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8714A - 带有接线端位置保证装置的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带有接线端位置保证装置的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8714A
CN101218714A CNA2006800249357A CN200680024935A CN101218714A CN 101218714 A CN101218714 A CN 101218714A CN A2006800249357 A CNA2006800249357 A CN A2006800249357A CN 200680024935 A CN200680024935 A CN 200680024935A CN 101218714 A CN101218714 A CN 101218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s
tpa device
connector assembly
dead lock
maintainanc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249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18714B (zh
Inventor
基斯·R·福尔茨
布拉德利·S·布克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18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8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18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87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H01R13/4362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comprising a temporary and a final lock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4Securing in base or case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insulating parts having at least one resilient insulating par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连接器组件(10)包括壳体(14)和TPA装置(16)。该壳体被设定用于在第一方向接收第一接线端(222),该壳体包括第一槽(68),第二槽(70),和第一闭锁器(86)。该闭锁器可在弯曲位置与非弯曲位置间移动,其中弯曲位置是指第一闭锁器从第一接线端分离的位置,非弯曲位置是指第一闭锁器与第一接线端接合以抑制第一接线端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移动的位置。该TPA装置被设定与壳体相连接并在配合位置与预闭锁位置间移动,其包括可被第一槽所接收的第一保持块(158),当TPA装置处于配合位置时,第一保持块抑制第一闭锁器从非弯曲位置到弯曲位置的移动,和可被第二槽所接收的第二保持块(162),第二保持块抑制第一接线端在第二方向的移动。

Description

带有接线端位置保证装置的连接器组件
本发明一般涉及连接器组件,更加特别的是涉及带有多种接线端保持特性的连接器组件。
各种类型的连接器组件必须设计成能够阻止电信号的断开,这些信号是由装于连接器组件内的接线端来发送的。在某些汽车应用中,例如,其中电信号被发送到操作或安全设备,如安全气囊展开系统,ABS系统,胎压监测系统等,电信号的断开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在这类应用中,除其它要求外,制造商规定了连接器组件中传递信号给设备或从设备中得到信号的接线端所必须能够经得住的拔出力。此外,确保在连接器组件中所使用的接线端适当地对齐并且完全装在在想要的位置上也是想要得到的。
在目前的应用中所使用的是长矛状的接线端,其满足拔出力的要求。问题是当使用规则的实体状接线端来替代长矛状接线端时,规则的实体接线端不能满足拔出保持力的要求,并且没有提供任何空腔闭锁器过载保护。
本发明公布的连接器组件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该连接器组件包括壳体和接线端位置保证(“TPA”)装置。该壳体被设定用于在第一方向接收第一接线端,并包括第一槽,第二槽,和第一闭锁器,该闭锁器可在弯曲位置与非弯曲位置间移动,其中弯曲位置是指第一闭锁器从第一接线端分离,非弯曲位置是指第一闭锁器与第一接线端接合,以抑制第一接线端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出其安装的位置。该TPA装置被设定成与壳体相连接,以在配合位置与预闭锁的位置间运动,其包括可被第一槽所接收的第一保持块和可被第二槽所接收的第二保持块。当TPA装置处于配合位置时,第一保持块抑制第一闭锁器从非弯曲位置到弯曲位置的移动,因此能保持第一接线端处于其安装位置。当第一接线端被移出其安装位置时,第二保持块通过接合第一接线端的后壁也抑制第一接线端在第二方向的移动。
本发明将借助于参考附图的实例进行描述,其中: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其描绘了TPA装置处于预闭锁的位置;
图1B是图1中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其描绘了处于配合位置的TPA装置;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的外壳透视图;
图3A和3B是根据本发明的内壳透视图;
图4A和4B是根据本发明的TPA装置的透视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中所使用的接线端的透视图;
图5B是图5A中接线端的俯视图;
图5C是沿图5B中II-II线得到的剖视图;
图6是图3A和3B所示内壳与图4A和4B所示TPA装置的局部断裂透视图;
图7A是图4A和4B所示TPA装置接合到图3A和3B所示内壳,并处于预闭锁位置的透视图;
图7B是与图7A相似的透视图,描绘TPA装置处于配合位置;
图8是沿图1B中I-I线得到的局部断裂剖视图;
图9A是图1B所示连接器组件的局部断裂俯视图;
图9B是沿图9A中III-III线得到的剖视图,描绘处于预闭锁位置的TPA装置;
图10A是图1B所示连接器组件的另一个局部断裂俯视图;
图10B是沿图10A中IV-IV线得到的剖视图,描绘处于预闭锁位置的TPA装置;
图11A是图1A所示连接器组件的局部断裂俯视图;
图11B是沿图11A中V-V线得到的剖视图,描绘处于配合位置的TPA装置。
在所有这些视图中,相应的参考标号指示相应的零件。虽然这些图代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为了更好的阐明和解释本发明,这些图不是按比例画的并且某些特征部位可能被夸大了。
下面所公开的实施例不是穷举或者限制本发明到随后详细描述所公开的精确形式。相反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它们的启示。
参考图1A,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10一般包括外壳12,内壳14,和接线端位置保证(“TPA”)装置16。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TPA装置16接合到内壳14上以便在预闭锁位置(如图1A所示)与配合位置(如图1B所示)之间进行移动。随着TPA装置16的连接,内壳14被外壳12所接收。在连接器组件10装配完成后,配合组件(未显示)被连接到连接器组件10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电信号的连接,该连接在装配件10的接线端和与配合组件的接线端之间形成。如图中所示,可供选择的连接器位置保证(“CPA”)装置17可以连接到外壳12上以锁住相互接合的相配的装配件。
图2中显示了外壳12。一般地,外壳12包括上壁18,一对侧壁20、22,后壁24和下壁26,这些共同地基本上定义了内部空间28。配合组件(未显示)的结构件和CPA装置17被上壁18的多个孔和结构件所接收,这些此处将不作详细描述。侧壁20包括外表面(未显示)和内表面32。类似地,侧壁22包括外表面34和内表面(未显示)。后壁24形成孔38,当连接器组件10装配时,该孔被设定用于接收内壳14的一部分。下壁26包括外表面(未显示)和内表面42,并且整体地连接到侧壁20、22。上壁18,侧壁20、22和下壁26共同形成外壳12的前边界44。如图所示,侧壁20、22和下壁26共同形成大致“C”形横截面。
参考图3A和3B,内壳14一般包括后壳体46,前壳体48,两者在导向壁50处连接在一起。后壳体46一般定义了内部空间(未显示),通过该空间连接到安装于内壳14的接线端的导线延伸连接到应用连接器组件10的电子设备中。前壳体48包括上壁52,下壁54,侧壁56、58,前壁60。上壁52包括凸起62,其有凸轮面64和保持面66,该保持面被设定用于保持TPA装置16处于预闭锁位置和配合位置,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图3B中清楚的显示了,下壁54基本上定义了第一槽68和第二槽70,还包括侧向延伸的过载保护横梁71,该过载保护横梁限制包含在内壳14中的闭锁器的移动,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第一槽68基本上侧向延伸穿过下壁54,延伸方向基本上垂直于位于内壳14中的接线端的纵轴方向,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第一槽68包括第一端72,第二端74,和一对基本上平行的侧边76、78,该侧边在第一端72和第二端74之间延伸。支撑块80在侧边76和78间延伸并与前壁60形成整体。支撑块80,上壁52,侧壁56、58基本上定义了一对闭锁器凹坑82、84,每个闭锁器凹坑都可通过第一槽68达到。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闭锁器86由上壁52延伸通过闭锁器凹坑82,闭锁器88由上壁52延伸通过闭锁器凹坑84。第二槽70包括第一端90,第二端92,前壁94(图8),和后壁96,该后壁与导向壁50形成一个整体。
如图8所示,第二槽70的前壁94包括导向背脊98,该导向背脊被设定用于引导TPA装置16进入内壳14中,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在侧壁56和导向壁50之间延伸的是第一筋板100,其有部分延伸进第二槽70的上表面102,下表面104,和边106。如图所示,筋板100基本上垂直于侧壁56和导向壁50。图3A中清晰的显示了,第二筋板108在侧壁58和导向壁50之间延伸。筋板108也包括上表面110,下表面112和边114。如图所示,筋板108基本上垂直于侧壁58和导向壁50,并且在导向壁50与前壁60之间基本上延伸侧壁58的全部长度。前壁60包括凸出部分116和凹进部分118。凸出部分116包括第一孔120和第二孔122,这两孔延伸到接线端的腔中,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与其相似的是凹进部分118包括延伸进入闭锁器凹坑84中的第一开口124,和延伸进入闭锁器凹坑82中的第二开口126。
图3B中清晰的显示了,闭锁器86部分延伸通过开口126,闭锁器88部分延伸通过开口124。导向壁50包括前表面128,后表面130,和周边132。该周边充分符合外壳12的内部空间28的尺寸和轮廓。前表面128包括背脊134,其基本上沿前表面128侧向延伸,当TPA装置16与内壳14连接在一起时,该背脊能抑制移除TPA装置16,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
参考图4A和4B,TPA装置16一般包括上部136,下部138,连接上部136和下部138的侧壁140,前壁142,这些基本上共同定义了内部空间143。上部136包括上壁144,和从上壁144延伸出的一对侧壁148、150。上壁144包括比侧壁148、150更进一步向后延伸(如图所示)的部分,以形成凸缘152,在安装TPA装置16到内壳14的过程中,该凸缘接收在内壳14的上壁52和背脊134之间。侧壁148包括撬棒槽154,其用于从内壳14中拆除TPA装置16,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
TPA装置16的下部138包括下壁156,第一保持块158,第二保持块162,和第三保持块160,这些全部由下壁156延伸到内部空间143。第一保持块158包括侧表面164、166、168、170和上表面172。第三保持块160也包括侧表面174、176、178和上表面182。如图所示,第三保持块160的与侧表面176相对的部分与TPA装置16的侧壁140形成一个整体。第二保持块162包括侧表面184,前表面186,后表面188和上表面190。如图所示,第二保持块的与侧表面184相对的部分与TPA装置16的侧壁140形成一个整体。凹槽192在前表面186和侧表面184处形成,并基本上在第二保持块162的全部长度上延伸。此外,在前表面186,后表面188和上表面190处形成凹口194。
TPA装置16的侧壁140包括切口196,其有下边198,该边到第二保持块162的上表面190的距离和到下壁156的距离基本上相同。
TPA装置16的前壁142一般包括第一部分200和第二部分202,这两部分占用基本上相同的平面。第一部分200一般包括上部204,侧部206和下部208。上部204在上壁144和上部136的侧壁148、150间延伸并将其连接在一起,还包括下边209。侧部206包括外边210和内边212,该外边基本上与外壳12的侧壁32的轮廓相符合。下部208与下壁156相连接,并包括上边214。如图所示,前壁142的第二部分202与第一部分200的下部208相隔开,因此形成缺口216。第二部分202包括凹口218和上边220。边209、212、214和220基本上共同定义了框架,用于接收内壳14的凸出部分116,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
参考图5A到5C,图中显示了连接器组件10所使用的接线端222的一个实施例。在这个例子中,接线端222是0.64mm厚的MQS规则的实体接线端,但是与本发明中讲述一致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接线端都可使用。接线端222一般包括插座224,和导线部分226。插座224包括上壁228,下壁230,内壁231,一对在上壁228与下壁230间延伸的侧壁232,234,前壁236,和后壁238。图5A和5B中清晰的显示了,上壁228包括孔240。图5C中清晰的显示了,前壁236形成孔242,用于接收配合接线端(未显示),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内壁231在侧壁232和234间延伸,其基本上平行于上壁228和下壁230。
导线部分226可以由各种导电材料中的任何一种制成,其包括前部244(图5C),该部分延伸进入并以焊接或者其它方式连接到插座224的内表面。前部244包括多个柔性触点246,其具有内部接触表面248与配合接线端(未显示)的外部相接合,以便在接线端222与配合接线端之间提供电连接。导线部分226还包括第一对导线夹子250A,250B和第二对导线夹子252A,252B,这些全部由中间壁256向外延伸。将导线放到中间壁256上之后,夹子250A,250B围绕导线相互卷曲,以现有技术中众所周知的一种方式。与此相似,夹子252A,252B绕导线卷曲。以这种方式,导线和接线端222之间便建立了电连接。
参考图6到7B,TPA装置16与内壳14按如下方式连接在一起。如图6所示,将TPA装置16对正,以便于下部138将沿着内壳14的下壁54滑动,同时上部136将沿着内壳14的上壁52滑动。更加特别的是,从图6所示位置,TPA装置16沿箭头258所指方向向内壳14轴线移动,以接收内壳14基本上进入内部空间143。当轴向移动TPA装置16时,第一保持块158和第三保持块160移动进入第一槽68中,第二保持块162移动进入第二槽70中。同时,TPA装置16的凸缘152移动进入形成在背脊134和内壳14的上壁52之间的沟槽135中。另外,由TPA装置16的前壁142所定义的框架部分地接收内壳前壁60的凸出部分116。最终,TPA装置的第二保持块162的凹槽192接收内壳第二槽70的前壁94的导向背脊98(图8)。
当TPA装置16接近如图7A所示的预闭锁位置时,凸起62(图3A)的凸轮面64与TPA装置16的上壁144相接合,导致上部136轻微弯曲远离下部138,该凸起是由内壳14的上壁52凸出的。内壳14的背脊134与TPA装置16的凸缘152间的间隙足够允许这么大的弯曲,但基本上阻止上部136远离内壳14的过度弯曲。当TPA装置16到达其预闭锁位置时,凸起62进入到形成在上壁144内的第一凹槽137中,此时TPA装置16恢复到其原始非弯曲的状态。根据前面所述,明显地,当凸起62被第一凹槽137所接收时,凸起62的保持面66基本上阻止TPA装置16在箭头260所指方向移动,除非TPA装置16的上部136按下面所描述的方式向远离内壳14的方向弯曲。如图7A所示,当TPA装置16处于预闭锁位置时,前壁142的第二部分202处于内壳14的凹进部分118的第一开口124和第二开口126之间。凹口218提供了接近第一开口124的通路,缺口216提供了接近第二个开口126的通路。同样地,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开口124、126探查位于内壳14中的接线端222。此外,因为第一保持块158位于闭锁器86、88之间,第三保持块160位于图7A所示闭锁器86的右侧,闭锁器86、88可以向上方的过载保护横梁71方向弯曲以摆脱同各自接线端222接合,从而允许通过内壳14的后壳体46移除接线端,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过载保护横梁71能阻止闭锁器86、88的过度弯曲和由此而导致的损坏。还需说明的是,当TPA装置16处于图7A所示的预闭锁位置时,第二保持块162还没有沿箭头258所指方向移动足够的距离以防止去除与闭锁器88相联系的接线端222,第二保持块162的凹口194提供了间隙用来去除与闭锁器86相联系的接线端222。
当TPA装置16沿着箭头258所指方向继续向配合位置移动时,凸起62的凸轮面64引起TPA装置16的上部1 36向远离内壳14的方向轻微弯曲,凸起62移出第一凹槽137。最终,凸起62进入到第二凹槽139中,当凸起62进入到第二凹槽139中后,下部138恢复到其原始非弯曲状态。同样地,凸起62的保持面66与第二凹槽139的侧壁相接合,并基本上抑制TPA装置16沿箭头260所指方向的移动。如图7B所示,当TPA装置16到达配合位置时,前壁142的第二部分202基本上覆盖或者阻止通过开口124接近闭锁器88。相似地,第一部分200的下部208基本上阻止通过开口126接近闭锁器86。
此外,参考图8如下面所描述的,第一保持块158基本上抑制闭锁器88移出其非弯曲位置,因此抑制闭锁器从相应的接线端222分离,第三保持块160抑制闭锁器86移出其非弯曲的位置,因此抑制闭锁器从相应的接线端222分离。与第一保持块158和第三保持块160同时,当接线端222沿图8中箭头264所指方向移动时,第二保持块162通过接合接线端222的后壁238来基本上抑制移除接线端222,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虽然图中没有显示,但应该理解当TPA装置16到达配合位置时,内壳14(图3B)的第一筋板100延伸通过TPA装置侧壁140(图6)的切口196。
参考图8,这是基本上沿图1B中I-I线得到的剖视图,TPA装置16处于配合位置,并且TPA装置16/内壳14组件安装在外壳12内。另外,接线端222安装在内壳14中。该图最清晰的描绘了由第一保持块158、第二保持块162和第三保持块160所提供的保持特征。通过沿箭头262所指方向推动接线端222穿过后壳体46进入到前壳体48中,而使接线端222安装在内壳14中。这个安装是在TPA装置16与内壳14在预闭锁位置连接时完成的。当接线端222进入到前壳体48中,接线端222的插座224与由闭锁器86延伸出的凸起257相接合,导致闭锁器86如图所示向下偏转进入闭锁器凹坑82中。当接线端222到达图8所示位置时,闭锁器86返回到其非弯曲位置,并且凸起257进入到插座上壁228的孔240(图5B)中。同样地,凸起257确保了接线端222的恰当位置,并且通过与孔240的边界相接合抑制接线端222沿箭头264所指方向的移动。然而,足够的力将倾向于使闭锁器86变形或者弯曲而脱离与插座224的接合。如图所示,当TPA装置16移动到配合位置时,第三保持块160位于第一槽68中并在闭锁器86和凸起257的正下方(如图所示)。因此,第三保持块160基本上阻止了闭锁器86的这种向下弯曲。
此外,第二保持块162抑制接线端222沿箭头264所指方向移动。更加特别的是,第二保持块162位于第二槽70中,以至于前表面186位于接线端222的后壁238的正后方(如图所示)。因此,如果足够的力作用到接线端222,前表面186将和后壁238相接合,因此能阻止沿箭头264所指方向移除接线端222。当然,应当理解的是第一保持块158(图4B)与闭锁器88相互作用,第二保持块162按相似的方式与相应的接线端222(未显示)相互作用。
还应当理解的是,如果接线端222没有完全安装在图8所示位置时,TPA装置16将不能移到其配合位置。更加特别的是,如果插座224的前壁236从孔122分开,凸起257将不能定位在孔240中。这样,闭锁器86将向下弯曲。因此,TPA装置16将不能移动到其配合位置,因为第三保持块160将与闭锁器86相接合,这将阻止TPA装置16的进一步移动。因此,TPA装置16提供了用于检查部分插入的接线端222的机构。
图9A到图11B进一步描绘了连接器组件10的各种特征。如图9A和9B所示,TPA装置16和内壳14安装在外壳12中。TPA装置16与内壳14相接合,但显示处于预闭锁位置。剖线III-III通过TPA装置16并处于前壁142与第一和第三保持块158、160之间。如图9B所示,闭锁器86的凸起257位于与第二孔122相联系的接线端222的孔240(未显示)中,闭锁器88的凸起257位于与第一孔120相联系的接线端222的孔240(未显示)中。另外,第三保持块160没有位于闭锁器86的下方,第一保持块158(未显示)没有位于闭锁器88的下方。内壳14的凸起62显示在第一凹槽137中。图9A还显示了过载保护横梁71,其在闭锁器86、88下方延伸以限制闭锁器86、88向下弯曲的范围。
图10A和10B也描绘了与内壳14相接合并处于预闭锁位置的TPA装置16。然而,在这些图中剖线IV-IV通过TPA装置16并且基本上平分第一和第三保持块158、160。如图10B所示,第一保持块158还未处于闭锁器88的下方,第三保持块160还未处于闭锁器86的下方。
在图11A和11B中描绘了TPA装置16处于其配合位置。剖线V-V与图10A和10B中剖线IV-IV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第一保持块158位于闭锁器88的下方,第三保持块160位于闭锁器86的下方。同样地,如图中所示闭锁器86、88也被基本上抑制向下弯曲。因此,闭锁器86、88的凸起257保持在接线端222的孔240(未显示)中,以阻止接线端222的移动。同时,第二保持块162(未显示)位于接线端222的后壁238(未显示)的后方,以抑制接线端222的拆除,这在上文参考图8时进行了描述。
接线端222可以从内壳14中移除,通过首先移动TPA装置16到如图1A所示的预闭锁位置。在图7A和7B中清晰的显示了,技术人员可以插入工具到撬棒槽154中,推动上部136轻微远离(图中所示向下方向)内壳14,该撬棒槽位于TPA上部136的侧壁148上。通过这种方式,上部136足够远离内壳14的上壁52,这样凸起62(图3A)由TPA上壁144的第二凹槽139(图6)中退出。然后TPA装置16可以沿着箭头260所指方向移动直至凸起62进入第一凹槽137中。TPA装置16可以恢复到原始非弯曲状态,使得凸起62进入到第一凹槽137中,因此保持TPA装置16处于如图1A和7B所示的预闭锁位置。如上面解释的,当TPA装置16处于预闭锁位置时,闭锁器86、88可以向远离接线端222的方向弯曲,以至于闭锁器86、88的凸起257由接线端插座224的孔240中退出。这种弯曲可发生在当第一保持块不再位于闭锁器88下方和第三保持块160不再位于闭锁器86下方时。
此外,当TPA装置16处于预闭锁位置时,前壁142不再阻挡接近第一开口124或第二开口126。因此,技术人员可以插入工具到开口124和126中,去弯曲各自的闭锁器88、86使其脱离与接线端222的接合。最后,技术人员可以沿箭头264(图8)所指方向拔出接线端222以拆除它们。接线端222的这种移动不再被第二保持块162所阻止,因为当TPA装置16处于预闭锁位置时,第二保持块162的前表面186不位于对应于第一孔120的接线端222的后面,而凹口194位于对应于第二孔122的接线端222的后面。
虽然本发明像所描述的这样包括容纳两个接线端222的结构,但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原理可以很容易的应用到带有多于或少于两个接线端222的连接器组件。
虽然本发明以示范例的方式进行描述,但是在该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本发明可以进一步修改。因此这个申请想覆盖各种变化、用途或者使用本发明基本原理的修改。此外,这个申请想覆盖这种来自该公开的方案,其来自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内的已知或惯常的实践。

Claims (16)

1.连接器组件(10),包括壳体(14),所述壳体被构造为用于在第一方向接收第一接线端(222),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槽(68)、第二槽(70)和第一闭锁器(86),所述第一闭锁器可在弯曲位置与非弯曲位置间移动,其中在所述弯曲位置,所述第一闭锁器从所述第一接线端分离,在所述非弯曲位置,所述第一闭锁器与所述第一接线端接合以抑制所述第一接线端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移动;和
被构造用于与所述壳体(14)相连接的TPA装置(16),其可在配合位置与预闭锁位置间移动,所述TPA装置包括:可被所述第一槽所接收的第一保持块(158),当所述TPA装置处于所述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一保持块抑制所述第一闭锁器从所述非弯曲位置到所述弯曲位置的移动;和可被所述第二槽所接收的第二保持块(162),所述第二保持块抑制所述第一接线端在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外壳(12),其有用于接收所述壳体(14)和所述TPA装置(16)的内部空间(2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闭锁器是在所述壳体中形成的凹槽(82)中延伸的悬臂闭锁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延伸进入所述第二槽(70)的导向背脊(98),所述第二保持块(162)包括沟槽(198),当所述TPA装置在所述配合位置与所述预闭锁位置间移动时,所述沟槽接收所述导向背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导向壁(50),所述导向壁的周边(132)基本上对应所述内部空间(28)的横截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壁(52)和所述导向壁包括背脊(134),当所述TPA装置处于所述配合位置和当所述TPA装置处于所述预闭锁位置时,所述TPA装置的一部分处于所述上壁与所述背脊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TPA装置包括上部(136),下部(138),和在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之间延伸的侧壁(140),这些共同定义了内部空间(143),当所述TPA装置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时,所述内部空间接收所述壳体的一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块和所述第二保持块(158,162)由所述下部(138)延伸进入所述内部空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闭锁器(86)包括凸起(257),当所述第一闭锁器处于所述非弯曲位置时,所述凸起延伸进入形成在所述第一接线端中的孔(240)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壳体被设定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接收第二接线端,所述壳体包括第二闭锁器(88),所述第二闭锁器可在弯曲位置与非弯曲位置间移动,其中在所述弯曲位置,所述第二闭锁器从所述第二接线端分离,在所述非弯曲位置,所述第二闭锁器与所述第二接线端接合以抑制所述第二接线端在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TPA装置包括可被所述第一槽(68)所接收的第三保持块(160),当所述TPA装置处于所述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三保持块抑制所述第二闭锁器从所述非弯曲位置到所述弯曲位置的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当所述TPA装置处于所述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二保持块(162)还抑制所述第二接线端在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允许通向所述第一闭锁器的第一开口(124)和允许通向所述第二闭锁器的第二开口(126),所述TPA装置包括前壁(142),当所述TPA装置处于所述配合位置时,所述前壁能基本上阻止通向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当所述TPA装置处于所述预闭锁位置时,所述前壁不阻止通向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开口。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当所述TPA装置处于所述预闭锁位置时,所述第一保持块基本上位于所述第一闭锁器和所述第二闭锁器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保持块(162)包括凹口(194),当所述TPA装置处于所述预闭锁位置时,所述凹口允许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拆除所述第一接线端。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保持块(167)包括前表面(186),当所述TPA装置处于所述配合位置时,如果所述接线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前表面被定位,以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中的每个的后壁(238)相接合。
CN2006800249357A 2005-06-07 2006-06-07 带有接线端位置保证装置的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1012187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147,090 2005-06-07
US11/147,090 US7044808B1 (en) 2005-06-07 2005-06-07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PCT/US2006/022030 WO2006133244A1 (en) 2005-06-07 2006-06-07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8714A true CN101218714A (zh) 2008-07-09
CN101218714B CN101218714B (zh) 2010-05-19

Family

ID=36318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249357A Active CN101218714B (zh) 2005-06-07 2006-06-07 带有接线端位置保证装置的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044808B1 (zh)
EP (1) EP1889332B1 (zh)
JP (1) JP4963702B2 (zh)
KR (1) KR100939700B1 (zh)
CN (1) CN101218714B (zh)
CA (1) CA2609775C (zh)
MX (1) MX2007015451A (zh)
WO (1) WO200613324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3049A (zh) * 2014-01-30 2016-10-26 泰科电子连接印度私有有限公司 多功能连接器定位保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47476A (ja) * 2006-08-21 2008-02-28 Fci Connectors Singapore Pte Ltd コネクタ
US7914327B2 (en) * 2008-01-23 2011-03-29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867028B2 (en) * 2008-05-07 2011-01-1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Remote detection of partially seated electrical terminal
US7780484B2 (en) * 2008-06-13 2010-08-2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lternative inner housings
US7628648B1 (en) 2008-11-14 2009-12-08 J. S. T. Corporation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employing the same
US8926363B2 (en) * 2012-03-02 2015-01-0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9276345B2 (en) * 2012-03-16 2016-03-01 Delphi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Luxembourg S.A.R.L.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2591645B1 (ko) * 2015-10-13 2023-10-20 타이코에이엠피 주식회사 커넥터 어셈블리
US9640895B1 (en) * 2016-06-14 2017-05-02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TPA
US9935389B1 (en) 2017-02-23 2018-04-0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Inline connector housing assemblies with removable TPA
US10461457B1 (en) * 2018-07-23 2019-10-29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Connector housing and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joint clip site
JP2020149948A (ja) * 2019-03-15 2020-09-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936266B2 (ja) * 2019-03-15 2021-09-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20155222A (ja) * 2019-03-18 2020-09-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1515660B2 (en) * 2019-10-01 2022-11-29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etaining device
US11545777B2 (en) * 2020-07-24 2023-01-03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Coaxi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18448556U (zh) * 2022-09-09 2023-02-03 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连接器模块、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7353080B (zh) * 2023-11-01 2024-03-22 浙江珠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间距板端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612136T2 (de) * 1995-05-17 2001-08-2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Steckverbinder
US6062906A (en) * 1998-08-31 2000-05-16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retaining member therefor
JP2001043924A (ja) * 1999-07-28 2001-02-1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US6551145B2 (en) * 2000-12-19 2003-04-2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JP4058903B2 (ja) * 2000-12-19 2008-03-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227347B4 (de) * 2001-06-22 2009-03-0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Yokkaichi Verbinder
JP3755431B2 (ja) * 2001-06-22 2006-03-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6599150B1 (en) * 2002-03-22 2003-07-29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KR101000152B1 (ko) * 2002-09-25 2010-12-10 미츠비시 덴센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기 커넥터
EP1408588A1 (de) * 2002-10-09 2004-04-1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ktrischer Verbinder
DE10332892B4 (de) * 2003-07-19 2011-01-27 Leopold Kostal Gmbh & Co. Kg Kammergehäuse zur Ausbildung eines elektrischen Steckverbindungsteil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3049A (zh) * 2014-01-30 2016-10-26 泰科电子连接印度私有有限公司 多功能连接器定位保证装置
CN106063049B (zh) * 2014-01-30 2019-08-02 泰科电子连接印度私有有限公司 多功能连接器定位保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07015451A (es) 2008-02-19
CA2609775A1 (en) 2006-12-14
JP4963702B2 (ja) 2012-06-27
KR100939700B1 (ko) 2010-02-01
WO2006133244A1 (en) 2006-12-14
EP1889332B1 (en) 2011-08-17
CA2609775C (en) 2010-08-03
US7044808B1 (en) 2006-05-16
EP1889332A1 (en) 2008-02-20
KR20080006014A (ko) 2008-01-15
CN101218714B (zh) 2010-05-19
JP2008543026A (ja) 200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8714B (zh) 带有接线端位置保证装置的连接器组件
EP1936749B1 (en) A terminal fitting, a connector and a forming method
US5695368A (en) Electrical terminal with protected locking lance and a connector therefor
EP1923962B1 (en) A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preassembling it
US7144281B2 (en) Female terminal fitting and a blank for a plurality of terminal fittings
CN107465030B (zh) 电连接器组装件和组装电连接器组装件的方法
EP1587178B1 (en) A connector
US7204725B2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it
CN101488616B (zh) 连接器
US7214090B2 (en) Connector device
CN102106045A (zh) 可检查的插入连接器和用于检查插入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方法
CN102484332B (zh) 具有短路杆操作装置的电连接器
US846975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harness
JP2007305541A (ja) コネクタ
EP3151345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US10819060B2 (en) Stacked connector
US20130330956A1 (en) Joint Connector
JP2004281207A (ja) コネクタ
CN101385205A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
EP0827237A1 (en) Low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
US20040157503A1 (en) Fuse connector and a terminal fitting for a connector
JPH09306582A (ja) コネクタ
KR102591645B1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EP1801926B1 (en) A conne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JP2011258568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merican Pennsylvania

Patentee after: Tailian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Pennsylvania

Patentee before: Tyco Electronics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