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0896A - 一种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0896A
CN101210896A CNA2006101715740A CN200610171574A CN101210896A CN 101210896 A CN101210896 A CN 101210896A CN A2006101715740 A CNA2006101715740 A CN A2006101715740A CN 200610171574 A CN200610171574 A CN 200610171574A CN 101210896 A CN101210896 A CN 101210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connecting rod
cylinder
line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715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10896B (zh
Inventor
刘以农
张丽
李元景
唐传祥
赵自然
吴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061017157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108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10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0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10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08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一种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及其方法。对准方法:通过连杆上的滑槽与平行导轨杆上的圆柱的配合,使导轨杆上的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当导轨杆沿导轨直线平移时,通过跨接在导轨直线的连杆的联动或驱动作用,使另一导轨杆沿另一导轨直线的平移,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使射线源与探测器的中心始终对准。有4条固定的平行导轨直线。一个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两个导轨杆上,另一个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另外两个导轨杆上,一个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四个导轨直线上,与固定有射线探通过跨接在导轨直线的连杆的联动作用,使固定有射线源的一个连杆测器的另一个连杆的中心对准。

Description

一种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X(γ)射线透射成像,是将被检测物放置在X(γ)射线源与探测器之间,通过测量被检测物对X(γ)射线在不同空间位置的衰减程度来了解被检测物内部的信息。该技术在无损检测、医疗等领域已广泛使用。为了保证上述检测过程的良好进行,一般要求X(γ)射线源与探测器之间要相互对准。当X(γ)射线源与探测器相互静止时,对准问题很好解决;但是,当X(γ)射线源与探测器相互运动时,对准问题就会变得比较复杂。例如,X(γ)射线CT技术是基于X(γ)射线透射成像的,其运行中某个过程可以是如下描述的:
在初始位置采集一个X(γ)射线透射数据(也称投影),平移一段距离后再采集下一个X(γ)射线透射数据,直至各个探测器与X(γ)射线源点的连线覆盖被检测物的全部。当平移到被检测物的边缘时,必然导致只有少数探测器与X(γ)射线源点的连线通过被检测物体,而其他(占多数)探测器实际没有有用信息(见附图1)。这些无用信息的采集,导致了采集时间长、运动距离远、设备尺寸大。上述缺点是由于X(γ)射线源与探测器相互静止所造成。如果在移动X(γ)射线源时,保持探测器不动,在不损失数据的前提下可减小设备尺寸(见附图2)。简单地用移动X(γ)射线源并保持探测器静止,不能消除上述缺点,因为通常为降低X(γ)射线散射对成像的影响,在探测器入口处加装了准直器,而且准直器是要对准X(γ)射线源方向的,因此,简单移动X(γ)射线源会导致装有准直器的探测器接收不到信号。当探测器对来自不同方向的射线响应不同时,仅移动X(γ)射线源会造成数据损失。本发明通过探测器相对X(γ)射线源点的运动,在保证X(γ)射线源与探测器相互对准的情况下,减少了无用信息的采集,使得采集时间短、运动距离近、设备尺寸小。
设备尺寸的减小,在大型物体检测时会有很大好处,例如,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设备造价等。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射线源与探测器相互运动时,射线源与探测器难于对准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及其方法。
本发明通过探测器相对x(γ)射线源点的运动,在保证x(γ)射线源与探测器相互对准的情况下,减少了无用信息的采集,使得采集时间短、运动距离近、设备尺寸小。
一般首先会想到使整个探测器部件围绕X(γ)射线源旋转的方法解决对准问题,但是,在实现大型货物检测过程中,一般不允许建造一个大直径的旋转机构,这使得旋转对准办法不易实现。
机械上最容易实现的运动是旋转和直线运动,所以,在大直径旋转难于实现的时候,本专利考虑用直线运动来实现对准。
参考附图3,X(γ)射线源与探测器在平行线上相对运动,当源的位置由S移到S’时,依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得到:
H X = H 1 X 1 = H 2 X 2
上述比例关系不受运动的起始位置的影响,就是说:当H、H2一定时,L3上任意位置的探测器要保持对准在L2上移动了距离X的X(γ)射线源,都仅需要使X(γ)射线源-探测器连线保持在L4上相同的截距X2。
同样,当H、H1一定时,在L2上移动了距离X的X(γ)射线源要对准L3上原来已对准的那个探测器,仅需要使X(γ)射线源-探测器连线保持在L1上的截距为X1。
一种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方法,通过连杆上的滑槽与平行导轨杆上的圆柱的配合,导轨杆上的圆柱沿连杆上滑槽运动;连杆通过轴连接导轨杆做绕轴的转动,当导轨杆沿导轨直线平移时,另一导轨杆沿另一导轨直线的平移运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使射线源与探测器的中心始终对准。
有4条固定的平行导轨直线L1、L2、L3、L4,导轨杆与平行导轨直线一致,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使导轨杆上的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第一导轨杆B2固定在L1导轨线上,第二导轨杆B3固定在L2导轨线上,第三导轨杆B5固定在L4导轨线上,第一连杆B1跨接在导轨线L1、L2上,第三连杆B6跨接在导轨线L3、L4上。
通过连杆上的滑槽与平行导轨杆上的圆柱的配合,导轨杆上的圆柱沿连杆上滑槽运动;连杆通过轴连接导轨杆做绕轴的转动,导轨杆沿导轨直线平移,
第一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导轨线L1、L2上,导轨杆沿导轨直线平移运动,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
第三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导轨线L3、L4上,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通过驱动装置分别按比例驱动导轨杆,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使射线源与探测器的中心始终对准。
有4条固定的平行导轨直线L1、L2、L3、L4,导轨杆与平行导轨直线一致,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使导轨杆上的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第一导轨杆B2固定在L1导轨线上,第二导轨杆B3固定在L2导轨线上,第三导轨杆B5固定在L4导轨线上,第一连杆B1跨接在导轨线L1、L2上,第二连杆B4跨接在导轨线L1、L2、L3、L4上,第三连杆B6跨接在导轨线L3、L4上。
通过连杆上的滑槽与平行导轨杆上的圆柱的配合,导轨杆上的圆柱沿连杆上滑槽运动;连杆通过轴连接导轨杆做绕轴的转动,导轨杆沿导轨直线平移,
第一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导轨线L1、L2上,导轨杆沿导轨直线平移运动,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
第二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导轨线L1、L2、L3、L4上,导轨杆沿另一个导轨直线平移运动,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
第三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导轨线L3、L4上,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通过跨接在导轨直线的连杆和导轨杆的联动作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使射线源的中心与探测器的中心始终对准。
所述导轨杆沿导轨直线平移时,另一导轨杆沿另一导轨直线的平移,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是:
H X = H 1 X 1 = H 2 X 2
其中,H表示射线源与探测器导轨直线之间的距离,H1表示导轨线L1、L2之间的距离,H2表示另导轨线L3、L4之间的距离,X表示射线源在导轨线L2上移动距离,X1表示射线源的中心在导轨线L1上移动的距离,X2表示探测器的中心在导轨线L4上移动的距离。
一种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由平行导轨杆和连杆组成,所述导轨杆固定在导轨直线上,连杆跨接在导轨直线和导轨杆上,在连杆和平行导轨杆上分别有滑槽和圆柱,平行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使平行导轨杆上的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使射线源与探测器的中心始终对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不用角度测量装置,仅控制直线运动距离,这在角度测量困难时(如X(γ)射线源与探测器之间无机械连接时)非常方便;2,对准功能的实现与探测器在直线L3上的左右位置无关,因此,直线位移X2对所有位置相等,这对实现在直线上的多个探测器同时对准X(γ)射线源点位置非常方便。
在大型物体检测时,由于设备尺寸减小。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设备造价等。
另外,如需要改变的射线源或探测器的角度是上述设计的确定倍数,可以通过机械放大/缩小功能(例如,杠连杆/滑轮)实现,或数字控制方法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射线源与探测器相互静止时,检测物体的示意图。
图2是射线源与探测器相互移动时,检测物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的对准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的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的运动对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运动过程对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表示当射线源与探测器相互静止时,被检测物体(图中圆形阴影部分)位于X(γ)射线源和探测器之间。X(γ)射线透射数据的采集。
图2表示当射线源与探测器相互移动时,被检测物体(图中圆形阴影部分)位于X(γ)射线源和探测器之间。X(γ)射线透射数据的采集。
图3的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的射线源与探测器运动示意图。L1、L2、L3、L4是4条固定的平行导轨线;H表示平行导轨线L2、L 3之间的距离,H1表示平行导轨线L1、L2之间的距离,H2表示平行导轨线L3、L4之间的距离。L0表示射线源S与探测器D的中心线。射线源S沿平行导轨线L2移动X距离用S’表示射线源。探测器D随射线源S的移动而偏转,此时用D’表示探测器。L0’表示此时的射线源S’与探测器D’的中心线。射线源S’的中心在平行导轨线L1上的距离为X1。探测器D’的中心在平行导轨线L4上的距离为X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使得下式一直成立。
H X = H 1 X 1 = H 2 X 2
因此,在射线源S沿平行导轨线L2移动时,能够保证射线源S与探测器D的中心相互对准。
图4说明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的原理。DD表示探测器D在导轨线L3上的位置,此时探测器DD的中心在导轨线L4上的距离为X22。由于H/X=H2/X2=H2/X22关系式成立,所以证明X2=X22。说明在直线导轨线L4的位移X2对所有位置相等。这样就实现在直线导轨线L3上的多个探测器同时对准射线源点位置。
图5是本发明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的运动对准的实施一:
L1、L2、L3、L4是4条固定的平行导轨线;导轨杆与平行导轨直线一致,一条平行导轨线L3,有三个导轨杆,分别为第一导轨杆B2固定在L1导轨线上,第二导轨杆B3固定在L2导轨线上,第三导轨杆B5固定在L4导轨线上。有两个连杆,分别为第一连杆B1跨接在导轨线L1、L2上,第三连杆B6跨接在导轨线L3、L4上。
下面说明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和运动过程:
第一连杆B1通过轴A1连接第二导轨杆B3且仅做绕轴A1的转动,第一连杆B1上的滑槽S1与第一导轨杆B2上的圆柱A2配合,使A2仅能沿滑槽S1运动;第一连杆B1通过轴A1和圆柱A2跨接在第一导轨杆B2和第二导轨杆B3上;
第一导轨杆B2仅沿直线L1做平移运动,第一导轨杆B2上的圆柱A2仅沿第一连杆B1上滑槽S1运动;
第二导轨杆B3仅沿直线L2做平移运动,第二导轨杆B3上的轴A1使第一连杆B1仅沿轴A1转动;
第三导轨杆B5仅沿直线L4做平移运动,第三导轨杆B5上的圆柱A7仅沿第三连杆B6上滑槽S4运动;
第三连杆B6通过轴A8固定在直线L 3上的一点,且仅做绕轴A8的转动,第三连杆B6上的滑槽S4与第三导轨杆B5上的圆柱A7配合,使A7仅能沿滑槽S4运动,第三连杆B6通过轴A8和圆柱A7跨接在直线L3和第三导轨杆B5上。
驱动装置D1,D2,D3的比例:设D1、D2、D3的初始值为0,则其移动比例为:D1/(H+H1)=D2/H=D3/H2,分别按比例驱动第一导轨杆B2、第二导轨杆B3、第三导轨杆B5,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并且保证
H X = H 1 X 1 = H 2 X 2
则能完成X(γ)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功能。上述驱动装置D1、D2、D3的按比例驱动可以由伺服系统实现,伺服系统可以是机械的、液压的、电子的、数字的等等。利用其他控制方式如滑轮组、数控也可实现这种基于相似三角形原理的对准功能。另外,如需要改变的射线源或探测器的角度是上述设计的确定倍数,可以通过机械放大/缩小功能(例如,杠连杆/滑轮)实现,或数字控制方法实现。
图6是本发明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运动过程对准的实施二:
L1、L2、L3、L4是4条固定的平行导轨直线;导轨杆与平行导轨直线一致,一条平行导轨线L3,有三个导轨杆,分别为第一导轨杆B2固定在L1导轨线上,第二导轨杆B3固定在L2导轨线上,第三导轨杆B5固定在L4导轨线上。有三个连杆,分别为第一连杆B1跨接在导轨线L1、L2上,第二连杆B4跨接在导轨线L1、L2、L3、L4上,第三连杆B6跨接在导轨线L3、L4上。
下面说明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和运动过程:
第一连杆B1通过轴A1连接第二导轨杆B3且仅做绕轴A1的转动,第一连杆B1上的滑槽S1与第一导轨杆B2上的圆柱A2配合,使圆柱A2仅能沿滑槽S1运动,第一连杆B1通过轴A1和圆柱A2跨接在第一导轨杆B2和第二导轨杆B3上;
第一导轨杆B2仅沿直线L1做平移运动,第一导轨杆B2上的圆柱A2仅沿第一连杆B1上滑槽S1运动,第一导轨杆B2上的圆柱A3仅沿第二连杆B4上滑槽S2运动;
第二导轨杆B3仅沿直线L2做平移运动,第二导轨杆B3上的轴A1使第一连杆B1仅沿轴A1转动,第二导轨杆B3上的圆柱A4仅沿第二连杆B4上滑槽S2运动;
第二连杆B4通过轴A5固定在直线L3上的一点,且仅做绕轴A5的转动,第二连杆B4上的滑槽S2与第一导轨杆B2上的圆柱A3配合,使圆柱A3仅能沿滑槽S2运动,与第二导轨杆B3上的圆柱A4配合,使圆柱A4仅能沿滑槽S2运动,与第三导轨杆B5上的圆柱A6配合,使圆柱A6仅能沿滑槽S3运动,第二连杆B4通过轴A5和圆柱A3、A4、A6跨接在第一导轨杆B2、B3和第三导轨杆B5上;
第三导轨杆B5仅沿直线L4做平移运动,第三导轨杆B5上的圆柱A6仅沿第二连杆B4上滑槽S3运动,第三导轨杆B5上的圆柱A7仅沿第三连杆B6上滑槽S4运动;
第三连杆B6通过轴A8固定在直线L3上的另一点,且仅做绕轴A8的转动,第三连杆B6上的滑槽S4与第三导轨杆B5上的圆柱A7配合,使A7仅能沿滑槽S4运动,第三连杆B6通过轴A8和圆柱A7跨接在直线L3和第三导轨杆B5上。
上述机构保证在点A1沿直线L2运动了距离X后,通过第一连杆B1、第二连杆B4、第三连杆B6分别跨接在L1、L2、L3、L4的4条固定的平行导轨直线上与分别固定在L1导轨线上的第一导轨杆B2,固定在L2导轨线上的第二导轨杆B3,固定在L4导轨线上的第三导轨杆B5的相互联动作用,使第一连杆B1中心线始终对准点(轴)A8,第三连杆B6中心线始终对准点(轴)A1,射线源固定在第一连杆B1上,探测器固定在第三连杆B6上。即完成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功能。其原理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使得下式一直成立。
H X = H 1 X 1 = H 2 X 2 , 参见图3。

Claims (12)

1.一种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连杆上的滑槽与平行导轨杆上的圆柱的配合,导轨杆上的圆柱沿连杆上滑槽运动;连杆通过轴连接导轨杆做绕轴的转动,当导轨杆沿导轨直线平移时,另一导轨杆沿另一导轨直线的平移运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使射线源与探测器的中心始终对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有4条固定的平行导轨直线L1、L2、L3、L4,导轨杆与平行导轨直线一致,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使导轨杆上的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第一导轨杆B2固定在L1导轨线上,第二导轨杆B3固定在L2导轨线上,第三导轨杆B5固定在L4导轨线上,第一连杆B1跨接在导轨线L1、L2上,第三连杆B6跨接在导轨线L3、L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连杆上的滑槽与平行导轨杆上的圆柱的配合,导轨杆上的圆柱沿连杆上滑槽运动;连杆通过轴连接导轨杆做绕轴的转动,导轨杆沿导轨直线平移,
第一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导轨线L1、L2上,导轨杆沿导轨直线平移运动,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
第三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导轨线L3、L4上,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通过驱动装置分别按比例驱动导轨杆,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使射线源与探测器的中心始终对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有4条固定的平行导轨直线L1、L2、L3、L4,导轨杆与平行导轨直线一致,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使导轨杆上的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第一导轨杆B2固定在L1导轨线上,第二导轨杆B3固定在L2导轨线上,第三导轨杆B5固定在L4导轨线上,第一连杆B1跨接在导轨线L1、L2上,第二连杆B4跨接在导轨线L1、L2、L3、L4上,第三连杆B6跨接在导轨线L3、L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连杆上的滑槽与平行导轨杆上的圆柱的配合,导轨杆上的圆柱沿连杆上滑槽运动;连杆通过轴连接导轨杆做绕轴的转动,导轨杆沿导轨直线平移,
第一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导轨线L1、L2上,导轨杆沿导轨直线平移运动,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
第二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导轨线L1、L2、L3、L4上,导轨杆沿另一个导轨直线平移运动,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
第三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导轨线L3、L4上,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通过跨接在导轨直线的连杆和导轨杆的联动作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使射线源的中心与探测器的中心始终对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所述的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杆沿导轨直线平移时,另一导轨杆沿另一导轨直线的平移,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是:
H X = H 1 X 1 = H 2 X 2
其中,H表示射线源与探测器导轨直线之间的距离,H1表示导轨线L1、L2之间的距离,H2表示另导轨线L3、L4之间的距离,X表示射线源在导轨线L2上移动距离,X1表示射线源的中心在导轨线L1上移动的距离,X2表示探测器的中心在导轨线L4上移动的距离。
7.一种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由平行导轨杆和连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杆固定在导轨直线上,连杆跨接在导轨直线和导轨杆上,在连杆和平行导轨杆上分别有滑槽和圆柱,平行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使平行导轨杆上的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使射线源与探测器的中心始终对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其特征在于,有4条固定的平行导轨直线,导轨杆与平行导轨直线一致,第一第一导轨杆B2固定在L1导轨线上,第二导轨杆B3固定在L2导轨线上,第三导轨杆B5固定在L4导轨线上,第一连杆B1跨接在导轨线L1、L2上,第三连杆B6跨接在导轨线L3、L4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导轨线L1、L2上,导轨杆沿导轨直线平移运动,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
第三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导轨线L3、L4上,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通过驱动装置分别按比例驱动导轨杆,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使射线源与探测器的中心始终对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其特征在于,有4条固定的平行导轨直线,导轨杆与平行导轨直线一致,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使导轨杆上的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第一导轨杆B2固定在L1导轨线上,第二导轨杆B3固定在L2导轨线上,第三导轨杆B5固定在L4导轨线上,第一连杆B1跨接在导轨线L1、L2上,第二连杆B4跨接在导轨线L1、L2、L3、L4上,第三连杆B6跨接在导轨线L3、L4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10所述的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导轨线L1、L2上,导轨杆沿导轨直线平移运动,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
第二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导轨线L1、L2、L3、L4上,导轨杆沿另一个导轨直线平移运动,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
第三连杆通过滑槽和圆柱跨接在导轨线L3、L4上,导轨杆上的圆柱与连杆上的滑槽配合,圆柱沿连杆上的滑槽运动,通过跨接在导轨直线的连杆和导轨杆的联动作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使射线源的中心与探测器的中心始终对准。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9或11所述的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杆沿导轨直线平移时,另一导轨杆沿另一导轨直线的平移,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是:
H X = H 1 X 1 = H 2 X 2
其中,H表示射线源与探测器导轨直线之间的距离,H1表示导轨线L1、L2之间的距离,H2表示另导轨线L3、L4之间的距离,X表示射线源在导轨线L2上移动距离,X1表示射线源的中心在导轨线L1上移动的距离,X2表示探测器的中心在导轨线L4上移动的距离。
CN 200610171574 2006-12-30 2006-12-30 一种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及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08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171574 CN101210896B (zh) 2006-12-30 2006-12-30 一种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171574 CN101210896B (zh) 2006-12-30 2006-12-30 一种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0896A true CN101210896A (zh) 2008-07-02
CN101210896B CN101210896B (zh) 2011-05-11

Family

ID=39611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7157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0896B (zh) 2006-12-30 2006-12-30 一种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1089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3525A (zh) * 2011-06-08 2012-12-12 北京中科美伦科技有限公司 Dr中心校准装置及其校准的方法
CN104299284A (zh) * 2014-08-20 2015-01-2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定位抓取设备图像的室内变电站轨道巡检系统、主机及方法
CN109683204A (zh) * 2017-10-19 2019-04-26 北京君和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辐射成像装置调整方法
CN109813258A (zh) * 2019-03-21 2019-05-28 马鞍山恒瑞测量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x射线铜箔涂层测厚仪
CN109923403A (zh) * 2016-11-01 2019-06-21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放射线断层摄影装置的摄像倍率校正方法
CN110383051A (zh) * 2017-04-11 2019-10-25 东芝It·控制系统株式会社 X射线检查装置
CN111248933A (zh) * 2020-02-18 2020-06-09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7121U (zh) * 1990-10-25 1991-05-15 大同铁路分局大同车辆段 红外线探测装置探测点校准仪
CN201016941Y (zh) * 2006-12-30 2008-02-06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3525A (zh) * 2011-06-08 2012-12-12 北京中科美伦科技有限公司 Dr中心校准装置及其校准的方法
CN104299284A (zh) * 2014-08-20 2015-01-2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定位抓取设备图像的室内变电站轨道巡检系统、主机及方法
CN104299284B (zh) * 2014-08-20 2017-02-15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定位抓取设备图像的室内变电站轨道巡检系统、主机及方法
CN109923403A (zh) * 2016-11-01 2019-06-21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放射线断层摄影装置的摄像倍率校正方法
CN109923403B (zh) * 2016-11-01 2022-01-04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放射线断层摄影装置的摄像倍率校正方法
CN110383051A (zh) * 2017-04-11 2019-10-25 东芝It·控制系统株式会社 X射线检查装置
CN109683204A (zh) * 2017-10-19 2019-04-26 北京君和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辐射成像装置调整方法
CN109683204B (zh) * 2017-10-19 2020-07-28 北京君和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辐射成像装置调整方法
CN109813258A (zh) * 2019-03-21 2019-05-28 马鞍山恒瑞测量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x射线铜箔涂层测厚仪
CN111248933A (zh) * 2020-02-18 2020-06-09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248933B (zh) * 2020-02-18 2023-05-02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0896B (zh) 201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0896B (zh) 一种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及其方法
CN101960333B (zh) 用于人员筛查的多重图像的收集和合成
RU2386954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досмотра грузов
AU2017236003B2 (en) A combined delivery apparatus for an inspection system for containerized-cargo, and an inspection system for containerized-cargo
EP2273257B1 (en) Imaging system using a straight-line trajectory scan and method thereof
US10082597B2 (en) Mobile inspection system
US20040247075A1 (en) Vehicle mounted insp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2804326A (zh) 多视图货物扫描器
EP1983335A2 (en) A CT scan security check device and method
EP2721432B1 (en) Security scanner
GB2420682A (en) Shipping container inspection system with CT scanning function
DE202013011828U1 (de) Hand-Röntgenbildgebungsgerät mittels Rückstreuung
GB2452620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aviation cargo containers for contraband
CN101501530A (zh) 用于获得图像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02359971A (zh) 一种实现单源多视角安全检查的方法及系统
CN104076047A (zh) 一种流体渗流过程监测的计算机层析成像系统
CN107543831A (zh) 快递邮品微波扫描成像装置及微波图像的违禁品检测方法
CN101339819B (zh) 一种可遥控的四部分独立运动准直器
CN201016941Y (zh) 一种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对准机构
CN105784741A (zh) 一种多视角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
CN202442975U (zh) 一种实现单源多视角旋转扫描的安检设备
CN103901492A (zh) 人体检查系统
CN205808968U (zh) 安全检测系统
CN204086170U (zh) 一种新型组合移动式检查系统
WO2016070648A1 (zh) 一种用于x射线检查设备的旋转弧形探测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512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