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4076B - 向呼叫管理器的弹性注册 - Google Patents
向呼叫管理器的弹性注册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04076B CN101204076B CN2006800016554A CN200680001655A CN101204076B CN 101204076 B CN101204076 B CN 101204076B CN 2006800016554 A CN2006800016554 A CN 2006800016554A CN 200680001655 A CN200680001655 A CN 200680001655A CN 101204076 B CN101204076 B CN 1012040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ll manager
- end points
- call
- callmanager
- regist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08—Indicating faults in circuits or apparatus
- H04M3/12—Marking faulty circuits "busy"; Enabling equipment to disengage itself from faulty circuits ; Using redundant circuits; Response of a circuit, apparatus or system to an err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54—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in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 H04M7/0081—Network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 H04M7/0084—Network monitoring; Error detection; Error recovery; Network tes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46—Call controllers; Call ser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向呼叫管理器注册包括连接到第一呼叫管理器和第二呼叫管理器。端点向第一呼叫管理器注册并向第一呼叫管理器和第二呼叫管理器发送保活信号。如果在第一呼叫管理器中检测到故障。系统则发起因故障转移过程。当第一呼叫管理器重获可操作性时,端点向第一呼叫管理器重新注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向呼叫管理器注册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会话发起协议(SIP)是一种用于因特网会议、电话、出席、事件通知和即时消息传递的协议。当利用SIP发出呼叫时,域名服务器向电话提供代理列表并辅助SIP电话间的通信。利用域名服务器,电话在用户试图使用电话时检测代理的不可用。因此,电话可能有一段时间不可用,而用户却没有意识到不可用。检测中断(outage)可能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并且增加电话不可用的时间量。另外,当电话由于原始代理发生故障而尝试连接到备用代理时,利用域名服务器该过程会花费额外的时间。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可以减小或消除与用于呼叫管理的现有技术相关联的缺点和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向呼叫管理器注册包括连接到第一呼叫管理器和第二呼叫管理器。端点向第一呼叫管理器注册并向第一呼叫管理器和第二呼叫管理器发送保活(keep-alive)信号。如果在第一呼叫管理器中检测到故障,系统则发起因故障转移(failover)过程。当第一呼叫管理器重获可操作性时,端点向第一呼叫管理器重新注册。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向呼叫管理器注册包括注册多个端点并管理与多个端点相关联的呼叫会话的多个呼叫管理器。此外,多个端点耦合到多个呼叫管理器并向第一呼叫管理器注册。多个端点保持与第一呼叫管理器和第二呼叫管理器的连接,并向第一和第二呼叫管理器发送保活信号。一个或多个传送协议服务器耦合到多个端点,并向多个端点提供配置信息。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可提供一个或多个技术优点。一个实施例的技术优点可包括呼叫管理器的可用性更高并且用户获得持续电话服务的概率更高。该实施例辅助故障期间的迅速恢复,同时使资源影响达最低限度。一个实施例的另一技术优点可包括在SIP环境中使用呼叫管理器,这提供了在呼叫会话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保持呼叫的能力。另一个优点包括使用提供多重呼叫控制功能、更低的服务延迟、更低的呼叫延迟以及如果在呼叫会话期间发生故障则具有更低的建立延迟的呼叫管理器。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可不包括上述技术优点或包括其中的一些或全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附图、说明书和这里包括的权利要求书中可很容易明白一个或多个其他技术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特征和优点,现在结合附图参考以下描述,在各附图中类似的标号被用于类似和相应的部件,其中:
图1是示出能够向呼叫管理器注册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用于向呼叫管理器注册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3是用于向主呼叫管理器注册的呼叫流程图;
图4是用于因故障转移到次呼叫管理器的呼叫流程图;
图5是用于退回到主呼叫管理器的一个示例的呼叫流程图;
图6是用于退回到主呼叫管理器的另一个示例的呼叫流程图;
图7是用于因故障转移到可存活的远程站点电话路由器并退回到主呼叫管理器的呼叫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能够提供向呼叫管理器的弹性注册的系统10。一般来说,系统10包括端点118,多个呼叫管理器和传送协议服务器,它们组合起来为端点118提供弹性注册。系统10与包括会话发起协议(SIP)和瘦小呼叫控制协议(SCCP)在内的任何合适的协议兼容。
端点118可以是向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的硬件和/或软件的任何组合。端点118可包括以下装置之一或其组合:用于适应用户交互的用户接口、用于提供网络连接的网络接口、用于存储的存储器和用于处理和操纵数据的处理器。端点118可包括数字或因特网协议(IP)电话、个人计算机或任何其他合适的设备。系统10预期了端点118的任何数目和布置。在各种实施例中,端点118支持传输控制协议(TCP)、传输层安全性(TLS)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端点118在系统10中的通信会话中交换音频、语音、数据、视频或其他信息,并且可包括多条线路以参与通信会话。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114自动地向端点118分派IP地址。DHCP服务器114向端点118提供其他配置信息,包括传送协议服务器和网关信息。
主呼叫管理器106、次呼叫管理器108和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统称为呼叫管理器106、108、110)管理端点118的通信会话。呼叫管理器106、108、110是包括诸如控制呼叫处理、路由选择、电话特征和选项(例如呼叫保持、呼叫转移和呼叫方标识)、设备配置和系统10内的其他电话功能和参数之类的能力的应用。呼叫管理器106、108、110包括用于处理端点118的配置、注册、呼叫处理和其他管理功能的逻辑。呼叫管理器106、108、110还可控制位于系统10中别处的端点118。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可将呼叫管理器106、108、110连接到端点118。呼叫管理器106、108、110可实现为在耦合到系统10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上执行的软件。呼叫管理器106、108、110的软件可包含在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包括但不限于硬盘驱动器、磁盘、CD-ROM、DVD-ROM或者其他光存储设备或磁存储设备。
如果发生网络中断,可存活远程站点电话(SRST)路由器116则向系统10中的端点118提供电话服务。如果呼叫管理器106、108、110发生故障,SRST路由器116也可变为活动的。SRST路由器116包括允许端点118之间的呼叫与彼此通信、允许来自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的呼叫与端点118通信以及允许来自端点118的呼叫通过PSTN与站点外的端点118通信的硬件和/或软件的任何组合。SRST路由器116可接收来自端点118的注册并路由呼叫。
在图示实施例中,小型文件传送协议(TFTP)服务器112在端点118启动、端点118被重置或者发生任何其他合适的事件时向端点118提供配置信息。任何合适的传送协议服务器,例如超文本传送协议服务器,都可向端点118提供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可包括关于呼叫管理器106、108、110或SRST路由器116的信息。此外,配置信息可包括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MAC地址是网络接口处与每个端点118相关联的唯一的物理地址。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10包括多个TFTP服务器112。DHCP服务器114向端点118提供多个TFTP服务器112之一的地址,端点118从该TFTP服务器112下载配置文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TFTP服务器112可处于一个网络上、在与呼叫管理器相同的服务器上被实现,或者处于不同的网络上。TFTP服务器112可以是任何服务器,包括可操作以用于向端点118提供配置信息的逻辑的任何合适的组合或布置。
呼叫管理器管理员100向系统10,具体而言是向数据库102提供信息或者改变信息。呼叫管理器管理员100可向数据库102提供端点118的配置信息。数据库102包括可操作以用于包含关于系统10、端点118或系统10中的任何模块的信息的任何数据库。数据库102中的信息可包括端点118的配置信息。
扩展移动性服务器(EMS)104允许用户从另一端点118临时访问特定端点118,例如服务、速度拨号和链路表观。用户通过访问端点118的接口来访问EMS104。EMS104与数据库102交互,以向端点118应用新的配置信息。TFTP服务器112动态地生成配置文件,端点118在被重置时从TFTP服务器112重新读取新的配置文件。
在操作中,端点118向主呼叫管理器106注册。注册通知主呼叫管理器106端点118已准备好操作,将端点118与主呼叫管理器106关联起来,并且激活在端点118上配置的线路。端点118上配置的线路的目录号码在主呼叫管理器106内被激活,因此呼叫可端接于端点118。向呼叫管理器注册包括以下步骤:查询DHCP服务器114以获得模块信息,定位TFTP服务器112,从TFTP服务器112下载配置文件,确定使用什么协议,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呼叫管理器,以及向端点118成功与之连接的第一呼叫管理器发送注册消息。在图示实施例中,端点118连接到主呼叫管理器106和次呼叫管理器108并且向主呼叫管理器106注册。注册可取决于端点118的协议而有所不同。如果系统10使用SCCP,则端点118利用MAC地址向主呼叫管理器106注册。如果系统10使用SIP,则向主呼叫管理器106注册端点118的记录地址。系统10利用可路由的统一资源标识符将呼叫路由到端点118,该统一资源标识符处理针对向主呼叫管理器106注册的记录地址的呼叫。
一旦被注册,用户就可重置或者重启端点118。如果端点118被重启,数据库102则向TFTP服务器112和主呼叫管理器106发送通知。TFTP服务器112构建配置文件。主呼叫管理器106迫使端点118从TFTP服务器112重新读取配置文件。端点118重新读取配置文件并利用新的配置文件向主呼叫管理器106重新注册。
当向主呼叫管理器106注册时,端点118向主呼叫管理器106和次呼叫管理器108发送保活信号,以确认可操作性。保活信号是不断被刷新的注册请求。注册请求包括具有“期满”参数的头部。“期满”参数设置何时注册将被刷新。用户可配置“期满”参数以实现所需的性能。端点118按照用户的配置周期性地向主呼叫管理器106和次呼叫管理器108发送保活信号。主呼叫管理器106和次呼叫管理器108确认来自端点118的保活信号以确认可操作性。
如果主呼叫管理器106不确认保活信号,则端点118意识到主呼叫管理器106发生故障并且开始因故障转移过程。因故障转移过程包括端点118向次呼叫管理器108注册以管理端点118的呼叫会话以及连接到作为备用的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次呼叫管理器108管理端点118的呼叫会话,直到主呼叫管理器106从故障中恢复。端点118向次呼叫管理器108和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发送保活信号以确认可操作性。
主呼叫管理器106可能在端点118最初向主呼叫管理器106注册之前就发生了故障。端点118监视主呼叫管理器106的恢复。端点118利用次呼叫管理器108、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或SRST路由器116来处理呼叫会话,直到主呼叫管理器106恢复。端点118可向任何在故障之后变得可操作的更高级呼叫管理器重新注册。例如,如果端点118向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注册,则端点118可在次呼叫管理器108重获可操作性时向次呼叫管理器108重新注册,而不是等待主呼叫管理器106恢复。当端点118确定主呼叫管理器106已从故障中恢复过来并且在可配置的时间段中保持可操作时,118端点从次呼叫管理器108、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或SRST路由器116解除注册,并且向主呼叫管理器106重新注册。
如果次呼叫管理器108在主呼叫管理器106恢复之前发生故障,在端点118向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注册,并且连接到作为备用的另一呼叫管理器或者在没有备用呼叫管理器的情况下工作。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管理端点118的呼叫会话,直到次呼叫管理器108或者主呼叫管理器106恢复。端点118退回到可操作的具有最高优选级的呼叫管理器。当端点118开始退回过程时,它尝试退回到所有可操作的呼叫管理器,如果其他呼叫管理器在类似的时间恢复,则优选主呼叫管理器106。如果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在主呼叫管理器106或次呼叫管理器108恢复之前发生故障,则端点118向SRST路由器116注册以管理呼叫会话。
系统10的元件可包括用于执行该元件的操作的接口、逻辑和存储器的任何合适的配置。接口是指设备的可操作以用于接收对该设备的输入和/或从该设备发送输入的任何合适的结构,并且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端口。逻辑是指任何合适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例如,逻辑可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指可操作以用于执行指令并操纵数据以执行操作的任何合适的设备。存储器是指可操作以用于存储并辅助检索处理器使用的信息的任何结构,并且可包括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磁驱动器、盘驱动器、紧致盘(CD)驱动器、数字视频盘(DVD)驱动器、可移动对话存储设备、任何其他合适的数据存储设备或者任何前述项目的组合。
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对系统10进行修改、添加或省略。例如,主呼叫管理器106、次呼叫管理器108和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可连接到一个网络,并且端点118可连接到该网络。
另外,系统10的操作可由更多、更少或其他模块来执行。例如,系统10可具有连接到呼叫管理器106、108、110的多于一个端点118。另外,端点118可以以任何呼叫管理器作为其主呼叫管理器并以任何呼叫管理器作为其次呼叫管理器。端点118可共享主呼叫管理器和次呼叫管理器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主呼叫管理器和不同的次呼叫管理器。系统10的组件可根据特定需求而被集成或分离。此外,系统10的操作可利用任何合适逻辑(包括软件、硬件、其他逻辑或前述项目的任何合适的组合)来执行。本文中使用的“每个”是指集合的每个成员或集合的子集的每个成员。
图2是在系统10中端点118向呼叫管理器注册的方法的流程图20。端点118在步骤200完成启动和注册过程。该过程包括连接到主呼叫管理器106和次呼叫管理器108并向主呼叫管理器106注册。在步骤202,端点118向主呼叫管理器106和次呼叫管理器108发送保活信号。在步骤204,端点118确定主呼叫管理器106是否保持可操作。如果主呼叫管理器106可工作,端点118就继续向主呼叫管理器106和次呼叫管理器108发送保活信号。
如果主呼叫管理器106不可工作,则在步骤206端点118向次呼叫管理器108注册。在步骤208,端点118连接到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在步骤210,端点118在用次呼叫管理器108进行呼叫并用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作为备用呼叫管理器的同时监视主呼叫管理器106的恢复。在步骤212,端点118确定主呼叫管理器106是否已从故障中恢复过来。如果主呼叫管理器106尚未恢复,则端点118继续监视主呼叫管理器106的进展并用次呼叫管理器108进行呼叫会话。
如果主呼叫管理器106已从其故障中恢复过来,则在步骤214端点118确定其向主呼叫管理器106重新注册的能力。除了确定端点118何时可向主呼叫管理器106重新注册之外,端点118还确定它是根据端点118的当前配置向主呼叫管理器106重新注册还是应当从TFTP服务器112更新配置文件。如果主呼叫管理器106具有重新注册端点118的能力,端点118则在步骤216向次呼叫管理器108解除注册并在步骤218向主呼叫管理器106重新注册。然后在步骤220系统10确定端点118是否终止与主呼叫管理器106的注册。如果端点118不终止注册,则端点118从步骤202起继续向主呼叫管理器106和次呼叫管理器108发送保活信号。如果在步骤220系统10接收到终止注册的请求,则方法结束。
所述方法只是向呼叫管理器注册的一个示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对该方法进行修改、添加或省略。该方法可包括更多、更少或其他步骤。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任何合适的顺序执行步骤。例如,系统10可在向主呼叫管理器106解除注册之前向次呼叫管理器108注册。
图3至7是示出向呼叫管理器注册的操作示例的呼叫流程图。当端点118向呼叫管理器注册或重新注册时,端点118验证其具有配置文件的最新版本。如果端点118不具有当前的配置文件,端点118则通过从TFTP服务器112下载当前的配置文件来更新配置文件。
图3示出了端点118的初始启动和注册的呼叫流程图30的示例。在300,端点118从TFTP服务器112下载配置文件。端点118在302建立到主呼叫管理器106的连接并且在304建立到次呼叫管理器108的连接。在这里,到主呼叫管理器106和次呼叫管理器108的连接是TLS连接。TLS连接保证了端点118和呼叫管理器106、108的私密性和数据完整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可以是TCP连接或UDP连接。TCP连接使得端点118和呼叫管理器106、108能够交换信息,并且保证了以信息被发送的顺序递送信息。UDP连接允许通过网络发送数据报,即数据分组。在306,端点118向主呼叫管理器106注册。
端点118在308向主呼叫管理器106发送保活信号并在310向次呼叫管理器108发送保活信号,以刷新注册并监视可操作性。端点118上由主呼叫管理器106选择的一条线路发送和接收保活信号。发送到主呼叫管理器106的保活信号以可配置的间隔刷新注册。端点118向主呼叫管理器106发送“期满”参数大于0的注册请求。发送到次呼叫管理器108的保活信号监视次呼叫管理器108的可操作性。保活信号的“期满”参数被设置为0。将“期满”参数设置为0在持续监视次呼叫管理器108的同时最低限度地影响次呼叫管理器108。只要主呼叫管理器106和次呼叫管理器108保持可操作,主呼叫管理器106和次呼叫管理器108则分别在312和314确认保活信号。
端点118可能不像图示那样向主呼叫管理器106注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不能向主呼叫管理器106注册,端点118则尝试向次呼叫管理器108注册。在成功地注册到次呼叫管理器108之后,端点118建立到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的连接。端点118向次呼叫管理器108和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发送保活信号以监视可操作性。此外,端点118建立到主呼叫管理器106的连接并向主呼叫管理器106发送保活信号以监视可操作性。如果主呼叫管理器106恢复,则端点118在保持与次呼叫管理器108的连接同时向次呼叫管理器108解除注册,放弃到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的连接,并且向主呼叫管理器106注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端点118注册到主呼叫管理器106并监视作为备用呼叫管理器的次呼叫管理器108的同时,次呼叫管理器108可能发生故障。如果在314次呼叫管理器108不确认保活信号,那么次呼叫管理器108已发生故障。端点118连接到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端点118发送保活信号以监视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的可操作性。在连接到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的同时,端点118监视次呼叫管理器108的恢复并继续使用主呼叫管理器106进行呼叫会话。当次呼叫管理器108恢复并在被配置的时间段中保持可操作时,端点118放弃与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的连接并停止向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发送保活信号。端点118向次呼叫管理器108发送保活信号以监视可操作性。
图4示出主呼叫管理器106发生故障并且端点118向次呼叫管理器108注册的呼叫流程图40的示例。在400,端点118向主呼叫管理器106发送保活信号以刷新注册并监视可操作性。在402,主呼叫管理器106发生故障并且保活信号超时发生,这触发包括过程404-416的因故障转移过程。其他故障也可触发因故障转移过程,包括:套接字错误事件、重传故障和网络问题。如果在主呼叫管理器106发生故障时端点118具有活动呼叫,则因故障转移过程要到端点118变得空闲才开始。在等待执行因故障转移过程的同时,端点118指示故障的发生。根据图示实施例,如果主呼叫管理器106在呼叫中间发生故障,则端点118无法发起呼叫中间特征。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端点118具有活动呼叫的同时端点118开始因故障转移过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因故障转移过程可在呼叫中间开始。
为了开始因故障转移过程,在404端点118向次呼叫管理器108注册。端点118验证端点118具有最新的配置版本。如果端点118不具有当前的配置版本,端点118则通过从TFTP服务器112下载当前配置文件来更新配置文件。在406,端点118建立与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的连接。在408,端点118向次呼叫管理器108发送保活信号以刷新注册并监视可操作性。在410,端点118向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发送保活信号以监视可操作性。发送到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的保活信号具有被设置为0的“期满”参数。如果正确工作,则次呼叫管理器108和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分别在412和414确认保活信号。在416,端点118测试主呼叫管理器106是否恢复。端点118通过发送“期满”参数被设置为0的注册请求来测试主呼叫管理器106。当主呼叫管理器106确认请求时,它就已从故障中恢复。
图5示出在主呼叫管理器106恢复之后的退回过程的呼叫流程图50的示例。在500,端点118通过发送注册请求来测试主呼叫管理器106是否恢复。当主呼叫管理器106确认该请求并且在用户配置的一段时间中保持可操作时,端点118开始退回到主呼叫管理器106的过程。在图示实施例中,端点118发送令牌请求502以向主呼叫管理器106重新注册。如果主呼叫管理器106在其队列中有空间来重新注册端点118,则主呼叫管理器106许可令牌请求504。在许可令牌请求后,端点118在506从次呼叫管理器108解除注册,并在508放弃与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的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端点118可在不发送令牌请求的情况下尝试向主呼叫管理器106重新注册。不发送令牌请求这一情况为端点118在队列中确立了低优先级位置。端点118被改放在队列的后部。为了向次呼叫管理器108解除注册,端点118发送“期满”参数被设置为0的注册请求。当端点118从次呼叫管理器108解除注册时,端点118保持与次呼叫管理器108的连接。
在510,端点118向主呼叫管理器106重新注册。当向主呼叫管理器106重新注册时,端点118验证配置文件,并且如果必要则下载当前版本。在512,端点118向主呼叫管理器106发送保活信号以刷新注册并监视可操作性。在514,端点118向次呼叫管理器108发送保活信号以监视可操作性。主呼叫管理器106和次呼叫管理器108分别在516和518确认保活信号,如果这些呼叫管理器保持可操作的话。
图6示出了其中端点118退回到主呼叫管理器106的呼叫流程图60的另一个示例。在600,端点118通过发送注册请求测试主呼叫管理器106是否恢复。当主呼叫管理器106确认请求并在用户配置的一段时间中保持可操作时,端点118开始退回到主呼叫管理器106的过程。端点118向主呼叫管理器106发送令牌请求602。如果在端点118尝试重新注册时主呼叫管理器106的队列缺乏空间,主呼叫管理器106则拒绝令牌请求。除了拒绝令牌请求之外,主呼叫管理器106还发送指定何时重试令牌请求的时间估计。在图示实施例中,主呼叫管理器106在604许可令牌请求,但端点118错过了向主呼叫管理器106注册的间隔,并且端点118在606重新发送令牌请求以在队列上确立位置。如果队列中有空间可用,则主呼叫管理器106在608许可令牌请求。端点118在610向次呼叫管理器108解除注册并且在612放弃与第三级呼叫管理器110的连接。在614,端点118向主呼叫管理器重新注册。当向主呼叫管理器106重新注册时,端点118验证配置文件是否为当前版本并且如果必要则从TFTP服务器112下载当前版本。在616,端点118向主呼叫管理器106发送保活信号以刷新注册并监视可操作性。在618,端点118向次呼叫管理器108发送保活信号以监视可操作性。主呼叫管理器106和108分别在620和622确认保活信号,如果这些呼叫管理器保持可操作的话。
图7是示出在因故障转移过程中使用SRST路由器116的系统10的呼叫流程图70。在图示实施例中,主呼叫管理器106和次呼叫管理器108由于网络中断发生而发生故障。在检测到中断后,在700端点118通过向SRST路由器116注册来开始因故障转移到SRST路由器116。SCCP端点118向SRST路由器116发送针对每个设备的注册,而SIP端点118向SRST路由器116发送针对每条线路的注册消息。此外,如果多个呼叫管理器发生故障,则端点118可因故障转移到SRST路由器116。介质网关控制协议(MGCP)特征可检测发送到被配置的呼叫管理器的保活信号的超时,以通知端点118向SRST路由器116注册。在因故障转移时,在702呼叫被路由到SRST路由器116。端点118在704向主呼叫管理器106发送注册请求并在706向次呼叫管理器108发送注册请求以确定是否恢复。在704和706端点118不断发送注册请求,直到主呼叫管理器106和次呼叫管理器108恢复过来并确认了信号。
在通过SRST路由器116路由呼叫的同时,端点118监视网络或多个呼叫管理器的恢复,以开始退回过程。当主呼叫管理器106恢复时,在708端点118建立与主呼叫管理器106的连接以测试主呼叫管理器106的可操作性。端点118在可配置的一段时间中发送保活信号710以验证连接和网络的稳定性。在712,主呼叫管理器106确认来自端点118的保活信号。在确定到主呼叫管理器106的连接稳定后,端点118向主呼叫管理器106发送请求重新注册的令牌请求714。如果主呼叫管理器106在其队列中具有用来重新注册端点118的空间,则在716主呼叫管理器106许可令牌请求。端点118现在开始退回到主呼叫管理器106的过程。在718,端点118从SRST路由器116解除注册。在720,端点118向主呼叫管理器106重新注册。在重新注册时,端点118验证配置文件是当前的。如果文件不是当前的,端点118则从TFTP服务器112下载当前版本。在722,端点118发送保活信号以监视主呼叫管理器106的可操作性并刷新注册。在724,主呼叫管理器106在可操作时确认保活信号。如果当主呼叫管理器106恢复时端点118具有使用SRST路由器116的活动呼叫,则端点118继续测试主呼叫管理器106直到端点118空闲。一旦端点118空闲,端点118就退回到主呼叫管理器106,如上所述。
虽然已经就某些实施例和一般关联的方法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明白对实施例和方法的更改和置换。因此,以上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并不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也可进行其他变化、替换和更改。
Claims (26)
1.一种用于向呼叫管理器注册的方法,包括:
连接到具有多个优选级的多个呼叫管理器之中的第一呼叫管理器和第二呼叫管理器;
向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注册;
向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和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发送保活信号;
如果在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中检测到故障则发起因故障转移过程,所述发起因故障转移过程包括向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注册;
如果在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重获可操作性之前在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中检测到故障,则向所述多个呼叫管理器之中的第三呼叫管理器注册;以及
发起退回过程以退回到任何在故障之后变得可操作并且比所述第三呼叫管理器具有更高优选级的呼叫管理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起因故障转移过程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三呼叫管理器,并且向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和所述第三呼叫管理器发送保活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和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发送保活信号包括向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发送期满头部等于0的保活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监视到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的连接;
通过发送令牌请求确定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的注册能力;
接收包括关于注册能力的信息的响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包括关于注册能力的信息的响应包括如果队列不超过指定的限度则接收对向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注册的许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包括关于注册能力的信息的响应包括如果队列等于或超过所述指定限度则接收对向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注册的拒绝,该拒绝带有重试所述令牌请求的时间间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重获可操作性:
从所述第三呼叫管理器解除注册;
向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重新注册;
保持与所述第三呼叫管理器的连接;以及
向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和所述第三呼叫管理器发送保活信号。
8.一种用于向呼叫管理器注册的系统,包括:
具有多个优选级的、可操作以用于注册多个端点的多个呼叫管理器,所述多个呼叫管理器可操作以用于管理与所述多个端点相关联的呼叫会话;
耦合到所述多个呼叫管理器的所述多个端点,所述多个端点可操作以用于向第一呼叫管理器注册,所述多个端点可操作以用于保持与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和第二呼叫管理器的连接,所述多个端点可操作以用于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呼叫管理器发送保活信号,所述多个端点可操作以用于当在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中检测到故障并且因故障转移过程被发起时向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注册,所述多个端点可操作以用于如果在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重获可操作性之前在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中检测到故障则向第三呼叫管理器注册,所述多个端点可操作以用于发起退回过程以退回到任何在故障之后变得可操作并且比所述第三呼叫管理器具有更高优选级的呼叫管理器;以及
耦合到所述多个端点的一个或多个传送协议服务器,所述传送协议服务器可操作以用于向所述多个端点提供配置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耦合到所述多个端点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该DHCP服务器可操作以用于向所述多个端点提供启动信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耦合到所述多个端点的扩展移动性服务器,该扩展移动性服务器可操作以用于使用户能够从另一端点临时访问端点配置文件;
耦合到所述扩展移动性服务器和所述传送协议服务器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可操作以用于维护端点配置文件,其中所述扩展移动性服务器与所述数据库交互以应用与所述多个端点相关联的新配置;
耦合到所述数据库的呼叫管理器管理员,所述呼叫管理器管理员可操作以用于向所述数据库提供信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端点在所述因故障转移过程被发起时还可操作以用于连接到所述第三呼叫管理器并且向所述第二和第三呼叫管理器发送保活信号。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端点可操作以用于监视到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的连接以确定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的可操作性,所述多个端点可操作以用于向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发送令牌请求以确定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的注册能力。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可操作以用于在队列不超过指定的限度的情况下许可令牌请求。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可操作以用于在队列等于或超过所述指定限度的情况下拒绝所述令牌请求,该拒绝带有重试所述令牌请求的时间间隔。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所述多个端点响应于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重获可操作性可操作以用于:从所述第三呼叫管理器解除注册,向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重新注册,保持与所述第三呼叫管理器的连接,并且向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和第三呼叫管理器发送保活信号。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耦合到所述多个端点的可存活远程站点电话(SRST)路由器,该SRST路由器用于辅助为所述多个端点建立所述呼叫会话。
17.一种用于向呼叫管理器注册的系统,包括:
用于连接到具有多个优选级的多个呼叫管理器之中的第一呼叫管理器和第二呼叫管理器的装置;
用于向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注册的装置;
用于向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和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发送保活信号的装置;
用于如果在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中检测到故障则发起因故障转移过程的装置,所述发起因故障转移过程包括向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注册;
用于如果在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重获可操作性之前在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中检测到故障,则向所述多个呼叫管理器之中的第三呼叫管理器注册的装置;以及
用于发起退回过程以退回到任何在故障之后变得可操作并且比所述第三呼叫管理器具有更高优选级的呼叫管理器的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发起因故障转移过程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三呼叫管理器并且向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和所述第三呼叫管理器发送保活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向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和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发送保活信号包括向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发送期满头部等于0的保活信号。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用于监视到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的连接的装置;
用于通过发送令牌请求确定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的注册能力的装置;
用于接收包括关于注册能力的信息的响应的装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接收包括关于注册能力的信息的响应包括如果队列不超过指定的限度则接收对向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注册的许可。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接收包括关于注册能力的信息的响应包括如果队列等于或超过所述指定限度则接收对向所述第一呼叫管理器注册的拒绝,该拒绝带有重试所述令牌请求的时间间隔。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重获可操作性:
用于从所述第三呼叫管理器解除注册的装置;
用于向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重新注册的装置;
用于保持与所述第三呼叫管理器的连接的装置;以及
用于向所述第二呼叫管理器和所述第三呼叫管理器发送保活信号的装置。
2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呼叫管理器中的每一个可操作以用于参与对会话发起协议(SIP)端点的管理和呼叫处理。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呼叫管理器中的每一个还可操作以用于:
控制所述SIP端点的呼叫和线路;
维护所述SIP端点的配置信息以及参与对所述SIP端点的管理和呼叫处理;
指定SIP的传输协议,其中被支持的传送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传输层安全性和用户数据报协议。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呼叫管理器中的每一个可操作以用于控制保活信号并对传入消息进行多路分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1/057,288 US8223926B2 (en) | 2005-02-11 | 2005-02-11 | Resilient registration with a call manager |
US11/057,288 | 2005-02-11 | ||
PCT/US2006/003818 WO2006088660A2 (en) | 2005-02-11 | 2006-02-02 | Resilient registration with a call manage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04076A CN101204076A (zh) | 2008-06-18 |
CN101204076B true CN101204076B (zh) | 2012-08-15 |
Family
ID=36815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016554A Active CN101204076B (zh) | 2005-02-11 | 2006-02-02 | 向呼叫管理器的弹性注册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23926B2 (zh) |
EP (1) | EP1847110B1 (zh) |
CN (1) | CN101204076B (zh) |
WO (1) | WO2006088660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25888B2 (en) * | 2005-08-23 | 2012-02-28 | Multi-Tech Systems, Inc. |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urvivable server |
US7797370B2 (en) * | 2005-10-28 | 2010-09-14 | Sap Ag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message support of common model interface |
JP4765796B2 (ja) * | 2006-07-07 | 2011-09-07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ルータ装置 |
US9049253B2 (en) * | 2006-08-09 | 2015-06-0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Resetting / restarting SIP endpoint devices |
US20080080365A1 (en) * | 2006-09-28 | 2008-04-03 | Weeresinghe Ranjith Thomas Mah | Wireless Access Point Failover System and Method |
US7839879B2 (en) * | 2007-02-01 | 2010-11-2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cross cluster extension mobility in internet-protocol telephony |
EP2250761B1 (en) * | 2008-02-26 | 2013-01-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e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
US9106452B2 (en) * | 2008-03-24 | 2015-08-11 | Shoretel, Inc. | Cloud VoIP system with bypass for IP media |
US7995466B2 (en) | 2008-03-26 | 2011-08-09 | Avaya Inc. | Failover/failback trigger using SIP messages in a SIP survivable configuration |
US8018848B2 (en) * | 2008-03-26 | 2011-09-13 | Avaya Inc. | Survivable phone behavior using SIP signaling in a SIP network configuration |
US8527656B2 (en) * | 2008-03-26 | 2013-09-03 | Avaya Inc. | Registering an endpoint with a sliding window of controllers in a list of controllers of a survivable network |
US8107361B2 (en) * | 2008-03-26 | 2012-01-31 | Avaya Inc. | Simultaneous active registration in a SIP survivable network configuration |
WO2010022771A1 (en) * | 2008-08-27 | 2010-03-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bsolute control of virtual switches |
US20100150336A1 (en) * | 2008-12-12 | 2010-06-17 | Edward Chungming Chen | Cross-call agent extension mobility with call admission control and emergency calling |
US8428244B2 (en) * | 2008-12-12 | 2013-04-2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Cross-call agent extension mobility with call admission control and emergency calling |
US20100165837A1 (en) * | 2008-12-29 | 2010-07-01 | Sumitra Sinh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backup sites in a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
US9112880B2 (en) * | 2010-02-15 | 2015-08-18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integrated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in a cloud-based network |
US9806965B2 (en) * | 2010-09-29 | 2017-10-31 | Avaya Inc. | Automatic user redundancy determination |
CN102684895B (zh) * | 2011-03-09 | 2015-04-0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备用服务器、恢复客户端在主用服务器注册的系统及方法 |
CN103685382B (zh) * | 2012-09-12 | 2017-01-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坐席间跨刀片服务器的呼叫方法及系统 |
CN103236947A (zh) * | 2013-04-23 | 2013-08-07 |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voip话机的主备服务器切换方法 |
US9465698B2 (en) * | 2014-03-06 | 2016-10-11 | Software Ag | Systems and/or methods for data recovery in distributed, scalable multi-tenant environments |
CN104158735A (zh) * | 2014-08-21 | 2014-11-19 | 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数据包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
US10791154B2 (en) * | 2018-02-01 | 2020-09-29 | Edgewater Networks, Inc. | Holding registration messages during communication session switching |
US10534759B1 (en) | 2018-08-23 | 2020-01-14 | Cohesity, Inc. | Incremental virtual machine metadata extraction |
US10810035B2 (en) | 2019-02-27 | 2020-10-20 | Cohesity, Inc. | Deploying a cloud instance of a user virtual machine |
US11573861B2 (en) | 2019-05-10 | 2023-02-07 | Cohesity, Inc. | 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 using a write filter |
US11397649B2 (en) | 2019-10-22 | 2022-07-26 | Cohesity, Inc. | Generating standby cloud versions of a virtual machine |
US11250136B2 (en) | 2019-10-22 | 2022-02-15 | Cohesity, Inc. | Scanning a backup for vulnerabilities |
US11487549B2 (en) | 2019-12-11 | 2022-11-01 | Cohesity, Inc. | Virtual machine boot data prediction |
KR102608629B1 (ko) * | 2019-12-19 | 2023-12-04 | 에릭슨엘지엔터프라이즈 주식회사 | Lcm 등록 시스템 및 lcm 등록 방법 |
US11914480B2 (en) | 2020-12-08 | 2024-02-27 | Cohesity, Inc. | Standbys for 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enabled objects |
US11768745B2 (en) | 2020-12-08 | 2023-09-26 | Cohesity, Inc. | Automatically implementing a specification of a data protection intent |
US11614954B2 (en) | 2020-12-08 | 2023-03-28 | Cohesity, Inc. |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to specify an intent-based data management plan |
US11481287B2 (en) | 2021-02-22 | 2022-10-25 | Cohesity, Inc. | Using a stream of source system storage changes to update a 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enabled hot standby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70855B1 (en) * | 1999-12-30 | 2003-05-27 | At&T Corp. | Automatic call manager traffic gate feature |
US20030167343A1 (en) * | 2002-03-04 | 2003-09-04 | Takayuki Furuno | Communications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05420A (en) * | 1990-04-09 | 1992-04-14 | At&T Bell Laboratories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switching system functional units |
US5444693A (en) * | 1992-04-27 | 1995-08-22 | At&T Corp. | System for restoration of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WO1997024842A2 (en) * | 1995-12-29 | 1997-07-10 | Mc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silient frame relay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
CA2234314C (en) * | 1997-04-09 | 2002-06-04 | Nec Corporation | Fault recovery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path autonomic switching system |
US6597687B1 (en) * | 1998-06-26 | 2003-07-22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voice calls using a computer system |
US6282194B1 (en) * | 1998-09-23 | 2001-08-28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Transit trunk subnetwork system |
US6724756B2 (en) * | 1999-01-12 | 2004-04-20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for introducing switched virtual connection call redundancy in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networks |
US6704278B1 (en) * | 1999-07-02 | 2004-03-09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tateful failover of service managers |
US6522732B1 (en) * | 1999-12-06 | 2003-02-18 | Alcatel Usa Sourcing, L.P. | System and method of preserving stable calls during a split mode opera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
US6671883B1 (en) * | 1999-12-15 | 2003-12-30 | At&T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st connectivity recovery |
US6795933B2 (en) * | 2000-12-14 | 2004-09-21 | Intel Corporation | Network interface with fail-over mechanism |
US6938182B2 (en) * | 2001-12-31 | 2005-08-30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eliable telephony web-based features |
US7602704B2 (en) * | 2002-08-20 | 2009-10-1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ault tolerant IP services |
US7274657B2 (en) * | 2002-12-23 | 2007-09-25 | Transwitch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redundancy in an asynchronous data transfer and source traffic control system |
KR100493448B1 (ko) * | 2002-12-30 | 2005-06-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H.323 선택 게이트키퍼 시그널링을 사용한 게이트키퍼분산 방법 |
US7506369B2 (en) * | 2004-05-27 | 2009-03-17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ecure federation of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
2005
- 2005-02-11 US US11/057,288 patent/US8223926B2/en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02-02 CN CN2006800016554A patent/CN101204076B/zh active Active
- 2006-02-02 WO PCT/US2006/003818 patent/WO2006088660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2-02 EP EP06734276.6A patent/EP1847110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70855B1 (en) * | 1999-12-30 | 2003-05-27 | At&T Corp. | Automatic call manager traffic gate feature |
US20030167343A1 (en) * | 2002-03-04 | 2003-09-04 | Takayuki Furuno | Communications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04076A (zh) | 2008-06-18 |
WO2006088660A2 (en) | 2006-08-24 |
EP1847110A2 (en) | 2007-10-24 |
US20060182255A1 (en) | 2006-08-17 |
US8223926B2 (en) | 2012-07-17 |
EP1847110A4 (en) | 2012-03-07 |
WO2006088660A3 (en) | 2007-11-22 |
EP1847110B1 (en) | 2018-04-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04076B (zh) | 向呼叫管理器的弹性注册 | |
JP5235292B2 (ja) |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バックアップシステムへの移行方法、バックアップシステムへの移行プログラム、監視装置、端末装置及びバックアップシステム | |
JP4470934B2 (ja) | プロキシ・サーバ、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EP1955506B1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fast switchover | |
US9319431B2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sedation service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01610188A (zh) | Sip服务器服务进程故障恢复方法及sip服务器 | |
JP2005006121A (ja) | Ip−pbx用バックアップ装置、ip−pbxバックアップシステムおよび同システムの障害対応方法 | |
EP2587774B1 (en) | A method for sip proxy failover | |
JP2009033447A (ja) | 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主装置及び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に用いられる制御方法 | |
JP2010239216A (ja) | 呼制御方法 | |
JP2007266737A (ja) | 呼制御システム、呼制御方法及びサーバ | |
Cisco | Release Notes for Cisco CallManager Release 3.1(4b) | |
JP4099168B2 (ja) | Ip電話網における通信サービス方式 | |
Cisco | Release Notes for Cisco CallManager Release 3.1(4a) | |
Cisco | Release Notes for Cisco CallManager Release 3.2(2c) | |
Cisco | Release Notes for Cisco CallManager Release 3.2(2a) | |
JP4491403B2 (ja) | システム復旧方法 | |
JP2009055342A (ja) | Sip対応メディアゲートウェイシステム | |
JP4262121B2 (ja) | オブジェクトの管理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3746865A (zh) | 一种VoIP终端通信业务的故障转移方法及装置 | |
CN101651573A (zh) | 接入网关的重新启动对终结点的服务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