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7008A - 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 - Google Patents

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7008A
CN101227008A CNA2008100638765A CN200810063876A CN101227008A CN 101227008 A CN101227008 A CN 101227008A CN A2008100638765 A CNA2008100638765 A CN A2008100638765A CN 200810063876 A CN200810063876 A CN 200810063876A CN 101227008 A CN101227008 A CN 101227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thode
fuel cell
casing
seal cover
deflec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638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7008B (zh
Inventor
冯玉杰
李贺
王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8100638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270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27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7008A/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0168 priority patent/WO200909492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7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7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6Biochemical fuel cells, i.e. cells in which microorganisms function as catalys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605Porous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96Carbon-based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Abstract

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它涉及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多采用碳纸或碳布,产电微生物的生物附着量少、内阻较大、能量密度很低、能耗太多的问题。本发明空气阴极为表面上覆盖碳布的圆筒式塑料基体组成,表面上覆盖碳布的圆筒式塑料基体上设有通孔,塑料折流板设置在空气阴极的一侧,塑料折流板的上端与密封盖的底面固定连接,塑料折流板的下部设有折流角板。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三维复合型阳极代替碳纸碳布,有效地提高了生物的附着量,增加了电子收集面积,提高了输出的能量。将阴极置于阳极室中,增大了接触面积,减少了电极间距,有效地降低了反应器内阻,大大提高了功率密度。

Description

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日益短缺,开发新型清洁能源及调整能源结构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即是一种新型的利用生物质及微生物进行电能生产的新型装置。阴阳极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人们的大量关注。从外形到材料的开发与改进,成为提高输出能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微生物燃料电池一般由双室组成,阳极室和阴极室,呈“H”型,中间以Nafion或Ultrex等阳离子交换膜隔开,或用一个普通的盐桥分开。这类反应器利用阴极液中的溶解氧作电子受体,接触面积小,氧气量受溶解和扩散速率影响较大,致使反应器传质内阻较大,输出功率低,此外,这种结构MFC运行和维护也比较困难。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较好的克服了以上这些缺点,单室MFC以空气作为阴极,氧气量充足且自动补给,降低了传质内阻,减少了能耗,提高了能量的输出功率和库仑效率。对于该类型MFC的阳极开发主要集中在对阳极材料与结构的探索方面,从最开始的碳纸,发展成石墨碳板,活性炭等多种材料不同结构的反应器,极大的推动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与发展。
在电极和反应器构型的不断改进和优化下,能量密度也从开始的19mW/m2发展到目前的1596mW/m2。但从目前的反应器设计与开发角度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阳极材料种类和结构单一,产电微生物生物量少,限制了能量的产生。内阻较大、能量密度很低。可用作底物的废水种类相对单一,浓度偏低,负荷偏小,不利于实际生产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多采用碳纸或碳布、结构单一,内阻较大、能量密度很低,可处理的废水种类相对单一、负荷偏低、难以实际应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本发明包括箱体1、第一三维立体阳极、第一空气阴极3、第一塑料折流板7、密封盖10和溶液17,密封盖10上设有第一采样口5,箱体1侧壁上部的一侧上设有进水口14,箱体1侧壁上部的另一侧上设有出水口15,箱体1的顶部设有密封盖10,箱体1与密封盖10密封连接,密封盖10与箱体1的腔体之间为阳极室4,第一空气阴极3设置在密封盖10与箱体1之间,第一空气阴极3的上端与密封盖10固定连接并与大气相连通,第一空气阴极3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与大气相连通,第一空气阴极3为表面上覆盖碳布的第一圆筒式塑料基体11组成,表面上覆盖碳布的第一圆筒式塑料基体11上设有一号通孔13,第一塑料折流板7设置在第一空气阴极3的一侧,第一塑料折流板7的上端与密封盖10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塑料折流板7的下部设有第一折流角板8,第一折流角板8与第一塑料折流板7之间的折角为35°~55°,第一三维立体阳极由第一活性炭9和第一石墨挡板6组成,第一石墨挡板6设置在第一空气阴极3的另一侧,第一石墨挡板6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石墨挡板6的上端与密封盖10之间留有0.5~3cm的间隙,第一活性炭9设置在第一空气阴极3外部的第一塑料折流板7和第一石墨挡板6之间,阳极室4内容纳有溶液17。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三维复合型阳极代替碳纸或碳布,有效地提高了生物的附着量,从而提高了输出的能量。这种阳极结构无需外加电子收集器,引导水流流向的石墨挡板能够收集并传导溶液内的电子,减少了组成部件,节约了反应器空间,增大了电子接收面积,提高了能量密度。本发明第一空气阴极采用一个圆筒式塑料基体上面覆盖载有Pt,Co,Ni等催化剂的碳布(需防水处理,将PTFE溶液均匀涂抹在不含催化剂的一侧,在300~500度下烘制20~60分钟),利用阴极基体内部自然存在的空气作为阴极的电子受体,完成燃料电池阴极的氧化反应。本发明将阴极内置于阳极室中,增大了接触面积,减少了电极间距,有效地降低了反应器内阻,大大提高了功率密度。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降低了反应器的内阻,使得物理内阻仅仅为5.43欧;解决了污水处理量与处理浓度的限制,最高进水COD负荷为15~20kg/(m3·d),进水浓度最高可达到1500~3000mg/L COD,HRT可缩短为0.5~1.5h。拥有很好的抗水力冲击、抗浓度冲击及抗负荷冲击的特点;利用隔板引导水流以推流式和升流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反应器,突破了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废水的种类与浓度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率,实现了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与产能一体化的废水处理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由于内置阴极和三维复合型阳极的利用,大幅度提高了反应器的功率密度,最大功率密度可达20~25W/m3,使得微生物燃料电池更有利于实际工程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交流阻抗测量内阻拟合曲线图,图3是生活污水为底物负载电压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图4是生活污水为底物功率密度的极化曲线图,图5是葡萄糖废水为底物随HRT变化的极化曲线图,图6是葡萄糖废水为底物的平均电压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由箱体1、第一三维立体阳极、第一空气阴极3、第一塑料折流板7、密封盖10和溶液17组成,密封盖10上设有第一采样口5,箱体1侧壁上部的一侧上设有进水口14,箱体1侧壁上部的另一侧上设有出水口15,箱体1的顶部设有密封盖10,箱体1与密封盖10密封连接,密封盖10与箱体1的腔体之间为阳极室4,第一空气阴极3设置在密封盖10与箱体1之间,第一空气阴极3的上端与密封盖10固定连接并与大气相连通,第一空气阴极3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与大气相连通,第一空气阴极3为表面上覆盖碳布的第一圆筒式塑料基体11组成,表面上覆盖碳布的第一圆筒式塑料基体11设有一号通孔13,第一塑料折流板7设置在第一空气阴极3的一侧,第一塑料折流板7的上端与密封盖10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塑料折流板7的下部设有第一折流角板8,第一折流角板8与第一塑料折流板7之间的折角为35°~55°,第一三维立体阳极由第一活性炭9和第一石墨挡板6组成,第一石墨挡板6设置在第一空气阴极3的另一侧,第一石墨挡板6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石墨挡板6的上端与密封盖10之间留有0.5~3cm的间隙,第一活性炭9设置在第一空气阴极3外部的第一塑料折流板7和第一石墨挡板6之间,阳极室4内容纳有溶液17。所述一号通孔13的直径为1~3mm。所述第一折流角板8与第一塑料折流板7之间的折角为45°。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它增加了第二三维立体阳极、第二空气阴极23和第二塑料折流板27,第二三维立体阳极、第二空气阴极23和第二塑料折流板27均与第一三维立体阳极、第一空气阴极3和第一塑料折流板7平行设置,第二空气阴极23设置在密封盖10与箱体1之间,第二空气阴极23的上端与密封盖10固定连接并与大气相连通,第二空气阴极23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与大气相连通,第二空气阴极23为表面上覆盖碳布的第二圆筒式塑料基体21组成,表面上覆盖碳布的第二圆筒式塑料基体21上设有二号通孔33,第二塑料折流板27设置在第一石墨挡板6和第二空气阴极23之间,第二塑料折流板27的上端与密封盖10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二塑料折流板27的下部设有第二折流角板28,第二折流角板28与第二塑料折流板27之间的折角为35°~55°,第二三维立体阳极由第二活性炭29和第二石墨挡板26组成,第二石墨挡板26设置在与第二塑料折流板27的相对应的第二空气阴极23的另一侧,第二石墨挡板26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石墨挡板26的上端与密封盖10之间留有0.5~3cm的间隙,第二活性炭29设置在第一石墨挡板6和第二石墨挡板26之间的阳极室4的空间内,在第二石墨挡板26上侧的密封盖10上设有第二采样口25。所述二号通孔33的直径为1~3mm。所述第二折流角板28与第二塑料折流板27之间的折角为45°。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外电路的连接。阳极外电路的连接优点在于引导水流流向的石墨挡板还可收集溶液中的电子,无需外加电子收集器,减少了组成部件,节约了反应器空间,增大了电子接收面积,提高了能量密度。阴极外电路连接负载的方法有两个,即两个阴极串联和并联。两个阴极并联,则组成了一个含有两个阳极室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两个阴极串联,则两个单独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以串联的形式构成了一个电池组,如若需要,还可以多增加几个并列的阳极室,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电池组,一起产生电能供给不同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在出水口15下侧的箱体1上设置有回流口16。回流口16用于与回流装置相连接,将部分出水通过进水口14回流到箱体1内再利用。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溶液17为1L 50~200mmol/L的磷酸缓冲溶液(pH=7)溶液中含有80ml-800ml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COD浓度为10000-100000mg/L)、0.003~0.007mol/L的氯化铵、0.001~0.003mol/L的氯化钾、12~15ml痕量元素液和3~7ml的维他命溶液经搅拌制成。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维他命溶液为每升水中含有15~25mg/L维生素H、15~25mg/L维生素B2、90~110mg/L维生素B6、40~60mg/L核黄素、40~60mg/L维生素B1、40~60mg/L烟碱酸、40~60mg/L泛酸、0.5~1.5mg/L维生素B12、40~60mg/LP-氨基苯酸和40~60mg/L硫辛酸经搅拌制成。
痕量元素液为每升水中含有10~20mg/L氮川三乙酸钠(NTA)、20~40mg/L MgSO4、3~7mg/L MnSO4、5~15mg/L NaCl、0.5~1.5mg/L FeSO4·7H2O、0.5~1.5mg/L CaCl2·2H2O、0.5~1.5mgCoCl2·6H2O、1~1.6mg/L ZnCl2、0.05~0.3mg/L CuSO4·5H2O、0.05~0.3mg/L AlK(SO4)2·12H2O、0.05~0.3mg/LH3BO3、0.1~0.5mg/L Na2MoO4、0.1~0.5mg/L NiCl2·6H2O、0.1~0.5mg/LNa2WO4·2H2O经搅拌制成。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溶液17为1L100mmol/L的磷酸缓冲溶液(pH=7)中加入85ml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COD浓度为80000mg/L)、0.005mol/L的氯化铵、0.002mol/L的氯化钾、14ml/L痕量元素液和5ml/L的维他命溶液经搅拌制成。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所述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为生活污水、葡萄糖废水、啤酒废水、印染废水、食品废水、制药废水、造纸废水、秸秆发酵产酒精料液或秸秆汽爆副产物。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从实施方式中看出:第一塑料折流板7(第二塑料折流板27)和第一石墨挡板6(第二石墨挡板26)共同引导溶液的水流,使得液体上下折流前进,以推流的方式依次通过每一个阳极室,增大了废水中的有机基质与微生物的接触,提高了废水的去除率。其独特的分格式结构及推流式流态,使各阳极室污水水质、环境等条件都各不相同,因此驯化培养出的微生物群落各不相同,有效的拓宽了可利用废水的种类及范围,增加了产电微生物的抗冲击能力。
根据反应器的构造,确定等效电路。利用交流阻抗的方法测量了反应器的内阻,(见图2)反应器物理内阻为5欧,比同类反应器的内阻低了5~10倍。物理内阻的降低来源于反应器阴阳极距离的缩短以及阴阳极接触面积的增大。一般空气阴极反应器阴阳极距离至少在2~4cm左右,而本反应器距离只有5~10mm。通过将阴极插入器中,使得阳极充分与阴极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降低了传质内阻。内阻的降低,极大的促进了功率密度的增加,减少了能量的损耗,增加了能量转化的效率。
生活污水在人口居住密集的地方采集,(见图3、图4)且在用水高峰期采得样品的COD浓度最大,约为500mg/L。连续运行了800h,电压从开始的50mV,增加到了700mV,并且一直稳定在700mV左右。COD去除率达到85%以上,处理效果良好。在此状态下,监测了不同电阻下的能量密度曲线,内阻分别选择为50000、1000、100、20、15、10、5。最大功率密度出现在15欧处,电流密度为80.89A/m3,功率密度为14.72W/m3
以葡萄糖废水为底物,(见图5)进水浓度为1000~2000mg/L,考察水力停留时间对反应器输出能量的变化。调节进水流速为0.6ml/min、0.9ml/min、1.6ml/min、2.5ml/min,使得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6h、3.5h、2.3h、1.4h。经过对电压的监测,发现平均负载电压为640~650mV(见图6),均无较大的波动。这几个梯度下,均在60欧处出现最大功率密度值。最终确定进水流速为1.6ml/min,HRT=2.3h时,功率密度最高,最大功率密度为20~25W/m3,产电性能最好。在这个梯度下,日COD负荷为10~15kg/(m3·d),处理效率为75%~80%。在这几个梯度下,COD负荷最高可达到15~20kg/(m3·d)。

Claims (10)

1.一种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它包括箱体(1)、第一三维立体阳极、第一空气阴极(3)、第一塑料折流板(7)、密封盖(10)和溶液(17),密封盖(10)上设有第一采样口(5),箱体(1)侧壁上部的一侧上设有进水口(14),箱体(1)侧壁上部的另一侧上设有出水口(15),箱体(1)的顶部设有密封盖(10),箱体(1)与密封盖(10)密封连接,密封盖(10)与箱体(1)的腔体之间为阳极室(4),第一空气阴极(3)设置在密封盖(10)与箱体(1)之间,第一空气阴极(3)的上端与密封盖(10)固定连接并与大气相连通,第一空气阴极(3)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与大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第一空气阴极(3)为表面上覆盖碳布的第一圆筒式塑料基体(11)组成,表面上覆盖碳布的第一圆筒式塑料基体(11)上设有一号通孔(13),第一塑料折流板(7)设置在第一空气阴极(3)的一侧,第一塑料折流板(7)的上端与密封盖(10)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塑料折流板(7)的下部设有第一折流角板(8),第一折流角板(8)与第一塑料折流板(7)之间的折角为35°~55°,第一三维立体阳极由第一活性炭(9)和第一石墨挡板(6)组成,第一石墨挡板(6)设置在第一空气阴极(3)的另一侧,第一石墨挡板(6)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石墨挡板(6)的上端与密封盖(10)之间留有0.5~3cm的间隙,第一活性炭(9)设置在第一空气阴极(3)外部的第一塑料折流板(7)和第一石墨挡板(6)之间,阳极室(4)内容纳有溶液(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通孔(13)的直径为1~3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角板(8)与第一塑料折流板(7)之间的折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第二三维立体阳极、第二空气阴极(23)和第二塑料折流板(27),第二三维立体阳极、第二空气阴极(23)和第二塑料折流板(27)均与第一三维立体阳极、第一空气阴极(3)和第一塑料折流板(7)平行设置,第二空气阴极(23)设置在密封盖(10)与箱体(1)之间,第二空气阴极(23)的上端与密封盖(10)固定连接并与大气相连通,第二空气阴极(23)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与大气相连通,第二空气阴极(23)为表面上覆盖碳布的第二圆筒式塑料基体(21)组成,表面上覆盖碳布的第二圆筒式塑料基体(21)上设有二号通孔(33),第二塑料折流板(27)设置在第一石墨挡板(6)和第二空气阴极(23)之间,第二塑料折流板(27)的上端与密封盖(10)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二塑料折流板(27)的下部设有第二折流角板(28),第二折流角板(28)与第二塑料折流板(27)之间的折角为35°~55°,第二三维立体阳极由第二活性炭(29)和第二石墨挡板(26)组成,第二石墨挡板(26)设置在与第二塑料折流板(27)的相对应的第二空气阴极(23)的另一侧,第二石墨挡板(26)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石墨挡板(26)的上端与密封盖(10)之间留有0.5~3cm的间隙,第二活性炭(29)设置在第一石墨挡板(6)和第二石墨挡板(26)之间的阳极室(4)的空间内,在第二石墨挡板(26)上侧的密封盖(10)上设有第二采样口(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通孔(33)的直径为1~3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流角板(28)与第二塑料折流板(27)之间的折角为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出水口(15)下侧的箱体(1)上设置有回流口(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溶液(17)为1L50~200mmol/L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含有80ml-800ml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0.003~0.007mol/L的氯化铵、0.001~0.003mol/L的氯化钾、12~15ml痕量元素液和3~7ml的维他命溶液经搅拌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溶液(17)为1L100mmol/L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含有85ml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0.005mol/L的氯化铵、0.002mol/L的氯化钾、14ml/L痕量元素液和5ml/L的维他命溶液经搅拌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为生活污水、葡萄糖废水、啤酒废水、印染废水、食品废水、制药废水、造纸废水、秸秆发酵产酒精料液或秸秆汽爆副产物。
CN2008100638765A 2008-01-18 2008-01-18 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 Active CN1012270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38765A CN101227008B (zh) 2008-01-18 2008-01-18 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
PCT/CN2009/070168 WO2009094925A1 (fr) 2008-01-18 2009-01-16 Pile à combustible microbienne à cathode à air comportant une chican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38765A CN101227008B (zh) 2008-01-18 2008-01-18 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7008A true CN101227008A (zh) 2008-07-23
CN101227008B CN101227008B (zh) 2010-09-22

Family

ID=39858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638765A Active CN101227008B (zh) 2008-01-18 2008-01-18 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27008B (zh)
WO (1) WO2009094925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4925A1 (fr) * 2008-01-18 2009-08-06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ile à combustible microbienne à cathode à air comportant une chicane
WO2010083627A1 (zh) * 2009-01-23 2010-07-29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同步产电脱盐的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01916873A (zh) * 2010-08-18 2010-12-15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圆柱型微生物燃料电池
CN102437360A (zh) * 2011-10-24 2012-05-02 沈阳建筑大学 多电极连续流无膜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
CN101908635B (zh) * 2009-06-03 2012-07-04 北京大学 厌氧折流板式微生物燃料电池堆
CN103165931A (zh) * 2013-02-28 2013-06-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餐厨垃圾回收电能的方法
CN103555566A (zh) * 2013-11-14 2014-02-0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的促进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外置电解设备
CN105347516A (zh) * 2015-12-17 2016-02-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辅助微生物强化降解高浓度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
CN108767264A (zh) * 2018-04-27 2018-11-06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甲烷驱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84427A (zh) * 2016-02-09 2018-11-23 阿里埃勒科学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陈化葡萄酒的设备及方法
CN109574215A (zh) * 2018-12-16 2019-04-0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电活性微生物主导的单室生物电化学系统强化偶氮染料去除的方法
CN114133021A (zh) * 2021-12-02 2022-03-04 天津大学 一种通过导流板调控流向的微生物电化学多模块堆栈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2599B (zh) * 2021-01-14 2022-10-18 北京工商大学 基于微生物电催化的村镇小型有机废物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73736B2 (ja) * 2004-03-29 2011-09-14 水ing株式会社 有機性物質を利用する発電方法及び装置
CN1283020C (zh) * 2004-09-24 2006-11-01 浙江大学 微生物燃料电池
WO2006072112A1 (en) * 2004-12-30 2006-07-06 Washington University Upflow microbial fuel cell (umfc)
CN1889297A (zh) * 2005-06-28 2007-01-0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
CN100380724C (zh) * 2005-11-30 2008-04-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从有机废水中发电的空气阴极生物燃料电池
CN100428554C (zh) * 2006-10-20 2008-10-22 清华大学 一种双筒型微生物燃料电池
CN101227008B (zh) * 2008-01-18 2010-09-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4925A1 (fr) * 2008-01-18 2009-08-06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ile à combustible microbienne à cathode à air comportant une chicane
WO2010083627A1 (zh) * 2009-01-23 2010-07-29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同步产电脱盐的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01908635B (zh) * 2009-06-03 2012-07-04 北京大学 厌氧折流板式微生物燃料电池堆
CN101916873A (zh) * 2010-08-18 2010-12-15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圆柱型微生物燃料电池
CN102437360A (zh) * 2011-10-24 2012-05-02 沈阳建筑大学 多电极连续流无膜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
CN102437360B (zh) * 2011-10-24 2013-11-06 沈阳建筑大学 多电极连续流无膜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
CN103165931A (zh) * 2013-02-28 2013-06-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餐厨垃圾回收电能的方法
CN103555566B (zh) * 2013-11-14 2015-07-2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促进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外置电解设备
CN103555566A (zh) * 2013-11-14 2014-02-0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的促进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外置电解设备
CN105347516A (zh) * 2015-12-17 2016-02-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辅助微生物强化降解高浓度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
CN108884427A (zh) * 2016-02-09 2018-11-23 阿里埃勒科学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陈化葡萄酒的设备及方法
CN108884427B (zh) * 2016-02-09 2023-08-15 阿里埃勒科学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陈化葡萄酒的设备及方法
US11866680B2 (en) 2016-02-09 2024-01-09 Ariel Scientific Innovations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ging wine
CN108767264A (zh) * 2018-04-27 2018-11-06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甲烷驱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67264B (zh) * 2018-04-27 2021-06-22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甲烷驱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74215A (zh) * 2018-12-16 2019-04-0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电活性微生物主导的单室生物电化学系统强化偶氮染料去除的方法
CN109574215B (zh) * 2018-12-16 2022-03-1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电活性微生物主导的单室生物电化学系统强化偶氮染料去除的方法
CN114133021A (zh) * 2021-12-02 2022-03-04 天津大学 一种通过导流板调控流向的微生物电化学多模块堆栈系统
CN114133021B (zh) * 2021-12-02 2023-07-25 天津大学 一种通过导流板调控流向的微生物电化学多模块堆栈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7008B (zh) 2010-09-22
WO2009094925A1 (fr) 2009-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7008B (zh) 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
Kadier et al.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s (MEC) reactor designs and configurations for sustainable hydrogen gas production
Dong et al. A 90-liter stackable baffled microbial fuel cell for brewery wastewater treatment based on energy self-sufficient mode
Caizán-Juanarena et al. Combination of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 and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 Principles, analysis and opportunities
Mohan et al. Harnessing of bioelectricity in microbial fuel cell (MFC) employing aerated cathode through anaerobic treatment of chemical wastewater using selectively enriched hydrogen producing mixed consortia
Fan et al.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CEA microbial fuel cells with increased reactor size
EP2269258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biologically catalyzed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Jafary et al. Assessment of bioelectricity production in microbial fuel cells through series and parallel connections
Pant et al. Anode and cathode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for a microbial fuel cell in half cell configuration
Gil-Carrera et al. Optimizing the electrode size and arrangement in a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
Kim et al. Increasing power recovery and organic removal efficiency using extended longitudinal tubular microbial fuel cell (MFC) reactors
Singh et al. Microbial fuel cells: A green technology for power generation
Zhuwei et al. Electricity generation using membrane-less microbial fuel cell dur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00499240C (zh) 以气体扩散电极为阴极的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
Zhang et al. Anodic current distribution in a liter-scale microbial fuel cell with electrode arrays
CN101958424B (zh) 用于制氢的套筒型无膜微生物电解电池
CN101710624B (zh) 连续废水处理微生物燃料电池
CN105390716A (zh) 一种叠加式微生物燃料电池原位测试系统及其应用
Zhang et al. Response of stacked microbial fuel cells with serpentine flow fields to variable operating conditions
CN201134469Y (zh) 从废水处理中回收电能的微生物燃料电池
CN101710626A (zh) 一种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WO2011067627A2 (en) A novel cow dung based microbial fuel cell
EP2684242A2 (en) Apparatus
Bagchi et al. Microbial fuel cells: A sustainable technology for pollutant removal and power generation
Premier et al. Reactor design and scale-u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