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7843B - 通风鞋底 - Google Patents

通风鞋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7843B
CN101227843B CN2005800511453A CN200580051145A CN101227843B CN 101227843 B CN101227843 B CN 101227843B CN 2005800511453 A CN2005800511453 A CN 2005800511453A CN 200580051145 A CN200580051145 A CN 200580051145A CN 101227843 B CN101227843 B CN 1012278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ir
footwear
pump unit
ventilation mo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511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7843A (zh
Inventor
禹永和
金永镐
权昌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ungd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oungd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20050032593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408735Y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ungd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oungdo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05/00405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7011096A1/en
Publication of CN101227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7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7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78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7/00Insoles for insertion, e.g. footbeds or inlays, for attachment to the shoe after the upper has been joined
    • A43B17/08Insoles for insertion, e.g. footbeds or inlays, for attachment to the shoe after the upper has been joined ventil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06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ventilated
    • A43B7/08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ventilated with air-holes, with or without closures
    • A43B7/081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ventilated with air-holes, with or without closures the air being forced from outsid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通风鞋底包括外底(100)、内底(200)、泵单元(300)、空气流入部(400)、空气移动路径(500)及空气流出部(600)。也就是说,本发明的通风鞋底是由外底(100)及结合在外底(100)上部的内底(200)、以及通过上述外底(100)与上述内底(200)的结合而形成的泵单元(300)、空气流入部(400)、空气移动路径(500)及空气流出部(600)所组成的。通过上述泵单元(300)的泵送功能而流入上述空气流入部(400)里的空气将通过泵单元(300)的泵送功能而进入空气移动路径(500)并到达空气流出部(600),然后被排放到鞋的内部与鞋的外部,从而为鞋内部提供新鲜空气。

Description

通风鞋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尤其是一种在鞋底内部形成允许空气流进流出及具备泵送(Pumping)功能的结构并通过步行动作自然地实现了鞋里鞋外空气之间的泵送功能的通风鞋底。
背景技术
一般的鞋通常使用通风不良的皮革或合成树脂等材料制成,长时间穿在脚上难免由于无法和外部流通空气而使鞋内温度升高出汗而造成潮湿氛围,与此同时霉菌之类的繁殖也会造成令人不适的异味或者引起脚癣等脚部疾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已经开发了各种具有通风功能的鞋。
下面对上述各种现有技术中的典型代表例做简单说明。
韩国专利厅注册实用新型公报注册号第20-144133号公开了一种鞋底空气循环结构,上述现有技术另外安装了泵部件使外部空气在鞋底侧进行循环,但其结构复杂且无法让空气自然循环,外部杂质也很容易流入。
韩国专利厅注册实用新型公报注册号第20-218227号公开了一种基于通风口的鞋板,该实用新型通过空气管使空气在鞋底下部循环,但其结构过于复杂且无法让空气自然循环,外部杂质也很容易流入。
韩国专利厅注册实用新型公报注册号第20-229738号公开了一种具有通风装置的鞋,上述现有技术包含了可以发挥泵功能的软垫层及止回阀强迫空气流经鞋底,但该实用新型的结构过于复杂且无法让空气自然循环,外部杂质也容易流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鞋底内部形成允许空气流进流出及具备泵送功能的结构,并通过步行动作自然地实现了鞋里鞋外空气之间的泵送功能的通风鞋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外底(Outsole),其底面形成了防滑用凹凸形状;内底(Midsole),结合在上述外底的上部,其上部呈凹陷形状以容纳脚部;泵单元,在上述内底的后脚根部位呈朝上凹陷的半球形状;空气流入部,横向配置于上述泵单元的两侧,可以使鞋外部流入的空气到达上述泵单元;空气移动路径,纵向配置于上述泵单元的正面,可以使通过上述泵单元的泵送功能而流入的空气移动;以及空气流出部,与上述空气移动路径互相连通,在上述内底的前脚根部位横向配置并朝上侧凹陷,其两端部则对鞋外部开放,具有可以上下贯穿上述内底的通孔,可以把沿着上述空气移动路径到达的空气排放到鞋的外部及上述通孔。
上述空气流入部的宽度小于上述空气移动路径的宽度。
上述空气流出部以互相隔离的方式横向配置了多个,其间通过上述空气移动路径的相互连接而互相连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风鞋底包括下列单元:外底,其底面形成了防滑用凹凸形状;内底,结合在上述外底的上部;泵单元, 在上述内底的后脚根部位呈朝上凹陷的半球形状;空气流入部,横向配置于上述泵单元的两侧,可以使鞋外部流入的空气到达上述泵单元;空气移动路径,纵向配置于上述泵单元的正面,可以使通过上述泵单元的泵送功能而流入的空气移动;以及空气流出部,由强制通风口、自然通风口及收容槽组成,上述强制通风口连接上述空气移动路径并且在上述内底的前脚根部位上下贯通而形成横向结构,上述自然通风口位于上述强制通风口的前侧并以横向配置的方式上下贯穿上述内底,上述收容槽与上述自然通风口及鞋的外部连通并沿着上述内底的前脚根两侧端部纵向配置而朝上凹陷。
上述通风鞋底具有沿着上述外底脚趾部位的端部朝上侧呈一体型地突出的结合槛,上述内底则具有对应于上述结合槛的裁剪部,上述结合槛对应地结合在上述裁剪部,从而与上述内底的上面维持平行状态。
上述空气流入部包括:内侧空气流入口,邻接上述泵单元侧;结合收容槽,其宽度大于上述内侧空气流入口的宽度,衔接并连通上述内侧空气流入口;以及空气流入结合槛,突出于上述外底的上面并对应于上述外侧空气流入口,被上述外侧空气流入口收容并结合,在对应于上述内侧空气流入口的位置形成了空气流入孔。
上述内侧空气流入口的宽度小于上述空气移动路径的宽度。
上述自然通风口以互相隔离的方式纵向配置了多个而形成一组并采取两组对向的配置方式。
上述空气移动路径延伸到上述自然通风口并连通上述自然通风口。
上述通风鞋底包括:自然流入槛,对应地结合在上述空气流出部的收容槽,朝上侧突出而使上述外底在结合槛上维持连续状态;以及自然流入口,位于上述自然流入槛,对应于上述自然通风口的位置而连通上述自然通风口及鞋外部。
有益效果: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在鞋底内部了形成允许空气流进流出及具备泵送功能的结构并通过步行动作自然地使鞋里鞋外的空气流通,从而使鞋的内部环境一直维持卫生舒爽的状态。
而且,仅靠鞋底本身结构即可实现通气功能,因此其构造简单而成本低廉。
而且,凭借上述鞋底的结构可以在触地时缓冲其冲击程度而有效地保护脚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风鞋底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风鞋底的内底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风鞋底的动作举例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通风鞋底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通风鞋底的内底的仰视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通风鞋底的内底的俯视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通风鞋底的外底的俯视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通风鞋底的动作举例图。
下面是上述附图中主要标记符号的具体说明。
附图主要符号的说明
100:外底          110:凹凸形状
120:结合槛        130:自然流入槛
200:内底          210:裁剪部
220:自然流入口    300:泵单元
400:空气流入部    410:内侧空气流入口
420:结合收容槽    430:空气流入结合槛
431:空气流入孔    500:空气移动路径
600:空气流出部    610:通孔
620:强制通风      630:自然通风口
640:收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通风鞋底主要包括:外底100、内底200、泵单元300、空气流入部400、空气移动路径500及空气流出部600。也就是说,本发明的通风鞋底是由外底100及结合在外底100上部的内底200、以及通过上述外底100与上述内底200的结合而形成的泵单元300、空气流入部400、空气移动路径500及空气流出部600所组成的。
通过上述泵单元300的泵送功能而流入上述空气流入部400里的空气将通过泵单元300的泵送功能而进入空气移动路径500并到达空气流出部600,然后被排放到鞋的内部与鞋的外部,从而为鞋内部提供新鲜空气。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风鞋底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风鞋底的内底的仰视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风鞋底的动作举例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风鞋底包括:外底100、内底200、泵单元300、空气流入部400、空气移动路径500及空气流出部600。也就是说,本发明的通风鞋底是由外底100及结合在外底100的内底200、以及由上述结合而形成的泵单元300、空气流入部400、空气移动路径500及空气流出部600所组成的。
首先,上述外底100通常由橡胶(rubber)制作,底面则形成了具有防滑功能的凹凸形状110。上述外底100是在其内部形状相反于上述凹凸形状110的模具里投入橡胶生纸并加热加压后制成的。
上述内底200位于上述外底100的上部,通常把聚氨酯(PU)、派龙(pyron)等材料投入模具内部后发泡成型而成。上述内底200的上部形成容纳脚部的凹陷形状。
上述内底200的后脚根部位形成了上述泵单元300。上述泵单元300具有朝上述内底200的上侧凹陷的半球形状并结合在上述外底100 的上面,可以自然地形成上下密封的空间部并发挥出泵送功能。
上述空间部聚集了通过后述的空气流入部400所流入的空气,从上侧施加的压力可以使上述泵单元300的中心部上下游动而执行泵送功能。
其次,上述空气流入部400横向配置于上述泵单元300的两侧,鞋外部的一侧到另一侧通过上述泵单元300互相连通并结合在上述外底100的上面,自然地形成上下密封的空间部。上述空气流入部400的高度低于上述泵单元300,从而可以使上述泵单元300顺利执行泵送功能。
上述空气流入部400经过上述泵单元300的加压后使空气排放到后述的空气移动路径500。解除压力后,由于泵单元300内部的压力低于上述空气流入部400,因此鞋外部空气会自然地重新流入泵单元300的内部。
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在上述泵单元300的正面从鞋的后脚根侧纵向延伸到前脚根侧并与上述外底100的上面结合,自然地形成上下密封的空间部。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的高度低于上述泵单元300,从而可以使上述泵单元300顺利执行泵送功能。
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的宽度大于上述空气流入部400的宽度,可以促使受到上述泵单元300的泵送作用而移动的空气流向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侧并尽量减少流向上述空气流入部400的空气。
再其次,上述空气流出部600与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互相连通,在上述内底200的前脚根部位横向配置并朝上侧凹陷,其两端部则对鞋的外部开放。也就是说,从鞋外部的一侧连通到另一侧并与上述外 底100的上面结合,自然地形成上下密封的空间部。
上述空气流出部600具有可以上下贯穿内底200的多个通孔610。
因此,沿着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移动的空气到达上述空气流出部600后被排放到鞋的外部及上述通孔610。
上述空气流出部600以互相隔离的方式横向配置了多个,其间通过与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的相互连接而互相连通。如此即可把外部新鲜空气供应给脚的前脚根及整个前脚部位。
具有上述结构的通风鞋底凭借上述泵单元300的泵送功能,即凭借使用者的步行动作而促使外部空气流入上述空气流入部400,流入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的空气到达上述空气流出部600后,通过上述通孔610流进鞋的内部或者通过上述空气流出部600的侧面排放到鞋的外部。从而可以为鞋的内部供应新鲜空气。
<第二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通风鞋底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通风鞋底的内底的仰视立体图;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通风鞋底的内底的俯视立体图;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通风鞋底的外底的俯视立体图;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通风鞋底的动作举例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通风鞋底包括外底100、内底200、泵单元300、空气流入部400、空气移动路径500及空气流出部600。也就是说,本发明的通风鞋底是由外底100及结合在外底100的内底200、以及由上述结合而形成的泵单元300、空气流入部400、空气移动路径500及空气流出部600所组成的。
首先,上述外底100通常由橡胶(rubber)制作,底面则形成了具有防滑功能的凹凸形状110。上述外底100是在其内部形状相反于上述凹凸形状110的模具里投入橡胶生纸并加热加压后制成的。上述内底200结合在上述外底100的上部,通常把聚氨酯(PU)、派龙(pyron)等材料投入模具内部后发泡成型而成。
结合槛120沿着上述外底100脚趾部位的端部朝上侧呈一体型地突出。上述内底200则形成了以对应于上述结合槛120的方式沿着上述内底200脚趾部位的端部裁剪而成的裁剪部210。从而使朝上侧突出的结合槛120和上述内底200的裁剪部210的对应位置结合,进而从整体上和上述内底200的上面维持平行状态。外底100与内底200的上述结合方式可以大幅提高其结合力。
上述内底200的后脚根部位形成了上述泵单元300。上述泵单元300具有朝上述内底200的上侧凹陷的半球形状并结合在上述外底100的上面,可以自然地形成上下密封的空间部并发挥出泵送功能。
上述空间部聚集了通过后述的空气流入部400所流入的空气,从上侧施加的压力可以使上述泵单元300的中心部上下游动而执行泵送功能。
其次,上述空气流入部400横向配置于上述泵单元300的两侧并朝上述内底200的上侧凹陷,鞋外部的一侧到另一侧通过上述泵单元300互相连通并结合在上述外底100的上面,自然地形成上下密封的空间部。上述空气流入部400的高度低于上述泵单元300,从而可以使上述泵单元300顺利执行泵送功能。
上述空气流入部400包括:内侧空气流入口410,邻接上述泵单元 300侧;结合收容槽420,其宽度大于上述内侧空气流入口410的宽度,衔接并连通上述内侧空气流入口410;以及空气流入结合槛430,突出于上述外底100的上面并对应于上述结合收容槽420,被上述结合收容槽420收容并结合,在对应于上述内侧空气流入口410的位置形成了空气流入孔431。
上述内侧空气流入口410在上述泵单元300的侧面与上述泵单元300连通,其高度低于上述泵单元300,其宽度小于后述的空气移动路径500的宽度。
上述结合收容槽420在内底200的两侧端部处呈开放型结构,其两侧面在上述内底200的上侧到下侧以逐渐变宽的方式裁剪成阶梯形状。位于上述外底100的空气流入结合槛430则裁剪成对应于上述结合收容槽420两侧面的形状,即从上述外底100的上侧到下侧逐渐变窄。
上述外底100与内底200通过上述方式结合后,上述外底100的空气流入结合槛430也结合在上述内底200的结合收容槽420里,随着上述内侧空气流入口410与空气流入孔431的相互连通,进而使外部空气流入上述泵单元300。
上述空气流入部400经过上述泵单元300的加压后使空气排放到后述的空气移动路径500。解除压力后,由于泵单元300内部的压力低于上述空气流入部400,因此鞋外部空气会自然地重新流入泵单元300的内部。
下面说明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
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在上述泵单元300的正面从鞋的后脚根侧 纵向延伸到前脚根侧并与上述外底100的上面结合,自然地形成上下密封的空间部。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的高度低于上述泵单元300,从而可以使上述泵单元300顺利执行泵送功能。
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的宽度大于上述空气流入部400的内侧空气流入口410的宽度,可以促使受到上述泵单元300的泵送作用而移动的空气流向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侧并尽量减少流向上述空气流入部400的空气。
下面说明上述空气流出部600。
上述空气流出部600包括:强制通风口620,连接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并以横向配置的方式上下贯穿上述内底200的前脚根部位;自然通风口630,位于上述强制通风口620的前侧并以横向配置的方式上下贯穿上述内底200;以及收容槽640,连通上述自然通风口630与鞋的外部,沿着上述内底200的前脚根的两侧端部纵向配置并朝上侧凹陷。
上述强制通风口620呈横向的长方形形状并位于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的端部而连通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在后脚根侧流入上述空气流入部400的空气受到上述泵单元300的泵送作用而进入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并到达上述强制通风口620后,上述强制通风口620可以把上述空气排放到内底200的上部。
上述自然通风口630位于上述强制通风口620的前侧并上下贯穿上述内底200而形成横向的长方形形状。上述自然通风口630以互相隔离的方式在鞋的前侧纵向配置多个而形成一组并按照两组对向的方式配置于两侧。
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延伸到上述自然通风口630并连通上述自然通风口630。也就是说,受到上述泵单元300的泵送作用而流入的空气不仅流入上述强制通风口620,还能流入上述自然通风口630,因此可以使空气被排放到鞋的内部与外部。
上述收容槽640连接到上述自然通风口630与鞋的外部,沿着上述内底200前脚根的两侧端部纵向配置并朝上侧凹陷。上述收容槽640聚集了从鞋的外部自然流入的空气,自然流入的空气则被排放到上述自然通风口630。
上述通风鞋底还具有:自然流入槛130,对应地结合在上述空气流出部600的收容槽640,朝上侧突出而使上述外底100在结合槛上维持连续状态;以及自然流入口220,位于上述自然流入槛130,对应于上述自然通风口630的位置而连通上述自然通风口630及鞋外部。
上述自然流入槛130突出于上述外底100的上侧并与上述内底200下面的收容槽640结合,空气自然地流入上述自然流入口220后,可以通过上述自然通风口630把空气排放到鞋的内部。
如此即可把外部新鲜空气供应给脚的前脚根及整个前脚部位。
具有上述结构的通风鞋底凭借上述泵单元300的泵送功能,即凭借使用者的步行动作而促使外部空气流入上述空气流入部400,流入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的空气到达空气流出部600的强制通风口620后为鞋的内部供应外部新鲜空气,随着空气流入上述自然流入口220或者通过步行动作而使空气自然地流入后,即可通过上述自然通风口630为鞋的内部供应空气。
产业上的用途
本发明通风鞋底可以适用于运动鞋等各种鞋类并发挥出卓越的功能,具有较大的产业利用性。
而且,本发明还能发挥出更大的增值效益,从而为鞋产业的活性化而注入活力。

Claims (10)

1.一种通风鞋底,其特征为:
包括下列单元:
外底(100),其底面形成了防滑用凹凸形状(110);
内底(200),结合在上述外底(100)的上部,其上部呈凹陷形状以容纳脚部;
泵单元(300),在上述内底(200)的后脚根部位呈朝上凹陷的半球形状;
空气流入部(400),横向配置于上述泵单元(300)的两侧,可以使鞋外部流入的空气到达上述泵单元(300);
空气移动路径(500),纵向配置于上述泵单元(300)的正面,可以使通过上述泵单元(300)的泵送功能而流入的空气移动;以及
空气流出部(600),与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互相连通,在上述内底(200)的前脚根部位横向配置并朝上侧凹陷,其两端部则对鞋外部开放,具有可以上下贯穿上述内底(200)的通孔(610),可以把沿着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到达的空气排放到鞋的外部及上述通孔(6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鞋底,其特征为:
上述空气流入部(400)的宽度小于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鞋底,其特征为:
上述空气流出部(600)以互相隔离的方式横向配置了多个,其间通过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的相互连接而互相连通。
4.一种通风鞋底,其特征为:
包括下列单元:
外底(100),其底面形成了防滑用凹凸形状(110);
内底(200),结合在上述外底(100)的上部;
泵单元(300),在上述内底(200)的后脚根部位呈朝上凹陷的半球形状;
空气流入部(400),横向配置于上述泵单元(300)的两侧,可以使鞋外部流入的空气到达上述泵单元(300);
空气移动路径(500),纵向配置于上述泵单元(300)的正面,可以使通过上述泵单元(300)的泵送功能而流入的空气移动;以及
空气流出部(600),由强制通风口(620)、自然通风口(630)及收容槽(640)组成,上述强制通风口(620)连接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并且在上述内底(200)的前脚根部位上下贯通而形成横向结构,上述自然通风口(630)位于上述强制通风口(620)的前侧并以横向配置的方式上下贯穿上述内底(200),上述收容槽(640)与上述自然通风口(630)及鞋的外部连通并沿着上述内底(200)的前脚根两侧端部纵向配置并朝上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鞋底,其特征为:
上述通风鞋底具有沿着上述外底(100)脚趾部位的端部朝上侧呈一体型地突出的结合槛(120),上述内底(200)则具有对应于上述结合槛(120)的裁剪部(210),上述结合槛(120)对应地结合在上述裁剪部(210),从而与上述内底(200)的上面维持平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鞋底,其特征为:
上述空气流入部(400)包括:
内侧空气流入口(410),邻接上述泵单元(300)侧;
结合收容槽(420),其宽度大于上述内侧空气流入口(410)的宽度,衔接并连通上述内侧空气流入口(410);以及
空气流入结合槛(430),突出于上述外底(100)的上面并对应于上述结合收容槽(420),被上述结合收容槽(420)收容并结合,在对应于上述内侧空气流入口(410)的位置形成了空气流入孔(4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鞋底,其特征为:
上述内侧空气流入口(410)的宽度小于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鞋底,其特征为:
上述自然通风口(630)以互相隔离的方式纵向配置多个而形成一组并采取两组对向的配置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通风鞋底,其特征为:
上述空气移动路径(500)延伸到上述自然通风口(630)并连通上述自然通风口(630)。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鞋底,其特征为:
上述通风鞋底包括:
自然流入槛(130),对应地结合在上述空气流出部(600)的收容槽(640),朝上侧突出而使上述外底(100)在上述结合槛(120)上维持连续状态;以及
自然流入口(220),位于上述自然流入槛(130),对应于上述自然通风口(630)的位置而连通上述自然通风口(630)及鞋外部。
CN2005800511453A 2005-07-22 2005-11-30 通风鞋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78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0050021431 2005-07-22
KR20050021431 2005-07-22
KR20-2005-0021431 2005-07-22
KR2020050032593 2005-11-17
KR2020050032593U KR200408735Y1 (ko) 2005-07-22 2005-11-17 통풍 밑창
KR20-2005-0032593 2005-11-17
PCT/KR2005/004053 WO2007011096A1 (en) 2005-07-22 2005-11-30 Ventilation so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7843A CN101227843A (zh) 2008-07-23
CN101227843B true CN101227843B (zh) 2011-07-27

Family

ID=37668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5114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7843B (zh) 2005-07-22 2005-11-30 通风鞋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27843B (zh)
WO (1) WO20070110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6391B (zh) * 2010-08-31 2017-04-12 郑贤雄 多功能鞋垫
ITVI20120011A1 (it) * 2012-01-13 2013-07-14 Engineering Team Srl Plantare per il miglioramento del ricambio dell'aria all'interno di calzature e relativo metodo di realizzazione
KR101872706B1 (ko) * 2017-10-24 2018-06-29 (주)경도상사 신발용 통풍 밑창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7880A (en) * 1982-09-09 1985-04-02 Kabushiki Kaisha Patine Shokai Boot containing ventilation means
CN2358720Y (zh) * 1999-03-18 2000-01-19 王秋凯 足动换气排湿鞋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7194B2 (ja) * 1996-03-12 2000-12-11 アキレス株式会社 靴内換気用エアポンプ
KR19980061550U (ko) * 1997-03-26 1998-11-05 권효관 신발의 공기 배출장치
JP2000217604A (ja) * 1999-01-28 2000-08-08 Yoshio Yamada 靴の中敷き及び靴
JP3153532B2 (ja) * 1999-09-07 2001-04-09 世界長株式会社 通気性靴底の構造
JP2002010801A (ja) * 2000-06-29 2002-01-15 Tokai:K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7880A (en) * 1982-09-09 1985-04-02 Kabushiki Kaisha Patine Shokai Boot containing ventilation means
CN2358720Y (zh) * 1999-03-18 2000-01-19 王秋凯 足动换气排湿鞋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17604A 2000.08.08
JP特开2002-10801A 2002.01.1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11093A1 (en) 2007-01-25
CN101227843A (zh) 2008-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28525B2 (en) Shoe with ventilating opening
US20050198858A1 (en) Ventilated shoe with independent fresh air inflow path and foul air outflow path
US20040010939A1 (en) Shoes having ventilation devices
CN101112259A (zh) 用于鞋的通风系统及装置
US8074374B2 (en) Shoe sole with ventilation
CN101301137B (zh) 能换气的呼吸鞋垫
CN101227843B (zh) 通风鞋底
US2004022148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ntilation of footwear
CN201131354Y (zh) 一种充气鞋
CN103222707B (zh) 换气型透气鞋
CN201001438Y (zh) 鞋垫与中底具有对应气室的鞋底结构
CN201175013Y (zh) 鞋面和脚后跟部具有改进通气装置的鞋
CN201055026Y (zh) 内增高防水空调鞋底
CN214594511U (zh) 一种内循环悬空呼吸鞋
CN108903126B (zh) 一种透气鞋
KR102093320B1 (ko) 공기순환구조를 갖는 안창
CN216315870U (zh) 一种耐磨芳香休闲鞋
CN202375185U (zh) 一种可换气的鞋垫及鞋
CN213524103U (zh) 一种换气除臭鞋底
KR20000021024U (ko) 통풍 깔창
CN201640652U (zh) 一种气垫鞋
CN2930366Y (zh) 一种活性气垫鞋
JP3089695U (ja) ダブル吸気孔を具えた靴構造
CN201204982Y (zh) 一种透气鞋
CN2429004Y (zh) 凉水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91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