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0829A - 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0829A
CN101200829A CNA2006101614434A CN200610161443A CN101200829A CN 101200829 A CN101200829 A CN 101200829A CN A2006101614434 A CNA2006101614434 A CN A2006101614434A CN 200610161443 A CN200610161443 A CN 200610161443A CN 101200829 A CN101200829 A CN 1012008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superfine fibre
wiping
dust
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614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晴
黄乃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6101614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008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00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08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经纱和纬纱中至少一种是使用两种纤维组成的复合纱,复合纱中的两种纤维具有纱长差,且纱长较长的纤维位于擦拭面表层。制造方法包括将由两种纤维组成的复合纱的织物进行热水处理、用物理开纤方法对织物进行开纤处理,制得成品。本发明产品不发尘,手感、致密感好,吸水性优良,且具有很好的擦拭效果。主要应用于半导体装配、实验室、电子行业、光学仪器制造、LCD液晶显示等的精密部件、玻璃制品以及洁净室环境等。还可切割成各种规格的带状的卷筒式擦拭带,配合一些自动擦拭装置进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尘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一些擦拭布,大多数是通过排列吸水性好的天然纤维及合成纤维,以不织布的形式形成不同结构的擦拭布。在擦拭过程中,擦拭布与被擦拭物之间摩擦,会产生毛羽,擦拭布本身发尘。
在现有专利文献中,有部分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善。为防止擦拭布本身发尘,使用了化纤长丝。但由于其纤维直径较大,只能使粉尘等伸展,不能完全擦净它们,甚至将粉尘污渍推至原本干净的表面。并且当用在洗净后的玻璃制品的擦拭时,由于吸水性不好,容易有水痕残留。进而出现了将粗的单纤维细微化,再制造成布作擦拭用,吸水性及擦拭效果改善得到了改善。但仍有擦拭布的手感偏软或偏硬的问题,擦拭布手感太硬,在擦拭液晶屏、光学透镜等精密部件时易划伤其表面:擦拭布手感太软,缺乏致密感且尺寸稳定性不好,使擦拭性能受到影响,并且在擦拭用途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不发尘,手感、致密感好,且具有很好擦拭效果的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其特征是:经纱和纬纱中至少一种是使用两种纤维组成的复合纱,复合纱中的两种纤维具有纱长差,且纱长较长的纤维位于擦拭面表层。
复合纱中纱长较长的纤维是超细纤维,且单丝细度在1.2D以下。复合纱中纱长较长的纤维是超细纤维,其单丝细度在0.01~0.3D。复合纱中两种纤维的纱长差为5%~50%。擦拭布是斜纹或缎纹的组织结构。织物的克重为50g/m2~300g/m2。复合纱是海岛型或割纤型超细纤维复合纱。
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1)将经纱和纬纱进行织造,且经纱和纬纱中至少一种是使用两种纤维组成的复合纱;
(2)将所得织物进行热水处理;
(3)用物理开纤方法对织物进行开纤处理,制得成品。
本发明可以使用两种具有热收缩差异的纤维组成的复合纱为原料,通过热水处理得到纱长差且使织物变得致密,纱长较长的纤维是超细纤维且位于擦拭面的表层,得到的擦拭布具有很好的擦拭效果。
本发明使用的两种具有热收缩差异的纤维组成的复合纱中,纱长较长的超细纤维单丝细度在0.01~0.3D之间,单丝细度在0.01D以下的超细纤维存在强度不足的缺点,易在擦拭过程中断纤造成擦拭布本身发尘;单丝细度在0.3D以上的超细纤维不具有很好的擦拭效果。
本发明产品为斜纹或缎纹的织物组织结构,克重在50g/m2~300g/m2之间,布面的平滑性、柔软性、手感适中。采用相同纱线纤度,平纹组织结构的织物会手感较硬,厚度较薄,组织点较多易产生间隙,影响擦拭性。若克重低于50g/m2,则致密感、手感会不足;克重高于300g/m2,则布面较厚,影响擦拭性。
在擦拭过程中,超细纤维通过毛细管作用,发挥其高度擦拭性能。采用的是100%连续聚酯纤维,可用于擦拭敏感表面,本身不发尘且摩擦不脱纤维,有良好的吸水性及清洁效率。洗涤后,擦拭效果也不受任何影响。
本发明使用两种纤维组成的复合纱为原料制作高性能的无尘擦拭布,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装配、实验室、电子行业、光学仪器制造、LCD液晶显示等的精密部件、玻璃制品以及洁净室环境等。还可切割成各种规格的带状的卷筒式擦拭带,配合一些自动擦拭装置进行使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擦拭性能的评价方法如下:
使用一定规格的注射针,在一玻璃板上注射一点特殊规格的油。然后将5cm×5cm的样布包覆在圆柱形的荷重上,以1m/min的速度擦拭玻璃板上的油滴,之后沿擦拭痕迹均匀撒上墨粉,再用压空吹去墨粉。用透明胶带粘去残留的墨粉,然后将玻璃板上残留的墨粉与标准样进行对照判定。按擦拭性能从低到高分为1、2、3、4、5级。
实施例1:
将直纺极细纤维(1.2D以下)复合纱作为纬纱,经纱选用75D的普通FDY按2/2斜纹组织结构进行织造。坯布精练后,通过物理的开纤方法对织物进行开纤处理,制得成品,克重为110g/m2,复合纱中纱长较长的纤维位于擦拭面表层。织物表、里两面没有差别,不发尘,手感、致密感适中,均可作为擦拭面,并且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较好。按照上述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擦拭性能达4~5级。可切割成各种规格的带状的卷筒式擦拭带,配合一些自动擦拭装置进行使用,效果尤佳。
实施例2:
将热收缩率低的聚酯超细纤维(单纤维细度0.3D以下的普通聚酯纤维或聚酯复合纤维,单纤维细度可以是0.3D、0.1D、0.01D等)和热收缩率高的聚酯纤维进行复合加工,得到105D-48f的复合加工纱。使用该复合加工纱作为经纱,纬纱选用普通FDY或普通FDY加捻纱或普通DTY纱,按5枚2飞的缎纹(或斜纹)组织结构进行织造。坯布在温度为80℃~130℃(例80℃、100℃、130℃)条件下,精练处理5分钟~1小时(例5分钟、30分钟、1小时)后,进行脱海处理,然后按照实施例1相同的常规方法对织物进行开纤处理(例:液流染色机内的强水流冲击、高压气流冲击、针刺、物理揉搓等),制得成品,克重为50g/m2~300g/m2
复合纱线中的聚酯超细纤维为含有易溶出组分的海岛型(或割纤型)聚酯复合纤维,热收缩率为0~5%(例1%、3%、5%),热收缩率高的纤维为加入了共聚单体的改性聚酯纤维,其收缩率为5%~50%(例6%、28%、50%)。将织物;经上述处理后的成品超细纤维充分开纤变得致密厚实,且复合纱线在织物上形成5%~50%(例:5%、25%、50%等)的纱长差,热收缩率低的聚酯超细纤维(即纱长较长的纤维)位于擦拭面表层,从而得到具有很高擦拭性能的擦拭布,不发尘,手感、致密感适中,擦拭性能达4~5级。
比较例:使用75D的超细纤维纱作为经纱和纬纱,按照2/2的斜纹组织结构进行织造。坯布精练后,按照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对织物进行开纤处理,制得成品。按照上述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擦拭性能为3级。布面缺乏致密感,且尺寸稳定性不好。

Claims (8)

1.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其特征是:经纱和纬纱中至少一种是使用两种纤维组成的复合纱,复合纱中的两种纤维具有纱长差,且纱长较长的纤维位于擦拭面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其特征是:复合纱中纱长较长的纤维是超细纤维,且单丝细度在1.2D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其特征是:复合纱中纱长较长的纤维是超细纤维,其单丝细度在0.01~0.3D。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其特征是:复合纱中两种纤维的纱长差为5%~50%。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其特征是:擦拭布是斜纹或缎纹的组织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其特征是:织物的克重为50g/m2~300g/m2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其特征是:复合纱是海岛型或割纤型超细纤维复合纱。
8.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1)将经纱和纬纱进行织造,且经纱和纬纱中至少一种是使用两种纤维组成的复合纱;
(2)将所得织物进行热水处理;
(3)用物理开纤方法对织物进行开纤处理,制得成品。
CNA2006101614434A 2006-12-12 2006-12-12 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2008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1614434A CN101200829A (zh) 2006-12-12 2006-12-12 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1614434A CN101200829A (zh) 2006-12-12 2006-12-12 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0829A true CN101200829A (zh) 2008-06-18

Family

ID=39516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614434A Pending CN101200829A (zh) 2006-12-12 2006-12-12 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0082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0241A (zh) * 2011-06-01 2012-01-25 东鹏纺织(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清洁面料
CN102505253A (zh) * 2011-10-18 2012-06-20 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吸水性无尘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10042599A (zh) * 2019-04-20 2019-07-23 厦门保视丽无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绦锦超细纤维无尘布的机械开纤工艺
CN110042598A (zh) * 2019-04-20 2019-07-23 厦门保视丽无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涤锦超细纤维无尘布的机械开纤机
WO2020048473A1 (zh) * 2018-09-06 2020-03-12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面料
CN113174681A (zh) * 2021-05-26 2021-07-27 吴江市聚杰微纤无尘洁净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感无尘擦拭布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0241A (zh) * 2011-06-01 2012-01-25 东鹏纺织(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清洁面料
CN102505253A (zh) * 2011-10-18 2012-06-20 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吸水性无尘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048473A1 (zh) * 2018-09-06 2020-03-12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面料
CN110042599A (zh) * 2019-04-20 2019-07-23 厦门保视丽无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绦锦超细纤维无尘布的机械开纤工艺
CN110042598A (zh) * 2019-04-20 2019-07-23 厦门保视丽无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涤锦超细纤维无尘布的机械开纤机
CN110042598B (zh) * 2019-04-20 2021-10-26 厦门保视丽无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涤锦超细纤维无尘布的机械开纤机
CN113174681A (zh) * 2021-05-26 2021-07-27 吴江市聚杰微纤无尘洁净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感无尘擦拭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74681B (zh) * 2021-05-26 2022-12-30 吴江市聚杰微纤无尘洁净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感无尘擦拭布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9344B (zh) 一种几何形状稳定的清洁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01200829A (zh) 一种超细纤维无尘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28640A (zh) 一种高性能擦拭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KR20100016424A (ko) 분할형 복합섬유, 이를 이용한 섬유 구조물 및 와이핑 직포
CN102337624B (zh) 无尘室用高密度低发尘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88532A (zh) 一种分割型纤维针织擦拭布的制造方法
KR20220107171A (ko) 폴리아미드 해도 섬유,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의 용도
JP4899947B2 (ja) 繊維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WO2020158530A1 (ja) 撥水性織編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衣料
US20100075143A1 (en) Fibe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CN101760842A (zh) 锦涤假纹布
CN101849052A (zh) 布帛、复合片材、研磨布和擦拭制品
CN101130911A (zh) 一种超细纤维针织擦拭布及其制造方法
CN202466054U (zh) 竹纤维与化学纤维的斜纹组织面料
CN101334560A (zh) 液晶显示装置用定向布和具有该定向布的定向层摩擦装置
CN202466040U (zh) 竹纤维与化学纤维的缎纹组织面料
JP4598600B2 (ja) ワイピングクロス
CN101270530B (zh) 一种聚酯长丝针织擦拭布
JP4214625B2 (ja) ワイピングクロ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52644A (ja) 拭取布帛とその製造方法
KR100670198B1 (ko) 폐실크 혼방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6553406A (zh) 一种擦拭带
JP4501516B2 (ja) ワイピング用具
JP2011157647A (ja) ワイピングクロス
KR100476017B1 (ko) 장섬유부직포및이의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618