说也是一样的。
(实施方式2)
下面,结合图17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控制器30中所进行的控制流程进行说明。图17是对图12所示未设置上风门9和上百叶板1a的空调机进行控制的流程图。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造和功能与前述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造和功能大体相同,因而下面将主要就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成之中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成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首先在步骤S11判定当前的运转状态是制冷运转状态还是制热运转状态。若在步骤S11判定当前的运转状态是制冷状态,则在步骤S12实施将下风门6和下百叶板3a关闭的控制。之后,在步骤S13实施其它一般标准的运转。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1判定当前的运转状态是制热运转状态时,在步骤S14判定是否向控制器30发送了指示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空气的状态、即停止从下吹出口3吹出空气的指令信号。如果在步骤S14中,用户通过操作部20的操作向控制器30发送了表示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空气的状态的指令信号,则在步骤S12实施将下风门6和下百叶板3a关闭的控制。而如果在步骤S14中,用户未输入表示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气流的状态的指令信号,则在步骤S15实施旨在将下风门6和下百叶板3a打开的控制。之后,实施步骤S13的处理。
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控制,进行制热运转时也同样,在决定了实施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气流的状态的控制时,便将下风门6和下百叶板3a关闭,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气流。其结果,即便是在进行制热运转时,也能够做到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气流,从而与从上吹出口1、下吹出口3、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所有吹出口吹出气流时相比,可使温暖的空气吹到更远处。
(实施方式3)
下面,结合图18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造和功能与前述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造和功能大体相同,因而下面将主要就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成之中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成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如图18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控制器30,首先在步骤S21判定当前的运转状态是制冷运转状态还是制热运转状态。若在步骤S21判定当前的运转状态是制冷运转状态,则在步骤S22判定是否向控制器30发送了指示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空气的状态的指令信号。如果在步骤S22中,向控制器30发送了指示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空气的状态的指令信号,则在步骤S24实施将下风门6关闭的控制。
而如果在步骤S22中,未向控制器30发送指示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空气的状态的指令信号,则在步骤S23判别是否正在实施旨在以最大功率进行运转的控制。如果在步骤S23未做出以最大功率进行制冷运转的决定,则在步骤S24实施旨在将下风门关闭的控制。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以最大功率运转,是指使风扇5以马达为最大能力时的旋转速度旋转、或者、使压缩机的旋转速度或往复运动速度等达到制冷机以最大能力运转时的速度。这一点在下面的各实施方式中是一样的。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3决定了以最大功率进行制冷运转,则在步骤S27实施旨在将下风门6打开的控制。
此外,如果在步骤S21判定当前的状态是制热运转状态,则在步骤S26判定是否向控制器30发送了指示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空气的状态的指令信号。
如果在步骤S26中,向控制器30发送了指示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空气的状态的指令信号,则在步骤S24中,控制器30使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的设定值为最小,并实施旨在将下风门6关闭的控制。而如果在步骤S26中,未向控制器30发送指示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空气的状态的指令信号,则在步骤S27实施旨在将下风门6打开的控制。在步骤S25,实施其它一般标准的运转。
根据上述方案,在进行最大功率下的制冷运转时,不仅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而且也从下吹出口3吹出冷风,因而能够使室内空间快速变冷。
(实施方式4)
下面,结合图1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空调机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造和功能与前述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造和功能大体相同,因而下面将主要就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成之中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成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如图19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控制器30,首先在步骤S31判定当前的运转状态是制冷运转状态还是制热运转状态。如果在步骤S31判定当前的运转状态是制冷运转状态,则在步骤S32实施将上风门9打开并将下风门6关闭的控制。
而如果在步骤S31判定当前的运转状态是制热运转状态,则在步骤S34实施将上风门9关闭并将下风门6打开的控制。在步骤S32和步骤S34之中的任一步骤的处理完成之后,也同样在步骤S33中实施进行其它一般标准运转的控制。
根据上述方案,进行制冷运转时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冷风,进行制热运转时从下吹出口3、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暖风。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这种控制,进行制冷运转时不从下吹出口3吹出冷风,因而可防止冷气滞留在地面附近的情况的发生。由于从上吹出口1吹出的冷气会自上而下沉降,因而室内空间的温度分布在上下方向上将更为均匀。
而进行制热运转时不从上吹出口1吹出暖风,因而从下吹出口3、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的暖风的量增加。因此,暖风能够在地面附近的空间中吹到距空调机的室内机50更远的位置上。
(实施方式5)
下面,结合图20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调机的控制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造和功能与前述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造和功能大体相同,因而下面将主要就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成之中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成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如图20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控制器30的控制,首先在步骤S41判定当前的运转状态是制冷运转状态还是制热运转状态。若判定当前的运转状态是制冷运转状态,则在步骤S42实施将上风门9打开并将下风门6关闭的控制。
而如果在步骤S41判定当前的运转状态是制热运转状态,则判定是否向控制器30发送了指示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空气的状态的指令信号。如果在步骤S44中,向控制器30发送了指示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空气的状态的指令信号,则在步骤S42实施将上风门9打开并将下风门6关闭的控制。而如果在步骤S44中,未向控制器30发送指示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空气的状态的指令信号,则实施旨在将上风门9关闭并将下风门6打开的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在步骤S42及步骤S45结束之后,在步骤S43实施其它一般标准的运转。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在步骤S42,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实施将下风门6关闭以使得暖风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的处理。因此,进行制热运转时,可防止由于从下吹出口3吹出的气流从地面向上吹而导致产生不希望发生的情况。作为不希望发生的情况,例如可列举出将桌子上的纸张等较轻的物品吹跑、以及、暖风集中吹到以将下吹出口3遮挡的状态放置的物品上等。此时,上风门9的打开可加大暖风的风量,因而可提高制热能力。
(实施方式6)
下面,结合图2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空调机的控制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造和功能与前述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造和功能大体相同,因而下面将主要就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成之中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成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如图21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控制器30的控制,首先在步骤S51判定当前的运转状态是制热状态还是制冷状态。如果在步骤S51判定当前的运转状态是制冷状态,则在步骤S52判定是否向控制器30发送了指示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空气的状态的指令信号。如果在步骤S52中,向控制器30发送了指示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空气的状态的指令信号,则在步骤S53判定是否向控制器30发送了指示以最大功率进行制冷运转的信号。
如果在步骤S53中,未向控制器30发送指示以最大功率进行制冷运转的信号,则实施步骤S54的处理。在步骤S54将上风门9打开,将下风门6关闭。之后,在步骤S55实施其它一般标准的运转。
而如果在步骤S51判定当前运转状态是制热运转状态,则在步骤S56判定是否向控制器30发送了指示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空气的状态的指令信号。如果在步骤S56中,向控制器30发送了指示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空气的状态的指令信号,则在步骤S54将上风门9打开并将下风门6关闭。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56中,未向控制器30发送指示设成只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空气的状态的指令信号,则在步骤S57判定是否向控制器30发送了指示以最大功率进行制热运转的信号。
如果在步骤S57中,未向控制器30发送指示以最大功率进行制热运转的信号,则在步骤S59将上风门9关闭并将下风门6打开。而如果在步骤S57中,向控制器30发送了指示以最大功率进行制热运转的信号,则在步骤S58将上风门9打开并将下风门6也打开。在步骤S58和步骤S59的处理结束后,实施步骤S55的处理。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在步骤S54中,制热运转时实施将下风门6关闭以使得暖风从上吹出口1、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的处理。因此,可防止由于从下吹出口3吹出的气流从地面向上吹而导致不希望的情况发生。此时,上风门9的打开可加大暖风的风量,因而可提高制热能力。
此外,根据上述方案,在以最大功率运转时,无论是制冷运转还是制热运转,在步骤S58中均实施从上吹出口1、下吹出口3、左侧部吹出口2b以及右侧部吹出口2a吹风的控制。因此,制冷运转时能够使室内空间快速变冷。而制热运转时,由于空调机吹出的总风量增加,因而制热能力提高。
(实施方式7)
下面,结合图22对实施方式7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控制器30的控制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造和功能与前述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造和功能大体相同,因而下面将主要就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成之中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成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如图22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控制器30的控制,首先,在步骤S60中,在制冷运转状态下进行最大功率的制冷运转,并且将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或热交换器7的温度的设定值设定为最低值,并实施其它一般标准的运转。其次,在步骤S61中,判定室内温度传感器40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0向控制器30发送的信号所反映的室内空气温度或热交换器7的温度是否达到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设定值或热交换器7温度设定值。
如果在步骤S61判定室内温度传感器40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0向控制器30发送的信号所反映的室内空气温度或热交换器7的温度达到了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设定值或热交换器7温度设定值,则在步骤S64将下百叶板3a和下风门6关闭。下百叶板3a在为靠手动操作开闭的百叶板时,是处于常开状态的。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61中,室内温度传感器40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0发送过来的信号所反映的室内温度传感器40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0的温度未达到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设定值或热交换器7温度设定值,则在步骤S62判定是否在室内温度传感器40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0发送过来的信号所反映的室内空气温度或热交换器7的温度介于比设定值高的既定值与该设定值之间的状态下经过了既定时间。
如果在步骤S62中,室内温度传感器40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0发送过来的信号所反映的温度是介于设定值与既定值之间的温度且经过了既定时间以上,则在步骤S64中将下百叶板3a和下风门6关闭。
而如果在步骤S62中,不满足室内温度传感器40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0发送过来的信号所反映的温度介于比设定值高的既定值与该设定值之间且经过了既定时间,则在步骤S63中,判定在室内温度传感器40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0向控制器30发送的信号所反映的温度达到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或热交换器7的温度的设定值之后,是否经过了既定时间。
在步骤S63中,如果在室内温度传感器40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0向控制器30发送的信号所反映的室内空气的温度或热交换器7的温度达到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设定值或热交换器7温度设定值之后尚未经过既定时间,则重复步骤S60~步骤S63的处理。而如果在步骤S63中,在室内温度传感器40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0向控制器30发送的信号所反映的室内空气的温度或热交换器7的温度达到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设定值或热交换器7温度设定值之后经过了既定时间,则在步骤S64将下风门6和下百叶板3a关闭。
一般来说,进行制冷运转时,如果长时间从下吹出口3吹出冷风,则有可能在地面上发生结露。然而根据上述方案,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将下风门6和下百叶板3a关闭从而停止从下吹出口3吹出冷风,因而能够防止地面上发生结露。
(实施方式8)
下面,结合图23对实施方式8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控制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造和功能与前述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造和功能大体相同,因而下面将主要就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成之中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50的构成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如图23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控制,首先,在步骤S71中设定为最大功率下的制热运转状态,并实施其它一般标准的运转。其次,在步骤S72判定室内温度传感器40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0所反映的室内空气温度或热交换器7的温度是否达到目标温度的设定值。
如果在步骤S72中,室内温度传感器40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0所反映的室内空气温度或热交换器7的温度未达到作为目标的温度设定值,则反复进行步骤S71的处理。而如果在步骤S72中,室内温度传感器40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0所反映的室内空气温度或热交换器7的温度达到了作为目标的温度设定值,则在步骤S73将上百叶板1a和上风门9关闭。
一般来说,暖风的空气密度小而轻,因而容易向上流动。根据上述方案,当室内空间的温度达到或超过设定温度时,停止暖风从上吹出口1的吹出,从而可使室内空气的温度均匀性得到维持。
作为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优选还具有:左侧部盖部件20b,设置成能够改变姿势,以便能将左侧部吹出口2b关闭,并能使从左侧部吹出口2b吹出的风的流向改变;右侧部盖部件20a,设置成能够改变姿势,以便能将右侧部吹出口2a关闭,并能使从右侧部吹出口2a吹出的风的流向改变。
此外,优选地,左侧部盖部件20b和右侧部盖部件20a分别能够根据该空调机在靠该空调机进行温度调节的空间内的设置位置改变其姿势。
根据上述方案,可以根据空调机在空间内的设置位置在顺沿于内壁的方向上有效地吹风。因此,可利用附壁效应形成将整个室内空间包起来的风,从而实现室内空间温度分布的均匀化。此外,在左侧部盖部件20b和右侧部盖部件20a分别将左侧部吹出口2b和右侧部吹出口2a关闭时,可使风从上吹出口1集中吹出,因此,能够使用户通常居住的室内空间的中央部分快速变冷或变暖。另外,左侧部盖部件20b和右侧部盖部件20a既可以是靠手动改变其姿势的,也可以是根据来自控制器30的控制信号靠步进马达等改变其姿势的,无论哪种构成均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所有实施方式只是列举的例子,应当认为本发明并不受其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不是以上面的说明划定而是由权利要求书划定,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同等的方案以及可在权利要求范围内进行的所有变更。

Claims (15)

1.一种空调机,其特征是,
包括:
机壳、
风扇,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上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上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下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下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左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左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右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右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吸入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背面,用来从外部朝向所述风扇引导气流、
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向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施加低温热量或高温热量、
构成所述风扇与所述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
设置在所述下管道内的下风门、
以及对所述风扇和所述下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在制冷运转时实施将所述下风门关闭的控制。
2.一种空调机,其特征是,
包括:
机壳、
风扇,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上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上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下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下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左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左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右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右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吸入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背面,用来从外部朝向所述风扇引导气流、
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向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施加低温热量或高温热量、
构成所述风扇与所述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
设置在所述下管道内的下风门、
以及对所述风扇和所述下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在制热运转时实施将所述下风门打开的控制。
3.一种空调机,其特征是,
包括:
机壳、
风扇,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上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上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下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下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左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左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右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右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吸入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背面,用来从外部朝向所述风扇引导气流、
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向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施加低温热量或高温热量、
构成所述风扇与所述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
设置在所述下管道内的下风门、
以及对所述风扇和所述下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在制热运转时实施将所述下风门关闭的控制。
4.一种空调机,其特征是,
包括:
机壳、
风扇,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上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上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下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下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左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左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右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右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吸入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背面,用来从外部朝向所述风扇引导气流、
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向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施加低温热量或高温热量、
构成所述风扇与所述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
设置在所述下管道内的下风门、
以及对所述风扇和所述下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在进行用于最大功率下的制冷运转的控制时,实施使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设定值为最低并将所述下风门打开的控制。
5.一种空调机,其特征是,
包括:
机壳、
风扇,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上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上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下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下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左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左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右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右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吸入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背面,用来从外部朝向所述风扇引导气流、
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向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施加低温热量或高温热量、
构成所述风扇与所述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
设置在所述下管道内的下风门、
构成所述风扇与所述上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上管道、
设置在所述上管道内的上风门、
以及对所述风扇、所述下风门和所述上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在制冷运转时实施将所述上风门打开并将所述下风门关闭的控制。
6.一种空调机,其特征是,
包括:
机壳、
风扇,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上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上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下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下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左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左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右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右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吸入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背面,用来从外部朝向所述风扇引导气流、
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向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施加低温热量或高温热量、
构成所述风扇与所述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
设置在所述下管道内的下风门、
构成所述风扇与所述上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上管道、
设置在所述上管道内的上风门、
以及对所述风扇、所述下风门和所述上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在制热运转时实施将所述上风门打开并将所述下风门关闭的控制。
7.一种空调机,其特征是,
包括:
机壳、
风扇,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上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上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下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下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左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左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右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右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吸入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背面,用来从外部朝向所述风扇引导气流、
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向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施加低温热量或高温热量、
构成所述风扇与所述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
设置在所述下管道内的下风门、
构成所述风扇与所述上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上管道、
设置在所述上管道内的上风门、
以及对所述风扇、所述下风门和所述上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在制热运转时实施将所述上风门关闭并将所述下风门打开的控制。
8.一种空调机,其特征是,
包括:
机壳、
风扇,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上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上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下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下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左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左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右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右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吸入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背面,用来从外部朝向所述风扇引导气流、
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向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施加低温热量或高温热量、
构成所述风扇与所述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
设置在所述下管道内的下风门、
构成所述风扇与所述上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上管道、
设置在所述上管道内的上风门、
以及对所述风扇、所述下风门和所述上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在进行用于最大功率下的制冷运转的控制时,实施使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设定值为最低并将所述下风门和所述上风门二者打开的控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是,
还具有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室内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在实施以最大功率进行制冷运转的同时将所述下风门和所述上风门二者打开的控制时,如果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室内温度值变成比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设定值低的值,或者持续既定时间为介于比所述设定值高的既定值与所述设定值之间的值,则实施将所述下风门关闭的控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是,
还具有对所述热交换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在实施以最大功率进行制冷运转的同时将所述下风门和所述上风门二者打开的控制时,如果所述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热交换器温度的值变成比作为目标的热交换器温度设定值低的值,或者持续既定时间为介于比所述设定值高的既定值与所述设定值之间的值,则实施将所述下风门关闭的控制。
11.一种空调机,其特征是,
包括:
机壳、
风扇,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上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上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下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下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左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左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右侧部吹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右侧部的正面,用来将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外部排放、
吸入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背面,用来从外部朝向所述风扇引导气流、
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向所述风扇所产生的气流施加低温热量或高温热量、
构成所述风扇与所述下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下管道、
设置在所述下管道内的下风门、
构成所述风扇与所述上吹出口之间的流通路径的上管道、
设置在所述上管道内的上风门、
以及对所述风扇、所述下风门和所述上风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在实施用于最大功率下的制热运转的控制时,实施使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设定值为最高并将所述下风门和所述上风门二者打开的控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是,
还具有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室内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在实施以最大功率进行制热运转的同时将所述下风门和所述上风门二者打开的控制时,如果由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温度的值超过作为目标的室内温度设定值,则实施将所述上风门关闭的控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是,
还具有对所述热交换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在实施以最大功率进行制热运转的同时将所述下风门和所述上风门二者打开的控制时,如果由所述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热交换器温度的值超过作为目标的热交换器温度设定值,则实施将所述上风门关闭的控制。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是,
还包括:
左侧部盖部件,设置成能够改变姿势,以便能将所述左侧部吹出口关闭并能使从所述左侧部吹出口吹出的风的流向改变;
以及右侧部盖部件,设置成能够改变姿势,以便能将所述右侧部吹出口关闭并能使从所述右侧部吹出口吹出的风的流向改变。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是,
所述左侧部盖部件和所述右侧部盖部件分别能够根据该空调机在靠该空调机进行温度调节的空间内的设置位置而改变姿势。
CN2008100094022A 2007-01-30 2008-01-30 空调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59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19663 2007-01-30
JP2007019663 2007-01-30
JP2007019663A JP4749352B2 (ja) 2007-01-30 2007-01-30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5985A CN101235985A (zh) 2008-08-06
CN101235985B true CN101235985B (zh) 2010-12-08

Family

ID=39728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940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5985B (zh) 2007-01-30 2008-01-30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49352B2 (zh)
CN (1) CN1012359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89392B2 (ja) * 2010-07-16 2013-09-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EP3394520A1 (en) * 2015-12-23 2018-10-31 Singapore Technologies Dynamics Pte Ltd. Method for air distributing and containing and the system thereof
CN110017587B (zh) * 2019-04-17 2021-09-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78968A (zh) * 2019-10-23 2019-12-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3932367B (zh) * 2021-11-12 2023-03-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制热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413451A (zh) * 2022-02-24 2022-04-29 陈春明 一种立柜式家用空调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7287752B (zh) * 2023-11-22 2024-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送风结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9383Y2 (zh) * 1980-03-24 1986-06-11
JPS62218758A (ja) * 1986-03-19 1987-09-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JPS632014U (zh) * 1986-06-23 1988-01-08
JPH02106647A (ja) * 1988-10-14 1990-04-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H04217739A (ja) * 1990-12-19 1992-08-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吹出し機構
JPH10292925A (ja) * 1997-02-19 1998-11-04 Daikin Ind Ltd 送風ユニット
JP2002206794A (ja) * 2001-01-11 2002-07-26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MXPA06005765A (es) * 2003-10-24 2007-01-26 Lg Electronics Ltd Unidad interior en aire acondicionado.
JP2006336910A (ja) * 2005-05-31 2006-12-14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用室内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49352B2 (ja) 2011-08-17
JP2008185274A (ja) 2008-08-14
CN101235985A (zh) 2008-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5985B (zh) 空调机
CN105928062B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JP5061642B2 (ja) 空調換気装置
CN102472520B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风向变更装置
CN104884871A (zh) 空调设备及控制回路
CN110410867A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CN110017543A (zh) 空调器、清洁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903655A (zh) 空调设备及控制回路
CN109855267A (zh) 空调的自动扫风控制方法和空调
CN208238003U (zh) 空调器
CN106440621B (zh) 冰箱
WO2023279724A1 (zh) 一种空调柜机及其湿度调控方法
JP4259668B2 (ja) 空気調和機
KR20090113630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0762734A (zh)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216924598U (zh) 可调节式蒸发冷却器结构和空调机组
CN212746725U (zh) 窗式空调器
CN110736142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不降温快速除湿控制方法
JP2007132646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0179919A (ja) 空気調和機
JP4893025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0186864A (ja) 電動膨張弁の制御方法
WO2017138110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3976437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5260434U (zh) 空气调节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